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习题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三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理论复习:1.生态系统(1)定义: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成分: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①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②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在内的所有生物。

(3)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到生态系统中去;②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③分解者:微生物,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2.生态系统的种类: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其中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3.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最大和唯一的生态系统4.生态瓶制作要点:①要保证瓶中有足够的氧,生态瓶应放在有光照的地方②瓶中鱼是消费者,水草是生产者,微生物是分解者5.生物圈Ⅱ号失败的启迪是:生物圈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目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西双湖B.西双湖的所有植物C.西双湖的所有动物D.西双湖的所有生物2.下列四组生物中,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A.高粱和大豆B.猎豹和猕猴C.莲花和紫菜D.丹顶鹤和仙人掌3.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4.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陆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生物圈5.“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A .消费者 B.生产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6.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它的范围包括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C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D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7.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体现最突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8.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 .赤壁陆水水库 B .嘉鱼潘家湾蔬菜基地C .向阳湖奶牛场的一群牛D .九宫山国家森林公园9.生态系统的组成是A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B .动物和植物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所有生物10.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 青蛙B 昆虫C 水稻D 泥鳅11.野兔、鼹鼠等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沙漠生态系统12.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的是( )A 、 草原生态系统B 、沙漠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13.假定地球上没有了阳光,温度仍正常,你估计最后灭绝的生物是 ( )A .绿色植物B .分解动、植物遗体及败叶枯枝的微生物C .植食动物D .肉食动物14.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水、空气等二、非选择题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______________,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中考生物复习练习 第3课时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试题 试题

中考生物复习练习 第3课时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试题 试题

币仍仅州斤爪反市希望学校第3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概念:在一定的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

2.生态系统的组成:【说明】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局部和非生物局部,两者缺一不可。

其中,非生物局部在做题时往往容易被忽略。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3.生态系统是生物与非生物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与无机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4.有些动物像蚯蚓、屎壳郎属于分解者,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的属于分解者。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与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和流动的。

3.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危害生态系统许多生物。

【说明】1.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包括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局部和分解者。

2. 写法: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终点必须为消费者。

3. 图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

4.数法:在一个食物网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在计数食物链时,一定要从生产者数到最末端的消费者才算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1.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________流动的。

物质循环是_________,能量流动是_________。

[点拨]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_;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能量流动的渠道是沿食物链(网)进行的;能量的变化是:光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

能量沿营养级逐级传递,级级有散失。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多,能量的利用效率就越低,营养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数量一般就越____________。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题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题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智能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黄羊、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所生活的生态系统类型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2.下列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河流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3.河流生态系统与下列生态系统有关联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以上三项都是4.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农药地区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A.DDT能溶于水,随水流到了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能随大气到南极C.DDT已进入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D.带有DDT的动物到达了南极5.生物种类较少,生物群落结构单一,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6.下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7.沼泽是哪种生态系统典型代表()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二.填空题8.生物圈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9.在众多的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等。

10.湿地生态系统有、的作用。

三.简答题11.我们都生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请你简要说一说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有哪些联系?综合优化练习四.综合题12.在寒冷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A.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B.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活动到这里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下降D.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储存到冬季用13.下列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热带雨林B.北极冻原C.黄土高原D.长江水域14.将以下生态系统类型和与之相适应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含解析苏教版

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含解析苏教版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三)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建议用时:40分钟)1.(2020·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期末)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能维持多年相对稳定的池塘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营养级是泥巴B.水和泥巴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成分C.只有一条食物链D.没有分解者的参与B[泥巴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无机成分,不属于任何一个营养级结构,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应该是泥巴中的藻类或生长在泥巴上的一些沉水植物等,A错误;一个生态系统中一般不可能只有一条食物链,C错误;该生态系统也需要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维持多年相对稳定,D错误。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关系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是分解者,有些细菌可以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还有些细菌可以是消费者,如寄生细菌,C错误。

] 3.(2020·吉林二调)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成分B.蓝藻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改变了地球上原始气体的组成C.植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原始蕨类是最早的登陆生物D.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细菌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A错误;蓝藻能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因此蓝藻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改变了地球上原始气体的组成,B正确;植物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C错误;动物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D错误。

]4.(2020·河北邢台一模)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双翅目幼虫和银鱼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B.黑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四、五营养级C.若大量捕捞黑鱼,则会导致两种幼虫的数量增加D.若水体被重金属污染,则黑鱼体内重金属的浓度最高C[双翅目幼虫和银鱼均可捕食水蚤,且银鱼能捕食双翅目幼虫,故二者是竞争和捕食的关系,A正确;黑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四、五营养级,B正确;若大量捕捞黑鱼,则银鱼的数量会增多,银鱼捕食两种幼虫的数量增加,导致两种幼虫的数量减少,C错误;在该食物网中,黑鱼处于最高营养级,重金属能通过食物链富集,则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的浓度最高,D正确.]5.(2020·北京市十一校高三质检)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及答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生物圈的范围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表面适合________的一地方。

2.范围以______来划分,上下各约10千米的圈层,包括______的底部、______的大部和______的表面。

3.组成及生物(1)名称:________。

①组成:氮气、______、________等多种气体。

②生物:能飞翔的______和鸟类,还有______等微小生物。

(2)名称:______。

①组成:地球上的________和江河湖泊。

②生物: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____米以内的水层中。

(3)名称:______。

①组成:地球表层的________,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②生物: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形形色色的各类______,种类繁多的________,形态各异的________,无处不在的______、______,等等。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其主要类型有: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___________,它在________、________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的______________;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流、湖泊和池塘等组成的是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是湿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的是____________和人类起主要支配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都受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2)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________。

黄河和长江源自西部源头的______和______。

江河奔流东去,滋润着沿途的______,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

它们沿途还形成______和______,最终挟裹着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浩瀚的______。

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复习教案 (新版)苏科版

江苏省太仓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复习教案 (新版)苏科版

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练习一、请你选一选(4ˊ×8=32ˊ)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棵小树B、一只鸟C、一群羊D、一片草地2、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水B、河蚌C、水草D、螺蛳3、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水藻B、蛔虫C、蝗虫D、腐生细菌4、生物圈的涵义是()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地球上的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C、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D、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表面和水圈5、“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呑,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地说明森林对生态环境有作用有()A、制造氧气,净化空气B、过滤尘埃,杀死细菌C、降低噪音,调节气候D、保持水土,涵养水源6、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污染B、土地污染C、水污染D、噪声污染7、真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A、吸收代谢废物B、能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C、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生物圈9、某生态系统地处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动植物种类少得多,群落结构不如前者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这个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湖泊生态系统D.池塘生态系统10、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1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无机环境1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是指绿色植物 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属于第一营养级 D.都是异养生物13、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因为它们A.能释放氧气和吸收代谢废物B.能净化环境C.能分解有机物使之变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D.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二、请你填一填(2ˊ×25=50ˊ)9、在一定的地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 第3章_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单元测试 第3章_生态系统与生物圈

课题: 每章一练(第3章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一、选择题1.下列能够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池塘里所有的鱼 B.伯先公园里所有的动物和草C.水稻田里所有的生物 D.大兴安岭原始森林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3.下列全为生产者的是()A.丁香、蘑菇 B.酵母菌、病毒 C.玉米、海带 D.仙人掌、大肠杆菌4.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是()A.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B.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C.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D.分解动植物遗体5.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6.下列属于分解者的是()A.真菌B.小鱼C.老虎D.青草7.下列生态系统中,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沙漠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8.生物种类最少的生态系统是()A.河流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9.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10.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11.在寒温带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和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A.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生活B.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流动到这里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下降D.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储存到冬季用12.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类的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分解者很少B.没有消费者C.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D.缺乏生产者13.下列哪种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最多?()A.草原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14.生物圈是指()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地球上层大气圈中分布有生物的范围C.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地点D.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一薄层15. 将来的你, 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那时, 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 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A. 氧气袋、矿泉水、各种吃的B. 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C. 宠物猫、电脑、光盘D. 驱蚊器、盆花、照相机16.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A.说明人类的科学还不够发达B.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C.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D.科学实验总会有失败的17.以下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的是()A.大气圈的底部 B.岩石圈的上部C.水圈的大部 D.大气圈的顶部18.嘉兴南湖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下属于南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A.湖中的细菌与真菌 B.照射到湖中的阳光C.巳湖中的南湖菱 D.湖中的鲫鱼二、综合题1.请根据右图回答:⑴图中的有机物是生产者利用环境中和及能制造出来的,是其它生物生存的基础,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成分的除此之外还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D.生物圈能为生物生存提供所需的基本条件2.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B.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3.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4.下表中生态系统类型与其功能不相符的一组是()5.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是()A.阳光普照所有的生态系统B.河流的污染会影响海洋生物C.鸟类的迁徙跨越了多个生态系统D.农药能灭杀农田的害虫6.下列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关系的是()A. 河流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以上三项全是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是具有一定和功能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的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形成的特殊圈层,是生物的总和8.“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果用“生物圈”的概念来衡量()A.符合生物圈的范围B.部分符合生物圈的范围C.不符合生物圈的范围D.无法确定是否符合生物圈的范围9.下列各项中,是描述各生态系统中生物间联系的是()A.鱼类的洄游和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B.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C.河流生态系统流动时,沿途灌溉农田生态系统D.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会经过所有的生态系统10.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B.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度繁殖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原有的湖泊生态系统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二、非选择题11.“水丰草美蕈菇鲜,银鹤凌霄浪里翻”黑龙江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此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______”之称,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原卷版)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原卷版)

第三章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培优卷(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苏科版新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珍贵的自然资源B.变为耕地能更好的服务人类C.具有蓄洪抗旱的作用D.有“地球之肾”美誉2.地球上,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物种类有着明显差异,因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理解正确的是()A.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中产氧气最多的是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可以蓄洪抗旱,保持水土,有“绿色水库”之称C.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作为生产者,起到重要的作用D.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其组成成分都包括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3.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D.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4.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圈的范围包含大气圈的上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存的环境,生物圈就是地球C.生物圈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性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和营养物质等基本条件5.某同学准备用河沙、池塘水、小鱼、小虾等材料制作生态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好题训练与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好题训练与解析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好题训练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14•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2.(2014•临沂)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野生动物的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C.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2014•昆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引进更多外来物种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4.(2014•苏州)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历史上苏州市曾出台过一些政策措施,但其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的是()A.颁布了《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B.成立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5.(2014•株洲)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A.赶尽杀绝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C.大力保护D.控制数量,减少危害6.(2014•娄底)目前人类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C.将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D.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7.(2014•成都)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C.法制教育D.克隆动物8.(2014•聊城)近年来,我市遭受多种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美国白蛾、黄顶菊、水葫芦、巴西龟等,对我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①影响本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本地生态平衡;②造成本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本地生物的多样性;③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本地生物优胜劣汰;④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9.(2014•益阳)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A.森林覆盖率少B.外来物种引入C.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土地沙漠化10.(2014•东营)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员会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关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葫芦原产南美,引入到我国江南种植后,出现疯长,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B.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入侵C.小龙虾原产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11.(2014•成都)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的是()A.扬子鳄B.黑猩猩C.中华鲟D.大熊猫12.(2014•齐齐哈尔)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德国D.中国13.(2014•郴州)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又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A.樟树B.珙桐C.马尾松D.侧柏14.(2014•长沙)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现状不容乐观.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珍稀保护动物()A.金丝猴B.朱鹮C.大鲵D.比目鱼15.(2014•绥化)在西藏建立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动物是()A.金丝猴B.大熊猫C.藏羚羊D.丹顶鹤16.(2014•江西模拟)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环境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就是种内基因组成多样C.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迁地保护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7.(2014•新会区模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保护濒危物种.A.③B.④C.①②D.①③18.(2014•红塔区二模)某地当一水库建成后,人们将库区内的许多物种迁出,这是为保护()A.物种的多样性B.遗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19.(2014•大庆)目前,全世界每天都有上百个物种消失.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不应该()A.少用含磷洗衣粉B.多植树造林C.向河流排放污水D.制止捕杀珍稀动物20.(2014•泉州模拟)“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围湖造田B.退耕还林C.倒卖野生动物D.排放工业废气21.(2014•泰安模拟)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有利于保护当地的动物④有利于保护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2014•深圳模拟)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A.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B.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C.随意引进外来物种D.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二.填空题(共5小题)23.(2014•玉林)目前,濒危物种的大量出现,主要是人为因素破坏物种的栖息环境造成的.(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__.(2)水葫芦是我国100多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于净化污水,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水面,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这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原因属于_________.(3)为了保护濒危物种,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_________,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24.(2014•岳阳)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_________.(判断对错)25.(2014•绥化)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能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_________(判断对错)26.(2013•德州)鱼翅由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制成.在许多高档的餐厅里,鱼翅动辄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份,然而有业内人士说,在国内市场消费的鱼翅当中,大约四成是靠所谓的人造鱼翅来支撑的.这些鱼翅从合成到鱼翅精调制,到烧碱明胶双氧水泡制,含有大量损伤人肾脏、消化系统和致癌的物质(见漫画)2013年1月初,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假鱼翅的制作过程.营养学家称,鱼翅蛋白质含量非常高,但它不是什么优质蛋白,人吃了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另外,鲨鱼鱼翅汤内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毒性物质,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危害.从营养方面看不如牛奶和鸡蛋对人体更有益处.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鲨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古老鱼类,体温通常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_________动物(2)鱼翅含有的蛋白质是胶原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被消化成_________(3)人摄取鱼翅后残留在其中的烧碱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_________被吸收,然后通过_________系统运输到全身各部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4)由于国人对天然鱼翅的追逐,不仅导致鱼翅价格攀升,也造成了假鱼翅市场的“繁荣”,更造成了鲨鱼的大量减产,甚至频危.对此,你的态度是_________.27.(2014•高安市一模)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以植物各器官为食的羊、鼠和昆虫;有吃羊的狼;有吃昆虫的鸟;有以鼠为食的蛇;还有以鼠、蛇和鸟为食的鹰.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该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其中的①、②、③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_________.A.鼠、蛇、鸟B.蛇、鸟、鼠C.蛇、鼠、鸟D.鸟、蛇、鼠(2)图1中①所代表的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3)图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1中所示的组成成分之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部分(4)若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狼所在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与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5)草原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过度放牧等活动,造成了草场退化、荒漠化扩大以及污染加剧.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项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具体措施_________.三.解答题(共3小题)28.(2014•衡阳)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深山里的秘密)﹣﹣中国小鲵,是衡阳市三位女中学生重新发现的.经华南师范大学沈猷慧、邓学健等专家教授鉴定:认定她们新发现的“狗头娃娃鱼”就是中国小鲵.它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她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因此获得了“英特尔英才奖”.三位女中学生在考察中国小鲵生态习性时,绘制了如图食物网简图.据图请回答:(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图中缺少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_者.(2)图中有_________条食物链,蛇和鹰是_________关系.(3)中国小鲵现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亲爱的同学,你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哪些合理化保护措施呢?(任提1条即可)29.(2014•漳州)今年5月12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将汗血马作为国礼赠送中方,汗血马成了联系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目前,汗血马主要被用于马术运动.请回答:(1)汗血马主要以青草、谷物等为食,其牙齿中有门齿和_________(填“臼”或“犬”)齿的分化.(2)马术比赛中,马完成动作需要依靠骨骼和_________组成的运动系统来完成.(3)比赛中骑手能做到“人马合一”,从反射类型看,这属于_________反射;马能与骑手配合默契,从获得的途径分,这属于_________行为.(4)保护汗血马等珍稀动物,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_________.30.(2014•长泰县)如图为蝗虫、鲫鱼、蚯蚓、大熊猫四种动物,请回答:(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两类,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_________.(2)鱼有许多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其主要是用鳃呼吸,用鳍_________,图中的鲫鱼胸鳍是_________(选填“成对”还是“成单”)存在的.(3)我国四川省卧龙地区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对如图动物中的_________进行就地保护.2014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好题训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14•江西)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解解:A、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A正确;答:B、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B正确.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D、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D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点评:2.(2014•临沂)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野生动物的自然衰老和死亡是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C.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考点: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答:解:A、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A正确;B、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种类多样性丧失的根本原因,B错误;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正确;D、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解题的关键.3.(2014•昆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引进更多外来物种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分析: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解答: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A错误;B、引进更多外来物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C正确;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这种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针对濒危物种而言,但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错误.故选:C.点明确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的根本评:措施.4.(2014•苏州)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历史上苏州市曾出台过一些政策措施,但其中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的是()A.颁布了《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B.成立苏州光福自然保护区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围湖造田,垦荒种粮,是破坏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故选:C.点评: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5.(2014•株洲)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A.赶尽杀绝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C.大力保护D.控制数量,减少危害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解答:解:老鼠、苍蝇、蚊子和蟑螂称为“四害”,我们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因为鼠,蚊,蝇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故选:D.点评:了解四害的知识,正确对待四害.正确的做法就是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6.(2014•娄底)目前人类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C.将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D.建立濒危物种繁育中心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措施,据此解答.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故选:A点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评:7.(2014•成都)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C.法制教育D.克隆动物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分析: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此题考查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据此答题.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易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8.(2014•聊城)近年来,我市遭受多种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美国白蛾、黄顶菊、水葫芦、巴西龟等,对我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①影响本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本地生态平衡;②造成本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本地生物的多样性;③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本地生物优胜劣汰;④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危害有以下几点:①对经济的影响.一些外来物种入侵农田、森林、牧场,导致农作物、林木、牧草减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水葫芦能破坏生态系统.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些外来入侵物种能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如红火蚁叮咬人体、豚草产生的花粉引发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等疾病、褐家鼠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病.解答:解:据分析可见:①影响本地部分物种的生存,破坏本地生态平衡,正确;②造成本地部分物种的灭绝,危及本地生物的多样性,正确;③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利本地生物优胜劣汰,错误;④外来物种的入侵,丰富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错误;可见A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是解题的关键.9.(2014•益阳)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A.森林覆盖率少B.外来物种引入C.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土地沙漠化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人均森林面积少,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解答:解:A、C、D根据分析ACD项所述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ACD错误.B、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B正确.故选:B点评:关键是掌握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0.(2014•东营)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员会明确将生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下列关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葫芦原产南美,引入到我国江南种植后,出现疯长,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B.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物入侵C.小龙虾原产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2)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解答:解:A、我国引入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改变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A正确;B 、麋鹿原产我国,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江苏大丰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错误;C、小龙虾原产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迅速扩散,对农田造成了危害,说明小龙虾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并对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C正确;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D正确.故选:B.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评:11.(2014•成都)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的是()A.扬子鳄B.黑猩猩C.中华鲟D.大熊猫考点: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分析: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可从各个动物的特点、分布地区来切入.解答:解:A、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A错误;B、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不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B正确;C、中华鲟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C错误;D、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哺乳类.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

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下列物质中,能沿着食物链“浮游植物→鱼→海豹→虎鲸”富集的是()A.钙B.锌C.铁D.汞2. 漆黑的海底世界,并非生命的禁区,海底“热泉”更是生命的乐土。

在这里最不可能出现的生物是()A.细菌B.藻类C.管状蠕虫D.蟹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4. 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5. 在各类生态系统中,人类起支配作用的是()A.耕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6. 美丽的沂源我的家,沂源鲁山风景优美,植物繁多,为了解沂源鲁山上的生物种类,通常用()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分类法7. 生态学家为研究三种蜘蛛捕食叶蝉(水稻害虫)的能力,用含有铕元素的泥土培育水稻,然后测定稻田中三种蜘蛛体内的铕含量,结果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每百头蜘蛛鲜重中的铕含量(u g)锥腹肖蛸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10.436 20.172 3.21A.水稻、叶蝉和蜘蛛三类生物中铕元素含量最少的是叶蝉B.由表中数据可知,拟水狼蛛捕食叶蝉能力最强C.该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铕元素→水稻→叶蝉→蜘蛛D.生物防治叶蝉能提高该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循环效率8. 生物圈有许多生态系统类型,可以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是:A.森林B.城市C.农田D.湿地9.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述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10.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包括所有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人类及人类生活的环境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二、填空题1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的是________ 生态系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 能力.12.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13. 生物在__环境的同时,也__和__着环境.14. __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15. 一定空间范围内的_______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3: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选择题1. 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 、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 、一个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 、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2. 下列四项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u鱼类种群擁度。

仮类种蒂密摩CD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 ()阳此匚H. 0 、等A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B .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 3条D .如果螳螂减少,黄雀数量也将减少4. 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则同化量各占一半,俊类种群密度平均增K址鱼类种群廃度■- -O.平均堆氏址平均瞄杞肚平均堆氏磺A. 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 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 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 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5. 同一生态系统中,竞争最激烈的是()A .蛙和昆虫B .狼与兔C .狮子和斑马D .野兔与田鼠6.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

其他实验条件和步骤如下表所示。

哪种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序号实验处理甲乙万案一无菌条件自然条件万案二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自然条件万案三先灭菌,再放于适宜条件下先火菌,然后接种某种细菌,最后置于适宜条件下A. 方案一B.方案二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7.生产者细胞中的叶绿体中可生成ATP,同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细胞中的线粒体及细胞质基质中也能形成ATP。

逝捡学校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十四)生态系统和生物圈3高中3生物试题

逝捡学校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十四)生态系统和生物圈3高中3生物试题

捐损州都哲市逝捡学校课时分层作业(十四)(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关于生态因子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D.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A [生态因子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生物的生存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

农业害虫中有多种具有趋光性、趋化性等,但这并不是它们的共性;不同的环境中,植物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温暖地区阳光充足、温度高,以阔叶林为主,寒冷地区的植物以针叶形式保持水分;水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其过多与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水分过多时会影响根细胞的呼吸而使陆生植物生长不好,水分过少会影响陆生生物的正常代谢,使其生长、发育受影响。

]2.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形成的特殊圈层,是生物的总和D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因而但凡有生物生存的区域无一不在生物圈范围内。

] 3.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B.草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C.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D.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A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但是每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不一定最大,故A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其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B正确;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C 正确;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D正确。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六章复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食物链和食物网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六章复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食物链和食物网

统(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 ____”之称)、草原生态系
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农田 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 (2)人工生态系统:主要有________
城市 体)、__________ 生态系统(人类是主要消费者)。
生物圈 ——最大的生态系统。 3.____________ 环境 的总和。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________ 大气 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 (2)生物圈的范围:主要包括________ 岩石 圈的表面。 和________
3.(2011 年广东阳江)被喻为“地球之肺”称号的生态系统是 ( ) A.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思路点拨】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繁多,分层次分布,接受阳 光照射较多,是光合作用最强的生态系统,所以称为“地球之 肺”。选 C。
题型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4.(2011 年广东惠州)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 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2013年广东潮州)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该有毒物质会通 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池塘中有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 →鱼→鱼鹰,那么该食物链中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
A.浮游植物 B.水蚤 C.鱼 D.鱼鹰
【思路点拨】这种农药会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营养级别
越高,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动物→最大的食肉动物。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 食物网 彼此交错连接,形成____________ 。动、植物之间就是借助于 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起来的。 3.物质与能量流动: 物质 和________ 能量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 (1)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网流动的。 (2)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会通过 食物链 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的浓度越 ____________ 高 ,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________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生态系统的层级,以下哪个顺序是正确的?A. 个体→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B. 个体→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C.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D. 个体→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群落答案:C2. 生态位是对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内的生活方式的描述,其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种存活所需的温度范围B. 物种获取食物的方式C. 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 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答案:A3. 下面哪个因素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A. 多样化的物种组成B. 适当的环境扰动C. 过量的资源利用D. 充足的生物间相互依赖关系答案:C4. 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层级包含生物群落?A. 个体B. 种群C. 生态位D. 生物圈答案:D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以下哪个层级中能量损失最多?A. 太阳→植物→食草动物B. 太阳→食草动物→食肉动物C. 植物→太阳→食肉动物D. 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植物答案:B二、判断题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正确2.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没有重要意义。

答案:错误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只限于一个地理区域。

答案:错误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来提高。

答案:正确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太阳到生物圈,再到大气圈。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答: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气候等)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自然系统。

它由一系列生物体、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组成。

2. 请简要描述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

答: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包括个体、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个体是指具有独立生命特征的生物单位;种群是指同种个体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总体;生物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它们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互动网络;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中考生物复习第三课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中考生物复习第三课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全效学习 中考学练测
夯实基础 考点解读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实验探究 素养提升
3.生态系统的类型 在自然条件下,某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尤其是温度和降水量,决定了该地区生态 系统的类型。总体上生态系统可以分为_陆__地__生态系统和_水__域__生态系统两大类。 (1)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 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2)水域生态系统:__海__洋___生态系统、__淡__水___生态系统等。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 食 物 链 书 写 的 注 意 事 项 : 食 物 链 的 起 点 是 _绿__色__植__物__ ; 书 写 时 箭 头 指 向 __捕__食__者___;__分__解__者___与__非__生__物__的__物__质__和__能__量___不进入食物链的环节。 (3)食物网:__食__物__链___相互交错成网状的形式。
(1) 该 模 型 中 “ 微 藻 → 虾 幼 体 → 虾 → 人 ” 不 能 算 作 一 条 食 物 链 , 理 由 是 _虾__幼__体__与__虾__之__间__没__有__食__物__关__系__。 (2)该模型中共有_____6____条食物链。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___增__加____。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分__解__者___。
三、生态系统
考点 1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功能(b)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

第3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原卷版)

第3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七年级生物上册(苏科版)(原卷版)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所有与之间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判断下列是否为生态系统:草原上的野兔,一片森林(填“是”或“否”)。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者、者和者,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生产者能够利用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光能制造并储存能量。

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非生物的成分:指非生物的_______和_______,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各种非生物因素。

生物成分:(1)生产者-----植物,以及少数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细菌。

(2)消费者-----人和绝大多数。

(3)分解者-----、等微生物,以及一些腐生生活的大型真菌,如蘑菇、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还包括少数动物如蚯蚓、蜣螂、秃鹫等。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4. 生态系统的类型⑴ 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态系统分为三类:陆地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等。

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淡水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等。

湿地生态系统: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被誉为“_______________”。

⑴ 根据人类对生态系统环境的影响程度,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两类:人工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_生态系统和_________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等。

5. 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这些生态系统不是的,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6.生物圈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表面所有_生物__及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7.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_______、、岩石圈的_______。

8.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初中科学精品试题:生命科学 第3讲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初中科学精品试题:生命科学 第3讲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3讲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时作业双基巩固练1.(2017·湖州)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剿灭劣V类水”的动员令,推动“五水共治”,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

这些小微水体属于( C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解析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2.(2019·嘉兴、舟山)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由“有条件生育二孩”调整为“全面二孩”,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D )A.数量太少B.性别比例失调C.死亡率太高D.年龄结构不合理解析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现在调整为“全面二孩”政策就是为了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调整完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峨眉山上的所有生物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4.如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最可能是( C )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解析由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一般是生产者,越往后数量越少。

结合图表信息可知,图表中生物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丙、丁、乙、甲。

因此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5.(2018·连云港)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巩固
1、完成概念图非生物成分,包括()
生态系统生产者是()
生物成分消费者是()
分解者是()
2、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它们生存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

例如、等都是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及一切能够适合的环境的总称。

它包括圈下层、圈和圈上层。

所以说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也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4、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内,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能通过制造有机物;是消费者,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以为食;是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态系统部分。

5、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是()
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B、呼伦贝尔草原
C、太湖
D、腾格尔沙漠
6、野兔、黄羊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生活在生态系统是(),而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生活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池塘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二、能力提升
7、右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叫做,图中所示编号为;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物的人或动物叫做,图中所示编号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能够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它们是,图中所示编号为。

(2)
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没有,消费者就失去
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没有,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就无定法得到分解。

8、在一块稻田里,稻卷叶虫、蝗虫是危害水稻的害虫,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依据生态系统的组成,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作用。

这块稻田中的水稻是,其作用是。

稻卷叶虫、蝗虫、青蛙是。

在这块稻田中,还有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是,其作用是。

(2)、在这块稻田生态系统的组成中,除了了有水稻、蝗虫和青蛙等生物成分外,还有什么成分?请举2、3例。

(3)、从生态系统的类型来分,这块稻田属于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工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