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的学校选址分析
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
![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635dc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c.png)
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是指对选址位置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估,以确定该位置是否适合建设学校的过程。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土地价格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面一一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需求是选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进行学校选址的可行性分析,首先需要了解当地的教育需求情况。
可以通过调研当地的人口结构、年龄分布、学生人数等数据来分析市场需求。
如果当地居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大,那么建设学校的可行性将会增加。
其次,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学校的地理位置需要便利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同时也需要方便家长的接送。
因此,选择靠近居民区、交通枢纽等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学校的地理位置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自然环境,如空气质量好、交通噪音少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交通条件也是选址可行性分析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需要与城市其他地方相连,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
因此,学校附近的交通条件需要良好,例如便捷的公共交通和道路网络。
另外,学校还要考虑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因此附近的道路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用地条件也是选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部分。
选址需要考虑用地的面积和形状是否符合学校的规划需求。
例如,如果学校计划包含多个建筑物,那么需要选择面积较大的用地;如果学校计划包含运动场等户外活动场所,那么需要选择形状较为方正的用地。
此外,选址还需要考虑用地的产权情况,包括产权证明、土地使用权等,以确保学校建设有合法的用地。
最后,土地价格也是选址可行性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土地价格是建设学校的重要成本之一,因此选址时需要根据学校预算评估不同地段和土地价格的关系,以找到性价比较高的地段。
同时,也需要考虑土地的增值潜力,选取未来可能增值空间较大的地段,以确保学校的长期发展。
综上所述,学校选址可行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用地条件和土地价格等因素。
中学选址调研报告
![中学选址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48ed7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2.png)
中学选址调研报告中学选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选址调研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中学的最佳选址,以满足当地学生的教育需求。
通过调研,我们将分析当地的人口分布、交通状况、教育资源等因素,以便做出合理的选择。
二、调研方法1. 网络调研:通过互联网搜索当地人口分布和交通状况相关信息,了解周边已有的中学情况。
2. 实地考察:前往几个潜在选址地点,考察土地面积、周边环境等情况。
三、调研结果1. 人口分布: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均衡,没有明显的人口聚集点。
2. 交通状况:该地区交通较为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并且附近有地铁站,可方便学生们的通勤。
3. 教育资源:在周边地区已有多所中学,但大部分都已满员,未来教育资源将更加紧张。
4. 土地面积: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几个潜在选址地点都有较大的土地面积,有足够的空间来建设一所中学。
四、评估与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对中学的选址提出以下评估与建议:1. 需要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和交通状况,选择离学生较近、交通便利的地点,以减少学生通勤时间,方便学生与家长。
2. 考虑未来教育资源的供给,选择距离已有中学较远的地点,避免对现有学校的竞争,同时能够满足附近学生的教育需求。
3. 选择土地面积较大的地点,以便于充分利用空间,建设设施齐全的校园,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4. 考虑周边环境,选择空气质量好、生活便利的地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选址决策基于以上评估与建议,我们决定在附近已有中学较远的地方选址建设一所中学。
这样既能降低对已有中学的竞争,又能够满足附近居民的教育需求。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周边环境的因素,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生活质量。
六、总结本次选址调研通过网络调研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人口分布、交通状况、教育资源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在评估与建议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在附近已有中学较远的地方选址建设一所中学,以满足当地学生的教育需求。
学校选址分析
![学校选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92f32d5901020207409c64.png)
SQL查询
6 . 将上页ppt得到的灰度值大于8.2的栅格数 据转换成矢量数据,命名为sites
7 在ArcCatalog里新建一个个人地理数据库,将刚才获得的 矢量图层sites导入到数据库中,以获得面积数据;
扩展名为mdb的个人地理数据库
启动ArcCatalog
8 根据属性提取(select命令)面积大于十 万的区域,再根据位置提取与公路相交的图斑, 作为建立学校的地点
一定要进行设置后才能做分析!
2 生成elevation的山坡阴影图
通过elevation图层生成
3. 按照用地类型(landuse字段)符号化显示landuse
设置landuse图层 透明度为30%
顺序:Landuse放置在山体阴影图层之上
立体效果图
二 学校选址
学校要求:
• 新学校应该处于地势平坦(坡度小)处,与现有土 地利用类型结合,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 新学校应该与现有娱乐设施的距离越近越好;同时 离已有的学校尽可能远—越远越好;
将坡度、学校直线距离、娱乐设施直线距离 平均划分为十个级别,即进行重新打分,1分 -10分 比如说:地形要求越平坦越好,则坡度小的 地方赋值为10,十个级别从10到1以此递减;
等间隔划分为10级
选择数据 原来的值 (坡度)
定义重分类 方法和级数
定义重分类 分值(10-1)
效果图
同类原理,重分类学校和娱乐设施直线 距离;到学校的距离越小得分越低,到 娱乐设施的距离越小得分越高!
2 生成起伏度成本数据集 ,将其按 照成本大小重分类;
选择领域 统计方法 及形状
3 坡度数据和起伏度数据按照0.6:0.4的权重合并, 生成成本数据集;
学校选址可行性报告
![学校选址可行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0a2f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e.png)
学校选址可行性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学校选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直接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生的学习环境。
本报告将对学校选址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二、选址分析1. 市场需求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校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
通过对当地人口结构、教育资源供给、教育需求等方面的调研,可以初步判断学校选址的市场需求。
2. 竞争对手分析其次,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
了解周边已有的学校情况,包括学校类型、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等,有助于确定学校选址的竞争优势。
3.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影响学校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周边配套设施、自然环境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4.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学校选址也有一定影响。
需要了解当地教育政策、规划控制等相关要求,确保选址符合法律法规。
5. 教育资源最后,需要考虑学校选址周边的教育资源情况。
包括教育配套设施、教师资源、教学设备等,以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空间。
三、选址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选址建议:1.选择位于人口密集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以满足市场需求。
2.在竞争对手较少的地区设立学校,提升竞争优势。
3.选址应考虑到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的地方,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遵守当地政策法规,确保选址合法合规。
5.选择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空间。
四、风险分析在选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激烈、政策法规变化等。
因此,需要在选址前充分评估各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五、结论学校选址是一个综合性的决策过程,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地理位置、政策法规、教育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可以为学校选址提供参考依据,确保选址的可行性和成功性。
校区选址调研报告
![校区选址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3fb5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6.png)
校区选址调研报告校区选址调研报告一、引言校区选址是建设一所新的学校或大学时的重要决策环节。
校区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影响。
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校区选址进行调研,并提供合理化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相关的教育统计数据和研究文献中查阅了大量资料。
其次,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考察了几个潜在的校区选址地点,并参观了附近的学校和大学。
最后,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必要的基础设施:学校选址时必须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例如道路交通、电力供应、通信网络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2. 人口分布与生活便利程度:校区选址时应考虑周边的人口分布情况和生活便利程度。
社区的人口数量与质量将对学校的招生和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生活便利程度可提供更好的交通和日常生活条件。
3. 自然环境与资源:校区选址时应考虑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丰富程度。
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如临近公园、湖泊或其他自然景点,有助于丰富学校的学术与文化氛围。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选择学校旁边交通便利的区域,靠近主要道路和公共交通站点,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和校园管理。
2. 重视人口集中的地区,以确保学生的招生和教育质量。
同时,应考虑社区的安全性和发展潜力,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3. 考虑选择周围自然环境好、自然景点丰富的区域,以营造良好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户外学习和娱乐的机会。
4. 选择选址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土地供应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优先选择土地所有权清晰、土地规划灵活的地区,以降低后期的开发和管理成本。
五、结论校区选址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影响。
合理的选址能为学校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并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
![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e575d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5.png)
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根据学校新建大楼选址调研报告要求,我们小组前往了市区进行了调研。
我们首先考察了市区内几个可能的选址,并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
在市区的东部,有一个空旷的地块,环境优美,但交通条件较差,周边设施也不够完善。
在西部,有一个商业区,交通方便且周边设施齐全,但价格较高。
南部的地块环境和周边设施都比较一般,但交通较为便利。
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西部的商业区是较为理想的选址。
该地段交通便利,周边设施完善,学校新建大楼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同时,商业区的规划和发展也将对学校未来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新建大楼的选址应选择市区西部的商业区。
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并给予支持。
我们进一步对西部商业区进行了调查,与当地政府和商业园区管理部门取得了联系,并了解到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未来发展规划。
商业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符合学校新建大楼的需求。
另外,商业区内还有许多商业综合体、娱乐设施和餐饮场所,能够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校外生活选择。
我们还考察了该地段的安全情况,了解了当地的治安状况和应急救援措施。
调研结果显示,该地段治安良好,邻近的消防、医疗等救援资源齐全,能够保障师生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综合来看,该地段符合学校新建大楼选址的综合条件。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了该商业区的拓展计划,未来还将引进更多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孵化基地,这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这一区域建设学校新大楼,也将有助于学校与当地企业和社会资源的融合,为师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最后,我们也特别考虑了学校师生的通勤和生活便利问题。
商业区周边的交通网络发达,不仅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还有地铁站和交通枢纽,对于来自各个方向的师生来说,通勤很为便利。
此外,商业区周边还有丰富的生活配套设施,包括超市、餐饮、医疗等,能够满足师生们的日常需求。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我们再次强烈建议学校新建大楼的选址选择市区西部的商业区。
学校选址分析实验报告(3篇)
![学校选址分析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22e0e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5.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选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合理的学校选址不仅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还能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为某地区一所新学校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分析影响学校选址的主要因素;2. 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学校选址;3. 为学校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校选址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2. 实地调查法:对目标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学校选址所需数据;3. 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选址。
四、实验内容1. 影响学校选址的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学校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等因素,以便学生、教师和家长出行;(2)人口密度: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人口密度,以保障学生来源;(3)教育资源: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教育资源,如图书馆、体育馆等,以丰富学生课外生活;(4)交通便利性:学校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方便学生、教师和家长出行;(5)安全因素: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安全因素,确保师生安全。
2. 数据收集与处理(1)收集目标地区的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教育资源、安全因素等数据;(2)运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1)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学校选址因素进行分类;(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3)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学校选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影响学校选址的因素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各因素的权重如下:地理位置:0.25人口密度:0.20教育资源:0.15交通便利性:0.20安全因素:0.202. 最佳学校选址根据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经计算得出最佳学校选址为:某地区A镇。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教育资源、交通便利性、安全因素是影响学校选址的主要因素。
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我们确定了最佳学校选址为某地区A镇。
学校选址考虑因素
![学校选址考虑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8371ea30740be1e650e9ad2.png)
学校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根据机构招生能力和产品形态,每个校长一定会有不同的策略,但是选址需要考虑的要素是相同的。
我们基于这些年的选址经验把选址分成11个要素进行综合打分,分别是:位置、消防、楼层、周围环境、价格、格局、房子类型、面积、房东情况、合同期限、装修难度。
打分标准:非常满意5分/比较满意4分/可以接受3分/勉强接受2分/不太想接受1分(1分意思是,只有该房子在其他某些方面非常有优势,本条才能接受)/不能接受0分(选址红线:只要有0分,该房子不能用)01位置由于学校附近找到价格便宜、面积较大的校区很难,所以对于具备一定的招生能力的机构,位置要求如果并不太在意是否门市就会好选址很多。
5分:本市最好初中正对面,且距离最好小学不超过2公里,方圆两公里内有适龄学员10000人以上4分:不在学校对面,但距离本市最好初中小学均不超过2公里,方圆两公里内有适龄学员8000人以上3分:位于本市繁华商圈,临街能挂牌,周围人流量较大,交通便利,方圆两公里内有适龄学员8000以上2分:位于本市繁华商圈,不临街不能挂牌,周围流量较大,方圆两公里内有适龄学员6000以上1分:位于本市不太繁华地区,周围虽有学校,但是学校质量不太好,方圆两公里适龄学员4000以下0分:位置较为偏僻,或者周围学校都很差,适龄人数很少02消防具体消防要求,一定要提前拿着备选方案详询当地消防代理公司或消防大队。
一些细节,如双出口、消防楼梯是否合格、消防楼梯是否能够加装、消防通道间距离、举架等都要考虑。
现在教育局消防城管等越来越严格,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
最近我听说因为教育机构大量开始弄消防,导致消防公司要价都高了...不过这确实也给选址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我们后勤部门进门都是先问消防,不合格马上就走,在很多小城市一消(楼体整个的消防)合格的房子本身就不多。
5分:消防完全合格,喷淋,烟感,消防栓,消防梯,楼道宽度等完全合格4分:消防比较合格,消防梯,楼道宽度等合格,消防栓有水,无喷淋烟感3分:消防梯合格,消防栓没水,但本地可以用消防软管代替,无喷淋烟感2分:缺少消防梯但是可以自己添加,添加难度和成本较低1分:消防梯消防栓不太合格,但可以花很多精力和钱解决,能够拿到消防合格证0分:消防梯和消防栓问题无法解决,消防问题无解03楼层具体情况需提前咨询当地教育局,每个地区对于办学许可楼层要求是不同的,有的教育局还会区分有小学生要求3层以下,没有小学生要求4层以下。
学校选址情况汇报
![学校选址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03e947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2.png)
学校选址情况汇报
根据学校规划发展的需要,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最终确定了学校的选址方案。
在此,我将就学校选址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考虑到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
经过多次勘察和比对,我们最终确定了学校选址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这样有利于学校的交通便利和学生的出行。
同时,这个地理位置也有利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和扩张,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对学校选址周边的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我们发现,学校选址周边有多个公园和绿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周边还有多家医院、商场和娱乐设施,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再次,我们对学校选址的土地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经过专业人员的多次勘察和论证,我们确定了学校选址的土地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建设条件,能够满足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学校选址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我们将积极与周边社区进行沟通和协商,做好选址工作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周边社区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发展。
最后,我们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不断完善学校选址方案,确保学校选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总之,学校选址是学校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
和严谨的精神,不断完善和优化学校选址方案,为学校的未来发展
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学校选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努力做好学校选址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
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校选址调研报告
![高校选址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5362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f.png)
高校选址调研报告高校选址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高校数量迅速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各地政府纷纷加大高校建设力度。
然而,高校选址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选址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高校选址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目前高校选址的主要情况2.分析高校选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提出改善高校选址的建议和措施三、调研方法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高校选址的政策和标准。
2.对现有高校选址进行实地考察。
我们选择了若干所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北大、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
3.开展在线调查问卷,获取广大师生和普通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和分析1.高校选址政策和标准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高校选址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交通便利程度、土地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
2.现有高校选址情况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现有高校选址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首先,部分高校选址离市区过远,交通不便利,给师生的出行带来不便。
其次,部分高校选址环境条件较差,周边缺乏生活配套设施,不利于师生的学习和生活。
另外,一些高校选址考虑的重点更多放在土地资源和经济发展上,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3.调研结果分析高校选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现有高校选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选址过程中,有些地方对于某些因素的重视不够。
政府应在选址过程中更注重平衡各种因素,提高高校选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改善高校选址的建议和措施1.加强政策制定与指导。
政府应制定更具科学性和持续性的高校选址政策,同时加强对高校选址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2.优化选址程序和流程。
在选址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选址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权重,确保选址的公正和公平。
3.加强社会参与和意见征集。
应主动征求广大师生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避免选址过程中的偏见和疑虑。
4.促进选址结果的透明公开。
选址结果应及时公布,并给予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增加选址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调研 学校 选址方案
![调研 学校 选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c7f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a.png)
调研学校选址方案引言学校的选址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合适的选址方案可以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本文旨在通过调研,提出学校选址方案的相关考虑因素。
1. 社会因素调研1.1. 人口分布调查目标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了解目标地区是否存在人口流动情况,以及人口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1.2. 经济发展了解目标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当地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率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等。
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资源配置和人才吸引力。
1.3. 教育需求分析目标地区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情况,包括学龄人口的数量及其教育需求程度。
了解当地现有教育资源的供应状况,判断市场空缺是否存在。
2. 地理环境调研2.1. 交通便利度研究目标地区的交通便利度,包括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便捷程度,道路网络是否完善等。
交通便利度对家长和学生的日常出行有着重要影响。
2.2. 周边设施评估目标地区周边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疗机构、商业中心、文化娱乐场所等。
周边设施的完备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学生招募和师资引进。
2.3. 自然环境考察目标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水资源、气质环境等。
自然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教育市场调研3.1. 竞争对手分析分析目标地区的竞争对手,了解其办学特色、教学水平和资源优势等。
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3.2. 潜在学生数量评估目标地区的潜在学生数量,包括学龄人口数、中小学入学率等。
潜在学生数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规模和招生能力。
3.3. 人才资源供给情况调查目标地区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人才资源供给情况,包括本地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外来教师引进的机会和条件等。
4. 政策调研4.1. 教育政策了解目标地区教育政策的规定和倾向,包括对学校办学类型、规模和质量要求等。
教育政策对学校选址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学校选址分析报告
![学校选址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94ce2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8.png)
学校选址分析报告引言学校选址对于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选址的战略决策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情况、学生成绩和学校声誉。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各种因素,为学校选址提供可靠的参考。
方法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全面的学校选址分析,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1.人口数据:我们收集了各个区域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数据,以评估潜在学生人数和招生需求。
2.教育资源数据:我们获取了周边学校的数据,包括学校类型、学校大小和教育质量指标,以比较和评估竞争学校。
3.市场需求数据:我们调查了当地家长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和偏好,以了解潜在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空白。
分析方法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学校选址分析:1.人口分析:通过对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确定了潜在学生人数和学生人口密度高的地区。
2.竞争学校分析:我们比较了周边学校的类型、规模和教育质量指标,以评估潜在竞争学校的优势和劣势。
3.市场需求分析:我们分析了当地家长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和偏好,以确定潜在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空白。
结果人口分析根据人口数据,我们发现区域A和区域B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各自拥有约10万人口。
这两个地区都是潜在的选址候选地,因为潜在学生人数众多,有利于学校的招生需求。
竞争学校分析周边的竞争学校包括A小学、B中学和C高中。
我们对这些学校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A小学:规模较小,但教育质量指标较高,一直是家长们的首选。
•B中学:规模大,但教育质量指标相对较低,家长们对其评价普遍较低。
•C高中:规模适中,并且在教育质量方面表现良好,是一所有潜力的竞争学校。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家长们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优秀的学校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普遍希望将孩子送到教育质量较高、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
此外,他们也重视学校的安全性和交通便利性。
综合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区域A和区域B是优秀学校选址的理想地点,因为它们拥有潜在学生人口的优势。
学院选址实验报告
![学院选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4216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7.png)
学院选址实验报告学院选址实验报告一、引言学院的选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它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发展和影响力。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分析不同选址的优劣势,为学院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二、选址因素分析1. 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是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院的选址应尽量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
同时,附近的公共交通设施也应该完善,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通勤。
2. 周边环境周边环境直接影响学院的学习氛围和生活质量。
一个安静、安全、绿化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附近是否有商业设施、医疗机构等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3. 土地成本土地成本是选址的重要经济因素。
学院的选址应尽量选择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以减少投资成本。
然而,低成本的土地可能意味着地理位置较偏远,需要权衡土地成本和交通便利性。
4.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选址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院应选择人口密集的地区,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
人口分布还与学院的专业设置相关,需要根据目标群体的需求进行选择。
三、实验方法为了评估不同选址的优劣势,我们采用了以下实验方法:1. 调查问卷:针对学生和教职员工,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不同选址因素的重视程度和偏好。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利用GIS技术,我们分析了不同选址的交通便利性、周边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
3. 经济评估:我们对不同选址的土地成本进行了经济评估,以衡量投资成本和收益。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和教职员工对交通便利性和周边环境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土地成本的重视程度较低。
这表明在选址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需求。
2. GIS分析结果显示,选址A地交通便利,但周边环境较为拥挤;选址B地周边环境良好,但交通不便;选址C地交通便利且周边环境优越。
综合考虑,选址C地最为理想。
3. 经济评估结果显示,选址C地的土地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其交通便利和周边环境的优势,预计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从而带来更高的收益。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2da1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5.png)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引言:学校选址对于城市规划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选取合适的学校选址,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学校选址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可以在大规模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有助于提高选址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并以一个案例来详细阐述。
步骤一:收集和准备数据在进行学校选址分析之前,需要收集和准备相关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包括城市规划数据、人口数据、道路数据、土地利用数据、设施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从政府部门、相关机构或在线数据源获取。
收集完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整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步骤二:确定分析指标在学校选址分析中,需要确定一些评价指标来衡量和比较不同选址方案的优劣。
常用的指标包括人口密度、社区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交通便利程度等。
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指标,并对其进行量化和加权,以便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步骤三:进行空间分析GIS技术的核心是空间分析。
通过对准备好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可以得到各种关于选址的空间信息。
常见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最短路径分析、栅格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确定选址方案的空间范围、周边影响、交通网络等因素。
步骤四:综合评估和决策支持在完成空间分析后,需要对不同的选址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支持。
可以利用GIS软件的功能,将各个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比较,以便决策者直观地了解不同方案的优势和劣势。
同时,还可以使用多属性决策模型等方法,将各个指标的权重和考虑因素进行统一权衡,得出最终的选址方案。
案例:以城市的学校选址为例,介绍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过程。
在该城市的规划部门提供的数据包括人口数据、道路网络数据、绿地数据等。
首先,通过对人口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选址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
然后,利用道路网络数据进行最短路径分析,评估不同选址方案的交通便利程度。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课程设计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7e2a2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0.png)
基于gis的学校选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在学校选址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利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GIS技术评估不同学校选址方案的优劣。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GIS软件,进行地图的浏览、数据查询和分析。
2. 学生能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GIS技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GIS技术解决学校选址问题。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GIS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GIS软件的操作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GIS基本概念:介绍GIS的定义、功能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技术》第一章2. GIS软件操作:学习GI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地图浏览、数据查询和分析。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技术》第二章3. 学校选址因素分析:讨论影响学校选址的各种因素,如交通便利性、人口密度、环境质量等。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技术》第三章4. 空间数据分析:掌握空间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技术》第四章5. 学校选址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学校选址案例,运用GIS技术进行评估和优化。
教材章节:《地理信息技术》第五章6.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学校选址项目实践,运用GIS软件完成选址分析和报告撰写。
学校选址分析可行性
![学校选址分析可行性](https://img.taocdn.com/s3/m/340c52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c.png)
学校选址分析可行性1. 引言学校作为教育机构,选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通过对学校选址分析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教育行业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2. 市场需求分析在进行学校选址分析时,首要考虑的是市场需求。
需要对当地的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教育需求等进行深入调研。
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可以了解到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因素,从而评估市场的潜力。
同时,还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数量和质量,以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
3. 交通条件分析交通条件对学校选址的影响不可忽视。
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交通便利程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可达性和招生范围。
因此,需要考虑学校是否靠近主要道路和公共交通站点,是否方便交通工具的停车。
同时,周边交通是否拥堵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交通拥堵会造成学生和教职员工迟到,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
4. 周边环境分析周边环境对学校选址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需要考虑学校的安全性,是否靠近危险区域或环境污染源。
其次,是否靠近生活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休闲和生活。
还需要考虑周边的自然环境,如空气质量、噪音等因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
5. 设施配套分析学校选址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周边的设施配套情况。
学校所需的教学设施和活动场所是否具备,如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
另外,还需要考虑学校附近的医疗、购物、餐饮等设施,以满足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如果周边设施配套不完善,学校需要额外投入资金来提供或改建这些设施。
6. 土地价格和规划政策分析土地价格和规划政策是学校选址分析的重要依据。
土地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选址所需的投资成本。
此外,土地的规划政策也需要关注,判断是否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
是否有足够的用地面积和周边的土地用途是否符合学校的需求等,这些都是需要详细研究和分析的因素。
7. 综合评估综合以上分析,决策者可以基于市场需求、交通条件、周边环境、设施配套、土地价格和规划政策等因素来评估学校选址的可行性。
学校项目选址情况汇报
![学校项目选址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6d3b6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c.png)
学校项目选址情况汇报
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我们最终确定了学校项目的选址情况。
在此,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对选址情况的调研和分析结果。
首先,我们考虑到学校项目的选址应该尽量靠近市区,便于学生的上下学和家长的接送。
因此,我们选择了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地段作为项目选址的首要条件。
经过实地考察,我们确定了若干个潜在的选址地点,包括城市规划中的新兴区域和已有的教育园区。
其次,我们对选址地点周边的配套设施和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估。
我们希望学校项目能够位于交通便利、商业繁华、环境优美的地段,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每个选址地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包括周边交通情况、商业设施、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最终,我们确定了几个地点符合我们的要求,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比较和筛选。
最后,我们还考虑了选址地点的发展潜力和未来规划。
我们希望学校项目能够长远发展,成为当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对每个选址地点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和预测,以确保项目选址的长远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我们最终确定了学校项目的选址地点。
我们将在选址地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项目规划和建设,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相信学校项目的选址将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选址因素分析
![选址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0fba0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6.png)
选址因素分析二、高校选址影响因素分析高校新校区的选址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选址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下面将对影响高校选址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1)政策因素在推进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初期,政府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
因此,当高校考虑建立新校区时,必然离不开当地政府力量的支持和政策的扶助。
首先,要了解各级政府及相关领导对学校新校区建设的态度,对教育事业支持的程度。
政府的政策和态度主要体现在征地、基本建设的各种相关手续及建设投资的财政支持上,了解这些,将有利于校方预估新校区建设需投入的费用。
学校要尽量争取到政府倾斜的政策,处理好与地方(区县、乡镇)一级政府的关系,了解地方能否适应项目的实施与发展,如不适应,要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2)城市和区域规划城市发展规划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长期战略,主要是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科学建设和科学管理,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
因此,大学新校区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方向,只有在相符合的城市功能规划区域内,大学才能与城市互动地发展、提高。
在选址时要准确了解城市和地区发展规划的内容,以及校址位置是否符合城市和地区的长期发展规划。
高校应向当地建筑规划部门咨询潜在地点的城市规划,了解和掌握商业区、文化区、旅游区、交通中心、居民区等区域规划的详细资料。
分析拟选校址的坐落位置是否符合当地发展规划,与周边村镇、工业企业等关系是否协调,当地群众和政府对项目选址能否接受,以及场址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的要求。
(3)建设费用及运营费用高校新校区建设所需费用也是选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具体包括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
建设费用又包括前期征地费用和建设投资费用。
征地费用只要体现在征用土地的价格上,但同时也要考虑征地范围内的各种补偿费用,如池塘补偿、林果树木补偿以及拆迁补偿等。
建设投资费用即实际建设成本,其包括的内容较多,大体内容如下:①项目可行性研究、勘察及总体规划等费用;②三通一平或七通一平费用,这是进行建设施工准备的基本条件;③单体工程设计费用及工程监理费;④校舍建设费用,主要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中心、学生宿舍、食堂等建设投资;⑤基础设施费用,用于校园道路、供水、供电、供暖、通信、网络、排污、围墙等基础设施;⑥校园环境绿化费用,为改善校园环境而进行的花草树木等绿化及景观营造费用;⑦办理基本建设手续费用,主要有规划用地许可、单体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图纸审查、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劳保费等,上述费用大致占到工程造价的20 %左右;⑧教学科研设备投资费用,是指为服务教学、科研特别是实验室建设所需设备的费用;⑨生活福利及后勤保障系统的投资费用,用于职工生活及后勤保障工程的费用,如医院、幼儿园、教工住宅、变电站等;⑩其他与建设投资有关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施工辅助费及不可预见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联合大学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课程题目:基于GIS的学校选址分析姓名:学号: 2011144301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 11地信1班指导老师: 闫顺玺矿业工程学院2014年 5月 20 日目录1.搜集资料 (3)2.引言 (3)3.项目概述 (4)3.1项目背景 (4)3.12用到的软件 (4)3.2学校选址的调查与分析 (5)3.2.1背景条件 (5)3.2.2学校选址要求 (5)3.2.3数据准备和处理 (5)3.3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和分析思路 (6)4 具体操作步骤 (6)4.1设置空间分析环境 (6)4.2数据提取 (8)4.3重分类数据集 (10)4.3.1 重分类坡度数据集 (10)4.3.2重分类娱乐场直线距离数据集 (11)4.3.3 重分类现有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 (12)4.3.4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 (12)5适宜区分析 (13)6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1.搜集资料(1)娱乐场所:点,区域内的娱乐场所。
(2)学校:点,区域内收集到的学校位置信息。
(3)土地利用类型:面,包括不同的土地类型。
(4)地面高程数据:面,地面的不同高程,都是由面状要素体现。
2.引言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GIS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高科技热点之一。
GIS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其核心是计算机科学,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及空间分析,GIS是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在公园选址与规划中的应用,体现出其众多的优点和巨大的潜力,保证了公园选址与规划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
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等概念的相继提出,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开始由资源环境领域向社会经济领域和商业领域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GIS技术与相关前沿的IT技术相融合,在强调和拓展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演变为基于位置的服务,并成为近两年国内外空问信息技术和应用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3.项目概述3.1项目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迅速发展。
中小城市逐步崛起,人口也渐渐向城市迁移,各行各业也随着发展的需求慢慢出现。
教育业是其中必不可缺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选择一所好的学校也一直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
除了学校的质量,家长们也会很大方面的考虑到学校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等问题,所以对于学校方面,一个合适的学校地理位置很重要。
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新建合适的学校,以解决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保障学生的受教育问题,校址的合理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选择校址时要考虑尽可能覆盖更多小区,方便学生上学,保证每个学生有学校上,同时也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与现有学校的距离因素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出适宜性比较好的学校选址区。
合理的学校空间位置布局,有利于学生的上课与生活。
3.12用到的软件基于GIS 的中学选址问题,所使用的软件为ESRI公司的Arcgis软件。
ArcGIS是由ESRI出品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的总称。
地理信息系统的大容量、高效率及其结合的相关学科的推动使其具有运筹帷幄的优势,成为国家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成为与空间信息有关各行各业的基本工具,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及其发展潜力使得GIS 在以下方面已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测绘与地图制图、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灾害预测、土地调查与环境管理、国防、宏观决策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地理信息系统以数字世界表示自然界,具有完备的空间特性,可以存储和处理不同地理发展时期的大量地理数据,并具有极强的空间信息综合分析能力,是地理分析的有力工具。
因此,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要完成管理大量复杂的地理数据之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要完成地理分析、评价、预测和辅助决策的任务,必须发展广泛的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分析模型,这是地理信息系统真正走向实用的关键。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大都应用在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等方面。
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学校选址,将相关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利用GIS技术对选址的要求。
本文以现有中学位置、人口分布情况、规划土地使用情况等数据为基础,对学校的选址进行了模拟运行。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数据结构是合理的,对有关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正确的、可行的,将GIS技术应用到中学选址,开发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UGIS,能够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快捷和方便的工具。
3.2学校选址的调查与分析3.2.1背景条件:合理的学校空间位置布局,有利于学生的上课与生活。
学校的选址问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学生娱乐场所配套、与现有学校的距离间隔等因素,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因素能够确定适宜性较好的学校选址区。
3.2.2学校选址要求:1)学校选址模拟需注意如下几点:A.位于地势较平坦处。
B.结合现有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考虑,选择成本不高的区域。
C.与现有娱乐设施相配套,学校距离这些设施越近越好。
D.新学校应避开现有学校,合理分布。
2)各数据层权重比为距离娱乐设施占0.5,距现有学校距离占0.25,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势位置因素各占0.125。
3)实现过程运用ArcView的拓展模块中的空间分析部分功能,具体包括:坡度计算,直线距离制图功能,重分类及栅格计算器等功能完成。
4)给出适合新建学校的适宜地区图,并简要分析。
3.2.3数据准备和处理1、点状要素:点状点可以是对于学校选址具有影响力的设施,具体表现为待选区域是否包括娱乐场所rec_sites(娱乐场所分布数据)以及其他同等级的学校school(现有学校分布数据)等设施,这对要素的空间联系性的评价起到很大的作用。
2、面状要素:Landuse(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和Dem(地面高程数据)都是由面状要素体现。
3.3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和分析思路:4 具体操作步骤4.1设置空间分析环境ArcToolbox中选中ArcToolbo右键选择【环境】,如图1所示,然后设置相关参数。
图1展开【工作空间】,设置工作路径,如图2所示。
图2展开【处理范围】,在范围下拉框中选择“与图层landuse相同”,如图3所示。
图3展开【栅格分析】,在像元大小拉框中选择“与图层landuse相同”,如图4所示。
图44.2数据提取从DEM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坡度】,输入dem数据,生成slope数据集,如图5所示。
图5 坡度数据从娱乐场所数据“rec_sites”提取娱乐场直线距离数据。
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距离分析】|【欧式距离】,生成dis_recsites数据集,如图6所示。
图6 娱乐场直线距离数据从现有学校位置数据“school”提取学校直线距离数据库。
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距离分析】|【欧式距离】创建数据集,得到dis_school数据集,如图7所示。
图7 学校直线距离数据库4.3重分类数据集4.3.1 重分类坡度数据集常用的数字地形分析的方法包括提取坡面地形因子和提取特征地形要素。
其中提取坡面地形因子主要从地形地貌的角度考虑,地表是由不同的坡面组成的,而地貌的变化,完全源于坡面的变化。
常用的坡面地形因子有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坡面曲率、地形起伏度、粗糙度、切割深度等。
而提取特征地形要素分为流域分析和可视域分析两个方面。
本文构建的学校选址模型采取从DEM(地面高程数据)提取坡度数据集,分析得到学校选址分布周围的地势特征,如图8。
图8 坡度适宜性数据4.3.2重分类娱乐场直线距离数据集考虑到新学校距离娱乐场所比较近时适宜性号,采用等间距分级为10级,距离娱乐场所最近适宜性最高,赋值10;距离最远的地方赋值1,得到娱乐场所适应性数据如下图9所示。
图9 娱乐场所适宜性数据4.3.3重分类现有学校直线距离数据集考虑到新学校距离现有学校比较远时适宜性较好,仍分为10级,距离学校较远的单元赋值10,距离最近的单元赋值1,如图10。
图10 重分类学校距离图4.3.4重分类土地利用数据集学校不适合在有湿地、水体分布区建立,于是在重分类时删除这两个类别:在重分类新旧值对照表中,按Ctrl键,选择“water”、“wetland”、“grass”三个类别,并勾选【将缺失值更改为NoData】,如图11。
图11 重分类设置然后,根据用地类型给各种类型赋值,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神色部分表示比较适宜区,浅色部分表示适宜性比较差,白色部分表示该处不允许建学校区域,如图12。
图12 重分类土地利用图5适宜区分析重分类后,各个数据集都统一到相同的等级体系内,且每个数据集中那些被认为比较适宜行的属性都被赋以较高的值,给四种因素赋以不用的权重,然后合并数据集以找出最适宜的位置。
选择【Spat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各个重分类数据集的合并计算,最终适宜性数据集的加权计算公式如图13。
图13得到最终结果如图14所示:图14 适宜性学校选址结果图6结束语学校选址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它还包含了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立交桥等交通干道以及机动车流量等对其产生的影响。
由于技术与知识面的局限,本文对只是基于Arcview对学校的选址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但即使是这样,依然可以认识并感受到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依照学校选址的基本原则,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引入到各种适宜性评估影响因素中,将各种选址因素定量化,通过直观的栅格图象显示,减少主观因素对选址结果的影响,从而为选址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也就此说明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学校选址工作中的应用是对选址适宜性评价的一种有益探索,将次方法广泛应用到选址上评价的领域是GIS 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通过这学期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我对这门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却很缺乏实践应用能力。
这次的作业给了我一个熟悉和巩固所学内容的机会,让我能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跟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加熟悉软件的基本使用。
在这次的作业中,我掌握了密度图、距离图、矢量多边形转换成栅格、栅格数据再分类、多重栅格数据之间叠合计算、叠合计算,多指标综合评定缓冲分析等内容。
Arcgis软件的功能很多,操作简单,属性操作、各种分析操作等都很方便,而且对各种数据格式的支持跟转换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