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说明文阅读
已含江苏苏州、江苏南京、江苏扬州、江苏常州、江苏盐城、江苏徐州、江苏连云港、江苏无锡、江苏淮安
一、(江苏苏州)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不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给开发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并且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北方的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左右。
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及水资源调配发挥重要作用。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一些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例如,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了天津市严重缺水的状况;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了青岛市严重缺水的状况。
16.下面的说法哪一项不符合文意?【】(2分)
A.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既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使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C.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20%不到,水资源南丰北缺这一事实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D.兴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17.下面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哪一项恰当?【】(2分)
A.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加剧了北方地区缺水状况。
B.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会引起水、土资源的浪费。
C.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导致了南北经济差异扩大。
D.水、土资源缺乏,致使小麦、棉花集中产区干旱严重。
18.从文中看,有效地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不均匀的办法分别是什么?(2分)
二、(江苏南京)未考
三、(江苏扬州)未考
四、(江苏常州)
阅读短文《魔术的科学原理》,完成7~8题。(共4分)
魔术师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保密动作上转移开的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误导。
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一是观众会注意正在动的物件,或者发出声响的物件;二是观众会看魔术师正在看的地方;三是魔术师觉得很重要的东西,观众也会觉得很重要。
科学家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性误导:一种叫做变化盲视,除非观察者把变化前后的状态直接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不会被发现;还有一种隐性误导,叫无意盲视,是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会视而不见。
误导之外,利用视觉系统的特点,运用道具也可以产生非同寻常的效果。例如:
弯曲的勺子:魔术师晃动一把勺子,让勺子柄看起来好像是柔软的。
原理:视皮层里有些神经元对移动的影像和线条末端的影像都很敏感,但它们对振动影像的反应不同于其他视觉神经元。结果坚硬的物体此时看起来就好像中间变柔软了。
三维空间扭曲:观众先盯着一个旋转的碟子看一段时间,这个碟子有三个区域会发生扩张和收缩运动。再让观众看静止物体时,他们会感觉静止物体也在扩张和收缩。
原理:神经元分别适应了视野中的三个区域产生的运动影像。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8期,有删改)
7.下列表述合乎文章内容的一项是:(2分)【】
A.“魔术的科学原理”就是魔术师故意把观众的注意力从保密动作上转移开来的方法。
B.“魔术的科学原理”具体指魔术“误导”的心理原理和视觉系统的相关原理。
C.隐性误导就是无意盲视,是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视而不见。
D.因为视皮层里的有些神经元对振动的影像和物体的末端、中段的反应很敏感,所以勺柄看起来好像是柔软的。
8.魔术师没有运用“魔术的科学原理”的一项是:(2分)【】
A.让观众注意发出声响的物件或看某个地方。
B.让观众跟着数数或计时。
C.表演前问候观众来营造氛围。
D.抖动或旋转相应的道具来营造氛围。
五、(江苏盐城)未考
六、(江苏徐州)
动物也在全球化
张凯峰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
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
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
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
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
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
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
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选自《语文新圃》2009年第1期,略有改动)
15.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