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第二、三单元++光现象(2007——2023年)

合集下载

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光现象

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光现象

光现象一、单选题1.(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小军同学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和虚像都可能与物体等大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2.(2023·河南三门峡·统考一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蕴含了光的折射知识,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B.河底看起来变浅C.透过树林的光束D.长廊上的树影3.(2023·河南许昌·统考一模)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形影不离—光的反射B.海市蜃楼—光的色散C.水中倒影—光的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光的折射4.(2023·河南南阳·统考模拟预测)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饭店里安装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紫外线自动控制的B.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是利用红外线的作用C.电视机遥控器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是利用它发出的紫外线脉冲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辨别钞票真伪二、填空题5.(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一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戏曲节目《华彩梨园》广邀戏曲名家、“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戏曲演员和少儿戏曲爱好者同台献技。

通过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可以辨别出节目中有哪些乐器发出声音,演员的声音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现场观众从任意方向都可以看到台上的演员,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

最新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十年真题汇编试卷附解析

最新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十年真题汇编试卷附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十年真题汇编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A.天平B.弹簧测力计C.杠杆D.杆秤2.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定滑轮B.钓鱼杆C.剪铁皮的剪刀D.撬棒3.在冬天,向玻璃杯内倒开水前,往往先倒入一些温水,将杯子热一下后把水倒去,再将开水倒入杯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清洁杯子B.使玻璃杯内外壁温差不致过大,杯子不易损坏C.使玻璃杯变得容易热传递D.热胀冷缩,可以使杯子装得更多些4.下列对某种物质的密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C.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同时跟体积成反比D.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5.如图家庭电路连接正确,各元件均正常,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洗衣机是串联的B.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能使洗衣机金属外壳接地C.闭合开关时人接触B点或C点都可能引起触电D.断开开关时A、B两点都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6.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7.如图所示中,A、B、C三灯的连接是.......................................................................... ()A.串联B.并联C.B、C并联后与A串联D.B、C串联后与A并联8.每当节日的夜晚,许多高大的建筑物都要用成千上万只灯泡装点起来,点亮的彩灯泡映出建筑物的轮廓,显得非常美丽壮观,那么这些灯泡是()A.并联B.串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无法判断9.如图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10.潜水员从水中看岸边的树,所看到的树跟树的实际高度相比较.................. ()A.低一些B.相同C.高一些D.无法确定11.(09威海)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12.某地城区正在进行天然气工程,有人表示赞成,有人表示反对,对此,初三(1)班的同学进行了一项调查,收集到如下两组有关数据根据这个数据,请你决策:(填“A”或“B”)A.继续使用煤气 B.更换使用天然气简单说明你作出这样决策的理由是:若选A,理由为原来灶具更新需要投入;若选B,理由是从长远看更经济。

中考物理考点真题分类集训(二) 光现象【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考点真题分类集训(二) 光现象【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考点真题分类集训(二)光现象命题点1光现象辨识命题点2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命题点3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命题点4光现象综合题命题点5光现象作图命题点6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2.下列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3.下图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如图甲所示,透过树丛的光束B.如图乙所示,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如图丙所示,雨后天晴,挂在天空的彩虹D.如图丁所示,把平面镜按一定规律排列,会聚太阳光的塔式太阳能电站4.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5.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现象.“云在水中飘”是小明以为参照物看到“云”在水中运动的现象.“鱼在云上游”是鱼通过水面的形成的虚像和云在水面的形成的虚像同时出现的现象.6.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7.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折射现象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8.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10.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A.物体逐渐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对应的入射角C.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D.我们看到“红花绿叶”,是由于花吸收红光,叶子吸收绿光11.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12.画出图中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13.如图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14.空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由于杯壁的遮挡,眼睛在B处看不到硬币,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画出1条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即可)1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上作出大致的折射光线.16.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和法线,画出对应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7.如图所示,已知光线AO斜射入水中,O为入射点.请作出其反射光线OB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OC的大致方向.18.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19.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20.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21.一小球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左运动,桌面上放置一平面镜,如图所示是小球A和它在该平面镜中的像A′在某一时刻对应的位置,请作出该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22.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可绕ON折转.(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度.(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说明理由:.(3)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方向射出。

河南省中考物理复习----光现象

河南省中考物理复习----光现象

河南省中考物理复习----光现象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 (2017八上·福建期中) 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现象,其成像的原因是()A . 光的反射B . 光的折射C . 光的色散D . 光的直线传播2. (2分) (2017八上·丰县月考)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的“奔月”梦开始实现.试分析在月球上下列哪种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A . 利用激光进行远程测距B . 利用超声波进行远程测距C . 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D . 用温度计测量体温3. (2分) (2018八上·凤山期中)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表明我们的祖先早就会用磨光的铜面作为镜子,观察自己的像。

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 . 缩小的实像B . 等大的虚像C . 等大的实像D . 放大的虚像4. (2分)(2020·天津模拟) 如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 .5. (2分)(2016·龙华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 手影B . 水中筷子“变折”C . 树在水中的“倒影”D . 钢笔“错位”了6. (2分) (2016八上·大庆期中) 如图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 叉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B . 用放大镜鉴赏古董C . 看到地上不发光的物体D .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7. (2分)(2019·东莞模拟) 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 . 看见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吸收红色光的缘故B . 日食、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 .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这种透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D .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8. (2分)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 云是实像,鱼是虚像B .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 . 云和鱼都是虚像D . 云和鱼都是实像9. (2分) (2018八上·城中月考)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 水中月B . 灯光下的人影C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D . 湖水中群山的倒影10. (2分)(2017·苏州模拟)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 .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 .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 .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11. (2分)(2013·盐城)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 (共9题;共22分)12. (2分) (2017九上·巴中月考) 唐朝诗人于良史在其《春山夜月》里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更是千古名句.“掬水月在手”属于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直线传播”),“弄花香满衣”是一种________现象.13. (3分) (2017八上·丰县月考) 我校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在县区领先,这和我校配备的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无关系,它是利用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成像的原理。

最新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真题汇编试卷附解析

最新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真题汇编试卷附解析

2023年河南省中考物理真题汇编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将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0.05m2的长方体平放在某一水平桌面中央,水平桌面的面积为0.8m2,则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取g=10N/kg)()A.2.5Pa B.25Pa C.40Pa D.400 Pa2.如图3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

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A.270N B.360N C.540N D.720N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B.使用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省力C.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动能逐渐增大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4.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在两小时内通过72千米的路程,乙在半分钟内走了300米,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甲、乙的速度相等;B.甲的速度大C.乙的速度大D.无法比较5.由一个电源、两盏相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当开关断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B.如果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C.如果两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D.如果两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6.如图所示,是一个电子门铃,当两个导线夹子相接触时,电子门铃有音乐声。

河南省课改中考11年(2005~2015)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三:光现象(二)

河南省课改中考11年(2005~2015)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三:光现象(二)

光现象(二)透镜2005·11.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 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解题思路: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并且要知道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

解析: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蜡烛在2倍焦距处;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cm,则物距大于2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情况,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做到灵活应用。

2006·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3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

则()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解题思路:根据图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关系判断像的特点,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析:由图知:f<u<2f,v>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A、B说法错误;当把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小,所以C说法正确;当把蜡烛向右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大,所以D说法错误。

答案:C点评: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像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2007·11.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解题思路: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

【精华版】最新五年2007-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二 光现象

【精华版】最新五年2007-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解析汇编专题二 光现象

2007-2011五年全国物理各地中考物理分类解析汇编(2007·烟台中考)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解析:选B。

凸透镜可以把光线汇聚到一点,这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光的反射导致的;玻璃杯后的字变大,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钢笔“错位”了,也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

(2007·重庆中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

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解析:选D。

“湖光映彩霞”,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这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2007·自贡中考)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解析:选A。

B图中光进入水中沿直线传播,没有发生折射,所以错误;C图中把反射光线画到了分界面的两侧,所以错误,D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错误。

8.(2008·湘西中考)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漫反射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解析:选A。

树阴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它是因为光在传播中被树叶挡住而形成的一块光线不能直射的区域。

(2007·大连中考)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

河南省课改中考11年(2005~2015)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二:光现象(一)

河南省课改中考11年(2005~2015)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二:光现象(一)

光现象(一)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2005·20.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

一次,小明没有像平时那样,将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红外线接收窗口,而是对着电视机旁光滑的墙壁,结果也达到了遥控的目的,请你在图中画出这种遥控方式中红外线的传播途径。

解题思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析:作遥控器关于墙壁的对称点,连接红外线接收窗口与对称点,与墙壁的交点即反射点,连接遥控器和反射点即可。

答案:如图所示点评: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根据反射定律完成光路。

2006·19.利用潜望镜可以在水下观察到水面上的物体,请你在图中的直角管中画上两个平面镜,构成—个简易潜望镜,并画出人眼能看到岸上景物时光传播的路径。

解题思路:首先要知道光线从岸上景物反射到人眼;其次应知道光线经过两次反射才能进入人眼;最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完成光路图。

解析:根据题意,第一次反射入射光线从潜望镜镜口水平进入,沿竖直镜筒反射,先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第一次反射的法线,再过反射点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的位置;第二次反射入射光线为第一反射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水平反射进入人眼,同第一次方法先作出法线,再过反射点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点评:在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情况下,要根据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先作出法线,再根据平面镜与法线垂直作出反射面。

2007·2.为庆祝中国中部贸易博览会在我省召开,在郑东新区举办了焰火晚会。

如图所示,一簇礼花在空中绽放,湖水中倒映出了“万点礼花”,湖中的“礼花”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

解题思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而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析: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湖水中倒映出了“万点礼花”,是“礼花”在湖水中的成的像,因此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2023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上)】02 光现象(解析版)

【2023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上)】02 光现象(解析版)

专题02 光现象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1.(2023山东枣庄)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水中桥的倒影C.水中“弯折”的筷子 D.雨后的彩虹【答案】A【解析】小孔成像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故A符合题意;B.水中桥的倒影是光的反射,与小孔成像的原理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C.水中“弯折”的筷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与小孔成像的原理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雨后的彩虹是光的散射形成的,与小孔成像的原理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湖南岳阳)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天上的彩虹B.铅笔的弯折C.人和猫能看见对方D.手影游戏【答案】D【解析】A.天上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B.铅笔的弯折,由光的折射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C.人和猫能看见对方,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D.手影游戏,是因为手挡住一部分光线所形成的影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四川广元)阳光照射下,嘉陵江畔树影婆娑、游鱼戏水。

其中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由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直线传播虚【解析】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4.(2023天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墨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造成的。

【答案】直线传播折射【解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光穿过小孔时,能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由于水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会感觉水变浅了。

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江苏河南广东四川等)精选汇编专题02 光现象(解析版)

2022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江苏河南广东四川等)精选汇编专题02 光现象(解析版)
A. 游人看见“城市之眼”是因为它是光源;
B. 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 两次通过屏幕看到的像成像原理不同;
D. 摄像头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C。
【解析】A.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而“城市之眼”不能自己发光,但它能够反射光源的光,形成的像,故A错误;
B.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挖掘机,使挖掘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光的色散是由于复色光经过三棱镜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2022·福建省)如图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屏上的皮影;B. 水中的倒影;
D.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22·湖南邵阳)小凯学习完《光现象》之后,兴致勃勃地回家给妹妹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先让妹妹站定,在她面前摆一只“空碗”(如图甲所示),然后缓慢地往碗里倒水,成功地给妹妹“变”出了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魔术的成功是利用了( )。
A. 迎着灯光继续行驶B. 闭眼缓慢行驶
C. 停下车靠边避让D. 用手遮挡灯光行驶
【答案】C。
【解析】A.因为灯光比较刺眼,迎着灯光继续行驶,会看不清前方道路,所以骑行时并不安全,故A不符合题意;
B.闭眼缓慢行驶,会看不到前方道路,所以骑行时并不安全,故B不符合题意;
C.停下车靠边避让,等车过去再骑车回家,比较安全,故C符合题意;
B.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故B错误;
CD.“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束太阳光的能量会聚到焦点上,从而点燃了焦点处的艾草,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专题4 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教师版)

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专题4 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教师版)

专题四光现象4.1光沿直线传播——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如题图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影子形成的原因是()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答案】A【详解】阳光下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塔的影子形成的原因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B.“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C.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D.敲钟的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答案】D【详解】A.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B.月亮不能自身发光,不是光源,渔火是光源,故B错误;C.以“寺”为参照物,“桥”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桥”是静止的,故C错误;D.敲钟的力越大,钟振动的振幅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3.(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 B.1.5×1019mC.5×106m D.5×1012m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答案】B【详解】A.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一天内,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因此正午的杆影最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影子的方向在改变。

最新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物理真题汇编试卷附解析

最新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物理真题汇编试卷附解析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物理真题汇编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图9所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2.水在凝固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放出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3.如图所示的杠杆中,使用时费力的是()4.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关于小明对桌子的推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力小于摩擦力B.推力等于摩擦力C.推力大于摩擦力D.不能确定两者的大小关系5.下列图中,物体能保持平衡状态的是....................................................................... ()6.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铝块、铁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水未从杯中溢出。

水面升高较少的是()A.放铜块的杯子B.放铝块的杯子C.放铁块的杯子D.三个杯子水面高度相同7.6月4日,据中央电视台报导:高温超导磁悬浮商业营运列车将在湖北动工兴建,投资金额达120多亿元。

在磁悬浮列车上,昂贵的超导材料主要用于制作 ......................... ()A.车箱B.车轮C.电磁铁D.车灯和电热水器8.我们所使用的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其主要部件都是用电动机来工作的,那么电动机是根据下列哪种现象制成的:()A.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B.电流的热效应;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电磁感应.9.传统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它能将灯泡发出的光线接近于平行光射出。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2 光现象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2 光现象

河南省新乡市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2 光现象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不是光源的是()A . 月亮B . 太阳C . 正在点燃的蜡烛D . 萤火虫2. (2分)(2020·绥化模拟) 在甲、乙两图中()A . 甲图表示月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日食的成因B . 甲图表示日食的成因,乙图表示月食的成因C . 两图都表示日食的成因D . 两图都表示月食的成3. (2分) (2019八下·岳麓开学考)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 . 透过露珠看叶脉B . 镜子中狗狗的像C . 日食D . 海面上的海市蜃楼4. (2分)(2017·青羊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漫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 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30°C .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 .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放大的5. (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 看见了手的影子B . 看见了不发光的物体C . 看见了碗中的硬币D . 透过树丛的光束6. (2分)(2012·梧州)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A . 水中的倒影B . 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C . 阳光下形成的树荫D .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了7. (2分)(2017·随州) 如图,小明站在白云湖边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一只“鸟”在水中飞翔,似乎在模仿水面上方另一只鸟的飞翔动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 . 小明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C . 水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小于空中的鸟到水面的距离D . 如果此时下雨,水面折皱,水中的“鸟”和鱼都“不见了”,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不会改变,只是不能形成清晰的像8. (2分)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AA′为界面,其上方为空气B . AA′为界面,其下方为空气C . BB′为界面,其右方为空气D . BB′为界面,其左方为空气9. (2分) (2018八上·越秀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规律现象的是()A . 筷子变弯折B .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C . 在墙上投出的手影D . 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10. (2分) (2018八上·江都期末) 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 室外越亮像越清晰C . 所成的像是实像D . 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11. (2分)(2017·黄石模拟) 有了多彩的光,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山路崎岖处放置的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确保行车安全B .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C . 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紫外线可用来验钞D . 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需要带凸透镜来矫正视力12. (2分)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A . 3mB . 4mC . 5mD . 6m13. (2分)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A .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B . 桃花吸收红光C . 桃花反射红光D . 以上说法都不对14. (2分)如果用一块红色玻璃对着蓝字看,看到的字是A . 红色B . 蓝色C . 白色D . 黑色15. (2分)(2017·中山模拟) 下列有关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通话设备,宇航员即使面对面说话也无法相互听见B . 移动电话是依靠电磁波传递声音信息,在真空中无法使用C .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的特点检验钞票的真假D . 电视遥控器通常是利用紫外线穿透力强的特点工作的二、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16. (2分)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请你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判断________(填“NN′的上方”、“NN′的下方”、“MM′的左边”或“MM′的右边”)是玻璃。

2025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光现象

2025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3讲光现象
(1)实验器材:平面镜、可沿NO折转的白纸板、激光笔、直尺、水彩 笔、_量__角__器___.
实验探究·分层通关
(2) 实 验 步 骤 : ① 把 一 个 平 面 镜 放 在 水 平 桌 面 上 , 再 把 一 张 纸 板 ENF__竖__直__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
②用激光笔让一束光贴着纸板(目的:_显__示__光__路___)沿某一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的径迹;
实验探究·分层通关
(5)实验应在较__暗__的环境下进行(目的:减少其他光线对实验的影响, 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6)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EO与___N_O__(选填 “NO”或“CD”)的夹角,即为入射角. (7)图甲中,用激光笔让一束光沿着EO射向镜面上的O点,小林能从不 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_漫___反射,光在平面镜上的O 点发生了_镜__面___反射.
实验探究·分层通关
(8)实验评估 某实验小组测量出一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数据,由此得 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_一__次__实__验__得__到__的__结__论__具__有__偶__然__性___,应进行的改进措施是_多__次__改__变__入__ _射_角__的__大__小__,__测__量__反__射__角__并__分__析__比__较__两__角__大__小__关__系__,__得__出__普__遍__规__律__.
基础知识·回顾概括
5.新教材(RJ八上)如图甲所示,人眼看到的鱼是由光的_折__射___形成的 _虚___( 选 填 “ 实 ” 或 “ 虚 ”) 像 , 比 其 实 际 位 置 __高__( 选 填 “ 高 ” 或 “低”),因此叉鱼时瞄准看到的鱼的__下__方__;A点代表人的眼睛,B、 C点中一点为鱼的位置,一点为鱼的像的位置,在图乙中画出人眼看到 鱼的光路.(保留作图痕迹)

2023年河南物理中考卷

2023年河南物理中考卷

2023年河南物理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海市蜃楼B. 钢尺振动发声C. 镜子中的像D.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A. 质量B. 速度C. 温度D. 功A. 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B. 家庭电路中,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C. 家庭电路中,火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0VD. 家庭电路中,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0V4. 下列哪种材料是导体?A. 塑料B. 橡胶C. 玻璃D. 铜5. 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 热空气上升C. 酒精在空气中挥发D. 水蒸气在空中凝结成水滴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A. 物体成实像时,一定是倒立的B. 物体成虚像时,一定是正立的C. 物体成实像时,一定是放大的D. 物体成虚像时,一定是缩小的A. 动力臂越长,杠杆越省力B. 阻力臂越长,杠杆越省力C. 动力越大,杠杆越省力D. 阻力越大,杠杆越省力A.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B.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C.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D. 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流与电压成反比,与电阻成正比C.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D. 电压与电流成反比,与电阻成正比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

12. 电路中的电流是由电荷的______形成的,电压是使电路形成______的原因。

13. 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电流______,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的______。

14.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和______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三单元光现象河南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第一部分河南中考试题及其答案一、光现象(一)光现象及其应用1.(07年)为庆祝中国中部贸易博览会在我省召开,在郑东新区举办了焰火晚会。

一簇簇礼花在空中绽放,湖水中倒映出了“万点礼花”,湖中的“礼花”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

2.(2023年)如图1所示,湖中的荷花清香四溢,这属于现象。

立于荷尖上的蜻蜓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

若蜻蜓距水面0.8 m,则它与其倒影之间相距m。

广阔的湖水可以调节周边的气温,这是由于水具有较大的。

3.(15年)如图2所示,小红和小明都能看到掉在地上的课本,这是由于太阳光射到课本上时发生了现象。

太阳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4.(19年)洛阳牡丹甲天下,图3中花儿盛开时清香扑鼻,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做;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赏花,是由于光在花的表面发生了现象;清风吹过,露珠从花瓣上滚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5.(10年)郑西(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已于2010年2月6日建成通车。

专线全长505 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如图4所示),最高车速可达350 km/h。

G2009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19:08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km/h。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

这种不可见光是。

6.(12年)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5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

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7.(09年)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 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 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 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8.(12年)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 立竿见影B. 潭清疑水浅C. 池水映明月D. 一叶障目9.(13年)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写出一种即可)。

(二)假想与推理10.(09年)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

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 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场景:。

11.(08年)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

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

你猜想的理由是。

12.(07年)如图6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

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二、光路图(一)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13.(14年)如图7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

请画出这束光线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14.(15年)如图8甲所示,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请在图乙中画出能说明这一现象原理的一条入射光线及对应的折射光线,要求以O为入射点。

15.(10年)如图9所示,在O点放置一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O点反射后,水平射入窗口P。

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6.(12年)如图10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二)平面镜的光路图17.(08年)如图11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18.(11年)如图12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

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19.(20年)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间,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面镜M 中视力表的像。

请在图13中作出被测者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20.(22年)图14是某戏曲演员在平面镜前化妆的情景。

请在图中画出演员头饰中弧线AB段在平面镜中的像,并画出演员通过平面镜看见头饰上A点的光路图。

21.(21年)图15甲为开封铁塔及其倒影的美景。

请在图15乙中画出光从塔尖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塔尖”位置。

22.(16年)如图15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

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23.(18年)如图16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

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24.(16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就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司面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是由于受到作用;“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可生火”是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

25.(11年)在我省高速公路上安装有太阳能视频监控系统,如图18所示。

晴天,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

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选填“凹”或“凸”)。

26.(17年)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27.(15年)图19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 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 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 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28.(21年)图20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B. 光通过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C. 画面镜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 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通过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29.(07年)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30.(19年)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21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 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 “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1.(12年)如图22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32.(08年)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 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10 cmB. 15 cmC. 20 cmD. 30 cm33.(22年)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23所示。

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

有焦距为5 cm和10 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A.f = 5 cm h = 10 cmB. f = 10 cm h = 12 cmC. f = 5 cm h = 12 cmD. f = 10 cm h = 6 cm34.(10年)如图24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35.(11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25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

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放大镜B. 近视镜C. 投影仪D. 照相机36(14年)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26所示。

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A. 光屏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B. 光屏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C. 光屏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D. 光屏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37.(18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图27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 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 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38.(16年)图28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 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四、实验探究题39.(14年)如图29所示。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