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

合集下载

徒手肌力评定MMT

徒手肌力评定MMT
• 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时关节活动,肌肉缩短,但 张力保持相对恒定,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 缩。
✓ 向心性收缩:主要指主动肌的收缩。肌肉收缩时, 肌肉的两端相互靠近,肌纤维的长度变短,又称 向心性缩短。
✓ 离心性收缩:主要指拮抗肌的收缩。肌肉收缩时, 肌肉的两端相互分开,肌纤维的长度被拉长,又 称离心性延伸。
(二)徒手肌力评定
• 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ing,MMT): 是在特定的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 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 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 行评定。
一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 Lovett分级法 • MRC分级法
4或5级 ➢ 肌力﹥4级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且同一强度 ➢ 抗阻不能应用于2个关节以上,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的
远端 ➢ 骨折未愈合,严重骨质疏松,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
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和滑膜炎等症状 禁忌
YES
YES
NO NO NO 0 NO
YES
抗部分阻力
抗最大阻力
/iwps/ /kingsoftwps/
MRC分级法
级别 标准
5
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范围的运动
5- 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4+ 在活动的初、中期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阻力
4
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阻力达不到5级水平
4- 对抗与4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3+ 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徒手肌力检查(MMT)
•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 康复科 • 付丽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一)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一)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一)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简介徒手肌力评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肌力测试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本文将介绍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帮助读者了解自己或他人的肌力水平。

测试方法在进行徒手肌力评定前,应该遵循以下规则:1.确认测试者的身体状况良好,无明显的肌肉、骨骼、关节问题;2.确定测试部位,如手臂、背部、腿部等;3.按照标准动作进行测试,如握拳、弯曲、屈膝等。

测试时,应根据测试者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并记录测试结果。

分级标准徒手肌力评定分为五个级别,其分别为:1.优秀:超过同龄人75%以上;2.良好:超过同龄人50%-75%;3.合格:超过同龄人25%-50%;4.不合格:超过同龄人10%-25%;5.极差:低于同龄人10%。

测试结果应与同龄人进行比较,以了解自身肌力水平。

注意事项在进行徒手肌力评定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不要过度使用肌肉,以防伤害;2.保持正确的测试姿势,避免造成误差;3.根据测试部位、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结语徒手肌力评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肌力测试方法。

通过了解自身的肌力水平,可以更好地进行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维持肌力的方法除了了解自身肌力水平,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持肌力,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锻炼: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肌力,如重量训练、有氧运动等;2.饮食: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肌力,如高蛋白饮食等;3.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增长;4.减压:避免过度的压力和疲劳,使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结论徒手肌力评定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肌力测试方法,通过了解自身肌力水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持肌力,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常规徒手肌力分级法

常规徒手肌力分级法
3
F(fair)
抗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3-
F-
抗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全大于1/2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2+
P+
抗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全小于1/2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去除重力测试
病人能主动活动
2
P(poor)
去除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2-
P-
去除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大于1/2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1+
T+
去除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小于1/2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1
T(trace)
去除重力下无关节活动,可触及或观察到肌肉收缩
0
0(zero)
去除重力下无关节活动,没有触及或没有观察到肌肉收缩
常规徒手肌力分级法
分级
名称
评级标准
抗重力测试
病人能主动活动
5
N(normaal)
抗重力体位下,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4
G(good)
抗重力体位下,能抗中等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G-
抗重力体位下,能抗中等阻力完成小于1/2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3+
F+
抗重力体位下,能抗中等阻力完成小于1/2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1 T(轻微) 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0 0(零) 无任何肌肉收缩
3+ F+(可+) 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3- F-(可-)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 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 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2 P(差)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2- P-(差-)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
级别 英文缩写 评定标准
5 N(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5- N-(正常-) 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 50~100%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4- G-(好-) 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 5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全范围内活动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迟缓性肌张力分级
心功能的分级
肢体残疾人的环境评定
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1.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2.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3.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4.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5.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纽扣
尺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屈指功能取环,小指TAM的平均值。

分级:优10-12分,良7-9分,可4-6分,差3分以下
桡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优13-16分,良9-12,可5-8,差1-4

正中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有13-16分,良9-12分,可5-8分,差1-4分。

徒手肌力评定MMT

徒手肌力评定MMT
mrc分级法lovett分级法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法级别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10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25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50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75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1001916美国robertlovett1936英国henryflerencemrc分级法1适应症
徒手肌力检查(MMT)
•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 康复科 • 付丽 • 2014年6月28日
(一)肌力
• 肌力(muscle strength):指肌肉运动时 最大收缩的力量。 • 肌力测定: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 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以评定肌肉的功 能状态。 • 肌力低下是指一块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 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也称肌无力。常见于 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引 起的肌肉废用等。
43+ 3 32+ 2 21 0
对抗与4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 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 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但活动范围在50-100% 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无肌肉收缩
(二)徒手肌力评定
• 徒手肌力评定(manual muscle testing,MMT): 是在特定的体位下,让患者做标准动作,通过触 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力或对抗阻力完成 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 行评定。
一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 Lovett分级法 • MRC分级法
5、肌肉收缩类型:离心性收缩时肌力最大,其次 是等长收缩,最小是向心性收缩。 6、关节角度:在等长收缩时,关节角度不同,肌 肉产生的力量也不同。 7、年龄与性别:20岁以前肌力是渐增的,此后逐 渐下降。男性大于女性。

徒手肌力测定MMT

徒手肌力测定MMT

徒手肌力测定M M T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徒手肌力测定
MMT分级标准(见表8-1)
级别名称标准相当正常肌力%
0 零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
1 微缩轻微收缩,不引起关节活动10
2 差去重力下全关节范围活动25
3 可抗重力下全关节范围活动(不能抗阻力)50
4 良好抗重力及抗小阻力下全关节活动75
5 正常抗重力及正常抗阻力下全关节活动100
评定原则:
(1)受检者说明测试的重要性,取得其最大程度的主观配合;
(2)测试时受检者状态良好、体位舒适、温度适宜,受检部位尽可能暴露;(3)测试时注意健侧和患侧比较;
(4)仪器测试前应进行校正;
(5)肌力测试可以重复3次左右,取均数;
(6)测试时以不引起疼痛为度,严格控制测试禁忌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骨、关节、肌肉病变)。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分级法评定标准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迟缓性肌张力分级
心功能的分级
肢体残疾人的环境评定
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1.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2.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3.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4.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5.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纽扣
尺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屈指功能取环,小指TAM的平均值。

分级:优10-12分,良7-9分,可4-6分,差3分以下
桡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优13-16分,良9-12,可5-8,差1-4分
正中神经康复评定表
备注:合计总分分级:有13-16分,良9-12分,可5-8分,差1-4分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是根据人们手的肌肉力量进行评定的一种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徒手肌力评定分级标准:
1级:无法完成常见活动,如握笔或用力打开一个罐头。

2级:可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握笔或用力打开一个罐头,但是需要很大的努力。

3级:可以完成轻度活动,如写字、用力打开一个中等大小的罐头。

4级:可以完成中度活动,如握紧拳头、开开关。

5级:可以完成重度活动,如握住重物、开大门。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还可能会因个体差异、体能状况和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准确的徒手肌力评定,请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或体育教练。

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测定方法(“患者”文档)共29张

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测定方法(“患者”文档)共29张

➢ 为了使评 分更细、更准确一些,也有的医
生将肌力评分级别在六级评分法基础上加 以 调整,当认为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
此级的右上角加“+”,稍差时则在右 上角 加“-”,使评定结果级差更小,更为细化, 以补充六级评分法的不足。 其具体规定如
下:0 肌肉无收缩,无关节活动。1 可摸到 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2- 可见到肌肉 收缩,除掉重力情况下关节可以轻微活动。
➢ 平衡训练 开始时坐在床上,双腿下垂于床 边,再下地坐椅子,每次坚持10~15min. 然后练习站立平衡,最后步行训练,其步 骤为:站立练习,分为助手辅助站立,扶 杖站立,坐椅站立,站立时身体左右转动, 左右侧弯和前后倾斜。
➢ 迈步练习 重度偏瘫患者助手协助步行,多
采取在瘫痪下肢的脚上拴一根绳子,当患 者想迈步时,助手往上提绳予以协助。这 种方法患者容易接受,好似本人真的会走 了,而由衷地高兴。中度偏瘫患者在床边 或扶墙训练;轻度偏瘫患者可扶手训练。 要牢记协助者不宜用力牵拉患侧上肢,因 为患侧的上肢恢复一般较下肢困难,若将 处于瘫痪状态的维持肩关节紧张性的肌肉 拉伤,会给后来的恢复造成极大障碍。
➢ 训练时间和内容 当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1周左 右,就可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包括:(1)让患者练 习床上左右翻身,这是最基本的躯干功能训练之一。因 躯干受双侧锥体束支配,瘫痪一般不完全,恢复起来较 快。(2)让患者练习从健侧或患侧坐起,应与翻身训 练同时进行,注意不要让患者背靠物体而坐。(3)在 患者能独立坐稳后开始站位训练,患者能独自站稳后, 让患者重心逐渐移向患腿,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
(4)在患者可独立站位平衡,患腿持重达体重的75%以上,并可向前迈步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对多数患者而言,不宜过早地使用手杖,以

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5级 运动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
MMT相当正常肌力的%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0% 10% 25% 50% 75% 100%
各组肌力评定方法
颈前群,颈后群 躯干前群,躯干后群,躯干旋转 骨盆提升 髋关节内收,屈曲,后伸, 膝关节屈曲
肌力评定注意事项
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检查:(MMT) 用双手来检查因疾病,外伤,废
用性萎缩等原因所导致的肌力低 下的范围及程度.
MMT肌力分级标准
0级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级 有轻微的收缩,但不引
起关节活动 2级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
全范围运动 3级 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
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MMT肌力分级标准
4级 运动
关节活动范围. 应与健侧进行比较 骨折,关节脱位,关节软组织损伤未愈,
局部术后早期等禁止或慎用测量器.
ROM的测量方法
肩关节:前屈,后伸,旋前,旋后,外展 肘关节:屈曲,伸展,旋前,旋后,前臂旋前旋
后 腕关节:屈曲,伸展,尺侧偏斜,桡侧偏斜 髋关节:屈曲,伸展,内收,外展 膝关节:屈曲,伸展 踝关节:屈曲,伸展 躯干:屈曲,伸展,左右旋转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测试中动作 应标准化,方向正确,并注意肌肉 的替代动作.
选择适当测试时机,疲劳时,运动 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
测试时应左右比较,尤其在4级和 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作与健 侧的对比观察.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ROM)
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范 围和弧度.
决定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
测量结果分析
关节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均不能者为 关节强直,提示构成关节的骨骼之间有 骨性或牢固的纤维粘连.
关节活动超过正常范围可见于周围神 经病损所致的肌肉迟缓性瘫痪,关节支 持韧带松弛及关节骨质破坏.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是通过观察和评估肌肉收缩的强度和类型来评估肌肉力量的方法。

徒手肌力评定共分为6级,具体如下:
1.0级:肌肉无任何收缩,无关节活动。

2.Ⅰ级:可以看到轻微的肌肉收缩,但没有看到肌肉产生动作。

3.Ⅱ级:不但有肌肉收缩,还有一些动作,但不能够抬离床面,即
不能够抗地心引力和重力的作用。

4.Ⅲ级:能够抬离床面,有抗地心引力的作用,但不能够抗阻力。

5.Ⅳ级:不但能够抬离床面,还能一部分抗阻力。

6.Ⅴ级:不单能够抗地心引力,还能完全地抗阻力,也是正常的一
个肌力。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嘿,来了解一下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吧!》嘿,你知道吗?在康复的奇妙世界里,就像超级英雄要有自己的超能力分级一样,徒手肌力评定也有它至关重要的分级标准呢!这可太重要啦,要是搞不清楚,那你在康复的道路上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可别怪恢复效果不佳哟!一、“大力水手的力量层级”哇塞,在这个小标题下,咱就像是进入了力量的神秘王国!“嘿,别小瞧了每一级的力量差别,这就好比游戏里的升级打怪,每一级都是一个新境界!”徒手肌力评定 0 级那就是完全瘫痪,就像大力水手还没吃菠菜,软趴趴的没力气。

1 级呢,有轻微的肌肉收缩,但也就只能稍微动一动,仿佛大力水手刚准备吃菠菜,有了那么一丢丢力量的迹象。

到了 2 级,就可以在床上平移啦,像是大力水手吃了点菠菜,能小范围活动活动了。

比如说,有个患者胳膊受伤了,经过评定是 1 级肌力,那治疗师就知道得从最基础的刺激开始,帮助他慢慢提升力量。

二、“初级力量小勇士”哈哈,来到这里,我们就像是刚刚踏上力量征途的小勇士!“哟呵,这可算是有点力量啦,但别得意,前路还长着呢!”3 级肌力就可以对抗重力啦,能抬起来啦,就好像小勇士终于有了自己的初级武器,可以对抗一些小怪兽了。

而 4 级呢,不仅能对抗重力,还能对抗一定的阻力,这就是小勇士不断成长,力量变得更强大啦,可以应对更厉害的挑战。

举个例子,一个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康复,已经达到了 3 级肌力,那康复训练就可以增加一些难度,让他的力量继续提升。

三、“超级力量王者”哇哦,这就是传说中的超级力量王者级别呀!“哇塞,达到这个级别,那简直就是力量界的 yyds 呀!”5 级肌力那就是正常肌力啦,和正常人一样厉害,仿佛超级英雄已经完全掌握了自己的超能力。

这时候,患者基本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啦。

比如说,运动员经过艰苦的康复训练,终于达到了 5 级肌力,就又可以在赛场上风驰电掣啦!好啦,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就像康复道路上的指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掌握了这些标准,我们就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让他们重新找回活力满满的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分级
1.肌力评定(Lovett分级法)
分级
表现
无可见或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
可扪及肌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2
在消除重力姿势下能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3
能抗重力作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4
能抗重力和一定的阻力运动
5
能抗重力和充分阻力的运动
2.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分级
评定标准
0级
无肌张力的增加
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
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突然出现卡住或释放。

1+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为后50%范围内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出现最小的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的大部分范围时,肌
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4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3.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6级分期(布氏分期)
分期
运动特点
上肢

下肢
无随意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2
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
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3
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可有钩状抓握,但不能伸指。

在坐位和站立位上,有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

4
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①肩0度肘屈90度的条下前臂旋前、旋后②肘伸直情况下肩可前屈90度③手臂可触及腰骶部。

能侧捏和松开拇
指,手指有半随
意的小范围伸展
在坐位上,可屈膝90度以上,足可向后滑动。

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踝可背屈。

5
肌张力逐渐恢复
有分离精细运动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①肩前屈30-90度时,前臂可旋前旋后②肘伸直时肩可外展90度③肘伸直,前臂中立位,上肢可举过头顶。

可做球状和圆柱
状抓握,手指同
时伸展,但不能
单独伸展。

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髋;伸膝下,踝可背屈。

6
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秒)。

所有抓握均能完
成,但速度和准
确性比健侧差。

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坐位下伸直膝可内外旋下肢,合并足内外翻。

4.感觉功能评定
分类
检查方法
浅感觉
温觉、触觉、痛觉、压觉
深感觉(本体感觉)
①位置觉:令患者闭目,检查者将其肢体移动并停止在某种位置上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
或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位置。

②运动觉:令患者闭目,检查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让患者说出肢体运
动的方向,患者回答肢体活动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或用对侧肢体进行模仿。

③震动觉:用每秒震动128~256次(Hz)的音叉柄端置于患者的骨隆起处,询问患者有无震动感,并注意震动感持续的时间,两侧对比。

复合感觉
①皮肤定位觉:令患者闭目,用手轻触患者的皮肤,让患者用手指出被触及的部位。

②两点辨别觉:令患者闭目,采用棉签等物体沿所检查区域长轴刺激两点皮肤,患者回答感觉
到“1点’’或“2点。

③图形觉:患者闭目,用棉签等物品在其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让患者患者说出所画内容。

④实体觉:患者闭目触摸真实物体,说出其大小,形状等。

5.Holden步行功能分类
分级
表现
0级
患者不能行走或完全依靠轮椅或需2人以上的帮助
1级
患者需要使用双拐或1人持续有力地搀扶才能行走及保持平衡
2级
患者持续或间断需要1人帮助平衡或协调,或需使用膝-踝-足矫形(KAFO)、踝-足矫形器(AFO)、单拐、手杖等以保持平衡和保证安全。

3级
患者能行走但不正常或不安全,需1人监护或言语指导,而无身体上接触
4级
患者在平面上可独立步行但在上台阶、斜面或不平的表面时需要帮助或监护
5级
患者可独立地去任何地方
6.平衡功能评定
分级
表现
0级
不能坐或者站立
一级
(静态平衡)
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可维持姿势的稳定,
二级
(自动态平衡)
指在无外力的作用下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

三级
(他动态平衡)
指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当身体重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整重心和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的过程。

注:平衡评定从坐位和站立位两方面进行评定,患者能站即评定站立位,不需评坐位。

7.协调功能评定
分级
表现
1级
正常完成。

2级
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比正常速度和技巧捎有差异。

3级
中毒残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笨拙明显不稳定。

4级
中毒残损,仅能启动动作,不能完成。

5级
不能完成活动。

8.言语障碍



①运动性失语:(Broca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突出为特点,听理解相对较好
②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以严重的听理解障碍为特点,听力正常,但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的话,用词混乱。

③命名性失语:病损时,讲不出所见人或物名称
④完全性失语:所有言语功能都有明显障碍
⑤混合型失语
常规徒手肌力分级法
分级
名称
评级标准
抗重力测试
病人能主动活动
5
N(normaal)
抗重力体位下,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4
G(good)
抗重力体位下,能抗中等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4-
G-
抗重力体位下,能抗中等阻力完成小于1/2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3+
F+
抗重力体位下,能抗中等阻力完成小于1/2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3
F(fair)
抗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3-
F-
抗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全大于1/2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2+
P+
抗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全小于1/2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去除重力测试
病人能主动活动
2
P(poor)
去除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2-
P-
去除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大于1/2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1+
T+
去除重力体位下,能完成小于1/2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T(trace)
去除重力下无关节活动,可触及或观察到肌肉收缩
0(zero)
去除重力下无关节活动,没有触及或没有观察到肌肉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