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把握诗词大意,背诵古诗词,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2.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阅读兴趣。

3.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4.体会《咸阳城东楼》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5.体会《无题》中烘托、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6.体会《行香子》中动静结合、白描和寓情于景手法的运用。

7.体会《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词人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四首古诗词的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咸阳城东楼

一、导入新课,走近诗歌

教师:咸阳在古时候叫什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学生回答。)

教师:当诗人和一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城市相遇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情思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咸阳城东楼》。想要对一首诗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需要对作家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

板书课题:咸阳城东楼(出示课件3)

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1.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有一位唐朝的诗人,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他是谁呢?

预设:(出示课件4)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的美名。

2.背景资料

教师:了解本诗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预设:(出示课件5)

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意蕴别致的七律。

三、初读本诗,整体感知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听读这首诗,注意读音与停顿。(出示课件6)

教师提示:注意读音。

教师提示:注意节奏划分。

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四、细读本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仔细阅读本诗,然后做疏通赏析。

(学生朗读本诗,教师巡视。)

首联(出示课件7)

诗句展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预设1:“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

预设2:“高城”指咸阳城楼。咸阳,秦代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预设3:“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预设4:“蒹葭”即芦荻(蒹,荻;葭,芦),暗用《诗经·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

预设5:“汀洲”指水中的小洲。

教师总结:首联第一句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教师讲解:首联扣题,抒情写景。(出示课件8)

教师:哪位同学可以把首联两句诗翻译一下?

学生:一登上咸阳城高高的城楼,极目远眺,忽而生出愁绪。烟笼蒹葭,雾锁杨柳,那景致就像水中的小洲。

师生赏析: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颔联(出示课件9)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赏析颔联。

(学生默读诗句,分析讨论回答。)

诗句展示: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预设1:“溪”指咸阳城南的磻溪。

预设2:“阁”指城西的慈福寺。

教师:哪位同学把颔联两句诗翻译一下?

学生: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将至,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教师提问:同学们,谁可以尝试把颔联赏析一下?(出示课件10)

学生1: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

学生2: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学生3: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

教师补充: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出示课件11)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疏通赏析颈联。

(学生默读诗句,分析讨论回答。)

诗句展示: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预设:“芜”指丛生的杂草。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翻译颈联?

学生: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

教师总结:颈联两句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

尾联(出示课件12)

教师:哪位同学尝试把尾联疏通赏析一下?

诗句展示: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预设1:“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预设2:“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预设3:“东来”指诗人自东边而来。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把尾联两句诗翻译一下?(出示课件13)

学生:不要问秦、汉灭亡的往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教师总结:尾联作结,融情于景。

教师提问:同学们,哪位尝试把尾联赏析一下?

学生1:“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学生2: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既有乡愁,也有国忧,两相交织,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五、总结本诗

1.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14)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诗人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2.我们一起明晰这首诗的写法,体会它的写作特色。(出示课件15)

预设1:情景交融,景中寓情。全诗本来是抒发诗人对唐王朝“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衰败形势的无限感慨之情的,但是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使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呈现了山河的自然美,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预设2:诗歌颔联和颈联的对仗也颇工整,给人以纵横开阖而又有构图节奏的美感。

预设3:诗人善于思索,凭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科学总结,把风为雨之先导的自然规律,形象地运用入诗。

无题

一、导入新课,走近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