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梦想。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 农业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
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 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 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 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 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 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 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 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 和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四)深化农村改革 ——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要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进新农 村建设的要求,着力建立城乡协调、平等发展的有 效机制,着力建立要素合理配置、产品有序流动的 市场体系,着力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体 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水:目前,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水。 路:有相当一部分村庄仍不通油路。 电:农村电网改造成效显著,但后续建设任务很重。 气:农村沼气建设一举多得,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 建设步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 增收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比 1984年为 1.81:1 1994年为 2.86:1 2005年为 3.22:1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由1980年的65.7%下降到2005年的32.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增收道路越来越宽
建设新农村,是 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 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增加农民收入,首 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 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 益,实现增产增效、提 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 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 体的农村二、三产业, 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 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 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 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 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总体要求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任务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市的发展,凝聚着农民工的汗水。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
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 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 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 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
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 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 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 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五个新”:
产业发展新格局 农民生活新提高 乡风民俗新风尚 乡村面貌新变化 乡村治理新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着力推进农业增 长方式转变、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 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 造农业,用现代经济形式发展农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不断完善“三农”政策, 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 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 难点在农村。
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
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 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 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 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 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 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 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 机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 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反映了党中央解决“三农” 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对于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 类似提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谢谢谢谢! 观赏!
由于查阅资料有限, 如有不足还请见谅。
(五)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要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 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 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 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 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 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 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 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 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