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

合集下载

形意拳高手必看

形意拳高手必看

(二)三扣:两肩要扣:则前胸空阔,气力到肘。手背足背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
(三)三圆:脊背要圆:其力催身,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则手有裹抱力。
(四)三敏:心要敏:如怒狸搜鼠,则能随机应变。眼要敏:如饿鹰之捉兔,能预视察机宜。手要敏:如捕羊之饿虎,能先发制人。
舌为肉梢:舌卷气降,虽山亦憾,肉坚似铁,精神勇
齿为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背裂目突,惟齿之功,令人恍忽。
爪为筋梢(手脚指趾甲,也就是指趾端)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搜足踏,气势皆雄,爪之所到,皆可凑功。
四梢齐,威力生,可变其常态,使人畏惧。
形意拳讲四穿(四透)精神,四穿(四透)是:眼要看穿,神要照穿,气要催穿,力要打穿。如果把四穿精神领会了,神威自发,如虎捕羊,羊见虎威,吓得不敢动,瘫在原地等虎吃。以四穿精神练拳,可使精神集中,使工夫猛进,并可防止低头哈腰,东瞧西望的毛病。
(八)三挺:颈项挺:则头部正直,精神贯顶。脊背腰挺:则力达四稍,气鼓全身。膝盖挺:则气恬精怡,如树生根。
以上是形意拳八字诀,也叫二十四法,它和开式九歌内容相同,只是增减说法稍有区别而已。如按上述两歌去站桩,不但会站好桩功,而给形意拳练法打好基础。
站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底盘,整饰周身气血。加强意识与肢体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再进一步练习拳功套路,以期达到击技应用上去。
形意拳发源于河北,广传于全国,各地都有练形意拳的人。尽管形意拳传播广,派别多,但是练出的动作皆大同小异,仅在姿式上有大架子,开展与紧凑之分和十二形及十形之别(山西、河北练十二形,河南练十形)。
形意拳系由六合心意拳发展演化而来。所谓“六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内三合加上外三合共为六合。六合全能使形神一致,心到手至,意到神随,以思维支配动作,内外合一,以勇猛、劲整、条件反射快为其特点。

允升园思悟:神拳李能然及其著名弟子们的传奇、绝技

允升园思悟:神拳李能然及其著名弟子们的传奇、绝技

允升园思悟:神拳李能然及其著名弟子们的传奇、绝技孙氏武学之拳意述真003。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研读之七:“神拳李能然”的四个传奇。

孙禄堂先生《意拳述真》一书,详细记载了“神拳李能然”的诸多传奇。

李洛能先生,讳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直隶深县人,时人称“神拳李能然”。

年八十余岁,端坐椅上,一笑而逝。

传奇之一:初次拜师寻访,竟未看上老师戴隆邦先生李洛能先生喜拳术,闻县境有戴龙邦先生者,善形意拳,往访焉。

觌面一见,言谈举止,均甚文雅,不似长武术者,心异之,辞去。

他日倩人介绍,拜为门下,时先生年三十七岁也。

传奇之二:拜寿演拳,八十老人一句话改变其习武人生自受教后,李洛能昼夜练习,二年之久,所学者,仅五行拳之一行,即劈拳,并半趟连环拳耳。

虽所学无多,而诚心习练,日不间断。

是年,龙邦先生之母八十寿诞,先生前往拜祝。

会武术者皆在寿堂练习,惟先生只练拳趟半。

龙邦先生之母遂问李洛能先生,为何连环拳只练半趟?李洛能先生先生答曰:仅学此耳。

龙邦先生之母当命龙邦先生曰:此人学有二年之久,所教者甚少,看来到是忠诚朴实,可以将此道理,用心教授之。

龙邦先生本是孝子,又受老母面谕,乃尽其所得乎心者而授之。

李洛能先生精心练习,至四十七岁。

传奇之三:培养八大弟子,皆为享誉武林的形意拳大家李洛能先生每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功成,当时名望甚著,北数省人皆知之。

择优授徒广为传人,著名弟子有车永宏、宋世荣、宋世德、李广亨、郭云深、刘奇兰、刘晓兰、贺运亨等人,各怀绝技。

传奇之四:拳术已臻上乘神化之功,有不见不闻之知觉本境有某甲,武进士也,体力逾常人,兼善拳术,与先生素相善,而于先生之武术,则窃有不服,每蓄意相较,辄以相善之故,难于启齿。

一日会谈一室,言笑一如平常。

初不料某甲之蓄意相试,毫无防备之意,而某甲于先生行动时,乘其不意,窃于身后即捉住先生,用力举起。

及一伸手,而身体已腾空斜上,头颅触入顶棚之内,复行落下,两足仍直立于地,未尝倾跌。

练习形意一年各种惊人反应

练习形意一年各种惊人反应

以武参文 道亦得之
孔子曾经对徒弟们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时曾子来了句“唯”(是的意思)。孔子就没往下说,也留下了千古悬案。至于曾子所解释“忠恕”只是对人道而言,根本不是天道的一贯。后世学者也很少能对此明了,后人有“当年曾子一声唯,误了阎浮多少人”的感概。因为学文若没有极高的悟性,是很难对圣人的言说深刻理解的,因为全是靠大脑的分析,所以文界一直“百家争鸣”。而形意拳练得就是神气,上身后就有切身体会,那效果要比单纯心里领悟深刻多了。李仲轩前辈曾说“唐维禄和尚云祥文化都不高,但说起话来高深极了,徒弟听懂师父一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需要很高悟性”,这绝不是李老妄语。自己身上的体会,说出来肯定不是身上没有体会的人轻易能体会的,所以李老有“武比文雅”的感叹。再有当年孙公对易的解释把一个易学大师震惊的典故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时身体出现的大多数变化,老师都是提前跟我说的,大约半个月后就来了,若合符契。老师说不只我,还有几个进来的师兄弟都发生了类似现象。老师说内家拳因为直接牵扯精气神,所以每一步都很见效,而练错了每一步都很凶险,所以如果不明白徒弟所处阶段和层次是不能教徒弟的。
潜龙勿用 或跃在渊
转眼跟随夜归人老师习练形意一年了,身上起的种种变化,实在是一年前的我无法想象的。看看以前一起自己盲修瞎练的“师兄师弟”们仍在那里原地打转,甚至有的身体还不如以前,心里真是替他们惋惜,同时庆幸自己总算有福进入了形意拳大门。
老师当初跟我说,形意拳每一步都有他的印证,如果身体有些重要的反应没有来,是不能往下一步教的。果然,这一年来身体上的变化可谓季季换新颜,月月景不同,这些惊人的反应,要不是老师不让,早有冲动写出来跟大家同享,因为我在初练时非常希望看到适合自己情况的一些反应。不过一年以后,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经验上都开始系统起来,也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好全部写出的。下面就将我身体的一些反应公诸同好,以便公参内家绝学。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

《形意拳二十四法》(含内容精义)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关注“老拳谱”公众号,海量经典老拳谱,免费为您推送;李存义形意拳二十四法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三圆:脊背圆则力催身前,胸圆则两肱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三挺:挺项则精气贯顶,挺腰则力达全身挺膝则腿坚马稳;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泄,胆量抱身临敌不变,两肘抱肋出入不乱;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掌扣则力气到手,手足指扣则周身力厚;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力催肘前,肘垂则两腕撑圆;三曲:两肱宜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两腕宜曲曲则力厚;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眼毒如觊兔之饥鹰手毒如捕羊之饿虎校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说明二十四法的具体内容之精义,必须取形意拳八字诀和象形拳八字诀,依依对照,方能议论的清楚,阐释的明白,以备习拳者参阅。

否则,偏于任何说法,都会论述的不全面了。

故只有一条一条的录其原文,方能较全面的议论清楚,阐释明白。

以八字诀为纲,二十四法为目,这样方能纲举目张。

照录之原文,首条用薜颠先生之八字诀,次条为姜容樵先生之八字诀,然后是我的议论之内容。

下面就依序阐释此中之精义。

顶字诀:薛:头上有顶冲天之雄,手上有顶推山之功,舌上有顶吼狮威容,故谓“三顶”。

姜:三顶者何?头(后脑骨)向上顶,有冲天之雄。

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肾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

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人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顶字诀之顶字,有止于此之意,内气上升至百会上,谓之冲天之雄。

头为天才。

百会为头之最上顶端,内气至此谓之顶。

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顶也。

拳经云:“头若顶千钧,颈如搬树转”。

就是此“顶”字之诀也。

所谓“后脑骨向上顶”之顶字,乃向上竖起之意,还是百会穴放置头的最上端之意。

百会置头最上端则头正,头正领起则一身无懒骨,正所谓“头统健之体,乃全身之总领也。

逝去的武林—民国内家拳轶事系列8

逝去的武林—民国内家拳轶事系列8

逝去的武林—民国内家拳轶事系列8对清末民初国术高人的评价米儿叙述:《近世拳师谱》中国武德会1935年出版,记录近代国术家300人,尤其对孙禄堂先生的评价最高。

摘录数句:“孙师禄堂,精易经黄老奇门遁甲诸术,体用如一,其拳械皆臻绝诣,技击独步于时,为冶技者冠。

.....晚年行止气质迥异常人,世人疑之为神。

”又称郭云深“技精绝,名冠同侪,以半步崩拳打遍七省,形意拳始兴。

...”称宋世荣:“教授后学无私蓄,养气功深,.....”称霍元甲:“逼走俄、英大力士,声震海外。

....英武过人。

”称韩慕侠:“豪气如虹,享誉津门.....”称孙存周:“其拳行如奔马,势若游龙。

.....挫败名家尤众。

.....”称李书文:“人称神枪李。

胆烈.....一世英雄。

....八极由是而振。

...”称张策:“所习通臂拳已臻炉火纯青之候,....兼善单刀,华北知名。

....”称尚云翔:“几复云深之能。

...”称程庭华:“所习游身八卦掌直追其师,北方首屈一指,同侪无出其右。

...”称刘凤春:“三掌震京津。

...”称尹福:“为硬八卦之宗。

...”称杨露蝉:“为北方太极拳宗师,艺臻化境。

.....由此世人方知有太极拳之名。

...”称杨班侯为:“其技世间罕有,其势如鹰.....”称郝为真:“所习太极拳与杨派同源异流,人称其艺几架杨氏昆仲而上。

....”称杨澄甫为“当代太极拳泰斗,....从学者最众。

...”称朱国福:“形意拳后起之秀,...兄弟三人名震首都.....”称刘玉春:“力如熊罴、捷似灵猿....每穿梭于枪林弹雨,神色如常,...其刀法世称名技。

...”称张凤岩:“于贯跤技法,研究独到。

.....”称金佳福:“力能透骨,指如钢钩.....大侠甘凤池嫡传...”该书所列拳师比《国术名人录》要多,内容也不相同。

我在童旭东先生处见此书复印件。

童师言:所有史料文献,一概不借。

只许我摘抄数句。

据童师讲所以如此“小气”,是因为现在武林中编造孙老先生谣言者屡屡出现,而史料文献是童师揭露他们谎言的最有力的武器。

形意拳起源与发展历史

形意拳起源与发展历史

形意拳创⽴之初叫⼼意六合拳,即⼼与意合,意与⽓合,⽓与⼒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与⾜合。

现⾏流传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深州⼈李洛能在⼼意拳的基础上改⾰创⽴⽽成,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度统⼀。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形意拳起源与发展历史,欢迎⼤家阅读浏览。

起源传说: 形意拳的创始年代及其源流,众说纷纭,⽆确凿的史料可资佐证,主要的说法有三种: 起源⼀:传说是达摩⽼祖所创。

达摩系天竺(印度的古称)⾼僧,他来到中国传授佛经,于嵩⼭少林寺⾯壁九年⽽化,⽽后寺内曾出过不少技艺⾼超的武僧,后⼈因慕其名⽽将达摩认做形意拳的始祖;另因有⼀诗⼈为了纪念达摩传经的精神,作《咏达摩》⼀诗,诗中写道:“达摩西来⼀字⽆,全凭⼼意练功夫,要从纸上求佛法,笔尖蘸⼲洞庭湖”。

因形意拳原名⼼意拳,所以认达摩为形意拳始祖之说是后⼈望⽂义断的误解。

起源⼆:说形意拳是岳飞所创。

在⼀本佚名的古拳谱序中写道:“当武穆童⼦时,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脱枪当拳,⾃⽴⼀法,以教将佐,名⽇艺(意)拳,神妙莫测,盖古来未有之技也。

王以后⾦、元、明数代,鲜有其技,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丰者(黄新民的'《姬际可⽣平初探》⼀⽂考证为“龙峰”)。

⽣于明末清初(据黄新民考证姬际可⽣于明朝的万历年问,卒于清朝的康熙年问),为蒲东诸冯⼈⽒(即今⼭西省永济县),访名师于终南⼭,遇异⼈,得岳武穆王拳谱,揣练数载,尽悟其奥妙,后授余师曹继武先⽣于秋蒲(今安徽省),⽆⼈不知其勇,先⽣学武⼗有⼆年,技勇⼤成,……”。

这⼀段拳谱的序⾔是写在清朝乾隆⼗五年岁次、庚午荷⽉,由戴龙邦序于河南洛阳马学礼书屋,从上述序⾔中及师传⼝授中都说到形意拳是岳飞所创的。

但1982年黄新民为考证形意拳的起源,专程由安徽来⼭西永济县尊村做了⼀番调查,在他写的《形意拳起源考》⼀书中析:“从史籍来看,没有岳飞编拳的记载。

”并且从岳飞⽣平分析其没有时间编纂此拳法。

起源三:说形意拳是姬际可所创。

《形意拳谱》完整版

《形意拳谱》完整版

《形意拳谱》完整版李洛能的《形意拳谱》完整版岳武穆王以枪为拳六合形意李门世根形意拳五形为先论身法六合为首少揽闲事心田静多读拳谱武艺精形意拳序形意拳术之始,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至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暇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乎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用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一之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又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迢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体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初学入门规矩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如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于泰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拳意述真全文

拳意述真全文

拳意述真序孙禄堂先生以形意、八卦、太极拳术教授后学,恐久而失其真也,作摹拳意述真,述先辈教授之精意而加以发挥。

竣稿后,命余序之。

三家之术其意本一。

大略务胜人。

尚气力者,源失之浊。

不求胜于人,神行机圆而人亦莫能胜之者,其源那么清,清那么技与道合。

先生是书皆合乎道之言也。

先生学形意,拜李奎垣先生之门。

李之师为郭先生云深,而先生实学于郭,从之最久。

幼弃其业,随之往来各省,郭先生骑而驰,先外行揽马尾,步追其后,奔逸绝尘,日尝行百余里。

至京师,闻程先生廷华精八卦拳术,董海川先生之徒也,访焉,又绝受其术。

程先生赞先生敏捷过于人,人亦乐授之。

蚤从郭,暮依程,如是精练者数年,游行郡邑,闻有艺者,必造访,或不服与较,而先生何尝负之。

故郭、程二先生赞曰:“此子真能不辱其师。

”先生年五十余,有郝先生为桢者,自广平来,郝善太极拳术,又从问其意,郝先生曰:“异哉,吾一言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

”故先生融会三家而能得其精微,笔之于书,表章先辈,开示后学,明内家境艺无二之旨。

动静交修之法,其理深矣,其说俱备于书,阅者自知之。

余因略述先生得道之由,以见先生是书,乃苦功经历所得者,非空言也。

民国十二年(1923年)岁次癸亥仲冬靳水陈曾那么序拳意述真自序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

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当中。

夫道,一罢了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之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那么一也。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假设偏阴、偏阳皆谓之病。

夫人之一生,饮食之不调,气血之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阴阳不和之故也。

故前人创内家拳术,令人潜心玩味,以思其理,躯体力行,以合其道,那么能复其本来之性体。

然吾国拳术,门派颇多,形式不一,运用亦异,终生不能穷其数,历世不能尽其法。

余自幼年好习拳术,性与形意、八卦、太极三派之拳术相近,研究五十余年,得其概要。

曾著形意、八卦、太极拳学,已刊行世。

《朱砂掌功歌》杨永

《朱砂掌功歌》杨永

《朱砂掌功歌》杨永朱砂掌功歌》杨永……在看来稍觉简单笼统,未能更准确地阐明“朱砂掌”的理论根据、深刻内涵以及虎部怎么练、龙部怎么练、二者之异同等问题。

为了使广大习练者对以上问题能有进一步的认识,现重新作此《朱砂掌歌》,以供读者参阅。

新版《朱砂掌功歌》,全文如下:无极大道,万物所宗,天人合一,其理要明;人如橐龠,百脉相应,一吸皆闭,一呼开通;意为先导,掌握要领,呼吸为枢,节律进行;吸合松柔,呼开紧硬;阴阳转结,刚柔相承;锻打脊柱,法之魂灵,一松一紧,奥妙无穷;螺旋缠丝,来去皆同,脚用大力,切要遵从;吸气归根,全身放松,万念皆无,内敛求静;呼时运气,头部微顶,力贯四梢,八极横空;收肛实腹,叩齿目瞪,臂腿要直,虎部特征;龙虎二部,大有变更,细心体察,各有侧重;龙部臂曲,身可摇动,左旋右转,斜侧纵横;拧筋转骨,极点方停,脚趾抓地,双手力争;头随身转,俯仰分清,手围身绕,身在脚中;练习功法,持之以恒,重视修德,仁义是崇;增智开慧,耳聪目明,健身永年,防病祛病。

整劲暗力,获取捷径,刚柔变化,快速迅猛。

无极大道,万物所宗,天人合一,其理要明:此四句是个纲,讲到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变化,都是从无到有,故云:“无极大道,万物所宗”。

人身诚一小天地,是大自然的产物,从产生、进化、演变到高级动物,当然与大自然有密切关系,所以说:“天人合一,其理要明”。

人如橐龠,百脉相应,一吸皆闭,一呼开通:《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是说天地之间犹如橐龠一样,中空外连。

人是一小天地,亦如橐龠,其内脏、经胳、血脉、骨肉均与毛孔九窍相应相通,故此形意拳名师李洛能讲:“一吸百脉皆闭,一呼百脉皆开”。

所以这里讲“从如橐龠,百脉相应,一吸皆闭,一呼开通”。

意为先导,掌握要领:朱砂掌功是意、气、形、精、神、力全面锻炼的功法,一切动作都是在意念指导下进行的。

练习朱砂掌功,掌握要领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甚至练偏。

所以习练者要认真反复阅读教材,逐字琢磨领悟怎样呼吸,怎样动作,手型怎么样,放在什么位置,哪只手在里、哪只手在外、什么时候松、什么时候紧、手脚怎么用力、头怎么动、眼怎么看、什么是叩齿瞪目、什么是收肛实腹等等,都要搞清楚,决不能大而化之,这是首要的一步。

形意拳 拳经

形意拳 拳经

八字者,顶扣圆敏抱垂曲挺是也。

桩法拳式站定时,此八字须具备焉,所以蓄力养气,使敌我者无所措使。

而八字者,又各有三种焉,分述之如左:一曰三顶三顶者何,头向上顶,有冲天之雄,头为周身之主,上顶则后三关易通,臂气因之上达泥丸以养性。

手掌外顶,有推山之功,则气贯周身,力达四肢。

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能导上升之肾气,下行归丹田以固命,是谓之三顶。

二曰三扣三扣者何,两肩要扣,则前胸空阔,气力到肘。

手背足要扣,则气力到手,桩步力厚。

牙齿要扣,则筋骨紧缩,是谓之三扣。

三曰三圆三圆者何,背骨要圆,其力催身,则尾闾中正,精神贯顶。

前胸要圆,两肘力全,心窝微收,呼吸通顺。

虎口要圆,勇猛外宣,则手有裹抱力,是谓之三圆。

四曰三敏三敏者何,心要敏,如怒狸攫鼠,则能随机应变。

眼要敏,如饥鹰之捉兔,能预视察机宜。

手要敏,如捕羊之饿虎,能先发制人,是谓之三敏。

五曰三抱三抱者何,丹田要抱,气不外散,击敌必准。

心气要抱,遇敌有主,临变不变。

两肱要抱,出入不乱,遇敌无险,是谓之三抱。

六曰三垂三垂者何,气垂,则气降丹田,身稳如山。

两肩下垂,则臂长而活,肩催肘前。

两肘下垂,则两肱自圆,能固两肋,是谓之三垂。

七曰三曲三曲者何,两肱宜曲,弓如半月,则力富。

两膝宜曲,弯如半月,则力厚。

手腕宜曲,曲如半月,则力凑。

皆取其伸缩自如,用劲不断之意,是谓之三曲。

八曰三挺三挺者何,颈项挺,则头部正直,精气贯顶。

脊骨腰挺,则力达四稍,气贯全身。

膝盖挺,则气恬神怡,如树生根,是谓之三挺。

一寸,二剪,三躜,四就,五夹,六合,七齐,八正,九经,十胫,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一、寸之法一寸是步也,前足只进一寸之踩步,成其寸也。

踩劲发力时,足高不过一寸也。

二、剪之法剪是践也,两腿夹实践进,如夹剪之夹,前勇而后出,后腿跟进,着实而蹬,成其二剪也。

三、躜之法躜以身说,身法灵活,进势如矢,成其躜也。

四、就之法就是随的意思,随敌之势,来去就之,使出粘按吐法而加以挫之成其就也。

古形意拳拳谱大全

古形意拳拳谱大全

古形意拳拳谱大全形意拳的技法体系归纳成:从上向下的为劈劲;从下向斜上方的为钻劲;向前直打的为崩劲;拨开敌手用另一只手直击敌人的为炮劲;用横力制敌的为横劲。

并以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更以肺、肾、肝、心、脾等人体内脏相联系。

形成了现在的劈崩钻炮横的五形拳。

形意拳除了五行拳外,还以龙、虎、猴、马、蛇、鼍、鸡、鹞、燕、鹰、熊取其各动物之特长,编成十二形拳,形意拳与八卦掌,太极拳三门拳种被称为内家拳,是近百年来最盛行的三种拳种。

在清未年间,形意拳的李飞羽,八卦门的董海川,太极门的杨露蝉齐名于世,为内家拳的全盛时期。

形意拳拳谱,形意拳内功怎么练,形意拳绝招,形意拳。

古形意拳拳谱大全。

在民间流传的形意拳谱很多,如:“九要论”、“内功经”“神运经”“纳挂经”“地龙经”孙禄堂的“形意拳”刘殿琛著“形意拳术抉微”李存义著“形意拳谱”薛颠著“形意拳讲义”凌善清著“形意五形拳图说”许笑羽著“形意拳图解”姜容樵著“形意母拳”、李剑秋著“形意拳门拳术讲义”、王礼著“形意拳精义”、李天骥著有“形意拳”。

此外尚有许多抄本流传于世,形意拳的参考资料比各家拳种都多,这也作为形意拳门兴盛的一个证据。

形意拳发源于河北,广传于全国,各地都有练形意拳的人。

尽管形意拳传播广,派别多,但是练出的动作皆大同小异,仅在姿式上有大架子,开展与紧凑之分和十二形及十形之别(山西、河北练十二形,河南练十形)形意拳系由六合心意拳发展演化而来。

所谓“六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

“手与足合”“肘与()合”“肩与胯合”为外三合。

内三合加上外三合共为六合。

六合全能使形神一致,心到手至,意到神随,以思维支配动作,内外合一,以勇猛、劲整、条件反射快为其特点。

怎样才能达到六合的要求?首先要从站桩练起,形意拳最基本的桩是三体式(又名鹰捉)。

形意拳谱中专为练三体式写成一首歌,名为开式歌。

歌中按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等九部分,分别提出练法的要求。

李文彬先生形意文集篇2

李文彬先生形意文集篇2

李文彬先生形意文集篇(二)_(转)形意拳术2010-07-02 16:39:41 阅读2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李文彬先生形意文集篇(二)2009-07-23 23:00李文彬先生形意文集第五章谈尚云祥先生的崩拳“崩拳”,是形意五行拳之一。

它简单朴实,动作无华。

然而郭云深先生却以这“半步崩拳”获得“打遍天下”之盛誉。

尚云样先生深得其传,也以“半步崩拳”名贯武林。

先生的“半步崩拳”究竟妙在何处?(1)几种误传有的说:先生的崩拳“拳到壁穿,没法抵挡”;有的说:“势如连珠炮,猛不可挡”;也有的说:“手脚齐到,劲整功纯”,等等。

实际这些说法只是比喻先生“手疾快”、“力迅猛”。

如果仅是这样,没有什么别具内涵的技艺,就谈不上是什么绝技高招了。

日人松田隆智在他所著的《中国武术史略》中所引述尚先生的崩拳较为确切:“他和对方接近稍一动手,对方就得倒下。

”这说明先生的崩拳还是别具窍要的。

(2)艺功有别先生常说:“技艺是技艺,功夫是功夫,技艺和功夫是两码事。

功夫大不等于技艺高”,“功夫大是有实力,技艺高是方法妙。

技法妙才能高人一头……。

”经云:“武艺虽精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

”这就说明技艺高在于决窍真。

先生还说:“技艺在于传授(指老师教的水平),功夫在于实练(指掌握技术实质和实际苦练)。

”所以才要投明师,访高友。

目的就是在追求高的技艺来充实自己。

当然“技艺高又必须通过勤学苦练,下到功夫,才能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功夫下在平时,技艺用于瞬间。

外精拳脚,内蕴意气,还必须以‘神’贯之”。

说明先生不仅要求勤学苦练,下实功夫,还特别强调追求技艺和精神。

虽然我们也朝夕苦练,磨砺寒暑地去钻研崩拳,但总没有先生崩拳的实用效果,原因就在这里! 一句话;“武艺虽精窍不真”未能求入精微响!先生说:“‘千招会不如一招熟’,熟能生巧,.沾手就来。

这是事实。

可是我们和别人不一样,人们用的是招,我们用的是‘劲’。

崩拳是直出直入,道既近,手就快:‘脚踏中门’不仅捷近,而且力猛,对方难避:特别是正前直进,峭劲得发,拔根进远,威力怎能不大!“你要打他,他不会不管。

收藏好!《形意拳歌诀》老本拳谱珍贵资料

收藏好!《形意拳歌诀》老本拳谱珍贵资料

收藏好!《形意拳歌诀》老本拳谱珍贵资料国术者古今同义国之术修身之艺也!劈拳出云似拧绳,肺叶舒张气畅伸。

少商引领意中气,暗藏二门打人发。

崩拳属木疾似箭,发劲全凴一寸丹。

跟顺变化随时用,转身提足把树攀。

钻拳出手暗中攻,山下同打是真形。

上打咽喉於鼻梁,步落拳发奇疾功。

炮拳先走虎跳涧,两臂下裹如搜山,钻崩之中加膝打,提肛实腑劲爆炸。

横拳出手似铁粱,横中有直横中藏。

左右摆拔应和意,练出抖绝是真功。

劈拳之形似斧,崩拳之形似箭,钻拳之形似锥,炮拳之形似炮,横拳之形似梁。

劈拳:双榻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

易骨易筋加洗髓,脚踩手劈一气传;钻拳:钻拳原是地反天,上下同打是真传。

左右相同随意变,收吸发呼劲合丹;崩拳:崩拳属木疾似箭,发动全凭一寸丹。

跟顺变化随法用,转身提足把树攀;炮拳:炮拳先走虎跳涧,两劈下裹如搜山。

钻崩之中加化打,提肛实腹水火关;横拳:横拳出手似铁梁,横中有直横中藏。

左右穿裹应合意,收势退横劲宜刚。

劈拳:劈拳似斧有劈物之意劈拳似斧性属金,专重掉膀破敌营,肺气凛然身先进,挤劲着力落胸襟。

崩拳:崩拳似箭有射雕之意崩拳似箭性属木,—直一曲相继出,肝气顶发易胜敌,根本全仗后足力。

攒拳:攒拳似水有流动曲折翻浪冲天之势攒拳似闪性属水,漩流曲折浪冲霄,肾气固本元气足,拳击下巴鼻头只。

炮拳:炮拳似火有爆炸雷鸣之势炮拳爆炸性属火,上正下斜十字手,心气沉在丹田内,烈焰炸轰敌飞出。

横拳:横拳似土有展转滚动无处不弹之意横拳似弹性属土,左右展转切合弧,脾气吸入内滚动,攒横压顺顶中击。

龙形歌诀:龙形属阴搜骨能,左右跃步用柔功。

双掌穿花加起落,两腿抽换要灵通。

虎形歌诀:虎形属阳力勇猛,跳涧搜山它最能。

抢步起时加双钻,双掌抱气扑如风。

猴形歌诀:猴形轻灵起纵轻,机警敏捷攀枝能。

叼绳之中加挂印,扒杆加掌向喉中。

马形歌诀:马有垂韁疾蹄功,跳涧过步速如风。

丹田抱气双拳裹,左右双冲是真情。

鼍形歌诀:鼍性最灵浮水中,左右拨水是真形。

又有钻意加侧打,左顾右盼拦中用。

形意拳十二形

形意拳十二形

本文来自《形意拳——十二形经典套路》一书节选主编:刘敬儒副主编:孙汝贤孔诚任涛然邓东荣胡耀武古川大石勇刘皓鹏欧阳楚风出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形意拳十二形关于形意拳十二形,刘奇兰之子刘殿琛先生在《形意拳抉微》一书中写得非常明确。

他写道:“天生动物各异其能,长于此者短于彼,未有能兼全者。

唯人为万物之灵,故能采诸物之长以为已用。

形意武术所以有十二形之别者,即此故也。

十二形者,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鹱、鹰、熊也。

”意思是说形意拳与其它门派的武术不同的是学练动物之特长以为已用。

练习时要象其形,取其意,取法为拳。

所以练龙形时要练搜骨之能,练虎形要练扑食之勇,练猴形要练纵山之灵,练马形时要练疾蹄之功,练鼍形要练浮水之精,练鸡形时要练欺斗之勇,练燕形时要练抄水之妙,练鹞形时要练人林之巧,练蛇形时要练拨草之能,练鹱形要练竖尾之能,练鹰形时要练捉拿之功,练熊形时要练竖项之力。

把这些动物之特长练到自己身上,成为自卫防身的本领,所以说形意拳是攻防技击性极强的内家拳术。

形意拳也是有着特殊功效的健身长寿之术。

通过十二形的练习,使我们从精神到力量,从皮肤到内脏,从关节到骨骼,无一处不得到充分地锻炼。

从而改善和提高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的人体机能,增强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健康长寿。

形意拳是内家拳,讲究“气沉丹田”,“练就丹田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丹田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起源地,练习十二形的过程,就是练就丹田,更好地疏经通络的过程。

《灵枢‘经脉》二篇强调:“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疏经脉是决死生处百病的关键,所以练习形意拳可以使慢性疾病得到康复,无病的人更加健美,老年人能够长寿。

本书介绍十二形时,每形都分4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前辈们真人真事的叙述,或通过20世纪60年代北京武术盛会的介绍,或通过形意拳老前辈们的讲述和传授,或通过对该形的考证和分析来说明该形的特性,该形的练法和使用,从而再现武术老前辈们的光彩形象,从而掌握该形的要领,提高练习形意拳的兴趣;第二部分介绍的是传统的河北形意拳十二形。

直腿坐松腰法—气收命门、气从命门出、气返内脏

直腿坐松腰法—气收命门、气从命门出、气返内脏

直腿坐松腰法—气收命门、气从命门出、气返内脏直腿坐松腰法I、直腿坐放松法内容简介直腿坐放松法的定义:第一步松腰法是要把气收到命门,炼精化气。

第二步功是气从命门出来,练膜络的开合。

第三步功是气返回内脏,练脏真混元气。

“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十年而神且灵。

”直腿坐放松法分为十步功,如果每三个月升一级,三年应该可以练成小乘功夫。

II、直腿坐放松法的功用及其特点直腿坐放松法的首要功能是松腰(第2、3、4、5腰椎以及第5腰椎与骶骨相交的地方都要放松),其次它还可以松骨盆、盆腔、胯关节、大腿根部等。

这里主要介绍松腰。

一、松腰的含义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放松,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

达到站立时腰部伸直乃至后突;坐时腰部伸直乃至前塌,伸直时不要硬挺,而是上下牵拉,好似各脊椎骨轻轻重叠在一起,古谓“形如九曲珠”,就指放松的脊椎而言。

二、松腰的简单标志站立时腰能随着呼吸自如地外凸和回缩。

具体做法:自然站立,吸气时,肚脐和命门同时往外凸,凸得越大越好,呼气时还原。

三、松腰的意义腰为肾之外府,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化生元气,注于气海以滋养全身。

又腰为支撑人体的重要支柱。

故练功家特别重视之。

松腰可使腰部灵活。

不仅要能转平圈,而且要能转立圈与混旋圈。

这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此即古人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之意。

另一方面,腰部放松可使气血流通,从而保证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古人说“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又说“力由脊发”,腰部不能放松,是达不到此境界的。

“命意源头在腰隙”,这句话是《十三势歌》的关键。

腰隙是指腰椎之间的缝隙,即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之间的命门穴。

命门前面,两肾当中的“混元神室”是元气发生的地方,是先天气场的所在地。

后天气和先天气在那儿混合变成人体生命的整体性的气。

在性命学说里边,性就是神意,命就是气。

“命意源头在腰隙”是什么意思呢?关键是这个“在”字。

人的气和神意的发源地在腰隙命门,练太极拳要从那儿发出意和气。

形意拳的鼻祖——岳飞

形意拳的鼻祖——岳飞

形意拳的鼻祖——岳飞(上接1月27日三版)民国年间,形意拳界把秘传的《岳武穆王九要论》在一些形意拳家的著作中陆续附录公布于世。

如1919年李剑秋著《形意拳术》中附录“岳武穆形意拳术要论”。

1929年凌善清著《形意五行拳图说》辑录“武穆形意拳要论”。

1934年,李存义述,董秀升编的《岳氏意拳五行拳精义》中也录有“岳武穆九要论”。

此三种版本,叫法虽有差异,但内容基本一致,出入并不很大。

且都明确尊为岳飞之作。

形意拳门一般简称《九要论》。

虽然有人对此《九要论》也提出非岳飞之作的质疑,但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我们仍尊重传统,视为岳飞所传。

此《九要论》,在形意拳传人中,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传抄演练,对提高形意拳技,确有学习与研究的价值。

后来,有的人干脆就习惯地称之为《形意要诀》。

据形意前辈传言,岳飞原有完整拳谱,但已散失不全,现流落于世的仅此《九要论》而已。

此要论不仅有气论,动静、三节、四稍、内五脏之详说,而且,有身法、拳法、变化在心以及内外三合之论,岳飞上述拳理拳法和重视心意的思想作用,对后来姬际可创“心意六合拳”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综观《岳武穆王九要论》中一系列拳法理论,精辟见解,虽历经数十代,但至今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在形意拳的传承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地指导着研习形意拳的人们。

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以为,即使《九要论》不是岳飞之作,也是形意拳先师实践总结出来内部流传的拳谱,也是在岳飞思想的基础上,或者就是岳飞的传人,根据岳飞所传,编纂整理而成的。

既然能贯以岳飞之名,恐怕与岳飞也不无关系。

不论《九要论》是否岳飞之作,岳飞是形意门的鼻祖,乃是大多数《拳谱》与形意前辈代代相传留下来的。

其三,大多数《形意拳谱》著述,都尊岳飞为始祖。

较早始见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心意六合拳谱》序言中这样记述。

“王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也……。

当童子时,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

可在线传送的电子书目录 各类武术书

可在线传送的电子书目录 各类武术书

分类心意心意拳马琳璋pdf格式文件大小:11.10MB)心意六合拳艺传真pdf格式文件大小:4.10MB)清晰度不很好心意六合拳陶子鸿pdf格式文件大小:2.75MB姬龙峰祖师原传心意六合古拳法成元昭pdf格式文件大小:7.49MB范氏心意拳谱pdf格式文件大小:(3.47MB)心意拳练功窍要马琳璋pdf格式文件大小:29.50MB陈守孚老师心意拳初修法要辑录pdf格式文件大小:886.00KB内家拳功与心意六合拳顾凤宾pdf格式文件大小:(17.70MB)心意六合拳真传实战教程训练目标实施手册(马胜利).pdf”(38.30MB)戴氏心意拳郭瑾刚pdf格式文件大小:(51.40MB)戴氏心意拳霍永利pdf格式文件大小:(5.09MB) 本书全部为照片心意六合拳李洳波pdf格式文件大小:(38.50MB)华岳心意:三盤十二式-心意六合八法拳陈亦人pdf格式文件大小:(2.81MB)心意六合拳发力与技击王安宝魏峰pdf格式文件大小:(4.62MB)山西六合心意拳张友林pdf格式文件大小:(1.17MB)纯文字无图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单操与技击闫无为pdf格式文件大小:(13.30MB)心意门秘籍李新民pdf格式文件大小:(5.17MB)洛阳心意拳孙友恒(不清晰)pdf格式文件大小:(42.30MB)心意六合拳徐谷鸣pdf格式文件大小:(46.00MB)少林心意拳贾召宣pdf格式文件大小:(6.84MB)心意太极拳马琳璋马天巧pdf格式文件大小:(6.41MB)心意六合拳秘传(陶景和).pdf”(6.27MB)形意孙禄堂武学录孙禄堂著孙剑云编pdf格式文件大小:(6.79MB)拳意述真孙禄堂中华书店影印版pdf格式文件大小:21.10MB形意拳真传图谱李金波pdf格式文件大小:(7.30MB)形意拳术体用全书技法篇孙绪pdf格式文件大小:(88.20MB)形意拳术抉微刘殿琛pdf格式文件大小:(7.76MB)形意拳术大全(第二版) 吴殿科pdf格式文件大小:(252.00MB)形意拳入门讲座李文彬(杂志文章精选)pdf格式文件大小:(8.80MB)古拳谱形意拳秘法高降衡(杂志文章精选)pdf格式文件大小:(8.28MB)形意拳练法用法与功法曹志清pdf格式文件大小:(5.66MB)形意母拳姜容樵pdf格式文件大小:( (18.30MB)形意六合拳撮要朱国福pdf格式文件大小:(12.80MB)宝鼎形意拳与内功十三段pdf格式文件大小:5.56MB宝鼎形意拳谱pdf格式文件大小:(995.00KB)形意拳快速入门不求人王建华pdf格式文件大小:2.01MB中国形意拳周永祥pdf格式文件大小:3.13MB国术新教本形意五行拳图说(形意拳图说)靳云亭凌善清pdf格式文件大小:8.74MB 形意拳术讲义薛颠pdf格式文件大小:(9.30MB)象形拳法真诠薛颠pdf格式文件大小:(9.70MB)李仲轩解析象形拳法真诠pdf格式文件大小:21.94MB逝去的武林李仲轩pdf格式文件大小:15.22MB逝去的武林2——高术莫用_纯文字版.pdf”(1.23MB)金刚圭旨法象(华佗五禽戏)-薛颠.pdf.pdf”(2.75MB)薛颠象形术-五法八象_年明亮编着.pdf”(1.77MB)李氏形意太极拳(清晰全本) 李春苓pdf格式文件大小:(52.20MB)宋氏形意拳续编下篇宋光华pdf格式文件大小:(10.90MB)宋氏形意拳续编上篇宋光华pdf格式文件大小:(8.64MB)形意五行拳术(关永年).pdf”(1.20MB)形意拳攻防技击(刘彦培).pdf”(7.55MB)形意拳(孙豹隐).pdf”(2.39MB)形意朴刀++形意方便铲(邱万春).pdf”(1.17MB)形意剑术(刘玉增).pdf”(3.62MB)形意大成拳(陈云开).pdf”(7.88MB)洗髓经(布华轩).pdf”(698.00KB)山西车派形意拳阎耀武演述杨映光杜世秀整理pdf格式文件大小:(1.99MB) 形意拳术体用全书五行功法篇孙绪编著pdf格式文件大小:(59.10MB)形意拳术李天骥pdf格式文件大小:(5.62MB)带网址广告,不清楚形意拳孙汝贤pdf格式文件大小:(4.35MB)中国尚氏形意拳(苏立志)pdf格式文件大小:(34.20MB)形意拳实战技法张桐pdf格式文件大小:(1.79MB)形意拳杂式捶姜容樵pdf格式文件大小:(11.40MB)形意拳术李剑秋pdf格式文件大小:(1.12MB)形意拳谱刘纬祥pdf格式文件大小:(1.62MB)形意大连环沙国政审定pdf格式文件大小:(40.70MB)宋氏形意拳续编上篇宋光华pdf格式文件大小:(9.08MB)形意八卦掌-徐连生杂志连载共22页pdf格式文件大小:(1.38MB)形意拳:中国武术系列规定套路pdf格式文件大小:(3.57MB)形意拳器械技击功法(第三集) 房丹才pdf格式文件大小:(23.00MB)形意拳器械技击功法(第二集) 房丹才pdf格式文件大小:(26.20MB)形意拳器械技击功法(第一集) 房丹才pdf格式文件大小:(20.60MB)形意拳散手炮沙国政pdf格式文件大小:(1.26MB)河南正宗形意拳裴锡荣pdf格式文件大小:(41.60MB)形意拳理论研究曹志清pdf格式文件大小:(6.89MB)形意拳械精解上册邸国勇pdf格式文件大小:(23.30MB)形意拳械精解下册邸国勇pdf格式文件大小:(35.10MB)形意拳图解苗树林pdf格式文件大小:(1.70MB形意拳技击术尚济pdf格式文件大小:(15.90MB)形意拳博击的理与法买正虎pdf格式文件大小:(12.60MB)形意拳述真杨遵利pdf格式文件大小:(70.00MB)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1辑李文彬pdf格式文件大小:”(11.10MB)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2辑李宏pdf格式文件大小:(10.30MB)尚派形意拳械抉微第3辑李宏pdf格式文件大小:8.20MB)形意拳内劲蓄发的刚攻快技苏耘pdf格式文件大小:(5.12MB)形意拳技击珍传详解pdf格式文件大小:(1.35MB)形意拳械教范黄柏年pdf格式文件大小:(6.01MB)形意拳拳谱李洛能pdf格式文件大小:(2.44MB)神功形意拳王连义pdf格式文件大小:(3.33MB)行意拳谱-刘纬祥.pdf.pdf”(1.62MB)岳氏意拳五行精义.pdf”(14.20MB)岳氏意拳十二形精义.pdf”(13.90MB)五法八象(年明亮).pdf”(1.77MB)大成拳(意拳)意拳-中国现代实战拳学(香港版)姚宗勋pdf格式文件大小:28.30MB 意拳-中国功夫之精髓(香港版)韩星桥pdf格式文件大小:36.20M姚承光中国意拳标准教程意拳功法pdf格式文件大小:14.60MB大成拳实用学说秘静克(照片版)pdf格式文件大小:(8.18MB)意拳站桩王玉芳pdf格式文件大小:697.00KB意拳心法(谢永广).pdf”(7.71MB)大成拳实战速成+王忠海编著.pdf.pdf”(38.90MB)意拳拳学(王芗斋创++刘涛++李全有整理).pdf”(9.62MB)意拳:中国最新实战拳学(薄家骢).pdf”(23.40MB)意拳(薄家骢).pdf”(13.20MB)真正大成拳(李康).pdf”(7.75MB)怎样练大成(赵祯永).pdf”(1.93MB)太极拳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pdf格式文件大小:(5.85MB)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pdf格式文件大小:(1.84MB)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pdf格式文件大小:(17.20MB)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pdf格式文件大小:(17.30MB)世传陈氏太极拳陈小旺pdf格式文件大小:(53.40MB)陈氏太极拳术陈正雷pdf格式文件大小:(26.70MB)中国陈氏太极(陈正雷).pdf”(14.30MB)陈式太极拳养生功陈正雷pdf格式文件大小:(1.07MB)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格式文件大小:(9.90MB)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马虹pdf格式文件大小:30.20MB)陈式太极拳拳理阐微马虹pdf格式文件大小:7.60MB)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马虹pdf格式文件大小:21.20MB)陈式太极拳劲道释秘:拆拳讲劲-陈照奎秘传马虹pdf格式文件大小:14.90MB)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pdf格式文件大小:(12.00MB)陈氏太极拳沈家桢顾留馨pdf格式文件大小:(18.40MB)陈式太极拳入门冯志强pdf格式文件大小:(2.98MB陈氏小架太极拳-范春雷.pdf.pdf”(8.11MB)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及单刀单剑(王西安著).pdf.pdf”(14.00MB)陈式太极长拳与短拳都文才著.pdf”(9.86MB)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pdf.pdf”(2.36MB)陈式太极拳养生功(陈正雷).pdf.pdf”(907.00KB)陈式太极拳五功八法十三势(阚桂香).pdf.pdf”(7.72MB)陈氏太极拳拳法与套路教程-吴自立编著.pdf.pdf”(19.90MB)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吴自立).pdf.pdf”(7.77MB)陈式太极拳精义-张茂珍.pdf.pdf”(36.90MB)陈式太极剑(田秀臣演述++周佩芳++林伯原编著).pdf.pdf”(1.06MB)陈式太极功夫+系列之一+老架一路(马国相).pdf.pdf”(14.30MB)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陈小旺).pdf.pdf”(1.83MB)陈式简化太极拳入门(阚桂香).pdf.pdf”(1.70MB)陈照奎老师一路拳口述(手抄本)作者不详.pdf”(15.90MB)陈氏二路太极拳(刘鹏).pdf.pdf”(5.68MB)松田隆智《陈家太极拳》.pdf.pdf”(10.50MB)陈小旺编著-中国陈氏太极拳.pdf.pdf”(3.13MB)精功陈式太极拳(乔熛).pdf.pdf”(2.06MB)精编陈式太极拳拳剑刀(武世俊编著).pdf.pdf”(6.17MB)陈式太极拳精选++(修订本)【冯志强】.pdf”(9.35MB)图解心意混元太极拳内功(冯志强).pdf”(593.00KB)冯志强图解心意混元太极拳内功.pdf”(7.90MB)陈式太极拳入门十二说要【冯志强】.pdf”(228.00KB)杨式太极拳述真汪永泉pdf格式文件大小:(16.20MB)《杨式太极拳:小架及其技击应用》于志钧编著.pdf”(12.40MB)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手绘图)pdf格式文件大小:(1.71MB)杨式太极拳傅钟文1963pdf格式文件大小:(4.44MB)杨氏太极拳、剑、刀杨振铎pdf格式文件大小:(22.40MB)杨式太极拳诠释-理论篇王志远pdf格式文件大小:(4.06MB)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王志远pdf格式文件大小:(28.30MB)杨氏太极拳刀剑杆推手合编陈炎林pdf格式文件大小:(35.80MB)杨氏太极拳诠真(陈龙骧).pdf”(31.40MB)杨式太极长拳(孙南馨).pdf”(2.26MB)杨氏太极拳法精解(陈龙骧).pdf”(6.32MB)杨氏太极刀枪精解+陈龙骧+李敏弟著.pdf.pdf”(9.27MB)三才武当对剑(陈龙骧).pdf.pdf”(2.30MB)三才剑法精解(陈龙骧).pdf.pdf”(5.52MB)杨式太极拳技击(杨慎华).pdf”(42.40MB)杨家太极拳各艺要义(黄文叔着).pdf”(23.50MB)杨式太极剑诠释(王志远).pdf”(37.00MB)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傅钟文).pdf”(28.10MB)杨式太极拳体用图解(崔毅士亲传__崔仲三编著).pdf”(14.00MB)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杨礼儒).pdf”(33.10MB)杨氏太极拳真传(赵斌).pdf”(6.70MB)杨式太极拳用法解要(庞大明).pdf”(5.93MB)杨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张勇涛).pdf”(14.10MB)杨式太极拳阐秘(庞大明).pdf”(19.10MB)杨家太极拳老拳谱+吴家藏本.pdf”(2.80MB)杨家太极拳各艺要义(黄文叔着).pdf”(23.50MB)汪永泉授太极拳语录与拳照-刘金印.pdf”(12.90MB)汪传杨氏太极拳修整实录-汪仲明.pdf”(10.20MB)杨氏太极拳、剑、刀高难套路及秘传九诀(李鸿义).pdf”(4.00MB)杨氏太极剑法精解——附李雅轩43式太极拳(陈龙骧).pdf”(1.67MB) 杨式太极刀(崔仲三).pdf”(1.34MB)杨式十八式圆形行功太极拳剑(张楚全).pdf”(2.30MB)杨式秘传一二九式太极长拳(张楚全).pdf”(4.03MB)杨式二十四式太极剑(张楚全).pdf”(1.36MB)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诠(李琏).pdf”(7.28MB)杨班侯活步大架太极拳++(64势)【乌汝森】.pdf”(5.41MB)武当赵堡太极拳大全(原宝山).pdf”(5.99MB)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李秉慈+翁福麒).pdf”(4.65MB)杨式左右架太极拳(邱兆恒).pdf”(3.32MB)杨式太极扇73式(杨丽).pdf”(5.54MB)杨式太极扇36式(杨丽).pdf”(6.00MB)杨式太极拳术述真(魏树人).pdf”(10.20MB)杨式太极拳拳照图谱(傅清泉).pdf”(8.82MB)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pdf”(9.63MB)杨式太极拳架详解(林炳尧).pdf”(4.82MB)杨式太极六十六式弓林拳(张楚全).pdf”(4.07MB)杨式太极刀入门++崔毅士太极刀真传(张勇涛).pdf”(12.60MB)杨式太极刀(王志远).pdf”(2.35MB)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郑曼青).pdf”(1.60MB)武式太极十三连环剑(翟维传).pdf”武式太极拳桩功(翟维传).pdf”(7.73MB)武式太极拳小架(翟维传).pdf”(8.62MB)武式太极拳推手(翟维传).pdf”(11.30MB)武式太极拳术(翟维传).pdf”(43.60MB)武式太极拳老架(翟维传).pdf”(19.20MB)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10.10MB)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10.00MB)武式太极拳拳解与论述(翟维传).pdf”(28.80MB)翟维传著《武式太极大杆》.pdf.pdf”(54.50MB)武式太极拳阐秘(庞大明).pdf”(36.20MB)武派太极技击术(高连成).pdf”(30.90MB)武式太极拳正宗(薛乃印).pdf”(2.15MB)武式太极拳十三式(乔松茂).pdf”(2.27MB)武式太极拳诠真(乔松茂+).pdf”(18.80MB)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pdf”(14.10MB)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洪丽).pdf”(1.83MB)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pdf”(901.00KB)武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陈建云).pdf”(3.53MB)武式太极拳(郝少如).pdf”(1.45MB)武氏太极拳图解及太极论·诀(李鸿义)图不清楚.pdf”(1.85MB)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吴文翰).pdf”(15.50MB)沈阳武派太极拳直讲(王善德).pdf”(13.50MB)赵堡太极秘传兵器解读(王海洲).pdf”(19.90MB)中国赵堡太极(赵增福).pdf”(6.02MB)武当赵堡太极拳小架郑悟清传郑瑞编pdf格式文件大小:(4.49MB) 赵堡太极拳十三式(王海洲).pdf”(2.64MB)赵堡太极拳诠真(王海洲).pdf”(26.80MB)武当赵堡大架太极拳(赵增福+).pdf”(9.97MB)[和式太极拳谱].和有禄.扫描版.pdf”(7.07MB)自然太极拳(祝大彤).pdf”(16.00MB)王培生内功心法太极拳(张耀忠).pdf”(32.90MB)太极拳术顾留馨pdf格式文件大小:(11.60MB)太极拳全书(修订本)人民体育出版社pdf格式文件大小:(26.60MB) 太极拳动力的科学戴君强pdf格式文件大小:(2.42MB)太极八卦气功与眼病治疗张琼芳pdf格式文件大小:(1.32MB)武当三丰太极拳刘嗣传pdf格式文件大小:(9.47MB)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图解.pdf”(165.00KB)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剑(梁超群).pdf”(10.50MB)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张奇).pdf”(5.49MB)张三丰太极太极拳及内功理论.pdf”(497.00KB)武当太极拳(万簌平).pdf”(2.52MB)武当气功太极拳(马杰).pdf”(2.75MB)武当浑圆太极拳(下册)【胡转运】.pdf”(8.31MB)武当浑圆太极拳(上册)【胡转运】.pdf”(12.50MB)《太极拳学》第一版孙禄堂pdf格式文件大小:12.30MB盈虚有象-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余功保.扫描版.pdf”(74.50MB)太极长拳108式揭秘熊征著.pdf”(4.80MB)太极养生技击秘要(李务公).pdf”(21.20MB)太极推手绝技(安在峰).pdf.pdf”(5.60MB)太极拳对练_沙国政.pdf.pdf”(3.42MB)太极球龙形十三式++太极剑三十二式++太极推手.pdf.pdf”(6.92MB)太极内功养生术(关永年).pdf.pdf”(15.10MB)太极内功养生法(祝大彤).pdf”(15.70MB)太极内功心法全书++(下卷)【钱惕明】.pdf.pdf”(65.60MB)太极棍(陈固安).pdf.pdf”(1.15MB)双人太极球.pdf”(27.60MB)养生太极推手(黄康辉).pdf”(21.00MB)太极十三剑(李文贞).pdf.pdf”(1.52MB)太极解秘十三篇(祝大彤).pdf”(5.42MB)三十九式太极拳劲意直指(张耀忠).pdf”(18.60MB)42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安在峰编者).pdf.pdf”(2.16MB)武当顾式太极拳-刘登信著.pdf.pdf”(9.19MB)宋书铭手抄本太极功.pdf”(2.55MB)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三(李兆生).pdf”(33.30MB)中国唐代三世七太极拳与剑术(王知刚).pdf”(6.55MB)国术太极拳(吴图南).pdf”(2.42MB)老三本《太极拳谱》(郝和珍藏本).pdf”(1.47MB)中国循经太极拳二十四式(李兆生).pdf”(4.62MB)42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安在峰编者).pdf”(2.16MB)太极拳之研究(太极泰斗吴图南讲授·马有清编著).pdf”(7.65MB)太极内功解秘(祝大彤).pdf”(13.00MB)怎样练习太极拳(顾留馨).pdf”(1.78MB)中国传统太极108式.pdf”(49.40MB)怎样打太极拳.pdf”(2.06MB)中国八卦太极拳(赵增福).pdf”(44.50MB)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8.17MB)养生太极拳(孟庆念).pdf”(1.74MB)养生太极:内功外拳的身心运动(刘长修).pdf”(14.40MB)怎样教好练好简化太极拳(张其华).pdf”(2.23MB)少林功夫“少林三绝.pdf”(8.74MB)少林武术精华(王长青__郑忠孝编着).pdf“少林罗汉十八手.全套路醉拳.pdf”(764.00KB)“少林罗汉拳绝技(拳功卷).高翔主编.pdf”(18.00MB)少林金狮拳.pdf”(2.09MB)“少林金刚硬气功.pdf”(6.59MB)金警钟——少林七十二艺练法.Jin.Jing.Zhong.-.Training.Methods.of.Shaolin.pdf”(6.08MB) 福建少林狗拳(周金伙).pdf”(3.05MB)《泉州少林古拳谱注译》郑连来藏谱郑昆明注译.pdf”(6.09MB)[少林罗汉拳绝技(实战卷)].pdf”(24.20MB)[少林绝命腿].李飞.王信得.扫描版.pdf”(5.53MB)[少林护身暗器秘传].素法.德虔.德炎.德皎.扫描版.pdf”(4.90MB)[少林兵器总谱秘本].素法.扫描版.pdf”(1.01MB)[少林八极拳].素法.扫描版.pdf”(15.70MB)[三路华拳].蔡龙云.扫描版.pdf”(24.40MB)[少林三绝].德虔.扫描版.pdf”(5.19MB)少林内劲一指禅].李培海.扫描版.pdf”(1.78MB)[少林内功绝技].悟真.扫描版.pdf”(2.40MB)[少林秘宗拳术-小虎燕].王佐秋.贺春林.扫描版.pdf”(2.31MB)[少林十大武艺].吴景川.扫描版.pdf”(4.76MB)[童子功].张仲葛.何绍奇.扫描版.pdf”(2.63MB)[通背拳术].郑剑锋.扫描版.pdf”(2.69MB)[通背拳连环秘技].任刚.扫描版.pdf”(3.41MB)少林六合门+第一集+(孙崇雄胡金焕黄秀玉高建清整理).pdf.pdf”(4.68MB)少林六合门++第二集(孙崇雄++胡金焕++黄秀玉++高建清整理).pdf.pdf”(2.68MB) 少林金狮拳-胡金焕+翁冶兴+孙崇雄编著.pdf.pdf”(2.19MB)少林金刚拳(素法).pdf.pdf”(2.80MB)少林疯魔棍法禅宗.pdf.pdf”(3.41MB)内家拳功法揭秘(左致强).pdf”(22.70MB)南少林鱼拳-胡金焕+涂基清+胡晓虹著.pdf.pdf”(964.00KB)南拳拳术(曾昭胜).pdf.pdf”(1.98MB)南拳汇宗(下册)【胡金焕】.pdf.pdf”(3.84MB)南拳汇宗(上册)【胡金焕】.pdf.pdf”(3.48MB)参禅日记.pdf”(17.40MB)少林燕青拳中英文本(耿军).pdf.pdf”(6.01MB)少林实用防身醉拳(李健新).pdf”(1.51MB)李派拳法 1 务真派少林内廊秘法拳(张绍堂).pdf”(41.50MB)罗汉拳图影(朱霞天).pdf”(1.63MB)南拳(朱瑞琪).pdf”(1.14MB)洪拳(曾广锷).pdf”(2.82MB)雄拳百式(刘法孟).pdf”(25.70MB)武当功夫《武当拳之研究》作者:江百龙主编.pdf”(8.02MB)《武当剑法大要》黄元秀编.pdf”(1.00MB)武当太乙神剑门真宗(关亨九).pdf”(34.10MB)武当中和功(到134页).pdf”(1.87MB)武当玄功太极掌.pdf.pdf”(1.74MB)武当剑术.pdf”(4.29MB)武当洪拳十大盘功_安在峰.pdf.pdf”(556.00KB)武当纯阳拳炼养全书完整版.pdf”(67.20MB)武当犹龙派太极拳(网络版).pdf”(1.69MB)武当武术系列丛书:软硬功集粹(严章荣).pdf”(1.78MB)武当太乙五行拳.pdf”(3.30MB)武当太极拳与盘手20法(裴锡荣).pdf”(2.44MB)武当太极剑:演练教程(裴敬珍).pdf”(840.00KB)武当松溪派内壮基本功法(王维慎).pdf”(2.73MB)武当拳术秘诀(金一明着).pdf”(1.43MB)武当拳法实用制敌术(贺春林).pdf”(4.82MB)武当内家特技太乙五行拳实战精解(金子弢).pdf”(2.01MB)武当秘门技击术+入门篇(高翔).pdf”(3.93MB)武当秘传松溪内家拳++(下册)(游明生).pdf”(14.00MB)武当秘传松溪内家拳++(上册)(游明生).pdf”(21.70MB)武当秘传短打绝技(游明生++赵蓉编着).pdf”(6.42MB)武当秘传短兵绝技(游明生++赵蓉编着).pdf”(5.55MB)武当绝技:秘本珍本汇编(续集)(李天骥主编).pdf”(5.24MB)武当绝技:秘本珍本汇编(李天骥主编).pdf”(10.50MB)武当九宫拳宗阐秘(王炳生).pdf”(2.04MB)武当剑—单练暨对剑(朱廉方审定+张金普编着).pdf”(2.63MB)武当剑(陈湘陵).pdf”(3.05MB)八卦掌阴阳八卦掌蟒形掌田迴pdf格式文件大小:(10.90MB)阴阳八卦掌:狮形掌(田克延)pdf格式文件大小:6.65MB无极八卦掌(王靖岳)pdf格式文件大小:13.50MB宋式八卦掌与器械pdf格式文件大小:38.70MB释练尹式八卦掌(王亭)pdf格式文件大小:16.90MB史式八卦连环腿与指路拳(史乃健)pdf格式文件大小:18.00MB)梁氏八卦掌老八掌(张全亮)pdf格式文件大小:19.40MB)李子鸣传梁式直趟八卦六十四散手掌(张全亮)pdf格式文件大小:(2.83MB) 行八卦运太极解玄机张全亮新解内家拳秘要pdf格式文件大小:(20.90MB) 董海川八卦掌转掌技击术(李功成) pdf格式文件大小:(3.32MB)董海川八卦掌神功秘诀(李功成)pdf格式文件大小:(2.42MB)董海川八卦掌72擒拿法-王尚智pdf格式文件大小:(1.49MB)传统八卦掌第一册(朱宝珍)pdf格式文件大小:(8.22MB)传统八卦掌第四册(朱宝珍)pdf格式文件大小:(26.30MB)传统八卦掌第三册(朱宝珍)pdf格式文件大小:(12.40MB)传统八卦掌第二册(朱宝珍)pdf格式文件大小:(8.09MB)程氏八卦掌(刘敬儒)pdf格式文件大小:(20.80MB)八卦掌正宗真传(刘敬儒)pdf格式文件大小:(6.53MB)八卦掌习练窍要(张茂华)pdf格式文件大小:(10.70MB)八卦掌述真图谱(刘敬儒)pdf格式文件大小:(3.45MB)八卦掌入门(贾树森)pdf格式文件大小:(9.98MB)八卦掌秘传拳谱拳法高银鹤pdf格式文件大小:(4.70MB)八卦掌精要(张全亮)pdf格式文件大小:(7.22MB)八卦掌答疑(张全亮)pdf格式文件大小:(8.19MB)八卦掌按摩疗法(解佩启)pdf格式文件大小:(7.93MB)八卦掌(刘敬儒)pdf格式文件大小:(8.90MB)八卦三合功张全亮pdf格式文件大小:(1.89MB)八卦内丹桩功(解佩启)pdf格式文件大小:(3.22MB)八卦龙凤换手剑pdf格式文件大小:(1.95MB)阴阳八盘掌(清代原传八卦掌)卢正文任文柱pdf格式文件大小:(89.60MB)《八卦洗髓功》张全亮pdf格式文件大小:(449.00KB) 杂志精选中华武术大观沙国政专辑:八卦狮形掌形意鸡形拳武当八仙剑pdf格式文件大小:(38.30MB中国武术经典撷英+八卦掌pdf格式文件大小:(9.13MB)游身八卦連環掌-杜召棠.pdf.pdf”(6.36MB)孙禄堂《八卦拳学》第一版.pdf”(8.29MB)程派高式八卦掌谱-八卦柔身连环掌].刘凤彩.扫描版.pdf”(2.54MB)龙形八卦掌黄柏年.影印版.pdf”(2.48MB)八卦龙凤换手剑.pdf.pdf”(1.95MB)[阴阳八盘掌].任致诚.扫描版.pdf”(5.85MB)王培生教范八卦散手掌+(张耀忠).pdf”(15.30MB)实战八卦64散手掌(王培生).pdf”(12.60MB)正宗八卦掌(林燧).pdf”(3.63MB)孙锡堃著《武道秘诀·八卦拳真传》完整版(11.70MB)尹式八卦掌(张烈).pdf”(3.08MB)尹式八卦掌释秘(刘永椿).pdf”(2.05MB)形意八卦掌:健身与技击(宋狄雷).pdf”(12.40MB)游身连环八卦掌(温仲石).pdf”(1.40MB)游身八卦连环掌——健身篇(刘兴汉主编).pdf”(3.03MB)游身八卦连环掌(孙志君).pdf”(19.80MB)杨氏八卦掌秘法(杨维).pdf”(14.60MB)中华武术大观沙国政专辑:八卦狮形掌、形意鸡形拳、武当八仙剑pdf格式文件大小:(40.20MB)咏春拳李小龙校正咏春拳-缺页补充].Wing_Chun_Kung_fu_missing_pages.pdf”(1.93MB)咏春拳速成搏击术训练].魏峰.扫描版.pdf”(7.40MB)咏春拳高级功力训练].魏峰.扫描版.pdf”(90.90MB)咏春拳高级格斗训练].魏峰.扫描版.pdf”(30.90MB)[詠春拳顶尖高手必修].魏峰.扫描版.pdf”(52.20MB)[梁挻咏春拳英文高清版](463.00MB)[李小龙校正咏春拳](13.50MB)咏春拳(韩广玖).pdf.pdf”(2.08MB)咏春拳(续一)(韩广玖).pdf.pdf”(6.02MB)咏春拳(续二)(韩广玖).pdf.pdf”(4.16MB)咏春拳(续三)(韩广玖).pdf.pdf”(5.10MB)咏春拳(曾昭胜).pdf.pdf”(6.95MB)咏春拳梁光满.pdf.pdf”(73.90MB)咏春拳术经典函授.pdf.pdf”(2.93MB)咏春拳.梁挺(下).pdf.pdf”(27.40MB)咏春拳.梁挺(上).pdf.pdf”(11.10MB)李小龙截拳道醒思录:李小龙的生活智慧(精简版).pdf”(988.00KB)李小龙无敌寸拳函授教程.pdf”(14.20MB)[李小龙:截拳道之道].Tao.of.Jeet.Kune.Do.-.Bruce.Lee.pdf”(22.10MB)截拳道之道-李小龙].Tao.of.Jeet.Kune.Do.-.Bruce.Lee.pdf”(38.20MB)[截拳道之道].李小龙.扫描版.pdf”(7.94MB)截拳道之道-李小龙原著-TAO.OF.JEET.KUNE.DO.中译本.pdf”(684.00KB)[李小龙全书].魏峰.扫描版.pdf”(19.60MB)[李小龙:肢体表达艺术].The_Art_Of_Expressing_The_Human_Body.pdf”(13.80MB)李小龙技击法.pdf”(26.00MB)振藩截拳道入门].陈琦平.扫描版.pdf”(16.60MB)亚洲搏击术精选截拳道李小龙战功夫精萃魏峰编著.pdf.pdf”(4.77MB)图解截拳道技击全书.pdf.pdf”(4.47MB)神功绝技+李小龙短棍技击法.pdf.pdf”(5.58MB)李小龙制敌绝技与防身术秘诀:李小龙技击全集(下册)【王红辉】.pdf.pdf”(16.00MB) 李小龙威猛双节棍(郝钢).pdf.pdf”(27.30MB)李小龙克敌绝技+王红辉编著.pdf.pdf”(3.05MB)李小龙抗暴防身术(尚武).pdf.pdf”(8.15MB)李小龙截拳道基本技术与训练:李小龙技击全集(上册)【王红辉】.pdf.pdf”(4.98MB) 李小龙技击术——擒拿技击术(黄明贵).pdf.pdf”(4.22MB)李小龙功夫教程.pdf.pdf”(12.30MB)李小龙传世绝技截拳道腿法功夫(魏峰).pdf.pdf”(2.80MB)李小龙-魏峰着.pdf”(20.40MB)截拳道连环技法(舒建臣).pdf”(7.37MB)截拳道攻防技法(舒建臣).pdf”(9.00MB)抗暴绝技李小龙制暴自卫术(李涛).pdf.pdf”(3.30MB)截拳道—李小龙原著(38.20MB)菲律宾魔杖:李小龙短棍鼻祖(闫无为).pdf.pdf”(11.20MB)振藩截拳道:李小龙生平、拳理和格斗技艺魏峰(6.27MB)一代武星李小龙.pdf.pdf”(2.32MB)图解截拳道技击全书(戴相国).pdf”(4.84MB)全图解李小龙腿法(温戈).pdf”(10.40MB)神功绝技:李小龙二节棍攻击法].董子红.扫描版.pdf”(2.00MB)截拳道两节棍技法汇宗(李向伟).pdf.pdf”(6.71MB)全图解李小龙二节棍(温弋).pdf.pdf”(20.80MB)二节棍(吴志勇).pdf.pdf”(5.67MB)一代武星李小龙(沉理然).pdf”(3.05MB)海外武技:泰国拳:精解泰拳绝命技.pdf”(3.96MB)帕亚泰拳.pdf”(37.30MB)[图解泰拳实战技法].曹建泉.周共培.扫描版.pdf”(11.60MB)[泰拳技巧图解].武兵.扫描版.pdf”(6.19MB)泰拳腿法秘技-前胫猛踢马胜利(清晰度不佳).pdf”(9.64MB)泰国拳:最具实战威力的泰拳技法.pdf”(1.42MB)泰拳基础训练读本(舒建臣).pdf”(20.90MB)[巴西柔术降服技抓把技术扫描版.pdf”(37.80MB)[巴西柔术].魏峰.&.席连正.扫描版.pdf”(14.60MB)[柔道的戒律].(Canon.of.Judo).三船久藏.扫描版.pdf”(20.20MB)图解柔道:摔的技巧(工藤一三).pdf”(28.10MB)柔道入门(李其彪).pdf”(2.19MB)柔道教程(日本)醍醐敏郎.pdf”(23.70MB)柔道:以柔克刚的日本国技(李贤英).pdf”(3.08MB)五轮书(日本)宫本武藏pdf”(6.75MB)综合格斗.技术手册].(Mixed.Martial.Arts.The.Book.of.Knowledge).BJ.Penn.pdf”(47.00MB) 短棍术Inosanto,.Dan.-.The.Filipino.Martial.Arts.pdf”(11.10MB)“Hine,John.Y ang.Tai.Chi.Chuan.1992.OCR.6.0.pdf”(43.20MB)《美军生存手册》(美国陆军司令部)英文- 文字版[PDF].pdf”(7.03MB)前苏联克格勃夺命利器—桑搏擒摔术.pdf”(2.79MB)42天空手道训练速成教室.pdf.pdf”(4.43MB)图解空手道技击全书(彦红).pdf”(4.03MB)空手道摔技(尹伟).pdf”(1.10MB)空手道(刘同为).pdf”(3.66MB)日本空手道入门[日]藤本贞治.pdf”(3.06MB)全接触空手道(朱建华).pdf”(11.50MB)跆拳道八段名师话踢法(刘少海).pdf”(20.60MB)跆拳道(刘宏伟).pdf”(2.02MB)中国跆拳道实战100例(岳维传).pdf”(15.30MB现代跆拳道运动教学与训练(王智慧).pdf”(29.70MB)搏击:明星技术(英)戴维·米切尔.pdf”(7.07MB)[藏传密宗气功那若六成就法].玛尔巴译师.扫描版.pdf”(8.59MB)军警格斗2001年版美陆军格斗教材U.S.Marine.Corps 英文文字版pdf格式[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格斗教材].U.S.Marine.Corps.英文文字版.pdf”(5.35MB)国际特种部队—一击必杀格斗术.pdf”(8.02MB)[特种部队制敌绝技].吴巍.盛钧.扫描版.pdf”(12.90MB)[特警擒敌格斗术].魏峰.扫描版.pdf”(5.14MB)[世界特种部队高级格斗术与功力训练].魏峰.扫描版.pdf”(20.40MB)各国特种部队格斗术.pdf”(13.60MB)格斗-军警训练.pdf”(5.32MB)武警部队擒敌术实用训练指导教程(袁明杰).pdf”(3.52MB)暴力犯罪对策研究_减少缉捕暴力犯罪分子时警员伤亡的对策.pdf”(509.00KB)江湖打斗、格斗、防身术[大镖师:抗打神功].邵发明.扫描版.pdf”(3.06MB)[大镖师:镖师必读].邵发明.扫描版.pdf”(5.38MB)[怪招奇杀].居山.扫描版.pdf”(5.02MB)[古传实战秘技:峨嵋拳述真].董如军.扫描版.pdf”(2.64MB)[护身绝招400法].陈文彪.影印版.pdf”(3.43MB)江湖杀手秘技].邵发明.扫描版.pdf”(2.13MB)[江湖杀手怪招].戈盾.扫描版.pdf”(5.87MB)江湖打斗杀手拳].邵发明.扫描版.pdf”(1.72MB)江湖打斗三十六毒手].邵发明.扫描版.pdf”(1.54MB)江湖打斗绝命腿].邵发明.扫描版.pdf”(4.45MB)江湖打斗攻杀术].邵发明.扫描版.pdf”(3.87MB)[飞镖速成秘技].邵发明.扫描版.pdf”(10.10MB)[飞刀宝典].佚名.文字版.pdf”(658.00KB)剑法图说].宋赓平.扫描版.pdf”(3.46MB)[军事格斗技术].陈伟.扫描版.pdf”(19.50MB)[男女防身自卫术].(日)柘植久庆.影印版.pdf”(5.92MB)[实战摔法招招绝].吴信良.扫描版.pdf”(2.20MB)[实战拿法招招绝].吴信良.扫描版.pdf”(1.39MB)[实战绝技-三晃膀秘解].胡光锋.扫描版.pdf”(7.05MB)[实战打法招招绝].万汉奎.扫描版.pdf”(2.37MB)[说剑丛稿(增订本)].马明达.扫描版.pdf”(36.60MB)[实战踢法招招绝].吴飞龙.扫描版.pdf”(11.20MB)[潭腿图说].胡键.何光铣.扫描版.pdf”(2.11MB)武术硬功速成].王红辉.扫描版.pdf”(7.37MB)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侯介华.扫描版.pdf”(4.59MB)武术汇宗].万簌声.扫描版.pdf”(11.90MB)膝法大擂台].安在峰.扫描版.pdf”(3.17MB)中华民族真气养生健身法(罗汉功)].张玉林.扫描版.pdf”(6.04MB)中国武术史略].松田隆智.扫描版.pdf”(16.30MB)。

形意拳易筋洗髓理法精解(下)

形意拳易筋洗髓理法精解(下)

形意拳易筋洗髓理法精解(下)由于经筋走向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沿行于体表,不入内脏,靠四肢手足之锻炼,即可获得劲大力足的功效,故而有将“易筋”称之为外壮和外功。

因为筋与脏腑有着密切关系的仅肝和脾胃,《素问·痿论》曰:“肝主身之筋膜”。

筋束骨,系于关节,维持正常的屈伸运动,须赖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则筋力劲强,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血虚衰则筋力疲惫,屈伸困难。

肝体阴而用阳,故筋的功能与肝血的关系尤为密切。

肝血充盛,使肢体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

维持其坚韧刚强之性,肢体关节才能运动灵活,强健有力。

若肝的阴血亏损,不能供给筋和筋膜以充足的营养,则筋的活动能力就会减退。

当年老体衰,肝血衰少时,筋膜失其所养,故动作迟钝,运动失灵。

在病理情况下,许多筋的病变都与肝的功能有关。

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可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筋脉拘急,手足震颤等症状。

若热邪炽盛,燔灼肝之阴血,则可发生四肢抽搐,手足震颤,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之症。

《素问·经脉别论》中又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人以谷为本,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健旺,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则肝有所滋,筋有所养。

所以,筋与脾胃也有密切关系。

若脾被湿困,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筋失所养,可致肢体软弱无力,甚则痿废不用。

筋是靠五脏所养,“易筋”功夫仅能换劲,也即练于四肢手口;内壮行功的洗髓之法方能练于五脏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曰:“肾生骨髓,髓生肝”。

筋靠肝血所养,而肝又靠髓生成,五脏六腑及气、血、精、津、液、髓均是互生转化的;所以,易筋与洗髓是相辅相存同时并进的,易筋为短期性显效,而洗髓是长期方能入境;通过洗髓后,自然能补充易筋之功效。

武林界通常称“易筋容易,洗髓难”,故世人多炼外壮之易筋,而少于练内壮之洗髓!其实,易筋可有时间界限,而洗髓是长期性、永久性的。

武林中的诸多拳种门派将此二者硬性地分作两事,确为舍本逐末矣。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

作者简介
这是《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练习
读者
技术
方法
水平
掌握
要领
形意拳
介绍
实战 方面
详细
形意拳
先生
包括
这些
爱好者
通过
基本理论
内容摘要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是一本关于形意拳术的经典著作,由刘殿琛先生所著。这本书详细地介 绍了形意拳术的基本理论、技术要领、练习方法以及实战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是武术爱好者和专 业人士的必备读物。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是一本非常有益的书籍。它不仅让我更好地了解形 意拳术,还帮助我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技能和知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增强 了自己的体能和自信心,还学到了如何将形意拳术的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 强烈推荐这本书给那些对武术感兴趣的人。
目录分析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是一本关于形意拳术的经典著作,由刘殿琛先生所 著。这本书的目录包含了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形意拳术的不同方面,从 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下是对这本书目录的分析。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形意拳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刘殿琛先生在该章节中强 调了形意拳术是一种综合性武术,强调内外兼修、身心一体。同时,该章节还介 绍了形意拳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的深入探讨打下了基础。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形意拳术的桩法,包括对身体姿势、呼吸、意念等方面的 要求。刘殿琛先生在该章节中详细阐述了桩法的重要性和作用,强调了通过桩法 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

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上卷总论总论者形意各项技术之总根底也。

夫战争之道往往以白刃相加,只手抗敌为最后之胜利。

则武技一门实行军之命脉也。

然武技种类甚多,门分派别,各是其是。

要言之大概分为内外两派。

外派之长不过练习腰腿灵活,捉拿钩打,封闭闪展,腾挪跳跃诸法,以遇敌制胜而其弊则在于虚招太多,徒炫人耳目,不切于实用。

惟内家拳法,纯本于先天,按阴阳、五行、六合、七疾、八要诸法以成其技,此则总根底,不能不先为培植也。

夫人非气血不生,气血充足则精神健旺。

若先天气亏后天即须补救,补救之道在充其气养其血,但培养气血必先聚气于丹田,使丹田气足,然后内运于五脏,外发于四肢,再加以练习之功,血脉贯通,筋骨坚壮,内外如一,手脚相合,动静有常,进退有法,手不虚发,发则必胜,心不妄动,动则必应。

正所谓瘁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肢,,随意所适,得心应手以成百战百胜之技者也。

以下将各项总要之事分别言之。

第一章丹田论丹田者,阳元之本,气力之府也。

欲精技艺必健丹田,欲健丹田尤必先练技艺,二者固互为因果者也。

吾道皆知丹田为要矣,顾先师有口授而少书传,后之学者究难明其所以然,谨将受之吾师与廿年所体验者略述之。

所谓欲精技艺必先健丹田者,盖以丹田亏则气不充,气不充则力不足,彼五拳十二形空有架势,以之为顾法,则如守者之城池空虚;以之为打法则如战者之兵马嬴弱,故必于临敌挫阵之际,常若有一团气力坚凝于腹脐之间,倏然自腰而背而项直贯于顶,当时眼作先锋以观之,心作元帅以谋之,钻翻横竖起落随时而应用,龙虎猴马鹰熊变化而咸宜,毫忽之间,胜负立判,此丹田充盈而技艺所以精也。

何谓欲健丹田必先练技艺。

释之如下:或曰丹田受之先天,人所固有,自足于内,无待于外,但能善自保养,足矣,何待于练,窃谓不然。

凡人不溺于色欲,不丧肾精,保养有方,则元气自充,如是者尤可延年益寿,然究不能将丹田之气力发之为绝技也。

欲发之为绝技必自练始,练之之法一在于聚,一在于运。

聚者即八要中所谓舌顶、齿扣、谷道提、三心并诸法也,又必先去其隔膜,如心肝脾肺肾之五关层层透过,一无阻拦,八要之中所谓“五行要顺”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手要疾。手者,人之羽翼也,凡捍蔽进攻无不赖之。但交手之道全恃迟速。迟者负,速者胜,理之自然。故俗云:眼明手快,有胜无败。谱云:手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亦谓手法敏疾,乘其无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取之,不怕其身大力猛,一动而即败也。
三、脚要疾。脚者,身体之基也。脚立稳则身稳,脚前进则身随之。形意拳中浑身力整,无一处偏重,脚进身进,直抢敌人之位则彼自仆。谱云:手与脚合多一力。又云:脚打踩意莫留情,消息全凭后足蹬,脚踏中门抢他位,就是神手也难防。又云:脚打七分手打三。由是观之,脚之疾更当疾于手之疾也。
甲头部:
眼宜由前头筋之收缩而扩张,眼孔然后由眼轮匝筋收缩紧张,眼脸凝眸谛视绝无颤动之虑,口宜由口轮匝筋收缩向内闭锁口吻,牙则紧叩,舌用力贴着口盖微卷向后,若此则颊部颜面下鄂诸部之皮肤皆紧张矣,颈则由阔颈筋之收缩扩张颈部,皮面更依项部深处后大小直头筋之作用及前述口部之协力,使头部挺直,帽状腱膜前后紧张,更因两肩下垂之力延展颈部面积。
三尖要对者,鼻尖、手尖、脚尖相对也。夫手尖不对鼻尖偏于左则右边顾法空虚,偏于右则左边顾法空虚。手与脚、脚与鼻不对弊亦同。且三者如甚相偏斜则周身用力不均必不能团结如一而气因之散慢。顶心虽往下而气不易下行,脚心虽往上而气不易上收,手心虽往回而气不易内缩。此自然之理也。故三尖不对实与练气有大妨碍也。
一:
上肢基部宜用力内转二头膊筋与三头膊筋,平均收缩俾前后相抵抗,肘向体中线扭转,前膊与上膊常成九十至一百七十度之角,并因回前圆筋之收缩使腕部侧立,手则由深浅屈指筋之收缩依次屈各指,俾拇指与食指成半圆形,并使拇指基部与小指基部极相接近,俾小指亦与其他指平均用力。
二:
下肢大腿内面之内转股筋缝匠筋向内牵掣膝关节,大中小诸臀筋亦收缩,俾大腿有外转之势,四头二头股筋亦同时收缩,俾下腿与大腿成百五十度之角,前后保持平均态度,下腿在前者后面之二头腓肠筋与深层之比目鱼筋相伴收缩,使脚跟与下腿后面有相接近之势,在后之腿更因二头股筋用力收缩及屈趾筋之作用使膝关节屈向前内方,而两脚皆宜四面向下用力,使体重平均集于两脚之中心,两脚之方向常成四十五度,唯龙形九十度之角,后足之内踝与前足之后跟须在一直线内,此全身用力之大概情形也,然各部筋肉纵横交互复杂纷纭委曲,殆有不可以言喻者,心悟神会以尽精微,则存诸其人矣。
3楼 评论者:天一生水 于 2008/12/24 07:12 评论道:
第三章 运动筋骨说
形意武术之运动与普通运动不同,普通运动之用力只于一平面活动或只运动筋肉之一部,故简单明了易于领悟,形意武术则不然,全身之关节皆沿数运动轴以回转,而其筋肉之收缩程度不张不弛,务使各方面筋肉同时收缩无松缓者,方为圆满作到,故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无隙可乘、无暇可摘也,然全身筋肉甚多,非分部言之难期详尽,故逐次分述如左
内要提者,紧撮谷道,提其气上使聚于丹田,复使聚于丹田之气由背骨而直达于脑顶,周流往返循环无端。即谱所谓“紧撮谷道内中提”也。
三心要并者,顶心往下、脚心往上、手心往回也。三者所以使气会于一处,盖顶心不往下则上之气不能于丹田,脚心不往上则下之气不能收于丹田,手心不往回则外之气不能缩于丹田。故必三心一并而气始可归于一也。
四梢要齐者,舌要顶,齿要扣,手指脚趾要扣,毛孔要紧也。夫舌顶上嗓,则津液上注,气血流通。两齿紧扣则气贯于骨髓。手指脚趾内扣则气注于筋。毛孔紧则周身之气聚而坚齐之云者。即每一作势舌之顶、齿之扣、手脚趾之扣、毛孔之紧一齐如法为之,无先后迟速之分,盖以四者有一缺点则气散而力怠,便不足以言技也。
心要暇者,练时心中不慌不忙之谓也。夫慌有恐惧之意,忙有急遂之意。一恐惧则气必馁;一急遂则气必乱。馁乱则手足无所措矣,若素日无练习之功则内中亏虚,遇事怯缩,临敌未有不恐惧不急遂而心暇逸者。故心要暇,实与练气相表里也。
上卷
总论
总论者形意各项技术之总根底也。夫战争之道往往以白刃相加,只手抗敌为最后之胜利。则武技一门实行军之命脉也。然武技种类甚多,门分派别,各是其是。要言之大概分为内外两派。外派之长不过练习腰腿灵活,捉拿钩打,封闭闪展,腾挪跳跃诸法,以遇敌制胜而其弊则在于虚招太多,徒炫人耳目,不切于实用。惟内家拳法,纯本于先天,按阴阳、五行、六合、七疾、八要诸法以成其技,此则总根底,不能不先为培植也。夫人非气血不生,气血充足则精神健旺。若先天气亏后天即须补救,补救之道在充其气养其血,但培养气血必先聚气于丹田,使丹田气足,然后内运于五脏,外发于四肢,再加以练习之功,血脉贯通,筋骨坚壮,内外如一,手脚相合,动静有常,进退有法,手不虚发,发则必胜,心不妄动,动则必应。正所谓瘁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肢,,随意所适,得心应手以成百战百胜之技者也。以下将各项总要之事分别言之。
5楼 评论者:天一生水 于 2008/12/24 07:14 评论道:
第五章 七疾论
七疾者眼要疾、手要疾、脚要疾、意要疾、出势要疾、进退要疾、身法要疾也。习拳者具此七疾方能完全制胜。所谓纵横往来、目不及瞬,有如生龙活虎,令人不可捉摸者惟此耳。
一、 眼要疾。眼为心之苗,察敌情达之于心,然后能应敌变化,取胜成功。然交手之时瞬息万变,眼不疾即不能察其动静,识其变化,焉能出奇制胜哉?谱云:心为元帅,眼为先锋。盖言心之变动,均恃眼之迟疾,然眼之疾实练艺者之必要也。
三意要连者,心意、气意、力意三者连而为一,即所谓内三合也。此三者以心为谋主,气为元帅,力为将士。盖气不充则力不足,心虽有谋亦无所用,故气意练好而后可以外帅力意,内应心意。窃谓三意之连亦以气为先也。
五行要顺者,外五行为五拳,即劈崩钻炮横是也,内五行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也。外五行之五拳变化应用各顺其序,则周中规折中矩,气力之所到而架势即随之,架势之所至而气力即注之。故气力充则架势为有用;架势练而气力乃愈增。至内五行之五脏即谱云“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余初学技艺时颇学运气,如肩垂、项竖、齿扣、舌顶内提等,如法习之,数日一作势,渐觉气可至于心间,然即周身倦怠,四肢无力,强习数日,则气渐觉稍往下行,而又有周身倦怠之弊,如是者数次,而后始能一经作势,气即直达丹田,此即五行为五关之说。非精习前进,打破遮拦,不能聚气于丹田,运气于四肢,为一气充力足之武术家。是五行要顺者,即所以顺气也。
4楼 评论者:天一生水 于 2008/12/24 07:12 评论道:
第四章 六合论
吾尝言夫丹田矣,丹田盈而后艺精;更详夫练气矣,练气足而丹田益充,此皆得之于内而应之于外者。六合与七疾必不可不讲矣,七疾姑于下论之。所谓六合者,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是为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内外相关,统之曰六合。谱云:手去脚不去则罔然,脚去手不去亦罔然。又曰:上法须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才为真。又曰:手与脚合多一力。又曰:脚打踩意莫留情,消息全凭后足蹬。读此可见手足相关之意。盖演艺时手一伸,肩摧肘,肘摧手;足一进,胯摧膝,膝摧足。手足也,肘膝也,肩胯也其各点皆遥遥相对。肩肘手在于上,胯膝足在于下,而人之一身,下尤为上之本,譬诸大树,腿其根也。故胯一动而肩随之,膝一进而肘随之,足一趋而手随之,于是乎合演艺时身法最贵乎整,上下连而为一,无前仰后合先后错乱之病,是为整。苟将整字作到,真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势。然四肢之动,果何所主使乎,人莫不知其为心,心之动是为意,意有去意、来意、攻意、守意之别。源之于心,动之于意,故曰心意须相合,否则者不力,手足即不听指挥,而耳目无所施其聪明矣。意之所发谓之气,气之所使任乎意,相关相生,故须曰合。然当进退腾挪之时,固曰以心意主宰之,以气行使之,然气之表现者力也。力借以表现者,四肢也。吾人忌任气,特就行事而言。即吾辈武人猝遇事变,亦不可胡乱使气,若去头苍蝇,瞎懵瞎冲,行见其心慌意乱而力无所用,手足失其所措,敌人乃可乘隙而入,必败无疑也。故心与意合,意与气合,而气与力犹须相合。盖合不合全视气如何也。按气有督摧之功,力有取舍之能,故有气方能有力。练武者苟舍其气,则无须其力矣。吾辈武人培养丹田,积精蓄锐,一旦有事,应敌之来,心意一动,手足相应,肩胯相合,肘膝随之而到,而周身之气不运自运,不聚自聚,内外如一,成其六合,一团凝气,精神饱满,耸然巍然,如泰山之可推移。而身法既整而活,是则全恃平日练习有素,非只就交手而言也。
乙胴部:
肩胛宜极力下垂,更因前大锯筋之收缩上掣肋骨以拓张胸廓,同时大胸筋僧帽筋前后牵引肩部使固定不移,臀部用力下垂,下腹筋肉掣骨盘于前下方,大臂筋亦用力收缩成外转大腿之势,肛门括约筋亦缩小肛门使向内上方,腰部宜用方形腰筋及横隔膜收缩之力反张脊柱下部,使上身重点落于骨盘正中线上。
丙四肢部:
2楼 评论者:天一生水 于 2008/12/24 07:10 评论道:
第二章 练气பைடு நூலகம்
武技一道,有形者为架势,无形者为气力。架势者,所以运用气力也,无气力则架势为无用,故气力为架势之本。然欲力之足必先求气之充,故气又为力之本。予论丹田曰聚曰运,前已言及,但练气为吾道之要诀,非前说所能尽用,再详细言之。夫演艺者,以八要为先,八要者,形意拳术之母也,内以之练气,外以之演势,无论五拳十二形虚实变化起落钻翻皆不可须臾离之。八要者何?一、内要提。二、三心要并。三、三意要连。四、五行要顺。五、四梢要齐。六、心要暇。七、三尖要对。八、眼要毒。兹分论之如下:
第一章 丹田论
丹田者,阳元之本,气力之府也。欲精技艺必健丹田,欲健丹田尤必先练技艺,二者固互为因果者也。吾道皆知丹田为要矣,顾先师有口授而少书传,后之学者究难明其所以然,谨将受之吾师与廿年所体验者略述之。所谓欲精技艺必先健丹田者,盖以丹田亏则气不充,气不充则力不足,彼五拳十二形空有架势,以之为顾法,则如守者之城池空虚;以之为打法则如战者之兵马嬴弱,故必于临敌挫阵之际,常若有一团气力坚凝于腹脐之间,倏然自腰而背而项直贯于顶,当时眼作先锋以观之,心作元帅以谋之,钻翻横竖起落随时而应用,龙虎猴马鹰熊变化而咸宜,毫忽之间,胜负立判,此丹田充盈而技艺所以精也。何谓欲健丹田必先练技艺。释之如下:或曰丹田受之先天,人所固有,自足于内,无待于外,但能善自保养,足矣,何待于练?窃谓不然。凡人不溺于色欲,不丧肾精,保养有方,则元气自充,如是者尤可延年益寿,然究不能将丹田之气力发之为绝技也。欲发之为绝技必自练始,练之之法一在于聚,一在于运。聚者即八要中所谓舌顶、齿扣、谷道提、三心并诸法也,又必先去其隔膜,如心肝脾肺肾之五关层层透过,一无阻拦,八要之中所谓“五行要顺”也。行之既久而后气可全会于丹田。然聚之而不善运,亦未能发为绝技,必将会于丹田之气力由背骨往上迥住于胸间,充于腹,盈于脏,凝于两肋,冲于脑顶,更兼素日所练之身体异常廉干,手足异常活动,应敌之来而架势即变,应架势之变而气力随之即到,倏忽之间千变万化,有非语所形容者,此所谓善运用也。总其所以聚之运之者要在平日之勤练技艺,非如求仙者之静坐练丹也。古之精于艺者以一人而敌无数之人,其丹田之气力不知如何充足。究其所以然之故,无一不自勤习技艺以练丹田始。后之学者即“丹田说”而善领会之,则可以入武道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