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六第1课送李愿归盘谷序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概说]

本专题共有三篇文章。《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之口,对得意的“大丈夫”和官场丑恶进行了深刻的刻画与揭露;《送董邵南序》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诚的劝慰;《赠黎安二生序》表明了作者对诗文革新运动的态度。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赠序中别具一格的一篇,巧妙运用虚托手法,借李愿之口,浓墨重彩地描画了三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仕途的看法。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学习对比衬托的手法,品味文章瑰丽刚健、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送董邵南序》则反映了韩愈的另一种文风:短小、精粹、隽永。文章巧妙地把古和今、合和不合交错起来写,显得错综有致,反复唱叹。文章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委婉曲说,含蓄巧妙。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文章含蓄的表现手法以及所要表达的真正用意。《赠黎安二生序》是曾巩的一篇著名赠序,文章正话反说,意境深蓄,自名“迂阔”,其实是讥世之言。通过解答黎生的困惑含蓄地表达了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受世俗干扰的思想,充满思辨性和哲理意味。学习本文,重点是理解作者以“迂”为善、对“道”不渝的忠诚,鉴赏作者正话反说的表现手法和效果。

第1课送李愿归盘谷序

1.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送李愿归盘谷序》2.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送李愿归盘谷序》3.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答张十一》4.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答张十一》5.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汩罗。

——《湘中》

一、字词积累

1.字音

便.(pián)体 轻裾.(jū) 翳.

(yì)长袖 濯.

(zhuó)清泉 趑.(zī)趄.(jū) 嗫.(niè)嚅.(rú) 刑辟.(bì)

膏.

(ɡào )吾车 秣.

(mò)吾马

徜.(chán ɡ)徉.

(yán ɡ) 2.通假字

①才畯.满前 通“俊”,才智出众 ②秀外而惠.中 通“慧”,聪慧,聪明 3.一词多义

(1)之⎩⎪⎨⎪

⎧①太行之.阳有盘谷 的②友人李愿居之.

代词,这个地方③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而⎩⎪⎨⎪

⎧①泉甘而.土肥 表并列②列屋而.

闲居 表目的③不可幸而.

致也 表修饰 (3)幸⎩⎪⎨⎪⎧①不可幸.而致也 侥幸②而望幸.

焉 宠幸

(4)所⎩⎪⎨⎪⎧①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有指代作用②谁争子所.

地方

4.古今异义 ①居民鲜.少 古义:少。 今义:新鲜。 ②隐者之所盘旋.. 古义:盘桓,逗留。

今义:多指物在高空中来回飞行。 ③是有命..焉 古义:命中注定。 今义:有生命。 ④奔走于形势..之途 古义:地位和权势。 今义:目前的情况。 ⑤闻其言而壮.

古义:推崇,赞许。

今义:强壮(肥壮)。

⑥维子之宫.

古义:屋舍。

今义:宫殿。

5.词类活用

①武夫前.呵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②穷居而野.处名词作状语,在乡野

③膏.吾车兮秣吾马名词的使动用法,加油使润滑

④粉.白黛绿者名词用作动词,搽白粉

6.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2)定语后置句

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3)状语后置句

名声昭于时

(4)动宾倒装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二、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见“专题一《原毁》”

2.写作背景

韩愈的赠序非常有名,这篇尤为历代称道。苏轼在《跋退之送李愿序》一文中说:“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本文的写作时间比《师说》早一年,风格却大不相同。这篇序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当年韩愈34岁,离开了徐州幕府,到京城谋职。自从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以来,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韩愈一直为仕途汲汲奔走,却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处境艰难,心情抑郁,牢骚满腹。因此,借送友人李愿归盘谷隐居之机,写下这篇赠序,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本文表面上是一篇赠序,实际上是作者的抒愤之作。

3.相关知识

赠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其后凡是惜别赠离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一、结构图解

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内容研读

1.文章开头一段写盘谷得名的缘由,对表达全文的主旨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第一段作者通过叙述和解释,简要地介绍了盘谷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强调盘谷“宅幽而势阻”,是隐者“盘旋”的好去处。将人和地两相联系,点明送别的题旨。

2.那些“用力于当世者”为什么会“遇知于天子”?而对于这些人,“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是有命焉”该如何理解?

[明确]那些无耻的“用力于当世者”被“遇知”,那些“人之称大丈夫者”能爬上权势赫赫的高位的原因,都是由于天子昏庸无道。在这里,作者直接表达了对朝廷政治的不满。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这一句似褒实贬,表面上好像是在羡慕他们,自叹“我”没有那样的好命,“不可幸而致”;实际上作者把“用力于当世”而被“遇知”归结为“命”,暗含了一种嘲讽。也就是说,被“遇知”的人并非因为才干、品德,而是因为一种奇怪的“命”!文章在此委婉地表达出“不遇于时者”的不遇之叹和不平之鸣。

3.李愿“不遇于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图?

[明确]所谓“遇于时者”都是些得意或即将得意、只求利禄的小人,才干、品德并不是被“遇知”的条件。可想而知,李愿之所以不遇于时,主要原因在“时”,可以说是“时逼我隐”,文章在这里透露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隐忧。

文章歌颂隐者是表面之意,关键是假托他人之口讥讽豪门权贵的炙手可热,嘲讽伺候权贵和奔走钻营之徒的厚颜无耻,揭露唐朝社会的黑暗腐朽,也暗含作者对自己仕途不顺的不平之鸣。

4.文章第3段以“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开头,写了韩愈送给李愿的一段歌词,直接从韩愈自身的角度表达了对李愿归隐的看法。朗读这段歌词,说说它与前文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明确]“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