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泳教案doc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水调歌头游泳》的背景知识,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游泳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游泳和自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水调歌头游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游泳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1.2.2 诗歌结构:诗歌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游泳的情景,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慨。

1.2.3 诗歌语言: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2.1.2 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比喻。

2.2.2 感受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节奏韵律。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3.1.3 实践法:让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

3.2 教学手段3.2.1 投影仪:展示诗歌文本和相关图片。

3.2.2 录音机: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介绍诗歌背景,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4.1.2 朗读与背诵:让学生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节奏(10分钟)4.1.3 分析与讨论: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15分钟)4.1.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游泳和自然的看法(10分钟)4.2 时间安排4.2.1 课时:本章内容需2课时完成。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5.1.1 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掌握程度。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游泳的基本技巧和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游泳基本技巧: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

2. 游泳安全知识:水域安全、个人防护、急救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游泳基本技巧的掌握。

2. 教学难点:游泳安全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游泳技巧。

2. 案例教学法:通过讲解游泳安全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团队教学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游泳运动的历史、好处及安全性。

2. 理论讲解:讲解游泳基本技巧和游泳安全知识。

3. 实践演示:教师示范游泳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游泳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安全讲解:讲解游泳安全注意事项,演示急救技能。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游泳技巧,并复习游泳安全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游泳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实际操作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游泳基本技巧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游泳安全知识的了解: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评估学生对游泳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分组练习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游泳池或游泳馆: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

2. 游泳装备:如泳衣、泳帽、泳镜、游泳圈等。

3. 教学PPT:用于理论讲解和展示。

4. 急救设备:如急救包、救生圈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游泳池或游泳馆的环境安全,检查水质和水温。

2. 提醒学生做好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

3. 教授学生游泳技巧时,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强调游泳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潜在风险,并学会自我保护。

5. 密切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游泳比赛,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罗江县职业高级中学谢绍刚授课课程:《语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水调歌头.游泳》教学目的:1.学习、体会诗人敢于迎着风浪前进的大无畏精神以及治理长江,改造中华的伟大气魄。

2.学习、体会这首词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浓郁的诗味。

3.学习丰富、瑰丽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形象思维的能力。

4.学习本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明白词中丰富内含和诗意,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把握词中丰富、瑰丽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从研究这首词上、下阕内在联系入手,抓住想象、联想这两个环节,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浪漫主义精神和浓郁的诗味,进而学习大无畏精神,坚定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信念。

教学类型:新课(诗歌欣赏)教学方法:欣赏、讲解、启发、讨论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毛泽东)《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毛泽东16岁的时候一次考试的作文,名人少年多立志,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呢:(板书题目)(二)指导预习:1、播放这首词的朗读录音带,初步感受本词的豪迈气魄和浓郁的诗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朗读本词一遍,看课文下面的注解,了解课文大意,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三、)研习新课1.时代背景介绍。

这首词作于1956年6月初。

当时国内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

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形势十分喜人。

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地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并把这些感受寄寓于这首词中。

读了这首词便能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诗人强烈的感情。

2.了解词的思路,初步理解词意。

提问:上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屏显]明确:写了游泳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横渡长江,与风浪搏斗的豪情。

提问:下阕写了哪些内容?[屏显]明确:描绘治理长江的现实图景和光辉前景,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水调歌头 游泳 电子教案

水调歌头 游泳 电子教案
④“风樯动……天堑变通途。”写出长江大桥的建设,气势宏伟,速度惊人。
讲解:这是写正在建设中的长江大桥图景,“动”“静”“起”“飞”“变”一连串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不但写出游于长江之所见,而且展现了祖国建设的巨大变化与建设的迅速。这正是建国伊始,整个经济建设大好形势的缩影。
⑤“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展望长江开发建设的美好前景,充满自豪之情。
2、“万里长江横渡……今日得宽余”正面描绘作者畅游长江时的感受。
提问:作者游于长江时的感受如何?从哪些词语表现出来?(心胸开阔、豪迈自信)
讲解:作者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在开阔的江面上游泳,十分欢快,十分惬意。一个“楚天舒”,的“舒”,从侧面写出心中之舒畅开朗;“得宽余”,则从正面写出心中的舒展与自在。长江风大浪急,但却“胜似闲庭信步”,多么从容,多么豪迈!从中透露了建国伊始,祖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游泳
内容
上阕:畅游长江
游泳地点;畅游经过;抒发感慨
下阕:宏伟蓝图
大桥修建;大坝建设;神女震惊
教后
反思
这一刻安排了三个环节,读,赏,品。对于读这一环节,还是有点罗嗦,课堂评价感觉有提高,一些环节设计还稍显粗糙,致使耽误了时间,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不很扣题。需加强指导。
招远一职专新授课教案设计
年级______科目_______主备人________执教人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_
课型
新授
课题
水调歌头游泳
课时
1课时
个性化修改
教学
目标
1.掌握《水调歌头·游泳》中有关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理解句意,概括此词的中心。
3.理解本词中的想象,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水调歌头.游泳》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文档

《水调歌头.游泳》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文档

《水调歌头.游泳》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1、导入新课我们先来看一首小诗。

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毛泽东)这是毛泽东16时的时候一次升学考试的作文,名人少年多立志,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万里江山我为主。

这种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可以说贯穿了毛的一生,在任何恶劣的历史关头都能坦然面对一切,指点江山,笑对风雨,就连他的爱好也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毛泽东喜欢游泳,几次横渡长江,虽然风高浪急,但在毛泽东眼里,却是小菜一碟,“长江横渡只等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有关游泳的词《水调歌头游泳》,再来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2、学生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师生共同分析诗歌内容。

(重点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词我们听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味体味一下这首词丰富的内含与诗意。

(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大家参照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其实是说?提问:这层意思我们可以直接这样说:“才留长沙步,又到武昌行。

”也可以用其它一些形象:“才饮长沙酒,又食武昌豆。

”为什么作者不这样写呢?明确:A、诗要用形象思维。

B、要合乎逻辑思路。

提问:“才”、“又”两个副词说明了什么?明确:时间短暂。

行程紧促。

(2)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提问:这句诗里,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舒字)为什么?明确:既写所见,又写诗人所感,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提问:“风吹浪打”和“闲庭信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豪情?明确:表现了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松自如,并抒发他迎战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豪情。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提问:作者在这里为什么想到孔子的这两诗?从结构上来说起什么作用?明确: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只争朝夕。

承上启下。

(5)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提问:这三句构成怎样的一幅画面?明确:一动一静,构成一幅即将出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图景。

《水调歌头游泳》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游泳》教学设计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提问:课文注释告诉我们,这两句的意思是,刚到过长沙,又来到武昌。如果素朴地照实写来,便索然无味。本词的表述,却效果很好,其原因是什么呢明确:1用了两首民间歌谣,以两个带地方特色的事物来指代长沙和武汉,并点明游泳的地点,这就显得意趣盎然。“长沙水”,指长沙南门口“白沙井”的井水。白沙井水,名“沙水”。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沙水清澈甘美,驰名远近,在这里指代长沙市。“武昌鱼”,因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古武昌县(今鄂城县)
2录音范读,学生正音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
5男女生对读
二、品读悟情
1、了解词的思路,初步理解词意。
提问:上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写了游泳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横渡长江,与风浪搏斗的豪情。
提问:下阕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描绘治理长江的现实图景和光辉前景,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边读边讲,师生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
3.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让学生在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人的情感,运用多种诵读访法读准字音。反复诵读诗句,感知这首词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准备用具
课件




一、自读明意
1、时代背景:这首词作于1956年6月初。当时国内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形势十分喜人。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地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并把这些感受寄寓于这首词中。读了这首词便能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诗人强烈的感情。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游泳》是人教版中职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诗歌鉴赏课文,是诗人毛泽东抒发心中炽热的爱国激情,立志扭转乾坤,体现雄心壮志的一首好诗。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让学生在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2、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并进而理解表现形式,特别是情景交融、联想与想象、运用典故等方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从听觉上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朗诵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美感,练习飞并驾驭自己的想象力;进而练习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记录下来。

教学重点:1、理解句意,概括此词的中心。

2、理解本词中的想象,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诗词中的联想与想象教学过程:1、时代背景:这首词作于1956年6月初。

当时国内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

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形势十分喜人。

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地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并把这些感受寄寓于这首词中。

读了这首词便能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诗人强烈的感情。

2、了解词的思路,初步理解词意。

提问:上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明确:写了游泳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横渡长江,与风浪搏斗的豪情。

提问:下阕写了哪些内容?明确:描绘治理长江的现实图景和光辉前景,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提问: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治理长江的宏图,诗人在构思时是怎样把两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明确:主要靠诗人的联想。

联想是构思诗篇不可缺少的环节。

有了奇特巧妙的联想,才能写出新颖独到的诗篇。

本词上、下阕,从表面上看写的似乎是两件不相关的事,实质是环环相连,丝丝入扣,密不可分。

本词由横渡长江即目所见的情景和触景而生的豪情,自然地联想起孔子的名言。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游泳基本概念:了解游泳的起源、发展及其各类比赛项目。

2. 游泳基本技能:学习游泳入门技巧、呼吸、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配合。

3. 游泳安全常识:掌握游泳安全规则、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游泳基本技能的掌握,游泳安全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游泳腿部动作、手臂动作的协调配合,水中呼吸。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游泳基本知识、技巧和安全常识。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游泳动作,以便学生模仿。

3. 实践法:学生在水中练习游泳技能,教师个别指导。

4. 情境教学法: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游泳和安全自救。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游泳的起源、发展及我国游泳运动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游泳基本概念:讲解游泳的起源、发展及其各类比赛项目。

3. 游泳基本技能:讲解并示范游泳入门技巧、呼吸、腿部动作、手臂动作和配合。

4. 游泳安全常识:讲解游泳安全规则、自我保护意识和急救技能。

5. 实践练习:学生在水中练习游泳技能,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游泳安全和技能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游泳知识和技巧,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技能掌握评估:通过学生在水中练习的表现,评估其对游泳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安全知识测试:通过提问或书面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游泳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七、教学策略的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其游泳技能和安全意识。

3. 组织游泳比赛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一.-教学教案

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一.-教学教案

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一.-教学教案水调歌头·游泳教学要点 1.掌握《水调歌头·游泳》中有关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理解句意,概括此词的中心。

3.理解本词中的想象,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4.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词。

教学过程 1.检查上节作业。

①背诵《沁园春·长沙》。

②朗读《水调歌头·游泳》,正音。

2.导入①此词写于1956年,时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之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加紧施工,全面开发长江的规划正在制定,作者看到大好的发展形势兴致很高,心情欢快,短短几天三次畅游长江。

试与1927年所作《菩萨蛮·黄鹤楼》相较,“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一个“锁”字,写出心情的沉重。

此词亦写同一地点,却是“极目楚天舒”,一个“舒”字,写出心情开朗。

这正是知人论世才能懂词。

②此词联想巧妙,想象丰富,但都与题目“游泳”相关涉。

因此要求同学们读诗词时一定要注意题目。

游泳离不开水,这首词中所描写的游泳地点是长江,所写的景物,所联想到的典故神话自然都应与江水有关。

3.分析词句理解内容。

①“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写作者的行踪。

提问:为什么不说“才留长沙步,又到武昌行”?为什么不说“才饮长沙酒,又食武昌豆”?(诗要用形象思维,不宜直说。

诗又要有合乎逻辑的思路,题目是游泳,就要与“水”有关,因此“长沙水”“武昌鱼”均入诗中)讲解:作者当年视察大江南北,兴致很高,行迹匆匆,这由“才……又……”可知。

这种乐观开朗的心境是全词之主调。

②“万里长江横渡……今日得宽余”正面描绘作者畅游长江时的感受。

提问:作者游于长江时的感受如何?从哪些词语表现出来?(心胸开阔、豪迈自信)讲解:作者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在开阔的江面上游泳,十分欢快,十分惬意。

一个“楚天舒”,的“舒”,从侧面写出心中之舒畅开朗;“得宽余”,则从正面写出心中的舒展与自在。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游泳的基本技巧和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游泳基本技巧: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

2. 游泳安全知识:水域安全、游泳器材、急救知识。

3. 中国古典诗词《水调歌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游泳基本技巧的掌握和安全知识的了解。

2. 教学难点:游泳技巧的熟练运用和安全事故的预防。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游泳教学,使学生掌握游泳技巧。

2.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游泳安全知识和诗词内容。

3.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步骤:1. 游泳基本技巧教学:(1)讲解并示范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的动作要领。

(2)分小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组织学生进行游泳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游泳安全知识教学:(1)讲解水域安全、游泳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教授急救知识,进行模拟演练。

(3)学生分享游泳安全故事,增强安全意识。

3. 中国古典诗词《水调歌头》教学:(1)讲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2)朗读和背诵诗词,感受诗词的美。

(3)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游泳技巧进行实地考核,评估其掌握程度。

2.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游泳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学习诗词过程中的参与度、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游泳场地和器材。

2. 教学PPT、视频资料。

3. 诗词阅读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游泳基本技巧。

2. 第二课时:学习游泳安全知识。

3. 第三课时:欣赏并学习《水调歌头》。

4. 第四课时:游泳技巧实践与比赛。

5. 第五课时:游泳安全教育与演练。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游泳场地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水调歌头游泳》。

(2)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背诵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意象分析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创作背景、意象分析、修辞手法等内容。

2.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水调歌头游泳》的创作背景。

1.2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

2. 诗歌解析2.1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歌,解释生僻字词的意思。

2.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3 学生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2 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朗读与背诵4.1 学生齐声朗读诗歌,体会其韵律美。

4.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检查背诵效果。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5.2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和感受。

6. 作业布置6.1 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诗歌。

6.2 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7. 课后拓展7.1 学生自行查找其他有关游泳的诗词,进行比较学习。

7.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水调歌头游泳》,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深层含义。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张德艳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张德艳
课程名称
设计者
课 题 课 型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学法 教 具 新授课
水调歌头 游泳 课 时 1 课时
1、 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让学生 在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2、 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并进而理解表 现形式,特别是情景交融、联想与想象、运用典故等方法。 理解句意,概括此词的中心。 诗词中的联想与想象 朗诵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逝:过去、消失。斯:这,指流水。夫: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字, 表疑问中兼有感叹。 这两句的大意是:孔子在河边上说: “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流水一样 吧!” 提问:这两句在词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既是对上阕内容的总结,又为转入下阕作了准备。孔子这 句名言常被人用来勉励人们珍惜时间, 自强不息。 诗人在这里赋予新的含义, 即勉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也要珍惜时间,只争朝夕。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提问:这三句构成怎样的画面?它们在词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帆船在江中乘风疾驰, 龟蛇二山隔江静立, 一动一静, 动静结合, 构成一幅即将出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图景。 这三句,紧承上阕,表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抓紧时间,开始 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规划。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堑qiàn:壕沟。天堑:天然险要之地。这里指长江。这两句的大意 是:一座大桥凌空横架在长江南北,长江天险从此变成畅通无阻的大道。 用了一个“飞”字,使两句诗显得气势磅礴。它不仅传神地描绘了大桥 凌空架设的雄伟气势,而且表现了建设速度之快。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西江: 指从四川省宜宾到湖北省宜昌一段长江, 因自西而下, 故称西江。 石壁:指规划中的三峡拦河大坝(可出示三峡发电站蓝图)。云雨:这里指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教案前言游泳是一项非常健康的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放松心情。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游泳可能会有些困难,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就能轻松游泳。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合初学者的游泳教案,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游泳技巧。

教案内容第一步:熟悉水性在开始学习游泳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水性。

这包括了解水的性质、水中的浮力和水的阻力等。

在水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呼吸,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在水中呼吸时,我们需要将头部转向一侧,用嘴巴呼出气,然后再用鼻子吸入气。

第二步:学习浮力浮力是游泳的基础,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在水中保持浮力。

在水中,我们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将身体放松,然后用手臂和腿部轻轻地扑动水面,以保持浮力。

在练习浮力时,我们可以使用浮板或救生圈等辅助工具。

第三步:学习划水划水是游泳的关键,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划水方法。

在划水时,我们需要将手臂伸直,手掌朝下,然后向前划水,同时用腿部蹬水。

在划水时,我们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保持呼吸畅通。

第四步:学习换气换气是游泳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换气方法。

在游泳时,我们需要不断地呼吸,以保持呼吸畅通。

在换气时,我们需要将头部转向一侧,用嘴巴呼出气,然后再用鼻子吸入气。

第五步:练习游泳姿势游泳姿势是游泳的关键,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游泳姿势。

在游泳时,我们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将身体放松,然后用手臂和腿部轻轻地扑动水面,以保持浮力。

在练习游泳姿势时,我们可以使用浮板或救生圈等辅助工具。

总结学习游泳需要耐心和恒心,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游得更好。

本文介绍了一份适合初学者的游泳教案,希望能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游泳技巧。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水调歌头游泳》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水调歌头游泳》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01
02
03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毛泽东的生平事 迹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 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 兴趣。
提问导入
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求知 欲。
故事导入
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 典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主题。
课文讲解
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通读全文,பைடு நூலகம்握文章大 意和结构。
重点讲解
介绍本文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 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及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
文化背景
探讨本文所涉及的文化元素,如 诗词、典故、传统观念等,以及 这些元素对文章主题和思想的影 响。
重点词句解析
关键词解析
挑选文中的关键词,如“水调歌头” 、“游泳”等,解释其含义和在文中 的象征意义。
难句解析
详细描述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互 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情境模拟
总结词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知识,增强理解和记忆。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工作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 同的角色,模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 否能有效地传授知识, 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 生是否愿意参与到课堂
活动中。
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
掌握所学知识。
06
作业布置
背诵《水调歌头游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渗透点
1、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树立远大理想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句意,概括此词的中心。
2、理解丰富瑰丽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诗词中的联想与想象
教 学过 程
预设时间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5


一、








通过比较与思考,初步理解题目含义
板书题目
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知识与能力:
1、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并进而理解表现形式,特别是情景交融、联想与想象、运用典故等方法。
2.掌握诗歌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特别是一些词语的准确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听觉上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朗诵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美感,练习飞并驾驭自己的想象力;进而练习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让学生在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25


二、













时代背景介绍:这首词作于1956年6月初。当时国内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形势十分喜人。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地巡视南方,三次畅游长江,并把这些感受寄寓于这首词中。读了这首词便能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诗人强烈的感情。
6、“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展望长江开发建设的美好前景,充满自豪之情。
提问:词中说要进一步开发改造长江之水,那是怎样的一个规划?有什么特点?
小组抢任务,进行竞赛,比比哪一组先概括完
划分任务,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形成竞争机制,激发学生潜力




1、明确:(1)用了两首民间歌谣,以两个带地方特色的事物来指代长沙和武汉,并点明游泳的地点,这就显得意趣盎然。“长沙水”,指长沙南门口“白沙井”的井水。白沙井水,名“沙水”。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沙水清澈甘美,驰名远近,在这里指代长沙市。“武昌鱼”,因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古武昌县(今鄂城县)的梁子湖而得名。三国时吴主孙皓(孙权的孙子)从建邺(今南京)迁都武昌,当时有人反对迁都,编出童谣:“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词中这两句便是从这些歌谣演化出来的。(2)用“才”“又”两个副词相互呼应,表现出时间的短暂和行程的紧促。
抢答问题,回答对一个问题给所在小组加一分
给回答正确的同学加分
调动学生积极性




1、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提问:“才”、“又”两个副词说明了什么?
2、“万里长江横渡……今日得宽余”正面描绘作者畅游长江时的感受。
提问:作者游于长江时的感受如何?从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巧用典故以抒写诗人之志。
把本节课所学内容纳入单元体系中,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1、背诵这首词
2、填空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作者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从畅游联想到江边兴叹,从的建设想象出未来的,从日新月异的联想到有关的神话传说。熟读课文,体会这些联想和想象的妙处。
安全教育:同学们,安全重于泰山,同学们要自我监督,严格要求,防患于未然,安全意识要警钟长鸣。尤其是寒假期间,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更要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身以及周围人群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是为家庭为社会节约了宝贵的财富,就是为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
2、明确:作者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在开阔的江面上游泳,十分欢快,十分惬意。一个“楚天舒”的“舒”,从侧面写出心中之舒畅开朗:“得宽余”,则从正面写出心中的舒展与自在。长江风大浪急,但却“胜似闲庭信步”,多么从容,多么豪迈!从中透露出建国伊始,祖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3、明确:作者联想到孔子面对河水而发浩叹是十分自然的,这中间的媒介即是“水”。但作者的用意却又有新的内容。孔子在发感慨,时间一去不返,作者在这里进一步表明,正因为时间宝贵,所以应该抓紧大好时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是无可奈何的叹息,而是只争朝夕的激励。同时,这个典故亦为过渡到下阙做了准备。
小组推荐一位或几位同学诵读本词,师生竞赛
对学生的思考回答加以引导并适当板书,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情感,树立远大理想,进行德育渗透




归纳主题:这首词,通过畅游长江所见、所感的描写和层层联想,热情赞颂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展示了祖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抒发了迎着大风大浪前进的革命豪情。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毛泽东)!这是毛泽东16时的时候一次升学考试的作文,名人少年多立志,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万里江山我为主。这种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可以说贯穿了毛的一生,在任何恶劣的历史关头都能坦然面对一切,指点江山,笑对风雨。此词写于1956年,时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这时,武汉长江大桥正加紧施工,全面开发长江的规划正在制定,作者看到大好的发展形势兴致很高,心情欢快,短短几天三次畅游长江。虽然风高浪急,但在毛泽东眼里,却是小菜一碟,“长江横渡只等闲”。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词《水调歌头游泳》,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2.掌握诗歌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特别是一些词语的准确含义
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听觉上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朗诵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美感,练习飞并驾驭自己的想象力;进而练习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让学生在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课题
水调歌头·游泳
所在册
第一册
所在单元
第二单元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
班级
授课日期
应到
实到
缺席原因
授课教师
李巧云
课时
2
课型
新授
课时编号13、1412Fra bibliotek13.19
61
57
4人假
教学方法
和谐教学法
12.2
3.28
60
57
3人假
12.3
3.19
59
56
3人假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知识与能力
1、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并进而理解表现形式,特别是情景交融、联想与想象、运用典故等方法。
提问:孔子的语录流传后世很多,为什么作者偏偏想到这句话呢?这两句在词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提问:这三句构成怎样的画面?它们在词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5、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提问:长江大桥建成于1957年10月初,这首词写于1956年6月初,这两句好诗是怎样写出来的?读了这两句诗为什么会感到气势磅礴?
5、这两句诗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丰富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诗人激情的产物。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用了一个“飞”字,使两句诗显得气势磅礴。它不仅传神地描绘了大桥凌空架设的雄伟气势,而且表现了建设速度之快。
6、前面两句虽然写的是想象中的事,但长江大桥毕竟已在紧张地进行施工;后面三句纯属想象,至今尚未成为现实。这一想象比前者更大胆、更绚丽。这样写可以进一步展示宏伟的远景建设,表现中国人民治理长江的伟大气魄,同时,也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铺垫。化用这些古老、美丽的神话传说,可以衬托出人间的巨大变化,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同时,使意境更加瑰丽、宏阔。
字词疏通:风樯天堑无恙殊
牢记文学常识,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指导学生在文中划出
为下一步阅读奠定基础




1、上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2、下阕写了哪些内容?
3、上阕写游泳,下阕写治理长江的宏图,诗人在构思时是怎样把两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
带着问题初读文章,从整体上理解文意
指导学生阅读
问题引领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总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生生结对”,两人共同探讨,用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本词的主旨,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
引导学生画知识树
深化文章主题
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建构,巩固所学知识






15


四、













观看屏幕,认真研究这棵树的内容,形成对整个单元的整体认识
引导学生从更大的整体,更高的层次看问题
4、帆船在江中乘风疾驰,龟蛇二山隔江静立,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构成一幅即将出现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图景。
这三句,紧承上阕,表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抓紧时间,开始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规划。“起宏图”三字便是这一思想的形象表述。这三字还领起下面五句,把现实和理想紧密地结合起来。由学生朗读五句后,再分层读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