最新老王优秀教案复习课程
2024年《老王》教案集合5篇
![2024年《老王》教案集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e553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e.png)
2024年《老王》教案集合5篇《老王》教案篇1一.浏览全文,概括:主要写了老王几件事?表现老王什么样的品质?明确:送冰车费半价冰大一倍忠厚老实送默存上医院不肯拿钱重情重义给平板车装边缘防止乘客掉落替别人着想垂危之中送香油鸡蛋来谢我极懂感恩总之,老王是一个极为纯朴忠厚善良的好人,《老王》教案。
学生的回答可能出现送冰、送默存、改装平板车、送香油鸡蛋的错误,没有考虑叙事的目的。
二.有感情朗读1-4段,概括这部分写的是什么内容?老王的职业、身世、身体、住房,总之老王的境况。
三.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不幸的人指谁?老王有哪些不幸?明确:不幸的人指老王。
老王的不幸有:没有组织失群落伍缺少亲人孤苦伶仃瞎了一眼行动不便住房塌败穷困潦倒.2.幸运的人指谁?我怎样幸运?明确:幸运的`人指“我”。
“我”在物质条件上比老王强一点。
3.怎样理解“怍”“我”比老王境况好那么一点,仿佛是我占了他的便宜似的,于是心生惭愧起来。
四.__主旨探讨1.如此忠厚老实的大好人却落得如此不幸,到底该谁“愧怍”?明确: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泯灭人性的“文革”应该“愧怍”2.“我”就真的幸运吗?明确:钱钟书、杨绛在文革中被当做“牛鬼蛇神”关到“干校”中劳动改造,备受迫害,“我”又何尝幸运呢?“文革”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摧残、毁灭,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教案《《老王》教案》。
3.有感情朗读8-16段,思考:老王为什么在临死前一天身抱重病仍要拿极其珍贵的香油鸡蛋来感谢我?明确:感激原因我们一家常照顾他生意,和他说闲话,帮他治夜盲症,接济他。
总之,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他。
小结:__赞扬了老王的纯朴忠厚善良,展示了文革梦魇岁月中人们的相濡以沫的情感,不露痕迹的批判了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五.写作技巧探讨1.详略得当的叙事2.质朴而又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尤其是垂危之中送鸡蛋香油部分对老王的外貌动作的描写,读来极令人心酸。
《老王》教案最新10篇
![《老王》教案最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0ddd4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a.png)
《老王》教案最新10篇《老王》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积累字词,感知文章内容从人物描写和典型事例入手,理解人物形象和品德。
理解“愧怍”的深层含义,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和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心。
全面准确地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新课圈点批注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题自由朗读课文,能不能用两个简单的词语概括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师提示:生活环境、为人品质)明确确:不幸、善良老王的不幸表现在哪里?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加以分析。
明确:老王的不幸:孤苦、残疾、贫困师过渡:老王是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贫困无依的人,但是他的美好品质却没有因为贫困而丧失。
老王的善良具体表现在什么事情上?重点写了那件事情?明确:1、给我们家送冰,车费减半(老实、善良)2、帮我送钱先生去医院。
(有同情心)3、临死前一天给我们家送香油和鸡蛋。
(知恩图报)4、面对像老王这样生活不幸但又善良坚强的人,你会对他抱以怎样的态度呢?(生答:同情、敬仰等)。
对,凡是有爱心善良的人都应该会有如此心态,文中“我”的一家人就是善良之人,他们的善良、爱心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明确:照顾老王的生意、女儿给他吃鱼肝油、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时不要钱,但“我”坚决要给他、询问老王的病情、担心老王走楼梯会摔倒。
5、你觉得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够吗?怎样来理解文中的最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明确: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生前关心不够,这也体现了作者是一个善良的人。
(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这一段文字:我回家看着······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6、作者与老王非亲非故,但他们互相照料,互相关爱,在无情而荒诞的年代营造了一个美好而和善的世界,从他们身上你领悟到了一个怎样的交往的原则呢?明确:以善良去体察善良,以爱心去交换爱心拓展迁移,升华主题每一个社会难免会有这样的一些生活困难,地位卑微者。
《老王》的教案 《老王》教案逐字稿(5篇)
![《老王》的教案 《老王》教案逐字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e21e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e.png)
《老王》的教案《老王》教案逐字稿(5篇)《老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
陶冶美的情操;关注不幸者的社会问题,培养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知识和能力方面:①全面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思路,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③揣摩重点语句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语的匠心,掌握记叙语言的特点。
3.过程和方法:①教时安排:一课时②教学方法:以读导写。
具体说:A.抓特征(性格)感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会关爱不幸者。
B.抓思路(组材),揣摩文章的章法结构,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C.抓特色(语言),学习文章的遣词造语,学会说真话,做真人,抒真情。
③课前准备:A.熟读课文,把握生学词,扫清文字障碍,疏通课文。
B.搜集作家杨绛的有关资料。
C.课外阅读《洗澡》、《围城》等。
④具体教学内容及步骤如次环节教学要点方法习惯导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从单元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凡人小事关爱弱者善良和爱以读导写学习方法读①抓文眼(关键词)②抓文脉(主要情节)③抓句子(关键句)导④抓特征(性格)⑤抓特色(语言)⑥抓精要(语段)⑦抓细节(片段)⑧抓环境(自然社会)胸有成竹导①揣摩文章的章法结构,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抓思路)②感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会关爱他人,尤其是关爱弱者写(抓特征)③体会文章的遣词造语,学会说真话,抒真情。
(抓特色)2.从前后课文的街接教学中导入做好情感铺垫,定向引题。
父爱亲情博爱友情拳拳爱心平等人道3.板书课题,解题,初步了解作家作品的有关常识杨绛:钱钟书夫人,1911年生江苏无锡人。
作家、文学翻释家。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纪》《将饮茶》译有《堂吉诃德》本文选自《杨锋散文》主题点拨知人论世搏集资料学学做做评二、速读练习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发现问题2.速读课文感知内容⑴课文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记叙了与老王交往过程中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叙述与描写,你认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老王职业(谋生手段)生理缺陷(谋生困难)穷苦居住条件(地位低下)卑微① 为我送冰,车费减半讲感情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第11课《老王》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1课《老王》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3be11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d.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老王》这一课文的基本内容。它讲述了作者与一位普通劳动者老王之间的故事,体现了关爱与尊重的价值观。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的重要品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关心和尊重他人,传递正能量。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老王》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举例:学习“勤劳”、“坚韧”等词语的用法,运用到写作中,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3)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举例: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塑造老王这一形象,学习这种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对老王的关爱与尊重。
2.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学会分析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写作方法,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升思维深度与广度。
4.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5.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提高创新表达能力。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024年《老王》教案模板汇编8篇
![2024年《老王》教案模板汇编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da572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c.png)
2024年《老王》教案模板汇编8篇《老王》教案篇1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
谈话导入,话题: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生:明星、家人、自己。
师:明星是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关注他们;伟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他们;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家人……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
(意在营造亲切平和的教学气氛,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
(一)、画说老王: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
他叫老王,(板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二)、问询老王:师:这样一个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关心他什么?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
生:老王,你是做什么的?老王,你生活得怎么样?老王,你为人怎样?为什么作家会如此关注你?……(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
)(三)、走近老王:1、师: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个普通人。
简介杨絳。
杨絳——钱钟书——《围城》。
2、师:面对陌生的老王,你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那么多的关切,现在你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
3、生:读课文。
三、点拨导思(一)、评说老王: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老王?你对他的关切作者告诉你没有?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
2024版初中七年级语文《老王》优秀教案
![2024版初中七年级语文《老王》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4d5b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4.png)
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突出了老王的善良和朴实,使读者对底层劳动
者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同情。
难点句子剖析及拓展延伸
难点句子一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 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 老王的同情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感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 社会底层人物生存状态的思考。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教 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缺 点。
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创新能 力的评价,鼓励学生发表独特 见解和创意表达。
及时反馈,关注学生进步
及时批改作业并给出反馈意见,让学 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改 进的地方。
建立作业档案和跟踪记录制度,定期 总结学生作业情况和进步表现,为后 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针对学生不同掌握程度,设计有 层次性的作业,既有基础题也有 拓展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
求。
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设计 具有情境性和应用性的作业题目,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
知识。
评价标准明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确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作 业完成度、正确率、书写规范 等方面,确保评价客观公正。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 力。
学生展示任务成果,教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05
课后作业布置与评价标准
Chapter
针对性作业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包含课文理解、生字词掌握、 文学常识等不同类型的作业题目,
确保覆盖课堂所学知识点。
网络资源 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如在线阅 读平台、文学论坛等,获取更多关于《老王》的 信息和评论。
《老王》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老王》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67466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4.png)
《老王》教学设计(江苏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课文《老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1.1.2 掌握并运用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1.1.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2.2 运用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和精读,提高阅读效果。
1.2.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1.3.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老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解释和运用。
2.3 阅读理解训练,概括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老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文学作品,如《背影》,以便进行比较和拓展。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老王》,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与同学讨论。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并总结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词语或句型,进行例句展示和运用。
3.4 探究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老王这个角色的象征意义和社会背景。
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经历,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写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包括积极发言、提问和讨论等。
4.2 阅读理解评价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写作评价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篇关于老王的短文,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老王》的文本。
《老王》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老王》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8c3a4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4.png)
《老王》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老王的形象描绘和情感表达。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老王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如他的贫穷、善良、勤劳等。
-学生需要理解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和同情,体会文中的人文关怀。
(2)分析课文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其效果,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经验。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中人物描写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写作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将尝试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对班级中的一位同学进行简短的描写。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物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在讲解课文时,我强调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重要词语的运用,通过实例分析、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人物描写的认识。但从学生的讨论和写作成果来看,我发现他们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描写方法不够丰富、词语运用不够准确等。
老王教案(最新7篇)
![老王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d3ba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7.png)
老王教案(最新7篇)《老王》教案篇一【创意说明】写法探究课。
这篇散文材料琐碎,但作者竟能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有面的整体,使读者对老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是学生作文中的一大难点,本设计就以写法探究为主要内容展开。
【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二、列写提纲1、学生列提纲。
2、课堂交流,教师评点归纳。
作者按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行文。
首先写老王的职业,这是老王谋生的手;其次写他的生理缺陷,指出老王谋生的困难;接着写居住条件。
这部分按逻辑顺序来写。
接下来按时间顺序写。
共四个片断。
前两个写他为人好,第三个写他的生计越来越困难,最后详写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
3、思考:这些内容表现了老王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善良)4、思考:本文行文的线索是什么?三、学习体验作者如此行文,给我们的写作什么启示?1、对于庞杂的材料,我们应注意写作的顺序。
2、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3、还要突出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点。
四、写作训练1、你身边有与你交往较多,你又特别想写点什么来表现他的人吗?谈一谈你准备如何处理你的写作材料。
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评点。
2、作业:写一篇作文,记一个人,注意学习本篇课文的写法。
《老王》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4、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跟着女作家杨绛去认识一位普通的人,她的名字叫老王。
二、【明确任务】首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今天活动任务:(1):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关注社会人生。
三、【作者资料】老王是一个普通的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普通,你了解本文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单个学生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四、【字词过关】(幻灯片展示,生齐读)五、【走进老王】字词障碍都排除了,我们就走进文本,走进老王,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遍,标出表现老王生活状况和为人的语句,并用“老王是一个的人,表现在“表达。
《老王》教案复习课程
![《老王》教案复习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5fa97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2.png)
《老王》教案复习课程《老王》教案10、老王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3、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组织材料的方式,感受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体会以小见大的作用。
教学准备1、学生熟读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2、查阅作者杨绛的相关资料及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常常对名人或者明星的一言一行非常的关注,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像关注那些名人明星一样关注那些普通人呢?我国著名作家杨绛先生就曾写过一个车夫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故事的主人公——老王。
二、认识作者及背景1.作者介绍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等,译有《堂吉诃德》《小癞子》。
《干校六记》曾获全国优秀散文奖,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84 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尊重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印在了作者的脑海中。
三、梳理字词伛(yǔ)攥(zuàn )惶恐(huáng )荒僻(pì)塌败(tā)取缔(dì)骷髅(kū lóu)翳(yì)滞笨(zhì)愧怍(zuò)塌败:塌陷破败凑合:将就滞笨:呆滞笨拙愧怍:惭愧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老王》优秀教案]老王教案
![[《老王》优秀教案]老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3380c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e.png)
[《老王》优秀教案]老王教案第一篇老王教案:老王教学课件老王教学课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心、善心、同情心,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杨绛认识了一位普通的三轮车夫老王,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
我们都知道,杨绛是文学大师,她的作品在中国文坛都享有盛誉,那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课文的题目《老王》可不可以改写《王老》学生可以自由作答:答案可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应该集中在用《老王》比较亲切,而且显得与作者很熟悉,用《王老》的话就显得在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交往,不符合作者原意。
设计说明:改写题目入题,轻松自然,降低了课文的沉闷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体会从学识上讲,老王与杨绛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与下面的环节接轨。
二、温故知新同学们的态度很明确,文章的题目决不能改成《王老》,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这个人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引出文章最后一句话:(出示幻灯片)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试着让学生去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老王》,去看一看作者笔下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又为什么会让作者感到愧怍呢三、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文章中作者是怎样形容老王的一生的答案:不幸。
老王那个的不幸集中体现在那几个自然段生:1、2、3、4段齐读。
师:圈点勾画出重要的信息,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不幸,至少概括出四点,一会我们要给老王填写一份简历。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与老王的身份差异,带着“大作家何以关注小人物”的疑惑和对老王各种各样的猜测齐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在文章中作记号写旁批,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不幸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更好的走近文中的“老王”,带着疑问读书会更有目的更有效果,朗读是对课文语言的及课文内容最直接最真切的感知,作记号写旁批是为了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4年《老王》教案四篇_7
![2024年《老王》教案四篇_7](https://img.taocdn.com/s3/m/6d27a34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7.png)
2024年《老王》教案四篇《老王》教案篇1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走近老王(投影画像)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得也不错。
这幅画中的主人公叫老王(板书课题作者),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__。
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刚刚对他的描述是不是和作家杨绛写的相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王》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
2、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二、认识老王:生速读课文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中有没有留下了新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
'的形式表达出来。
1、老王是苦人。
学生迅速浏览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
(多媒体展示)⑴生活艰苦。
明确:课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
老王一辈子艰苦。
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
这些说明他的生活艰难。
(板书:生活上--条件艰苦)⑵精神凄苦。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老王的处境艰难,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
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能结合课文具体谈谈吗?明确: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不老实--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板书:精神上--内心凄苦)2、老王是善人。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艰难与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上。
2024年《老王》教案三篇
![2024年《老王》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c78c6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1.png)
2024年《老王》教案三篇《老王》教案篇1教学目的:1、体会用善良体察善良,了解在特殊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下层人高尚的思想情操,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体验“愧怍”的真正含义。
2、掌握记叙性散文中通过事情的记叙来表现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段中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重点分析老王临死前一晚来我家送鸡蛋和香油这件事。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学生们共同的讨论中和教师的指导下逐个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用善良体察善良,了解在特殊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下层人高尚的思想情操,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体验“愧怍”的真正含义。
掌握记叙性散文中通过事情的记叙来表现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段中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重点分析老王临死前一晚来我家送鸡蛋和香油这件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学生们共同的讨论中和教师的指导下逐个解决疑难问题。
突破手段:教师认真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逐个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幻灯、段媒体、录音机,讲义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及作者时代背景等简介随着社会建设的日新月异,像我们余姚这样的城市也逐渐迎来了大量不同层次的各项各业的打工者。
他们都是社会底层劳动者,但他们贫苦而善良。
今天我们来学的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老王》就是展示这种底层人物的个人操守,最终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人的尊严和崇高。
板书:老王杨绛这篇__的作者是著名的女作家和翻译家杨绛,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__重点出来的有关该作家与其夫钱钟书先生在这个特殊年代里的遭遇。
出示PPT:杨绛:生于1911年,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员。
1935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先生一同留学英、法等国。
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县干校在菜园劳动。
1972年回北京。
第3单元老王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第3单元老王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31115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0f.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老王》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的散文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尊重与同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具体案例。分析杨绛先生如何通过对老王的描写,展现其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以及这些描写如何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白描、对比等写作手法,以及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白描、对比等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习到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老王》这篇课文的内容反应相当积极。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对于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尝试通过引导提问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杨绛先生如何通过对老王的描绘,展现出一个普通人的伟大。
在讲解写作手法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白描、对比等手法的理解还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举例和对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尝试运用这些写作手法,从他们的作品中,我看到了他们对这些手法的初步掌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老王》国培优秀教案
![《老王》国培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6bb4f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b.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老王》国培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老王》的内容,体会老王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中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杨绛及作品背景。
b. 学生齐读课文《老王》。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分析人物形象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述。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老王形象的分析。
c. 教师总结,强调老王的人物特点。
4. 品味语言a.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如词汇、句式等。
b. 学生举例分析,分享自己对课文语言的感悟。
c. 教师点评,引导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5. 小结本课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a.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齐读课文《老王》。
2. 深入分析a.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关注课文中的矛盾冲突。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老王形象的分析。
c. 教师总结,强调老王的人物特点。
3. 思考启示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人际关系等。
b. 学生举例分析,分享自己对课文所反映社会问题的思考。
c. 教师点评,引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4. 情感态度a.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尊重。
b.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情感态度的感悟。
c. 教师点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5. 总结反馈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为老王写一段评价性文字。
2024年《老王》教案汇编五篇
![2024年《老王》教案汇编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14427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5.png)
2024年《老王》教案汇编五篇《老王》教案篇1(约2268字)一、教学设想本课预计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一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作一整体梳理;第二课时完成文学作品第二个层面的解读,即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以及组织材料等方面的写作特色进行品味学习。
两课时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
前者是后者的铺垫,侧重于文,把握内容的同时应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侧重于语,品味习作特色的同时应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
(如果学生程度不够,第一层面的解读可考虑分为两课时进行。
)二、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及思想情感,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体会作者的善良,引导学生以善良对待善良,关爱弱者。
(二)教学侧重体会人物特点与琐碎叙事之间的相互关系。
叙事表达出人物特点,叙事服务于人物特点。
(三)课堂预设1、新课导入说说自己身边最苦的人。
(职业、生活条件、身体状况)2、研读老王之苦(1)随机朗读(14)自然段;(2)讨论老王之苦:生活艰苦精神凄苦[设计说明]先结合导入讨论老王生活之苦:职业蹬三轮身体残疾生活塌败小屋再追问老王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3、研读老王之善(1)默读(522)自然段;(2)讨论老王的品质:善良、朴实[设计说明]体现教学侧重,引导学生概括老王品质,寻找文本依据,通过对老王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等叙事的深入研究,理解老王的善良、朴实,应随机结合学生回答品味__细节的传神之处。
可设计感性题目如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使你感动?之类。
4、梳理我一家之善,领悟文本思想感情(1)讨论:我一家的善良都表现在何处?(2)讨论:老王死后,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这样关爱够了没有?(3)结论:呼唤周围的人对苦人、弱者更多一份关爱。
[设计说明]老王的善良都是通过我和老王的交往展开的,所以,在前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应当很快梳理出:我与老王闲聊;女儿送鱼肝油;坐车照顾老王生意;关心老王生活;不白吃老王送的东西等事例。
2024年老王的语文教案课件
![2024年老王的语文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23cf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4.png)
一、教案简介2024年老王的语文教案课件教学科目:语文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每章45分钟,共18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老王的语文教案课件,使学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第一章:老王简介1.1 老王生平介绍1.2 老王的文学作品简介1.3 老王的文学地位和影响三、第二章:老王散文欣赏2.1 《背影》:分析文章结构,理解父爱如山2.2 《荷塘月色》:品味语言美,感受荷塘美景2.3 《故都的秋》:领略秋天的魅力,感受故都的风情四、第三章:老王小说解析3.1 《边城》:解析小说情节,理解人性美3.2 《骆驼祥子》: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社会现实3.3 《围城》:探讨婚姻观,反思人生百态五、第四章:老王诗歌鉴赏4.1 《再别康桥》:品味徐志摩的浪漫情怀4.2 《雨巷》:感受戴望舒的丁香一样的姑娘4.3 《乡愁》:理解余光中的乡愁情怀4.4 《将进酒》:领略李白豪放的诗风4.5 《登鹳雀楼》:学习杜甫的壮志凌云六、第五章:老王杂文品读5.1 《狗日的青春》:反思青春期的迷茫与困惑5.2 《丑陋的中国人》:剖析中国人的性格特点5.3 《我的精神家园》:感受作者对家园的热爱和思考5.4 《文化苦旅》: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六、第六章:老王书信选读6.1 《致橡树》:通过阅读老王的书信,理解其坚定的人生信仰和追求。
6.2 《傅雷家书》:学习傅雷家书中的人生哲理,感受亲情的力量。
6.3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解析朱光潜在书中给青年的建议,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第七章:老王评论文章7.1 《平凡的世界》:分析路遥的这部作品,理解其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和尊重。
7.2 《红楼梦》:探讨曹雪芹的这部巨著,理解其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7.3 《白鹿原》:解析陈忠实的作品,感受其对农村生活的深刻描绘。
八、第八章:老王与语文教学8.1 老王的语文教学理念:理解老王对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和理念。
8.2 老王的语文教学实践:分析老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和成果。
《老王》教案(最新6篇)
![《老王》教案(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664e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e.png)
《老王》教案(最新6篇)初中八年级语文《老王》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2、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过程和方法目标1、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力车夫》两个轮子\承载着全家的嘱托\车夫的背,压得微驼。
风里来,雨里去\一次次颠簸之后\熟记了城里的每一个坎坷。
夏天的汗滴\已凝结成严冬的寒霜\染得两鬓\一片斑白。
轮子始终在缓慢的旋转\终点又成了起点\怎么也量不尽眼前的路。
但车夫喜欢这样\有路就意味着——有了生活的希望!生活有时也很简单:一口干涩的馒头\一瓶浑浊的冷茶\一抔干燥的黄土就能给自己的灵魂\带来永久的宁静。
(教师朗读这首诗)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诗是写什么内容的?(人力车夫生活的艰辛但对生活却充满了希望)在平时我们往往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关注,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却是普通人,你是否关注过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车夫的故事——老王。
二、作者简介:杨绛,生于19xx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老王》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
当时作者父母也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
三、整体感知:走进老王1、请学生齐声朗读1---4自然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老王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投影)老师设计了一张个人基本情况表,请大家对这四段课文进行筛选和概括,填写表中的内容。
(投影)个人基本情况表姓名职业家庭成员外貌特征家庭住址明确:苦:地位卑微,谋生手段的艰苦,孤独终老,有生理缺陷,生活艰难,居住条件恶劣。
2024年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老王》教案
![2024年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老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37db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e.png)
2024年初中初二上册语文《老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初二上册教材,《老王》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及主题思想;学习小说的叙述手法和语言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老王这一人物形象。
2. 学习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3. 掌握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重点:学习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课文相关图片。
3. 课文分析图表。
4. 学生准备课文阅读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小说的语言魅力,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于老王的描述,分析老王的性格特点,讨论作者如何通过情节发展塑造老王这一形象。
4. 情节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规律。
5. 主题思想探讨: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现实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老王》2. 人物形象:老王的性格特点3. 情节结构:起承转合4. 主题思想:关爱他人,同理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答案:示例:关爱他人,温暖自己。
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关爱他人的故事,表达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让学生对小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老王》教案
杨 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
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2、领会作者思想感情及文章主旨,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教学难点:1、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
2、 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名言导入
二、知识积累(多媒体出示)
1、作者简介
2、背景介绍
3、检查预习情况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
(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 的人;
(5-22段)说明老王是一个 的人。
四、走近老王
速读1—4段,思考: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了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职业:蹬三轮车 :谋生手段艰苦
生活艰苦 身体:半瞎子 :生理缺陷
老王是一个苦人 居所:塌败小屋 :居住条件恶劣
姓名:老王(没名):地位低微
精神凄苦 老光棍:孤独终老 单干户
受恶意攻击 被人瞧不起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我对老王的眼睛是这样猜测的,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
别人如何对待老王?
1、不愿坐他的车;
2、叫他“老光棍”;
3、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五、品味老王
阅读5—22段,作者回忆了老王一生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从这些片段中体现出了老王怎么样的性格特征?
带送冰快,车费减半 善良淳朴 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 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着想
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懂得感恩
老王性格特征: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
思考:
1、文章写了老王很多事情,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感人?
明确:临死前送鸡蛋、香油还人情。
指名朗读8——16段,讨论:
这一段文字是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我为什么强笑着说?
小结: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
对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给予同情和关心。
但是老王又是可敬的,他的送礼淳朴、关心人、讲仁义、重感情,这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六、善待老王
思考:1、面对老王的遭遇,那作者一家对老王又是怎么样的呢?写到了哪些事情?
研究探讨:
2、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她感到愧怍。
七、关注“老王”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上也有着这样的一些生活困难、地位卑微者。
(图片展示)生活中,我们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呢,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体验说说你的看法或做法?(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谈感想。
)
八课堂练习: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 。
假如我是一颗星, 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片云, _________________ 。
假如我是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_____________ ___。
九作业:
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
板书:老王
杨绛
苦
老王“我”富有同情心,爱心
善
《老王》教案
高晓伟
泗洪姜堰“书香校园育学子经典诗书谱人生”
2016-2017学年二年级古诗竞赛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请把字写端正,卷面分5分,共100分。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选自《渔歌子》张志和
A、鳜鱼
B、白鹭
C、桂鱼
2.卢纶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的下句是()。
A、单干夜遁逃
B、单于夜逃跑
C、单于夜遁逃
3.“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惊不应人。
”是胡令能的诗句。
A、鱼
B、鸟
C、燕
4.刘禹锡的《望洞庭》中的“湖光秋月两相和”的下句是()。
A、湖面无风镜未磨
B、潭面无风镜未磨
C、潭面无风镜不磨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是()的诗句。
A、刘禹锡
B、白居易
C、胡令能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是一首赞美( )的诗。
A、父爱
B、母爱
C、师爱
D、友情
8.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9.在括号内填上古诗的作者的序号。
《咏柳》—()《望庐山瀑布》—()《山行》—()《忆江南》—()
A、孟浩然
B、白居易
C、杜牧 D 、贺知章E、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