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城区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5篇优秀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语文期末议论文《文化认同》范文文化意义上的“认同”,是指“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真诚而又深沉的文化认同,能够真正打动人心,催人奋进....请以“文化认同”为题,写-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文化认同
纵览古今,许多古老的民族历经融合与发展,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谈及历史,人们总把语言、文字与留存至今的文明成就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文化乃是其最醒目的标志,而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与发展的根脉。发自本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让民族得以凝聚与维系;来自外部世界的文化认同,让民族得以书写历史,创造未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发源于内部的、本民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得以凝聚、维系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文同种”的文化认同感,让华夏先民追求统一与稳定,在文明的发源期就囊括起广大的统治范围;“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历史认同,自大分裂的南北朝到内忧外患的宋代,让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总能凝聚如初。封建时代,民族文化认同不可避免地局限于贵族统治者中,当历史进入近现代,全民共有的文化认同更加凸显出作用。八十年前的战争年代,“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旋律激发起人民同仇敌忾的斗志;今日的和平年代,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让古典文学艺术得以复苏与传播,新一代中国青年对于民族的复兴更多了一份自信与抱负。大而观之,炎黄子孙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血脉自上古延续至今;小而观之,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激励他们砥砺奋进,为铸就民族的辉煌添砖加瓦。
当一个民族的影响力扩展到周边的区域乃至全世界,来自外界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这个民族文化得以长青的滋养,让这个民族在历史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回望历史,罗马帝国的建筑、雕塑与戏剧艺术代表着当时世界的巅峰,其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让它的文化广为传播。当时的无数外族人为成为罗马人而骄傲,后世的新兴统治者常把自己的帝国冠名为罗马。这份来自外界的文化认同,让罗马人作为一个民族永久地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无独有偶,在世界的另一端,有唐一代,中国诗词曲赋西传西域,饮食服装东传朝鲜、日本,中华文化自此具有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外民族的交流与融入也因此促进着中华民族持久的繁荣。民族影响力的提高,带来外界的文化认同,让这个民族的历史形象越发辉煌耀眼。
当交通与通信不断发展,当经济的联系让世界各民族愈发休戚与共,各民族间更加需要文化上的理解与认同。每两个民族的文化间,总能发现共通之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时代诞生的政治理想,要打破民族间的隔阂,要让世界各民族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共同前进,不同民族的人们在植根自身文化的同时,需要寻找各自文化的共同内涵,构筑深层次的认同。不论两个民族有多少差异,在今天的时代毕竟有着作为人类文明一员共同的命运走向。正如来自外界的文化认同助力古代民族的辉煌,今天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也将支撑起全人类走上文明新高度的理想。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文化认同,从最初维系民族与国家的纽带,丰富为当今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先决条件。在新的时代,带着崭新含义的文化认同,终究会携着各个民族,为它所见证的历史书写上灿烂的最终章。
文化认同
不知何时起,“乡愁”成为了当代人陌生的词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式对家乡的告白越来越罕见,多得是如苏童《八百米故乡》中对家乡“何处在” 的迷惘。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源于所受的教育。而它一定蕴含着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
这些色彩传承久远,具有它的地域性,在精神上告诉我们“我来自何方”。但如今,即便我们身处在自己的家乡,所见的摩天大楼,所听的语言,在全国各地大抵相同。我们的城市正在“趋同化”。我们的精神图腾不能在家乡找到,因此内心与家乡很难找到强烈的共同点,导致了对其文化认同的丧失,进一步使得乡情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这将是一种极可怕的现象,而这正是“趋同化”的错。
我们急需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回城市的个性。要彰显城市的个性,第一步便是留下城市的物质“个性”。郑孝燮力排众议,保下德胜门箭楼,林徽因抱病与市领导激辩,为的是留下古城墙。先辈的努力,为北京留下了丰厚的建筑遗产。而当北京人看到遍布京城的红墙绿瓦,感受其雍容博大,恢弘端庄的外在时,其内心包容、豁达的“北京魂”便能与宏伟的“京城景”达成一致,内心与这座城市达成深刻的认同感,文化认同便因此产生。这便是城市的物质“个性”激发文化认同的过程,是行之有效且大有裨益的。
物质上的恢复是一部分,欲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恢复城市的非物质“个性”同样重要。老舍对北京的认同感在他笔下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它绝不限于对景物的爱。他曾细致描写小贩叫卖的吆喝声,邻里间家长里短的问候和春节多样的习俗,这些都是难以用物质衡量的文化遗产,也正是它让老舍对北京的认同更为深沉。古代作画讲求“形神兼备”,“神”才是关键,要寻找城市个性,唤起文化认同,“神”也最为关键。城市的“神”,是最贴近生活,也是最容易被人们感知的。城市的外在可以改变,但只要它的“神”能与人们的“魂”产生共鸣,找到共同点,人们的文化认同依然可以被轻松唤起。所以找回城市之“神”,是唤起人们文化认同的核心部分,是应当着重思考的。
找回城市个性,恢复文化认同,并不应止于他人对城市外在与内在的改变。作为居民,我们是否也应思考,自己能为这座城市的“个性”发展做些什么,自己是否乐于认同这座城市?只有主体客体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塑造一个我们认同的家乡。愿古诗中代表乡魂的“飞雁”能在早日回归,漂泊在外的“游子”们也早日找到回家的路。
如今的世界,风云变幻。随着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增多,崇洋媚外的现象不减反增。许多人盲目追求所谓世界潮流,却遗忘了自己脚下的这片大地的光辉与灿烂。追根溯源,是因为儿时不曾将文化自信植于心中。所以培养新时代的青年的培养文化认同应是当务之急。
少小习字,奠定认同基础。汉语和汉字是传统文化最直观、最常用的体现,传承它们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引发共鸣。远在海外的学子,会因一句人群中传来的家乡话而热泪盈眶,因为共同的语言,交流的隔膜不再存在,所有情感表达才有了理解的基础。当你写下“劣”便已经明白优劣并不是先天决定,而是因为“少”“力”;当你写下“舒”就已经认定“舍”得给“予”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当你写下“途”则已经知晓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才能“走”得稳而远。每个汉字都不只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传统文化沁润的精华。对于每个华人来说,中文和汉字是最基础的标志,是最温暖的记忆,更是共同的人生态度。少小习字,语言和文字作为人们日常的交流形式,伴随我们一生,当其成为文化认同的根基,文化认同便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少年爱国,理解认同初心。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华夏五千年历史。和平年代,学子士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贡献;动乱年代,将军士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生命之上。少年时期,我们已经走过牙牙学语,开始认识这个世界。这时的我们可能无法理解何为文化,但是爱国的思想在每个人的心里种下,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成长。这种对于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归属感,终会成为国人凝聚的初心,共同的信仰。
青年深思,体悟认同精髓。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中国古代,学子自少诵读四书五经,将“仁”“礼”和家国观念铭记于心。如今强调家风建设,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向青年传达正能量。青年的我们正在学着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社会,而价值观正是我们思考和评价的方式。当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思考,体悟到民族价值标准有共同之处,文化认同便也蕴含其中了。
从年龄上而言,我们已经走过歪歪扭扭写下自己名字的幼时,也经过站在国旗下用童声高唱国歌的儿时,如今的我们应当放眼社会,体会战疫途中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了解全球抗疫中中国的大国担当,将文化认同从一个有些庞大遥远的概念,转化为内心深沉而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