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教师师德人性化的理解及其体现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时期教师师德人性化的理解及其体现途径学校、教师是为学生而存有的,学校所有工作的中心就是为了促动学生的发展,教师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职业。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服务,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教师作为服务者应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优质的教育服务就是要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所有合理的需求,这要求教师要自觉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弯下腰去"了解每个孩子,了解他们想些什么?需要什么?他们的兴趣所在?更要了解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一、教育改革的必然——以人为本

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全民族的素质。人的最高素质在于有充足的水平适合并生存于持续进步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而且能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追求充实、高尚而幸福的生活。学生在学校不但应该学习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生存的本领,学会应付今后多彩而复杂的世界,学会追求理想境界,学会终身学习。所以,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教育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持续发展变化的,这也使得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成为必然。传统观点下,教师总处在一个优势地位,教师是知识与美德的化身,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人生的导师,将教师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是不被学校、社会和教育从业者接受的。而新型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这个角色变迁,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主动让渡自身实际上已经泛化了的权力,赋予与教师

平等地位上的学生更大的权利。教师由知识传承者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转变,最大的障碍在于对"服务"的理解。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即服务,而真正的交往是人格平等的,人格不平等的交往是依附、奴役、驱使、占有,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是为满足受教育的特殊需求,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作为服务者的教师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心理,采用有效的方式打动他们,使他们心情愉快,感觉舒适和便利,使他们的正当的需要获得满足,那就意味着教育活动的成功。教师服务的崇高性就在于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时,使用的是无形的"精神性产品",而教育服务的成果则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二、教育服务的人性化

教育服务特定对象的心理需求,即教育服务的目的,决定了教育服务方式的人性化。

首先,学生身上表现最质朴、天真的人类天性,这种天性虽有令人"讨厌"的调皮、任性的一面,但是非常自不过且宝贵,他们所需要的服务与成人需要的服务是不同的,他们希望老师成为他们的朋友和玩伴,而只有当教师顺乎他们的人性需求,才可能进入儿童无比瑰丽心理世界,教育服务才能更见成效。

其次,学校教育服务的目的在于促动学生人性的和谐发展,为此教会他们自主终身学习是一个主要目标。灌输、训斥、体罚等机械的非人性化的方式无法适合这个目的和目标。教育服务是学生高度参与互动的服务,要求教师发挥主体参与作用,才能高质量完成教育服务过

程。教师与学生在生命与生命间、碰撞和融合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作为服务者的姿态只能是人性化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威压式的。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知识渠道的多样化及知识更新的高速度,已大大动摇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有时学生所津津乐道的内容、精通的知识,是教师闻所未闻的,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教师不再是知识之"神",也不要再充当"权威"了。学生不需要权威,学生需要的是能与他们同哭、同笑、同喜、同悲的有血有肉的人,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同时具备人性的弱点与优点。那样的教师,学生才感到真实而亲切。

因为教师是"人",所以他们能了解学生的苦衷,了解学生的想法,就像了解他们自己。同时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就像信任他们自己。因为教师是"人",所以他们有缺点、有矛盾、有后悔,学生会与他们一起分享与承担喜怒哀乐。学生把这样的教师当做自己的朋友与亲人,学生与教师的心是紧紧贴在一起的。这样的教师让学生倍感亲切与自然,让学习生活充满愉快与自信。学生真的喜欢这样的老师,欣赏这样的老师。老师的一言一笑,一个眼神都能给学生以鼓舞。学生非常愿意接受老师的一切,包括他们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一种自然渗透,是真正的潜移默化。这时,教师的个性魅力得到了最充分发挥,而我们的教育也离成功不远了。

教育非神化,教师也非圣人。教师作为人的影响力有多大,作为教育者的影响就有多大。今天的学生呼唤人性化的教师,教师要放下架子,做回自己,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做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一、人性化在爱中体现

教师对学生的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教师爱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同样善良、真诚之心去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从而达到爱教育的目的。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协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爱学生要宽严适度。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于细微处见真情。师爱是每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具有无私的爱,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修养,端正教学思想,更新知识结构,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常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想学、爱学,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益。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人性化在转变教学观点,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体现

传统教学历史悠久,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点和方法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尤其与当代教师所担当的这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人才这个重任相悖。作为教师应更新观点,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充分理解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知识轻智能,重分数轻水平,重课内轻课外等现象,本着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将来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水平、创新水平,立于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历史赋于当代教师的光荣任

务,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集中的表现。

三、人性化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

教学需要改革,改革出效益。在新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人们劳动主要不再完全靠体力,而是以知识和智慧为基础。一个人在校学习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水平培养”,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化成水平和素质。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戒形式主义,从教学结构上、教学方法上增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讲精练”。精讲学生必须掌握的或不易理解的知识,抓住重点和难点,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识。精练要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每次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循序渐进,逐步登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合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教师要主动学习,应用现代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促动和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潜心教改,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是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

四、人性化要在身教中体现

教师榜样像一面旗帜,树立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学生们因为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心理素质正在形成的基础阶段,往往缺乏辨析水平。所以,教师的言行,学生极易照样接受,很少去鉴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论。身教是教师天职。教师要对学生一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