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

合集下载

古代耕作工具的发展

古代耕作工具的发展

• 前面说过,那个时代的 农业劳动,主要是播种 和收获两项。以上都讲 的是开地的工具,至于 收获,好像一直是使用 的石镰和蚌镰,没有什 么变化。(图七)收获之后, 自然还有个整治加工的 过程,大约很早就制作 出来杵臼。简陋杵臼已 有出土。这种器具在长 时期内也没有什么改变 (图八),原因显然是在这 方面没有什么新的要求 提出来。
前面曾经提到过,原始时期的器具 多半不是专用的,大致说来,时代 越是往前,人类用具的种类也越少, 换言之,一种器具更是往往有多种 用途。斧的形状像钁,戈的形状像 镰,可以用于耕种的,也可以用于 战斗。铜的,尤其是青铜的工具, 比起石质的和木质的来,要锋利得 多,如果被奴隶们掌握了,这对统 治阶级来说当然是十分危险的。只 是到了后来一切都有了发展,兵器 和农具的用途都各趋于专一,与此 同时,兵器的杀伤效果大大超过了 农具,只是到了这个时候,金属农 具才得推广。在历史上,那是进入 铁器时代以后的事。在铜器和青铜 器时代,不用说那全部为金属的农 具不会是普遍的,就连那些仅仅前 端装有金属套刃的也好像都是例外。
• 一提到这样的耕法,常是联想到后来的那种所谓镪犁(或抢犁)。应该指 出,像不久以前山西东南部还常见使用的那种耕具,虽其名称是“犁”, 其实只是一种变相的耒耜,因为它的破土运动仍然是间歇的。此外还必须 想到,使用镪犁的两个力量,都是直接用到刺土翻土上面,反之,犁之破 土前进,则是专靠前面的那个牵引力,而后面扶犁的人只是管扶持和调节 人土的深浅。顺便一提:镪犁的前面是一根木质的拖杆,这比绳索更为合 用。假如最早设计出来的犁是由人来拖引的,那么用来把这拖引的力量传 达到犁身上的,更可能是一根木质的拖杆,而未必是绳索。(图六)

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

中国农具发展史

中国农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农具的演变与发展历程是中国农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从最初的手工农具到后来的水利工具和畜力农具,再到现代化机械化农具,这一历程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农具的不断演变对古代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的农耕用具不仅缩短了农民的劳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劳作效率。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先民们木石并用,使用最多的是磨制石器和骨器、蚌器,最具代表性的工具是磨制石器和耒耜,他们从事的农事活动被称为耜耕农业,生产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夏商西周时期,木石工具依然在农业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青铜农具已被引入农业生产。

真正引起农耕领域生产力飞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铁臿、铁锄等一系列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渐推广。

汉朝时,农耕领域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提高了播种的功效。

以曲辕犁为代表的中国犁,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传统耕犁比较,调转更灵活,又可调节深浅,耕地、翻土和碎土一气呵成。

中国农具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农具主要有耒耜、斧头、镰刀、锄头等。

这些工具主要用于耕作、收获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农具制造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唐代是中国古代农具制造的鼎盛时期之一。

唐代农具制作精湛,品种丰富,包括犁、耙、橛、石磨、风车等等。

宋代时期,农具的制作技术和工艺进一步提高,出现了更多的创新和发明。

明代以后,由于经济繁荣和技术的进步,农具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

清代时期,中国的农具制造达到了一个高峰,各种农具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新型农业器具不断涌现,如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喷雾器等等。

这些新设备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完整版)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

(完整版)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

在原始农业时期,使用木石和砍伐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

传统农业则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

我国自公元前21世纪进人阶级社会时,黄河流域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

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发展,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

从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初步形成阶段。

中国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和改进了多种多样的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在石器工具的制作方面,除了原有的打制石器之外,出现了磨制石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打石山遗址中发现了人类用火的痕迹。

到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生产工具虽仍以石器为主,但有了明显的改进,器型有磨制的石刀、石斧、骨椎、骨镞等。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经济有了新发展,较发达的锄耕农业是当时主要的经济部门,男子在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

从各地区各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绝大部分是经过加工磨制的,器形规整,用途分明。

如耕作工具有长方形的石斧,形体厚重,适合于砍伐。

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比前期有所进步,夏王朝主要还是木石和蚌器。

青铜器虽有,但仍然是少数。

到了商朝,农业已成为商代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青铜农具已有铜铲、铜镰和铜斧。

但青铜十分稀少,在农业生产上,主要还是石制、木制和蚌制。

商代已经利用牛进行犁耕。

西周的农业在农具的制作技巧上有所提高,对木、石的加工以及工具的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经过加工处理的农具更加省力。

西周时,人们普遍采用耦耕,就是使用耜来耕作生产。

中国农具发展史

中国农具发展史

大致说来,时代越是 往前,人类用具的种 类也越少,换言之, 一种器具更是往往有 多种用途。斧的形状 像钁,戈的形状像镰, 可以用于耕种的,也 可以用于战斗。铜的, 尤其是青铜的工具, 比起石质的和木质的 来,要锋利得多
春秋战国时期农具
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 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 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 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 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 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 当时使用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地 时的阻力;铁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可有 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 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为后世所 长期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生产都离 不开工具。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而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工具是 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了生产工 具的巨大作用。《农具史》也在开篇的“引论”中 首先着重阐明了农业与农具的关系,指明农业和农 具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农业就没有农具,没有农具 也无法从事和发展农业生产,两者相辅相成,形成 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王祯农书》所提出工具: “田家奋臂举梳行,累累就毙矣。虫当梳 者,血肉俱糜梳齿上”。《农言著实》著 录一种适应于北方旱作地区的中耕除草工 具:“漏锄”。这种锄的特点是锄地不翻 土,锄过之后土地平整,有利于保墒,而 且使用轻便。漏锄至今在关中地区仍然普 遍使用。
漏锄
传统农具是我国先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 明创造的,众多的农具发明家及能工巧匠, 如鲁班、赵过、马钧、杜预等等。他们所 创造研制的农具在历代农业生产中不断改 进与提高。到宋元时达到高峰,各种农具 成龙配套。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

中国现代农具大全之老阳三干创作(耒耜)传说最陈旧的东西,大约在炎帝时期.(翻土农具)(钁)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似镐的刨土东西)(铜铲)商代(青铜器.铲土除草用的农具)(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脚踏农具)(犁耕)汉代.(翻土农具)(都匀犁)春秋战国.(翻土农具)(镪犁)又写作“枪犁”或“戗犁”,时间不详,产自山西.(翻土农具)(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翻土农具)(耦犁)西汉.(二牛三人一组耕地)(鐴土铁铧)秦汉时期.(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犁錧) 战国时期.(翻土农具)(犁鑱) 周朝.(翻土农具)(竹莜)也叫“竹爬” 出现于西汉.(翻土农具)(銍)战国.(翻土农具)(镰)周朝.(除草东西)(疀)没有出土文物,大约时间在春秋战国.()(劐子)战国.(翻土农具)(耨)秦代.(锄草的农具)(锄)西周时代.(翻土农具)(耰)先秦.(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耰钼)先秦.(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 锄把)(镫锄)元代有记载,具体出现时间不详.(翻土农具)(桔槔)春秋时期.(原始的井上汲水东西)(渠疏)汉代.(浇灌)(椟栌)秦,汉代较为普遍.(翻土农具)(翻车)东汉.(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水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农业浇灌东西)(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农业浇灌东西)(浙碓)大约元代.(翻土农具)(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良于明.(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孔明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农业浇灌东西)(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改良.(排水浇灌的机械)(锸)汉朝.(掘土的东西)(铁锹)战国出现铁,锨于西汉.(耕地,铲土的农具)(三脚耧)战国时期就已有一脚耧车,西汉出现三脚耧.(收获机的一种)(六爪犁)汉朝文献有记载,隋朝把“六爪犁” 注释成“楎”.()(耙)北魏.(翻地农具)(连枷)战国、秦汉时代.(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簸飏)最早大约于战国,最晚大约于汉朝.(簸萁)(杵臼)西周.(臼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东西)(石磨)汉代以后才称为磨,汉前称“硙”.(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踏碓)创造于西汉.(去秕、脱壳的粮食加工用具)(风车)汉代.(机械浇灌)(颺扇)大约源于西汉.(扬谷器,扬除糠秕的一种风力机械)(耩)北魏有记载.(用耧收获或施肥)(窍瓠)北魏.(收获农具)(耘杷)元代《农器图谱》记载.(翻地农具)(耘荡)元代.(水田中除草松泥的农具)(耘爪)元代.(除草和松土用)(秧马)北宋.(插秧和拔秧的东西)(长镵)唐已出现.(踏田农具)(踏犁)唐代.(翻土农具)(犁刀)“犁头”战国已经出现.(翻土农具)(蹚头)考古挖掘,出土最早的蹚头是北宋时期.(疏松两侧的土壤,清除两侧的杂草)(推镰)也叫“青铜耨”,春秋战国时期.(翻土农具)(麦钐)元代.(割麦刀)(麦绰)元代.(收麦东西)(麦笼)元代.(收麦东西)(水碓)魏末晋初时期.(浇灌)(水碾)魏晋南北朝.(靠水力推动的碾子)(船磨)元朝.(捣米器具) (碓机) 西汉末年.(捣米器具)(跖铧)元朝有记载.(翻土农具)。

我国古代农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我国古代农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我国古代农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而农业的发达与否又与农具有着直接的关系,先进的生产工具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种类繁多的农具,并不断改进完善,使之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杠杆之一。

从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时期到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从春秋战国铁制农具与牛耕的普遍才用到隋唐曲辕犁、筒车的发明。

无不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下面我们分四大阶段,略述主要农具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周以前的石制农具原始农业始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从此,人类摆脱了长期靠采集和狩猎取食为生的局面,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那时,我们的祖先使用的农具是石料磨制的(也有一些骨器和木器)。

石器作为我国的主要农具一直使用到春秋前后,长达四五千年之久。

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有两处重要的原始人生活遗址,即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

这两处都出土了为数不少的原始农具,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木耒、骨耜等,这是我国最早的农具。

其中耒、耜是用来翻土、挖沟、打洞的工具。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男子取代妇女成为生产劳动的主要力量。

这一时期农具的一个重要进展是出现了三角形石犁。

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叔均之时,正值父系氏族公社末。

但这一记载未必可信,当时的耕犁很可能是用人力牵引的。

犁耕的采用是农业史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另外,这一时期在江南出现了用于捻河泥的水田农具竹竿。

其他农具也有所改进,如,出现了石锄、蚌锄等,它们对于开垦干硬的旱地和作物田间管理都有着重要作用。

最能说明这一时期农具改进程度的,是近年在安徽潜山薛家岗出土的一把石刀,刀背侧竟整齐地钻有13个细孔。

石刀比以前的更锋利,长度也加大了,只要装上木柄就是一把极好的镰刀。

商代是发达的青铜时代。

我国各地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多、形体之大、品质之精、造型之美,举世称道。

但需要指出的是,从我国大江南北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来看,主要还是用于宗教祭祀和装饰而不是农业生产。

最新从耒耜到曲辕犁 农业工具的演变

最新从耒耜到曲辕犁  农业工具的演变
从耒耜到曲辕犁 农业工 具的演变
农业工具的演变
导言
中国是世界上农业活动的发祥地之一, 它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当时在世界上都 是遥遥领先的。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 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体系。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 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
农业工具的演变 1、劳动工具的演变 2、原始的刀耕火种
3、铁器牛耕的出现
← 左图为 打制石器。
→ 右图为 磨制石器。
云南的刀耕火种。
骨 耜
牛耕图 铁制农具
这种牛耕方式 俗称“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的 “耦犁”。
汉代耧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明
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
春秋战国时期的桔槔 现代农村的辘轳
筒车复原图





现 代 筒 车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1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 生产都离不开工具。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工 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 了生产工具的巨大作用。《农具史》也在开篇 的“引论”中首先着重阐明了农业与农具的关 系,指明农业和农具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农业 就没有农具,没有农具也无法从事和发展农业 生产,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正如《王祯农书》所提出的“器非田不作,田 非器不成。”

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农具有所改进,但所用 材料还是以木、石、骨等为主。当时已 有青铜生产,但多用于武器、食器和礼 器。到西周末年,用青铜制作的仅有一 些中耕农具和收割农具等。此外还有一 种用于碎土和砸实田埂的装有长木柄的 木质榔头。在农业上很重要的汲水、灌 溉器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 吊桶,是用于从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 这个时期农具的种类虽增加不多,效率 也还不高,但为后来铁制农具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它是改进了农具的动力和工作机的连接装臵把本身拉力增大了一倍改进了作机的连接装臵把本身拉力增大了一倍改进了农业各工序上的农具如犁耧耙砘耘锄等以农业各工序上的农具如犁耧耙砘耘锄等以及畜力水力风力等动力机构与工作机的联系及畜力水力风力等动力机构与工作机的联系提高了效率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
——农业的孪生兄弟

在这一时期播种耧车的出现,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 功效一个重大进步。耧车下端有3个耧脚,即3个开沟器, 中间装有盛贮种子的漏斗,播种时用牛拉车,边开沟边播 种,速度既快,质量也好。灌溉器具的创造和改进也有重 大意义。以前的桔槔主要利用杠杆作用,使用时不但费力, 又不便于深井汲水和大面积灌溉。汉代创造的辘轳或称滑 车,使汲水效率大为提高。翻车(即龙骨水车)于西汉末 年先是在宫苑池沼灌水使用,而后逐渐普及民间,又经过 东汉末年及三国魏时的继续革新,堪称灌溉工具上的一个 重大创造。它利用齿轮带动链上的许多刮水板将水刮入车 槽,以人力或畜力驱动,用于提水灌溉和排涝时,效率远 胜于过去的灌溉器具。东汉末年,还出现了渴乌即最早的 虹吸管。唐、宋、五代时发明的立井水车主要用于深井取 水,也是利用齿轮原理。至于高转筒车,则是用许多竹筒 连接、借助水力转动轮轴汲水入筒提至高处的装臵,主要 应用于长江流域。此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如风车的利 用,舂米工具由杵臼到脚踏碓到水力碓的进步,特别是多 个齿轮连带转动的连磨的利用等,都较过去大大提高了效 率。

锄头的发展历史

锄头的发展历史

锄头的发展历史锄头作为一种古老的农具,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锄头的起源、演变、技术革新等方面,探讨锄头的发展历史。

一、锄头的起源锄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也就是大约8000年前的时期。

当时的人类已经开始进行农业生产,需要一种工具来耕地。

最初的锄头是由石头制成的,形状比较简单,只是一个石头头部与一个木质或骨质手柄相连。

这种简单的锄头虽然效率不高,但为人类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锄头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增长,锄头逐渐演变出了不同的类型。

在青铜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制成的锄头,这种锄头比石制锄头更坚固耐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到了铁器时代,铁制锄头的出现进一步改善了农耕工具的质量。

铁锄头的头部形状更加合理,手柄也更加舒适,使得农民在耕地时更加轻松高效。

三、锄头的技术革新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农业生产也日趋现代化。

锄头作为传统的农耕工具,也经历了技术的革新。

例如,现代锄头的头部采用优质的钢铁材料制成,经过精细的加工和热处理,使得锄头更加坚固耐用。

同时,锄头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头部形状更加科学,可以更好地切割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锄头的应用领域锄头不仅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其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锄头被用来挖掘土壤、清理碎石等;在园林景观中,锄头被用来修剪植物、整理花坛等。

锄头的多功能性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五、锄头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在不断演变。

在未来,锄头可能会与机械设备相结合,实现自动化作业。

例如,智能锄头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土壤情况,自动调整锄头的角度和力度,达到更加精准的农耕效果。

同时,锄头的材料和结构也可能会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加轻便、耐用,提高工作效率。

锄头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农耕工具,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石制锄头到现代的钢铁锄头,它一直在为人类的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简述我国农具的发展历史

简述我国农具的发展历史

简述我国农具的发展历史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农具的不断演变对古代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好的农耕用具不仅缩短了农民的劳作时间,而且提高了劳作效率。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先民们木石并用,使用最多的是磨制石器和骨器、蚌器,最具代表性的工具是磨制石器和耒耜,他们从事的农事活动被称为耜耕农业,生产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夏商西周时期,木石工具依然在农业生产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青铜农具已被引入农业生产。

真正引起农耕领域生产力飞跃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铁臿、铁锄等一系列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渐推广。

汉朝时,农耕领域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提高了播种的功效。

以曲辕犁为代表的中国犁,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传统耕犁比较,调转更灵活,又可调节深浅,耕地、翻土和碎土一气呵成。

当宋朝在曲辕犁上安装犁刀后,它又成为了垦荒的利器。

唐宋之际,钢刃熟铁农具的推广,相对战国秦汉的可锻铸铁农具,可谓又一次重大变革。

隋唐宋元,是我国传统农具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

这一阶段,犁、耙、耖、翻车、筒车等高效、省力、专用的农具臻于成熟,人们还创制了为稻农免除弯腰曲背之苦、提高清洗秧根效率的拔秧工具秧马。

至宋元时期,我国古代传统农具基本定型,发展到了小农经济所能达到的极限。

元代《王祯农书》的“农器图谱”所载农具达105种之多,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农具,且附以精致插图。

明、清两代的农具较之元代无多大变化,发展比较缓慢,但某些农具仍有改进。

如明末曾出现绳索牵引的代耕架,是将用于辘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可“坐而用力,往来自如”地进行垦耕。

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了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

反映了传统的农业精耕细作程度愈来愈高。

古今农具的演变

古今农具的演变

古今农具的演变
农具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原始农业时代,由于耕作方法、耕种工具等尚未成熟,农业并不发达,人们主要通过采集、狩猎等方式获取食物。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石器、木棒等简单的工具进行耕作,后来又逐步发明了最早的农具,如石斧、石刀、砍斫器、石镰等,这些都是用石、木、骨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

到了青铜时代,虽然有了青铜制品的生产,但是由于当时的需求量不大,青铜主要被用于制作武器、食器和礼器等,农具仍然以石器为主。

到了西周末年,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中耕农具和收割农具等青铜制品。

此外,还有用于碎土和砸实田埂的木质榔头。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开始发展,铁制农具逐渐出现。

到了秦汉时期,铁制农具已经成为主流,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具的材料、种类和功能都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农具,如犁、耙、锄头、镰刀等,这些高科技的农具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总之,农具的演变历史经历了从原始的采集狩猎工具到现代高科技农具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明和进步,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中国农具发展史

中国农具发展史


大致说来,时代越是 往前,人类用具的种 类也越少,换言之, 一种器具更是往往有 多种用途。斧的形状 像钁,戈的形状像镰, 可以用于耕种的,也 可以用于战斗。铜的, 尤其是青铜的工具, 比起石质的和木质的 来,要锋利得多
春秋战国时期农具

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 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 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 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 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 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 当时使用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地 时的阻力;铁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可有 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 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为后世所 长期沿用。
最古老的农具

古代传说最先出现的农 具是耒耜。这耒耜究竟 是一物还是二物,关于 这个问题,历来一直是靠引经 据典是解决不了这个问 题的。不过无论如何, 耒耜总归是刺土、掘土 的工具,在这一点上没 有异议。
夏商周农具

这一时期的农具有所改进,但所用材料还是 以木、石、骨等为主。当时已有青铜生产,但 多用于武器、食器和礼器。到西周末年,用青 铜制作的仅有一些中耕农具和收割农具等。此 外还有一种用于碎土和砸实田埂的装有长木柄 的木质榔头。在农业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 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吊桶,是用 于从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这个时期农具的 种类虽增加不多,效率也还不高,但为后来铁 制农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农具发展

农具方面,出现了“深耕犁”。《马首农 言》称:“然也有特用深犁者,地力不齐 也。”清代深耕到何程度,《知本提纲》 中提到“有浅耕数寸者,有深耕尺余者, 有甚深至二尺者。”又记:“用犁大小, 因土之刚柔,刚土宜大,柔土宜小”;开 垦荒地则用“坚重大犁,或二牛,或三牛 以开之”。说明当时的犁有大犁、小犁和 坚重犁之别。深耕犁的发展,反映了耕作 技术的提高。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

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中国古代农具发展史农具的产⽣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和发展同步进⾏并相互促进的。

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产粗放,农具的材料以⽯、⾻、蚌、⽊为主;种类可分为农耕⽤、收割⽤和加⼯⽤3类。

农耕类⼤体有铲、⽾、锄等;收割类包括⼑、镰等;加⼯类最普遍的是⽯磨盘和⽯磨棒。

此外,还有⽤⿅⾓制成的农具。

陶器的发明和应⽤很早,主要⽤以汲⽔、贮物和烧煮⾷物。

此后,各个时期农具的发展⼤致如下。

原始社会最原始农具是⽊质的⽾耜。

⽾是最古⽼的挖⼟⼯具,它是从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棍发展⽽来的。

在尖⽊棍下端安⼀横⽊便于脚踏,使之容易⼊⼟,这便是单尖⽾。

后来衍⽣出双尖⽾,提⾼了挖⼟的功效。

单尖⽾的刃部⼜发展成为扁平的板状宽刃,形似铲⼦,就成为⽊耜,其功效更为提⾼。

农业⽣产⼯具⾃春秋战国以来称之为“⽥器”、“农器”和“农具”。

原始农业中⽊⽯并⽤,奴⾪社会中⼜出现了青铜农具,封建社会时期则逐渐发展成为以铁农具为主。

制造农具的原料,最早是⽯、⾻、蚌、⾓等,是原始农业的主要农具。

⽯斧 ⽯犁西安半坡出⼟的⽯锄浙江余姚河姆渡出⼟新⽯器时代的⾻稆西安半坡出⼟的⾻铲⽬前,中国已发现撮早的农耕遗址,⼤都属于耜耕农业阶段。

如河北省武安县磁⼭遗址、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出⼟的⽯铲(耜),其年代距今8000年左右。

浙江省酮乡县罗家⾓遗址和余姚县河姆渡遗址也出⼟了距今7000年左右的⾻耜和⽊耜。

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种类有锛、臿、斧、斨、镈、铲、耨、镰、犁形器等。

中国铁的冶铸技术发明⾄迟始于春秋,铁农具的使⽤是农业⽣产上的⼀个重要转折点,铁质农具坚硬耐⽤,⼤⼤提⾼了⽣产效率,使⼤⾯积开垦农⽥成为可能,甚⾄使农业⽣产关系、⼟地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等也发⽣⼀系列的变化。

桔槔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变⾰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材料农具,从⽽使农业⽣产⼒开始了质的飞跃。

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多数都是⽊⼼铁刃的,即在⽊器上套了⼀个铁制的锋刃,这就⽐过去的⽊、⽯质农具⼤⼤铁犁梨冠⽜耕画像⽯秦、汉⾄隋、唐、五代秦统⼀中国以后,特别是两汉以来,由于冶铁业的⼤发展,不但铁制农具更加普及,成为“民之⼤⽤”,⽽且随着农业⽣产发展的需要,农具的种类增加,质量也⼤为提⾼。

农具的发展课件ppt

农具的发展课件ppt
农业航空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 代农业航空已经实现了小型化、智能化和安全化。
影响
农业航空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提高了 农作物的防治效果和播种质量。
04 未来农具的展望
智能农具的应用
智能农具
利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农具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应用
无人机可以进行空中监测、喷药、施肥等作业, 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力成本。
3
自动化农业机械
自动化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减少人力成本和劳动强度,如自动化收割机、拖 拉机等。
精准农业的发展趋势
01
精准农业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如精准播种、施肥、灌
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 约,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农业的发展
有机农业采用自然的生产方式,不使用化学肥料 和农药,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
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采用生态学原理,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 护相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05 农具发展的影响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具的改进和革新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减少了人力和时间的投入,提高了单位 面积的产量。
青铜器时代的农具
青铜器时代的农具主要是青铜制的,其硬度高、耐用,主 要用于深耕土地和收割庄稼等。这个时期的农具已经比较 复杂,出现了犁、锄头、镰刀等不同种类的工具。
青铜犁:青铜犁是青铜器时代最常见的农具之一,主要用 于深耕土地。青铜锄头:青铜锄头主要用于松土和除草, 其形状类似于现代的锄头。青铜镰刀:青铜镰刀主要用于 收割庄稼,其刀片比较长,可以一次性收割大量的庄稼。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 PPT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 PPT

❖ 传统农具是我国先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 创造的,众多的农具发明家及能工巧匠,如鲁班、 赵过、马钧、杜预等等。他们所创造研制的农具 在历代农业生产中不断改进与提高。到宋元时达 到高峰,各种农具成龙配套,如翻车,即水车, 又名龙骨车,原为东汉毕岚发明的提水工具,但 尚未用在农业上,及至三国时马钧加以改造,用 来灌溉农田,后来又有发展,除利用人力外,又 发展为用畜力、风力、水力来驱动,用这些灌溉 工具“昼夜不息,百亩无忧”。表现出我国先民 的 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 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 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 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 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 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 当时使用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地 时的阻力;铁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可有 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 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为后世所 长期沿用。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
——农业的孪生兄弟
大家好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 生产都离不开工具。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工 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 了生产工具的巨大作用。《农具史》也在开篇 的“引论”中首先着重阐明了农业与农具的关 系,指明农业和农具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农业 就没有农具,没有农具也无法从事和发展农业 生产,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正如《王祯农书》所提出的“器非田不作,田 非器不成。”
宋、元时期
这时期还出现了犁床或犁辕上附有改进犁,可
以清除芦苇杂草,便于垦耕。在水田生产中,则有
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农具耘荡的应用。砘是一种土

我国古代农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我国古代农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器时代 。 从此 , 人类摆脱 了长期 靠采集 是 近 年 在 安徽 潜 山薛 家 岗 出土 的一 和狩猎取食 为生 的局 面 ,进入 到一个 把 石刀 ,刀 背侧 竞整 齐地 钻有 1 3个 崭新 的历史 阶段 。 那时 , 我们 的祖先使 细 孔 。 石 刀t 匕 以前 的更 锋 利 , 长 度 也 用的农具是 石料磨制 的 ( 也有 一些骨 加 大 了 , 只要装 上木 柄就 是一 把极 好 器和木器 ) 。 石 器作为我 国的主要 农具
学生 良好的道德情操 ,就要 热爱并关
己解 决 。虽然语文 课兼顾进 行着思想 教育 , 但 思想教育不是朝 夕之事 , 只依
靠语 文课并不 能完 成思想教 育 。课下
是对所谓 的“ 亲其 师 , 信其 道 , 乐其学 ” 的较好 阐述 。以爱为前 提而建立 的充 满 尊重 、信赖 和理解 的和谐的师 生关 系 ,一定会使学生 对语文课 的德育 内 涵有 深刻 的体验 ,从而在 语文教学 中
学 中都深 有体会 。教 师应 当成 为孩子 的朋友 , 深入 到他的兴趣 中去 , 与他 同 欢乐 , 共忧 伤 , 忘 记 自己是教 师 , 这 样 孩子才会 向教师敞开他 的心灵 。这也
术 和方 法 的 根 源 及 基 础 是 爱 心 。情 感
的培养仅依靠命 令行不通 ,若要培养
积 极主动 的学 习 ,碰上 问题尽可 能 自
( 作者单位 : 江西余干县黄 岗初 中)
国 圃
育 新 理每4 1
■经验交流 J I N G Y A N J I A O L I U
不 能不 说 是 中国农 业 史 上 的一 件 大 事。 江西大 洋洲 商墓 ( 一 说是 祀坑 ) 出
能极 大地 推动社 会 生产 力 的发展 。 在 千百年 的生 产实践 中,我 国古代 劳动 人 民创造 了种类 繁多 的农 具 ,并 不断 改进完善 ,使 之成为 推动我 国农 业发 展 的杠杆之一 。从半坡遗 址和河姆 渡

传统农具的发展范文

传统农具的发展范文

传统农具的发展范文传统农具的发展始于人类农业的起源。

在人类农耕社会的初期,人们使用最简单的农具,如木耙、石镜、木镢等。

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农具经历了多次改进和创新,逐渐演变为更加高效、便捷的现代农具。

下面将从古代农具到现代农具的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在古代农业社会,古代农具主要有锄、耙、镣、犁等。

锄是最早被人们使用的农具之一,主要用于翻土、松土和除草。

古代的锄大多是木制的,后来出现了用石头制成的锄头,更加耐用。

耙主要用于平整土地和散播种子,其形状类似于现代的耙子。

镣是一种用于犁地的农具,它可以犁开土地并种植作物。

古代的镣多是木制的,后来出现了用铁制成的镣,更加耐用和效率更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具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在中国古代,由于天然条件的限制,以手工熟耕为主。

但在一些湖泊平原地区,人们也开始使用水牛和犁等农具。

水牛可以帮助人们更加轻松地犁地,提高了犁地的效率。

这也是古代农具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古代与中古时期,农具的制作材料逐渐改变,从石、木材发展到骨角、铁器等材料。

尤其在铁制品的应用上,更加推动了农具的发展。

铁制农具的出现使农民在劳动中更加省力,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人们开始制作铁锄、铁耙等农具,用于代替原来的木制农具。

到了近代,农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农具制造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提升。

农具的材料在新工艺的应用下不断更新,出现了更加耐用、锋利的农具。

例如,犁的改进使耕地更加轻松,提高了生产效率。

农具的制造也变得更加精细,使得农民的劳动负担减轻。

在现代农业社会,农机具的普及使农业生产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使得耕作、喷洒农药、收割等工作更加快捷高效。

拖拉机、植保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设备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现代农具的发展中,还出现了电动农具和农业智能化装备。

电动农具,如电动插秧机、电动犁耙等,使用电力代替人力或畜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传统农具的发展

传统农具的发展
曲辕犁
播种耧车
宋元时期
农具在动力的利用、
器具的改进、种类的
增加、使用范围等方
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比如绳套、挂钩、犁
秧马
床、秧马等
犁架
水轮三事:可以同时舂米、磨面、车水
明清时期
受到政治和 政策的影响, 农业发展缓 慢。钢铁冶 炼的发展, 农具在部件 上有所发展
农具的发展特点
我国农具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传统农具的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中国农 业的发展带动传统 农具的发展,反过 来,农具的进步和 发展又提升了劳动 效率,促进了农业 的发展,传统农具 的发展历程到底是 怎样的呢?
发展历程
原始农业时期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原始农业时期(原始、简单)
农具多以农耕、收割、加工工具为 主,相应的有锄、刀、石墨棒等
谢谢观看
夏商周时期
出现青铜器(并未主要用 于农业)。比较出名的农 具有汲水、灌溉器具:吊 桶、戽桶、桔槔。
桔槔应用杠杆原理
春秋战国
铁制农具代替了 木、石材料农具, 生产力得到很大 的提升。生产力 大大的提高,冶 铁技术突飞猛进, 铁质农具胜场成 本低,开始在农 业广泛应用
隋唐时期
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迅速,为农具的发展提供了 条件,出现了曲辕犁、播种耧车等农具,大大提 高了生产力。
材质上:由木石发展为青铜铁器 功能上:从原始挖掘到整地、播种、中耕、灌 溉、收获、加工、储藏等多种工具
动力上:由人力发展为畜力、水力等动力
外观上:造型更加优美
总结
农具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粮食的增收。 也为我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打下坚实 基础,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科技发展的 今天,更应该加大对农具的研究和改进, 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绰3部分组合的收割作业农具,一日可中耕20亩的
耧锄,以及一机多用的水轮三事等。农业动力上除
使用人、畜力外,还较多地使用风力、水力来进行
灌溉、排水和农产品加工。在金代出现的 S型挂钩,
中原地区已普遍应用。它是改进了农具的动力和工
作机的连接装置,把本身拉力增大了一倍,改进了
农业各工序上的农具如犁、耧、耙、砘、耘锄等以
❖ 传统农具是我国先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明 创造的,众多的农具发明家及能工巧匠,如鲁班、 赵过、马钧、杜预等等。他们所创造研制的农具 在历代农业生产中不断改进与提高。到宋元时达 到高峰,各种农具成龙配套,如翻车,即水车, 又名龙骨车,原为东汉毕岚发明的提水工具,但 尚未用在农业上,及至三国时马钧加以改造,用 来灌溉农田,后来又有发展,除利用人力外,又 发展为用畜力、风力、水力来驱动,用这些灌溉 工具“昼夜不息,百亩无忧”。表现出我国先民 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 的材料以石、骨、蚌、木为主;种类可分 为农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类。农耕类大 体有铲、耒、锄等;收割类包括刀、镰等; 加工类最普遍的是石磨盘和石磨棒。此外, 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陶器的发明和应 用很早,主要用以汲水、贮物和烧煮食物。 此后,各个时期农具的发展大致如下。
宋、元时期
这时期还出现了犁床或犁辕上附有改进犁,可
以清除芦苇杂草,便于垦耕。在水田生产中,则有
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农具耘荡的应用。砘是一种土
壤镇压器,它与耧车结合可以在播种后压实土壤。
宋代秧马的发明,则可减轻稻田生产中拔秧的劳动
强度。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高效率的联合作业农具如
播种、西周时期
• 这一时期的农具有所改进,但所用材 料还是以木、石、骨等为主。当时已有 青铜生产,但多用于武器、食器和礼器。 到西周末年,用青铜制作的仅有一些中 耕农具和收割农具等。此外还有一种用 于碎土和砸实田埂的装有长木柄的木质 榔头。在农业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 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吊桶, 是用于从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这个 时期农具的种类虽增加不多,效率也还 不高,但为后来铁制农具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及畜力、水力、风力等动力机构与工作机的联系,
提高了效率。
明、清时期
❖ 明末曾出现绳索牵引的代耕架,是将用于辘 轳的绞关用于犁的牵引,可“坐而用力,往 来自如”地进行垦耕。这期间中国北方出现 了露锄,南方则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 车等,还有用鹿角制成的农具。
秦、汉至隋、唐、五代
秦统一中国以后,特别是两汉以来,由于冶铁业的 大发展,不但铁制农具更加普及,成为“民之大用”, 而且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具的种类增加,质 量也大为提高。西汉中期以后,木心铁刃农具已被全 铁农具所代替。随着牛耕的推广,耕犁也有所革新, 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加有利于深 耕和碎土。东汉时开沟用的巨型铧,重达15千克、长 达40厘米左右。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构 造更加复杂和完备,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已能根 据需要进行深耕和浅耕,以及调节耕地的宽窄,操纵 便利。从汉代起,如磨碎磨平土壤用的耱,中耕用的 锄和铲,收获用的钩镰等农具都已出现,并逐步得到 改进。至魏、晋、南北朝又有新的增益,如碎土保墒、 平整土地用的耙就在此时出现。另一种农具耖也在这 时所创。由石磙和木框架两部分构成的碌碡、陆轴, 则是一种碎土压实器,到隋、唐、五代时,它又发展 成为磙上带刺。
中国古代的农具发展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事任何 生产都离不开工具。农具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工 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 了生产工具的巨大作用。《农具史》也在开篇 的“引论”中首先着重阐明了农业与农具的关 系,指明农业和农具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农业 就没有农具,没有农具也无法从事和发展农业 生产,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正如《王祯农书》所提出的“器非田不作,田 非器不成。”
• 春秋、战国时期 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 革时期:铁制农具代替了木、石材料农具,从 而使农业生产力开始了质的飞跃。战国时期的 农具绝大多数都是木心铁刃的,即在木器上套 了一个铁制的锋刃,这就比过去的木、石质农 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 当时使用呈V字形的铁犁头,有利于减少耕地 时的阻力;铁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可有 效地用于除草、松土、复土和培土。此外,这 一时期推广的一种有效的脱粒农具,为后世所 长期沿用。
在这一时期播种耧车的出现,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 功效一个重大进步。耧车下端有3个耧脚,即3个开沟器, 中间装有盛贮种子的漏斗,播种时用牛拉车,边开沟边播 种,速度既快,质量也好。灌溉器具的创造和改进也有重 大意义。以前的桔槔主要利用杠杆作用,使用时不但费力, 又不便于深井汲水和大面积灌溉。汉代创造的辘轳或称滑 车,使汲水效率大为提高。翻车(即龙骨水车)于西汉末 年先是在宫苑池沼灌水使用,而后逐渐普及民间,又经过 东汉末年及三国魏时的继续革新,堪称灌溉工具上的一个 重大创造。它利用齿轮带动链上的许多刮水板将水刮入车 槽,以人力或畜力驱动,用于提水灌溉和排涝时,效率远 胜于过去的灌溉器具。东汉末年,还出现了渴乌即最早的 虹吸管。唐、宋、五代时发明的立井水车主要用于深井取 水,也是利用齿轮原理。至于高转筒车,则是用许多竹筒 连接、借助水力转动轮轴汲水入筒提至高处的装置,主要 应用于长江流域。此外,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如风车的利 用,舂米工具由杵臼到脚踏碓到水力碓的进步,特别是多 个齿轮连带转动的连磨的利用等,都较过去大大提高了效 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