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2024)课件 第14课 回忆我的母亲 第2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2024)课件 第14课 回忆我的母亲 第2课时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 继续劳动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不辍劳作
深明大义
勤劳朴实
勤俭持家 理解、支持革命
热爱劳动
2.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事情来写?这些事情又是如 何串联起来的?
答案 (1)作者精选的这些事件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勤劳俭朴的习惯、 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2)这些事件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第1段中所说的“勤劳一生”。作者将它们按照 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
√D.本文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将所记叙的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 起来。
D项应是“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
小结
本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 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 怀念和无比热爱的感情,表达了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 亲的决心。
【二】
品析语言
品析下列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
(1)
(1900)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
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怎么理解“不得不”一词?)
“不得不”是无法忍耐的饥饿、破产逼迫着他们不得已而“上梁山”——成 群结队去“吃大户”。这是最起码的自发的反抗行为,但连这样的行为也遭 到最血腥的屠杀。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
(4)
还在灶上煮饭。
以让人震惊的事实“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 饭”,来说明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 动,这样的话语虽无溢美之词,却使母亲勤劳坚强 的形象十分生动感人。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

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教案精选:初一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一语文教材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主要内容是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文章通过对母亲的生活片段的描述,展现了母亲的善良、勤劳和坚强,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回忆和描述来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重点:通过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3. 投影仪;4. 白色粉笔;5. 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让学生思考母亲的辛苦和付出;2. 提问:你们对母亲有什么样的感情?有没有曾经为母亲做过什么特别的事情?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回忆我的母亲》;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文章进行逐段讲解,解释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2. 讲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 讲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们自己的母亲又有哪些相似之处?2.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

五、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关于母亲的话。

六、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写下文章的主题思想;2. 在黑板上写下作者对母亲的感情的关键词语。

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情;2.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母亲的一天的活动,记录下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语文版初一上) (2)doc初中语文 (1)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语文版初一上) (2)doc初中语文 (1)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语文版初一上)(2)doc初中语文(1)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例如之一教案例如之一教学目的一、了解朱德母亲的品质。

她是一位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坚强、爱憎分明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领会作者由热爱母亲推而广之热爱中国一般劳动人民的崇高思想感情。

二、领会本文感情真挚、语言简明平实的特点;学习本文从小处着眼、于细微处见真情的精心选材和巧妙布局。

三、了解回忆录的一样特点。

教学设想一、课文篇幅较长,文中涉及的事件离现代学生生活较远,故要求做好以下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摸索叙事的顺序和线索,结合课文看注释,识生字新词。

二、启发学生爱亲人的感情,并把爱亲人与爱人民、爱祖国联系起来。

三、讲清作者着眼于生活琐事精心选材和巧妙的布局,以及立意的高超之处。

四、集中正音,分散解词。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解题。

二、检查预习:指导学生朗读,给生字正音。

三、划分段落,写段意。

四、学习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中的第一层〔2—8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堂课我们学习新课«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回忆录。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钟老太太是一位一般的劳动妇女。

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坚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亲小孩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

钟太太以85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

当年就写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文章真实而细致入微地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追述了母亲对他的深刻阻碍,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想念、敬爱与感激之情。

二、检查预习1.指导学生朗读。

要求画出课文〝预习提示〞中的字词及需要补充的字词。

试讲出文章叙事的顺序和线索。

2.听写以下字词并给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仪陇〔lǒng〕溺死〔nì〕劳碌〔lù〕私塾〔shú〕衙门〔yá〕横蛮〔hèngmán〕不辍劳作〔chuò〕饱尝〔cháng〕妯娌〔zhóulǐ〕和睦〔mù〕差役〔chāiyì〕3.提咨询:谁能讲讲本文叙事的顺序和线索?〔能讲出按时刻顺序来写即可;线索讲不出,留待后面讲析。

语文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语文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并掌握母亲所具有的品质。

2、理解并把握朴素文笔下蕴含的深沉真挚的感情。

课前准备收集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歌曲等。

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掌握生字词。

2、分析概括母亲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语文活动请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赞美母亲的诗歌、文章。

(让学生上台朗读)二、课文导入刚刚大家交流了许多赞美母亲的作品,在不同的作者笔下母亲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朱德元帅笔下的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课文是作者位了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注:共和国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三、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朱德母亲平凡的一生。

2、标注出生字词。

3、标注出文章中不懂或难以理解的细节质疑。

四、师生互动1、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学、相互讨论本文的生字词。

(教师巡视指导)溺死nì不辍chuò私塾shú劳碌lù和蔼héǎi宽厚管束慰勉为wéi富不仁节衣缩食佃diàn农和睦mù迁徙xǐ妯娌zhóulǐ任劳任怨勉强miǎn qiǎng 聊叙衙yá门无可奈何菜籽(zǐ)榨(zhà)豪绅shēn 东挪西借滋味周济哭泣横蛮佃农:向地主租种土地的农民,租种某地主土地的农民称为某地主的佃户家境:家庭的经济状况。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劳碌:事情多而辛苦。

豪绅:旧时指地方上依仗封建势力欺压人民的绅士(有势力、有名望的人)。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东挪西借:挪,挪借,暂时借用。

这里借一借,那里借一借,表示千方百计地维持家庭生计。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讲学稿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讲学稿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讲学稿语文版第一段:【晚修自研课导学】3-4人小组长,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独立、安静完成。

一、复习归纳关于小说的语文知识。

1、朱德(1886年-1976),字,原名,曾用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2、改正下列加线字的拼音或书写的错误。

妯娌(()血溅()()疼痛历害()不辍()()周剂()差役()()二、默读课文,在课本上划出字词积累中的词语,不认识的字词,请查字(词)典。

三、快速浏览课文,阅读知识链接,完成下面的问题。

知识链接:本文写作特点: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于朴素、平实中见真情、见深刻的语言特色。

1、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2、大声朗读第1段,说说第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A、点明写此文的原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B、点明感情基调:“我爱我母亲”。

C、点明叙事线索:“勤劳一生”,引出对母亲一生事迹的回忆。

D、点题。

3、结合本文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几个赞美母亲的词语。

第二段:【白天长课导学】一、学习目标与要求:1、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2、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3、掌握本文写作特点。

、作者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三个方面。

教学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5.《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授课时间:第4周班级姓名三、当堂训练10’(独立完成)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佃农()祖籍()妯娌()勉强()迁徙()慰勉()溺死()衙门()私塾()调料()血溅()瞒着()榨油()差役()横蛮()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版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

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

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

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

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检查复习;研习课文第8—17段,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继续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

)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

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5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

《回忆我的母亲》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调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而又深刻的语言。

4.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思想境界。

二、难点、重点分析1.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分析: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已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2.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分析: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末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

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3.本文在记叙中适当穿插一些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分析: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是传记体文章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特点。

这些议论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本文第14、15段正是这样,这两段承前文所叙,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所给的宝贵财富,在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感情真挚深沉,并点明了母亲“值得我永远回忆”的原因。

4.本文的布局有什么特点?分析:布局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它主要包括确定顺序、选择材料、安排详略、前后照应、过渡衔接等。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学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二)【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学习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堂探究】1.本文语言虽朴实,但蕴含深情。

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2)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

(3)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4)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5)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6)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7)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8)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9)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0)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2.这篇课文是叙事散文,主要是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

看一看文章那些地方是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何特点?3.下面一段话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参考答案:1.(1)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悲惨生活深感同情、难过。

(2)这句话承接上文说的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表现对母亲整日劳碌的同情、疼爱。

(3)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5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5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五、拓展延伸
朱德同志爱母亲,母亲勤劳一生中的那么多日常琐事,他记得那么真切、清晰。你爱你的父母吗?他们为我们都做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关爱?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查复习;研习课文第8—17段,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继续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
退佃搬家,送我读书,给我慰勉,坚持劳动
2、研读14——15段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回答: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教师提示:主要写了四件事。请同学课后预习第8到第15段,考虑这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理解•分析”一和“揣摩•运用”四、五。
2.熟读课文的后四段。
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三、小结本文的布局特点:
1、以时间为顺序,点面结合,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
2、围绕中心选材恰当。
3、详略得当。
4、前后照应,过度和衔接自然。
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朴实,但是更难得是它朴实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应结合文中句子详细讲解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2)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2)

回忆我的母亲第1 课时第2 课时《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 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 学习的难度不算太大, 所以本文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老师从旁指导、点拨的形式。

本文在学习引导上, 主要从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着手, 既关注本文作为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即关注叙事事件与“我”的存在) , 也关注文本写作风格, 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 同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回忆性散文的认识。

由于作者母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其特殊性,当代学生在充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中, 对“勤劳一生”以及“苦难中的母子情深”难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出于此客观因素, 本课的教学在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上, 还有待改进。

【拓展延伸】有关“母亲”的诗文名句*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当时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慈母倚门情, 游子行路苦。

———王冕《墨萱图(其一) 》*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黄景仁《别老母》* 霜殒芦花泪湿衣, 白头无复倚柴扉。

———与恭《思母》*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蒋士铨《岁暮到家》《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总结《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深情回忆母亲一生经历的散文,由朱德元帅撰写,收录于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本文不仅缅怀了母亲钟太夫人的高尚品德,还深刻展现了母亲对朱德成长及革命道路选择的重要影响。

教案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及详细的课时安排展开,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母子深情。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将了解朱德母亲钟太夫人的人生经历,感受其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回忆我的母亲》(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理解回忆录的特点,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简明平实的语言。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两课时;2.课型:说读课。

三预习要求1.读课文,了解母亲的事迹;2.根据课文第一层次练习“理解分析”中的三个问题,理解课文记事的顺序和课文的结构布局。

四教学蓝图全篇文章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重要的教学板块:1.整体感知课文,2.整体理解课文,3.整体赏析课文。

五教学主要过程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德。

2.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

同学们进行课堂说话活动: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3.教师小结。

教学板块之二:整体理解课文。

1.教师:《回忆我的母亲》鲜明地表现了回忆录的特点。

作者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很多值得永远回忆的事情编织起来。

请同学们读课文,以“说说‘母亲’的好品德”为题,每人叙述一件事,说说这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2.同学们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准备进行说话。

3.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说话活动。

4.学生代表发言。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幻灯片2】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

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

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都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幻灯片3】《回忆我的母亲》【幻灯片4】学习目标检测字词:【幻灯片5】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sīshú)..(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二、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6】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

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

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4-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4-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

2.体会本文朴实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1.掌握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议论”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文朴实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分析文中的议论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本文朴实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体会这样的语句所表达出的真挚深沉的情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作者写这篇文章悼念自己伟大的母亲,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对母亲的真挚情感让人动容。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做到这一点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新知探究一、合作探究【活动内容】1.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或简或详地叙述了母亲“勤劳一生”的众多事例。

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除了记叙,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分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并试着从文中再找出几句相同类型的句子。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2)母亲是个好劳动。

(3)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4)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5)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2.本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写法有什么作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议论”的写作方法,体会议论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二、品味语言【活动内容】本文并没有精致华丽的文辞、情节曲折的故事,但情深意切,感人至深。

细读下列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本文的句子,品味本文朴实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特点。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24)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24)

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母亲的形象特点。

2.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法;理解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其中深情。

3.联系生活,感受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上节回顾】1.讨论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痛悼母亲逝世,总领全文,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3):文章的主体部分,详尽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的美德。

第三部分(14-17):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

【新课精讲】第一部分(1)品读第1段,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说说这一段在全文的作用。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内容上:点明写作的原因,抒发悲痛之情。

结构上:呼应题目,点明题旨,引出下文。

线索:“勤劳”总领全文,是全文叙事的线索。

第二部分(2-13)1.你如何理解母亲溺婴的行为?是否太残忍?被迫溺婴,实属无奈之举,母亲的心里一定充满了矛盾与哀伤,惨痛至极。

2.第4段“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中的“总是”一词说明了什么?“总是”说明天天如此,没有例外的时候,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突出“母亲是个好劳动”。

3.本文标题是《回忆我的母亲》,第5段内容是否偏离标题?请概述理由。

考点:分析某段内容是否离题[答题思路](1)定性:是(否)。

(2)概括段落内容。

(3)分析段落在表达情感、表现主旨、塑造人物等方面的作用。

(4)阐述段落与标题之间的联系。

注意:此类题一般回答“没有离题”“不偏题”,分析内容时一般考虑“衬托”“反衬”“侧面烘托”“突出”等作用。

3.本文标题是《回忆我的母亲》,第5段内容是否偏离标题?请概述理由。

不偏题。

本段主要写“我”从小勤劳能干,懂事孝顺,这是母亲潜移默化影响“我”的结果,突出了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从侧面衬托了母亲的勤劳能干,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与标题紧密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回忆我的母亲
节次 第2课时 备课人 赵群友 授课时间
总课时数
教 学

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来选材,进而表现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探究第一二部分,了解母亲的高贵品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
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教 学 重、难 点 重点:学习作者运用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

难点:重点句意理解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衔接导入 二、 合作探究
探究课文第二部分。

该部分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8段;第二层,第9—13段;第三层,第14、15段。

1、研讨分析第一层。

(第2—8段)
(1)先交待贫苦的家境(第2、3段)
(2)接下来五段共写了四个方面的事,分别表现母亲四个方面的美德。

请先
逐段画出它们的中心句。

第一方面的事(第4、5段),中心句是“母亲是个好劳动”。

(好劳动——劳
动能手,劳动好手。

好,读hǎo,此处指技术高,好手。


具体事例有: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②繁重的家务劳动及耕作:煮饭、喂猪、
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③整日劳碌。

通过这些事例表现母亲勤劳的美德。

给儿子的影响是:“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第二方面的事(第6段),中心句是:“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
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强qi ǎng
具体事例有:①有桐子榨油点灯;②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饭食,母亲却
能做得使一家吃起来很有滋味;③亲手纺线、用有铜钱厚的“家织布”给家人缝
新衣服,衣服老大穿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表现母亲
俭朴的美德。

第三方面的事(第7段),中心句是:“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具体事例有:①每天天没亮,第一个起床,极能任劳任怨;②性格和蔼,不打骂孩子,不同任何人吵架,和睦相处;③同情贫苦人,周济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④管束“我们”不许吸烟喝酒。

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母亲宽厚仁慈的美德。

第四方面的事(第8段),中心句是:“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具体事例有:①庚子年的灾难;②乙未年被迫退佃搬家通过这些具体事例表现母亲坚韧顽强的性格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给儿子的影响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归纳概括第一层层意:叙述贫苦的家境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分明的情感。

提问:作者为什么选材尽选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明确: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

2、研讨分析第二层(第9—13段)
①研讨第9段,讲清呼应的写法。

提问:(1)这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送子读书。

提问:(2)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明确:支撑门户、被逼。

提问:(3)被谁逼的? 明确:豪绅欺压;衙门差役横蛮。

提问:(4)请举例说明。

明确:8段写庚子年的灾难和乙未年被迫退佃搬家。

这种前面文字与后面文字内容相联系、相照应的写法就是前呼后应。

其好处是交待了因果关系,使文章严密。

②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

第9段,支撑门户,送子读书。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

综上分析,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是她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理解儿子,支持革命。

如果说母亲送子读书是为了支撑门户,这还比较狭隘的话,那么到后来他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这正是他的伟大所在。

这样一位好母亲,怎不使儿子敬重,使儿子感激呢?
3、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说明母亲的思想品质
作者小时候 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勤劳简朴、宽厚仁慈
1885--1900 遭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不
灰心。

对农民的同情和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
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思想。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深明大义
1919年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1937年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 1944年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思考:母亲有哪些高尚品质,文中那些段落分别体现了这一品质?
1、勤劳(第4、5、13段)
2、俭朴能干(第6、12段)
3、宽厚仁慈(第7段)
4、坚强(第8段)
5、有远见、送子读书(第9段)
6、同情革命(第10段)支持革命(第12段)。

3、研讨分析第三层(第1
4、15节)
思考: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表达方式:抒情和议论。

从三个方面来写: 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
二是感谢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