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概述课件

合集下载

新技术 射频消融PPT课件

新技术 射频消融PPT课件

病例回顾
性别:男 年龄:51岁 简要病史:08年我院CT示:1、直肠占位,考虑直肠癌;2、 肝内低密度影,考虑肝转移瘤;肝内小囊肿。后于我院普通 外科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溃疡型中分化管 状腺癌(部分为粘液腺癌)侵及全层,两切缘及吻合口未见 癌,淋巴结(1/11)见癌转移。术后行九周期化疗及肝转移 癌三程介入术后。
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的历史
• 古代的埃及和希腊人已经知道通过 热疗来治疗溃疡和新生物
• 20世纪早期Beer和Clark开始使用射 频消融来热凝固坏死治疗肿瘤
• 到了1990s,出现了靶向性的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仪
射频的临床应用
射频消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治疗 技术。主要是针对没有手术指征或不愿意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 ,可应用于肝癌、肺癌、骨癌、前列腺癌、肾癌、子宫肌瘤等 软组织肿瘤。
5、Ⅲa期或Ⅳ期标准治疗后存在单独肺结节 6、肺转移瘤,无论原发肿瘤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不能施行手 术患者
禁忌症
1、肿瘤侵及肺门或大血管 2、恶性胸腔积液 3、肺动脉高压 4、一叶肺中大于3个肿瘤病灶
成功消融的关键因素
•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成功消融
•设备的 技术性能
•操作者 技能
射频消融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可经皮、 胸腔镜下、手术中进行。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开展应用,将有 助于我们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 者的生存期。
病例回顾
性别:男 年龄:62岁 简要病史:2007年1月确诊“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规律行11周期化疗。2008-05-08行 胸部CT示:左肺结节,考虑转移可能性大。于2009-09-22、 2009-10-07在我科行全身化疗;于2009-10-31、2009-12-04 局麻下行肺动脉DSA+化疗栓塞术治疗。

(完整)射频消融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ppt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射频消融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ppt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肝功能失代偿; 全身感染。
疗效
24hCT:消融范围7X6cm
4个月后5.5x4.5cm无活性
适应症
不能手术切除的病灶局限的原发性肝癌; 局限性的转移性肝癌; 能缓解症状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不适宜指征
包膜下肿瘤
破裂出血; 肿瘤播散。
临近重要器官(胆管、肠道、心包、膈肌)
胆管狭窄; 穿孔;
临近大血管
肿瘤残留。
What is RAF?
消融的概念
地质学中的解释:地球上的固态物质(如小山 丘、岩石等),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其体积会 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这种物理变化过程称为 消融现象。
医学中的解释:将病变的组织(固态物质)利 用冷冻、高温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术后在周 围正常组织的吸收作用下(新陈代谢),灭活 组织的体积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这种生理 变化过程称为消融,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为消融 治疗。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RFA)在指在影像引导下将单级或多极子母针消融电极准确刺入肿瘤部位,射频消融仪在电子计算机控制下将射
(已纳入医保)。 频脉冲能量通过极针传导到肿瘤组织中,使肿瘤组织产生局部高温,从而达到使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可能被扩散的组织凝固坏死的目
的,坏死组织在原位被机化或吸收。
地质学中的解释:地球上的固态物质(如小山丘、岩石等),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其体积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这种物理变化过程 称为消融现象。 特别对肝肿瘤几乎成为首选的标准疗法(已纳入医保)。 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副作用小、费用少);
地质学中的解释:地球上的固态物质(如小山丘、岩石等),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其体积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这种物理变化过程 称为消融现象。
能缓解症状的神经内分现泌肿状瘤。:现在射频消融已广泛运用于各种实体性肿瘤的治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创新技术课件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创新技术课件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设备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设备主要包 括射频发生器、电极针和监测 系统等部分。
射频发生器产生高频电流,电 极针将电流导入肿瘤组织,并 通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治疗过 程和效果。
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式对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优势与局限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优势,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
02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微创的肿瘤 治疗方法,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热量, 使肿瘤组织受到热损伤,进而坏死和 凋亡。
治疗过程通常在影像引导下进行,以 确保肿瘤的精确消融。
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射频消融、腹腔镜 下射频消融和术中射频消融等,可根 据肿瘤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方法。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法研究
总结词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旨在提高肿瘤治疗的综合疗效。
详细描述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联合应用,以 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肿瘤治疗的综合疗效。相关研究正在深入开展,为肿瘤治疗 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好的预后。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原理
•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利用射频电流在组织中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温度升高至60-100℃,导致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同时, 高温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发展历程
•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但直到 90年代才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的射频消融治疗方案,以最大
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拓展
适应症扩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症范围 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包括更多的肿瘤类型和部位。
联合治疗
未来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可能会与其他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 化疗等)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经皮射频消融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总结词
非手术、无创、局部消 融
详细描述
经皮射频消融是一种非 手术、无创的肿瘤治疗 方法,通过在肿瘤病灶 内插入射频针,利用射 频波产生的高热使肿瘤 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
到局部消融的目的。
适用范围
适用于肝脏、肾脏、肺 部等实质脏器的小肿瘤
治疗。
技术特点
具有微创、安全、恢复 快等优点,但需根据肿 瘤大小、位置等因素选
康复指导
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 括术后护理、生活调整等 方面,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健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Hale Waihona Puke 的观看射频消融联合其他治疗
总结词
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尤其是一些难以单纯依靠射频消 融治愈的病例。
详细描述
射频消融联合其他治疗是指将射频消融与其他肿瘤治疗方 法(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相结合,以达到综合治 疗、提高疗效的目的。
技术特点
能够发挥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势,提高肿瘤治疗的整体效果 ,但需注意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患者的耐受能力。
与放疗的比较
放疗主要针对局部肿瘤控制,而肿 瘤射频消融治疗在局部控制肿瘤的 同时,还能提高整体生存率。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

肺癌RF治疗前后对比
射频治疗后3个月复查,CT显示肿瘤凝固坏死、体积缩小、 边缘与胸膜分离。 半年后复查,肿瘤进一步缩小,瘤体部 分缺失。目前随访病人健康。
RF治疗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RF造成的肿瘤细胞坏死其崩解物质的吸收 作为抗原进入血液,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产生免疫反应,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力, 它们能够对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起到 抗肿瘤免疫作用;
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
消融术(ablation)
化学消融(chemoablation):影像导向下经皮穿 刺向病灶注射消融剂使病灶灭活的方法,消融剂 有多种,常用无水乙醇、冰醋酸、热盐水及各种 细胞毒性药物。
物理消融(Physicalablation):应用专门的设备 在影像导向下介入病灶通过冷或热的作用使病灶 坏死。常用的方法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 消融及冷冻消融等。
性)
消融区病灶周围血流的影响
病灶内部和临近丰富的 血管可以将RF电极产生 的热量带走-热流失效 应,使消融时温度难以 提升。术前对病灶进行 栓塞可以有效的改善治 疗效果。国外报道术中 实施血流阻断改善治疗 效果但创伤大。
阻断血流
通过术前介入栓塞肿瘤血管,或开腹门脉血流 阻断可以减少肿瘤周围血管引起的热流失效应
行电凝止血。
术中观察及术后处理
术中采用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呼吸、 血氧饱和度,全面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 患者术中的反应。治疗中可有不同程度的 胀痛,明显的热感、出汗,应给予冰袋降 温。心率降低时应肌注阿托品解除迷走神 经兴奋导致心率下降。
术后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饮 水,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维持水电平衡, 增强体质保护脏器功能。肿瘤坏死导致的 发热可给予降温治疗,密切观察血压防止 术后出血。

医学专题肝癌射频消融术1PPT9495

医学专题肝癌射频消融术1PPT9495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观察治疗(zhìliáo)效果;有效性的临床 依据:
肝区肿疼消失或明显减轻(jiǎnqīng);②精神 好转、食欲增加、乏力减轻(jiǎnqīng)或消 失、体重增加;③甲胎蛋白的含量均 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恢复正常;④ 治疗1个月后复查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并发症
n 腹膜炎 如患者术后出现腹部剧痛、压痛、反跳痛、 腹肌紧张及腹式呼吸消失,提示可能发生胆汁性 腹膜炎。
n 误穿其他(qítā)脏器 仔细观察尿液颜色,如出现血尿、 腰痛.提示可能误穿肾脏。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并发症
3、肝功能损害 以转氨酶升高和黄疸指数升高为主,经 保肝、降酶、退黄短期治疗(zhìliáo)后,肝功能都在3周 内恢复到术前的水平。这是由于射频治疗(zhìliáo)引起 癌周围的肝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吸收加重了肝脏的 负担,护理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 消化饮食。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的情况,定期检查 肝功能和电解质的检测。
(4)避免了切除治疗过程中挤压和触摸肿瘤可 能会引起的医源性转移。
第七页,共十九页。
术前准备(zhǔnbèi)
➢ 常规行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血、尿、粪常 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检查;床边备齐氧气、 中心吸引器等抢救(qiǎngjiù)物品;术前禁食4-6h。
第八页,共十九页。
术前护理(hùlǐ)
3.大部分患者术后均有肝区疼痛,持续1周左右,
这是由于治疗后肝组织水肿、肝包膜张力增加所致, 疼痛的程度与肿瘤的部位、范围有关。应向患者解 释疼痛的原因,予以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如果出现 疼痛逐渐加重,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chū xiě)及其他 并发症,疼痛严重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肝癌射频消融术PPT课件

肝癌射频消融术PPT课件

并发症:
1、腹膜炎。如患者术后出现腹 部剧痛、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及腹式
呼吸消失,提示可能 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应给予消炎对症处理

2、误穿其他脏器。仔细观察尿液颜色,如 出现血
尿、腰痛.提示可能误穿肾脏。误穿肺脏 则有呼吸不能、胸痛
等气胸症状,正确选择穿刺点可减少此症 的发生
肝功能损害
3、以转氨酶升高和黄疸指数升高为主,
射频消融治疗方式
主要包括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 疗、术中射频消融治疗、腹腔镜下射 频消融治疗。
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是最常采用的 一种治疗方式,其优点是定位准确、 实时监测,且无放射性损伤、成本低 廉、操作简便。
适应症:
①严重肝硬化估计不能耐受手术; ②肿瘤位于第一或第二肝门,估计手术困
难; ③合并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 ④肝癌术后复发不宜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 ⑤多发性转移性肝癌,病灶数目在3个以内。
温,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床单、衣裤,保持 皮肤清洁舒适,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清 洁,加强基础护理,一般5~7 d体温可恢复 正常。
疼痛。术后患者均有肝区疼痛,持续1周左
右,这是由于治疗后肝组织水肿、肝包 膜张力增加所致,疼痛的程度与肿瘤的 部位、范围有关。应向患者解释疼痛的 原因,予以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如果出 现疼痛逐渐加重,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出 血及其他并发症,疼痛严重时可给予止 痛药物。
术后护理
①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解释术 后可能会出现右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 ,不必紧张,多数为治疗反应,一般l周 后消失,症状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②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①血压和心 率。术后监测血压和心率1次/h,6 h后 改为每2 h测1次,以观察是否有出血现 象,密切观察有无剧烈腹痛、腹部压痛 、移动性浊音、血压下降、脉速及大汗 淋漓等腹腔内出血现象,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概述ppt课件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概述ppt课件
超声具有实时成像、安全、廉价的优点, 超声造影还可进行病灶的定性诊断及RFA后 的疗效评估。由于受到空间分辨率的限制 ,超声显像有时对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毗 邻关系显示欠佳,超声还易受骨骼及气体 干扰而存在应用死角及盲区,且首个位点 射频消融后组织汽化,在超声上产生的气 泡伪影也可干扰后面位点的定位穿刺及射 频治疗。因此,对肝肾大肿瘤、肺肿瘤、 纵隔肿瘤、骨肿瘤、腹内及腹膜后淋巴结 转移、盆腔肿瘤等不宜应用超声导引进行 RFA治疗。
可编辑课件PPT
31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适应证
• 一般情况: (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
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功能状态良好, 或仅有轻度损害; (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 能分级属A级或B级。 ( 3 )白细胞计数在3×109/L以上,血小板在 50×109/L以上,凝血功能正常。
25
可编辑课件PPT
26
融治消疗的流程
可编辑课件PPT
27
• 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包括层面,角度,穿 刺深度,应有明确数据。患者根据进针位 置可采用仰卧、侧卧或俯卧位。
可编辑课件PPT
28
可编辑课件PPT
29
可编辑课件PPT
30
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症:
射频消融术可用于人体器官良、恶性实体肿 瘤,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肝癌、肺癌、 乳腺癌。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不能 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中探查发现不 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不能承受放疗化疗的 肿瘤患者,均可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可编辑课件PPT
14
可编辑课件PPT
15
可编辑课件PPT
16
CT导引RFA
• CT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高,可行三维 立体成像,能清晰显示肿瘤的数量、位置、 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 系,并精确显示射频(RF)电极针主针、 子针的位置及其与肿瘤和周围组织结构的 关系。CT导引不受气体及骨骼的影响,无 应用死角及盲区,可精准导引全身任何部 位肿瘤的RFA治疗,也可即刻准确评价肿瘤 消融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肺癌射频消融PPT学习课件

肺癌射频消融PPT学习课件

肿瘤标记物
其他疗效评价
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癌胚抗原(CEA)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免疫功能
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指标,监测RFA前后免疫功能 的变化。
病理
RFA后活检病理结果,是判断疗效的直接证据。
生活质量
相关症状如咳嗽、疼痛、气促、疲劳等均减轻,体力状况(PS) 评分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RFA后
包扎穿刺点; 再行CT扫描,观察有无并发症;确定无异常后回病房静卧24h; 使用预防性抗菌素。
17
CT引导
CT 可 提 供 良 好 的 定 位 效 果
18
直视下RFA优势
治疗过程直观、定位确切、电极针更容易穿入肿瘤; 可避免CT引导时经常存在的呼吸运动和穿刺针伪影等影响; 对于较大的或不规则的肿瘤,方便行多位点叠加消融,确保治疗效果; 对于出血,可以加大射频输出功率电凝止血,也可予纱布压迫止血,减少并
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血管支架、钢板等)
37
经验
问题:
较硬的小结节电极针有时较难穿入。
经验:
穿入前先将针尖扩开2-3mm,然后利于多级针中直的针尖先刺入结节中。
38
问题:
大量气胸后病灶收缩难以布 针消融,且易造成周围结构 损伤。
经验:
可先行胸腔引流,待肺膨胀 后继续RFA。
经验
39
疗效评价
目的
尽早发现残余肿瘤或新生复发肿瘤, 及时对其再次RFA治疗。
C. Stroszczynski
The early clinical studies of RFA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assess feasibility aiming at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lo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and reproducible tumor destruction comes along with an acceptabl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During recent years, RFA has evolved significantly concerning technical developments and procedure-related improvements.

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

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PPT课件
• MRI 较少使用 昂贵、耗时
第21页/共47页
射频消融治疗术方法
• 影像导引下经皮穿刺消融 • 经腹腔镜消融 • 手术中直接消融
第22页/共47页
• Ultrasound
• CT
第23页/共47页
Cool-tip™ RF
CT Guidance
第24页/共47页
射频消融治疗术的适应症
1.原发性肝癌 2.转移性肝癌 3.外周型肺癌 4.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肿、乳腺癌、肾癌、骨肉瘤、骨转移癌等实体肿瘤. 5.肝血管瘤、脾亢. 6.脾功能亢进、需做脾切除手术者
+34%
2007 18.000 6.000 2.000 3.000 5.000 34.000
+48%
第26页/共47页
超声造影引导下RFA治疗肝癌
• 原发性肝癌: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几乎可以达到手术切除的效果. • 不能手术的肝癌:肝癌较大者;病人年龄较大者;病人全身情况欠佳者,有
其他疾病,如心衰,严重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等;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 者. • 伴有严重肝硬化的肝癌. • 多灶性的原发性肝癌手术无法切除. • 转移性肝癌:尤其是多发转移的患者.
第25页/共47页
近年世界上接受射频治疗的病例
肝脏 肺 肾 骨 其余 合计
增长% VS.前期
2004 12.000
900 700 700 200 14.500
+45%
2005 14.000 1.000 1.000
800 300 17.200
+19%
2006 16.000 3.000 1.500 1.500 1.000 23.000
在此基础上,使用一种脉冲方式来发送电流,而不是持续的发送电流,增加了电极针 尖周围的电流密度,同时允许短时间内热量的扩散,使消融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单次治 疗较大体积的病灶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

肝癌射频消融术PPT课件

肝癌射频消融术PPT课件

-
13
术后护理
4)疼痛:术后患者均有肝区疼痛,持续1
周左右,这是由于治疗后肝组织水肿、肝 包膜张力增加所致,疼痛的程度与肿瘤的 部位、范围有关。应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 因,予以半卧位或右侧卧位,如果出现疼 痛逐渐加重,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出血及其 他并发症,疼痛严重时可给予止痛药物。
-
14
并发症:
1、腹膜炎。如患者术后出现腹部剧痛、压
1)肝区肿疼消失或明显减轻 2)精神好转、食欲增加、乏力减轻 或消失、体重增加 3)甲胎蛋白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部分恢复正常 4)治疗1个月后复查
-
18
+ (2)对于直径<5cm的肿瘤,治疗效果与手术切除相 仿,可达到局部根治的标准。
+ (3)适于反复多次治疗,对于多发和复发性肿瘤更 能显示出射频治疗的优越性。
+ (4)避免了切除治疗过程中挤压和触摸肿瘤可能会 引起的医源性转移
-
7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认不 足,导致心理恐惧和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治 疗效果,因此我们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及 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使其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指数升高为主,经保肝、降酶、退黄短 期治疗后,肝功能都在3周内恢复到术的 水平。这是由于射频治疗引起癌周围的 肝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吸收加重了肝脏 的负担,护理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观察皮肤、巩 膜黄染的情况,定期检查肝功能和电解 质的检测。
-
17
观察治疗效果及有效性的临床依据:
-
4
适应症:
+ 严重肝硬化估计不能耐受手术;②肿瘤位 于第一或第二肝门,估计手术困难;③合 并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④肝癌术后 复发不宜或患者不愿接受手术;⑤多发性 转移性肝癌,病灶数目在3个以内。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肿瘤课件

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肿瘤课件
原理
消融仪输出脉冲电波经 多极针传到肿瘤组织, 在细胞内经过能量转化 为热能,局部温度升高, 起到热疗作用。治疗后 肿瘤组织变性坏死。
国产皮穿刺到肺内肿瘤
消融设置:
治疗时间:每次10~15分钟, 治疗温度:早期为75℃~90℃,调整为95℃左右
消融治疗的流程
操作方法
CT检查后明确肿块大小及空间关系 选择最靠近肿块皮肤、量度进针角度及深度。 局麻后,用多极针分层穿刺到肺肿瘤内,释放多极针
进行消融治疗,每次10分钟 根据肿瘤大小,形状调整针位置再进行治疗。
关键在于CT准确定位,包括层面,角度, 穿刺深度,应有明确数据。患者根据进针 位置可采用仰卧、侧卧或俯卧位。肩胛骨、 锁骨上、第一肋间、胸骨旁一般情况下不 宜作穿刺,以免损伤胸内血管、神经等。
靠近肺门、膈肌、胸膜顶肿瘤,穿刺时进 针不宜过深,治疗之释放子针也不要求到 肿瘤边缘,或选择较小型号多极针,完全 释放子针直径3cm,仍可起到较好治疗作 用。
病例1:
病例3:
射频消融与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与肿瘤大小 有关,与病理分类无关。
送检病理组织中,可见肿瘤组织坏死,大量中性白 细胞渗出,附近正常组织充血水肿。
射频消融术后出现并发症,可在术前术后相应处理:
术前口服可待因,减轻胸膜或支气管刺激引起的咳嗽; 肌注度冷丁或双氯灭痛,减轻术中术后疼痛 静注地塞米松,减轻消融治疗后水肿炎症反应 大量气胸可予胸腔闭式引流,量少及皮下气肿可不予处理 重复使用多极针时应注意检查保护层以避免皮肤烧灼伤

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PPT课件

胸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PPT课件

2021/8/5
21
第21页/共25页
特点
• 治疗过程直观,定位确切,可以避免CT引导 时经常存在的呼吸运动和穿刺针伪影等的影 响,治疗效果良好;
• 减少了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一些常见并 发症;
2021/8/5
22
第22页/共25页
特点
• 经胸腔镜探查发现失去进一步手术治疗的病 例(如病理证实胸膜种植)提供一种新的治 疗方法,探查同时即给予射频消融,时间短, 避免术后局部病灶的放疗,节省治疗费用
• 恶性胸腔积液 • 多发肺部转移性肿瘤 • 无病理证实,影像学表现为晚期肿瘤者
2021/8/5
12
第12页/共25页
射频消融治疗反指征
• 病理确诊,无手术机会,可经CT引导行射频 消融治疗者
• 中央型肺癌临近大气道者
• 肿块直径>7cm者
• 全身衰竭、感染期、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2021/8/5
13
Lencioni 用RFA治疗106例(NSCLC、肺部 转移性肿瘤)的186个病灶,CT随访3个月, 93%的病灶无进展。
1)NSCLC患者1年生存率69%,2年生存率49%
2)结肠癌肺转移者,1年生存率88%,2年生存率 72%
2021/8/5
— SOCIETY OF IN10TERVENTIONAL
射频消融的工作原理
• 射频是一种中、高频电磁波 • 其生物学效应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临床治疗肿瘤为其热效应。
2021/8/5
1
第1页/共25页
射频消融的工作原理
• 射频消融相关的主要元素 1) 通过病人形成的电流回路 (单针/双针) 2) 针周围组织中的热量产生 3) 从热量产生区向外传导 4) 凝固性坏死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0℃
炭化
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
• RFA利用高频电磁波使肿 瘤内离子发生高频振荡,相 互摩擦产生热量,热能的积 累超过细胞的耐受程度而引 起细胞死亡。温度达到 49~70℃可使细胞发生不可 逆转的损伤 (变性); 70~100℃时细胞发生不可逆 转的凝固性坏死(胶原转化 成糖原);100~200℃时细胞 干燥(细胞内外水分被蒸发 );200℃以上时,细胞碳 化。
关于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概述
LOGO
前言
• 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
– 手术 化疗 放疗 生物治疗
• 许多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治疗:
– 晚期肿瘤,或身体、年龄等因素。
• 消融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针对上述患者的治 疗的方法之一
肿瘤消融治疗
• 1.肿瘤射频消融治疗(RFA) • 2.肿瘤微波消融治疗(MWA) (热消融) • 3.肿瘤氩氦刀消融治疗 (冷-热消融) • 4.肿瘤化学消融 (无水乙醇,冰醋酸,稀盐酸混合消融剂)
• 腹腔镜或胸腔镜下RFA适用于肝或肺等器 官表浅部位肿瘤的消融治疗。
外科手术中RFA
• 外科手术中RFA可在超声或CT导引下进行。 超声导引术中RFA一般用于大肿瘤手术切除 后肿瘤周围的卫星灶或残余肿瘤的补充治 疗及手术切除困难的肿瘤。
治疗策略
• RF电极针可分为单极 和双极两种类型,并 有多尖端可伸展型、 内部冷却型和灌注型 等不同的设计。
CT导引RFA
• CT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高,可行三维 立体成像,能清晰显示肿瘤的数量、位置、 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 系,并精确显示射频(RF)电极针主针、 子针的位置及其与肿瘤和周围组织结构的 关系。CT导引不受气体及骨骼的影响,无 应用死角及盲区,可精准导引全身任何部 位肿瘤的RFA治疗,也可即刻准确评价肿瘤 消融情况和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在90~100℃。

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
细胞热损伤
温度℃
细胞损伤情况
﹤40℃
没有明显的细胞损伤。
>42℃
导致细胞损害所需要的时间呈指数下降 。
> 46℃
只需要8分钟杀死肿瘤细胞。
> 51℃
只需要2分钟就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 60℃
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双脂质膜融化,细胞死亡不 可避免。
> 70-100℃ 凝固(胶原转化为糖原)
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
组成部分
• 所有射频热消融组件 均由电发生器、测控 单元、电极针、皮肤 电极和计算机五部分 组成
• RFA-I多极射频肿瘤消 融系统 (台车式)
治疗电极
• ①中空冷却电极; • ②展开式多钩电极; • ③灌注电极; • ④脉冲电极
释放电极 后
释放电极前
RFA-1315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电极
• RFA治疗前可对血供 丰富的肿瘤进行动脉 栓塞治疗,如肝癌、 肾癌、子宫肌瘤、骨 肿瘤等,栓塞治疗后 再择期行RFA治疗。
融治消疗的流程
• 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包括层面,角度,穿 刺深度,应有明确数据。患者根据进针位 置可采用仰卧、侧卧或俯卧位。
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症:
射频消融术可用于人体器官良、恶性实体肿 瘤,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肝癌、肺癌、 乳腺癌。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不能 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手术中探查发现不 能完全切除的肿瘤、不能承受放疗化疗的 肿瘤患者,均可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MRI导引RFA
• 利用MRI导引RFA,须采用顺磁性RFA治疗 仪和顺磁性射频电极针,影响其应用的主 要因素为仪器设备、费用、场地等。但MRI 分辨率高,可进行冠状位、矢状位成像, 无辐射危害,同时对治疗效果的评价较超 声和CT更加敏感和准确,使MRI导引肿瘤 RFA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腹腔镜或胸腔镜下RFA
局部情况
• (1)<5cm的单个肿瘤,无手术指征或估 计手术困难、疗效欠佳的原发性肝癌。
• (2)癌灶在5个以内,肿瘤直径小于 5cm ,伴有严重的肝硬化,全肝体积明显缩小
• (3)肝切除术后近期复发的肝癌,不适宜 或患者不愿接受再次肝切除者。
• (4)对于无手术指征的大肝癌,应先予肝动 脉化疗栓塞,再行RFA。
定义
•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RFA)在指在影像引导 下将单级或多极子母针消融电极准确刺入 肿瘤部位,射频消融仪在电子计算机控制 下将射频脉冲能量通过极针传导到肿瘤组 织中,使肿瘤组织产生局部高温,从而达 到使肿瘤组织及其邻近的可能被扩散的组 织凝固坏死的目的,坏死组织在原位被机 化或吸收。临床上进行肿瘤RFA时一般将温度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适应证
• 一般情况: (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
等损害; (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 能分级属A级或B级。 ( 3 )白细胞计数在3×109/L以上,血小板在 50×109/L以上,凝血功能正常。
禁忌证
• (1)肝功能为Child-Pugh C。(2)严重出血倾 向。 (3)有腹水。
• 血小板低于50×109/L,白细胞低于 3×109/L,不宜接受TAE及RFA 治疗
• 应强调的是如有严重衰竭、活动性感染、 血液系统病变、不可纠正的凝血机制障碍 和妊娠等情况,不宜采用射频消融术;
• 肿瘤紧贴胆管、胆囊者应谨慎,防止发生 胆瘘;装有体内外心脏起搏器者,应避免 采用射频治疗。
应用途径
• 1.超声导引RFA • 2.CT导引RFA • 3.MRI导引RFA • 4.腔镜下RFA • 5.外科手术中RFA
超声导引RFA
超声具有实时成像、安全、廉价的优点, 超声造影还可进行病灶的定性诊断及RFA后 的疗效评估。由于受到空间分辨率的限制 ,超声显像有时对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毗 邻关系显示欠佳,超声还易受骨骼及气体 干扰而存在应用死角及盲区,且首个位点 射频消融后组织汽化,在超声上产生的气 泡伪影也可干扰后面位点的定位穿刺及射 频治疗。因此,对肝肾大肿瘤、肺肿瘤、 纵隔肿瘤、骨肿瘤、腹内及腹膜后淋巴结 转移、盆腔肿瘤等不宜应用超声导引进行 RFA治疗。
并发症
• 轻微并发症包括发烧、疼痛、反应性胸腔 积液、少量肺内出血或气胸、胆囊炎、皮 肤烧伤等,对症治疗后一般都能消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