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之解表方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方剂之解表方剂
方剂一、麻黄汤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3克)
炮制: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
禁忌: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
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
不当则不戢而召祸。
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化裁: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
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
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
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附方: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大青龙汤、三拗汤、华盖散
运用:麻黄汤虽为发汗之峻剂,对外感发热只要辨证准确,确可收汗出病愈之效。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1.html
方剂二、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3枚)甘
草(6克)
炮制:水煎服。
本方服法也极为讲究,首先是药煎成取汁,“适寒温”服,“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复感。
同时“稳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
待其“遍身zhezhe,微似有汗者,”是肺胃之气已合,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所以说“益佳”。
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不效,再服,“乃服至二、三剂”;以及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服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通则。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本方不单可用于外感风寒的表虚证,对病后、产后、体弱而致营卫不和。
证见时发热自汗出,兼有微恶风寒等,都可酌情使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qian)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
禁忌:表实无汗,或表寒里热,不汗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咽痛脉数时,皆不宜使用。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
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
化裁: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鼓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附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2.html
方剂三、九味羌活汤
出处: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处方:羌活(9克)防风(9克)苍术(9克)细辛(3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6克)黄芩(6克)甘草(6克)炮制:水煎温服。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本方常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禁忌: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化裁:若湿邪较轻,肢体酸楚不甚者,可去苍术、细辛以减温燥之性;如肢体关节痛剧者,加独活、威灵仙、姜黄等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湿重胸满者,可去滋腻之生地黄,加枳壳、厚朴行气化湿宽胸;无口苦微渴者,生地、黄芩又当酌情裁减;里热甚而烦渴者,可配加石膏、知母清热除烦止渴。
附方:大羌活汤
附注:本方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里热证的常用方,亦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3.html
方剂四、香苏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处方:香附(120克)紫苏叶(120克)炙甘草(30克)陈皮(60克)
炮制: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上为粗末。
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二钱(6克),入盐点服)
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
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本方多用于胃肠型感冒属感受风寒兼气机郁滞者。
)
化裁:风寒表证较重,加葱白、生姜、荆芥等以加强发汗解表的作用;气郁较甚,胸胁胀痛,脘腹胀满者,加柴胡、厚朴、大腹皮等以加强行气解郁之力;湿浊较重,胸闷,不思饮食,苔白腻者,加藿香、厚朴、半夏等以化湿运脾;兼见咳嗽有痰者,加苏子、桔梗、半
夏等以降气化痰止咳。
附方:香苏葱豉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
附注: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方剂比较:上述二方皆为香苏散加味而成,主治表寒而兼气滞之证。
其中香苏葱豉汤乃香苏散与葱豉汤合为一方,其发汗解表之力较香苏散为强,且苏叶又有安胎之效,故对妇女妊娠感冒风寒者,较为恰当。
加味香苏散增入防风、秦艽、川芎、蔓荆子等药,则发汗解表,宣痹止痛之功较强,宜于表寒证较重,头身疼痛明显者。
文献:方论江昂《医方集解·表里之剂》:“此手太阴药也。
紫苏疏表气而散外寒,香附行里气而消内壅,橘红能兼行表里以佐之,(橘红利气,兼能发表散寒,盖气行则寒散,而食亦消矣),甘草和中,亦能解表为使也。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四时温疫、伤寒。
”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4.html
方剂五、小青龙汤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麻黄(去节,9克)芍药(9克)细辛(6克)干姜(6克)甘草炙(6克)桂枝(去皮,9克)五味子(6克)半夏(洗,9克)
炮制: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
禁忌: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
用。
化裁: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附方:射干麻黄汤
附注: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因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5.html
方剂六、止嗽散
出处:《医学心悟》(清·程国彭)
处方:紫菀(15克)百部(12克)白前(12克)桔梗(15克)荆芥(10克)陈皮(15克)甘草(6克)
炮制:作汤剂,水煎服。
本方用量仅供参考。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
禁忌: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
化裁:若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紫苏、生姜以解表散邪;湿聚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湿化痰;燥气焚金,于咳无痰者,加瓜萎、贝母、知母以润燥化痰。
附方:金沸草散
附注: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6.html
方剂七、正柴胡饮
出处:《景岳全书》(明·张景岳)
处方:柴胡(9克)防风(3克)陈皮(4.5克)芍药(6克)甘草(3克)生姜(三五片)
炮制:水一盅半,煎七八分,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
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初起以及妇女经期、妊娠、产后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而气血不虚者。
)
方解:本方证属外感风寒表证之轻者。
风寒束表,毛窍闭塞,卫阳被遏,因感邪较轻,故症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脉浮为风寒表证之征象。
外感风寒,宜解表散寒;表寒轻证,只需轻疏肌表,微发其汗,病邪自可外达,不必用辛温重剂,徒伤其表。
方中君以柴胡辛散表邪。
臣用防风祛风寒,止疼痛。
生姜辛温发散,助柴胡、防风解表透邪;陈皮疏畅气机,以助祛邪外出;芍药益阴和营,防辛散太过而伤阴,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本方药性平和,对于气血不虚而外感风寒较轻者颇宜。
禁忌:斟酌。
化裁:头痛甚者,加川芎以祛风止痛;热而烦渴者,加葛根以透热生津;呕恶者,加半夏以和胃降逆;湿盛者,加苍术以化湿运脾;寒盛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黄或苏叶发散风寒。
附注:本方为张介宾所创平散风寒治法之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微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文献:《景岳全书》卷51:“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痎(jie)疟初起等证,凡血气平和,宜从平散者,此方主之。
”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7.html
方剂八、三拗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处方: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30克)
炮制:上为粗末,每服五钱(15克),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
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
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8.html
方剂九、大青龙汤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麻黄(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6克)石膏(12克)生姜(9克)大枣(3克)
炮制: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09.html
方剂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甘草炙(6克)大枣(3枚)厚朴炙(6克)杏仁(6克)
炮制: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10.html
方剂十一、射干麻黄汤
出处:《金匮要略》(汉·张仲景)
处方:射干(9克)麻黄(9克)生姜(6克)细辛(6克)紫菀(6克)款冬花(6克)大枣(3枚)半夏(9克)五味子(3克)炮制: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用:宣肺祛痰,下气止咳。
主治: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
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者。
方解: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同属解表化饮方剂,但前方主治风寒表证较轻,证属痰饮郁结、肺气上逆者,故于小青龙汤基础上减桂、芍、草,加入祛痰利肺,止咳平喘之射干、冬花、紫菀等药。
可见小青龙汤治表为主,解表散寒之力大;射干麻黄汤则治里为主,下气平喘之功强。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12.html
方剂十二、金沸草散
出处:《博济方》
处方:旋覆花(90克)麻黄(90克)前胡(90克)荆芥穗(120克)炙甘草(30克)半夏(姜汁浸)(30克)赤芍药(30克)
炮制:上为末,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加生姜、大枣,同煎至六分,热服。
如汗出并三服。
功用:发散风寒,降气化痰。
主治:伤风咳嗽。
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
方解:本方与止嗽散都是治疗风邪犯肺的常用方。
止嗽散以紫菀、白前、百部、桔梗等利肺止咳药为多,而解表祛邪之力不足,故主治外邪将尽,肺气不利的咳嗽;本方则以旋覆花、半夏、前胡与麻黄、荆芥穗等相配,则解表化痰之功略胜,故主治风邪犯肺初起,而咳嗽痰多者。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16.html
方剂十三、银翘散
出处:《温病条辨》(清·吴瑭)
处方:连翘(9克)银花(9克)苦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9克)芦根(9克)
炮制:按原方配伍比例酌情增减,该作汤剂,水煎服。
亦可制丸剂
或散剂服用。
“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此说实为解表剂煎煮火候的通则。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肠,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化裁:“渴者,加花粉(清热生津);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衄者,去荆芥、豆豉(因其辛温发散而动血),加白茅根9克,侧柏炭9克,栀子炭9克,清热凉血以止衄;咳者,加杏仁,利肺气。
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此皆银翘散证常见诸兼证之治法,体会其精神即可,不必拘执于一证一药。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26.html
方剂十四、桑菊饮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桑叶(7.5克)菊花(3克)杏仁(6克)连翘(5克)薄荷(2.5克)桔梗(6克)甘草(2.5克)苇根(6克)炮制: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
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
禁忌:斟酌。
化裁:如“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是兼气分有热,可“加石膏、知母”,若“肺中热甚”咳嗽较频,可“加黄芩”清肺止咳。
口渴者“加花粉”清热生津。
此外,若肺热咳甚伤络,咳痰夹血者,可加茅根、藕节、丹皮之类,凉血止血;若有痰黄稠,不易咯出者,可加瓜蒌皮、浙贝母之类,清化热痰。
至于原书还有“入营”、“在血分”之加减法,相去已远,且另有治法,可置之不议。
附注:一般治轻微咳嗽。
文献:方论吴瑭:“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
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
今世用杏苏散,
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
……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咳成劳者,不一而足。
”《温病条辨》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27.html
方剂十五、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麻黄(5克)杏仁(9克)甘草(6克)石膏(18克)
炮制: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两升,去渣,温服一升。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而数者。
禁忌:斟酌。
文献:方论盛心如:“按仲师大论,于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
柯韵伯于此则谓'无汗而喘,大热。
’盖汗出而喘者,热壅于肺也;无汗而喘者,热闭于肺也。
壅于肺者,皮毛开,故表无大热。
热闭于肺,则皮毛亦闭,故表热甚壮。
是以不论有汗无汗,皆以麻杏石甘为主。
盖以石膏清其里热;有汗者,得麻黄疏泄,而壅者亦宣;无汗者,得麻黄疏散,而闭者亦开;有杏仁以定喘,甘草以泻火,烦热乌有不解者乎。
”《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28.html
方剂十六、柴葛解肌汤
出处:《伤寒六书》
处方:柴胡(6克)干葛(9克)甘草(3克)黄芩(6克)羌活(3克)白芷(3克)芍药(6克)桔梗(3克)
炮制: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钱(3克),煎之热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石膏12克,水煎温服)。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龈炎、急性结膜炎等属外感风寒,邪郁化热者。
)
禁忌:若太阳表邪未入里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里;若里热而见阳明腑实(大便秘结不通)者,亦不宜使用。
化裁:若无汗而恶寒甚者,可去黄芩,加麻黄增强发散表寒之力,值夏秋可以苏叶代之;热邪伤津而见口渴者,宜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热生津;恶寒不明显而里热较甚,见发热重、烦躁、舌质偏红者,宜加银花、连翘,并重用石膏以加强清热之功。
附注:本方是治疗太阳风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为辨证要点。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29.html
方剂十七、升麻葛根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处方:升麻(300克)芍药(300克)炙甘草(300克)葛根(450克)
炮制:上为粗末。
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一日二三次。
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
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本方除用治麻疹外,亦治带状疱疹、单纯性疮疹、水痘、腹泻、急性细菌性痢疾等属邪郁肌表,肺胃有热者。
) 禁忌:若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而见气急而粗、喘息抬肩、鼻翼煽动者,则当禁用。
化裁:麻疹其邪属热,初起治宜透邪外出为主,清热解毒为辅。
本方清疏之力皆弱,临证时可选加薄荷、荆芥、蝉蜕、牛蒡子、银花等,以增强透疹清热之功。
若因风寒袭表不能透发,兼见恶寒、无汗、
鼻塞、流清涕、苔薄白等症,宜加防风、荆芥、__柳以发表透疹;麻疹未透,色深红者,宜加紫草、丹皮、大青叶以凉血解毒。
附注:本方为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文献:方论选录吴昆《医方考》卷6:“足阳明之脉,抵目夹鼻,故目痛鼻干。
其不能眠者,阳明之经属胃,胃受邪则不能安卧,此其受邪之初,犹未及乎狂也。
无汗、恶寒、发热者,表有寒邪也。
药之为性,辛者可使达表,轻者可使去实。
升麻、葛根辛轻者也,故用之达表而去实。
寒邪之伤人也,气血为之壅滞,佐以芍药,用和血也;佐以甘草,用调气也。
” 原书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大人、小儿时气温疫,头痛发热,肢体烦疼,及疮疹已发及未发。
”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30.html
方剂十八、柴葛解肌汤(程氏)
出处:《医学心悟》(清·程国彭)
处方:柴胡(6克)葛根(6克)黄芩(6克)赤芍(6克)甘草(3克)知母(5克)生地(9克)丹皮(3克)贝母(6克)炮制:水煎服。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
不恶寒而口渴,舌苔黄,脉浮数。
方解:此方比陶氏柴葛解肌汤少羌、芷、桔,是因不恶寒无需多用升散发表之品,且羌、芷皆辛温香燥,见症已有口渴,故减去;再者,虽去石膏,但配入知、贝、丹、地,不仅清热,还能滋阴;若见谵语,则其力不逮,故又加入石膏。
可知程氏方重在清里,陶氏方重在解肌,是两方同中之异。
禁忌:斟酌。
化裁:心烦加淡竹叶十片(3克);谵语加石膏三钱(12克)。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45.html
方剂十九、竹叶柳蒡汤
出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处方:西河柳(15克)荆芥穗(3克)干葛(4.5克)蝉蜕(3
克)薄荷叶(3克)鼠粘子(炒,研,4.5克)知母(蜜炙,3克)玄参(6克)甘草(3克)麦门冬(去心,9克)竹叶(三十片,3克)
炮制:水煎服。
功用:透疹解表,清热生津。
主治:痧疹初起,透发不出。
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方解: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都有透疹清热之功而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出。
但前方专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热之力较弱,是治麻疹初起未发的基础方;后方不仅透疹清热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是治麻疹透发不出,热毒内蕴兼有津伤的常用方。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46.html
方剂二十、败毒散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儿药证直决》
处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
炮制:上为粗末。
每服二钱(6克),水一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
禁忌:本方多辛温香燥之品,若是暑温、湿热蒸迫肠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误用。
若非外感风寒湿邪,寒热无汗者,亦不宜服。
(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
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
附方:荆防败毒散、参苏散、仓廪(lin)散
附注:本方是一首益气解表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肢
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
运用:常氏以人参败毒散随证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36例。
结果:3天内热退治愈125例,3天后热未退更方治疗9例,2例无效,总有效率91.9%。
[常新华.人参败毒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36例。
陕西中医1994;15(8):347」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47.html
方剂二十一、参苏饮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
处方:人参(6克)紫苏叶(6克)干葛(6克)半夏(6克)前胡(6克)茯苓(6克)枳壳(4克)桔梗(4克)木香(4克)陈皮(4克)甘草炙(4克)
炮制: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本方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属气虚外感风寒兼有痰湿者。
)禁忌:斟酌。
化裁:若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寒证重者,宜将荆芥、防风易葛根;头痛甚者,可加川芎、白芷、藳本以增强解表止痛作用;气滞较轻者,可去木香以减其行气之力。
文献:方论汪昂《医方集解·表里之剂》:“此手、足太阴药也。
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
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
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2:“治感冒发热头疼,或因痰饮凝结,兼以为热。
……中脘痞满,呕逆恶心,开胃进食,无以逾此。
”
阅读全文:https:///fangji/10000048.html
方剂二十二、麻黄细辛附子汤
出处:《伤寒论》(汉·张仲景)
处方“”麻黄(6克)附子(9克)细辛(3克)
炮制“”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