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 规范反应谱公式

合集下载

20120705-规范反应谱以及转换

20120705-规范反应谱以及转换
反应谱以及参数转换
1. 规范反应谱 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和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
应按1.0采用,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直线上升段,周期小于0.1s的区段。 2) 水平段,自0.1s 至特征周期区段,应取最大值(amax)。 3) 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5倍特征周期区段,衰减指数应取0.9。 4) 直线下降段,自5倍特征周期至6s区段,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应取0.02。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a—地震影响系数;a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h1—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 数;g—衰减指数;Tg—特征周期;h2—阻尼调整系数;T—结构自振周期 2、当建筑结构的阻尼比按有关规定不等于0.05时,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 和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降段的衰减指应按下式确定:
0.23
0.22g
0.50
0.055g 0.12
0.15g
0.34
0.31g
0.72
0.07g
0.16
0.20g
0.45
0.40g
0.90
0.11g
0.24
0.30g
0.68
0.51g
1.20
0.14g
0.32
0.40g
0.90
0.62g
1.40
Tg
4. Sap2000中直接用中国规范谱求取性能点的设置
曲线下降段衰减系数 γ = 0.9 + 0.05 − ζ eff 0.3 + 6ζ eff
式中, γ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
ζ eff ——阻尼比;
2)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反应谱曲线及公式

反应谱曲线及公式

4.2地震作用和地震反应计算4.2.1隔震房屋为砌体房屋或与砌体房屋结构基本周期相当的房屋,并且满足第4.1.1条的要求时,可采用等效侧力法计算。

4.2.2采用等效侧力法时,隔震房屋的地震作用可按第4.2.3~4.2.9条和第4.2.13条计算。

采用时程分析法时,隔震房屋的地震作用可按第4.2.10~4.2.14条计算。

4.2.3 结构阻尼比为0.05时的地震影响系数α,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分区和结构自振周期按图4.2.3采用,其最大值αmax按第4.2.5条的规定确定。

场地特征周期T g,根据场地类别和特征周期分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确定。

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T可采用与隔震结构相应的计算模型经计算确定。

图4.2.3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中,α—地震影响系数;max 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T —结构自振周期;T g —场地相关反应谱特征周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确定; γ—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1η—直线下降段的斜率;2η—阻尼调整系数。

4.2.4结构阻尼比不等于0.05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曲线仍按图4.2.3确定,其中的形状参数应按下列规定调整:1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ζζγ55.005.09.0+-+=(4.2.4-1)式中 γ—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ζ—阻尼比,隔震结构可近似取隔震层的有效阻尼比。

2 直线下降段的斜率,应按下式确定:805.002.01ζη-+= (4.2.4-2)式中 η1—直线下降段的斜率,当η1小于零时应取η1=0。

4.2.5计算隔震房屋地震作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阻尼比为0.05时,房屋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4.2.5采用。

表4.2.5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45.0αmax2αη0 0.1 T g 5T g 6.0 α注:地震影响栏中括号内的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和0.30g 的地区,g 为重力加速度。

workbench中标准反应谱法

workbench中标准反应谱法

一、工作台概述工作台是一种用于地震工程领域的专用设备,用于测试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性能。

工作台中的标准反应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它能够准确地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二、标准反应谱法原理标准反应谱法是基于结构的地震动力分析理论,结合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波的特征,通过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得到结构的反应谱。

标准反应谱法是一种动力分析方法,它考虑了地震波在结构中的传播、能量耗散和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结构在地震中的行为。

三、标准反应谱法的测试流程1. 参数设置:在进行标准反应谱法测试前,需要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例如质量、刚度和阻尼等。

2. 地震波输入:选择合适的地震波输入作为地震作用的激励信号。

地震波的特征对于反应谱的计算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根据结构所处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3. 动力分析:通过数值方法进行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加速度和应力等动态响应参数。

4. 反应谱求解:根据结构的动态响应结果,通过频域分析方法得到结构的反应谱。

反应谱包括加速度反应谱、速度反应谱和位移反应谱,它们能够直观地表现出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情况。

5. 结果分析:根据反应谱的结果,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例如最大位移、最大加速度等参数,为结构的设计和加固提供依据。

四、标准反应谱法的应用1. 地震工程:在地震工程中,标准反应谱法是评估结构受地震作用的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进行标准反应谱法测试,可以了解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情况,评估结构的破坏风险,为结构的设计和加固提供依据。

2. 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阶段,标准反应谱法可以用于确定结构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地震作用下的设计基准响应谱、地震作用下的设计加速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是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能够保证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3. 结构评估:对于已经建成的结构,标准反应谱法可以用于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7)(优.选)

抗震工程概论(电子教案7)(优.选)
大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 1 度,三种烈度关系如图 8.1 所示。
图 8.1 三种烈度关系示意图
2、与反应谱有关的几个参数
1)地震系数 k k = ap g
k—以重力加速度g为单位的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ap—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2)动力系数 β β = Sa ap
β—以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ap为单位的反应谱;Sa—加速度反应谱。
0 0.1Τg
5Τg
6.0 T(s)
图 8.3 地震影响系数 α 曲线(5%阻尼比)
其它阻尼比的地震影响系数 α 曲线可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需要强调的是反应谱的特征周期Tg不是场地的特征周期,它综合了地震动特性和场地特 性的影响。 周期 T=0 点的 α 值可以用下式根据地震动力系数 β 的值确定:
4、设计用反应谱—地震影响系数 α 谱曲线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给出的设计地震动是用 α 曲线给出的,规范给出了对应于不同阻尼 比 ζ 的 α 谱曲线,当 ζ=0.05 时的 α 谱曲线如图 8.3 所示。
α α max
( ) Τg
0.9
α max
Τ
0.45αmax
[0.20.9-0.02(T-5Tg)] αmax
8.2 地震加速度时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超过一定高度范围的高层结构, 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下面介绍获得用于抗震验算的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方法。
1、直接法
1)直接用已有的地震记录 有两种情况可以直接应用已有地震记录: ① 用实际场址处获得的地震记录; ② 选用与场地的震地质条件相同的地震记录,即要求: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
F = mSa
用地震影响系数 α 表示最大地震作用:

Lesson6_反应谱法

Lesson6_反应谱法
T
主讲教师:聂利英
桥梁抗震——反应谱法
(t ) Ku(t ) 0 M u
左乘 j
T n
T
ut i yi ( t )
i 1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yi (t ) Ai sin( i t )
T n
( j M i yi (t ) j K i yi (t ) 0
i 1 i 1
利用振型正交性
M ii yi (t ) Kii yi (t ) 0
M ii i M i
T
Kii i K i
T
主讲教师:聂利英
桥梁抗震——反应谱法
mL / 4 M mL / 2
48EI K 3 7L 2 5 5 16
ut i yi ( t )
i 1
n
T 两边同时乘以 i
T gx ( t ) Mii yi (a 0 Mii a1K ii ) yi K ii yi i MI u
j=1,2…n
i2
K ii M ii
i 2i i y i i2 yi i gx (t ) y u
T
主讲教师:聂利英
桥梁抗震——反应谱法
振型正交性证明
(K i2 M)i 0
2 i
Ki Mi
K j 2j M j
i
K M
T j i 2 i T j T T j i i
法将各振型反应最大值组合起来得到。
主讲教师:聂利英
桥梁抗震——反应谱法
周期与模态(振型)
主索鞍
总体布置图

反应谱分析-黄

反应谱分析-黄

二、抗震分析要求:三跨连续梁;基本烈度为7度,阻尼比0.05,场地条件自拟,用反应谱法求7度地震作用;并求出结构的前十阶模态(振型)、频率并求出梁的最大弯矩。

1、连续梁设计:本人采用三跨连续梁跨径为45m+80m+45m,桥墩采用空心薄壁墩,墩高16m,尺寸为6.5mX2.5m,壁厚为40cm;桥面宽为11.5m,底板宽为6.5m,翼缘板宽度为2.5m,跨中截面尺寸: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为0.25m,腹板厚度为0.4m,支点截面尺寸:顶板厚度为0.25m,底板厚度0.6m,腹板厚度为0.6m。

连续梁的线性采用二次抛物线。

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图1-1 桥墩截面尺寸图图1-2 跨中截面尺寸图图1-3 支点截面尺寸图图1-4主梁平面及网格划分图2、反应谱选择:本桥设计采用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水平地震系数取0.1,场地类别取类型I,场地卓越周期0.2s,重要性修正系数C1=1,综合影响系数C=0.2,水平地震力计算公式为:,其中阻尼比取0.05,下面为反应谱具体选择参数:图2-1反应谱设计参数图2-2反应谱曲线3、反映谱的施加方式:将反应谱施加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查看在每个方向的作用效应,并按照如下进行组合Ex+0.3Ey+0.3Ez0.3Ex+Ey+0.3Ez0.3Ex+0.3Ey+Ez4、计算结果(1)计算前十阶频率(采用Lanczos计算方法,取10阶频率)计算振型图如下所示:图4-1 前十阶振型图计算弯矩图:图4-2 沿着X纵桥向施加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弯矩图(桥墩最大弯矩:2.64E3kN.m,主梁最大弯矩:1.182E3kN.m)图4-3沿着X纵桥向施加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剪力图(桥墩最大剪力:260.7kN)图4-4沿着Y横桥向施加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弯矩图(桥墩最大弯矩:5612.2kN.m,主梁最大弯矩为1880.1kN.m)图4-4沿着Y横桥向施加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剪力(桥墩最大剪力:292.34kN,主梁最大剪力199kN)图4-4沿着Z竖桥向施加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弯矩(主梁最大弯矩:2222.8kN.m)图4-4沿着Z竖桥向施加的地震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剪力(主梁最大剪力:169kN)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横桥向地震作用弯矩远大于纵桥向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可知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为横桥向地震作用方向。

清华规范反应谱公式

清华规范反应谱公式

清华规范反应谱公式清华规范反应谱公式可分为加速度反应谱和速度反应谱两种类型。

加速度反应谱描述了地震动对结构物的加速度影响,而速度反应谱则描述了地震动对结构物的速度影响。

这些反应谱的计算基于地震动时程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的原理。

对于加速度反应谱公式,清华规范采用了双曲线模型来描述结构物在地震动下的加速度响应。

该模型以地震动参数的峰值加速度为输入,进而推导出结构物的反应加速度随频率的变化规律。

具体地,清华规范的加速度反应谱公式如下:Sa(T)=ξSa,g(T)×[(1+c1α+c2α^2)/(1+α)],其中,Sa(T)表示在周期为T的地震动下的加速度反应谱;ξ为地震动参数的比值,等于实际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与设计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的比值;Sa,g(T)为设计地震动下的加速度反应谱;α为结构物的振动周期与地震动周期的比值;c1和c2为与结构物的阻尼比有关的系数,可根据工程经验进行选择。

对于速度反应谱公式,清华规范同样采用了双曲线模型。

速度反应谱公式如下:Sv(T)=ξSv,g(T)×(1+c1α+c2α^2)/(1+α),其中,Sv(T)表示在周期为T的地震动下的速度反应谱;ξ为地震动参数的比值,等于实际地震动的峰值速度与设计地震动的峰值速度的比值;Sv,g(T)为设计地震动下的速度反应谱;α为结构物的振动周期与地震动周期的比值;c1和c2为与结构物的阻尼比有关的系数,可根据工程经验进行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清华规范的反应谱公式是以设计地震动参数为基础进行计算的,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反应谱公式中的系数c1和c2对结构的动态特性影响较大,因此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结构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

总体而言,清华规范反应谱公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能够对地震动对结构物的动力响应进行定量描述。

在土木工程设计和抗震设计中,通过使用这些公式,可以合理评估结构物的抗震性能,从而确保结构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反应谱及其工程应用培训讲座资料

反应谱及其工程应用培训讲座资料

反应谱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反应谱的计算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地震数据获取、地震反应计算、反应谱曲线绘制等。其中,核心公式是通过 将地震动传递函数和结构振型函数相乘得到。
反应谱的工程应用
反应谱在工程中有多种应用,如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选择、地震台站 设计等。它提供了更准确的地震动响应预测,并为设计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依据。
反应谱在地震工程中的重要性
反应谱是地震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帮助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确定 合适的设计参数,并指导工程设计和建筑物的安全等级评定。
反应谱的实际应用示例
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我们将演示反应谱在不同类型结构中的应用,包括高层建筑、桥梁、核电站等。这些案 例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反应谱在实际法在结构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反应谱方法,结构设计师可以更好地预测结构的地震 响应,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并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反应谱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反应谱方法具有很多优势,如能够考虑不同地震波的影响、提供了更准确的结构响应预测等。然而,该方法也 存在局限性,比如对于非线性体系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反应谱及其工程应用培训 讲座资料
欢迎参加我们的反应谱及其工程应用培训讲座!本讲座将深入讲解反应谱的 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工程应用,以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重要性。一起探索 反应谱在结构设计中的实际应用示例和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反应谱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反应谱是描述结构在地震加载下响应特性的一种方法。它代表了结构对地震激励的动态反应,通过绘制结构的 加速度、速度或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反应谱

反应谱

1.2 弹性反应谱在Maurice A. Biot []首先提出弹性反应谱的概念之后,经若干学者的发展,反应谱的概念已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推广,且反应谱现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工程的各个方面(如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加速度记录的选择和调整及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等)。

目前,反应谱主要包括:傅立叶谱、弹性反应谱、弹塑性反应谱、能量反应谱和损伤谱等。

以下主要介绍弹性反应谱的定义,其余反应谱的定义与弹性反应谱类似。

所谓弹性反应谱就是在给定的地震加速度输入下,单自由度弹性系统的最大反应和体系的自振特征(自振周期或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

单自由度弹性系统的最大反应可以是:相对于地面的最大位移、相对于地面的最大速度、最大绝对加速度、拟速度和拟加速度。

在地面加速度的激励下,单自由度弹性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为:)()()()(t u m t ku t u c t u m g -=++(1.1)式(1)的解可由Duhamel 积分求得:ττωτωτξωd t e u t u D t tg D)(sin )(1)()(0--=--⎰(1.2)将式(1.2)求导可得相对速度反应为:ττωτωτξωd t e ut uD t tg D)(sin )(1)()(0--=--⎰(1.3)将式(1.3)求导再与地面加速度相加可得绝对加速度反应为:ττωτωτξωd t e u t u t u D t tg Dg )(sin )(1)()()(0--=+--⎰(1.4)在式(1.1)~(1.4)中,m 为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质量;c 为阻尼系数;k为体系的刚度系数;u(t)为体系相对于地面的位移;)(t u为体系的相对速度;)(t u 为体系的相对加速度;)(t u g 为地面加速度;ω为体系的无阻尼自振圆频率(ω2=2π/T=k/m );T 为体系自振周期;ζ为阻尼比(ζ=c/2m ω);ωD 为体系的有阻尼自振圆频率(21ξωω-=D )。

反应谱概念和设计反应谱优质课件

反应谱概念和设计反应谱优质课件

12/11/2023
28
构造在地震连续过程中经受旳最大地震作用为
F
F (t) max
m x(t)
xg (t) max
mSa
mg
Sa xg (t) max
xg (t) max g
Gk G
G ---集中于质点处旳重力荷载代表值;
g ---重力加速度
Sa xg (t) max
---动力系数
k xg (t) max ---地震系数
曲线旳形状是完全一致旳,只是纵坐标数值不相同。β—T 曲
线旳纵坐标为 Sa

xg (t) max
而拟加速度(加速度最大值)反应谱旳纵坐标是Sa 。
回忆前述旳内容: 地震反应谱是现阶段计算地震作用旳 基础,经过反应谱把随时程变化旳地震作 用转化为最大旳等效侧向力。 对于单自由度体系,把惯性力看作反 应地震对构造体系影响旳等效力,用它对 构造进行抗震验算。
D
;T 2
最大位移反应
Sd
x(t) max
1
t 0
xg ( )e (t )
sin (t
)d
max
12/11/2023
3
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反应:
x(t) 1
d
t 0
xg
(
)e (t
)
sin
d
(t
)d
质点相对于地面旳速度为
x(t)
dx dt
t 0
xg
(
)e (t )
cosd
(t
)d
sin (t
)d
max
12/11/2023
5
x 2x 2 x xg
——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作用下旳运动微分方程

反应谱计算方法四种

反应谱计算方法四种

反应谱计算方法四种1、MATLAB程序精确法求解反应谱-2008-04-06(本文程序仅供参考,请勿直接抄袭)2010/01/21 09:52.1.反应谱的概念反应谱是在1932年由引入的,它是用来描述地面运动及其对结构的效应的一种实用工具。

现在,反应谱作为地震工程的核心概念,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手段概括所有可能的线性单自由度体系对地面运动的某个特定分量的峰值反应。

它还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将结构动力学的知识应用于结构的设计以及建筑规范中侧向力条文的制定。

某个反应量的峰值作为体系的固有振动周期Tn,(或者循环频率fn)那样的相关参数的函数图形,称为该反应量的反应谱。

每一个这样的图形针对的是有一个具有固定阻尼比的单自。

2、由度体系,多个具有不同阻尼比的这类图形联合起来就能覆盖实际结构中遇到的阻尼值范围。

2.反应谱的计算反应谱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反应谱的方法有很多,又卷积计算法,傅立叶变换法,线性加速度法,中点加速度法,精确法等。

精确法本文中采用精确法做计算,该方法是和于1969年提出的,此法的出发点是把地面运动的加速度记录相邻点间的值用分段线性差值表示,从而获得地面运动的连续表达式。

基于方程本身基础上进行,得到的结果全部采用精确的分析方法,没有任何的舍入误差,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截断误差,所谓精确法就是指在这个意义上式精确的而然。

正因为这种方法不会引起数值计算的误差,所以它有较高的精度,只要进行较少的运算就可以达到采。

3、用其他方法需要较多次运算才能达到的精度。

“由于在sohu博客上的文章发表后,陆续有问参考文献的邮件,因此将参考文献pdf版放上来供大家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商业目的。

下载链接见地震动的谱分析入门强震观测与分析原理(精确法求解)%反应谱精确法程序Begin With%clear%*读入地震记录*fid=fopen();Accelerate,count=fscanf(fid,%g);%count读入的记录的量Accelerate=*Accelerate;%单位统一为m和stime=0:(count-1)*;%单位s%*精确法计算各反应*%初始化各储存向量Disp。

反应谱

反应谱

) x y 此时结构加速度为 (
x m
kx
k
c
) m( x y cx
(t ) y
绝对位移:x+y,相对位移:x
) cx kx 0 m( x y
地震反应振动方程
cx kx m m x y
先看没有地面运动,称为阻尼自由振动
cx kx 0 m x
改写方程,引入自振频率和阻尼常数
0 k / m, c / 20m c / 2 km
得到
(c / m) x (k / m) x x
2 x 2 0 x 0 x 0
代入解
x Ce
得到
位移反应谱; 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绝对)
反应谱计算公式:
u t 1
0 t u e sin t d g 0 t t

0 t u u e g 0 0 t u g t u
EPV Rv / 2.5
Ra为阻尼5%的加速度反应谱在2~10Hz频率范围内 平滑化的平均值 ,Rv为1Hz附近平滑化的速度反应
谱的幅值,
反应谱的数值计算方法(不讲):

单步逐步递归法; 两步逐步递归法; 中心差分法; 纽马克广义加速度法; 威尔逊θ法。
cos 1 sin 1
2

2 2 0u 0 g 由u u u 2 u g (2 0 u 0 u u)
02

t
0
g (t )e i0 ( t ) {2 cos[ (t ) ] sin (t )}d u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PPT文档资料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PPT文档资料

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
6
g (t ) y (ms2 )
t (s )
Elcentro 1940 (N-S) 地震记录
( t ) S x ( t ) x ( ) e sin ( t ) d 相对速度反应谱 v g m ax 0 t
t
m ax
最大加速度
( t ) S x ( t ) x x ( ) e sin ( t ) d a g g max 0
2 S S S a v d
ma
最大反应之间的关系
在阻尼比、地面运动确定后,最大反应只是结构自振周期(T,ω ) 的函数。 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与体系 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称为该反应的地震反应谱。
Elcentro 1940 (N-S) 地震记录
m
2019/3/10
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
8
地震反应谱的特点 1.阻尼比对反应谱影响很大 2.对于加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 小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急剧增大, 大于某个值时,快速下降。 3.对于速度反应谱,当结构周期小 于某个值时幅值随周期增大,随后 趋于常数。 4.对于位移反应谱,幅值随周期增大。
2019/3/10 第6讲 反应谱概念与设计反应谱
m a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质点的绝对加速度为
t
2 x x 2 x x g
( t ) 2 x ( ) e cos ( t ) d d g 0 2 2 2 t ( t ) x ( ) e sin t ) d d( g
m ax

清华碳谱解析教学详细版.ppt

清华碳谱解析教学详细版.ppt

取代环己烷的计算:
C (k) 27.6 Zks (Ri ) K
i
s: a(直立)和e(平伏) K: 仅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甲基取代的空间因素校正项
Ra
Re
大基团的取代使被取代碳原子的值有较大增加
.精品课件.
10
3.2.4 烯烃及取代烯烃
1. 的范围及影响因素
1)乙烯:123.3ppm,取代乙烯:100 ~ 150ppm;
34 22 14
COOH 2.3 1.7 1.0
36 18 14
SH
2.5 1.6 1.0
27 27 13
NH2
2.6 16 0.9
44 27 11 39 25 15
Br
3.4 1.9 1.0
36 26 13
Cl
3.5 1.8 1.0
47 26 12
OH
3.6 1.6 0.9
负位号置表越示在顺低磁场屏。蔽,|p.|精越品课大件,. 去屏蔽越强,其共振 3
讨论:
1) E 大, (E)-1小,|p|小,去屏蔽弱,其共振位置在高场;
例:饱和烷烃 *, E 大,共振位置在高场 羰基 n *, E 小,共振位置在低场
2) Q的影响:QAA相差不大, QAB则变化较大;
2
QAB
3.2.2 链状烷烃及其衍生物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1)取代基的电负性:电负性越强,-位碳原子的C越 移向低场, -位碳原子的C稍移向低场;
Chemical shifts (ppm) of XCH2CH2CH3
1H
13C
-CH2 -CH2 -CH3 -CH2 -CH2 -CH3
Et
1.3 1.3 0.9
第三章 核磁共振碳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