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学大专第01章 (蒋彬斌)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09b00026fff705cc170af9.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1学分。
总学时为20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见习4学时。
线摄影、1、掌握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史。
2、掌握图像存储、传输系统的特点、组成及作用。
3、熟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中X线机、CT、MRI设备的特点。
4、熟悉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的建立。
5、熟悉远程放射学系统的类型及意义。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 常规X线设备问世,为放射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X线CT机的诞生,标志着医学影像设备的革命性进展。
3.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中X线机、CT、MRI设备的特点。
4.图像存储、传输系统。
5.远程放射学系统。
第二章 X线发生装置【目的要求】1、掌握固定阳极X线管组成及结构。
2、掌握旋转阳极X线管组成及结构。
3、掌握X线管的特性及参数。
4、掌握高压变压器的作用、组成及其特点。
5、掌握X线机对电路的基本要求。
6、熟悉高压元器件的作用、组成及其特点。
3、中、高频X线机的构成。
4、中、高频X线机的工作原理。
5、中、高频X线机的直流逆变电源。
6、医用X线电视系统中的影像增强器。
7、摄影X线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四章数字X线成像设备【目的要求】1、掌握CR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CR中影像板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熟悉CR中读取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4、熟悉DR的特点。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CR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CR中影像板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CR中读取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4、DR的特点。
【目的要求】1、掌握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2、掌握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类型和各个类型特点。
3、熟悉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趋势。
4、熟悉梯度场的参数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信噪比、对比度和成像时间长短的关系。
5、熟悉梯度场的产生过程。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
![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18ab6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6.png)
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医学影像设备学是指在医学领域中使用的各种影像设备,通过对人体进行影像显示和分析,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影像设备在医学实践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学影像设备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各种影像设备获取高质量的医学影像,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医生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功能和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医学影像设备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病理学等。
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放射线影像设备、超声影像设备、核医学影像设备和磁共振影像设备。
放射线影像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机、CT扫描仪和血管造影设备,通过使用X射线的辐射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超声影像设备主要使用超声波技术,通过声音的反射来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
核医学影像设备则使用放射性药物来观察人体内部的功能活动,如PET扫描和SPECT扫描。
磁共振影像设备则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医学影像设备学的发展对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人体内部的情况,轻松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其次,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研究和学科交叉的发展。
医学影像设备不仅在医学诊断中发挥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
最后,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也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诊疗环境。
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不仅成像效果好,还更加快速和便捷,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然而,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医学影像设备的价格昂贵,导致不少医疗机构无法购买和使用先进的设备。
其次,医学影像设备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这给一些医疗机构带来了人力和技术的压力。
此外,医学影像设备对辐射的使用带来了安全和健康隐患,需要严格的防护和管理措施。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4c7090d482fb4daa58d4bce.png)
韩丰谈 主编
第一章 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简史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thelm Conrad Roentgen,1845~1923)在做真空管高压放 电实验时,发现了一种肉眼看不见、但具有很强的 穿透本领、能使某些物质发出荧光和使胶片感光的 新型射线,即X射线,简称为X线。 189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 X线管。20世纪10~20年代,出现了常规X线机。其 后,由于X线管、高压变压器和相关的仪器、设备 以及人工对比剂的不断开发利用,尤其是体层装置、 影像增强器、连续摄影、快速换片机、高压注射器、 电视、电影和录像记录系统的应用,到20世纪60年 代中、末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称为影 像设备学。
X线成像与US成像是当前用得最为普遍的两种检查方法, 但对人体有无危害是它们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X线来说, 尽管现在已经显著地降低了诊断用剂量,但其危害性仍不容 忽视。实践表明,它将导致癌症、白血症和白内障等疾病的 发病率增加。而从现有资料来看,目前诊断用US剂量还未有 使受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 此外,X线在体内沿直线传播,不受组织差异的影响, 是其有利的一面,但不利的一面是难以有选择地对所指定的 平面成像。对US波来说,不同物质的折射率变化范围相当大, 这将造成影像失真。但它在绝大部分组织中的传播速度是相 近的,骨骼和含有空气的组织(如肺)除外。US波和X线这 些不同的辐射特性,确定了各自最适宜的临床应用范围。例 如,US脉冲回波法适用于腹内结构或心脏的显像,而利用X 线对腹部检查只能显示极少的内部器官(若采用X线造影法, 也可有选择地对特定器官显像);对于胸腔,因肺部含有空 气而不宜用US检查,用X线则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4版)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4版)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ee389f93e518964bce847cbc.png)
➢20世纪50年代初,以脉冲回声技术为基础的A型超声诊断仪研制成功,随后逐步发展起来了M型、B 型超声诊断仪。70年代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血流二维显像仪。近二十年来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发 展极为迅速,现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和其他系统脏器血循环情况观察必不可少的影像技术。 ➢超声成像设备在检查甲状腺、乳房、心血管、肝脏、胆囊、泌尿科、妇产科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至今
重难点内容
第一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
三、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
A型和M型超声阶段
以B型超声为代表。以不 同形态、不同灰阶的切面 图像,动态地观察人体内 脏器组织的位置、形态和 结构。
二维或灰阶超声阶段
多普勒超声阶段
组织多普勒成像、组织应 变和应变率成像、超声造 影成像、组织谐波成像及 三维实时成像等
关注区域 (额叶)
第二节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应用特点
四、核医学成像设备
PET特别适合对人体的生理和功能研究,尤其是代谢功能的研究
PET-CT克服了核医学图像 解剖不明确的缺点, 可以更 早期、灵敏、准确地诊断和 指导治疗疾病,对肿瘤的早 期诊断、神经系统的功能检 查和冠心病的诊断等起着重 要作用
关注区域
横断面
矢状面
冠状面
第一章
常考知识点
常考知识点
X线设备的发展与应用特点
➢常用的X线设备:常规X线机、数字X线设备( CR、DR、DSA )、X-CT。 ➢早期的X线检查,仅用于骨折和体内异物诊断,原因是X线剂量小、成像时间长、空间分辨率低。 ➢X线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充气管)、实用阶段(固定阳极管)、提高完善阶段 (旋转阳极管)、影像增强器阶段(X-TV)、数字化阶段(CR、DR、DSA)。X线机输出的图像分辨 力较高,可达10LP/mm,但得到的是人体不同深度组织叠加在一起的二维平面图像。 ➢1972年,英国工程师豪斯菲尔德研制成功世界上首台用于颅脑检查的CT设备。随后的30年,CT设备 更新了四代,在提高速度、提高图像质量、拓展应用范围、减少辐射剂量等方面快速发展,扫描时间缩 短到0.5秒甚至更短,空间分辨率提高到0.1毫米量级以上。 ➢CT得到的是人体断面图像,图像空间分辨力可达到0.5mm,可分辨组织的密度差别为0.5%,可确定 被检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变化。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051fa63f67ec102de2bd894b.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医学影设备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主要讲授各种普通X线机、胃肠机、数字化X线机、CT机、MRI、DSA、USG等影像检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同时还着重介绍PACS&RIS网络的构成与应用及影像设备新技术的进展。
医学影像设备是影像产生的源泉,理解各种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影像诊断有深刻的意义,为今后从事影像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6:1,即讲课34学时,见习6学时。
四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徐跃,2版,2005年。
II 正文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学习,让学生复习X线的发现、发生条件;熟悉现代医学影像学建立的过程,了解各种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及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二教学要求(一) 掌握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原理、CT的发明、磁共振现象的发现;。
(二) 掌握各种成像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三)了解其它成像设备的应用及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四) 了解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三教学内容(一) 影像设备的分类;(二) X线的发现与X线机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三) CT的发明与CT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四) 磁共振现象的发现与磁共振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五)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及应用;(六)超声成像的发展及应用;(七)红外成像及激光内镜成像等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八)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等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九)PACS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2010年下学期总课表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2010年下学期总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4a3aa88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8.png)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2010年下学期总课表星期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星期二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星期三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星期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星期五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06(5)影技班09(3)临床4班07(5)影技班08(5)影技班 09(5)影技班09(3)中专影技班09(3)检验(1/2)班09(3)影技(1/2)班 09(3)口腔班 09(3)眼视光班10(5)影技班 10(3)中专影技班 10(3)影技一(1/2)班 10(3)影技二(3/4)班 10(3)检验一班 10(3)检验二班 10(3)口腔班10(3)眼视光班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影像诊断学 自习 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设备学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自习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 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超声诊断学 欧阳海元 X线诊断学 何和清 X线诊断学 何和清 X线诊断学 何和清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凌国华 超声诊断学 欧阳海元X线诊断学 何和清 超声诊断学 欧阳海元CT诊断学 唐陶富 X线诊断学 何和清 X线诊断学 何和清 CT诊断学 唐陶富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凌国华 X线诊断学 何和清介入放射学 鹍 杨 线诊断学(含MRI欧阳海元 自习 线诊断学(含MRI 欧阳海元 自习 就业指导/教学活动 线诊断学(含MRI 欧阳海元 影像技术强化训练凌国华 自习线诊断学(含MRI 欧阳海元 CT诊断学李浩洋自习线诊断学(含MRI 欧阳海元CT诊断学 李浩洋 自习诊断学 刘美红 医学影像设备学吴发强 自习医学影像设备学 吴发强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罗湘玲自习内科学 周振英语 唐丽诊断学刘美红内科学 周振 英语 唐丽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罗湘玲 医学影像设备学 吴发强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罗湘玲自习英语 唐丽 人体解剖学夏佳华 自习人体解剖学 夏佳华 心理健康教育 白一帆 政治 裴海艳 英语 唐丽 生理学 欧阳云帆人体解剖学 夏佳华 自习语文 雷志成 体育 钟志农 组织胚胎学 唐平 语文 雷志成 生理学欧阳云帆自习 影像诊断学 何和清 超声诊断学 欧阳海元 影像检查技术 欧阳光 影像诊断学 何和清 影像诊断学 何和清 就业指导/教学活动 影像检查技术 欧阳光 影像诊断学 何和清 影像诊断学 何和清 影像诊断学 何和清 超声诊断学 欧阳海元 影像检查技术 欧阳光 影像诊断学 何和清影像诊断学 何和清 卫生理化检验 周锦云 微生物检验 罗静蓉 生物化学检验 欧凌斌 微生物检验 罗静蓉 临床检验基础 桂重阳:杨晓斌 就业指导/教学活动 临床检验基础 桂重阳:杨晓斌 血液学检验 胡荣:杨晓斌 微生物检验 罗静蓉 血液学检验 胡荣:杨晓斌 生物化学检验 欧凌斌 卫生理化检验 周锦云 生物化学检验 欧凌斌 血液学检验 胡荣:杨晓斌 临床检验基础 桂重阳:杨晓斌 医学影像设备学 黄祥国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欧阳光 线诊断学(含MRI 鹍 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欧阳光 介入放射学 鹍 杨 线诊断学(含MRI 鹍 杨 就业指导/教学活动 自习 放射治疗学 自习 线诊断学(含MRI 鹍 杨 线诊断学(含MRI 鹍 杨 医学影像设备学 黄祥国 CT诊断学 唐陶富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欧阳光 CT诊断学 唐陶富 线诊断学(含MRI 鹍杨 儿童口腔病学 王秋艳 活动义齿修复学 胡洁 固定义齿修复学 胡洁 口腔外科学 王秋艳 口腔预防医学 胡洁 就业指导/教学活动 自习 固定义齿修复学 胡洁 口腔外科学 王秋艳 自习 活动义齿修复学 胡洁 固定义齿修复学 胡洁自习 活动义齿修复学 胡洁 口腔外科学 王秋艳 自习 眼屈光手术学 魏蓉 验光技术 赵永旺:黄海涛 眼镜材料与工艺学 王海营 验光技术 赵永旺:黄海涛 市场营销基础 王海营 就业指导/教学活动 配镜技术 王海营 眼镜材料与工艺学 王海营 自习 验光技术 赵永旺:黄海涛 眼镜材料与工艺学 王海营 配镜技术 王海营 眼屈光手术学 魏蓉 市场营销基础 王海营 配镜技术王海营自习 数学 莫铁军 自习 英语 吕彤 人体解剖学 姜云传 语文 雷志成 物理学 唐炜 人体解剖学 姜云传 心理健康教育 黄莉政治 李德良 物理学 唐炜 自习 化学 张芸兰 数学 莫铁军 体育 钟志农 化学 张芸兰 语文 雷志成 英语 吕彤 电子与电工技术 祝敏 病理学 朱崎 放射物理与防护 蒋彬斌 政治 李德良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何婧 心理健康教育 白一帆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唐鹏程 药理学 申众辉 人体解剖学 郑登秀药理学 申众辉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何婧 生理学 欧阳云帆 电子与电工技术 祝敏 人体解剖学 郑登秀 英语 蔡斐成 电子与电工技术 祝敏 英语 蔡斐成 体育 伍凌君:王理君 放射物理与防护 蒋彬斌 临床医学概要 周齐艳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李鹏 药理学 杨红霞 影像电子学基础 祝敏 病理学 胡晓军 人体解剖学 夏佳华 英语 欧阳娜 生理学 吴起清 放射物理与防护 蒋彬斌 体育 伍凌君:王理君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欧阳光 人体解剖学 夏佳华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李鹏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欧阳光 放射物理与防护 蒋彬斌 英语 欧阳娜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李贝晶 政治 唐小艳 药理学 伍三妹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李鹏放射物理与防护 蒋彬斌 政治 唐小艳 生理学 吴起清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李贝晶 英语 欧阳娜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欧阳光 放射物理与防护 蒋彬斌 病理学 胡晓军 英语 欧阳娜 体育 伍凌君:王理君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欧阳光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李鹏 人体解剖学 夏佳华 影像电子学基础 祝敏 临床医学概要 周齐艳 人体解剖学 夏佳华 医用统计学 付显亮 英语 欧阳娜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分析化学 韩立露 有机化学 韩淑云 英语 欧阳娜 生理学 罗小玲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分析化学 韩立露分析化学 韩立露 体育 伍凌君:王理君 药理学 申众辉 病理学 唐明朝 政治 唐小艳 有机化学韩淑云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分析化学 王文渊 英语 欧阳娜 英语 欧阳娜 药理学 申众辉 分析化学 王文渊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医用统计学 李春江 分析化学 王文渊 病理学 唐明朝 有机化学 韩淑云 体育 伍凌君:王理君 政治 唐小艳 有机化学 韩淑云 生理学 彭丽花政治 唐小艳 英语 贺茉莉 自习 口腔解剖生理 郑登秀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口腔药物学 刘乐江 英语 贺茉莉 体育 钟志农 口腔解剖生理 郑登秀 病理学 周艳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牙体雕刻技术 王秋艳 人体解剖学 郑登秀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自习 眼科学 肖古月 政治 唐小艳 英语 贺茉莉 人体解剖学 郑登秀 眼科学 肖古月 医学物理学 易国里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唐鹏程 病理学 周艳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体育 钟志农 眼科学 肖古月 英语 贺茉莉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药理学 郑志民 医学物理学 易国里 临床医学概要 朱崎。
医学影像设备学(大专)___第02章(蒋彬斌)
![医学影像设备学(大专)___第02章(蒋彬斌)](https://img.taocdn.com/s3/m/7602b564caaedd3383c4d38e.png)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固定阳极和旋转阳极X线管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 、掌握固定阳极和旋转阳极 线管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 用。 2、掌握各高压部件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掌握各高压部件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3、掌握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开关的工作特点和用途。 、掌握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开关的工作特点和用途。 4、熟悉X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影像转换过程和自动 、熟悉 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 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构成、 亮度控制原理。 亮度控制原理。 5、熟悉各相械辅助装置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熟悉各相械辅助装置的作用和基本结构。 6、熟悉X线管的规格和特性。 、熟悉 线管的规格和特性 线管的规格和特性。 7、了解特殊X线管的特点和用途。 、了解特殊 线管的特点和用途 线管的特点和用途。
1
第二章 X线机基本装置 线机基本装置
二、主要内容
(一)X线管装置 线管装置 (二)高压发生装置 (三)控制装置 (四)透视用影像装置 (五)机械辅助装置
2
第二章 X线机基本装置 线机基本装置
(一)X线管装置 线管装置
X线管产生 线的条件:①阴极灯丝加热且能发射电子; 线管产生X线的条件 线管产生 线的条件: 阴极灯丝加热且能发射电子; 线管两极加上高压。 ②X线管两极加上高压。 线管两极加上高压 1、固定阳极X线管 、固定阳极 线管 由阳极、 由阳极、阴极和玻璃 管壳三部分组成。 管壳三部分组成。 (1)阳极 ) 作用: 接受高速电子流撞击而产生 线 作用:①接受高速电子流撞击而产生X线;②将阳极热 量辐射或传导出管外;③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量辐射或传导出管外; 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组成:阳极头、阳极柄和阳极罩。见图2-2 组成:阳极头、阳极柄和阳极罩。见图
医学影像设备学题目.
![医学影像设备学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d22b1d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4.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题⽬.影像系题库课程名称:《影像设备学》教材主编:徐跃出版社:⾼等教育出版社版次:2006年1⽉第1版适⽤专业:影像技术专业医疗仪器维修专业上课时间:医修三年制的第⼆学年第1学期和第2学期编著⼈员:洪国慧尚⽂⽂许凤第⼀章:x线机的构成与发展⼀、名词解释1.逆变技术:经过先将⼯频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将此直流电变为⼀定频率交流电的过程,这个变频技术叫做逆变技术。
2.综合⽤x线机:这类X线机具有多种功能,能进⾏透视、摄影等多种⽅式的检查,适合做多种疾病、多个部位的检查,主要⽤于综合性医院。
3.专⽤x线机:这类X线机是专为某些专科疾病的检查⽽设计的,⼀般配有⽅便于专科疾病检查⽤的各种辅助装置,主要⽤于专科性的医院及综合性医院的专科检查。
如透视专⽤X线机、专⽤摄影机、消化道造影⽤的胃肠机、⽛⽚机、乳腺摄影机、泌尿科专⽤机、⼿术室⽤的X线机及模拟定位机等。
⼆、填空题1.X线机的发展⼤体分为裸管X线机、防辐射防电击X线机、程控X线机、逆变X线机四个阶段。
2.裸管x线机是⽤裸线输送给⾼压x线管的,没有防电击、防散射设施。
3.世界上第⼀只⾼真空热阴极固定阳极x线管是1913年问世的。
4.1930年旋转阳极x线管研制成功,它具有焦点⼩⽽功率⼤的优点。
5.X线发⽣装置由控制装置、⾼压发⽣装置、X线管组件三部分组成。
6.控制装置及控制台,主要由低压元件及其电路组成,在结构上控制台分为⾯板结构和内部结构两部分。
7.⾼压发⽣装置及⾼压发⽣器是为X线管提供⾼压和灯丝加热电压的装置。
8.按照使⽤⽬的不同,x线机分为诊断⽤X线机和治疗⽤X线机两⼤类。
9.按照x线管的标称功率,x线机分为⼤型、中型及⼩型三类。
10.按x线机主电路的⼯作频率和⽅式分为⼯频X线机、逆变式X线机和电容充放电X 线机。
⼆、单项选择题1.1895年,德国西门⼦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只x线管为A.⽓体电离式X线管B。
固定阳极管 C.旋转阳极管 D.⾦属陶瓷管 E.三极X 线管2.中⾼频X线机采⽤交流供电电源频率为(变频后)A.50赫兹以上B.100赫兹以上C.150赫兹以上D.220赫兹以上E.400赫兹以上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按照标称功率来分,X线机分为⼩型、中型及⼤型三种。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一章 概论-精选文档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一章 概论-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310cd97fd0a79563c1e72fa.png)
英国--曼斯菲尔德
(Mansfielபைடு நூலகம்)
22
三、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通过测量人
体组织中氢质子的MR信号,实现人体成像。
MRI设备实现宏观→微观发展,适用于分子
影像学的发展,拓宽医学影像设备应用范围。
23
24
四、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应用于临床。利用超
γ相机、单光子发射型CT(SPECT)、
正电子发射型CT(PET-CT)。
27
28
六、医学影像科室的基本设备构成
主要包括:X线机、CT设备、MRI设备、
USG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等。
还应拥有一些专用设备 以及RIS系统、HIS系统、PACS系统。
29
第三节 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
30
现代医学影像设备 (分两大类)
发明,发展至今共分五代。
19
CT设备诞生以来,经历四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级阶段、 20世纪80年代,巩固阶段、 20世纪90年代,螺旋CT阶段 、
21世纪,多层螺旋CT阶段 。
CT设备的发展方向:
提高扫描速度、改善图像质量、扩展功能。
20
21
三、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和发展
美国--劳特布尔
15
1951年,影像增强器出现→引入电视技术
→医生透视由暗室转到明室。
1961年,隔室操作多功能检查床出现→胃
肠检查进入遥控时代→医生脱离辐射场。
20世纪60~90年代,电影影像记录手段。
21世纪初,平板探测器。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X线领域的应用,20世纪
80、90年代开发数字X线设备在临床应用。 CR,computed radiography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医学影像设备学(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医学影像设备学(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ffe547581b6bd97f19ea66.png)
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2分)医学影像设备的重要作用包括A.了解病变部位与周围器官的关系B.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C.观察脏器功能的改变D.可获得人体组织、器官的影像E.使医生了解病变部位、范围、形状2【多选题】(2分)按照影像信息载体来分,诊断用设备可分为A.X线机设备B.光学设备C.超声设备D.核医学设备E.磁共振设备3【多选题】(2分)X线设备包括A.CTB.常规X线机C.数字X线机D.CRE.DR4【多选题】(2分)下列属于治疗设备的是A.介入放射学设备B.DRC.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设备D.CR5【多选题】(2分)X线管的发展大概经历了哪四个阶段A.旋转阳极X线管B.单焦点X线管C.高速旋转阳极X线管D.固定阳极X线管E.零兆球管6【多选题】(2分)CT工作过程包括A.探测器将X线变成电信号B.X线经人体射出到达探测器C.计算机接收经处理后的探测器信号D.图像重建E.X线管围绕被检人体进行旋转7【多选题】(2分)MRI设备的优点是A.设备购置费用及运行费用较低B.非电离辐射C.对软组织效果较好D.MR信号含有较丰富的生理生化信息E.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8【判断题】(2分)滑环技术解决了常规CT电缆缠绕问题,出现了螺旋扫描CT。
A.错B.对9【判断题】(2分)MRI设备利用人体组织中氢质子的MR信号,实现人体任意层面成像。
A.对B.错10【判断题】(2分)对多层螺旋CT来说,其探测器排数等于图像的层数。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2分)与程控X线机相比,高频机产生X射线的单色性较好,其主要原因是后者高压波形脉动率低。
A.对B.错2【判断题】(2分)旋转阳极电路、限时电路、操作控制电路等属于X线机主机控制电路A.对B.错3【判断题】(2分)高压电路包括高压初级电路与高压次级电路两部分A.错B.对4【多选题】(2分)下面属于X线产生条件的是A.靶面必须旋转B.电子流C.阴阳两极间的高压D.靶面5【判断题】(3分)滤线器的栅密度越大,其吸收散射线的能力则越强。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1章概论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1章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b01a7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9.png)
第三节 各种医学影像设备
的应用特点
CONTENTS
目录
X线设备
MRI设备
US成像设 备
核医学成像 设备
热成像设备
医用光学成 像设备(医 用内镜)
第三节 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特点
按影像信息载体的不同,现 代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可分为:
X线设备,包括X线机和CT;
MRI设备;
US成像设备;
第一章 绪论
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医学影像 设备学
重点难点
医学影像设备学的研究对象 X线机的发展 CT设备的发展 MRI设备的发展 US成像设备的发展 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 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特点
PA R T. 0 1
第一节 概 述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CONTENTS
目录
研究对象
重要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二.重要性
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可获得受检者组织、器官相应的影像,使医生了解受检者体内病变的部 位、范围、形状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等信息,扩展了医生的感官;有的设备还能观察脏 器功能的改变,对诊断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各种成像机制所获取的影像相互印 证,提高了诊断正确率。影像诊断已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医学影像设备的装备条件 基本上可体现医院的诊疗水平。
CT以横断面体层成像 为主,不受层面上下组 织的干扰;同时由于密 度分辨率显著提高,能 分辨出0.1%~0.5% X 线衰减系数的差异,比 传统的X线检查高10~ 20倍;还能以CT值作 定量分析。
第二节 发展历程
随后的30年来,CT设备更新了4代,扫描时间由最初的3~ 5min 缩短至0.5s,空间分辨率也提高到0.1mm量级。
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三年制)
![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三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dd9f4c3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5.png)
影像设备学教学⼤纲(三年制)《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纲课程编码:630403 23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学时:144(每学期72学时)选⽤专业:⾼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能够较全⾯地了解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过程及临床使⽤现状;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安装、维修、保养等管理常识;重点掌握诊断⽤X线设备、X线电视系统、数字X线设备、PACS系统、CT设备、MRI设备、超声设备和核医学成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应⽤特点。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强化学⽣的操作技能,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培养学⽣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的能⼒,使学⽣能够不断地接受和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满⾜基层医疗单位对影像技术专业技术⼈员的需求。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共144学时,其中理论课时学时,实验课时学时,医院见习8学时(放射科及数字影像设备、CT设备、MRI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各2学时)。
2、课程考核⽅法与要求按照教学⼤纲要求,期终考核以理论知识闭卷考试为主。
侧重于考核学⽣对医学影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应⽤特点和影像设备管理等内容。
3、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X线设备、X线电视系统、数字X线设备、PACS系统、CT设备、MRI设备、USG设备以及核医学成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应⽤特点,医学影像设备的安装管理、维修管理、保养管理等。
4、见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安排学⽣8学时的见习,⽤于参观医院放射科X线成像设备(包括数字成像设备)、CT设备、MRI设备和核医学成像设备的结构和操作过程,以弥补校内⼤型影像实验设备不⾜,加深和巩固学⽣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章医学影像设学概论教学内容:⼀、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史⼆、医学影像设备分类1、医学影像诊断设备2、医学影像治疗设备教学⽬标:1、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史2、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3、重点掌握X线成像设备、超声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途。
医学影像设备学(大专)___第01章(蒋彬斌)
![医学影像设备学(大专)___第01章(蒋彬斌)](https://img.taocdn.com/s3/m/fc404b0852ea551810a68761.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简介
医学影像设备是以医学图像形成过程中的成像设备为研 究对象,以成像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维护保养 、安装维修、使用方法、操作规程等为研究内容,已成 为BME(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一门新的学科,也是医 学影像技术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
1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7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二)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1、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主要用于临床疾病检查和诊断,按图 像信息载体的不同分为:
(1)X线设备:包括常规X线机、CR、DR、DSA、 CT等。 (2)MRI设备:后面章节介绍 (3)US设备:后面章节介绍 (4)核医学成像设备:后面章节介绍 (5)热成像设备 (6)医学用光学设备(医学内镜)
18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2、口腔全景X线机 用途:把呈曲面分布的颌部展开排列成一幅图像,也是 一种体层摄影 成像原理:如附图1-9,两个等圆O1、O2以相反方向等 角速度转动,X线以贯穿O1、O2方向辐射,则O1上的A 点在O2上有投影点B,两个圆同步转动中,O1上每个点 在O2上都有固定的投影点,而且只有该点运动到A点时 ,才会在O2上形成清晰的投影。 实际应用时是X线管和胶片转动,患者固定不动。 分为单轴旋转式、三轴旋转式、连续可变轴式。
21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5、手术用X线机 见图1-15、1-16 用途:急症室或手术过程中的透视,属于移动式X线机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直流逆变技术、组合式机头; 影像增强器X-TV;C形臂。
22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6、数字胃肠X线机 见附图1-17、1-18 用途:主要用于消化道造检查,结合其他装置可做内镜 检查、支气管造影、脊髓造影、心血管造影、介入治疗 等 特点:高精度X线控制装置、计算机控制、高频逆变; 自动曝光控制功能;脉冲透视功能;程序摄影控制功能 ;安全保护功能;数字触摸屏显示;高清晰度影;无暗 盒遥控诊视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便携式:见图1-5,结构简单、重量轻、装卸方便,
6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4、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简况
19世纪未,X线知识传入我国。
1911年,英籍医生康特(H.B.Kent)捐赠给河北省中华医院(今
开滦医院)一台小型X线机。
1915年,上海少数医院引进了X线机。
1951年,上海精密医疗器械厂首先试制200mA四管单相全波
整流X线机,到1953年以“和平号”命名,并批量生产。
1973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端金医院等单位研制出乳腺摄
影X线机。
1983年,第一台颅脑CT试制成功。1988年,第二代颅脑CT
问世。1990年,第三代全身CT研制成功,并与国外大公司
合作批量生产,整个CT的国产化率达到80%
1989年以来,我国又先后研制出永磁型和超导型MRI、X-刀
、全身γ-刀等设备。
3、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的建立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介入放射学,70年代中期应用于临 床,具有微创、安全、经济等特点;
20世纪90年代用于定位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应用于 临床,如60Co、医用直线加速器、γ-刀和X-刀等。
多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相结 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
7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二)医学影像设备分类
1、医学影像诊断设备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主要用于临床疾病检查和诊断,按图 像信息载体的不同分为:
(1)X线设备:包括常规X线机、CR、DR、DSA、 CT等。 (2)MRI设备:后面章节介绍 (3)US设备:后面章节介绍 (4)核医学成像设备:后面章节介绍 (5)热成像设备 (6)医学用光学设备(医学内镜)
8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热成像设备:通过测量体表红外信号和体内的微波信 号,实现人体成像的设备。
用途:评价血液分布是否正常;评价交感神经系统和 活动;研究皮下组织所增加的代谢热或动脉血流通过 热传导使体温升高的情况。
医用热成像设备一般包括红外成像、红外照相、红外 摄影和光机扫描成像等。
由于引起人体组织温度异常分布的原因很多,因此热 成像设备得不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它所提供的信息公 供提示和参考。
(2)20世纪80年代MRI设备开始应用于临床,非电离
辐射式,能接获取横、冠、矢状断面和斜位等不同体位
的体层像,并能形成生理功能图像。
5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3)20世纪80年代DSA和CR开始应用,90年代中期, DR应用于临床,这些数字成像系统可方便接入PACS。 (4)多设备相互融合,如PET-CT、PET-MRI等。
医学用光学设备(医学内镜):能直观地观察人体内部器
官的形态,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分为光导纤维内镜(
纤镜)和电子内镜。
9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1、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1)介入放射学设备: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 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等,对一些 疾病进行非手术治疗或用以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 理和生化材料,以明确病变性质。医学影像设备的导 向是完成介入治疗的关键。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诊断用X线机基本组成和分类。 2、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 3、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
2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3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4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常规X线设备是医学影像设备大家庭中的一名老成员, 至今仍是基本的、有效的临床检查设备之一,尤其对骨 骼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 ,仍占有重要和主导作用。
②高压发生装置:也称高压发生器、高压变压器组件, 作用是为X线管提供直流高压和灯丝加热电压。
③控制装置:也称主机、控制台,作用是控制X线的产
生时间、调节X线的量与质并对其进行指示。
11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2)外围装置:见图1-3根据临床需要装配的各种机械 辅助装置、影像装置、记录装置,其多少、类型和复杂 程度取决于X线机的功能、功率、自动化程度。
2、X-CT设备的诞生
(1)1972年,英国豪斯菲尔德(GN Hounsfield)研制出 首台用于颅脑检查的X-CT,以横断面体层成像为主。 近30年来,X-CT设备更新了五代,扫描时间由最初的 3~5分钟缩短至0.5s甚至更短,先后研制出超高速CT (UFCT)、螺旋CT(SCT)、多层螺旋CT(MSCT)。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也称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利用现代X-CT、MRI、DSA设 备对病变区做高精度定位,经专用治疗计划系统做出 最伏治疗计划,用X-刀或γ-刀以等中心照方式,按治疗 计划作单平面或多个非共面的单次或多次剂量照射, 杀死肿瘤细胞。
10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三)X线机概论
即按X线管的标称功率分为:10kW、20kW、40kW、 50kW等。
我国通常以X线管允许通过的最大管电流分类:
1)小型:管电流小于200mA、管电压90~100kV
2)中型:管电流200~500mA、管电压100~125kV
3)大型:管电流大于500mA、管电压125~150kV
(3)按结构形式分
2、X线机的分类 (1)按高压电源频率分 工频X线机(50Hz或60Hz) 中频X线机(400Hz~20kHz)
高压电源是指高压发生器 中高压变压器的初级的供 电电源。
高频X线机(20kHz以上)
工频X线机又分为常规X线机和程控X线机。
中频和高频X线机统称为逆变X线机。
12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2)按最大输出功率分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简介
医学影像设备是以医学图像形成过程中的成像设备为研 究对象,以成像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维护保养 、安装维修、使用方法、操作规程等为研究内容,已成 为BME(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一门新的学科,也是医 学影像技术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
1
第一章 绪论 附录一
X线机按用途分为医用X线机和工业用X线机,医用X线 机又分为诊断用X线机和治疗用X线机。
1、X线机的组成 由X线发生装置和外围装置组成(见图1-1)
(1)X线发生装置:也称为主机装置,作用是产生X线 ,并控制X线的量与质。见图1-2
①X线管装置:的管套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