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临证应用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临证应用思考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的李建民。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伤寒论》临床应用方面的思考。
1987年,我考入陕西中医学院,拜当今著名伤寒学家杜雨茂教授为师,然后攻读硕士学位,进行三年《伤寒论》专业学习,受杜老影响,硕士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和临床杂病的研究。98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药免疫专业博士,毕业后来到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从事肾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经方及时方辨证治疗慢性肾病,特别是糖尿病肾病。
在学习《伤寒论》几十年的过程中,从熟记《伤寒论》398条,包括金匮和四大经典,到临床上综合辨证分析,体会到经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确可以称作中医典型的临床应用模式。但是由于《伤寒论》整个用药偏温,所以在后世用药加减中,我也参考了后世时方的运用,与临床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结合,今天我把这一点学习体会跟大家做一个沟通交流。
今天交流的内容:第一,学习《伤寒论》要明确“六经”的概念;第二,学习《伤寒论》六经辨证要善于抓主证;第三,《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体系主要教会了我们辨证论治,首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和体会六经辨证的体系;第四,运用经方重点还是进行方证关键核心病机的把握,认识疾病的证,认识经方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合评估。下面我从以上四个方面谈一谈临床学习的思考。
◆◆◆
《伤寒论》是一切疾病辨证论治的总纲
在大学学习《伤寒论》时,都说《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疾病的专著。实际上,《伤寒论》在仲景自序中称《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杂病未曾分书,是王叔和把伤寒和金匮进行了分类编著,把伤寒认为偏于治疗外感性疾病,金匮偏于内伤杂病。实际上,这种分类并不合仲景原书之意。所以柯韵伯说“凡条中不冠伤寒者,皆与杂病同义”,就是这个道理。
“如太阳之头痛发热,阳明之胃家实,少阳病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而吐食不下,少阴之脉微细但欲寐,厥阴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是六经之为病,不是六经之伤寒,六经分司诸病之提纲,非专为伤寒一证而立法也,盖伤寒之外皆杂病,伤寒之中最多杂病,故合伤寒杂病而论之”,这是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对《伤寒论》一书进行的论述。
现代著名中医学者任应秋教授在《伤寒论证治类诠》中说“《伤寒论》就是疾病总论,是凡指一切疾病辨证论治的总纲或者叫大纲”,正因为它是总则和大纲,所以不管什么病都要用《伤寒论》的道理来衡量。任应秋教授这种论证可以说和柯韵伯的这种观点同树一旗。
所以,《伤寒论》并不是单论外感疾病的治疗,而是各种疾病治疗的总论,一切疾病辨证论治的总纲。《伤寒论》教会我们辨证论治的原则,也提醒我们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如何实行理法方药的一致,然后才能取得真正的中医临床疗效。《伤寒论》首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就是这个道理。
日本的汉方医界一代宗师汤本求真对《伤寒论》高度评价,他说“以伤寒之诊断、疗法,推述万病之证治,能悟其真髓,则万病之治如示诸掌”,“由于六经辨证贯穿着八纲而联系于脏腑经络,尤其是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变化为基础,从而使辨证言之有物,而不是空中楼阁。”
仲景著伤寒千古之绝唱,后学参六经百家争鸣,自古伤寒杂病注解方大概四百余家,加上现在各种学者,注解的《伤寒论》大概近千余家,这些观点都是非常清楚的。
近代医家岳美中教授运用《伤寒论》颇有心得,他说“仲景《伤寒论》言证侯而不言病理,因为证侯是客观存在的,至近一千五百余年,证侯不变;出方剂而不言药性,由实践而来,有是证用是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万古常新。”岳老专门论述古方治今病,经方治今病,认为仲景《伤寒论》中只言证侯不言病机,因为证侯是客观存在的,证侯不变至今一千五百年,阴阳虚实寒热这种变化是永远不变的,这是中医之道。
◆◆◆
六经的概念
近代学者阎德润在《伤寒论评释》中说“《伤寒论》之本意非重于病因论,而重于治疗法则也。阴阳病证中,于善恶缓急上,惴其病位所在,依类相从分为三种,以为用药之大纲,此六经所由分也”。
近代中医大家陆渊雷在《伤寒论今释》中说“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所指,递有不同。最初盖指经络,六经分手足为十二经,最后则指热病之症候群,素问热论及《伤寒论》是也。惟三阴三阳之异,可以略说。凡真气充足,抗病力强者为阳,抗病力弱者为阴;属实热者为阳,属虚寒者为阴。此本论三阴三阳之本意也。”
《伤寒论》三阴三阳与六经的结合是辨证思维的基础。六经最初指的是经络,在《素问·热论》是论述热证、实证的,而《伤寒论》是阴阳虚实寒热俱有。所以我们仔细琢磨,《伤寒论》的六经是否来源于素问热论的六经?我个人认为两者是同名同源。
《伤寒论》的六经就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就是我们说的三阴三阳,这个概念源于中医自古以来的阴阳学说。
在内经中是如何论述三阴三阳呢?“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它以阳气与阴气的气量的多少不同而论。从三阳而论,太,大也,为三阳,也称为巨阳,是阳气最多之经;阳明是为著者,也称二阳,两阳相合为阳明,所以阳气稍微多一些;而少阳是少则小也,为一阳,又称为稚阳。就三阴而言,三阴是太阴,又称至阴,是阴气较多;少阴为二阴,阴气较少;厥阴为一阴,两阴交尽为厥阴,而且阴气最少之经。根据阳气的多少、阴气的多少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三阴三阳这种概念是非常清楚的。《伤寒论》六经的本意就是源于内经对于六经的论述。
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足六经理论的发展。通过内经同时代及其以前的文献研究来看,早期的经脉理论强调足六经,如《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都是先从足脉进行论述。内经的经脉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形成了足六经分类辨证的方法。《素问·热论》阐述热病以六经概念进行分类,是足六经理论应用于临床疾病辨证的表现之一。所以《伤寒论》俨然是传承了《素问·热论》的理论,《伤寒论》六经辨证仍然属于这一结论的延续与发展,《伤寒论》六经最初的解释应该是源自于足六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