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oc

合集下载

2023年调查老人的调查报告

2023年调查老人的调查报告

2023年调查老人的调查报告2023年调查老人的调查报告1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现在在农村仅凭耕种所得收入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需要,其中,大多数年轻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纷纷选择背井离乡去城市打拼。

因而,留守老人这个特殊群体不断扩大,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以走访、查阅文献、入户调查等方法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留守老人、农村、现状、对策一、留守老人概念的界定目前相关的各权威部门并没有对留守老人给出其明确的定义。

一部分学者从老人年龄角度考虑,例如王学芳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支持网络结构探析》一文中,则认为留守老人是子女长期外出流动时留守在户籍地村的60岁以上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指出了留守老人的年龄限制。

也有一部分学者从子女外出原因及外出时间角度考虑,例如陈浩(《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一文中的界定: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工在进城时把父母留在了农村,催生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

我们把这种由于农村人口迁移引起的特殊现象所构成的老人群体称为农村留守老人群体。

还有学者从子女及子女配偶是否在老人身边的角度考虑,例如:王乐军《济宁市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的研究对象为济宁各县市农村留守老人,其农村留守老人的确定标准为:常住农村的老人,年龄大于等于60周岁;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因外出工作均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者。

突出子女及子女配偶都不在老人身边。

因此,__对留守老人的概念做了一个具体的定义: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长期离开户籍地的60周岁以上或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一)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由于子女们外出打工,老人们在生活上缺人照顾,精神生活单调,很是孤独。

很多年迈的老人必须自给自足,但是他们已经年迈,更需要子女的照顾。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失智老人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状况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呈现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失能失智老人及其家属参与。

调查范围涵盖城市和农村地区,以确保结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1. 失能失智老人的年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失能失智老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其中60%的受访者年龄在70岁以上。

这一结果表明,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 失能失智老人的居住情况大部分受访者(70%)选择在家中居住,而剩余的30%选择在养老院或护理机构生活。

这一结果说明,家庭照顾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来说至关重要,但也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

3. 失能失智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调查发现,70%的失能失智老人需要他人帮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和进食等。

而另外30%的老人则需要全面的照料和护理。

这一结果凸显了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护理服务的紧迫需求。

4. 失能失智老人的社交活动调查显示,失能失智老人的社交活动相对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

这一情况可能导致老人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的增加。

因此,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活动对于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5. 失能失智老人的医疗保障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失能失智老人(80%)拥有医疗保险,但仍然存在一部分老人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许多老人和家属对于失能失智的治疗和康复缺乏必要的了解。

因此,加强医疗保障和提供相关教育是必要的。

三、建议与措施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改善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1. 增加社会支持和服务: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失能失智老人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护理和康复机构等。

2. 加强家庭照顾能力:为了支持家庭照顾者,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经济补贴,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失能失智老人。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人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能老人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首先,我们对失能老人的数量进行了统计。

调研结果显示,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逐年增加,其中以行动不便和认知障碍为主要原因。

这使得失能老人的生活和日常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我们针对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开展了调查。

调研结果表明,失能老人存在着诸多困难,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交活动受限、家庭关爱不足等问题。

与此同时,很多失能老人缺乏有效的照料和关怀,导致他们处于被动状态。

最后,我们对失能老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失能老人最迫切的需求包括专业护理服务、心理关怀、康复辅助设备等。

此外,他们也需要社会关爱和支持,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失能老人调研报告》揭示了失能老人面临的诸多困境和需求,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解决失能老人的问题。

希望通过这份报告,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失能老人的关注,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关怀服务。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最新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正成为一个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今年,天津市老龄办组织开展了对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的抽样调查,昨天,调查报告正式发布。

老人们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经济状况、健康医疗情况、住房情况、生活照料情况、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养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32.4%的空巢老人独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以上的数据来自天津市老龄办最新发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和养老需求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涉及了有关空巢老人生活的诸多方面,从具体的数字可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1、居住方式独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妇俩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

女性空巢老人中独居的比例远高于男性。

2、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的有817位,占68.1%;未婚的有12位,占1.0%;丧偶的有356位,占29.7%;离婚的有15位,占1.3%。

1190位空巢老人(有10个空填)中,无子女的老人有35位,而子女最多的有9个,平均有子女2.75个。

3、收入情况有1045位老人有退休金,占87.1%,每月平均退休金为1649.95元;有30位老人在继续从事有收入的工作,有11位老人享受过社会救助,有192位老人接受过子女(包括孙子女和亲属)的经济帮助,有23位老人有其他一些收入。

有595位老人没有任何理财项目,占49.58%。

受访老人对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

4、日常生活“能自理,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有1065人,占88.8%;“半自理,需要别人帮助”的有112人,占9.3%;“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别人”的有21人,占1.8%。

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呈下降趋势。

5、日常生活问卷中列举了9种老年慢性病,有173位老人未患有任何一种慢性病,占14.4%;85.6%的老人患有一种或几种老年慢性病。

2023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2023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2023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和采摘各种农产品的旅游很受欢迎。

除了以在农田里耕种、采集等方式让游客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之外,传统的制作工艺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吸引物加以发扬。

天津杨柳青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潍坊的风筝、手工造纸以及各种刺绣、泥人、甚至是食品的加工,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依托。

例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生产制作就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组成,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已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

并且由此产生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

在提高乡村旅游层次的另外一个吸引物就是乡村所保留下来的珍贵的传统文化、风俗和完好的古代建筑。

巍峨气派的乡村宗祠祠堂,高大挺拔的镇村古塔,村边的土地庙等等,是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乡村居民生活。

还有一些民俗活动也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些乡村风俗习惯像我国各地的锣鼓戏、舞狮子、扭秧歌、祭祀谷神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力点。

(三)可持续发展层次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世界保护联盟(iuc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所允许的开发过程。

这些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的是依托美丽的自然风景,有的是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珍贵的传统文化,有的是以生态农业园区来开展旅游活动。

农村和城市相比是“保守地带”,因此才能够保持一些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但是这些也相对脆弱,而开发旅游,会不会给相对落后的农村带来冲击,从而导致农村生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模仿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解体?在贵州省早期开发的一些乡村旅游地就曾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为了方便游客住宿,在青石寨外围建立起洋楼,往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耳边到处可以听见山歌对唱。

如今却是卡拉ok在播放流行歌曲。

那些淳朴的少数民族不在安于现状,外出打工,剩下老弱妇孺……。

长此下去,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就丧失了,乡村旅游必定会走向衰退。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能老人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此,我所在的社区对失能老人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撰写了一份《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分析。

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21年1月至5月调查范围:某市XX社区调查对象:7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人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社区70岁及以上失能老人共计455人,占社区老年人口的11.5%,其中女性居多,占比超过70%。

其中认知失能与行动失能并存者最多,占比达到57.1%,其次是行动失能与自理能力失能的双重失能,占比为22.0%。

同时,近半数失能老人有慢性病史,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三种疾病。

二、生活状况调查显示,71.2%的失能老人家庭生活主要依靠子女,其中有近七成住在儿女家中,其余人则是儿女轮流接送或是请保姆照顾。

近八成失能老人每周都需要外出,主要是去医院、社区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

但因为缺乏专业接送服务,他们中有6.4%表示无法外出。

三、精神状况社区调查发现,近五成失能老人在晚年出现了情感问题。

其中,忧虑和沮丧是最常见的负面情绪,分别占比50.8%和22.4%。

部分失能老人因为身体问题,无法与外界保持联系,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而另一些失能老人,虽然能外出,但由于社交圈逐渐缩小,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对生活的动力和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对策建议针对调查结果,社区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建议:1.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多的外出服务,例如社区专车、医疗陪护等,以满足其出行需求。

2.加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质量,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多的康复训练和社交活动,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4.加强对失能老人儿女的关注和帮助,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照顾、陪伴和支持。

5.加大对社区老年人关爱工作的宣传与推广,营造关爱老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鼓励失能老人通过社区的线下或线上活动,与年轻人和其他老年人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和快乐。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失智老人调查报告1.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和失智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失能指老年人在身体或认知方面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失智则是指老年人的认知能力衰退,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方面的损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能失智老人的状况,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社区、养老院和医院等地发放了问卷,并邀请老人或其家属填写。

问卷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个人信息调查对象被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2.2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通过一系列问题,我们了解了被调查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情况。

这些问题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穿衣、洗漱等)和独立生活活动(如购物、做饭、打理家务等)等方面的能力评估。

2.3 认知能力评估我们通过一些问题和测试,对被调查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评估。

这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和空间感知等方面的测试。

2.4 心理健康评估失能失智老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通过一些问题了解被调查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抑郁、焦虑、孤独等问题的评估。

3. 调查结果经过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主要结果:3.1 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在我们的调查中,共有100位失能失智老人参与。

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失能失智老人的比例约为60%。

3.2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根据调查结果,失能失智老人中约有30%的人完全丧失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全面照顾。

还有约40%的人需要部分照顾,只能完成一部分日常生活活动。

剩下的30%的人仍然保持相对独立的生活能力。

3.3 认知能力评估失能失智老人的认知能力普遍下降。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0%的失能失智老人存在记忆力衰退的问题。

另外,约有30%的人在注意力、语言和空间感知等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3.4 心理健康评估失能失智老人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失能老人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及目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然而,长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失能老人的问题。

失能老人是指由于年老体衰或身体机能丧失而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他们面临着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丧失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困难。

本调查旨在了解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探讨满足他们需求的途径。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定量方面,我们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子女、居住情况等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对住房、医疗、照料等各方面的需求;定性方面,我们采取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与部分真实失能老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问题。

三、调查结果1. 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失能老人中,男性和女性比例相当。

年龄分布方面,30%的失能老人在60至70岁之间,40%在70至80岁之间,30%在80岁以上。

此外,有77%的失能老人生活在独居状态,仅有23%的失能老人有配偶或子女陪伴。

2. 失能老人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失能老人对住房和医疗方面的需求最为迫切。

超过80%的失能老人表示他们需要适合失能者的住房和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60%的失能老人表示他们需要医疗照料和日常护理的支持。

3. 失能老人的问题:通过深度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失能老人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他们在居住环境上得不到满足,例如住房不便利、门槛高、没有无障碍设施等;另一方面,他们在医疗照料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缺乏合适的医疗照料机构、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等。

此外,部分失能老人反映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不足,面临孤独和精神上的困扰。

四、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针对失能老人的需求和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住房和居住环境建设,为失能老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居住条件。

【大学生调查报告2000字】2018年老人调查报告4篇

【大学生调查报告2000字】2018年老人调查报告4篇

【大学生调查报告2000字】2018年老人调查报告4篇昨天(13日),天津市民政局发布《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份由天津市老龄办和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完成的报告显示,截至XX年底,天津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到万,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万。

同时,天津市经过调查估算的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万,占老年人人口总数的%。

预计到2030年,天津市失能老人数量将超过20万。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四化叠加”的现象,正在考验着每一个家庭的承受力和天津市养老服务体系。

据测算失能老人超14万据悉,为了解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生活照料和护理的基本情况以及照顾者的状况,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探索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天津市老龄办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合作进行了“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调查涉及滨海新区、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北辰区、西青区、宝坻区、静海县、宁河县等10个区县,42个街镇,142个社区(村),880名失能老人。

根据样本结果,可估算本市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

可计算出,到XX年底本市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万人,且农村失能老人比例高于城市失能老人。

按本次调查测算的失能老人占老年人的比例%计算,到202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万人;到2030年,将有失能老人万人;到205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万人。

重度失能者占%市老龄办副主任郭宁介绍,本次调查对象界定的失能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日常活动必须由他人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今年做了一次有关于是能老人的问卷调查问卷活动,其中包括了城镇失能老人和农村失能老人两大类,问卷对象主要包括普通大众、社区工作人员、和失能老人三大类,其中普通大众和社区工作人员都比较热心的配合,但是是能老人及其家属就比较反感,他们认为这是不尊重他们的表现,不过进过我们的极力劝说和多家走访,最终还是完成了,其结果大致如下:1.失能老人的现状失能老人的生活水平很差,他们生活极其艰辛,他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老伴或子女的长期照顾,甚至有些子女为了照顾那些是能老人必须采取请假或者辞职,有的家庭也采取请保姆的方式来照顾那些是能老人,这给教廷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失能老人生活费、因药费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又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于此同时呢,是能老人并不想搬到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区生活,因为他们始终想和家人呆在家里,同时对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并不是很相信。

失能老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而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失能老人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形式。

2.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次报告所呈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主要如下:(1).失能老人缺乏社会保障,虽然名义上也有对于帮助失能老人的各种保障和补助但是落到实处的实在少之又少,甚至连老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满足不了,而且老人的话不但自己失去了工作能力,又是甚至必须要人在身边,而使子女也不能去工作必须在生变照料,老人由于生活医疗等费用,经济负担很大,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照顾失能老人的重担和经济负担还是落到了每一个家庭上。

(2).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滞后,社会上对于养老福利事业的经济投入相对很少,再加上各方各面的克扣,能用到养老事业上的就所剩无几、少之又少,而由于资金的不足又引起了一系列的服务问题,首先因此而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护理设施缺乏,这样的话生活在那些养老机构的老人,在生活上就不能得到满足,生活质量也太低下,这样的话想到那里去生活的人自然越来越少。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失能老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失能老人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能老人的现状和需求,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常见问题和解决途径,从而为相关政策和服务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

调研对象为居住在社区中的失能老人及其家属。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失能类型、居住环境、生活需求和照护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失能老人的平均年龄为75岁,其中女性占比65%。

失能类型以行动不便、认知障碍、感知器官退化为主,分别占比30%、45%、25%。

大部分失能老人居住在社区中,只有少数选择居家养老院或疗养院。

对于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失能老人希望有人帮助做家务、购买日常用品和照顾身体卫生。

此外,调查还发现,失能老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社交孤立、心理压力和医疗保障不足等。

四、解决途径和建议针对失能老人的常见问题,为了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服务,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的社区服务网络,提供日常照料、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服务。

2. 社区要加强对失能老人的关注和支持,组织定期的康复训练、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3. 家庭成员应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学习照顾失能老人的知识和技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4. 志愿者机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社交支持和陪伴,为失能老人提供心理上的慰藉。

5. 医疗保障部门要完善医保制度,提高失能老人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五、总结本次调研深入了解了失能老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加大政策和服务的支持力度,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好的照护和生活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的目标,推动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失能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失能老人是指身体或智力上出现严重障碍,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老年人。

由于失能老人生活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调研报告将对失能老人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失能老人的居住环境失能老人的居住环境通常以家庭为主,少数老人选择居住在养老院或疗养院。

家庭居住环境的主要问题包括不便利的交通、居住空间狭小、缺乏安全设施等。

养老院或疗养院则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设施条件不足等问题。

建议:1. 家庭居住环境可以适当进行改造,增加无障碍设施和便利设施,如扶手、防滑地板、便捷厕所等。

2. 政府部门应严格监管养老院和疗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设施条件。

二、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主要依赖家庭成员和护工。

但是,家庭成员的照顾能力和时间有限,护工的素质和数量也面临一定的问题。

建议:1. 政府可以提供免费或补贴护工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2.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护理服务的素质。

三、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较为特殊,除了日常照料外,还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社交需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需求通常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建议:1.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为失能老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

2. 组织社交活动,提供失能老人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减少孤独感。

四、失能老人的金融和法律问题失能老人面临诸如养老金、医疗费用、遗产继承等金融和法律问题。

由于他们相对脆弱的身体和智力,他们的金融权益和法律权益常常受到侵害。

建议:1. 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失能老人的金融和法律权益。

2. 加强金融和法律教育,提高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金融和法律意识。

通过以上的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失能老人的生活现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然而,也可以通过合理的改善措施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智障老人现状调查报告

智障老人现状调查报告

智障老人现状调查报告根据我们对智障老人现状的调查报告,以下是我们的发现和分析:1. 人口统计数据:我们首先进行了智障老人的人口统计调查,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信息。

调查显示,智障老人的人口数量增长较快,他们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农村地区。

男性和女性智障老人数量相对平衡,尽管在某些地区女性智障老人稍多一些。

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智障老人没有接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

2. 健康状况:智障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较差。

他们普遍存在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等,而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没有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另外,由于认知功能的下降,他们容易遭受认知障碍等问题,并且有较高的失能风险。

3. 社会融入与支持系统:智障老人在社会融入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

很多智障老人因为缺乏适当的技能和知识,无法独立生活,往往需要家人或社区的支持。

然而,部分智障老人由于家庭破裂或亲属缺乏能力,无法获得必要的支持服务。

由于智障老人的特殊需求,社会接纳和支持系统的建设亟需改善。

4. 就业与经济状况:智障老人的就业机会有限。

由于他们在思维和学习上的困难,很少有智障老人能够获得稳定的就业机会。

因此,他们常常依赖于社会救济和家庭的经济支持。

此外,特殊职业培训的不足也是造成智障老人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5. 心理健康和社交情况:智障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关注。

他们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社交活动和支持。

由于智障老人的情绪和认知困难,他们面临较高的抑郁和焦虑风险。

综上所述,智障老人的现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建议社会采取以下措施:提供智障老人专门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机构、增加对智障老人的关爱和支持、推广特殊职业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加强智障老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帮助、改善社会融入和支持系统等。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为智障老人创造一个更友善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失能老人居家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居家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居家调研报告失能老人居家调研报告引言:失能老人是指因年老体衰、身体功能减退或患有慢性疾病等原因,导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明显下降的老年人群体。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居家养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养老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现状和问题。

2. 分析居家养老的需求与挑战。

3.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问卷,覆盖了居家养老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医疗保障、家庭照顾、社会支持等。

2. 访谈:我们对10位失能老人及其家属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3.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了解国内外对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研究成果。

调研结果:1. 生活自理能力:大部分失能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无法完成常规的日常活动,如洗漱、穿衣、进食等。

2. 家庭照顾:由于工作和经济压力,很多家庭无法提供足够的照顾,使得失能老人往往面临护理不到位的问题。

3. 医疗保障:失能老人普遍存在医疗服务不便捷、经济负担过重的问题。

许多老人没有缴纳医保,医疗费用成为他们的负担。

4. 社会支持:社区服务设施不完善,失能老人缺乏社会支持和关爱。

需求与挑战:1. 需求:失能老人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家庭照顾,医疗服务更加便捷,社会支持更加充分。

2. 挑战: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资源短缺,社会关爱度不高,家庭照顾负担过重。

改进措施和建议:1.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居家养老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建立包括社区护理、日间照料等在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2.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增加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3. 加强社会关爱: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并关注失能老人的需求,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爱。

4. 减轻家庭照顾负担:通过政府补贴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照料失能老人的经济支持和专业指导。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5篇范例)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5篇范例)

失能老人调查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失能老人调查报告失能老人调查报告今年做了一次有关于是能老人的问卷调查问卷活动,其中包括了城镇失能老人和农村失能老人两大类,问卷对象主要包括普通大众、社区工作人员、和失能老人三大类,其中普通大众和社区工作人员都比较热心的配合,但是是能老人及其家属就比较反感,他们认为这是不尊重他们的表现,不过进过我们的极力劝说和多家走访,最终还是完成了,其结果大致如下:1.失能老人的现状失能老人的生活水平很差,他们生活极其艰辛,他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老伴或子女的长期照顾,甚至有些子女为了照顾那些是能老人必须采取请假或者辞职,有的家庭也采取请保姆的方式来照顾那些是能老人,这给教廷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失能老人生活费、因药费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又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于此同时呢,是能老人并不想搬到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区生活,因为他们始终想和家人呆在家里,同时对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并不是很相信。

失能老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而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失能老人越来越多,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的形式。

2.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次报告所呈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主要如下:(1).失能老人缺乏社会保障,虽然名义上也有对于帮助失能老人的各种保障和补助但是落到实处的实在少之又少,甚至连老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满足不了,而且老人的话不但自己失去了工作能力,又是甚至必须要人在身边,而使子女也不能去工作必须在生变照料,老人由于生活医疗等费用,经济负担很大,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照顾失能老人的重担和经济负担还是落到了每一个家庭上。

(2).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滞后,社会上对于养老福利事业的经济投入相对很少,再加上各方各面的克扣,能用到养老事业上的就所剩无几、少之又少,而由于资金的不足又引起了一系列的服务问题,首先因此而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护理设施缺乏,这样的话生活在那些养老机构的老人,在生活上就不能得到满足,生活质量也太低下,这样的话想到那里去生活的人自然越来越少。

2020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2020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2020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昨天(13日),天津市民政局发布《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份由天津市老龄办和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完成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天津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15.42万,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30.66万。

同时,天津市经过调查估算的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4.33万,占老年人人口总数的6.65%。

预计到2030年,天津市失能老人数量将超过20万。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四化叠加”的现象,正在考验着每一个家庭的承受力和天津市养老服务体系。

据测算失能老人超14万据悉,为了解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生活照料和护理的基本情况以及照顾者的状况,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探索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天津市老龄办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合作进行了“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调查涉及滨海新区、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北辰区、西青区、宝坻区、静海县、宁河县等10个区县,42个街镇,142个社区(村),880名失能老人。

根据样本结果,可估算本市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6.65%。

可计算出,到2020年底本市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4.33万人,且农村失能老人比例高于城市失能老人。

按本次调查测算的失能老人占老年人的比例6.65%计算,到202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17.09万人;到2030年,将有失能老人21.48万人;到205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22.34万人。

重度失能者占36.82%加强思想锤炼,与时俱进。

通过学习是自己的思想有所进步、有所提升,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委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经营土地情况。

4户城镇居民无承包耕地和山地面积;6户农村居民承包耕地25亩,户均4.17亩,实际经营耕地的只有3户共13亩,其他因无劳动力转包他人耕作;6户经营山地81亩,户均13.5亩。

天津老年人需求调研报告

天津老年人需求调研报告

天津老年人需求调研报告天津市老年人需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需求和关注点非常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天津市老年人的需求特点,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有关老年人福利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天津市的老年人为主要样本。

我们在不同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护理院以及公共场所进行了调查,共有500名老年人参与了问卷调查。

三、调研结果1. 健康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最关注的是健康问题。

近半数的老年人表示他们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如开设老年病专科医院、加强老年病的防治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等。

2. 养老设施需求老年人普遍对养老设施的需求较为关切。

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访者表示他们期望有更多的养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给他们,以减轻家庭的照顾负担。

3. 文化娱乐需求老年人也对文化娱乐活动有较强的需求。

大部分老年人希望有更多的文化活动,如书法、绘画、舞蹈等兴趣班,以及社区文化节庆活动。

4. 社交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社交活动的需求非常强烈。

他们希望有更多的社区聚会、交友活动以及定期组织的旅行。

5. 心理健康需求很多老年人抱怨缺乏关心和陪伴,需要更多的心理健康关怀。

一些老年人建议开设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辅导和娱乐活动。

四、政策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医疗资源,特别是老年病专科医院的数量;2. 建设更多养老院,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3. 加强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提供更多的兴趣班和社区节庆活动;4. 加强社交活动的组织,定期组织聚会和旅行,增加老年人的社交机会;5. 增加心理健康关怀,开设心理咨询中心,提供心理辅导和娱乐活动。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天津市老年人的需求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们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重视老年人的需求,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

失能老人调研报告失能老人是指由于身体功能或认知能力的丧失而无法独立生活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老年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失能老人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失能老人的现状和需求,本报告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调研目的1.了解失能老人的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2.调查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3.探究失能老人的需求和对策。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院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了800份有效问卷。

三、调研结果1.失能老人的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失能老人的人口规模大约为5000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

失能老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其中以广东、山东、江苏等省份人数最多。

2.失能老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调研发现,失能老人的平均年龄为75岁,其中女性占比60%。

失能老人中,有30%的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20%的人患有认知能力障碍,如老年痴呆症等。

失能老人主要面临的问题有生活自理能力差(50%)、心理孤独感(40%)和社会融入困难(30%)等。

3.失能老人的需求和对策调研结果显示,失能老人最主要的需求是医疗护理(60%)、精神慰藉(50%)和身心康复(40%)。

为了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1)加大对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支持力度,提供定期的体检和健康指导;(2)建立更多的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心理支持、康复训练等服务;(3)加强社区教育,提高居民对失能老人的理解和关心程度,增强社会融入感;(4)推广技术辅助设备,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调研结论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失能老人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失能老人的困境,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失能老人的关怀和政策支持力度,社会应增强对失能老人的关爱和理解,家庭应加强对失能老人的陪伴和照顾。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才能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关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昨天(13日),天津市民政局发布《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份由天津市老龄办和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完成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天津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15.42万,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30.66万。

同时,天津市经过调查估算的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4.33万,占老年人人口总数的6.65%。

预计到2030年,天津市失能老人数量将超过20万。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四化叠加”的现象,正在考验着每一个家庭的承受力和天津市养老服务体系。

据测算失能老人超14万
据悉,为了解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生活照料和护理的基本情况以及照顾者的状况,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探索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天津市老龄办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合作进行了“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

调查涉及滨海新区、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北辰区、西青区、宝坻区、静海县、宁河县等10个区县,42个街镇,142个社区(村),880名失能老人。

根据样本结果,可估算本市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
6.65%。

可计算出,到2019年底本市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4.33万人,且农村失能老人比例高于城市失能老人。

按本次调查测算的失能老人占老年人的比例6.65%计算,到202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1
7.09万人;到2030
年,将有失能老人21.48万人;到205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22.34万人。

重度失能者占36.82%
市老龄办副主任郭宁介绍,本次调查对象界定的失能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日常活动必须由他人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调查结果显示,轻度失能老人占总样本的47.79%,中度失能老人占15.38%,重度失能老人占36.82%。

平均失能时长为7.37年。

其中5-2019年的最多,占25.98%,其次为10-20年,占19.55%。

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失能程度有所加强;女性老人略多于男性;城镇的重度失能老人比例高
于农村,轻度和中度失能老人的比例则低于农村。

受访老人中患高血压的比例最高,达到61.66%;其次是心脏病/冠心病,也已过半数(51.45%);位列第三位的是脑血管病(含中风),占49.18%;另外患糖尿病、颈/腰椎病、关节炎、青光眼/白内障、骨质疏松及耳聋的老人比例也较高,分别占20%-30%左右。

九成失能老人不愿去养老院
被调查老人中,93.59%的不愿意住养老机构,而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送老人去养老机构,怕被周围人认为“不孝顺”。

同时,由于老人的收入低,决定了其不可能支付太多费用入住养老机构。

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近一半老年人只能支付每月1000元
的费用。

而以某国办养老院收费标准为例,失能老人每人每天护理费45-90元、床位费26-150(8人间、4人间、2人间、单间收费不一),伙食费19元,按失能老人最低护理标准45元/天、8人间计算,一位失能老人每月所需最低费用为2700元。

社会力量办的养老机构收住一位失能老人的费用一般在4000-4500元。

这与失能老人所能承担的费用差距较大。

部分受访老人表示自己生活比较困难,需要子女或亲属经济上的资助。

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购买一些保险保障服务或是养老服务、保健品等,对自身健康方面的“投资”很少。

照顾者平均年龄59.47岁
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占53.22%,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占35.44%。

58.79%的受访老人表示就医不太方便,24.4%的老人说一般,16.81%的老人表示就医方便。

有3.42%的老人去年使用过家庭病床服务。

受访老人2019年上半年用于医疗方面的平均支出为11368.46元,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均支付了5248.18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平均支付了553.47元,子女或亲属平均支付了1784.20元,自己平均支付了3569.05元,商业医疗平均保险支付了5.06元,医疗救助平均支付了9.71元,其他来源平均支付了247.54元。

《报告》显示,86.1%的失能老人由配偶、子女或亲属照顾。

而失能老人的照顾者,平均年龄达到了59.47岁。

照顾者每天照料老人的时间达小时以上的比例最高,占到71.75%,有82%的照顾者表示每周照顾老人时间多于5天。

受访照顾者中,40.35%的人会经常性出现“身体疲倦、睡
眠不足、体力无法负荷”等身体不适症状;37.58%的人会偶尔出现身体不适。

居家养老要进行多项改革
市老龄办副主任郭宁介绍:在家庭规模小型化,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进入老年以后,家庭急需社会提供有效的支持。

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社会力量、政府共同构建积极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地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来破题化解。

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赵伟介绍,目前天津市已对高龄经济困难老人在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基础上,增加居家养老护理补贴。

经评估认定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按照轻度、中度、重度照料等级,每月可领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共计150元、200元、400元。

可以用于支付居家养老政府购买的服务,也可以在入住养老机构时作为费用抵扣。

本市还将对已建的日间照料中心按照“4+4”模式开展实施改革,逐步完善其功能。

一个“4”指按照“政府搭建平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志愿者参与”的运营机制,由政府购买服务,街道(居委会)监管,委托社会组织、养老机构、村委会运营,实现“管办分离”。

第二个“4”指试点日间照料中心需具备呼叫、配餐送餐、家政服务、便利店4项基本功能,重点对行动不便、空巢和失独等老年人开展养老服务。

日间照料中心由过去主要面对自理老人,逐步调整为主要面向半失能老人。

今年全市所有区县都将拿出2-3个日间照料中心作为运营机制改革试点,每个日间照料中心都要拿出10张左右的床位,面向半自理老人进行护理。

推荐阅读:2018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4篇生活状况调查报告3篇关于小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与环卫天使同行--关于长沙市清洁工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