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耐力训练
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
05
安全注意事项
热身与拉伸
热身
在开始正式训练前,进行5-10分钟 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或动态拉 伸等,以增加关节灵活性和提高身体 温度。
拉伸
在训练前后进行适当的拉伸,有助于 放松肌肉、预防肌肉拉伤和提高关节 灵活性。静态拉伸应保持15-30秒, 每个动作重复2-3次。
03
耐力训练
有氧耐力训练
01
有氧耐力训练是指通过长时间进行低至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的训练方式。
02
常见的有氧耐力训练包括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等
。
03
有氧耐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心肺
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抗阻耐力训练
01
抗阻耐力训练是指通过进行力量训练来提高肌肉力 量和耐力的训练方式。
自由重量训练的缺点是,它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如果操作不当,容易 受伤。
机器训练
机器训练是指使用固定器械进行的训练,这种训练方 式能够针对特定的肌肉群进行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和
肌肉耐力。
机器训练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提供稳定的阻力,使训 练更加安全有效。同时,机器训练还可以通过调整器
械的参数来满足不同训练者的需求。
碳水化合物补充
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能量 来源,对于进行高强度训练的
人来说非常重要。
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 类、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 持续的能量,有助于维持训
练强度和耐力。
在训练前和训练后摄入适量的 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肌肉恢复, 补充能量,并帮助肌肉更好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肌力和耐力训练》PPT课件
精品医学
30
外丹功:动作较缓和,很适合老人,只 是每一项运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初学者不必 勉强,宜渐进学习。
太极拳:柔中带劲,重心转移的流畅有 助于肌肉的协调和平衡的训练,是很好的运 动,但因多在屈膝的状态下移转重心,单脚 承重,关节的负荷很大,因此膝关节有问题 者不适合。
精品医学
31
瑜珈:对关节肌肉的柔软度帮助最大, 但一定要缓慢进行,每个人的柔软度不同, 不要心急,不要和别人比。否则很容易拉 伤。
精品医学
6
(1)等张训练(动力性训练):等张训练在肌力增 强训练中应用较多。
①基本抗阻方法:a.举哑铃、沙袋等; b.通过滑轮及绳索提起重物;c.拉长弹簧、 橡皮条等弹性物;d.专门的训练器械,自身 体重作为负荷,进行俯卧撑、下蹲起立、仰 卧起坐等练习。
精品医学
7
②渐进抗阻练习法:先测出待训练肌群连续 lO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简称 为lORM(10 repetition maxi—mum,lORM)。 取10RM为制定运动强度的参考量,每天的 训练分3组进行,即第一组运动强度取最大 负荷的50%,重复10次;第二组运动强度 取最大负荷的75%,重复10次;第三组运 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100%,重复lO次。每 组间可休息1分钟。l周后复试10RM量,如 肌力有所进步,可按照新的10RM量进行下 一周的训练。
韵律舞、社交舞:适合喜欢舞蹈,不 喜欢机械化、制式化动作的人配合音乐的 节律活动,很能放松心情。
其他:快走、骑脚踏车、游泳也都很 合适;但慢跑、爬山对膝关的负荷较大比 较不宜。
精品医学
32
三、老年人运动应注意事项
慢地增加,做到“有点累但又不致于太累”的程 度,不可做到“喘得说不出话来”的地步,每周 维持至少三至五次,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钟。
肌力耐力训练
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日期:2004-10-27一般耐力训练常用的方法和手段1. 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
2. 长时间进行的其他周期性运动,如速度滑冰、划船、自行车等。
3. 长时间重复做某一非周期性运动,如排球运动中多次做滚动练习。
4. 反复做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坚持较长时间的小抗阻力的练习。
5. 循环练习等。
专项耐力训练常用的方法和手段1.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的专项耐力训练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主要表现为以最大强度重复完成完整比赛动作的能力。
如优秀撑杆跳高运动员要在长达数小时的比赛中多次越过5米以上的横杆;标枪选手要力求在6次试投中都达到理想的远度;举重选手则试图在三次试举中,一次比一次举起更重的杠铃。
因此,其发展专项耐力的训练内容手段应以多次重复完成比赛动作或接近比赛要求的专项练习为主。
实践中,多采用极限或极限下强度完成此类练习。
如奥运会女子铁饼冠军德国选手韦鲁达,1991/1992年度准备第四个中周期(6周)专门力量练习重复次数达2620次,转向投掷练习为938次,赛前准备期(5.5周)专门力量练习重复次数为1345次,专门投掷练习达1005次。
2. 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项群的专项耐力训练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项目有耐力性和速度型两个项群。
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要求是用尽可能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全程。
除超长距离之外,专项耐力的重要供能形式为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其主要训练方法为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及比赛训练法。
其负荷的主要特征为:(1)采用超乳酸阈强度直至在较短段落中超比赛强度进行训练。
(2)中距离运动员训练课负荷总量达到比赛距离的3~6倍,长距离为1~3倍。
(3)两次练习之间的间歇相对略长。
采用大强度间歇训练时,应待心率恢复至20~24次/10秒时再次练习;进行重复训练时则要求恢复到20次或20次以下/10秒。
(4)练习采用的段落长度,中距离为比赛距离的1/4~3/4;长距离也不超过3/4,但常采用比1/4专项距离短的练习段落。
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
2、地点的选择:肌力增强训练在任何地点都可进行,
病室、走廊都可持拐杖步行或坐轮椅练习
3、阻力的施加与调整:增强肌力训练关
键点之一是阻力的施加及调整是否得当。
(1)部位:阻力通常加在需要增强肌力的肌
肉远端附着部位。
(2)方向:阻力的方向总是与肌肉收缩使关
节发生运动的方向相反。
(3)强度:每次施加的阻力应平稳,非跳动
5、利用器械进行的肌力增强训练方法:
(1)垫上肌力增强训练方法(图3-9)
(2)轮椅上肌力增强训练方法(图3-a-b)
(3)平衡杠上肌力增强的训练方法(图3-11a-b)
性。 (4)降低阻力或改变施加阻力的部位:患者不 能完成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加阻力的部位疼 痛;肌肉出现震颤;出现替代或代偿性运动。
4、运动量:原则是第二天不感到疲劳和疼痛。 5、固定:固定主要作用肌的起点,可用手、沙袋、
带子等固定。
6、姿势、体位:取适于运动的姿势与体位,能防
止代偿性运动的体位。
7、对患者讲解和鼓励: 8、代偿运动:在增强肌力阶段不准许代偿动作。 9、正确详细的记录: 10 、 注意心血管反应:
2)重物抗阻力主动运动:
直接用手拿重物或把重的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在身 体某部位进行练习。
例:膝伸展动作,利用负荷重鞋将哑铃放在
脚上;手持杠铃(图 3-5 );肩挂重物等 进行练习。
3)重锤滑车抗阻力主动运动:
此方法用重锤做阻力,用滑车改变牵 引方向,牵引方向与肢体成90度直角,肌 肉可发挥最大力量。 运动时速度不宜过快,肌肉收缩到极 限后可停 2-3 秒,向心性、离心性收缩动 作均需缓慢进行。
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训练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王磊
增强肌力与耐力训练技术
控制训练负荷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促进肌肉恢复和生长。
充分休息与恢复
在每次锻炼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提高肌肉温度和关节灵活性;锻炼后进行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紧张和预防损伤。
热身与拉伸
合理安排膳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素,为肌肉生长和恢复提供能量和原料。
营养补充与饮食调整
05
CHAPTER
提高自律性,克服懒惰和拖延等心理障碍,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
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包括锻炼频率、强度和时间等,并尽量保持计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如固定的锻炼时间和地点,以及锻炼前后的热身和拉伸等。
寻找专业的健身教练或运动指导,获取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专业的技术指导。
利用社交媒体或健身APP等平台,分享自己的锻炼成果和经验,获取他人的认可和鼓励。
动作选择
确保动作执行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式,避免受伤和提高训练效果。
动作执行
在动作执行过程中,强调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围度。
肌肉收缩
根据训练目标和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周期,通常包括基础阶段、力量阶段和巅峰阶段。
训练周期
在每个训练周期结束后,根据评估结果对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包括负荷、动作和训练频率等。
训练调整
定期进行力量评估,了解肌肉力量的增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训练评估
03
CHAPTER
增强耐力训练技术
间歇训练法
在高强度和低强度有氧运动之间交替进行,以提高心肺适应能力和运动耐力。
持续训练法
通过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如长跑、游泳等。
高原训练法
通过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进行有氧训练,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提高氧气运输能力。
增强肌力肌耐力方法与注意事项介绍
泡沫轴拉伸:使用 泡沫轴进行自我按 摩,放松肌肉,重 复5-10次
3
注意事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训练频率和强度
1
训练频率:每 周至少进行2-3 次全身力量训 练,每次训练 时间控制在4560分钟
2
3
训练强度:根 据个人身体状 况和训练目标, 选择适当的训 练重量和组数
肆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补充足够的蛋 白质和营养,有助 于肌肉恢复和生长
DESIGN WORKS KEEP
谢谢
跳绳:锻炼全身肌肉, 提高协调性
拉伸运动
静态拉伸:保持一 个姿势,持续1030秒,重复2-3次
动态拉伸:缓慢而 有控制地活动关节, 重复5-10次
弹震式拉伸:利用 肌肉的弹性,快速 拉伸,然后放松, 重复5-10次
主动拉伸:通过主 动收缩肌肉,达到 拉伸效果,重复 5-10次
被动拉伸:利用外 力(如他人帮助) 进行拉伸,重复 5-10次
增强肌力肌耐力方法与注意事 项介绍
演讲人
目录
01
02
03
肌力肌耐力的 重要性
增强肌力肌耐 力的方法
注意事项
肌力肌耐力
1
的重要性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提高运动表现
01
增强肌力肌耐力可以提高运动表现,提高运动成绩
02
增强肌力肌耐力可以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延长运动寿命
01
04
高强度间歇训练: 通过短时间、高强 度的训练,提高心 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抗阻训练:通过 弹力带、拉力器 等器械进行抗阻
肌力训练的操作方法
肌力训练的操作方法肌力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锻炼方法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式。
它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身体的稳定性、改善身体姿势、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表现等。
下面我将介绍肌力训练的操作方法,包括选择训练方式、安全注意事项、训练计划的制定等。
首先,选择合适的肌力训练方式非常重要。
肌力训练可以分为负重训练、自重训练和辅助设备训练三种方式。
负重训练是利用器械、哑铃、杠铃等外界负荷来进行训练,可以快速增强肌肉力量。
自重训练是利用自身体重来进行训练,如俯卧撑、引体向上等,适合初学者和没有器械设备的人群。
辅助设备训练是利用橡皮带、健身球等辅助设备来增加训练难度和效果。
根据自身情况和目的,选择适合的训练方式非常重要。
其次,进行肌力训练需要注意安全。
在进行负重训练时,应确保器械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在选择重量时,应根据自身力量水平逐渐增加负荷。
在自重训练和辅助设备训练时,应确保选择合适的训练场地和设备,避免滑倒或摔伤等意外情况。
此外,合理的热身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慢跑、拉伸等方式预热肌肉和关节,减少受伤的风险。
然后,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肌力训练计划也非常重要。
首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设定一个合理的训练周期,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训练,每次训练时间30-60分钟。
其次,分配训练不同肌肉群的日子,例如一周训练腿部、臀部和躯干,下周训练胸部、背部和肩部。
每个肌肉群的训练时间一般为3-4组,每组8-12次,以达到肌肉力量的提升。
此外,适当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重量,可以通过增加组数、减少休息时间或增加负荷来逐渐提高训练强度。
最后,在进行肌力训练时应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对于肌力训练的效果至关重要。
每个训练动作都应该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注意腹肌的收紧和核心力量的发力。
例如,在做深蹲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外展,下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背部挺直等。
如果不确定动作是否正确,可以请教专业教练或观看相关的训练视频进行参考。
试述肌力的分级及其训练方法
试述肌力的分级及其训练方法
肌力一般可以分为强度,耐力,速力和爆发力4类。
强度肌力的训练方法:重复单次最大的负荷训练,利用高强度的负荷来训练,使肌肉发生超重收缩,这样会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发达。
耐力肌力的训练方法:多次的抗负荷训练,利用低强度、高重复次数的训练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endurance muscle. 这将有助于增强肌肉萎缩的抗力,增加其负荷能力。
速力肌力的训练方法:小重量快速训练,利用较少的重量高速度完成活动来训练,促进肌肉的爆发力发达。
爆发力肌力的训练方法:力量暴力训练,通过突然、猛烈的收缩来训练,促进肌肉力量的瞬时输出能力。
总之,要想获得全面强健的肌肉,应当全面掌握上面的各种肌力训练方法,定期系统的进行训练。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
肌力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重量训练:通过使用负重器材,如哑铃、杠铃等,进行有节奏的动作,以增加肌肉的负荷和耐力。
可以选择进行多组重复动作,每组的次数和负重逐渐增加。
2. 体重训练:使用自身体重作为负荷进行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
这种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器材,可以在家或户外进行。
3. 弹力带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肌肉锻炼,可以通过改变带的紧绷度和角度来调整负荷的大小。
弹力带适用于各个肌群的训练,包括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
4. 爆发力训练:通过进行快速而高强度的动作,如跳跃、突击等,以提高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
这种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爆发性力量,适用于运动员和需要爆发力的活动。
5. 柔韧性训练:进行伸展和拉伸动作,以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这种训练可以减少肌肉的僵硬和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进行肌力训练时,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目标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并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以避免受伤。
同时,适量休息和营养补给也是肌力训
练的重要内容。
康复医学的肌力训练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低重量高次数
使用较轻的重量进行较多重复次数的训练,以增长肌肉耐力。
3
无氧耐力训练
进行持续不断的无氧活动(如慢跑、跳绳等)以提高肌肉耐力。
肌 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
康复治疗
辅助康复治疗,促进患者快速 康复。
适应性运动器材
使用适应性运动器材进行肌力 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功 能。
康复医学的肌力训练肌力、 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是康复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了解其原则和方 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和增强肌肉功能。
康复医学的肌力训练原则
1 个性化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肌力训练计划。
2 逐渐递增负荷
通过逐渐增加负荷(例如重量、重力反力或阻力)来适应和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
肌力训练的方法
重力训练
使用重力来增加肌肉负荷, 例如体重训练或提升重物。
阻力训练
使用外部阻力(例如橡皮带、 杠铃等)来加强肌肉收缩和 力量。
耐力器械训练
使用耐力器械(例如哑铃、 杠铃、弹力带等)进行重复 训练。
肌耐力训练的方法
1
高重量低次数
使用较高的重量进行少量重复次数的训练,以增加肌肉耐力。
2
肌耐力训练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恢复日常功能
通过增加肌耐力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提高心肺功能
肌耐力训练可以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有助于康复患者的整体健康。
预防再伤
提高肌耐力可以减少再伤的风险,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结论和要点
• 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是康复医学中重要的训练方法。 • 肌力训练原则包括个性化计划、递增负荷和充分休息。 • 肌耐力训练原则包括持续锻炼时间、高频率训练和增加重复次数。 • 肌力训练方法包括重力、阻力和耐力器械训练。 • 肌耐力训练方法包括高重量低次数、低重量高次数和无氧耐力训练。 • 肌力训练在康复医学中应用于增加肌肉力量、辅助康复和使用适应性运动器材。 • 肌耐力训练在康复医学中应用于恢复日常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和预防再伤。
康复治疗技术 教材 功能、肌力与耐力训练
功能、肌力与耐力训练
一、功能训练
1、被动运动:适用于肌力在3级以下患者,患者完全不用力,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动作。
其目的是增强瘫痪肢体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促发主动运动,同时牵张挛缩或粘连的肌腱和韧带,维持或恢复关节活动范围,为进行主动运动做准备。
2、主动介助训练:在外力的辅助下,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或动作。
助力可由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引力或水的浮力提供。
这种运动常是由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渡的形式。
其目的是逐步增强肌力,建立协调动作模式。
3、主动运动:适用于肌力在3级的患者,主要通过患者主动用力收缩,既不需要助力,也不需要克服外来阻力而完成的训练。
其目的是改善与恢复肌肉功能、关节功能和神经协调功能等。
4、牵张运动:是通过治疗师被动牵张患者的肌肉和肌腱,或患者通过自身的姿势改变进行主动牵张训练。
其目的是使原动肌肌张力升高,拮抗肌肌张力降低,肌肉、肌腱和韧带恢复长度,关节活动度增加。
二、肌力与耐力训练
肌力是肌肉收缩的能力,而肌肉耐力是肌肉进行持续收缩和反复收缩的能力。
前者是像举重运动员那样在短时间内把肌肉力量爆发出来,
后者是像跑马拉松那样训练肌肉长时间用力。
根据训练的目的不同,训练的方法也不同。
当训练的目的为增加肌力时,应加大负荷量,加快运动速度及缩短训练时间,而以増强耐力为目的时,则负荷量应相对减少,重复次数应增加,训练时间应延长。
肌力训练操作规范
肌力训练操作规范肌力训练是一种通过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来改善身体机能的训练方法。
采取正确的肌力训练操作规范对于训练成果的效果和训练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以下是肌力训练操作规范的一些建议。
鉴定身体状况和制定计划:在进行肌力训练之前,首先要鉴定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态。
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检查,例如测量血压、心率、体重和身高等。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适宜的运动测试,以确定自己的体力水平和潜在的风险。
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肌力训练计划。
热身和放松:在肌力训练之前和之后都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放松。
热身可以帮助提高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减少运动受伤的风险。
热身活动可以包括轻松的有氧运动、伸展和关节活动等。
放松活动可以帮助恢复肌肉的弹性和减少运动后的疲劳。
正确的运动姿势:在进行肌力训练时,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更好地发挥肌肉力量,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伤害。
运动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注意保持脊柱的中立位置,避免扭曲、拱背或佝偻等不正确的姿势。
此外,要注意呼吸控制,避免憋气或气喘。
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执行一些动作,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
逐渐增加负荷:肌力训练的目标是逐渐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增加重量、减少休息时间或增加训练次数等方式来逐渐增加负荷。
但是,增加负荷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能力和疲劳程度,避免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和休息:肌力训练需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和休息,以确保肌肉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
通常建议每周进行2-3次肌力训练,每次训练间隔48小时以上。
此外,可以在训练中分组练习不同的肌肉群,让每个肌肉群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如果感到疲劳或有肌肉酸痛等不适,可以适当休息或调整训练计划。
注意安全和保护:在进行肌力训练时,要时刻注意安全和保护自己。
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环境,确保地面平整稳定,防止摔倒和滑倒等意外伤害。
在使用器械和设备时,要了解其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避免错误使用导致的伤害。
康复医学的肌力训练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二) 训练原则
1. 阻力原则 包括肌体重量和纯粹外加的阻力 等。若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训练 , 则达不到增强 肌力的目的。 2. 超量负荷原则 所给的负荷应略高于现有的 肌力水平或至少相当于使肌肉产生最大强度收 缩所需负荷的 60%, 并持续训练 6 周 , 才可取 得明显的效果。 3. 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 即训练时应使肌肉 感到疲劳但不应过度疲劳的原则。
随着肌力的改善还可以调节挂钩的位 置、改变运动面的倾斜度、用手指稍加 阻力或用重锤做阻力 , 以增加训练难度。
3) 滑面上辅助主动运动
图5 滑板上的辅助主动运动 a. 在水平滑板上进行股四头肌的伸展运动 ; b. 加大滑板的倾斜度 , 使股四头肌的伸展动作难度加大。
在光滑的板面上利用撒滑石粉或固定小 滑车等方法减少肢体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 ; ( 图 5)
失用性肌纤维经训练后恢复其形态和功 能 促进神经再生后对变性肌肉的再支配 发展辅助肌及其它肌肉的代偿功能 使残存肌纤维代偿性肥大
功能恢复 生活能力的自理 工作能力的实现
二、肌力训练原则
( 一)肌肉的收缩形式:
–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图 16 髋关节的外展动作 A 臀中肌肌力弱时 , 腰大肌、髂肌出现代偿 , 在外展的同
时将引起大腿的外旋 b 训练臀中肌时要将大腿置于内外旋的中间位置 , 然后再
进行外展动作
五、中枢神经损伤与外周性损
伤肌力练习的区别
中枢性损伤的肌力训练
– 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不单是肌力的问题, 主要涉及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对低级中枢及周 围神经协调控制能力的失调
2) 加重物抗阻力主动运动
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肌力肌耐力是指肌肉持续发力并保持一段时间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
它对于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健康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肌力肌耐力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合理的计划肌力肌耐力训练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包括训练的强度、时间、次数和周期。
每个人的训练计划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目标进行调整。
高强度训练肌力肌耐力训练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这可以通过重量、次数、组数等方式来控制。
但是,训练时必须注意不要过度,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适当的休息时间肌力肌耐力训练后,肌肉需要适当的休息时间才能进行恢复和修复。
通常情况下,肌肉需要48小时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休息时间。
饮食和睡眠良好的饮食和睡眠对于肌力肌耐力训练非常重要。
饮食应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并且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睡眠质量也要保证,以便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和修复。
方法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肌力肌耐力训练的首要步骤。
它包括深蹲、卧推、引体向上、杠铃卷腹等基本动作。
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腰腹部、臀部、胸部和手臂等各个部位的肌肉,提高身体的整体力量和耐力。
重复训练重复训练是指重复多次同样的训练动作,以逐渐增加肌肉的负荷和适应能力。
通常情况下,每组训练次数应为8-12次,每个动作应该进行3-4组。
超负荷训练超负荷训练是指在肌肉达到疲劳状态后,通过增加重量或减少休息时间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训练,以使肌肉进一步适应负荷。
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耐力和力量,并且可以促进肌肉的生长。
现代训练方法现代训练方法包括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TRX悬挂训练、普拉提等,这些方法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增强身体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这些新的训练方法可以非常适合想要提高身体素质的人。
肌力肌耐力训练是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可以让你更有效地进行训练,提高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肌力训练方法
肌力训练方法肌力训练是一种通过重复的肌肉收缩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
无论是想要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态,还是提高运动表现,肌力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肌力训练方法,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肌力训练。
1. 自由重量训练。
自由重量训练是一种使用杠铃、哑铃等自由重量器械进行训练的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促进肌肉生长和力量增长。
常见的自由重量训练动作包括深蹲、硬拉、卧推、引体向上等。
在进行自由重量训练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重量和正确的动作姿势,避免受伤。
2. 器械训练。
器械训练是一种使用各种健身器械进行训练的方法。
相比于自由重量训练,器械训练更适合初学者和需要局部肌肉训练的人群。
健身器械可以帮助调整动作姿势,减少受伤风险,并且可以更精准地刺激目标肌肉。
3. 体重训练。
体重训练是一种利用自身体重进行训练的方法。
这种训练方法无需任何器械,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常见的体重训练动作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跳等。
体重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适合于想要在家或者户外进行训练的人群。
4. 循环训练。
循环训练是一种结合有氧运动和肌力训练的高强度训练方法。
通过快速、高强度的训练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常见的循环训练包括倒立挺身、杠铃抓举、跳箱训练等。
循环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训练方法。
5. 动作复合训练。
动作复合训练是一种结合多个肌肉群进行训练的方法。
通过一系列复合动作的训练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常见的动作复合训练包括卧推深蹲、硬拉上推等。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刺激肌肉,提高运动表现。
总结。
肌力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体态,提高运动表现。
不同的肌力训练方法适合不同的人群,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并坚持进行训练,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肌力训练方法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在肌力训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增强肌力耐力的训练PPT课件
不增加反而减退、运动速度减慢、运动幅度下降、运 动协调性明显降低、患者主诉疲乏劳累。
第8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 电刺激运动: —指采用电刺激的方式诱发肌肉收 缩活动, —以延缓M萎缩和关节粘连形成, —为主动运动做准备, —适用于肢体瘫痪,肌力0~1级而 无法运动者
• “ tens”法则:即训练肌群在可耐受的最大负荷下等长收缩,持 续10s后休息10 s,重复10次为一组练习,共做10组;1次/天,每周 训练3~4次,持续数周.
• 多点等长训练 在关节活动范围内,每隔10°做一组等长训练,每 组重复收缩10s(其中初始2s为增加张力的时间,最后2s为降低张 力的时间,逐渐6s为持续高强度等长收缩时间);在等速装置上使 用时,角速度设定为0°/s,然后按要求在定点角度位置上训练。
要求患者进行过比如等长收缩时随意控制收缩力量的训练,要求 患者进行过比如向心收缩时随意控制主观用力程度的训练,要求 患者进行过比如离心收缩时随意控制角速度的训练。
第27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等速运动训练
3级以下CPM,3级以上采用离心性或者向心性训练 等速与等长、等张相比,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
第25页/共45页
常用肌力训练方式
• 向心性收等缩张,训离练心性(收3-缩5级。)
• 渐进抗阻训练:先测出训练肌肉连续10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为10RM。每次训练3组,重复10次,每组间休息1分钟,1、2、3组所用阻 力负荷依次为1/2 ,¾ ,1个10RM。把负荷顺序颠倒,使1、2、3组训练 负荷量分别为1、3/4及 1/2 的 10RM 。
3
主动活动
肌力训练名词解释
肌力训练名词解释肌力训练是指以特殊的动作和活动为基础的锻炼,旨在增强肌肉的耐力和力量以及提高运动能力。
它主要包括拉力、推力、抛力、跳跃和旋转等动作,可以通过器械锻炼、重量训练和自由体重训练来实现。
每种形式都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健身目标。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是多个运动动作组成的短暂的训练系统,它需要连续不断地执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深蹲、提篮步、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等,每次有氧运动组合持续时间一般在20-60秒,运动强度通常较高,运动休息时间可以短到10秒。
HIIT可以有效提高人类肌肉力量和耐力,这也是该训练系统流行的原因。
重量训练是一种经常用于肌肉强化和增强体能的训练系统,它可以有效地增强肌肉、缓解压力、改善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增强肌肉组织的目的。
它通常使用重型器械和重量负荷来加大训练的负荷,帮助参与者加强肌肉和提升耐力水平,从而实现增强运动能力和减少肌肉损伤的目的。
自由体重训练也被称为有氧训练,它是通过使用自己的体重作为负荷,而不是器械或重量负荷,来训练肌肉的运动形式。
它可以提高肌肉力量、改善体型、强身健体和增加心肺耐力。
它的典型动作包括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跳绳和弯腰抬腿等,每一组动作通常持续15-20次,并且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整频率和强度。
循环训练用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它也叫作回叠训练或行走,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训练动作,进而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最佳状态。
此外,该训练还能提高参与者的心肺耐力,加强体能和动作技巧,并促进新陈代谢。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每次15-20次有氧训练动作,以及2-3分钟的休息时间,完成单个循环训练。
力量训练是一种主要使用重量器械和自由体重训练形式的训练方式,旨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减少体重,增强心肺耐力和改善健美外观。
它在训练过程中采用拉力、推力、抛力、跳跃和旋转等动作,力量训练的训练组数一般在3-5组,每组的次数为8-12次,每次重复的次数和负荷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力为o时
电刺激以延缓肌萎缩。 传递神经冲动的练习,即作主观努力,试图引起 瘫痪肌肉的主动收缩。此时大脑皮质运动区发放 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前角细胞向周围传递,直 至神经轴突再生达到瘫痪肌群。这种主观努力, 可以活跃神经轴突流,增强神经营养作用,促进 神经本身的再生。 传递冲动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
等速练习用专门的等速练习器进行。运动时,肢 体带动仪器的杠杆围绕着与关节运动轴心相一致 的机械轴心运动。此机械轴心的运动速度事先设 定,在运动中不能超过,即肢体启动达到设定速 度后不会再产生加速度,肌肉收缩产生的运动力 矩由仪器产生同样大小的阻抗力矩加以抗衡,此 力矩大小可由仪器作同步显示。
等速练习的特点
运动强度
练习时,肌肉收缩的强度以占最大收缩时肌力的百分比 来计算。练习时,可以通过仪器的反馈显示进行随意调 控。一般以80%最大肌力以上为最大收缩练习,80%以 下为次大收缩练习,后者又以30%最大收缩为界,划分 为轻度及中度次大收缩练习。 高强度练习对增强肌力有利,低强度练习对增强耐力有 利。在康复治疗早期,肌肉肌腱愈合末牢,为了减少练 习时肌肉张力及关节应力,以进行较低强度练习为宜
短暂最大收缩练习(brief maximal exercise,BME)
Rose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 配合应用的一种肌力练习方法。当时主要用于股 四头肌训练。其方法是在最大负荷等张抗阻力伸 膝后维持等长伸膝5s,重复5次,其阻力逐步增 加。(0.25~0.5kg/天)
等速练习(isokinetic exercise)
肌力为1—2级时
肌肉电刺激疗法。 肌电反馈训练。 肌电反馈训练和肌肉电刺激相结合 助力运动练习,即在肌肉主动收缩的同时施加外力帮助, 以便完成大幅度的关节运动。注意强调主观用力,仅给 予最低限度的助力,避免以被动运动替代助力运动。助 力可由治疗师或患者的健肢提供,也可由患者用健肢通 过棍棒、滑轮或特殊器械提供。 肌力达2级时,可进行免负荷运动,即减除重力负荷的 主动运动。
等张练习的基本方法
该法是直接或通过滑轮举起重物的练习,如举哑 铃或沙袋、拉力器等练习。其特点是所用重物的 绝对重量不变,但由于运动中肢体杠杆位置的改 变,阻力和肌力作用于关节旋转中心的旋转力臂 部有所改变,而二者的改变往往不一致,故实际 上当某些运动环节的肌肉收缩处于相对不利条件 下,常可使当时的抗阻能力减弱。为了完成全过 程运动,只能选用较小的阻力。这种阻力对其它 环节来说可能偏低,因而有可能影响训练效果。
基本方法
每天作一次持续6s的强度为最大收缩力的2/3以上的等 长练习,即可增强肌力。 20次各持续6s的等长练习。 “Tens”法则:即收缩10 s后休息10 s,重复10次为一 组练习,每次训练作l 0组练习。每次训练共作l 00次, 累计1000 s的等长收缩练习。 多角度等长练习:克服等长练习的角度特异性,扩大等 长练习的作用范围。即在整个关节运动幅度中每隔20- 30度作一组等长练刁。
动力性运动,可达关节的最大运动幅度。 除短促运动开始时的加速与终止时的减速外,关节运动 的角速度恒定不变。 仪器提供的阻力是可变的顺应性阻力(accomodative resistance).即不管作最大收缩练习或次大收缩练习, 阻力矩随时随地与肌肉的运动力矩相匹配。 等速训练仪器的设计适用于往复运动,可同时对一组拮 抗肌进行锻炼,使其平衡发展。 肌力减弱时,阻力也下降,主动收缩停止时阻力消失, 不致于过度负荷,也没有反弹牵拉,故比较安全。 等速练习的缺点是仪器价格贵,不易普及使用。
超量恢复示意
超量恢复规律
肌肉练习引起一定的肌群疲劳,因为无明显的肌 肉疲劳也无超量恢复出现,肌肉练习也难以取得 明显效果。 要掌握适宜的练习频度,尽量使后一次练习在前 一次练习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内进行。
肌肉练习主观用力程度与练习效果关系
肌力练习基本方法的选择
必须先行肌肉功能测试 根据原有肌力水平来选择肌力练习方式。
肌力练习的机制和基本原则
肌肉体积增大 肌纤维增粗 收缩蛋白、肌红蛋白增加 酶蛋白增加 ATP、热能含量和糖原储备增加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结缔组织量增多。
运动时和运动后肌肉的即时变化
肌肉疲劳时:肌肉收缩力量、速度和耐力下降, 肌肉内能源物质、收缩蛋白与酶蛋白消耗。 休息过程消耗获得补充,生理功能恢复 超量恢复阶段:各项指标继续上升并超过运动前 水平,以后又再下降到运动前水平。超量恢复是 肌肉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各种抗阻力练习的综合应用
根据具体因素包括肢体伤残性质、病程阶段、症 状、关节活动度、肌力水平以及设备条件等,选 择肌力训练的方式及具体方法。 大致流程举例如下:多角度、次大强度等长练习 -多角度、最大强度等长练习-短弧度、次大强 度等速练习-短弧度、等张练习-短弧度、最大 强度等速练习-全幅度、次大强度等速练习-全 幅度、最大强度等速练习。
运动中发生疼痛应被视作引起或加重损伤的警告 信号.应予以重视并尽量避免。疼痛可反射性地 引起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抑制,阻碍肌肉收缩,结 果可使练习无效。
3.适当动员
肌力练习的过程是患者主观努力的过程。练习前 应使患者充分了解肌肉练习的意义和作用,消除 其可能存在的疑虑,经常给予语言鼓励,显示练 习的效果,以提高其信心和长期坚持练习的积极 性。应使患者了解肌力增长的大致规律,掌握科 学的练习方法,避免不良反应。
等长收缩练习 取20%一30%的最大等长收缩阻 力,作逐渐延长时间的等长收缩练习,直至出现 肌肉疲劳为止,每天1次
肌力耐力训练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 江医院康复科 汪孝红
肌力训练的定义
恢复肌肉功能 增强肌肉力量
肌力训练的应用
1.防治废用性肌萎缩。 2.防治疼痛所致肌萎缩。 3.促进神经系统损害后的肌力恢复。 4.帮助维持肌病时的肌肉舒缩功能。 5.选择性增强肌肉、调整肌力平衡。 6.增强躯干肌肉和调整腹背肌力平衡。 7.增强肌力和改善拮抗肌平衡。 8.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训练
耐力训练
耐力是人体基本素质之一,是指持续进行工作的能力。 耐力可分为四种,即一般耐力、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及 专门耐力。一般耐力是指有氧耐力,其它耐力则都属于 无氧耐力。 康复医学中耐力练习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为肌肉耐力练 习,二为一般耐力练习。前者主要指当肌力和ROM有所 恢复时,必须发展足够的耐力才能适应需要,这属于无 氧运动范畴;后者则主要指全身耐力,依据心肺功能提 供足够的氧和营养外,还与肌纤维组成、耐力定型的稳 固性和能源的存贮、利用能力有关,属有氧运动范畴。
向心练习与离心练习
等张练习时,肌肉主动缩短,使肌肉的两端相互 靠近,称此为向心练习(concentric exercise); 相反,由于阻力大于肌力,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仍 被被动延长,致使两端互相分离,称此为离心练 习(eccentric exercise)。 离心运动与向心运动同样为日常活动所必需,故 进行相应的离心或向心练习有其实际意义。
发展耐力的方法
等张收缩法 参照Delorme法,但不用1RM或 10RM时的足量而取1RM的60%量或l0RM的80 %量,每组练习25次,重复3组,每组间隔1min。 采用5cm宽、15cm长的胶带进行重复牵拉练习。 或用长1m的胶带,一头固定于床架或其它固定 物上,根据需要进行某一肌群的耐力练习,尽量 反复牵拉胶带直至疲劳,休息2~3min,重复2 ~3次,每天1次。
运动幅度
等速练习一般以大幅度或全关节活动度(ROM) 进行。在特殊情况下把活动幅度限制在较小弧度 内,称为短弧等速练习。短弧等速练习多用慢速 及中速,因快速练习常耗费较多时间于加速及减 速.故影响训练效果。 短弧等速练习常用于关节活动度受限时,如关节 内有病变,关节运动至一定角度能刺激病灶引发 疼痛时,可在痛点两侧无痛区域进行短弧等速练 习
注意事项
1.正确掌握运动量与训练节奏
遵循疲劳和超量恢复的原理,每次练习应引起适 度的肌肉疲劳,然后有充分的间歇以待超量恢复 出现,在超量恢复阶段进行下一次练习。达到超 量恢复阶段时,可以测得肌力的增加,练习者 主观感觉疲劳完全消除,对再次练习表现出较高 的积极性与信心,可作为判断的参考。
2.注意无痛锻炼
肌耐力(力量耐力)练习
发展肌耐力的同时必然发展肌力,即耐力是肌力所能维 持的时间。 发展肌力和耐力的方法不同。发展肌力,要求在较短的 时间内对抗较重负荷,重复次数不需要很多,而发展耐 力在较轻负荷下,长时间内多次重复才能有效。 在发展肌力中,重复次数过多或持续时间过久,必然导 致速度或肌力下降;在发展耐力中如不增加负荷,则不 可能较快地产生肌耐力,对肌力的增长也不利。 发展肌力和耐力结合起来,从而使肌肉作功更为合理。
等长练习(isometric exercise)
利用肌肉的等长收缩进行的肌力练习。等长练习不引起 明显的关节运动,又称为静力练习(static exercise)。 等长练习中肌肉张力大幅度升高,可产生明显的训练效 应,同时操作方便,可在肢体被固定、关节活动度明显 受限或存在某些关节损伤或炎症等情况下进行,及时预 防肌萎缩或促进肌力恢复。 缺点是被认为主要增强静态肌力,无助于改善运动的协 调性,同时有显著的角度特异性,故一般认为只对增强 练习角度附近约20度范围内的肌力有效。
4.注意心血管反应
肌肉的大强度收缩,特别是等长收缩,可引起 心率和血压的突然升高,这可能是特殊的升压反 射所致,其幅度与收缩肌肉的大小无关,而与肌 肉收缩的强度有关。 等长收缩合并闭气(valsalva动作)时,可使血压 上升更高。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作肌肉练习时, 需避免最大强度练习,避免等长练习及闭气使劲。 有较严重心血管疾病时,不宜进行中等以上强度 的肌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