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2)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法
实地考察、班级开展辩论活动
学法
合作与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性彰显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深入人心,激励大家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同学们一起去寻找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吧!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文化遗产教案扮演着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传承优秀传统的关键角色。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探索身边的文化遗产,深入了解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
教案目标:1. 认识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价值和意义;2. 发展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与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入身边的文化遗产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探讨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第二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身边的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
他们可以选择景点、传统节日、手工艺品等。
要求学生了解其起源、历史、特点以及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第三步:整理和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将他们的研究结果整理成展板或PPT,并在班级中展示。
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文化遗产,包括相关的故事、传说或独特的技艺。
第四步:文化遗产保护(15分钟)在展示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学生将讨论如何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包括教育、宣传和参与相关活动。
第五步:评估和反思(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以评估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思。
学生可以以口头回答或书面形式表达。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遗迹或文化节庆活动,以增加他们对文化遗产的亲身体验。
2. 邀请当地专家或文化传承人到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深入了解特定的文化遗产。
3. 学生可以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制作短视频或创建博客,记录、传播和分享他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的魅力,并懂得它们对于社区和整个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和传承文化遗产,学生的文化意识将得到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学习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优秀教学案例
师:“文化遗产与我们息息相关,它们是我们的历史记忆,是我们的文化根脉。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保护我们的民族特色。”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你认为身边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b.这些文化遗产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c.你知道哪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法?
3.实践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培养综合能力
本案例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的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小组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文化遗产。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4.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化民族自豪感
本案例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5.作业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案例在作业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小组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和提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讲授新知
1.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师:“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为两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历史遗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
2.课文内容解析
结合课文《身边的文化遗产》,详细讲解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以及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它们就在我们身边,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2024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作用与目的:
-加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掌握保护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文化遗产的写作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感想或建议。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
3.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
例题五:
【题目】以《端午节》为例,谈谈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答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端午节等,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思考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讨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案例。
-提问与讨论: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参与班级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深入讲解文化遗产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文化遗产保护。
2.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培养新一代接班人。
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收集、整理和保存相关资料。
4.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扶持。
5.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焕发新的生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在写作训练方面,我会增加一些写作技巧的指导,比如如何开头、如何组织论点、如何结尾等,并设计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多加练习。同时,我还会挑选一些优秀范文,让学生学习借鉴,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八年级语文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
a.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相关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b.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c.写作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撰写关于文化遗产的短文。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采用以下教学过程:
a.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分层教学:针对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能力上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3.培养学生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b.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c.课堂讲解:教师对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d.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身边的文化遗产,分享学习心得;
e.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方法方面: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a.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b.宣传手册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字数不限。
4.拓展阅读:
a.阅读一本与文化遗产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等;
b.撰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字数在300字左右。
5.观看纪录片:
a.观看一部关于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如《故宫》、《长城》等;
b.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对纪录片的看法,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字数在400字左右。
[八上部编】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设计(共2篇)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共2篇)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目标导航】1.认知文化遗产。
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
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课时安排】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老师:同学们,假期里你们出去玩了吗,有没有去历史古迹旅游?学生:有!学生:没有!老师:我们来看几组照片,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名胜古迹,是不是有同学去过了。
(展示图片)学生自由回答照片中所示的文物古迹。
长城故宫明清皇家陵墓秦始皇兵马俑云南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四川都江堰重庆大足石刻敦煌莫高窟承德避暑山庄周口店老师:对的。
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文化遗产,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名胜古迹,也包括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等。
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身边的文化遗产”。
【重点解读】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
《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材的章节为第三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深入剖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3.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教学重点: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入文化遗产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特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文化遗产,分享各自的观点。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文化遗产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对身边的文化遗产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身边的文化遗产》2. 内容:(1)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3)例题解析(4)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举例说明身边的文化遗产,并分析其保护措施。
2. 答案:(1)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历史上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
分类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点有:独特性、传承性、不可再生性等。
(2)答案示例:故宫、长城、京剧等。
保护措施:加强立法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入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意识。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
2.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积极参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的各项活动并撰写申请报告,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为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使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激励大家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我国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宿迁市准备组织评选本市优秀文化遗产项目,以制定相应的宣传保护措施。
我校响应号召,积极参与,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文二、任务活动,合作实践任务一文化遗产我知道(前置)(参考资料一)储备知识。
2.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对名胜古迹、民间艺术、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进行分工整理,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集等形式,找出自己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成资料卡片。
3.各小组组长负责收集组员的资料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明确:(1)文化遗产。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重点1.分组搜集身边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和同学分享并制作成资料卡片。
2.选定相关遗产,通过实地考察或其他途径加深了解,并撰写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3.结合前两步的研究成果,组织关于“文化遗产”这一话题的模拟答辩会,培养基本的答辩能力。
活动规划活动过程任务单一搜集整理,交流分享1.组建小组并进行组内讨论,按照活动主题要求进行分工。
表格1—1小组分工表表格1—2“文化遗产我来寻”资料卡片(示例)表1——3“文化遗产我来寻”小组活动记录表2.综合资料搜集整理、交流讨论各个环节,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表格1—4______同学小组合作评价表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
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表格1—5“文化遗产我来申”实地考察用表(示例)表格1—6“文化遗产我来申”文字材料搜集、整理表表格1—7“文化遗产我来申”访谈记录表任务单二策划活动,组织实施表格2—1“文化遗产我来讲”活动用表任务单三成果展示,活动总结1.对各小组第一阶段活动展示的内容、形式、过程等维度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2.表格3—1“文化遗产我来寻”小组展示评价表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
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2.对各小组第二阶段活动展示的内容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表格3—2“文化遗产我来申"小组展示评价表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
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3.对第三阶段模拟答辩活动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表格3—3“文化遗产我来讲”模拟答辩会评价表注:评价等级分A、B、C、D四级。
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对第四阶段的作文进行评价打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表格3—4“我与文化遗产”作文评价表5.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员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活动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设计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制作完善资料卡片,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积极参加文化遗产的评选和推荐。
2.班级开展“申遗答辩会"活动,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加强合作精神。
学会对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和传承。
活动重难点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制作完善资料卡片,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积极参加文化遗产的评选和推荐;学会对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和传承。
活动过程任务前预热:观看视频头脑风暴物质文化遗产: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佛教圣地五台山、解州关帝庙、应县木塔、北岳恒山、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榆次老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灵剪纸、面食、秧歌、晋剧、威风锣鼓、老陈醋酿制技艺、万荣笑话等。
太原物质文化遗产:崇善寺、永祚寺、晋祠、天龙山石窟、纯阳宫、关帝庙、龙泉寺、蒙山大佛等任务一:我是小小推荐员—身边遗产我来荐(1课时)项目子任务(一)一分钟推荐介绍——我身边的文化遗产实施办法:组内交流,组内每个人一分钟介绍推荐,组员投票,推选优秀作品。
一分钟身边遗产推荐评价表项目子任务(二)资料卡片展示——我身边的文化遗产实施办法:组内成员共同完成,关注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实地走访。
任务二:我是小小推荐员—申遗报告我来写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项目子任务(一)整理资料,拟定申报项目实施办法:小组根据资料卡片评分等级,评出优秀作品,确定申报项目。
项目子任务(二)分工合作撰写报告实施办法: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了解报告体系,分头准备资料,进行实地走访考查,完成报告撰写。
项目子任务(三)图文并茂,注意用诗情画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建筑的独特魅力。
实施办法:组员线上进行交流探讨,对申遗报告中关于历史渊源的介绍要有文学性。
注意生动说明或描写。
任务三:我是小小推荐员—模拟答辩我来做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实施办法:线上答辩:各组“申遗代表”主推,其余组员助威并积极参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设计
一、课题:《身边的文化遗产》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知: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以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技能:让学生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3)情感:让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热爱祖国文化。
2.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重点: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以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五、教学难点:
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板。
七、教学过程:
(一)热身:
1. 老师出示一张图片,提问:这是什么?(一座古建筑)
2. 引导学生讨论:这是什么文化遗产?它有什么特点?
(二)正式教学:
1. 老师介绍文化遗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让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4. 通过白板,让学生总结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三)结束: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
2. 让学生学会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热爱祖国文化。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2)
《综合性学习——走进历史名城寻访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
两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展示建盏作品。
导入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建盏。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它的烧制工艺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你们了解建盏名字的由来吗?建盏的产地为宋代建宁府瓯宁县,故称为建盏。
建宁府大致就是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
2011年5月,建窑建盏烧制工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的家乡南平,被誉为“朱子故里”、“理学摇篮”,可不只有建窑建盏烧制工艺这一个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南平,去寻访身边的文化遗产吧!二、了解文化遗产。
1、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1)播放视频,了解南平市的文化遗产。
(2)学生自由答看完视频的感受。
2、学会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生齐读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也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③ 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后,我们讨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包括识别、评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策略,并鼓励他们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并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4. 请描述学生如何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
5. 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文化遗产,并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它。
参考答案:
1.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古代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传统技艺、节日习俗等。
2.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们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维护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身边的文化遗产”。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阅读和实地考察来了解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它对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保护措施、传承困境等。
2.实地考察: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保护现状。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意义及其分类;
2.探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
3.分析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现状;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5.学习撰写关于文化遗产的短文,进行课堂分享。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化遗产,关注身边的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还有,在课堂总结环节,我感觉时间较为紧张,未能充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总结环节能够充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丰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发现身边文化遗产并进行深入分析。
身边的文化遗产参考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重点难点1.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合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学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搜集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二、重点解读1.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等。
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自2017年起,“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及活动内容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小组分工合作,寻找“文化遗产”。
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成卡片。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示范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身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究文化遗产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媒介搜集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3. 文化遗产的保护4. 文化遗产的利用5. 文化遗产的价值三、教学重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2. 身边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3. 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价值四、教学难点1.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2. 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3. 文化遗产的价值的评价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遗产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语文知识运用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文化遗产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师准备文化遗产案例,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实例。
3. 教师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问题。
4. 教师准备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资料和参考书籍。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文化遗产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4.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展开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身边的文化遗产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
2.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了解。
3.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视频:《西游记》皮影戏导入语: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种表演叫做什么吗?对,这是皮影戏。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文化遗产等着我们去了解、去保护。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了解文化遗产。
(二)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三)完成抢答题,检查预习情况。
1.国务院规定,每年_______是文化遗产日。
2.文化遗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___________节。
4.农历九月初九是_______________节。
(四)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141、143——145页的内容,思考问题:1.什么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可分为哪几种?2.保护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师生明确:1.文化遗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①.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②.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③.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五)完成课堂活动。
(学生上讲台完成)下列哪些属于文化遗产?哪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①传统表演艺术②石窟寺③图书资料④石刻⑤艺术品⑥古遗址⑦古墓葬⑧传统手工艺技能⑨文献手稿⑩京剧设计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的认识。
(六)自主学习思考:1.在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面临什么问题?2.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师生明确:1.正面临着被破坏、得不到传承等问题。
2.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非人为因素。
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设计内容分析本课题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是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项目,自新课改以来,成为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
它体现为一种学习方式,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能够充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在整个初中语文学习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太原故称晋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旷远,文化薪火相传,豪杰才俊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
千百年来,太原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锤炼、筛选、升华和提高,以口头传播、典籍记载、艺术表演、手工技艺等形式世代流传至今。
近年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日渐活跃,传承人的精神面貌和很多非遗项目的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非遗保护机制已经建立,名录体系也逐步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构、队伍、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截止到2019年7月19日,太原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66项、市级非遗项目112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人141名,所有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工作对太原市弘扬道德价值、培后社区文化积淀、培育良好民风习俗、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走进文化遗产了解“非遗”的概念及类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思考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对我省乃至全国的文化保护及传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较深刻的认知,能够较清晰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方法上,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能力,写作训练的加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常见的应用写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其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身边的文化遗产_》参考教案2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介绍当地的文化遗产或风景名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4.活动内容: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申遗”项目)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a.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c.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或通过阅读书藉、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
报告包括:a.建筑概述。
b.人文、历史价值。
c.景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d.拟采取保护措施。
4.要求:图文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名“申遗代表”,负责介绍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走进历史名城寻访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
两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建盏作品。
导入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建盏。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它的烧制工艺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你们了解建盏名字的由来吗?建盏的产地为宋代建宁府瓯宁县,故称为建盏。
建宁府大致就是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
2011年5月,建窑建盏烧制工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的家乡南平,被誉为“朱子故里”、“理学摇篮”,可不只有建窑建盏烧制工艺这一个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南平,去寻访身边的文化遗产吧!
二、了解文化遗产。
1、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1)播放视频,了解南平市的文化遗产。
(2)学生自由答看完视频的感受。
2、学会区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生齐读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也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
它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学会分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示视频中曾出现的文化遗产——浦城剪纸、池湖商周遗址、傩舞、朱熹墓、太极文化。
请学生判断文化遗产种类。
三、寻访文化遗产。
(一)课前活动内容:
1、课前分工:将全班同学分成八组,小组分工合作,寻找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确定研究对象。
2、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成果,写出相关的报告,制作幻灯片。
(二)课堂交流汇报:
1、发放评价细则,明确活动形式。
教师语言:前两周,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了八组,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寻访身边
的文化遗产之“最”。
我们的同学们通过走访博物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访谈老人等方式,查阅了许多关于南平市文化遗产的资料。
我们从八个小组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四个小组,这些同学为我们带来了“最丰富”、“最励志”、“最亲切”、“最期待”——这四个文化遗产之“最”。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共同交流研究成果。
每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
(1)最丰富的文化遗产——武夷山。
生1介绍武夷山概况。
生2介绍遇林亭窑址。
生3介绍城村汉城遗址。
生4介绍武夷山大红袍制作工艺。
(2)最励志的文化遗产——南词曲艺。
生5介绍南词曲艺的历史。
生6介绍南词发展的困境和解决的措施,并表演南词剧《朱熹出世》片段。
(3)最亲切的文化遗产——《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
生7:我们组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身边最亲切的文化遗产——《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
为什么说它是最亲切的呢?因为它就在我们的校园里,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都会遇见它,所以对我们来说它是最亲切的。
请看我们的组员从现场发回来的报道。
播放组员录制的视频。
(4)最期待的文化遗产——“双剑化龙”传说。
生8介绍“剑津”的由来。
生9讲述“双剑化龙”传说。
生10介绍“双剑化龙”传说的历史。
生8阐述申报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并展示申报书。
3、汇报评价。
(1)小组讨论。
(2)小组互评。
结语:四组同学的汇报展示都相当精彩,虽内容不同,却各有所长,都很有价值。
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探索,更需要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四、推广文化遗产。
1、拟写宣传标语。
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家乡的文化遗产,请同学们为我们家乡的文化遗产写一则宣传
标语。
2、学生展示,教师点评指导。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近距离地接触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相信同学们对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关注,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自觉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