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选题意义:

5千个日升月落,5千个春夏秋冬见证了中国文化的萌芽于成长。公元前221年,这个多民族国家实现了统一,在此之后的岁月中,众多民族主宰过这个国家,因此,多民族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发展。中国文化的复杂性由此体现,研究中国文化从民族开始,立足于民族,最终通过民族这一载体呈现。至今,由56个民族团结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多民族文化展示的舞台。

1840年起,中国不得不面对与外国文化交汇的问题。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使百姓的文化生活多样化,中国文化渐渐变得多面玲珑。经过多年的沉淀,带着几千年的吸收,中国文化走进了21世纪。有传统有新潮,多变的中国文化正以它强大的包容性发扬于世界。

欲探究中国文化,民族与世界不可忽视,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他们催生了伟大的中国文化。丰富的中国文化因为民族,因为世界而精彩出众。想要发展就得回眸,以史为鉴,追本溯源,从中国文化的本源,发展历程开始探究。

摘录

鸦片战争后,具有先进性和野蛮性双重性格的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面对中西文化激烈冲突和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无力应对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回答不了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时代课题。进行文化选择,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先后进行了三次文化选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引领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指明了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中国文化选择》王明明

从两个层面来讨论与指陈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一是外在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世界与人类的动态平衡、和谐发展引起的需要;一是内在的需要,可以说是为了解决现代西方思想内在矛盾的多元性引起的需要。关于前一需要,拟从亨廷顿的观点说起,而后一需要则从当代数种西方思想的根本形态说起。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文化如要成功应对这两项挑战也需要自身的提升和创造,即实现自我的世界化与现代化.----《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成中英

人类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多民族国家的文化由各民族的文化创造汇聚而成,从而具有共通的基本属性;基本属性寓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之中。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这三者往往交织叠合、密不可分,但又有各其偏重与特性。

就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来看,不能正确认识文化发展的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错误和实践中的失败。无论是“本位文化论”还是“欧洲中心论”、是“华夏优越论”还是“民族虚无论”、是“全盘西化”还是“中体西用”等等,在理论上都是片面割断文化特性的关联,实际中都偏入了歧途,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

---《论民族文化的发展特性与动力──兼及区域经济与民族振兴》叶坦

说到“秦文化”,必须认识,其意义是多重叠合的。它本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区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围大致上是今中国西北部的陕西、甘肃一带。它为秦人(秦族) 所有,存在于西部的诸侯国秦国的领地内。它又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历史,经过许多世纪,达到顶峰,有一个极短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以政治统一为背景的全国性的文化——这就是秦朝文化。春秋、战国期间秦国的占领范围不断扩大(到公元前3世纪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

湖北西部等地)。随着秦的军事征服、势力扩张、人员迁动,秦文化所影响和覆盖的地区不断扩大。在这样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中,秦文化对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内容是越来越丰富的。----《秦文化的主要内涵》丁毅华

在物质生活方面,这一时期的食品和服装都有明显的变化。其中胡饼和胡服的作用尤大。过去汉族只会水煮面食,不会烙饼。真正的饼是西北少数民族带进来的,所以叫胡饼,并在这时普及开来,发展成为面食中最重要的一种。胡麻、胡瓜、胡桃及油菜等都是在这时普及的。像“酥”之类的奶制品,也是此时传入并日益推广的。汉服的特征是上衣下裳或宽袖长袍,穿开裆裤。所以箕踞而坐成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举止。胡服夹领小袖、紧身,满裆裤,适应马背上的生活。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已引进胡服,但没有进入日常生活,此时普及且为汉族人民喜爱。魏孝文帝改革曾下令禁胡服,但结果穿着胡服者越来越多。隋唐的官场上也“全用胡服”,只不过是由左衽改为右衽而已。这是生活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因为胡服更美观实用,更便于生活,决非皇帝一纸诏令可以改变。----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在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下引发的。自鸦片战争,西方的坚船利炮洞开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大门,中国由此步履蹒跚地迈上了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正如马克思所言,“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1]和西欧、北美自然演进的“内发型”现代化相异,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起的“外发型”现代化,或称之为“被现代化”。马克思指出:“半野蛮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发财的原则来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1]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或说是“道德”与“现代技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问题。由于中国现代化起源的“外发型”,所有以上问题就转换成“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思潮几乎都是以中西文化论争的形式演进的。

----《西学东渐的文化冲突及其反思》李宏伟

文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建立和谐世界的前提和基石,和谐世界也内在蕴涵着多样性包容性文明的共存。应坚持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原则,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建立国际文明新秩序,协力构建多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与和谐社会建设探讨》谢光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