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正式发布

合集下载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循环辅助

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循环辅助

28● 重点号专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1年第13卷第3期【摘要】 维持循环稳定是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成功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复杂高危患者。

目前临床应用的循环辅助装置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轴流泵、体外膜肺氧合等,合理选择循环辅助的时机和方式可以提高PCI 成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国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其效果褒贬不一,轴流泵和体外膜肺氧合在PCI 术中应用的经验偏少。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循环辅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轴流泵;体外膜肺氧合Development status of intervention therapy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a: circulatory supportTian Feng, Chen Yunda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Yundai,E-mail:***************.com 【Abstract 】 Maintaining circulation st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uccessfu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specially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and higher-risk factors. The curr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irculatory support devices include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mpella,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tc. Reasonable choice of opportunity and mode of circulatory support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CI and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n China,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s widely used, but its effect is different. The experience of Impella and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n PCI is less.【Key words 】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irculatory support;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mpella;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现状:循环辅助田峰,陈韵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心血管病医学部,北京 100853)基金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创新项目(CX19014)通信作者:陈韵岱 E-mail :***************.com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逐年增多,高危复杂患者占比也在不断增加,此类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差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丧失血运重建治疗机会,或不能耐受术中轻微、短暂的心肌缺血而出现并发症或循环崩溃,尽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了积极的再灌注治疗,但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ECMO在高危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

ECMO在高危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

ECMO在高危复杂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完整版)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冠心病及其常见合并症如慢性肾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使得冠心病变得更加复杂、高危。

与此同时,治疗理念不断更新、介入器械以及技术的提高,心血管医生能够挑战高危复杂的冠心病患者(Complex Higher-Risk Indicated Patients,CHIP)的介入治疗,这类人群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CHIP概述CHIP主要指复杂、高危、有血运重建指征且无法耐受外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从概念上主要囊括该类患者3个特征:1.复杂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冠脉病变复杂如慢性闭塞性病变(CTO)、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严重钙化病变、分叉病变、扭曲病变等。

其二,合并因素及疾病复杂如高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外周动脉疾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2.高危体现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介入治疗过程常需采用机械循环辅助设备辅助下进行,以期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保证重要脏器血运。

3.有血运重建指征,但由于存在高危因素或者严重合并症而不能耐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可能唯一干预手段。

正因为CHIP高危、复杂、合并多种严重疾病,介入过程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多数临床RCT研究入选过程中予以排除此类人群,因此,CHIP介入治疗缺乏循证医学依据,这些患者的治疗往往是经验性。

往往高风险人群治疗伴随着高获益,小样本的临床试验及观察性试验发现介入治疗能够纠正CHIP患者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预后;但介入治疗过程也可能致命的心输出量减低或不可逆的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冠脉开口、钙化、复杂分叉病变的导管介入治疗过程中重要分支的丢失、指引导管的嵌顿、冠脉穿孔、夹层;对比剂粘稠,加重微循环障碍;经球囊以及支架短暂性扩张阻断血流或者病变血管出现无复流、慢血流;一旦术中上述情况的发生,看似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能瞬间变得不稳定。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简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的方法,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

该治疗方法已经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南。

治疗适应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心绞痛:包括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2. 心肌梗死: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后梗死的急性介入; 3. 冠状动脉狭窄:可用于单狭窄、双狭窄和三支或多支狭窄等; 4. 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包括斑块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

治疗步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如下: 1. 皮肤消毒; 2. 静脉插管,静脉注射抗凝药物; 3. 插入导管; 4. 冠脉造影; 5. 治疗:包括扩张血管、放置支架等;
6. 导管拔出;
7. 停止抗凝治疗;
8. 观察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术后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包括: 1. 立即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 2. 静脉注射抗凝药物,减少血栓形成; 3. 慢性药物治疗,例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以防止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疾病; 4. 鼓励恢复活动和锻炼。

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 1. 出血:发生率为
0.5%~4%; 2. 血管痉挛:发生率为0.5%~2%; 3. 冠状动脉穿孔:发生率为
0.1%~0.3%; 4. 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1%~0.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非手术治疗,已经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术后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和治疗,以防止再次发生冠状动脉疾病。

同时,也需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必要时及时地采取措施处理。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06
CATALOGUE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估与随访
短期疗效评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短期疗效评估是对PCI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及 时监测,有助于及时发 现并发症和不良事件。
短期疗效评估通常在术 后1-3个月内进行,主 要评估患者的心功能、 血管通畅情况以及有无 并发症,如心包积液、 支架血栓形成等。
手术过程
血管入路
选择合适的血管入路,通 常为股动脉或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导管向冠状动脉注射 造影剂,以明确病变部位 和程度。
介入治疗
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适 的介入治疗手段,如球囊 扩张、支架植入等。
术后处理
导管拔除
术后随访
术后即刻拔除导管,对穿刺部位进行 压迫止血。
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
PCI主要包括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和旋磨等技术,其中支架植入是最常用的方法。
PCI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 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PCI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 时主要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治疗冠心病。
1987年,第一个裸金属支架(BMS )问世,随后药物洗脱支架(DES) 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PCI的治疗效果 。
疗。
重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必要时进行紧急PCI或
血栓抽吸。
严重并发症及处理
01
02
03
04
心包填塞
立即心包穿刺引流,同时进行 心电监护和补液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紧急PCI或溶栓治疗,必要时 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重要脏器栓塞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4》要点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4》要点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4》要点
1.指南的目的:该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关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全面信息和指导,旨在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2.评估冠脉病变的重要性: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医生需要评估病变的程度、严重程度和可达到的减轻症状和改善预后的潜力。

3.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对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早期干预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存率和预防进一步的冠脉事件,尤其是对于有稳定心绞痛或无症状的高危患者。

4.目标血管的选择:根据不同情况和患者病史,选择最佳目标血管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技术:指南提供了关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血管成形术和血凝块抽吸等技术的详细介绍和操作指南。

6.二次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对于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医生需要制定个体化的二次预防措施,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

7.并发症和处理:指南介绍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包括血管损伤、过敏反应、血栓和心律失常等。

8.认识和管理并发症的风险: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和相关检查结果,以确定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9.消化系统出血风险管理:对于必须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注意评估和管理消化系统出血的风险,包括消化道抗凝治疗和保护措施。

10.肾功能衰竭的管理:对于有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4》提供了临床医生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指导,对于提高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水平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解读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解读
SYNTAX 根据 11 项冠状动脉造影病变解剖特 点定量评价病变复杂程度的危险评分方法。对于病 变既适于 PCI 又适于 CABG 且预期外科手术死亡率 低的患者,可以继续采用 SYNTAX 评分帮助制定治 疗决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单位: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军区总医院 心内科 通讯作者:韩雅玲 Email:hanyaling@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3614(2016)增刊 -0005-04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6. 增刊 .003
质量控制体系具体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 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 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 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2 提出最新的 EuroSCORE Ⅱ和 SYNTAX Ⅱ危险评分
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以及结合中国人群
近年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 了 PCI 术后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PCI 在 SCAD 中 的适应证逐渐拓宽。针对合并左主干和(或 )前降 支 近 段 病 变、 多 支 血 管 病 变 患 者, 指 南 建 议 根 据 SYNTAX 评分(Ⅰ,B)和 SYNTAX Ⅱ评分(Ⅱ a,B) 评估中、远期风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针 对存在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PCI 的证据级别由(Ⅱ a,B)上升为Ⅰ A 和Ⅰ B;左主 干和三支病变的适应证推荐纳入到统一的 SYNTAX 评分标准;对于 SYNTAX 评分≤ 22 分的三支病变, PCI 的推荐级别由(Ⅱ a,B)上升到(Ⅰ,B)。 3.2 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 首次提出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中国PCI指南

中国PCI指南
总结词
该企业通过pci实践,实现了业务运营的数 字化转型,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
详细描述
该企业引入了pci卡,并将其应用于各个业 务部门,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数据化
管理。通过使用pci卡,该企业还实现了与 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提高了
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效率。此外,pci卡还 为该企业提供了更准确、及时的数据分析,
特点
PCI总线具有传输速度快、支持即插即用、兼容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它是一种 通用的总线标准,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中。
pci发展历程
初代PCI总线
最初的PCI总线是32位,传输速度为33MHz,后来发展为64位,传输速度为66MHz。
PCI-X总线
为了提高总线带宽,PCI-X总线在PCI总线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采用了并行的数据传输方 式,提高了传输速度。
PCI Express总线
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不断提高,PCI总线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PCI Express总线被推 出。它采用了串行数据传输方式,提高了传输速度和效率。
pci与其它技术的比较
与ISA总线比较
ISA总线是一种早期的总线标准,它的传输速度慢、不支持即 插即用,相比之下,PCI总线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支持即插 即用等优点。
《中国pci指南》
2023-10-26
目录
• 概述 • pci基础 • pci技术细节 • pci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概述
背景介绍
中国pci指南是中国心血管领域的第一部临床指导性文献,于 1995年首次发布,随后历经多次修订和更新,旨在为临床医 生提供关于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规范和指导。
技术细节三
总结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全文)1 前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美国约有每年100万、欧洲约有每年80万患者接受PCI,目前我国PCI手术量已超过每年50万,成功率高达91%-97%,其适应症还在不断扩大[1]。

然而,PCI手术前后患者出现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日益引起临床关注。

小样本临床研究表明,PCI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的14%,PCI术前既存在焦虑,又有抑郁,存在肯定焦虑者占70%,存在肯定抑郁者占38%[2-4]。

说明患者经历手术和基础疾病的双重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增加,这种不良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最终成为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上,可使用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以及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等,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对PCI手术前后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进行临床识别。

近年,PCI术后服用中药的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部分患者经过中医药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

PCI手术前后出现的抑郁和(或)焦虑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治疗郁证的相关方药适用于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症的辨证治疗。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精神抑郁、兴趣索然、烦躁、思维迟缓、疲乏无力、失眠、善忘、性欲减退、食欲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抑郁发作、焦虑发作、抑郁伴焦虑发作等疾病。

为了提高PCI手术前后焦虑和(或)抑郁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以中医学基本证候和相应方药为基本点,结合现代临床研究进展和专家临床经验,制订PCI术后抑郁和(或)焦虑中医诊疗专家共识,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学术交流。

2016介入指南

2016介入指南

血运重建策略选择 :稳定性冠心病
针对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血
管病变患者,指南建议根据SYNTAX评分(Ⅰ,B) 和SYNTAX Ⅱ评分(Ⅱa,B)评估中、远期风险, 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针对存在前降支近段病 变的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PCI的证据级别由Ⅱa B 上升为ⅠA和ⅠB;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的适应证推 荐纳入到统一的SYNTAX评分标准;对于SYNTAX 评分≤22分的三支病变,PCI的推荐级别由(Ⅱa, B)上升到(Ⅰ,B)。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NSTE-ACS)
对于NSTE-ACS,在无心电图ST段抬高的前提下,
指南首次推荐应用高敏肌钙蛋白(hs-cTn)检测作 为早期诊断工具之一(Ⅰ,A)。指南推荐极高危 NSTE-ACS患者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2h) (Ⅰ,C),极高危因素包括:①血液动力学不稳 定或心原性休克;②顽固性心绞痛;③危及生命的 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④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 ⑤急性心力衰竭伴难治性心绞痛和ST段改变;⑥再 发心电图ST-T动态演变,尤其是伴有间歇性ST段抬 高。
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行侵入策略(<24h) (Ⅰ,A),高危因素包括:①肌钙蛋白升高; ②心电图ST段或T波动态演变(有或无症 状);③GRACE评分>140分。
PCI术中操作及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 施
针对血管内超声、FFR、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支架
选择、药物洗脱球囊、血栓抽吸装置、冠状动脉斑 块旋磨术、主动脉内球囊反博及左心室辅助装置等 术中辅助诊断及治疗技术,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研 究结果给出了推荐。支架选择方面,指南推荐 NSTE-ACS(Ⅰ,A)、STEMI直接PCI(Ⅰ,A)、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Ⅰ,A)及冠心病合并慢性肾 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Ⅰ,B) 患者置入新一代DES。

心脏支架手术

心脏支架手术

心脏支架手术作者:李晨赫来源:《科学大观园》2020年第23期心脏支架真的是医生的摇钱树吗?人们对心脏支架滥用的担忧有根据吗?“要想富,干介入。

”不同的人会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

医学生可能将它视为学科受欢迎指南,心血管病人可能将它当作医生人品的试金石,而医学专家、媒体公众则从中嗅到过度医疗的信号。

2019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生举报导师杨向军乱装支架并收回扣。

“成本两百多,暴利三四万”,心脏支架真的是医生的摇钱树吗?人们对心脏支架滥用的担忧有根据吗?———————————————已远超单纯医技范畴———————————————2005年5月,宁波人林昊身体不适,一度连正常走路都有困难。

林昊先后去了三家医院进行检查,都没能查出病因。

后来,在宁波市第一医院的心血管科检查时,医生告诉他,你来对地方了。

林昊的一条冠状动脉堵塞较为严重,还有一条也有堵塞发生。

医生建议,立刻安装心脏支架,以保证正常供血。

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

这根1~3厘米左右的空心、可伸缩的导管,能够撑开硬化、狭窄的心脏冠状动脉,保持心肌血流灌注。

從第一例心脏支架介入手术至今,中国医学实践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

35年间,支架从金属的第一代发展到生物可吸收的第三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俗称的支架手术数量激增。

根据国家卫健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网络申报数据(包括网络直报数据及军队医院数据),近年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的比例明显提升,直接PCI 共55833例,比例达38.9%。

手术指征及器械使用较为合理,介入治疗的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2016年为0.2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指具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升高并有动态演变,心电图具有典型的ST段抬高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

它主要由于冠脉斑块损伤诱发急性闭塞性血栓,急性患者发病12小时内推荐直接进行PCI。

2019-中国PCI指南解读-精品文档

2019-中国PCI指南解读-精品文档

CABG 类别 IIb I I I I I I 等级 C A B B B B A
I B 大面积缺血(缺血面积>左心室10%) 证据水平增加, 增加冠脉狭窄程 I C 单支通畅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a 度和LVEF 描述的 具体数值 针对症状
任一冠状动脉直径狭窄>70%a,表现为 活动诱发的心绞痛或等同症状,并对药 物治疗反应欠佳 I A
新指南对极高危患者2h内紧急造影推荐级别升高
推荐
极高危患者,包括: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心原性休克;②顽固性心绞痛;③危 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④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⑤急性心力衰竭伴难 治性心绞痛和ST段改变;⑥再发心电图ST-T动态演变,尤其是伴有间歇性ST段 抬高。推荐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2 h)
新指南的重要更新
• 优化早期危险评分系统 优化早期危险评分系统 • • 血运重建强调尽早,注重国情 • 新增PCI术中操作和并发症处理的推荐(略) • 抗栓治疗:
• 抗血小板优选替格瑞洛 • 抗凝治疗比伐芦定推荐级别上升
• 细化PCI术后随访内容
新指南推荐优化了早期危险评分系统
评估危险的变量数 评分标准 临床因素 (项) 冠状动脉造影因素 (项) 验证结果 CABG PCI 推荐类型及证据水平
2019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解读
437.243,022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有效期2019.6
新指南的特点
•参考更多中国研究证据,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更具临床实用性
• 如增加了术中操作和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等内容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 委员会首次参与指南制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4(5):382-4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正式发布《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在沈阳东北心血管病论坛期间正式重磅发布!该指南由韩雅玲院士牵头,113位国内心血管领域顶尖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共同完成,刊登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五期,是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研究结果(共收录了31篇中国专家的文章),参考ACC/AHA以及ESC等国际权威组织发布的最新相关指南,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观点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相较于2012版PCI指南,该版指南有几点重要更新:一、首次提出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从2009年开始,PCI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全国范围内运行。

此后,国家质量控制中心逐步建立了省级和军队级质量控制中心的合作关系。

为进一步改善质量控制技术和团队协作,新版指南首次对开展PCI的中心提出了明确的资质要求,并要求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以期对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质量控制体系具体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二、提出最新的EuroSCORE Ⅱ和SYNTAXⅡ危险评分系统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以及结合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指南首次提出了欧洲心脏危险评估系统Ⅱ(EuroSCOREⅡ)和SYNTAXⅡ评分,新的评分系统更加符合临床需求,为患者后续血运重建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更为统一、科学的标准。

EuroSCOREⅡ通过年龄、性别、肾功能损伤、外周动脉疾病、严重活动障碍、既往心脏手术史、慢性肺脏疾病、活动性心内膜炎、术前状态差、正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CCS 心绞痛分型、左心室功能、近期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紧急外科手术、是否为单纯CABG、胸主动脉手术等18项临床特点,评估院内病死率。

而上一版推荐的EuroSCORE评分因过高地估计了血运重建的死亡风率,已不再推荐使用。

SYNTAXⅡ评分在SYNTAX评分11项因素基础上,新增是否存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而变成了12个影像因素,并联合应用了6项临床因素(包括年龄、肌酐清除率、左心室功能、性别、是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周围血管病)。

在预测左主干和复杂三支病变血运重建的远期(4年或以上)死亡率方面,SYNTAXⅡ评分优于单纯的SYNTAX评分。

SYNTAX根据11项冠脉造影病变解剖特点定量评价病变的复杂程度的危险评分方法。

对于病变既适于PCI又适于CABG且预期外科手术死亡率低的患者,可以继续采用SYNTAX评分帮助制定治疗决策,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三、血运重建策略选择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

结合最新版ESC/EACTS(2014)指南,指南建议SCAD以冠状动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否干预的决策依据。

病变直径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当病变直径狭窄<90%时,建议仅对有相应缺血证据,或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0.8的病变进行干预。

近年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PCI术后长期不良事件发生率,PCI在SCAD中的适应证逐渐拓宽。

针对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段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指南建议根据SYNTAX评分(Ⅰ,B)和SYNTAX Ⅱ(Ⅱa,B)评分评估中、远期风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

针对存在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PCI 的证据级别由Ⅱa B上升为ⅠA和ⅠB;左主干和三支病变的适应证推荐纳入到统一的SYNTAX评分标准;对于SYNTAX评分≤22分的三支病变,PCI的推荐级别由(Ⅱa,B)上升到(Ⅰ,B)。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对于NSTE-ACS,在无心电图ST段抬高的前提下,指南首次推荐应用高敏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hs-cTn)检测作为早期诊断工具之一(Ⅰ,A)。

指南推荐极高危NSTE-ACS患者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2h)(I,C),极高危因素包括: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或心原性休克;②顽固性心绞痛;③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④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⑤急性心力衰竭伴难治性心绞痛和ST段改变;⑥再发心电图ST-T动态演变,尤其是伴有间歇性ST段抬高。

高危患者推荐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行侵入策略(<24h)(I,A),高危因素包括:①肌钙蛋白升高;②心电图ST段或T波动态演变(有或无症状);③GRACE评分>140分。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

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概念在中国PCI指南中首次提出。

减少时间延误是STEMI实施再灌注治疗的关键,应尽量缩短FMC至PCI的时间和FMC到医院转出时间,以降低院内死亡。

对于首诊可开展急诊PCI的医院,要求FMC至PCI时间<90 min(Ⅰ,A)。

对于发病>12h仍有缺血性胸痛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的STEMI 患者推荐直接PCI(I,C)。

2013至2015年间发表的PRAMI、CvLPRIT、DANAMI 3 PRIMULTI和PRAGUE-13研究,以及2015年最新荟萃分析均显示,对部分STEMI 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行急诊PCI或择期PCI时,干预非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ive artery,IRA)可能有益且安全。

美国2015年STEMI 指南更新中,建议对STEMI合并多支病变、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可考虑干预非IRA(可与直接PCI同时或择期完成)。

HORIZONS-AMI、REAL 等观察性研究以及网络荟萃分析均提示,择期完成多支PCI的临床获益可能优于直接PCI同期干预非IRA。

指南推荐合并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在血液动力学稳定情况下择期完成非IRA的PCI(Ⅱa,B),也可考虑非IRA的PCI,与直接PCI同期完成(Ⅱb,B)。

对于合并心原性休克和严重心力衰竭的STEMI合并多支病变患者,指南建议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罪犯血管和非靶血管的PCI(Ⅰ,B)。

本指南根据患者缺血高危程度,首次提出基层医院转运时间的建议:对极高危者,建议立即转运至PCI中心行紧急PCI;对高危者,建议发病24h内转运至PCI中心行早期PCI;对中危者,建议转运至PCI中心,发病72h内行延迟PCI;对低危者,考虑转运行PCI或药物保守治疗。

四、 PCI术中操作及PCI主要并发症防治措施针对血管内超声、FFR、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支架选择、药物洗脱球囊、血栓抽吸装置、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主动脉内球囊反博及左心室辅助装置等术中辅助诊断及治疗技术,指南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应推荐。

首次推荐将药物洗脱球囊作为BMS及DES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方法(1,A)。

对于STEMI,不推荐直接PCI前常规冠脉内手动血栓抽吸(III,A);但经过选择的患者(如血栓负荷脚肿、支架内血栓),可应用手动或机械血栓抽吸或将其作为应急使用(II,C)。

支架选择方面,新一代DES采用了与第一代DES不同的支架框架材料、新的抗增生药物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作涂层,其生物相容性更好,支架梁更薄,因而DES植入处的管壁较早内皮化,降低了新生内膜过度增生、再狭窄率以及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推荐NSTE-ACS (Ⅰ,A)、STEMI直接PCI(Ⅰ,A)、冠心病合并糖尿病(Ⅰ,A),以及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Ⅰ,B)的患者置入新一代DES。

左主干合并分叉病变、CTO病变,静脉桥病变,开口处病变,静脉桥血管PCI以及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优先考虑应用新一代DES,以降低再狭窄率。

属于新一代DES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已在中国人群中证明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I Love It 2研究)。

完全可吸收支架的临床研究证实1年不劣于永久性支架(ABSORB China研究),证明完全可吸收支架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新一代支架的发展方向。

针对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无复流、冠状动脉穿孔、支架血栓形成、支架脱载、出血、血管并发症及对比剂导致的急性肾损伤(contrast induced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等8个PCI术中主要并发症,指南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AGEF评分增高是CI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近年来,包括荟萃分析、PRATO-ACS研究、尤其是纳入2998例中国患者的TRACK-D研究(瑞舒伐他汀10mg/d)证据提示:他汀治疗对预防CIAKI 有一定效果。

合并中重度CKD的患者,推荐他汀治疗(IIa,A)。

指南强调经桡动脉及其他上肢动脉实施PCI作为I,A推荐。

五、PCI围术期抗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指南建议所有无禁忌证、缺血中-高危风险(如肌钙蛋白升高、包括已服用氯吡格雷)的NSTE-ACS患者首选替格瑞洛(Ⅰ,B),需早期行PCI治疗的NSTE-ACS患者首选替格瑞洛,次选氯吡格雷(Ⅱa,B);STEMI患者推荐替格瑞洛(Ⅰ,B),氯吡格雷用于无替格瑞洛或存在替格瑞洛禁忌者(I,B);所有NSTE-ACS和STEMI患者在小剂量阿司匹林基础上加1种P2Y12受体拮抗剂,并维持至少12个月,除非存在禁忌证(如出血风险较高)(Ⅰ,A)。

PLATO研究亚洲人群遗传亚组分析表明,无论是否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替格瑞洛治疗ACS的疗效均优于氯吡格雷。

中国ACS 研究显示,CYP2C19功能缺失与氯吡格雷治疗中的血小板高反应性相关,能增加接受DES患者的血栓性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和缺血性卒中)风险。

对氯吡格雷治疗期存在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性患者,替格瑞洛疗效优于高剂量氯吡格雷。

抗凝治疗。

指南首次推荐针对SCAD高出血风险患者,可使用比伐芦定(Ⅱa,A);推荐所有NSTE-ACS和STEMI患者PCI术中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凝药物比伐芦定(Ⅰ,A),方法:一次性静脉注射0.75 mg/kg,随后1.75 mg/kg/h维持至术后3~4h(Ⅰ,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