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

报告人:崔孟军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西方德性伦理的源头,其对后世伦理学的贡献在于,既坚持道德的理性本质,又不是诉诸构建理性,而是主张与情感感受、行为相交融的理性。他认为,伦理德性帮助人们找到“合理原则”,使其行为合乎中道;理智德性使人触及普遍的本质,使人们的行为合乎完满德性。两种德性相辅相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性。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德性理智德性

引言

公元前三百八十四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不宜改革。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因为城邦不仅是理性的产物,也是人们满足自身需求的产物。因此他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并提出了分权学说。他还是类型学大师,依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一位思想家、科学家和哲学家,他本人和他的哲学思想对欧洲乃至世界哲学影响至深,堪称古希腊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是许多门学科的奠基人,也是许多世纪以来哲学家们的老师。“哲学”这门学科到他手里才第一次正式同其他学科分开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最终形成了他的德性论(也叫美德论) ,为后世的德性伦理确立了基本的哲学概念和研究的新起点。

一,德性

德性这一概念,在所有古希腊伦理学体系中都是最根本的概念,本义是指任何事物的特

长、用处和功能。在希腊人的最初用法中,它是被用来指武士的高贵行为,例如在荷马史诗里,德性的意义几乎等同于勇敢。苗立田先生认为,德性一词是从战神Arees派生出来的,拉丁语的对应词是virtue,virtue的词干Vir表示男子,可见从来以战斗求生存的人类,难免把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当作首要德性。严群先生在《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中写道:“virtue一字,希腊文作excellence解。由是观之,virtue一词,盖指一切事物之适当功用。以言人类,则所以实现人生目的之方,换言之,即所以发展理性之活动者也……”

[1]。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马的德性,在于它善于奔跑;眼睛的德性,在于它的视力灵敏。可见,在广泛意义上,亚里士多德也像那个时代的希腊人一样,把德性的概念用于所有生命物及其现实活动。据此,德性在人的例子中便有了特别的意义,他认为“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2]

从古希腊人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定义中可以看出,德性概念的内涵在古希腊时期尚未分化开来。在亚里士多德和许多哲学家那里,人的德性通常是相对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和欲望部分而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指灵魂方面的优秀,而不是肉体方面的优秀,人的生活,是依靠灵魂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所以“德性就在灵魂中”。灵魂分为理性和非理性(欲望)两个部分,与之对应的德性也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两类。其中,理智德性是思维,理智的活动通过思维来实现,如理智、明智等;伦理德性则来自风俗,由习惯养成,如节制、慷慨等。恰恰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相互结合和化通从而达到一种优秀的状态,才能称其为真正的德性。这正是他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不够完全的原因和答案,即美德虽然离不开理性的指导,但是美德并不完全等同于理性。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把伦理道德和理智道德相融通,使人们既有智商也有情商,且智商与情商并重。情感、欲望等非理性灵魂要接受理智形式的指导,或者非理性中包含着理性的成分,否则,就不是纯粹的道德。

二,伦理德性

亚里士多德说,伦理德性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自然,它是在灵魂中生成的。灵魂的欲望部分通常呈现三种状态——感受、潜能和品质。感受没有高尚和卑劣之分,如愤怒、恐惧、喜悦等,仅仅与快乐和痛苦相伴随,因此,德性不是感受;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善恶之别,因此,德性也并不是潜能。由此得出,德性只能是品质,而所谓品质,是指人的自然状态的情感、欲望、智力等先天素质,通过练习、陶冶而相互协调、涵容和化通,从而达到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状态。伦理德性是作为灵魂欲望部分的优良实现活动的品质,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受到社会共同体的行为方式、节制态度的熏陶而形成的对人与事的合适反应的品质,是关乎感受和行为的品质,是关于痛苦和快乐的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把“习惯”改写一下就是“伦理”。其实,没有一种伦理道德是天生而来的,凡是自然存在的东西的本性就是不可以用习惯来改变的:“我们的德性既非处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3]并且,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品质要追随着不同的实现活动,德性实现要参与城邦政治,即做勇敢的、善良的公民。因此,伦理德性的达成必须具备社会习俗的背景,他认为,由于社会生活的延续性,传统风俗习惯规定着人的精神的拓展方向,使他们获得自我意识的结构性。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它的风俗习惯本质上是普遍的,因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并由许多人在实践中延续着,选择着,直至流传下来。

伦理德性既然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那么,人们的心灵在受到普遍教化以后,就会去除情感中的简单感受、欲望中的直接冲动等个别性品质,而保留比较适当的东西。亚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