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危险废物填埋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一、项目概况二、环境影响分析1.总体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填埋场运营期间,废气中可能含有硫化物、氮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为减轻大气环境污染风险,本项目将采取适当的废气处理措施,如建设废气处理装置。
3.地下水与土壤影响填埋场运营期间,废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渗漏至地下水或影响周边土壤质量。
为减轻地下水与土壤污染的风险,本项目将采取严格的防渗透措施,确保废水不会渗漏出填埋场。
4.生态环境影响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破坏当地植被、破坏当地动物栖息地等。
为减轻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建设生态栖息地恢复项目。
三、环境保护措施1.大气环境保护(1)建设废气处理装置,对填埋场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保证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2)加强垃圾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管理,减少大气污染。
2.地下水与土壤保护(1)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如使用防渗材料和防渗层等,确保废水不会渗漏至地下水。
(2)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降水中的废水,并进行处理后回用。
3.生态环境保护(1)建设生态栖息地恢复项目,通过种植当地适应性植物来恢复填埋场周边的生态环境。
(2)建设围栏和监控装置,防止野生动物进入填埋场,避免对动物造成伤害。
四、环境监测与监管1.环境监测本项目将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填埋场周边的大气环境、地下水和土壤质量、生态环境等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数据将及时反馈给环境保护部门和社会公众。
2.环境监管本项目将合理设置监测点位,加强对填埋场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确保项目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运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五、资源节约与利用本项目将建设废物回收利用中心,对可能可回收利用的危险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物的填埋量。
六、总结本项目建设的危险废物填埋场将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监管,可以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祁门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目前祁门县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致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祁门县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祁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祁门县市容局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祁门县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牯牛降风景区的生活垃圾。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于2007年6月16日委托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部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 总论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1.1评价等级1、大气环境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垃圾填埋气(LFG),其中的NH3、H2S、CH3SH及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其等标排放量估算结果均小于2.5×108,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40m3/d,水质较为复杂,本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的三级标准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故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地下水环境评价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可能渗入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勘察区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及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本场地稳定性良好。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垃圾填埋场作为一种主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其环境影响无可忽视。
通过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本报告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与工具,包括田野调查、数据收集、实地监测等。
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垃圾填埋场周边10公里范围内。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季节、风向等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可能变化。
三、填埋场周边环境状况1. 大气环境填埋场气味扩散至周边区域,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在实地监测中,我们发现填埋场排放的气体中含有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超出了相关环境标准。
同时,填埋场的污染也可能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2. 地表水环境垃圾填埋过程中,容易产生垃圾渗滤液,进而对地表水造成污染。
我们对填埋场周边的水体进行了采样测试,发现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出了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填埋场的污染物还可能通过地表径流进入附近的水源,对水生生物和饮用水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3. 土壤环境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可能存在污染风险。
我们对填埋场周边地表土壤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出现了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超标情况。
填埋场渗滤液的渗漏以及垃圾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等都可能对土壤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 大气环境受到污染,气味扩散及有害气体浓度超标;2. 地表水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超标;3. 土壤受到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污染,土壤质量下降。
五、管理建议针对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建议:1. 加强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与监管,确保渗滤液的有效收集和处理,减少对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
2. 定期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填埋场气味扩散和有害气体排放。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施工期
4.洗车废水 垃圾填埋场的生产废水主要为运输垃圾车辆和填埋机械的清洗废 水。 5.弃土 本工程若有剩余的弃土,则应该在弃土期间,应设置拦洪坝和挡 土墙,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6.生态环境 垃圾填埋场建造工程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首先垃圾填埋场选址是在农田,取土场是在灌木林地。工程配套 新建 5Km 垃圾运输道路。进场道路的开拓,截洪沟的修建、以及 其他辅助设施的场地平整,均会剥离地表植物,扰动土壤,松散 的土壤在暴雨的冲刷下会产生水土流失。对于取土场也造成了生 态环境的破坏,取土场是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对于取土地的水土 保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垃圾填埋场一旦开工对于灌木林地的 植被造成破坏,长久之后造成水土流失。
预防措施
生态环境 污水处理措施
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生态环境 (1)选择适宜的开工时间,避免在5-8月暴雨集中的 季节平整土地,开挖地基,以减小暴雨对地表的侵蚀 和对泥沙的冲刷; (2)及时清运开挖地基而丢弃的泥沙,或尽可能采取 一些暂时性措施将未及时清运的泥沙和堆积材料覆盖 起来,杜绝其成为水土流失新的来源; (3)场区周围应设立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形成一道绿 色防护墙,既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土流失,亦起到降 噪吸尘、美化环境的作用。 (4)每一阶段的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尽快进行改造区的 绿化,以完成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工作。
运行期
4.生态环境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拟建项目占地主要农田。项目的建设将改变土地的原 来利用方式,使得大部分的土地被征用,而该项目的 建设会使得大部分的良田被占用,从而影响到当地村 民的经济收入,对人畜栖息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即使 最后封场后,该土地也无法能够用作农田,只能用作 为景观用地来被利用。 (2)对生物的影响 在运行期间,由于恶臭味以及一些生活垃圾对鸟类和 一些动物的吸引,给它们的生长和生活带来营养物质, 使它们成为传播有害物质的介质。从而会威胁到人类 的生存健康。
填埋场环保督查报告模板

填埋场环保督查报告模板一、督查概述本次填埋场环保督查于××年××月××日在××省(市、自治区)××市××镇(乡、街道)××填埋场开展。
共监督检查×家填埋场,其中肉类废弃物填埋场×家,有害废物填埋场×家,生活垃圾填埋场×家,渣土填埋场×家,其中有×家已运营超过三年,应按照填埋场三年检查规定进行年度安全检查。
本次检查重点对填埋场的环保管理、垃圾填埋后果、填埋场周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督查。
二、督查结果1. 总体情况本次督查对填埋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整体评价较为满意。
所有填埋场都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治理设施,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和运营。
2. 环保管理填埋场环保设施维护在所有填埋场中,有×家填埋场在检查前30天内对关键设备和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漏洞,但在检查时均已及时整改,达到了要求。
环境保护计划落实所有填埋场都按要求完成了环境保护计划,且自行编制了应急预案,随时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3. 垃圾填埋后果填埋产生的渗沥液、沼气等处理情况所有填埋场都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收集、处理和利用填埋产生的渗沥液、沼气等,没有发现明显的泄漏现象。
填埋区域及周边环境影响所有填埋场均按要求严格控制填埋场周边环境的污染,未发现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
4. 填埋场周边环境污染情况填埋场周边的空气、水、噪声等环境污染情况在督查过程中发现其中×家填埋场对周边环境对空气、水、噪声等污染控制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责令该企业立即整改,并加强日常管理。
三、督查意见1.关于合规性问题方面,建议加强日常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加强对填埋场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计划和应急预案,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垃圾处理厂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指出,部分周边居民对垃圾处理厂的环保措施了解不够,需要加强环保宣传教 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建议
持续加强环保管理
垃圾处理厂应继续加强环保管理 ,完善环保设施,确保各项环保 措施的有效实施。
定期开展环境监测
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垃圾处理厂 周边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质 量状况,为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 提供科学依据。
噪声控制
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降 低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
生态补偿
对因垃圾处理厂建设而受损的生态环 境进行补偿,如恢复植被、建设生态 公园等。
土地修复
对垃圾处理厂周围受污染的土地进行 修复,改善土壤质量,恢复土地生态 功能。
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垃圾处理厂周 边水体的水质安全,防止水体污染。
现有垃圾处理设施已 无法满足需求,需建 设新的垃圾处理厂
项目目的
评估垃圾处理厂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 响
确保垃圾处理厂建设符合环境保护要 求
为垃圾处理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建 议
项目范围
评估垃圾处理厂建设对周边土 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的 影响
评估垃圾处理厂建设对周边生垃圾处理厂对周边环境的影 响
垃圾处理厂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汇报人:XXX 2024-01-04
目 录
• 项目介绍 • 垃圾处理厂建设方案 • 环境影响评估 • 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01 项目介绍
项目背景
城市垃圾产量持续增 长,垃圾处理压力日 益增大
环境保护法规要求, 新建项目需进行环境 影响评估
02 垃圾处理厂建设方案
建设规模与选址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word文档,完整版)

11.2总量控制方案与目标建议值 (148)12 结论与建议 (150)12.1总体评价结论 (150)12.1.1XXX垃圾填埋场回顾性评价结论 (150)12.1.2XXX垃圾填埋场总体评价结论 (151)12.2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结论 (153)12.3主要建议 (154)附件1 国家计委计投资[2002]138号《国家计委关于XXX省利用世行贷款城建环保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附件2 浙环开建[1999]150号《关于XXX市XXX垃圾填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审查意见的函》附图1 XXX市XXX垃圾填埋场效果图附图2 XXX市XXX垃圾填埋场地理位置图附图3 XXX市XXX垃圾填埋场区域地质构造图附图4 XXX市XXX垃圾填埋场断层分布图附图5 地表水监测点位置图附图6 XXX市XXX垃圾填埋场监测布点图附图7 XXX市XXX垃圾填埋场取土场位置图附图8 XXX市XXX垃圾填埋场总平面布置图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世行OP4.01中有关环评类别的划分原则,确定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为A类。
1.3 环境影响评价依据1.3.1 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4号,2003年3月20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6月29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9)《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设部建城[200]120号,2000年5月29日;(10)《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局环监[1993]324号;(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13)世界银行环境评价操作政策(OP4.01);(14)《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15)《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1.3.2 项目文件(1)《XXX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6~2010年);(2)《关于建设XXX市XXX垃圾填埋场的批复》,XXX市计委杭计投资[2001]182号和XXX市建委杭建计[2001]47号,2001年3月16日;(3)《关于XXX市XXX垃圾填埋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XXX市计委杭计投资[2002]86号,2002年1月15日。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背景近年来,**县的县城建设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垃圾产量也日益增长。
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一处符合规范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沿沟随地倾倒堆放,对地下水、大气和周围田地均已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且蚊蝇滋生,同时存在火灾隐患。
随着现实问题的不断暴露,各部门对垃圾收集、处理均给予了关注。
为此,**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臵垃圾收集容器具,建设环卫设施,提高了生活垃圾收运的机械化与密闭化水平,使垃圾清运率大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垃圾的最终消纳和污染问题就相当突出。
为了使革命老区**县建设的更加清洁、文明、秀美,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建设得到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必须新建完全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
它是改善县城环境,提高县城居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当前**县县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
1.2 评价项目由来与过程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县城建局于2008年2月正式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3 评价重点以环境空气、水环境为评价重点,同时加强工程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对场址的综合地质技术条件及场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1.4. 评价等级(1)环境空气根据工程排污特点、评价区环境特征及有关环境标准,确定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
(2)水环境地表水环境:由于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不外排。
因而,地表水环境进行一般性分析。
地下水环境:考虑到垃圾填埋场的排污特征及对地下水的长远保护要求,确定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3)声环境本项目噪声产生源少,周围无敏感目标,属于小型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垃圾处理厂环评报告

垃圾处理厂环评报告一、引言垃圾处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建设一座垃圾处理厂是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垃圾处理厂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二、背景介绍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垃圾问题,并提供环保的处理方法。
该垃圾处理厂计划建在城市郊区,占地面积约为100亩,设有垃圾填埋场、焚烧炉以及废气处理系统等设施。
三、环境影响评估1. 水环境影响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对水环境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有两个方面:废水排放和地下水污染。
为了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厂区将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并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环保标准。
此外,垃圾填埋场的运营需要进行严格的防渗措施,以防止废水渗漏入地下水。
2. 大气环境影响焚烧炉是垃圾处理厂的核心设施之一,但其烟气排放可能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该垃圾处理厂将采用现代化的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烟气净化器和脱硫装置等,以确保烟气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 噪声影响垃圾处理厂的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对周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垃圾处理厂将采取噪声控制措施,例如安装噪声屏障、减少机械设备噪音等,以确保噪声水平符合相关标准。
4. 生态影响垃圾处理厂建设后,可能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厂区周边将建立绿化带,并采取适当的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措施。
同时,厂区内将进行固体废物分类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治理建议基于对垃圾处理厂环境影响的评估,我们提出以下治理建议:1. 注重废水处理:垃圾处理厂需要建设科学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2. 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焚烧炉的废气排放应采用现代化的废气处理系统,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噪声控制: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影响。
4. 生态保护:建立厂区周边的绿化带,开展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工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评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编制日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目录1 总论 (1)1.1项目由来 (1)1.2编制依据 (1)1.2.1国家法律法规 (1)1.2.2地方法规 (2)1.2.3技术导则和有关技术规范 (3)1.2.4项目技术文件 (3)1.3评价目的和重点 (4)1.3.1 评价目的 (4)1.3.2 评价重点 (4)1.4环境功能区划 (4)1.5评价标准 (5)1.5.1 环境质量标准 (5)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6)1.6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 (9)1.6.1评价等级 (9)1.6.2评价范围 (10)1.6.3评价因子确定 (10)1.7评价时段 (11)1.8环境保护目标 (11)2 区域环境概况 (12)2.1自然环境概况 (12)2.1.1地理位置 (12)2.1.2地形地貌和地质 (12)2.1.3气象、气候特征 (12)2.1.4水文 (12)2.2社会环境概况 (13)2.3相关规划简介 (14)2.3.1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简介 (14)2.3.2 xx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简介 (15)2.3.3 xx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17)2.4 污水处理厂运行概况 (18)2.4.1 xx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18)2.4.2 污水处理厂目前的运行情况说明 (19)2.4.3改建工程污水管网概况 (20)3 现有项目概况及污染源分析 (21)3.1现有项目概况 (21)3.2 污染源强分析 (21)3.2.1废水 (21)3.2.2废气 (26)3.2.3固废 (28)3.2.4噪声 (29)3.2.5污染源强汇总 (29)3.3 现有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29)3.4 现有项目主要环保问题 (30)3.4.1现有项目主要环保问题 (30)3.4.2 整改措施 (30)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1)4.1 建设项目概况 (31)4.1.1 项目名称 (31)4.1.2 建设性质 (31)4.1.3 建设地点 (31)4.1.4 建设规模及总投资 (31)4.1.5 建设内容 (31)4.1.6 改建工程与现有工程的关系 (32)4.1.7 填埋场地质情况 (32)4.2填埋场库容及使用年限 (33)4.2.1生活垃圾产生量现状及预测 (33)4.2.2 库容及使用年限 (34)4.2.3技术经济指标 (35)4.3工程内容 (35)4.3.1总图布置及道路工程 (35)4.3.2垃圾坝 (36)4.3.3防渗工程 (37)4.3.4渗滤液导排系统 (41)4.3.5地表水导排系统 (42)4.3.6地下水导排系统 (43)4.3.7填埋气体导排及利用系统 (44)4.3.8渗滤液调节池 (45)4.3.9封场工程 (46)4.4公共工程 (47)4.4.1运输道路系统 (47)4.4.2生产、生活管理区 (47)4.4.3消防及安全设施 (47)4.4.4水电 (48)4.4.5地下水水质监测井 (48)4.5填埋作业工艺 (48)4.5.1填埋作业工艺流程 (48)4.5.2 垃圾进场与洗车 (49)4.5.3 垃圾卸料、摊铺与压实 (49)4.5.4 填埋作业方式的选择 (50)4.5.5 填埋作业单元 (50)4.5.6 库底初始填埋 (50)4.5.7 覆盖作业 (50)4.5.8 填埋作业机械选择 (51)4.6污染源强分析 (51)4.6.1废水 (51)4.6.2废气 (53)4.6.3固废 (58)4.6.4噪声 (58)4.6.5污染源强汇总 (58)4.7 改建前后填埋场污染物排放增减情况对比分析 (59)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0)5.1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0)5.1.1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60)5.1.2地下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61)5.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2)5.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4)5.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5)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7)6.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7)6.1.1拟建区域常规气象资料调查与分析 (67)6.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1)6.1.3防护距离 (76)6.1.4垃圾运输车对道路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 (77)6.2水环境影响分析 (78)6.2.1废水处理达标可行性分析 (78)6.2.2对填埋场周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79)6.2.3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79)6.3声环境影响分析 (80)6.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1)6.4.1生态环境现状 (81)6.4.2生态结构的变化 (81)6.4.3“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2)7 施工期、终场期环境影响分析 (83)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83)7.1.1声环境影响分析 (83)7.1.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84)7.1.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6)7.1.4水环境影响分析 (87)7.1.5生态影响分析 (87)7.2终场期环境影响分析 (87)7.2.1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87)7.2.2终场的生态恢复 (88)8 污染防治措施 (90)8.1水污染防治措施 (90)8.1.1地下水污染防治 (90)8.1.2渗滤液处理系统 (93)8.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00)8.2.1填埋气体的组成及危害 (100)8.2.2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处理 (100)8.2.3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 (100)8.2.4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101)8.2.5环境卫生防治措施 (101)8.2.6其它 (101)8.3噪声防治措施 (101)8.4生态恢复及绿化措施 (102)8.5填埋作业管理 (103)8.6垃圾运输途中污染防治措施 (104)8.7终场后污染防治措施 (104)8.8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04)8.8.1水土保持 (104)8.8.2噪声 (105)8.8.3粉尘 (105)8.8.4污水 (105)8.8.5固体废物 (105)8.8.6渗滤液处理 (105)8.9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106)9 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分析 (109)9.1清洁生产分析 (109)9.1.1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 (109)9.1.2清洁生产评述 (109)9.2总量控制 (113)9.2.1基本原则 (113)9.2.2总量控制建议 (113)10 环境风险评价 (114)10.1 垃圾坝溃坝 (114)10.2 垃圾堆体爆炸风险 (116)10.3 填埋场地塌陷风险 (118)10.4 渗滤液泄漏的事故风险 (119)10.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20)10.6 应急预案 (122)11 公众参与 (124)11.1调查目的 (124)11.2调查方法 (124)11.3调查内容 (124)11.4调查对象及范围 (124)11.5调查结果分析 (125)11.6公示 (127)11.7主要意见和建议及采纳情况 (127)11.8公众参与小结 (128)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9)12.1经济效益分析 (129)12.1.1项目投资分析 (129)12.1.2环保投资经济分析 (129)12.1.3费用效益分析 (129)12.2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130)12.2.1对城镇居民健康的贡献 (130)12.2.2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130)12.2.3对当地人口和卫生保健的意义 (131)12.2.4投资环境 (131)12.2.5公众就业 (131)12.3小结 (132)13 环境管理与监测 (133)13.1环境管理 (133)13.1.1施工期环境管理 (133)13.1.2运行期的环境管理 (133)13.2环境监测计划 (134)13.2.1 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基本要求 (134)13.2.2 地下水水质监测基本要求 (135)13.2.3 防渗衬层完整性监测 (135)13.2.4 甲烷监测基本要求 (135)13.2.5 封场后监测 (135)13.2.6 恶臭污染物监测基本要求 (136)13.2.7 监测方法 (136)13.3环境监理 (136)14 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与选址合理性分析 (138)14.1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38)14.1.1 规划符合性分析 (138)14.1.2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38)14.1.3 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138)14.1.4 污染物排放可达性分析 (139)14.1.5 总量控制分析 (139)14.1.6 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分析 (140)14.1.7 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140)14.1.8 环境风险可接受原则 (140)14.1.9 公众可接受原则 (140)14.1.10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原则 (140)14.2选址及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41)15 结论与建议 (143)15.1工程概况 (143)15.2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43)15.3工程分析 (144)15.4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44)15.4.1 环境空气 (144)15.4.2 水环境 (145)15.4.3 声环境 (145)15.4.4 生态环境 (146)15.5污染防治措施和总量控制 (146)15.5.1 污染防治措施 (146)15.5.2 总量控制 (148)15.5.3 环保投资 (148)15.6公众参与结论 (148)15.7选址合理性及审批原则符合性 (149)15.8要求与建议 (149)15.8.1 要求 (149)15.8.2 建议 (149)15.9评价总结论 (149)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示意图附图3 项目总平面布置附图4 XX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5 XX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6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图附图7 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图附图8 公示照片附件:附件1 《关于XX市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XX 市发展和改革局,龙发改[2009]216号,2009.8.4附件2 《xx市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xx市建设局,2009.9.10附件3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xx市国土资源局,龙土[2009]预字110号,2009.9.20附件4 拆迁承诺书附件5 公示内容及公示证明附件6 公众参与调查典型表(团体和个人)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 总论1.1项目由来xx市xx垃圾处理场场址位于xx市剑池街道大沙xx xx自然村,于199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占地面积15.6公顷,总库容70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90吨,服务年限50年。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甘肃省镇原县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第二组)一、总论 (5)1。
1项目由来 (5)1.2 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6)1。
3 评价目的、原则及方法 (6)1.4编制依据 (7)1。
5污染因子筛选及评价因子 (10)1。
6项目外环境关系 (11)1.7评价标准 (11)1。
8 评价工作等级 (14)1。
9 评价时段和评价范围 (16)1.10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7)1.11环评技术线路图 (17)二、建设项目概况 (17)2。
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17)2.2建设规模 (18)2.3项目建设内容 (19)2。
4土地利用情况和发展规划 (25)2.5产品方案及主要工艺方法 (26)2.6建设项目采取的环保措施 (26)三、工程分析 (28)3.1 处理对象 (28)3。
2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30)3.4保障措施 (33)3.5污染物源强的确定 (34)3.6污染源分布调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 (36)3。
7污染防治措施及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方案 (36)3.8 风险防护措施 (39)3。
9 清洁生产 (39)3.10 环保措施方案 (39)3。
11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41)3.12 补充措施与建议 (42)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3)4.1自然现状调查 (43)4.2社会环境概况 (44)4。
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6)4.4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50)4.5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51)4.6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54)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7)5。
1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57)5。
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5)六、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78)6。
1风险识别及源项分析 (78)6。
3风险管理措施及风险应急措施 (83)七、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86)7.1施工期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86)7.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87)7。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组织领导和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自然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社会经济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基础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垃圾的常见方式之一,但是垃圾填埋场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
为了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对垃圾填埋场环境进行评价和监测。
本文将从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定义、意义、评价内容和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定义和意义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指对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的评价报告。
通过对影响评价的科学研究和分析,可以建立和完善垃圾填埋场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技术标准。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主要意义在于:1、避免环境污染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臭气、有害气体、沥渣渗滤液、废气等。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通过科学研究和分析,可以预测和评估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制定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标准,从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确保公众健康安全垃圾填埋场可能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如臭气、有害气体、噪音等。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可以对这些潜在威胁进行预测和评估,指导填埋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公众健康安全。
3、保护生态环境垃圾填埋场建设和运营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植被破坏等。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可以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价和预测,并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内容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需要涵盖以下内容:1、填埋场的基本情况包括填埋场的地理位置、规划和用途等等。
填埋场的基本情况是评价报告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填埋场环境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
2、填埋场建设和运营方案包括填埋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计划和方案,以及相关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和技术标准等。
3、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填埋场对周边土壤、水体、空气、噪音等方面的可能影响和评价结果。
需要详细分析填埋场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的影响,评估其程度和范围,确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标准。
城市垃圾填埋场环评报告

城市垃圾填埋场环评报告一、项目概述城市垃圾填埋场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填埋场项目旨在评估填埋场建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以便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并确保该项目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二、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
为有效处理城市垃圾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垃圾填埋场被视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处理方法。
本项目选址于市郊地区,距离居民区较远,以确保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环评范围和方法本环评报告涵盖以下方面的评估内容:1. 地质环境评估:通过研究选址地区的地质构造、地下水流动情况等,评估垃圾填埋场对当地地质环境的影响。
2. 水环境评估:分析填埋场对地下水和附近水体的潜在影响,包括污染物迁移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3. 大气环境评估:评估填埋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包括气体排放、风向风速等因素的考虑。
4. 生态环境评估:研究填埋场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植被、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 社会影响评估:评估填埋场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噪声、震动和视觉等方面的考虑。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经过详细的环境研究和分析,以下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地质环境:选址地区地质环境稳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 水环境:项目对地下水和附近水体的影响较小,污染物迁移风险较低。
3. 大气环境:合理控制污染物排放并配备有效的气体处理设施可确保填埋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 生态环境:在填埋场建设完成后,采取适当的植被恢复措施可以降低对周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5. 社会影响:项目选址距离居民区较远,通过噪声和震动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对当地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最大程度保护环境并确保本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分类处理垃圾: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最大限度减少对填埋场的负荷,降低环境污染。
2. 污染物控制:建设并定期维护气体排放处理设施,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xx生活垃圾填埋场环评报告

xx生活垃圾填埋场环评报告一、项目概述本环评报告对xx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旨在评估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环境的潜在影响。
填埋场位于xx市区,占地面积为xx亩,总投资xx万元,设计填埋处理能力为每天输送生活垃圾约xx吨。
填埋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填埋场区、处理设备区、支持设施等,预计建设周期为xx个月。
二、环境基线调查1.自然环境通过对填埋场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了解了周边的地质、水文、大气、生态等自然环境情况。
填埋场周边地质条件稳定,地下水埋深较浅,表层植被较为繁茂,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问题。
周边大气环境整体较好,无明显污染源,但需注意填埋产生的气味和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周边居民、道路交通、水源保护区情况进行了调查。
填埋场距离居民区较远,没有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但需加强噪声和异味环境管理,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填埋场附近存在道路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加强交通引导和规划,确保运输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最小化。
填埋场周围存在水源保护区,需要严格控制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避免对水源造成潜在威胁。
三、环境影响评价1.建设阶段环境影响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土地占用、场地平整、道路施工、设备安装等一系列的环境影响。
同时,在土石方工程、道路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减小这些影响,建议在施工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实施封闭施工、湿法施工等,控制噪声和扬尘扩散。
2.运营阶段环境影响填埋场运营阶段主要包括垃圾填埋、垃圾渗滤液处理、气体处理等过程。
这些过程会产生垃圾气味、垃圾渗滤液和垃圾气体等环境影响。
填埋场应采取措施,如合理布局、封闭处理等,控制气味的扩散,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减少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四、环境管理措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措施:1.在建设阶段,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施工,封闭施工现场,降低噪声和粉尘扩散。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筑垃圾处理再生利用项目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建筑垃圾处理再生利用项目环评报告一、项目概况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拆除或改建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混凝土碎块、砖瓦陶瓷碎片、钢筋及木材等。
建筑垃圾数量庞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并实现资源再利用,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垃圾处理再生利用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类、破碎、筛分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回收利用。
二、环境影响评价1.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噪音、振动和粉尘等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影响,我们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设置隔音设备、建立防尘网等,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建设对附近居民的影响本项目周边有居民区,建设过程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生活干扰。
为了减少对居民的影响,我们将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方案,控制施工时间和噪音产生源,并与周边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3.建筑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将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安装废气治理设备,并建立完善的固体废物分类和处置体系,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
4.环境保护措施为保护环境,我们将在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使用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方案,减少建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不良影响。
-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废气治理设备和固体废物分类和处置体系,确保废物安全处理。
-定期监测和评估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将带来以下社会效益:1.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3.引入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提升行业水平,推动技术进步。
4.增加建材供应,降低建筑成本。
四、公众参与为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们在项目环评过程中开展了广泛的公众参与活动,并邀请专家、居民代表和相关利益方参与评议。
安徽省某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投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论1.1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1.1.1 评价目的(1)对**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等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及评价。
(2)对**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施工期、运行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3)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优化环境及工程环保设计工作方面的建议,并为环保措施的选择与实施提供依据,使项目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4)对**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水环境、大气环境评价、生态与水土保持、工程污染防治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5)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现状,在采取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场址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1.2 指导思想本次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在对项目进行详细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HJ/T19-1997)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资料和借鉴有关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评价成果,合理确定评价范围、监测项目。
并根据工程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预测模型,结论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公正、明确与可信。
1.2 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的通知‣,1999年3月;(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4月;(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2年10月13日;(7)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建城[2000]120号文:•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2000年5月29日;(8)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文:•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年1月31日;(9)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2月14日;(10)国务院国发[2007]15号文:•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5月23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祁门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目前祁门县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致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祁门县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祁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祁门县市容局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祁门县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牯牛降风景区的生活垃圾。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于2007年6月16日委托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部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 总论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1.1评价等级1、大气环境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垃圾填埋气(LFG),其中的NH3、H2S、CH3SH及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其等标排放量估算结果均小于2.5×108,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40m3/d,水质较为复杂,本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的三级标准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故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地下水环境评价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可能渗入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勘察区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及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本场地稳定性良好。
库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场区第②层、③层土均为弱透水层,适宜垃圾填埋和防渗膜的铺设,本项目对库底采用人工防渗。
参照《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0225-2004),故本次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4、声环境评价本工程预计噪声增加值为3dB(A)以内,场址地处郊区,附近500m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点。
故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5、生态环境评价经初步调查,评价区域内无珍稀物种,无受影响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点,工程影响范围小于20km2,故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1.1.2评价范围根据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确定本次范围如下: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场址周边3000m范围内;2)地表水评价范围为垃圾填埋场废水进入祁门污水处理厂达标排入阊江上游500m下游3000m,全长约3500m;3)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为场界周围1000m范围内的民用水井;4)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填埋场和取土场界周边1000m范围内;5)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场界外1m及运输道路沿线的敏感点。
1.2评价标准与评价时段根据祁门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确认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见附件),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如下:1.2.1评价标准1.2.1.1 环境质量标准(1)地下水拟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
(2)地表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处理达标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排入阊江。
该项目的地表水体保护为阊江,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阊江段(为祁门水厂下界至芦溪范围内),根据《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阊江该范围内水体主要功能为渔业用水区,故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3)环境空气垃圾填埋场5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点。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和S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类区标准;臭气污染物NH3、H2S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限值”。
(4)声环境场址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区标准,进场道路两侧敏感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区标准。
1.2.1.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垃圾填埋场排放废水主要为经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和生活污水,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要求。
(2)废气排放的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NH3、H2S,场界浓度限值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颗粒物排放场界浓度限值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3)噪声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Ⅱ级标准。
1.2.2评价时段评价考虑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现状评价为2007年;预测评价时段为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建设期和运行期环境影响,垃圾填埋场的封场至终场阶段的环境影响。
1.3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3.1 评价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和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的结果,确定本次评价的主要内容如下:(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工程分析:工艺方案、污染源、污染特征及污染物排放、污染控制措施分析;(3)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4)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5)噪声环境影响评价;(6)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环境污染防治对策;(8)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公众参与;(10)总量控制;(11)垃圾填埋场址比选论证分析。
1.3.2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可研报告推荐,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拟选场址为祁山镇老碓坞处,环境评价重点为拟选场址的水环境评价、生态与水土保持、工程污染防治对策。
1.4环境保护目标可研推荐祁门县西南老碓坞为拟选场址,故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填埋场周围的居民点、地下水以及纳污水体。
具体保护目标及其环境质量要求见表1-4-1和图1-1。
表1-4-1本项目各环境要素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及要求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敏感点相对距离方位性质及规模保护级别备注环境空气木材加工厂职工800 mNE20人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拟选场址祁山镇政府2500mNE80人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拟选场址薛家坞居民点1000mWS居民点10户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拟选场址地表水环境阊江600mS渔业用水GB3838-2002Ⅲ类拟选场址地下水环境1000m范围内饮用和工农业生产GB/T14848-93Ⅲ类拟选场址声环境祁红路居民点距进场道路10m 居民点40户GB3096-93中4类2 建设项目概况2.1城市概况祁门县地处黄山西麓、安徽省最南端,是安徽的南大门,属黄山市辖,位于东经117°4l′~117°44′,北纬29°49′~29°53′,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
祁门县东北与黟县接壤,东南与休宁县为邻,西北连石台、东至两县,西南迄省境与江西浮梁县毗邻。
南北长74.8km,东西宽59.9km,呈枫叶状,祁门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
2.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2.1 项目名称、性质及规模(1)项目名称: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2)项目建设单位: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3)项目建设地点:拟选场址为祁门县祁山镇西南老碓坞境内。
(5)建设性质:新建。
(6)项目建设总投资:3235.89万元。
(7)设计规模:起始规模4万t/a,填埋服务期16年。
(8)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方法:采用改良型厌氧填埋方式处理。
2.2.2 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处理、中转、运输、填埋处理、覆土取土场、渗滤液处理、生活办公设施等。
本工程项目组成、填埋区主要工程量、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分别见表2-2-1、表2-2-2。
表2-2-1 项目建设内容组成名称建设内容规模、规格备注主体工程进场道路宽7m、长500m垃圾坝为粘土坝,主坝顶宽2m、最大标高35m; 副坝顶宽2m、最大标高10m; 分隔坝顶宽2m、最大标高30m防渗工程水平、垂直防渗设计渗滤液收集系统1条D=400mm主盲沟、D=200mm副盲沟、场底30cm 厚导流层填埋气收集处理系统层间网状导气管、梅花形导出井(20座、间距45m)、燃烧设施环保工程雨污分流系统库区四周截洪沟、排水边沟、场内平台排水设施、地下水导排沟等垃圾封场(新、老)新垃圾场覆盖厚度大于0.8m、坡度5%、应覆盖植被终场覆盖监测井本底监测井1座、污染扩散监测井2座和污染监测井、平均深度为20m填埋设备若干配套工程垃圾中转站9座、20-80t/d供配电10kV 电源从附近10kV 架空线路“T”接引至给排水县城自来水给水;排水达标后进入污水处理厂机械维修、运输设备若干冲、洒水设施1辆喷药、洒水车生活服务设施管理区)建筑面积8亩2.2.3 场址位置及总平面布置1、场址位置拟建场地位于位于于祁门县西南2.5km处老碓坞境内,占地面积187.04亩,总库容为145万立方米,交通、供水、供电较为便利。
(1)填埋库区本工程的填埋库区,库区占地面积157.7亩,有效库容145万m3。
为保证库区垃圾堆体的稳定,在库区的下游设垃圾坝。
(2)渗滤液处理站紧靠主坝设有一座渗沥液调节池,容积20000m3。
渗沥液处理站在渗沥液调节池的北侧,平面布局做到科学规划布局,使全部设备及构筑物尽可能安排在规划的工程场地内,同时考虑工艺流程的顺畅和外部物流的顺畅。
一方面满足使用功能,另一方面进一步美化周边环境,并使道路、进出水管、电缆等能有效地与垃圾场其他设施进行衔接。
总占地面积28.09亩。
由调节池、尾水出水池、浓缩液储池和处理车间等组成。
(3)生产管理和生活中心生产生活管理区布置有综合办公楼、综合维修间和车库等建筑物。
(4)覆土堆土区覆土堆土区设计位于垃圾坝旁,可以兼顾填埋场内的取土作业。
设计有覆土装卸场和备料棚。
填埋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
2.3.4 填埋场库容及使用年限整个填埋库区占地187.04亩。
填埋总库容145万m3,有效库容90%、垃圾压实密度按1.0吨/米3计,本设计是按服务范围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全部进入拟建填埋场,服务年限为16年。
2.2.5 交通运输与能源(1)运输道路1、外部运输及道路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祁门县城中心约2.5km。
县城垃圾可经由祁红路,并通过修建的进场公路进入填埋场的填埋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