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8T16:34:57.0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5期作者:赵久平

[导读] ICM(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终末阶段,患者心功能持续下降,死亡风险极高。

(青海红十字医院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冠脉介入治疗,观察1年,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心功能状态、心超变化等。结果:①随访观察1年,观察组1年后心绞痛发作率17.3%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Ⅰ~Ⅱ级率34.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1年后LVEF (48.9±2.1)%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50.1±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5-0055-01 ICM(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的终末阶段,患者心功能持续下降,死亡风险极高。研究表明在PCI(冠脉介入治疗)治疗后ICM患者心功能、临床症状等得到显著改善,远期存活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1]。现就我院收治的ICM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入选患者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介于35%~45%,均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60mm。排除冠心病伴重度二尖瓣反流、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以及其他因素所致的心脏扩大者。其中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48~78岁,平均(55.8±0.2)岁;病程2~5年,平均(3.5±0.9)年。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40例;年龄45~79岁,平均(55.2±0.6)岁;病程2~6年,平均(3.5±0.6)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择药物治疗,培哚普照利片口服4mg/次,1次/天;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20mg/次,每天1次;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14.5mg/次,每天1次;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每天1次;曲美他嗪片20mg/次,每天1次。观察组PCI术前3天应用100mg/天阿司匹林、75mg/天波立维口服,在冠脉狭窄最严重处置入1枚以上药物洗脱支架,术后1年以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其他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年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NYHA分级、LVEF、LVEDD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随访观察1年,观察组1年后心绞痛发作率17.3%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Ⅰ~Ⅱ级率34.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05);②观察组1年后LVEF(48.9±2.1)%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50.1±0.5)mm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及表2。

3.讨论

ICM患者因长期慢性心肌缺血而出现广泛性心肌纤维化,冠脉病变弥漫而且严重,在出现冠脉闭塞时还会导致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坏死、左心室重构等严重后果[2]。心肌梗死、纤维化、冬眠等均是ICM患者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心室重塑是主要病理过程,若可以经冠脉介入治疗重建血运、恢复心肌血流关注则能改善心肌冬眠状态,有效恢复心泵机械功能[3]。另外,重建血运还能避免心肌梗死引起的左室功能恶化,逆转心肌缺血性凋亡,预防心室重构进展。冠脉介入治疗理论上是ICM患者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案,且介入治疗越早越好。对于ICM合并左心功能不全者要在综合考虑心功能状态、临床症状、手术风险、手术受益等因素后慎重选择。本组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PCI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心功能、LVEF、LVEDD等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ICM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PCI治疗能使患者受益更多,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翠君,刘红梅,张文奇.磷酸肌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5(14):272-2773.

[2]闫振娴,周玉杰,赵迎新,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32(4):418-421.

[3]黄晓明,罗明晶.血运重建对缺血性心肌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8(13):2031-2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