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复试真题

合集下载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

考研中医复试题目及答案1. 题目一:请简述中医的整体观念。

答案:中医的整体观念是指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环境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仅是局部的问题,而是整个人体机能失调的表现。

同时,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认为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2. 题目二:描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结合自然环境、气候、地域等因素,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的核心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即对同一疾病,根据病人不同的体质和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不同的疾病,如果病因和病机相同,则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原则。

3. 题目三:列举并解释中医的“四诊”方法。

答案:中医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段。

- 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形态等外在表现,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

- 闻诊:通过听病人的语音、呼吸、咳嗽等声音,以及闻病人的体味、排泄物等气味,判断病情。

- 问诊:通过询问病人的病史、生活习惯、症状等,收集病情信息。

- 切诊: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了解病人的气血状况和内脏功能。

4. 题目四:请解释中医的“五行学说”。

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五种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认为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不仅用于解释自然界的现象,也用于指导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五行与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相对应,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分析和治疗疾病。

5. 题目五:简述中医的“八纲辨证”。

答案:“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将疾病的性质和状态分为八个方面: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通过八纲辨证,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复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复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复试题及答案题一: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请简要描述。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内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其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中医内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相对矛盾但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力量组成。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阴阳失调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调整阴阳平衡是中医内科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

五行学说则是中医内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将自然界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行,它们相互克制、相互生发。

人体内脏与五行相对应,通过分析脏腑功能及相互关系来判断病因、病位和病机。

脏腑学说是中医内科学的又一个关键理论,将人体内的脏腑归纳为五脏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联系,与人体内脏经络、气血运行紧密相关。

通过诊断脏腑的功能状态,可以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题二:中医内科诊断的四大方法是什么?请简要描述各个方法的特点。

中医内科诊断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法。

1. 望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象等外观特征来判断疾病的病机和病情变化。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与气虚有关,舌苔厚腻可能与湿热内蕴有关。

望诊能够提供疾病的初步线索,但不能确定具体病因。

2. 闻诊:医生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腹鸣声等来判断疾病的表现和病情。

例如,咳嗽干燥可能与肺热有关,腹鸣声亢奋可能与肾阳虚有关。

闻诊能够提供疾病的声音特征,有助于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3. 问诊:医生通过与患者详细交流,了解病情、病史、舒适与不适等,以及患者的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问诊,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体质特点,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病程和病机。

4. 切诊:医生通过按压患者的经脉,观察脉搏的强弱、速度、规律性等来判断疾病的阴阳、寒热、虚实等表现。

中医内科常用的脉象有浮、沉、数、缓、细、滑等。

切诊是中医内科诊断的重要方法,能够直接反映患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状况。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试卷(二)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试卷(二)

2013年中医内科学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感冒邪在(D),属表实证。

A肺B气分C口鼻D肺卫2、治疗瘀血头痛的代表方是(D)。

A桃红四物汤B血府逐瘀汤C身痛逐瘀汤D通窍活血汤3、阳水辨证属风水相搏者,最佳选方是(D)。

A麻黄汤B五苓散C五加皮D越婢加术汤4、感冒的主要原因是(D)。

A燥邪B寒邪C热邪D风邪5、哮病的宿根是(B)A肺气亏虚B宿痰伏于肺C痰气交阻于肺D痰热互结于肺6、胸痹的主要病机为(A)。

A心脉痹阻B痰浊中阻C阴虚阳亢D阴寒凝滞7、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首选方(D)A归脾汤B定神定志汤C养心汤D交泰丸和六味地黄丸8、患者两天前因感受热邪而发病,经治疗热仍不退。

现感觉双下肢软弱无力,行走困难,伴有咳嗽少痰,口干,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细数。

该病为痿病何证型(B)。

A 湿热浸淫B肺热津伤C脉络淤阻D脾胃阴虚E肝肾阴虚9、胃痛湿热中阻的代表方剂是(A)。

A清中汤B温胆汤C黄连温胆汤D半夏泻心汤10、身目发黄,黄色鲜明,上腹、右胁部胀闷疼痛,身热不退,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治宜(D)。

A清热解毒,凉血开窍B化痰通腑,利湿退黄C利湿化浊,运脾清热D疏肝泄热,利胆退黄11、关于消渴的病因病机,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C)。

A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B上消是以肺燥为主C中消是以心热为主D阴愈虚燥热愈甚,燥热愈盛则阴愈虚12、哮病的病理因素以(C)为主。

A气B血C痰D水13、中风病的临床症候特征应除外(C)。

A言语不利B半身不遂C两目上视、口吐白沫D口眼歪斜14、中脏腑和中经络的主要区别是(A)。

A有无神志昏迷B半身不遂C语言不利D偏身麻木15、鼓胀的病变脏腑主要在(D)。

A肺脾肾B心肝肾C心肺肾D肝脾肾16、淋证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不仅可转为劳淋,甚至转为(ABC)。

A水肿B癃闭C关格D昏迷17、川穹茶调散的方药组成中,不应有的是(C)。

A白芷 B 薄荷C菊花D羌活18、患者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伴泛恶纳呆,脉沉缓,其适宜的治法是(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
10.论述腰痛的病机p497
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10*10分=100分)
1.为何肺胀首先在肺,累及于脾肾,后期累及于心p113
2.从活血化瘀法论证胸痹的治疗p142
3.脾胃虚寒导致呕吐和泄泻病机和治疗有何不同怎样掌握p206.208.235.237
4.肝体阴而用阳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基p120
5.眩晕和中风如何鉴别从病机
7.从肾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8.从中医体质学探讨肥胖的病因p440
9.癌症肿块形成的病理因素?各种病理分型的临床表现p446

中医内科学面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面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面试试题及答案一、理论知识类试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特点。

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中医理论与中医诊疗方法在内科领域中的应用。

其特点包括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方法、讲究诊断技巧和个体化治疗方法。

2. 请解释中医内科学中的“阴阳”理论。

“阴阳”理论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它描述了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是表示事物状态、特性和变化的两个对立统一的概念。

内科疾病的发生、演变、诊断与治疗均与阴阳失调有关。

3. 中医内科学中如何诊断疾病?中医内科学诊断疾病主要依据四诊合参。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来了解病情。

然后结合病人的主观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判断,最终作出诊断。

二、临床应用类试题1.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案包括哪些?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案包括调整饮食习惯、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调整饮食习惯包括禁忌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定时定量进食等。

中药治疗根据病情可选用服药或煎汤外用,常用药有黄连、苦参、陈皮等。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疼痛和改善消化功能。

2.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医治疗高血压可以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和中药汤剂等综合治疗方法。

常用药物有天麻、丹参、川芎等,其中某些药物可与西药联合使用。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血压。

中药汤剂使用具有降压作用的药材煎煮而成。

三、案例分析类试题请根据以下病例,分析出可能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

患者:女性,35岁。

主诉:咳嗽咳痰、气促、乏力。

病史:症状已持续1个月,经常在晚上加重,伴有胸闷。

曾前往西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

体格检查:呼吸音粗糙,肺部听诊有湿啰音,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可能的中医诊断:肺热咳嗽。

治疗方案:清肺泄热、化痰止咳。

可选用草果、胆南星、杏仁等清热化痰的中药,并配合针灸疗法。

四、学科发展类试题请简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试卷(一)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试卷(一)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试卷(一)2013年中医内科学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治疗虚劳,着重偏补哪两个脏腑更有意义(B )A肺脾 B脾肾 C肝肾 D心肾 E心脾2.“治痿独取阳明”出自哪本书?(A )A《素问》 B《金匮要略》 C《灵枢》 D《伤寒论》 E《景岳全书》3.下列处哪项外,均为营卫不和型自汗证的主症(E?)A汗出恶风 B 时寒时热 C 面色不华 D周身酸痛 E 脉缓4.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得温痛减,神疲乏力,手足欠温,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缓。

治疗选用( D )A良附丸 B理中丸 C小建中汤D黄芪建中汤E大建中汤5.头痛且空,眩晕耳鸣,神疲乏力,舌红苔少,脉细弱者,其证属于(C)A血虚头痛B阴虚头痛C肾虚头痛D气虚头痛E肝阳头痛6.患者咽部不适,如有炙胬,胸中窒闷,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宜(C)A疏肝理气解郁B行气活血散结C化痰利气解郁D解毒利咽消肿E疏肝和胃化痰7.患者发病前经常眩晕,胸闷,乏力。

发病时突然跌倒,不省人事,抽搐吐涎,或者伴有尖叫与二便失禁,也可仅有短暂神志不清,或者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舌苔白腻,脉弦滑。

此属于痫病的何种证型?(D)A脾胃虚弱B肝火痰热 C阴虚火旺 D肝风痰浊 E痰淤互结8.肺痈溃脓期的治疗原则(C)A清肺化瘀消痈B润肺化痰益气养阴C排脓清热解毒D清肺解表消痈E清肺化痰排脓9.胁肋隐痛,绵绵不休,劳则加重,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滑数,宜选用(B)A滋水清肝饮B一贯煎C丹栀子逍遥散 D化肝煎 E 以上都不是10.下痢赤白,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宜选用(A)A芍药汤加味B白头翁汤加味C神犀散D连理汤E葛根芩连汤加味1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主要区别是(B?C)A 前者偏于风寒,后者偏于风热B 前者肺卫症状突出,后者全身症状重C前者成发散性后者呈流行性D前病较轻后较重E前者四季可发后冬春多见12.患者便血紫黯,甚则色黑,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疲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中医考研复试题目及答案

中医考研复试题目及答案

中医考研复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A. 主藏精B. 主疏泄C. 主运化D. 主水液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触答案:D3. 中医理论中“五行”对应的五脏分别是:A. 心、肝、脾、肺、肾B. 肝、心、脾、肺、肾C. 心、脾、肺、肾、肝D. 脾、肺、肾、肝、心答案:B二、多选题1. 中医“八纲辨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表里B. 虚实C. 寒热D. 阴阳答案:A、B、C2. 下列哪些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A. 针灸B. 拔罐C. 按摩D. 草药答案:A、B、D三、判断题1.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答案:正确2.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春、夏、秋、冬。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中医“五行学说”中的“相生”和“相克”关系。

答案:五行学说中的“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 请简述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然后根据辨证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其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指通过预防和调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在现代健康管理中,这一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强调通过调整饮食、运动、情志等生活方式,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内科学复试题目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复试题目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复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药学的哲学基础是:A. 辩证论B. 经典著作C. 望闻问切D. 经验总结答案:A. 辩证论2. 下列哪个是中医内科的特点之一?A. 强调体质调理B. 以药物治疗为主C. 追求病因论治D. 仅依靠临床经验答案:C. 追求病因论治3. 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的疾病?A. 外伤B. 心血管疾病C. 神经系统疾病D. 内脏器官疾病答案:D. 内脏器官疾病4. 中医内科治疗中通过观察舌苔来判断患者的:A. 心理状况B. 病情严重程度C. 脏腑功能状态D. 药物过敏情况答案:C. 脏腑功能状态5. 下列哪个病症可以用中医内科来治疗?A. 肺结核B. 高血压C. 骨折D. 糖尿病答案:B. 高血压二、简答题1.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答案: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2. 中医内科诊断方法有哪些?答案:中医内科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 中医内科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中药煎煮等。

4. 中医内科疾病的预防和调理方法有哪些?答案:中医内科疾病的预防和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节、起居调摄、情志调理、适量运动等。

三、论述题请简要论述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中医内科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首先,中医内科学注重病因论治,强调疾病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是治疗症状。

这与西医内科治疗疾病的方法有所不同,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其次,中医内科学强调整体调理,重视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

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津液的协调,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中,压力大、生活习惯不健康等因素导致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中医内科学的整体调理方法有助于改善人体健康水平。

此外,中医内科学在药物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内考博真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内考博真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考博真题2000 年中医内科1.请阐述水肿、淋证、癃闭、关格的临床特点及联系。

(10分)2.请论述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10分)3.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因素是什么?其病理特点如何?怎样辨别阴寒证、痰浊证、气滞证、血瘀证的不同?各证型治疗要点是什么?(10分)4.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10分)5.试述“真中” “类中”的源流考略?(10分)6.痰饮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其治则如何?为什么?(10分)7.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常见哪些急慢性并发症?请写出消渴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只写分型)、治法、方剂。

(10分)8.如何理解《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10分)9.调补脾肾为何是治疗虚劳的关键?请论述之。

(10分)10.通窍活血汤方义如何?你在临床应用如何体会?(10分)2001 年中医内科1.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看法。

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3.“开鬼门、洁净府”结合心血管(心衰)的应用。

4.胃痞、胃胀、痞满的鉴别诊断。

5.试述扶正治疗肿瘤(祛邪需要扶正,邪去正自安)6.肝癌、积症的治疗方法,在何时用何法?7.石棉在《内经》的论述及其治法(3个)8.试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9.试述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10.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能治疗心系的那些疾病?2002 年中医内科1.中医痿证与西医的神经系统哪些疾病有关2.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3.无痰无不作眩的病机含义怎样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高血压如何辨证,降压中药有哪些4.胸闷病机、症状、治法、代表方剂5.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知柏地黄汤心悸如何区别应用,方药组成6.湿邪困脾的脉症特点7.活血化瘀在急慢性白血病中如何应用8.消渴病机、症状,消渴肾脏病时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适应症多时什么,方药组成。

2003 年中医内科1.名词解释: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延痹、关格、绝汗2.结合腹痛的病机,谈谈痛证的治疗大法3.气臌、血臌的临床特征、治法、方药4.治疗虚劳时,运用补益法应注意的问题5.何谓“厥证”?《内经》如何论述的?6.运用《内经》的阴阳营卫的观点,阐述寤寐的生理、病理7.古代文献对脑的生理功能的认识8.痹证在古代的分类方法、近代如何分类?9.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10.病例分析题:述其正确的诊断、证型、方药2004 年中医内科1.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有哪些?如何理解“胃不合则卧不安”?2.从汗为心之液的基本理论,结合临床简述心病与汗证在病机上的关联及主要的治法方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中医内科学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名词解释
1.外感发热2.胸痹心痛3.呕吐4.淋证5.自汗盗汗
病例分析题
某男,60岁,干部。

病史:10年前因受凉后咳嗽。

此后每因起居不慎,愈而复发,或迁延不愈。

喉痒咯痰不畅,尤以秋冬季为甚,且有逐年加重之势。

近两年来,咳嗽更为频繁,咳声重浊,吐痰量多,痰白粘稠,并感胸闷气粗,饮食减少,形体日渐消瘦,体力日渐减退,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濡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2.患者,男,36岁,建筑工人。

病史:双膝关节反复疼痛6年。

今年3月份天气突然转冷,关节疼痛加剧,痛处固定,局部较冷,热敷后疼痛稍减,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红而润,苔薄白,脉弦紧。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机概要、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患者,男,56岁,工人。

病史:多饮,多食,多尿半年。

近10年来常感头晕头痛,经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服用西药“尼群地平”控制血压。

半年前出现口渴多饮,纳食增加,小便量多等症。

现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考试科目:中医内科学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名词解释
1.感冒2.肺癌3.胃痛4.水肿5.内伤发热
病例分析
1.患者,男性,19岁,工人。

病史:5天前因衣着过少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咳嗽之症。

痰吐清稀色白,无汗身痛。

自以为感冒而服用葱姜水等,微汗出,头痛消失,但余症无明显好转。

前一日起,病情发生变化。

现症:喘逆上气,胸部胀痛,咳而不爽,痰吐稠粘,息粗鼻煽,形寒,身热,烦闷,无汗,口渴。

舌质红,苔薄白且根部微黄、脉浮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2.患者,女,28岁,工人。

病史:尿频尿急尿痛2天。

自诉2天前因朋友相聚,相继喝酒后,出现小便频数,日解20多次,尿道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伴有恶寒发热,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平素嗜食煎炒辛辣之品。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3.患者,男,50岁,农民。

病史:患肝硬化腹水已一年余。

初由愤怒饮酒诱发,在当地治疗未愈而来诊。

刻下腹大坚满,腹部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晦滞,小便短少,午后潮热,口燥咽干,心烦少寐,鼻时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考试科目:中医内科学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名词解释
1.痢疾2.眩晕3.噎膈4.癃闭5.积聚
病例分析题
患者,男,50岁。

病史:素有慢性咽喉炎病史,常因受寒劳累而病情加重。

近三年来,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如泥,面色少华,神倦肢冷,脘腹胀闷,纳减便溏,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患者,男,38岁。

病史:半年前因身目发黄,体倦乏力,恶心欲吐,纳呆,厌油腻,小便黄,大便溏烂,到某医院就诊,经治疗(药物不详),未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现自诉脘腹作胀较甚,口淡不渴,神疲畏寒,纳少,大便溏烂,诊见:身目俱黄,色暗不鲜,舌淡苔腻,脉沉迟。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某男,60岁,干部。

病史:10年前因受凉后咳嗽。

此后每因起居不慎,愈而复发,或迁延不愈。

喉痒咯痰不畅,尤以秋冬季为甚,且有逐年加重之势。

近两年来,咳嗽更为频繁,吐痰量多,痰白粘稠,并感胸闷气粗,饮食减少,形体日渐消瘦,体力日渐减退,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濡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考试科目:中医内科学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名词解释
1.咳嗽2.中风病3.泄泻4.厥证5.中风中脏腑
病例分析题
患者,男,45岁。

病史:右胁疼痛反复5年余。

经化验检查,西医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

曾在当地医院治疗1月余未愈而来诊。

刻下见右胁胀痛,走窜不定,痛连及胸背,情志激惹则痛甚,善太息,得嗳气则舒,纳呆,脘腹胀满,舌苔薄白,脉弦。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患者,男,25岁,1999年7月20日初诊。

病史:病患心中惕惕而动,面色苍白,形寒肢冷一年。

入夏以来,因冒雨涉水,心悸加重,并伴有头目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浮肿尿少,前来求治。

舌淡,苔白滑,脉弦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患者,男性,20岁。

病史:发热持续一月余,最高体温达38℃,经用各种抗菌素,退热药治疗未效。

症见:每日午后热势上升,至次早则稍降,患者自觉并不发热。

右胁下疼痛而固定不移,口不渴。

大便自调,小便利。

舌质暗,脉涩。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复
试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内科学考试时间:月日
(注: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名词解释
1.哮病2.中风中经络3.便秘4.遗精5.肥胖
病例分析题
1,患者,男,60岁。

1996年4月10日初诊。

病史:两年前诊为冠心病,心前区经常疼痛,每月发作十余次,每次疼痛1~2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以暂时缓解。

近半年来,胸部刺痛不移,发作更频,含服硝酸甘油已经无效,常觉心中郁闷,两胁胀痛,夜寝不安,胸痛发作较频,舌质紫暗少苔,两脉沉涩。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2,某男,53岁,干部。

病史:平时嗜食肥甘厚味,常酗酒,一年来出现多食易饥,但体重下降,两月之内体重下降12斤,近三个月来上症加重,并觉口渴欲饮,尿多,大便干结难解,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3,林某,女,农民。

病史:五年前冬受寒后发病,以后每遇天冷则反复发作,三天前淋雨后出现呼吸急促,胸满憋闷,喉中漉漉如水鸡声,轻咳,咯痰色白粘而不爽,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浮紧。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