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差异性分析及对策200字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3e894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c.png)
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护理质量是衡量医疗服务、促进病人安全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优质的护理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病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护理质量的分析和整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某医院的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二、护理质量分析1. 护理记录不完整在医院中,护理记录是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经过对某医院护理记录的分析发现,记录不完整的现象比较严重。
有些护理人员只是简单地记录了病人的基本信息,而没有记录具体的护理措施和效果。
这导致护理过程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无法得到有效的评估。
同时,也给医生的治疗决策带来了困扰,造成了病人的治疗延误。
2. 护理操作不规范规范的护理操作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基础。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操作的分析中发现,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操作的规范要求掌握不够。
例如,在换药、输液、打针等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有时,护理人员甚至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洗手和戴手套,从而增加了交叉感染和医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这直接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3. 护理技术水平不高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技术水平的分析中发现,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例如,在病人导尿、留置导管、护理疼痛等方面,存在技术操作不熟练的情况。
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护理沟通不畅护理沟通是护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可以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意愿,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然而,在对某医院护理沟通情况的分析中发现,护理沟通不畅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不准确的问题,给病人的护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记录的培训和管理为了提高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可组织护理培训,重点培养护理人员记录的意识和技巧。
妇产科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妇产科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279d8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8.png)
妇产科护理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妇产科护理是指对妇女在孕产期内以及产后提供相关护理服务的一门医学专业。
妇产科护理质量是评价医院妇产科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孕产妇的健康和生育安全。
因此,对妇产科护理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制定,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妇产科护理质量分析1. 人员培训和配备方面的问题首先,妇产科护理质量与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密切相关。
在一些医院中,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历要求不够高,且对于孕产妇相关知识不够了解,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护理服务。
此外,妇产科护理所需的人员配置也不够充足,导致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孕产妇的需求。
2. 护理环境和设施方面的问题妇产科护理环境和设施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孕产妇的护理体验和安全性。
然而,一些医院的妇产科护理环境存在许多问题,如床位拥挤、卫生环境差、设备陈旧等,无法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
此外,一些关键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不及时,导致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和治疗,影响到孕产妇的治疗效果。
3. 护理流程和规范方面的问题妇产科护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范,确保护理过程的科学性和连贯性。
然而,一些医院的妇产科护理流程不规范,无法确保孕产妇的护理过程被充分记录和监测。
同时,一些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如采血、导尿等护理技术操作的守则不足,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妇产科护理质量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学历要求医院应该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通过组织相应的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同时,医院可以适当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学历要求,确保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
2. 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和设施医院应该改善妇产科护理环境和设施,提供舒适、干净、安全的护理环境。
可以适当增加床位数量,改善卫生条件,及时维修和更新关键设备,确保护理过程的顺利进行。
妇产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妇产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3d2939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a.png)
妇产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经济社会发展,医疗技术进步,人们的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妇产科是医院内一个重要的科室,不仅患者数量多、疾病种类复杂,而且具有较高的风险。
针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有哪些常见的问题?应该如何科学处理?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结合临床实践,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如下:①特殊性。
护理对象都是女性,不同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不同,容易出现害羞、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忧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此外,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给予保护。
②兼顾性。
以孕产妇为例,护理对象既包括母亲,也包括她们的胎儿或新生儿,这两者在生理与病理变化上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考虑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时,既要保护孕产妇的健康和安全,也要保障胎儿或新生儿的健康,两者同等重要。
③家庭性。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妇产科护理工作越来越提倡“以家庭为中心”。
妊娠、分娩、疾病治疗、术后恢复等,不仅仅是患者的个人行为,其家庭成员也参与其中。
家属只有提供护理支持、情感支持,患者才能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改善疗效和预后。
2.妇产护理中存在的问题(1)护理操作不规范。
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如果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或者执行医嘱不严谨;没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观察,就可能导致病情变化,延误治疗时机,继而引起护理事故。
此外,器械设备使用后,没有及时归位;交接班制度执行不严,对于危重患者没有床头交接班,也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2)专业技术水平低。
随着医院规模扩大,妇产科患者人数剧增,不少新入职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引发安全事件。
例如:静脉输液时,多次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差,内容不全面;和患者的沟通不足,不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等。
(3)自我保护意识差。
护理人员缺乏危机意识,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差,是引起妇产科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a73e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5.png)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应对措施产科病房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专门负责接待产妇以及新生儿,在产科病房中,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是首要任务。
本文将针对产科病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讨论。
一、不安全因素1. 患者家属情绪不稳定产科病房的家属人数较多,家属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关心是自然的,但有些家属由于担忧或者其他原因,情绪十分不稳定。
这种情况下容易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引起不安全因素。
2. 患者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后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且产后出血量比较大,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3.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在出生后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窒息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4. 医疗设备故障产科病房中涉及到很多医疗设备的使用,如果医疗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进行,甚至会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造成威胁。
5. 产科病房感染产科病房由于患者众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疫情的发生。
二、应对措施1. 处理患者家属情绪对于患者家属情绪不稳定的情况,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做的是沟通和倾听,了解家属的情绪原因,尽量解释和安抚家属的情绪。
如果情绪无法控制,可以引导家属到专门的咨询室进行疏导。
2. 对产后出血提前预警对于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分娩后进行积极观察,提前预警。
如果出现出血情况,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必要时进行紧急手术。
3. 提高新生儿抢救技能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新生儿抢救技能培训,能够在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下,迅速进行抢救措施,保证新生儿的安全。
4. 定期检查医疗设备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产科病房中的医疗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一旦发现设备故障,要及时更换或修复,保证医疗设备的可靠性。
5. 严格控制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产科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保证患者在医院内不会受到感染。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2bc6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a.png)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妇产科护理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可能采取的解决对策:
1.人员配备不足:妇产科病房的人员配备可能不足,导致护
理人员无法提供充分和及时的护理。
解决对策包括增加护
理人员数量,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培养新的护理人员,确保
人力资源充足。
2.护理质量不稳定:由于工作压力和繁琐的工作任务,护理
质量可能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解决对策包括提供定期培训
和教育,持续监督和评估护理质量,鼓励和支持护理人员
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3.患者隐私和尊重问题:在妇产科护理中,患者的隐私和尊
重是非常重要的。
可能存在违背患者隐私的行为,例如未
经允许擅自进入患者的私人空间。
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对护
理人员的隐私和尊重培训,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患者的隐
私和尊严得到尊重。
4.沟通不畅:护理团队内部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可能存在问题,
这可能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或者存在误解。
解决对策包括
加强护理团队内部的沟通培训,鼓励积极的沟通和有效的
信息传递,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5.安全风险:妇产科护理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可能存
在安全风险。
解决对策包括建立和执行标准化的护理操作
流程,加强医疗装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提供适当的培训和质量控制,确保护理过程中的安全。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且复杂的,具体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可能因医疗机构和地区而异。
然而,通过加强人员配备、持续培训和教育、加强沟通和监督、规范护理操作等措施,可以改善妇产科护理质量,提供安全、便捷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见习报告妇产科手术的风险评估与术后护理
![见习报告妇产科手术的风险评估与术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8256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c.png)
见习报告妇产科手术的风险评估与术后护理见习报告:妇产科手术的风险评估与术后护理一、引言妇产科手术是指对女性生殖系统进行干预或修复的一系列医疗操作,包括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
然而,妇产科手术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在术后给予适当的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本报告将重点探讨妇产科手术的风险评估与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妇产科手术的风险评估妇产科手术的风险评估是为了有效减少手术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期的不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妇产科手术风险评估指标:1. 年龄:年龄是评估患者手术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年龄较大或年轻的患者,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以确定手术是否适合。
2. 孕产史:孕产史对妇产科手术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多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手术风险。
3. 基础疾病: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手术的风险评估有很大影响。
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以决定手术操作的适宜性。
4. 体重指数(BMI):肥胖是手术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
肥胖患者容易发生手术并发症,需要特别注意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
5. 手术时间:手术操作的时间长度与手术风险密切相关。
较长的手术时间可能增加出血、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三、妇产科手术的术后护理妇产科手术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妇产科手术术后护理措施:1. 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
包括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进行皮肤切口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3. 恶心呕吐管理:某些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护理人员应在手术结束后及时给予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e6d36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5.png)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妇产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直接涉及女性的健康和孕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但是,目前妇产科护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护理质量不均衡、护理技能不符合标准、沟通不良、文化差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是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前提,应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能力,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2.优化服务流程:合理分配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工作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引入一定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二、加强文化差异的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和习惯,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解决:1.加强跨文化交流:了解各种文化的背景及其医疗需求,建立文化桥梁,增强医患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2.妥善处理文化差异:针对不同文化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减少文化差异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三、加强口头、写文之间的沟通和沟通技能口头沟通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正确的口头沟通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解决方案如下:1.培养沟通技能:提高护士的沟通技能,能够更加有效地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病情、解决患者的问题、提供医疗服务。
2.提供良好的沟通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温馨、亲切的就诊环境,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医疗服务,保持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加强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不仅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水平,还可以更好地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a55122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2.png)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妇产科护理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在妇产科护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以下几个方面:1、人手不足人手不足是妇产科护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医院在妇产科护理中都缺乏足够的护理人员,导致工作量过大,护理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护理技术不够熟练妇产科护理技术相对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专业的护理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然而,有些护士的护理技术还不够熟练,无法独立完成妇产科护理需要的各项操作和处理。
3、护理质量不稳定由于医院规模不同,设备和技术水平也存在差异。
因此,妇产科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而且,有些护士在工作中缺乏耐心和细心,不仅会影响医疗效果,也会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
4、沟通不畅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理解她们的需求和痛苦,同时还需要与医生和家属进行沟通协调。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有些护士可能无法准确理解患者的需求,甚至会出现误解和不当操作。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1、加强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妇产科护士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样可以提升护士的工作水平,保证护理质量。
2、建立标准操作规范制定明确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培养妇产科护士熟练掌握护理技能。
确保不同场景中护理操作的标准化,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3、加强沟通技巧培训在妇产科工作中,护士需要与产妇、医生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帮助产妇理解产妇特定的问题,并在问题发生时及时解决。
因此,需要加强护士的沟通技巧培训,推广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
4、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建立护理队伍,合理分配和调配护士,通过补充医院人员以及合理管理,在护理质量上提供更好的保障。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对策研究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bc22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6.png)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2-12-12T06:16:28.359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24期作者:李淑清[导读] 目的:此次研究主要针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李淑清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人民医院 265200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针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进一步发现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此次研究主要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时间段来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以及护理的患者72例,为了更好的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常规的方式对选取的所有患者进行护理观察。
并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汇总,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常见的护理风险问题主要来自于环境因素、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能力不足、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结论:对现有的护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可以达降低对患者护理的风险,提升护理安全度。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常见护理问题引言:妇产科是面对特殊患者的重要科室之一,在对该科室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有极高的护理要求,同时也是护理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
随着近几年人们对医疗知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加,在面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部分医院在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
尤其对于依然使用常规护理面对患者的医院以及医护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常见的护理问题以及护理风险时,不仅不能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处理,还可能会加大患者的病情,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64例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主要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该时间段来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以及护理的患者72例,该72例患者的年龄在20岁至36岁之间,且所有患者的基本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支撑。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e7939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4.png)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妇产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关乎到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因此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就目前来看,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和困扰。
本文将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善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妇产科护理存在的问题1. 护理人员素质不足妇产科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但目前一些医院的护理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足、技能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2. 护理环境不佳妇产科病房的环境和设施对于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目前一些医院的妇产科病房存在着设施老旧、环境脏乱、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这些都会给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产生负面影响。
3. 护理流程不畅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流程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护理效率和质量,但目前一些医院的妇产科护理流程存在着不合理、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这就影响了对患者的及时护理。
4. 护理服务不人性化妇产科患者通常处于身心较为脆弱的状态下,而一些医院的护理服务存在着冷漠、不耐心、不细心等问题,这就容易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反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2. 改善护理环境和设施医院应当加大对妇产科病房的投入力度,改善其设施和环境,提高病房的舒适度和整体卫生状况,让孕产妇和新生儿在护理期间能够处于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
3. 简化护理流程医院应当优化和简化妇产科护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提高护理效率和及时性,让孕产妇和新生儿能够得到更快速、更及时的护理服务。
4. 加强人性化护理服务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推崇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于孕产妇和新生儿要有耐心、细心,让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f1650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f.png)
妇产科护理是关乎孕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要领域,然而目前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我们可以找到解决对策,以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1. 缓解医护人员压力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由于医院资源有限,有时候医护人员需要同时照顾多名产妇,这使得医护人员难以提供个性化和细致的护理服务。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之一是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数量,以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
另外,可以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培训水平,使他们更加高效地提供护理服务。
2. 加强产前检查和宣教现在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关怀,导致产后并发症增多。
这是由于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较少,以及医院在孕期宣教方面的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疾病和并发症。
可以加强对孕妇的宣教工作,提高她们对孕期保健的重视,从而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3. 提高医院设施和设备的水平另外,目前一些医院的妇产科护理设施和设备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包括提高医院设施和设备的水平,如建设更加人性化的产房,配备先进的产床和监护设备,以及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分娩环境。
4. 加强产后康复和健康教育产后康复和健康教育也是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很多新生儿和产妇因为缺乏科学的产后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而导致健康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产妇的产后康复指导,促进她们身体的恢复和心理的舒缓。
可以开展更加丰富和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产妇和家属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在总结这些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我个人认为妇产科护理的改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医院和个人。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幸福。
以上是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希望能够对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有所帮助。
(文章字数:3700字)5. 加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支持除了生理健康外,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室护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e7acedc84254b35eefd3484.png)
与饮食指导 , 有效提 高患者在 手术室 中的安全 , 完善 临床护理服务 。
【 关键词 】 妇产科 ; 剖 宫产 ; 手术前 ; 手术 中; 手术后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1 L 4 7 3 . 7 1 【 文献标识码 】 B
术 后 当天可进行 止疼药治疗 , 之后应 避免使用 ; 术后及 剖宫产或称剖腹产 , 是一种妇 产科 常见的手术方式 , 对 妊娠 药 滥用 , 对患者血压 、 脉搏 、 体温 以及 呼吸 期孕妇行手术切开腹部 以及子宫 , 进行 分娩婴儿 , 降低 阴道 分娩 时对产妇进行生命 体征检测 , 对患者及新生儿 出现 的不必要 的损 害,但是 临床 多项 研究 资料 频 率进行检 查 , 体温术后 不超过 3 8 ℃为正 常体温 ; 医嘱患者尽 显示 , 剖宫产临床死亡率要显著高于 自然分娩死亡率 , 患者在手 力排尿 , 降低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 术前后 可出现麻醉使用不 当、 羊水栓塞 以及 术后感染等情况 , 所 2 0 1 0年 8月 一 2 0 1 2年 8月之 间接收诊 治 的 1 4 8例剖 宫产患者 护理情况进行 回顾性分析 ,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
痛及时复院就诊 ; 在患者 出院前应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培训 , 食
1 . 2 . 1手术前护理 剖宫产患者 大多是 第一次分娩患者 , 对 用 易消化食物 , 不可食用 易导致患者腹胀的食物如豆制品 、 牛奶 手术情况不 了解 , 临床多紧张恐惧情 绪 , 对于麻醉 与手术疼 痛认 及 甜食等 , 术后不可食用鱼类 食物与人参 , 阻碍患 者切 口愈合 。 引 ; 识不足 , 可能出现不 配合 手术 的情况 , 所 以手术前护理重点是对 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 , 活动量根据患者疲累情况而确定 ; 建议进 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 对手术基本情 况进 行告 知 , 让 患者对 剖宫产 行母乳 喂养 , 增强新 生儿 体抗力 , 同时避免 术后性生活 。 有充足 的认识 , 取得 患者 的配合 ; 对于术前紧张过度 的患者 可提 综上所述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前 注意 心理 护理 与手 前3 0 ai r n注射 0 . 1 g 鲁 米那钠 与 0 . 5 m g阿托 品 ,减少患 者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术 准备 , 术中注意观察 , 术后 注意伤 口护理 与饮 食指导 , 有效 提 降低并发症发生 的几率 , 提高临床护 腺体分 泌 ; 术前备皮 , 操作规范谨慎 , 不可损伤皮肤 ; 无 菌操 作留 高患者 在手术室 中的安全 ,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79683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a.png)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妇产科护理是指对孕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全面、科学、安全的护理工作,其目的是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护理技术不足、沟通不畅、安全管理不完善、职业倦怠等方面。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护理技术是妇产科护理的核心。
目前,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参差不齐,存在护理技术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妇产科护士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护士自身也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沟通是妇产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护理人员需要与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护士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无法有效地与患者和家属沟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可以开展相关沟通技巧的培训,帮助护士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护士也应该主动学习沟通技巧,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安全管理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妇产科护士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事项,包括手术操作的安全、药物使用的安全等。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护士的疏忽或者管理不周,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护士也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保证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患者的风险。
职业倦怠也是妇产科护士面临的一个问题。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容易导致护士的身心疲劳,降低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为了缓解职业倦怠,医疗机构可以提供必要的休息和放松机会,为护士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护士自身也应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定期休息、锻炼,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
![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064f23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d.png)
·202·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与对策赵晓艳 平泉市医院 河北平泉 067500摘 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与对策。
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护理工作当中的不良事件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相应护理对策;另外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改进妇产科护理之后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
结论 针对妇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升护理人员预见性以及业务素质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对策在医院的众多科室当中,妇产科是护理工作复杂,医疗纠纷问题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主要是因为这个科室的护理需求多样化,护理当中遇到的风险问题以及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影响相对较高。
所以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当中,应该加大对不良事件问题的分析,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选取科学化的护理与策略,以便确保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给患者提供更加满意和全面的服务保障[1]。
当然在有护理工作当中,还需要尽可能提高护理服务的预见性,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能够对妇产科患者的护理要求进行准确把握,在优化护患关系的同时保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现将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52岁,平均年龄38.9岁;另外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改进妇产科护理之后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为22~51岁,平均年龄38.6岁。
两种患者的一般治疗差异没有显著差别(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与防范措施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d33dc0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6.png)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与防范措施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护理风险问题,并提出防范措施。
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接诊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搜集相关资料,对其住院期间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讨论其中存在的风险。
在此基础上,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结果: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有诸多不足之处以及护理风险,将18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不足,经过科室内医护人员共同讨论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了风险和问题。
结论:对妇产科现有不足之处以及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是一个系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科室内医护人员进行深度的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同时,树立了健康意识,对医护工作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已经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因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且妇产科患者较多。
想要确保患者的医疗质量,就应该找出现阶段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解决对策。
下文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解决方案。
通过此次研究加强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
1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妇产科接诊治疗的患者年龄、病史情况各不相同。
因此,每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外加大部分患者在住院之后会担心自身病情的发展,此外,面对陌生的医疗环境,内心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进而在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时产生问题。
下文对180例患者出院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1.1护理态度问题近些年,人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精神文化要求逐渐提高,对以往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而言,因大部分医护人员对现代化护理观念认知不足,缺乏全面的了解,不能够意识到高质量护理对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进而使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开展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导致医疗纠纷。
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a7394b5ddccda38366baf23.png)
妇产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应对隐患的策略。
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回顾护理开展情况,总结其中的安全隐患,实施护理安全管理。
结果: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9%,实施后为99%,实施前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1%,实施后为1%。
结论:完善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建立风险管理与预警机制,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可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标签: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现状;对策妇产科护理工作与母婴的健康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只要存在一点疏忽,就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1]。
本文主要分析妇产科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妇产科的工作质量与水平。
以下为研究整理结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患者的年龄在19~43岁,年龄平均为(29.1±8.7)岁,其中有59例为妇科患者,另外41例为产科患者。
1.2 研究方法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回顾患者护理开展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整改策略,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并将经过完善的护理方法应用到患者的护理中,比较护理效果。
1.2.1 护理安全隐患1)护理人员素质高低不一。
由于妇产科护理时间长,工作量大,在长时间的高强度护理中,护理人员容易分神,另外,有的护理人员不能认真对待护理工作,不愿承担责任,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有的护理人员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够,护理方法不科学,影响患者的健康;有的护理人员对手术室中的突发情况不能很好地把控,不能正确处理突发情况。
2)护理人员操作方法失当。
有的护理人员对操作细则没有仔细研读,在进行一些护理操作时比较随意,可能发生在护理过程中不消毒、不严格控制卫生等情况。
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3aac8a2e3f5727a5e962d6.png)
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探究有效的解决策略。
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孕产妇共计136例作为研究样本,将产妇平均的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
总结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改善,给予观察组产妇优化的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
结果:妇产科护理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心理疏导的方式问题、护理管理制度的问题以及护患沟通中存在问题,通过改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心理护理效果、护理的管理制度以及护患沟通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来源,通过分析问题并改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妇产科护理水平。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问题;对策妇产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妇产科每天都需要接待大量的产妇及患者,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都较大,因此也容易在护理工作中发生护患纠纷或者护理失误等不良的护理现象[1]。
妇产科的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妇产科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确保能够在护理工作中及时有效的解决好各类突发性问题,排除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因此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比较常出现的问题能够更好的规避护理风险,全面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2]。
鉴于此本次研究将针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为提高妇产科的护理水平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孕产妇共计136例作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产妇进行平均的分组,各组均为68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
观察组: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29.64±0.34)岁;孕周36~41周,平均(38.26±0.42)周;初产妇为42例,经产妇为26例。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82a640d5ef7ba0d4b733b9e.png)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方法:从我院2013年7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选取86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安全护理,并将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纠纷率指标作比较。
结果:研究组(0.0%)的护患纠纷率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14.0%),其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干预组对护理服务、护理技术、护理管理、住院环境以及护理项目的满意程度均要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妇产科护理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通过开展安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患纠纷率,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及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标签:妇产科;临床护理;问题;安全护理在社会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愈来愈高,医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使得现阶段的医疗护理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1]。
本文从我院2013年7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选取86例进行临床观察和干预,主要分析了妇产科护理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现将具体研究方法与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我院2013年7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干预和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干预依从性差;未签署知情同意协议;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
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编入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
研究组中除7例早产、5例妊高症外,其余均为正常待产孕妇及产后修养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8.62±5.43)岁;对照组中除6例早产、6例妊高症外,其余均为正常待产孕妇及产后修养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29.13±5.29)岁。
将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及健康状况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妇产科护理,即加强孕情监测、产后健康指导,给予饮食起居照料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差异性分析及对策200字
目的:研究妇产科临床护理差异性及对策。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12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6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英采用优化护理干预,另选60例同期未进行优化护理的妇产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实施护理F预前后各种消极情绪的改善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100%)与对照组(73.33%)相比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制左护理方案并实施: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与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想者提岀合理要求并做适当处理。
观察组产妇实施全程优质化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即对英及家属进行医院环境、注意事项等入院指导, 护理人员对病房及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温度24回〜26 0,湿度50%〜60%,并根据季节不同发放薄厚不同的棉被。
对于即将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对苴进行心理疏导,陪同产妇交流,为其讲解各类成功分娩案例及产房趣事,有效缓解产妇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术前密切监测产妇体温、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
对于输液患者,要将液体加温至39回左右再输注给患者。
1.2.2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人员严格配合医生执行无菌操作,同时在术中以眼神、动作、语言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分散其注意力,减少患者手术中的痛苦。
采取暧水袋或毛毯对手术患者进行保温,嘱咐其进行正确呼吸深度及频率,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对于指标异常的患者立即采取相应的救治。
1.2.3术后护理术后指导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并协助英进行翻身。
术后通过音乐疗法等分散患者注意,同时及时安慰患者以减少术后疼痛。
指导想者家属为英准备髙蛋白质、淸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合理饮食。
1.2.4生理护理(1)给予休克患者吸氧护理,改善想者缺氧情况,避免患者发生窒息危险。
(2)针对失他性休克患者及时补液,保持循环血量在正常范囤内。
(3)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是否淸洁干燥,避免感染。
此外,保持想者床单淸洁,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增强营养,防止压疮的发生。
(4)在患者出现腹痛的情况下,严禁给予患者止痛药,以防延误病情。
(5)阴道岀血时,严禁用纱布塞入阴道进行止血,以免不能准确计算出血量而延误病情。
1.2.5心理护理(1)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概况和规章制度,使想者快速了解医院环境,顺利的角色转换,介绍患者的新身份。
护七以友善的眼神,和蔼的语气,得体的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
良好的亲和力可以消除患者与护士之间的陌生感,提髙患者依从性。
(2)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目的、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健康教冇。
对于有再孕计划的患者,要详细告知患者手术后虽然减少受孕几率,但还是有受孕可能的。
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消极情绪。
(3)护理过程中护七增加与患者的沟通时间,培养护士患者之间的信任感,消除患者自卑心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4)同时使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鼓励家属尤其是患者丈夫或男友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多安慰鼓励患者,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5)在护理过程中尽量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要,使妇产科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心情舒畅。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后发放满意度调査问卷,
评分285分为非常满意:评分60〜85分为满意;评分<60分为不满意。
总满意度二非常满意率+
满意率。
(2)比较两组产妇实施护理F•预前后各种消极情绪的改善情况,具体包括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和恐惧。
(3)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疼痛缓解情况,分为0级(无疼痛)、1 级(轻度疼痛)、2?(中度疼痛)和3级(重度疼痛),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二(0级+1
级+2级)/总例数xl00%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士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100%)与对照组(73.33%)相比明显要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患者消极情绪状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经优质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和恐惧发生率明显低于优质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经过优化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治疗期间情绪紧张及术后伤口疼痛都可一泄程度上影响正常生活,并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治疗的要求亦不断提高。
经过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妇实施优化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几年来,笔者所在科室有20多位护理人员相继取得本科学历,并立期进行护理理论操作技能
o
考试,提高护上文化素质。
在进行优质护理过程中,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为了注意提高妇产科护士的自身素质,左期开展妇产科临床护理知识讲座对苴进行培训,同时积极鼓励护士定期参加院内外新技术的培训和学习。
在优化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妇女的心理护理,进行确实有效的心理疏导,减少患者负而情绪,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形成相互信任的良好氛用[3]。
此外,护理F预期间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密切沟通,对患者的具体需要尽量给予满足,同时在护理期间采用音乐疗法,并指导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左右,这对消除患者孤独情绪,改善患者不良身心状态都有显箸的作用[4]。
对妇产科想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更加深入,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髙治疗效果[5-6]o
近几年来,优质护理服务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妇产科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更注重于人性化护理和人文关怀,在医院病房内设置专科宣传板,左期开课,视频教学,对剖宫产手术、异位妊娠、阴道疾病、子宫附件摘除和子宫全切除手术等进行教疗,使妇产科患者对疾病知识进一步了解,提髙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7-8] o此外,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优化护理模式在病室装饰方而也有一左程度上的改变,例如增设沙发、婴儿床,温馨的墙壁颜色等,使患者心情舒适,缓解想者就诊时紧張、压抑的情绪,有助于患者保持身心愉悦[9-10]o 综上所述,经过妇产科临床优质护理后,可有效减少患者消极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提髙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促进患者预后身心健康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潘敏,雪丽霜,零恒莉,等•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卩].中华护理杂志,2014, 49 (3): 297-300.
[2]潘继红,叶宁,周立平,等.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3, 28 (19): 50-53.
[3]陈秀芬•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 26
(21): 2007-2008・
[4]张咏梅.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髙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 26(9): 799-800.
⑸郭俏璇,朱社宁,谭荔荔,等.产科专科护匕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 47 (9): 777-780.
[6]石永丽,王艳侠,孟俊芳,等.妇产科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4, 29 (4): 5-7.
[7]孙丽珍.产科护士维护患者安全的护理行为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 26 (12): 5-8.
[8]王娜,丁験.无剖宫产指征产科医务人员选择剖宫产原因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 28 (6): 39-41.
[9]牟宗梅,王凌燕,陈秀娟,等.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 24 (11): 2797-2799.
[20]刘芳,陈红玲,姜广荣,等.团队急救模式用于失血性休克产妇救治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3, 28 (10): 15-16・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