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汉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汉学:sinologg,指国外学者对中国历史、现状、哲学、文学、语言等的研究,受西方学者所受教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2.海外汉学的本质是外国的学问。
3.分类:①按国别分:英国汉学、美国汉学......
②按时间段分:游记汉学(《马可·波罗游记》);传教士汉学(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专业汉学
4.书籍的名词解释:作者,年代,主要内容,主要影响,地位
5.《中华大帝国史》:门多萨,1585年在罗马出版,西班牙文,涉及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教育、风俗、特产等;第一部欧洲撰写的中国史,比较严谨。
6.卫匡国,意大利传教士,主要在浙江传教。
7.利玛窦,《中国札记》:关于中国宫廷政治、地理、外交、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出版时受到教会的影响,内容作了删改,删除了其中关于批评中国的内容;它是16世纪末西方汉学知识的重要来源。
8.利玛窦:16世纪末生活在中国。主要著作:《中国札记》;将《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注释。主要贡献:在中国开创了融合儒家学说传教的方式,使基督教比较顺利的进入到中国;将西方的科技尤其是水利技术传入中国。
9.《通信集》:在中国和东印度的传教士之间的或写给欧洲的书信或报道集;包括了当时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情况,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名于17-18世纪;评价:内容庞杂,记述全面,但是有诸多夸张和猎奇,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
10.《中华帝国全志》:18世纪在法国出版,法国传教士主编的多卷本的中国百科全书式著作,共分四卷;介绍了关于中国的地理、科技、宗教、道德、医药、少数民族的情况;18世纪西方传教士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专业汉学
1.法国
⑴雷慕沙:①著作:关于中国语言方面,《汉语语法基础》;
②翻译小说《玉娇梨》;
③翻译佛学《佛国记》。
④贡献:他主要集中汉语和中国佛教方面的研究。
⑵儒莲:①将《孟子》翻译成拉丁文
②翻译《赵氏孤儿》,《大唐西域记》;
③评价:法兰西学院教授,东方语言学院教授;出色的汉学家,对法国汉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世纪中叶欧洲汉学界无可争议的大师。
2.英国
⑴理雅各:①翻译《中国经典》,得到了王韬的帮助,包括“四书五经”,是当时西方最准确的关于中国的传统经典文献的翻译;
②翻译过程中大量旁征博引,贯彻严谨的治学态度;
③著作:《中国编年史》、《中国的宗教》;
④他主要的目的是向东方传播基督教教义,同时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是19世纪末英国最伟大的汉学家。
⑵翟理思:①《中国文学史》,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从古代至清代文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作了基本的描述和阐释,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背景,利用西方学术概念对中国文学进行再构建,包括《春秋》、《礼记》、《诗经》、“王安石”、“三苏”、四大名著大量翻译并作出比较中肯的评价。②地位:首次以文学的形式向英语世界,西方学者介绍中国文学发展的全貌,
虽然有诸多的错误,但仍是19世纪以来比较重要的一部著作。
3.德国
⑴卫礼贤(20世纪初):
①法兰克福大学专业汉学教授,创立中国学社,对德国汉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②主要成就是关于《易经》的翻译和研究;
③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数十年内为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作了重要的努力;
④中国文化的通过卫礼贤的传播使西方国家感到需要东方文化来填充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促进中国文化的交流和理解作了重要的贡献。
⑵福兰阁:20世纪重要的汉学家;《中国通史》:以儒家的国家观念为横线,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说成是儒家发展演变的历史,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前儒家时期/儒家时期/后儒家时期;评价:不仅有史学家的宏观观念,而且具有独特的理论深度,长期以来成为德国汉学界公认的中国史和中国汉学研究的必读著作。
4.美国
⑴稗治文:①美国来华的第一个传教士,美国汉学的开山鼻祖,在华30多年主要从事传教和汉学研究;主编《中国丛报》,旧译为《澳门月报》,1832-1851.12,介绍了中国政治、文化、地理、风俗、法律等等,是全世界发行的第一本汉学期刊,是当时西方研究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资料;
②受西方启蒙大叙事的影响,对中国有诸多的批评之语,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起了推动作用;
③创立了上海文理学会。
⑵卫三畏:美国第一个专业汉学家,长期生活在中国,接替稗治文担任《中国丛报》的主编。《中国总论》,《中国商业指南》、《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美国最早最权威的汉学著作,成书于1884年;内容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宗教、地理等等,是美国人认识中国的范本,具有教科书的作用;核心思想是中国不仅需要西方技术文明,而且需要西方基督教教义进行拯救;主要依据《中国丛报》,对中国一些历史事件有真知灼见,都显得比较客观,将中国当作一个落后的野蛮的国家来叙述和描写,为促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了解:马礼逊、丁韪良
1.哈佛燕京学社:20世纪美国汉学研究机构,由美国企业家的遗产捐赠而成,由哈佛大学和燕京大学联合创办,1928年成立,在哈佛大学建立东亚语言系和图书馆,出版学术期刊《哈佛亚洲学报》;一方面支持美国汉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一部分中国学者的研究进行资助。
2.《西行漫记》:作者:斯诺;当时美国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必读数目,共12篇,30万字;运用大量史实回答了当时西方人比较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红军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人;中国政权如何构建。毛泽东评价,“一本真实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书”;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作了相对客观的报道;是当时美国人以及西方了解二战时期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抗战情况的主要参考书,对于改善西方世界摆正中国共产党的印象,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3.费正清:
美国研究中国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冲击---反应理论(现代化、西方化);中国中心观(70s);中国威胁论(90s)
费正清(冲击---反应理论):建立研究近代中国的基本框架,包含这样一个假设: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即使发展也是内部调整,除非有外来作用,否则难以实现对传统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