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与社会七下《8.3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PPT课件 (1)
合集下载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陶寺遗址铜环 陶寺遗址兽面形玉饰
陶寺遗址石磬
陶寺遗址彩绘龙 纹陶盘
陶寺遗址彩绘双耳罐
朱书符号的陶壶 陶寺遗址釜灶
(4)意义:
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 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 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 家。
叁
远古的传说
1.炎黄联盟
(1)
生活年代:五六
千年前,我国进 入部落联盟时期。
(2)
地点:黄河流域。
(3)
主要部落:炎帝、
黄帝、蚩尤等几 个较大的部落。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 领尊称,他牛首人身,号神农氏。传 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 到王位,所以称炎帝。
黄帝,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 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名轩辕,一说 名轩。 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3)墓葬特点
阶级分化:大型墓
葬集中分布,随葬品 表明墓主人的高贵身 份。小型墓葬没有任 何随葬品说明当时阶 级分化严重。
文化交流:大型 墓葬的随葬品来 源十分广泛,反 映出各地文化因 素汇聚中原。
其余考古发现: 小件青铜器、带 有书写符号的陶 壶,发现了可能 是观测天象、确 定节气的观象台。
陶寺遗址
——李时珍《本草纲目·翼》
特点:华夏民族是由众多民族在 不断的交往、交流中逐渐融合而 成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 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 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陕西省宝鸡市南郊七公里处常羊山顶
湖南省炎陵县鹿原坡
黄帝陵的轩辕庙(陕西省黄陵县)
湖南祭祀炎帝的典礼
祭祀黄帝
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
(2)
实质:原始部落联盟 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3)
概况:尧舜禹依次成 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B ,淳化鸟兽虫蛾”。这反映出,黄帝的功绩是( )
A.平定天下
B.发展生产
C.创立制度
D.抚民教民
4.相传,大禹治水吸取其父亲用“堵”的办法失败的教训,改而用“导”。《吕氏
春秋》记载大禹“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C 老百姓)。”这彰显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
A.公而忘私 B.先人后己
证实距今约4000年,黄河中游地 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源
远古的传说
华夏华形成
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地 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禅让制
原始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能力提升
云游历史
1.学者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
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汇集和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人
打制石器
时空连线
云游历史
农业兴起
磨制石器 生产力 制作陶器 提高 饲养家畜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 形成奠定了重要基 础
时空连线
云游历史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 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 辽河上游: 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距今约 170万年
元谋人
距今约 70万-20万年
A 文初祖的传说人物,他们是( )
A.炎帝和黄帝
B.仓颉和嫘祖
C.盘古和女娲
D.后羿和大禹
C 2.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
A.形成华夏民族
B.进入青铜时代
C.出现原始农业 D.掌握冶铁技术
能力提升
云游历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8.3《中华文明探源》 第一课时中华文明的曙光课件(共19张PPT)
距今一万年前后,黄河流域和长江 流域的一些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北方 粟作农业区
南方 稻作农业区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逐渐兴起
1、中国新石器时代遗 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2、长江和黄河流域周 围分布着哪些重要遗址?
3、从自然环境条件分 析,为什么远古时期的 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地 区是先民们的重要聚居 地?
原始宗教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
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 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原始社会中宗教的最 初形式之一。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即指一 个氏族的标记或图徽。处于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 本氏族起源于某一动物、植物或其他特定物类,并 认为这种物类是其氏族的象征和保护者,因而对之 加以特殊爱护并举行各种崇拜活动。而且,原始人 一般对这些物体持禁杀、禁食或禁止触摸等谨慎和 敬畏态度。原始氏族社会的这类现象即被称为图腾 崇拜。
文字的雏形
陶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说 明了什么?
文字的萌芽
半坡遗址出土的 陶器上的陶文
阶级的分化
山东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 址出土。器形分为三部分,上 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 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 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 练成统一的整体。杯壁厚度均 匀,薄如蛋壳,质地细腻坚硬。 该器形仅见于少数大中型墓葬, 极可能落 规模不断扩大
公共设施是衡量城市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城市
原始宗教
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 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 形式,有巫师专门负责宗 教活动。
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产生
龙虎堆塑图,距今6000年左 右,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墓主为一壮年男子,身长 1.84米,仰身直肢,头南足 北。墓主左右两侧有用蚌壳 堆塑的龙虎形象,龙居东, 头朝北,背向西,身长1.39 米,高0.67米;虎位西,背 朝东,身长1.39米,高0.63 米。蚌壳堆塑龙虎图,反映 了墓主人的权力和地位。
北方 粟作农业区
南方 稻作农业区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逐渐兴起
1、中国新石器时代遗 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2、长江和黄河流域周 围分布着哪些重要遗址?
3、从自然环境条件分 析,为什么远古时期的 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地 区是先民们的重要聚居 地?
原始宗教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
将某种动物或植物等特定物体视作与本氏族有亲属 或其他特殊关系的崇拜行为。原始社会中宗教的最 初形式之一。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即指一 个氏族的标记或图徽。处于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 本氏族起源于某一动物、植物或其他特定物类,并 认为这种物类是其氏族的象征和保护者,因而对之 加以特殊爱护并举行各种崇拜活动。而且,原始人 一般对这些物体持禁杀、禁食或禁止触摸等谨慎和 敬畏态度。原始氏族社会的这类现象即被称为图腾 崇拜。
文字的雏形
陶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说 明了什么?
文字的萌芽
半坡遗址出土的 陶器上的陶文
阶级的分化
山东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 址出土。器形分为三部分,上 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 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 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 练成统一的整体。杯壁厚度均 匀,薄如蛋壳,质地细腻坚硬。 该器形仅见于少数大中型墓葬, 极可能落 规模不断扩大
公共设施是衡量城市 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城市
原始宗教
在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自 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 形式,有巫师专门负责宗 教活动。
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产生
龙虎堆塑图,距今6000年左 右,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墓主为一壮年男子,身长 1.84米,仰身直肢,头南足 北。墓主左右两侧有用蚌壳 堆塑的龙虎形象,龙居东, 头朝北,背向西,身长1.39 米,高0.67米;虎位西,背 朝东,身长1.39米,高0.63 米。蚌壳堆塑龙虎图,反映 了墓主人的权力和地位。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1张PPT).ppt
圭尺、木立表、木漆箱及其漆沙漏、铜铃、铜齿轮形器、铜璧形器等,琳琅满目,堪
玉琮
称瑰宝。
陶扁壶
甲骨文“文”字写法
在陶寺遗址,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比甲骨文早近800年的书写符号, 在一个扁壶上发现了用朱砂书写的文字,被称为“朱书早文期字国”家
良渚古城
存在功能分区的巨大城址 出土众多精美文物 随葬品形成鲜明对比
阪泉之战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 黄帝部落之间的战争,结果是黄帝部落获 胜,战败的炎帝部落归顺黄帝部落,两个 部落结成一个部落联盟
出生于姬水,是姬姓部落的首领 出生于姜水,是姜姓部落的首领
有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十分强悍。传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全是猛兽 的身体,铜头铁额,吃的是沙石,凶猛无比。他们还制造刀戟弓弩各种各样的兵器, 常常带领他的部落,侵掠别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杀得 一败涂地。炎帝没法子,逃到涿鹿请求黄帝帮助。黄帝早就想除去这个各部落的祸 害,就联合各部落,准备人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开一场大决战。据说黄帝平 时驯养了熊、罴、貔、貅、貙、虎六种野兽,在打仗的时候,就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 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蚩尤的兵士虽 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的军队,加上这一群猛虎凶兽,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 带领兵士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使黄帝的兵士 无法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 “ 风伯雨师 ” 助战。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 驱散了风雨。一刹那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终于把蚩尤打败了。也有一种传 说,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用“指南车” 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结果把蚩尤捉住杀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文明探源》课件
(2)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发现了较大的灰烬堆,说明北京人已 掌握了控制和管理___火__的技术。有了__火___,人类受寒冷气候和 地域的影响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 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促进了人类__体__质__的发展和___脑__的 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__适_应__自__然_环__境__的能力。 3.山顶洞人:距今约__三__万__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__龙__骨_山__顶部 的洞穴里,他们已经会__人__工_取__火_。
知识点三 社会分化★★
1.社会分化出现的原因:生产发展带来了_剩__余_产__品__,社会分工推 动了____商__品_交__换_。 2.社会分化的表现 (1)原来共同分享资源的__公_有___制慢慢解体,__私__有___制出现了。 (2)先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悄然改变,人们因___财__富___和 ___权_力____的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___社__会_阶__层____。
文字的发明
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
第八单元 文明探源
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
知识点一 早期农业
距今一万年前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就进入了 __新__石_器__时代,并出现了早期___农__业。其中北方出现了__粟__作__ 农业区,南方出现了__稻__作__农业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延 续到今天。
3.古代埃及文明的表现★ (1)距今___55_0_0_年前后,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小国。距今 __5_0_0_0_年前后,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2)文字:古代埃及人创造了_象__形__文_字__,真正的文字就是从象形文 字发展起来的。古埃及大部分文学作品写在_纸__草__卷_上。
知识点二 手工业★
1.出现的原因:在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发展, __手__工__业也逐渐兴起。 2.陶器的制作和发展:__陶__器__是新石器时代人们日 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1)最初的陶器:很简朴、粗糙,以实用为主。 图8-3-2
2021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华文明探源》教学PPT课件
新知讲解
四、古代城市的出现 1.观察下面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件?它的作用是什么? 是陶质排水管,是早期城市的排水设施。 2.想一想:陶质排水管的发现,可以推断出什么?
可以推断在远古时代已出现了早期城市。 公共设施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新知讲解
3.观察下面的图片,说说城市是怎么产生的?
新知讲解 粟
粟:俗称小米,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 物。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新知讲解
(2)观察的地图,说说长江流域自然环境 条件以适宜的农作物。
•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沛,水 网密布,气候温暖。
• 由此,南方形成了水稻作农业 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延 续至今。
1.课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中华文明的发展。 2.完成同步练习,预习下一节课的知识。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下
谢谢大家
新知讲解
2.观察下面文物,想一想:它们形态像什么?
龙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不 存在于现实的虚幻生物。龙的
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 的新石器时代玉器
传说是中国民间一个文化仓库。
龙的图腾是整个中华民族信奉
的旗帜。
新知讲解
3.这些图中龙的图案说明了什么?
龙虎堆塑
反映了我国原始 社会的图腾崇拜, 对龙的信仰。
安徽含山出土的 新石器时代玉器
文字:
刻画符号
文 标志
社会分化: 蛋壳黑陶杯、玉器
明
早起城市的出现: 河南平粮台古城、
的 曙
原始宗教的原产始生宗:教、 巫师、大型祭坛、神庙、东北牛
光
河梁女神庙和女神头像、龙骨堆塑、
文字的雏形、阶级的分化、城市的出现和原始宗教的产生都
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上课课件
第三环节
“虽然古埃及文明早已消亡,美索不 达米亚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也早已不复存在, 但是中国文明却不间断地延续了下来。今 天,中国可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持久的 文明而自豪。”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在人类早期文明当中,唯有我们中华文明 延绵至今,为了使我们的文明代代传承,我们 应该怎么做?
文字的雏形、阶级的分化、 城市的出现和原始宗教的产生都 是( 文明起源 )的标志。
:
炎 帝 神 农 氏
(1)炎帝的功绩: 发明耒耜 lěi sì
教人农耕 尝遍百草
发明医药
发明陶器 开辟集市
(2)黄帝的功绩: 建造宫殿,发明车 船,制作衣裳,教 人们打井。让下属 发明文字、历法、 算数和音乐;其妻 嫘祖发明了养蚕抽 丝技术。
黄帝轩辕氏
说一说:我国传说时代 动人的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 女娲造人 精卫填海
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图8-34到图8-41的这些文物里哪些也能反应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分化?
气候适宜,黄土深厚,易于开垦和耕作
粟(粟作农业区) 水稻(稻作农业区)
雨量充沛,水网密布,气候温暖
导入
相传,天神女娲造人之后,大地上的人类 繁衍渐多,食物也愈来愈不足了。这时,出现 了一位大神炎帝,他是太阳之神,又称为神农 氏。神农氏看到人类以狩猎为生,不但危险, 而且数量也不充裕,于是他教人播种五谷,自 己生产粮食。神农氏教人播种的时候,天空会 纷纷落下很多谷种。把这些谷种收集起来撒播 到田里,就可以种出供人食用的五谷。神农氏 除了教人播种五谷,还让太阳发出光和热,使 五谷茂盛,另人类不愁衣食。他尝遍百草,发 明医药,医治人类的疾病。
现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
馆的铸有大禹治水铭文的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4. (2023河南)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
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
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
A. 产生时间最早
B
B. 居于核心地位
C. 发展相对独立
D. 体系最为完备
5. (2024广东)题5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 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D )
构成 社会情况
考古结论
宫城、墓葬区、观象台
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明显,阶级分化 严重,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 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陶早寺期遗址国平家面示意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红山遗址
殷墟遗址
陶寺遗址
焦家遗址
距今石峁4(m0ǎo0)遗0多址 年,中原地区迅速崛起凌,家以滩遗址
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中新格原局开始形成 二里头遗址 地区
良渚遗址
三星堆遗址
石家河遗址
叁 远古的传说
部落联盟 五六千年前 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 期。黄河流域主要有炎帝、黄帝、 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
黄帝(轩辕氏) 炎帝(神农氏) 蚩尤
阪泉之战
人文初祖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 乃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以 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A.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遗 址 玉 钺 玉 琮 龙首玉环
B. 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石峡遗址
C. 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 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良渚遗址
题5表
6. (2023佳木斯)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C A. 黄帝和蚩尤 B. 炎帝和蚩尤 C. 炎帝和黄帝 D. 尧、舜、禹
中华文明的起源ppt课件
材料二 炎黄时代也被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片 古老的土地上筚路蓝缕、生生不息,留下了早期华夏民族薪火相传、 绵延不绝的文化轨迹……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龙头 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俊《炎黄文化与民族认同》
材料三 中华文明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较大的范围内展开的,便于将 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加以吸纳与整合。……再从内部来考察,与祖 先崇拜相关,以家庭和宗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模式,发挥着协调关 系、维系国家、延续文明的作用。
三、远古的传说 1.概况:我国流传着大量有关远古先民事迹的传说,炎帝、 黄帝 等 是最为著名的人物。 2.炎黄联盟: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 时期。相传,黄帝在
阪泉 打败炎帝,之后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后来,炎黄部落联盟在 涿鹿 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 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 近年以来,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8.(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并且长盛不衰,传承优秀传 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每年清明节祭祀轩辕黄帝陵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据史书 记载,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始于部落时代,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了 一种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千百年来,不论是皇亲贵族、朝廷重臣,还 是江湖游客、草泽布衣,不论显达富贵,抑或困顿寒微,无论海内裔子, 还是域外侨胞,民不论汉满回蒙等各族,都无一例外地登临祭祀。
【解析】 根据材料“尧舜禹或许不一定可以一一据实,但以尧舜禹 为代表的这个‘时代’是肯定存在的”可知,历史传说并非完全虚 构,而是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C项正确。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但在材料中并没有得到体现,排除A项;材 料并不是证明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而是说明远古传说 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排除B项;禅让制在材料中并没有得到体 现,排除D项。
第3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1张PPT)
可能出现了早期国家
二、早期国家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zhǔ古城
1、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2、地点:浙江余姚 3、概况
农业发达,经济 发展水平较高
①农业:发现了约20万千克碳化稻谷
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左)和良渚遗址出土炭化稻谷(右)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一)良渚古城 3、概况 ②城市建筑: • 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 内城中有人工建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一)良渚古城 3、概况 ④墓葬:贵族墓地——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普通墓地——随葬品稀少
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良渚遗址不同墓地的随葬品不同说明什么? • 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区域; • 贫富差距,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细。
二、早期国家代表——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传说中制 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 “中华三祖”。
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的传说
VS
阪泉之战
炎帝失败,归顺皇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
VS
涿鹿之战
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 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
及其丰富的历史信息。 考古学和神话传说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为全面理解中华文明
的起源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课堂小结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原始人群 氏族社会 早期国家
元谋人、蓝田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
牛河梁遗址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生物化石 打制石器 用火遗迹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共22张PPT)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
早期国家
神人兽面纹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2、陶寺古城
(1)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 (2)地点:山西襄汾(黄河流域)
政治
城市管理
石磬
经济 军事 意识形态
手工业
铜齿轮形器
军事组织能力
统一的图腾
彩绘龙纹陶盘
朱书符号陶壶
陶寺遗址平面示意图
早期国家
玉面兽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通过这些文物可以反映出什么发展形态?
出现了私有制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 专门从事管理,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
戈:兵器 口:人口 一:土地 大口:疆域界限及范围
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 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形成了早期国家。
导学任务单
任务一: 1.早期城市形成的背景,时间,影响 2.早期国家的形成标志及其意义 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4.良渚古城遗址的时间,地点,考古发现,意义 5.陶寺古城遗址的时间,地点,考古发现,意义 6.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 7.部落联盟时期的时间,主要部落;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8.禅让制的原则,概况;大禹治水的方法,精神 任务二: 1.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2.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和远古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实物史料
课堂小结
中
良渚、陶寺遗址
早期国家
华
文
明
炎黄联盟
的
人文初祖
人类 进入 文明 社会
起
源
尧、舜、禹
禅让制
真题演练
1.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的良渚遗址、黄河中游 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城址城壕、专用玉石兵器、有大量 随葬品的显贵大墓及专用的贵族墓地,以及散见于遗址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四夏、商、西周的更替
1.夏、商、西周的兴亡
建立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定都阳城
夏朝 地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影响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商朝
建立 迁都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1600 1300
年,汤灭夏桀,定都亳 年,盘庚迁都到殷
西周
建立 灭亡
重大 事件
管仲改革、城濮之战、问鼎中原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 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名师点拨 春秋时期的政治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的政治以“兼并”为主。 中国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六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一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云南元谋县,是目前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 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会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石制工 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已经没有多 大区别了。
世袭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中国历史上的“禅让时代”结 制 束,“家天下”时代开始
目
的
分 封 制
内 容
作
用
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向周天子朝觐、纳贡, 平时治理封国,守卫疆土,战时为周天子出兵作战
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五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 个时期。
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时间 公元前 770—前 476 年
公元前 475—前 221 年
社会 性质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代表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 赵、魏、韩
考法一 考法二
典例1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 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解析:商鞅变法规定: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 宅。按照这一规定,即使是出身贵族的人,如果没有军功,也不可以享有爵位,更不 用说爵位世袭了。
答案:A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二管仲改革与商鞅变法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内 发展经济、改革内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
容政
认土地私有;建立县制;统一度量衡
影 为齐桓公首先称 响 霸奠定了基础
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启 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强国之 示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2.禅让: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3.大禹治水 (1)事迹:大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洪水引入大海,使百姓 安居乐业。 (2)评价: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站在文明门槛 上的一位伟人。 名师点拨 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的出现是中华文明的开始;河姆渡和半 坡原始居民开始了定居和农耕生活,奠定了我国农业文明的基础;炎帝、黄帝和尧、 舜、禹的传说体现了华夏民族起源的过程,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公元前 1046 年,商纣王自焚,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1)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唯才是举,广纳谏言,制定的政策应该符 启示 合人民心愿
(2)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统治者必将被人民所抛弃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2.重要制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三中华文明之祖
1.人文始祖
炎帝
改进农具、教人耕田;发明制陶技术;遍尝百草,发明医药, 号称“神农氏”
发明修盖房屋;种植谷物,驯养家畜;挖井汲水,制造车船、
黄帝 兵器、衣裳;还发明文字、历史、算术和音乐等;其妻子
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华夏 族
阪泉大战后,炎帝并入黄帝部,炎黄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 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 在涿鹿联合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部落
时间 公元前 356 年
目的 富国强兵
政治
经济
其他
内容 削弱贵族特权,加强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 改革落后的风
中央集权
统一度量衡
俗习惯
性质 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
作用
秦国的政治得到改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后来秦始 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改革又是曲折、充满阻力的。我们要树立改 革的意识,不怕挫折,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二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
项目 半坡氏族村落 河姆渡氏族村落
距今时间 约 6 000 余年 约 1 万年
地点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陕西西安半坡 浙江余姚河姆渡
主要作物 粟
水稻
生产工具 精致的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耒耜
房屋类型 半穴居式
干栏式
生活用具 彩陶
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考法一 考法二
典例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下图,该变法发生 在何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根据《战国形势图》可知,③是秦国,故 答案为C项。
答案:C
考法一 考法二
方法总结 地图题——珠藏细处 学会识读地图是历史学科对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之一。在做以地图为命 题背景的试题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审读题干,找到问题切入点。地图中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因此切忌不看 题干,直奔地图。如典例2,细读题干可知此题问的是“商鞅变法”发生在何处。 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因此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 地图中找到秦国的地理位置。 第二,一定要看地图的名称,其中有至关重要的信息。如典例2中的《战国形势 图》这一信息就表明,此图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形势。
考法一 考法二
考法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原 根本原因ຫໍສະໝຸດ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 直接原因
各国为了富国强兵
经济
表 现
政治
思想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各国竞相改革,封建制度确立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影 奴隶制度瓦解;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 响 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考法一 考法二
第三,一定要看图例的内容,图例隐含着揭开答案的重要依据。在典例2《战国 形势图》的图例中有“☉ 都城”这一重要信息,地图中虽然没有各国的名称,但依 据图例中的“☉”可以找到各国的都城,从而依据都城反推出各国的名称,如①是 燕,因为它的都城是蓟;②是齐,齐都是临淄;③是秦,秦的都城是咸阳;④是楚,该国 的都城是郢。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考点六
2.铁器牛耕: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迅速推广。我国最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得到推广。
3.都江堰 (1)修建: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修筑。 (2)功能: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3)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