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育肥技术三篇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肉牛育肥是指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使牛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的体重和肌肉,以满足市场需求。
育肥管理技术对于肉牛的生长发育和肉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育肥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饲养方案和加强管理,以确保肉牛的健康生长和高质量的肉品产量。
本文将结合肉牛育肥方式和育肥管理技术,对肉牛育肥进行深入探讨。
一、肉牛育肥方式1. 自然放牧自然放牧是指将肉牛放养在草场或者草原上,依靠自然植被进行觅食。
在自然放牧方式下,肉牛获得的是自然的植物饲料,能够保持较高的饲料采食量和饲料回收率。
自然放牧还可以让肉牛进行自由活动,增加肌肉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2. 室内饲养室内饲养是将肉牛圈养在室内的方式,采用人工喂养,控制饲料的种类和量,以及饮水、空气的质量。
室内饲养能够更精确的控制肉牛的摄食量和饲料消化效率,可以促使肉牛更快地增重并保持肉质的优良。
3. 半自然放牧半自然放牧是自然放牧和室内饲养的结合,让肉牛在自然草场上自由觅食,但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时将其圈养在室内进行定量喂养。
半自然放牧既能满足肉牛对自然植被的需要,又能在室内条件下控制饲料的消化和营养吸收。
二、肉牛育肥管理技术1. 饲料营养配比在肉牛的育肥管理中,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对于肉牛的生长发育和肉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饲料中应包含适当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满足肉牛的日常生长需求。
还需要根据肉牛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特点进行差异化的饲料配比,以保证肉牛的生长发育和体重增长。
2. 饮水管理充足清洁的饮水是肉牛健康生长的关键条件之一。
在育肥过程中,需要确保肉牛有足够的饮水量,并保持水源的清洁卫生。
饮水管理不当易导致肉牛生病、食欲不振,进而影响肉牛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
3. 疫病防控肉牛的疫病防控是育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在肉牛育肥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疫苗注射,控制外界病原菌的传播,防止疾病的发生,确保肉牛的健康生长。
4. 环境管理良好的生长环境是肉牛育肥成功的关键之一。
肉牛育肥饲养管理技术
王贝代酏声/ 2021.02―、育肥牛舍建造育肥牛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体重,因此对养殖环境有较 高的要求。
牛舍应选择地势较高、 排灌方便、生活条件便利、供电供 水充足、环境洁净的地方,同时还 应符合动物词养场的防疫要求。
育 肥牛舍建造要结合规模确定,通常 需要为每头牛提供4 ~ 5平方米的活 动空间。
牛舍在建造时应坐南朝 北,确保牛舍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 设施,保证牛舍出入方便,利于采 光、通风和运输。
建造好的牛舍, 要确保温度能控制在8 ~ 21尤、湿度 控制在60% ~ 80%。
二、育肥牛选择在选择育肥牛时,一定要在对本地区母牛进行改良的基础上综 合选择。
为加速本地区母牛品种的 改良,可从国外引进优质种公牛冻 精,实施人工授精。
如引进夏洛莱 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等肉牛 品种的冻精,与本地母牛杂交后, 生产出来的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不 但具备母牛的优良品质,而且具备肉牛育肥词养管理技术父本生长速度快、体重大、词料利用率高的特点。
应选择四肢健壮、体型较 长、皮肤松弛有弹性、肌肉较薄、骨架 清晰、宽而不丰满、牛毛密生柔软、采 食欲望好、精神状态佳的杂交后代。
选 择的杂交后代年龄不宜过大,通常年龄 控制在1.5 ~ 2.0岁,体重控制在350 ~ 450公斤为宜。
在选择育肥牛时,还应确保整个牛群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三、 牛育肥前科学处理在育肥前,需对选好的架子牛进 行体内和体表寄生虫驱虫处理,这对牛 的增重有很大的帮助。
通常牛体内的寄 生虫驱虫处理主要选择丙硫苯咪唑或硝 氯酚,牛体表的寄生虫可使用敌百虫进 行消杀。
驱虫结束后,还应做好健胃工 作。
在育肥前1周,应让牛饮用充足的饮 用水,多投喂干草,少投喂青饲料,随 后逐步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减少干草 的饲喂量。
夏秋季节以投喂青草为主, 冬春季节主要投喂青储饲料、氨化饲 料。
精词料配方主要包括玉米、黄豆、 骨粉、食盐、添加剂,添加比例分别为 78%、18%、2%、1%、1%,有条件的 养殖场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0.01 %的多 维素。
春季肉牛怎样育肥免费范文
篇一:肉牛春季快速(kuài sù)育肥技术肉牛各阶段(jiēduàn)育肥要点青年(qīngnián)牛育肥青年牛育肥主要是利用幼龄牛生长快的特点,在犊牛断奶后直接转入(zhuǎn rù)育肥阶段,给以高程度营养的饲料,进展持续强度育肥,在牛2岁龄前出栏,出栏体重在550公斤以上。
这类牛肉质鲜嫩多汁,脂肪少,适口性好,是上档牛肉。
放牧补饲强度育肥法:犊牛断奶后进展越冬舍饲,到翌年春季结合放牧适当补饲精料。
这种育肥方式精料用量少,每增重1公斤约消耗精料2公斤,但日增重较少,平均(píngjūn)日增重在l公斤以内,15月龄体重为300~350公斤,18月龄体重为400~450公斤。
此法合适于半农半牧区。
进展放牧补饲强度育肥,要注意不在出牧前或收牧后立即补料,而应在回舍后数小时补饲。
当天气炎热时,应早出晚归,中午多休息,必要时夜牧。
当补饲时粗料以秸秆为主,其精料参考配方如下:1~5月,玉米面60%,油渣30%,麦麸或稻糠10%;6~9月,玉米面70%,油渣20%,麦麸或稻糠10%。
以青贮玉米为主的育肥法:青贮玉米是高能量饲料,蛋白质含量较低,一般不超过2%。
饲喂以青贮玉米为主要成分的日粮,要获得高日增重,要求搭配1.5公斤以上的混合精料。
采用以青贮玉米为主的育肥法,假如干草是苜蓿、沙打旺、红豆草、串叶松香草或优质禾本科牧草,精料中豆粕含量占50%以上,那么日增重可在1.2公斤以上。
以干草为主的育肥法:在盛产干草的地区,秋冬季可以贮存大量优质干草,可采用干草育肥。
详细方法:让牛随意采食干草,日加1.5公斤精料。
干草的质量对增重效果起关键作用,用豆科和禾本科混合干草饲喂效果较好,还可节约精料。
架子牛育肥架子牛育肥也称后期集中育肥,是指犊牛断奶后,按较粗放的饲养条件饲养18~30个月,当牛体重在300公斤以上时,采用强度育肥方式,集中育肥3~4个月,充分利用牛的补偿生长才能,到达理想体重和膘情后屠宰。
肉牛快速高效育肥配套技术
肉牛快速高效育肥配套技术一、抓杂交犊牛初生重。
增加杂交犊牛初生体重的养分措施之一是从中选种选配开始。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优良肉牛品种有海福特牛、西门达尔牛、夏落来牛、利木赞牛、波罗门特牛、安格斯牛。
利用这些肉牛品种作公牛,再与挑选出的本地个体优良的母牛,如泰川黄牛、蒙古黄荣经黄牛、宣汉黄牛、峨边花黄牛、黔江黄等作母本。
用良种公牛与本地体格大,繁殖力强的母牛进行交配或人工授精配种。
所产的杂交犊牛,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初生个大体重,生长快,饲料回报率高。
二、抓怀孕母牛的饲养。
要保证初生牛犊体重大,体质强健,就要从怀孕母牛饲养基础抓起。
母牛妊娠期平均为285天。
在整个怀孕期内,对营养需要特别高,母牛吸收的养料除自身所需外,还要沉积养料供胎儿生长所需。
加强饲养,保持牛有中上等膘情。
产前3个月,胎儿生长更快,需营养更多,母牛放牧要选择离牛舍近的优良草场,最好是补播豆科牧草的改良草地上施牧,让牛吃好。
放牧与补饲粗结合。
每天补饲优良人工牧草和配合精饲料。
配合精饲料每天给0.5~0.8公斤。
并供足清洁饮水。
严冬时供20℃湿热淡盐水。
严禁饲喂变质、霉烂、霜雪冻过、农药污染等草料和不洁净、冰冻、污染行装水饮。
三、抓犊牛断奶增重。
初生犊牛至断奶间,生长快,所需营养特别高。
要使犊牛获体重大,应抓犊牛断奶前科学饲养,加强哺乳母牛饲养,喂给多汁、优质青嫩牧草,增加豆科饲料和配合精料,才能保证母牛乳育足,满足犊牛哺乳需要。
同时抓好犊牛早补饲。
母牛产后3个月后,奶汁逐渐减少,不能满足犊牛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因此,从15日龄开始将淡盐水、白糖水喷在鲜嫩多汁饲料上,在母牛带领下学会采食。
四、抓肉牛后期催肥。
杂交犊牛一般在15月龄左右育肥。
在最后两年月里要抓好催肥,促进牛体膘肌肉丰满,沉积脂肪。
育肥肉牛日糖采用酒糟25~30公斤,切短牧草5~7公斤,麸皮1~1.5 公斤,玉米粗粉3~4公斤,脱饼类1~1.5公斤,尿素150~170克,食盐70~80克混合制成配合日粮。
肉牛快速育肥实用技术
肉牛快速育肥实用技术牛产业在当前和今后农业产业化格局中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
尽快提高我国肉牛产业生产水平是畜牧工作者和肉牛生产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县是全省养牛大县,牛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各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各乡镇的积极配合下,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全县养牛业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模化。
为了进一步增加养牛业的科技含量,做到科学育肥,降低成本,提高饲料转化率,缩短肥育周期,改善牛肉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下面就肉牛育肥介绍五个方面的内容,以供大家参考。
一、肥育牛的选择肥育牛的选择是搞好肉牛肥育的第一关。
内容包括:品种、年龄、性别、体重、体型、体质和体膘的选择七个方面。
(一 )肥育牛品种的选择我县肥育牛品种多以秦川、早胜或者以秦川、早胜等品牛为母本,以西门塔尔、利木辛、夏洛来、南德温等品种牛为父本的杂交牛。
(二)肥育牛年龄的选择首先,牛出生18-24月龄是牛的生长高峰期;其次,肉牛体内脂肪沉淀高峰期为14-24月龄;第三,牛的年龄影响牛肉的品质。
因此,把肥育牛的年龄确定为12-36月龄。
大于36月龄的牛生产高档牛肉的比例极低,生产高档(价)牛肉的育肥牛,纯种牛要小于36月龄,杂交牛要小于30月龄。
(二)性别的选择肥育牛性别上的差异在于公牛的去势与不去势。
用母牛进行育肥的为极少数。
1、公牛不去势育肥饲养的优点:第一公牛不去势时睾丸产生雄性激素,能促进其生长,因此其生长比去势公牛快。
第二公牛不去势肥育饲养时,瘦肉产量高,脂肪含量低。
第三公牛不去势饲养饲料转化率高。
第四有些地方要求公牛不去势,如香港。
第五公牛不去势时,里脊、外脊肉块重量大。
2、公牛不去势饲养的缺点第一性情暴燥、好格斗、不易管理、有时还伤人。
第二牛肉品质达不到最高档次。
3 、牛去势与不去势的差别公牛去势饲养和不去势饲养肌肉呈现大理石花纹的能力差别大,煽公牛的屠宰重、净肉率、胴体体表的脂肪覆盖率、沉积量、肉的嫩度等也好于公牛,因此肉质好于公牛。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育肥是指将肉牛从出生到出栏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的生长和发育,达到理想的出栏体重和品质要求。
良好的育肥方式和管理技术对肉牛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肉牛育肥方式1. 饲草搭配饲养饲草搭配饲养是一种常见的肉牛育肥方式。
在饲草搭配饲养中,通常采用粗饲料与精饲料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肉牛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常见的粗饲料包括青贮饲料、干草等,而精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糠麸等。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类和比例的饲料,可以使肉牛获得全面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提高出栏体重和肉质品质。
2. 饲料添加剂辅助饲养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在肉牛饲料中添加的物质,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肉牛的生长和发育。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包括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制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弥补饲料中的营养不足,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肉牛的快速生长。
3. 饲养环境优化良好的饲养环境对肉牛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化饲养环境包括合理的圈舍设计、通风排污系统、饲水供给、卫生管理等方面。
通过优化饲养环境,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减少压力和疾病的发生,促进肉牛的健康生长。
二、育肥管理技术1. 饲料配制与供应管理在育肥过程中,合理的饲料配制和供应管理至关重要。
饲料的配制应根据肉牛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调配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充分供给。
对饲料的供应管理也需科学合理,根据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和饲养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饲料配给,确保肉牛获得适宜的饲料消耗量和充分的营养供给。
2. 生长监测与健康管理对肉牛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是育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肉牛的体重、体型、毛色、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肉牛的生长健康状况,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保障肉牛的健康成长。
3. 疾病预防与免疫管理在育肥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和免疫管理尤为重要。
养牛技术大全三篇
养牛技术大全三篇篇一:养牛技术第一章肉牛育肥第一节国内外肉牛业发展动态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牛肉是营养价值高而均衡的食品。
和猪肉相比,脂肪含量低而蛋白质含量高;和鸡肉相比,蛋白质含量低而脂肪含量高,而且肉中所含肌红蛋白质(元素铁的载体)比猪、鸡肉均高。
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受消费者青睐的食品,也是国际上进、出口量最大的畜产品。
发展肉牛生产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贸易组织的重视。
一、世界肉牛业发展动态20XX年,全世界牛的总存栏量为13.7亿头,出栏肉牛2.79亿头,出栏率20.4%。
当年牛肉总产量为5788.3万吨,人均占有9.30千克。
牛肉次于猪肉(约占28%)而居第二位。
每头屠宰牛的酮体重为207.5千克。
每头存栏牛的平均产肉量为42.2千克。
世界牛肉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总产1243.8万吨,人均42.74千克,牛存栏9670万头)、巴西(相应为:713.6万吨、40.49千克和1.76亿头)和中国(相应为:532.0万吨、4.09千克和1.06亿头)。
人均占有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250.8千克)、阿根廷(71.09)、美国(42.74千克)和加拿大(41.25千克)。
牛肉在世界肉类的总交易量中位居榜首,约为41%(相当于911万头活牛);其次为鸡肉(29%)、猪肉(18%)和羊肉(6%)。
但是,出口量和进口量占当年生产量的百分比均以发达国家居高(分别为19.22%和17.51%),而发展中国家极低(相应为1.87%和0.39%)。
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76.19%,人均进口牛肉3.98千克;发展中国家对应两个数字分别为:6.83%和0.02千克。
当前世界肉牛业的发展特点是:1.肉牛品种大型化,牛的早熟性和生长速度不断得到提高。
例如,现代的大型肉牛品种夏洛来、利木赞、皮埃蒙特和南德温等,生长至15月龄,体重可达400~450千克以上,最高日增重有超过2.0千克的;平均宰前日增重可达1.5~2.0千克。
肉牛短期养殖育肥技术
肉牛短期养殖育肥技术肉牛短期养殖育肥技术是指将肉牛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体重和肉质品质的技术,旨在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益。
下面是肉牛短期养殖育肥技术的详细介绍。
营养管理营养管理对于肉牛养殖育肥非常重要。
在肉牛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营养摄入是维持肉牛生命活动和促进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因此,制定合理的营养平衡饲养是育肥肉牛的关键之一。
营养平衡饲养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1.饲料选择: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包括玉米、豆粕、麸皮、玉米秸秆等。
其中玉米应占总饲料的50%以上,豆粕可以作为蛋白质来源,麸皮可以提高饲料的粗纤维含量,而玉米秸秆则可作为粗饲料。
2.饲喂方式:应采用分时段饲喂,每天至少分3次饲喂。
同时,应保证充足的饲料供应,确保肉牛有充足的食物摄入。
3.添加添加剂:可以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如生物素、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饮水管理肉牛的饮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直接关系到肉牛的健康状况和生长速度。
因此,在肉牛养殖育肥中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饮水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饮水量:应给肉牛提供充足的饮水,每天每只肉牛至少需喝水50~80升。
肉牛的饮水量要根据气候情况及饲料含水量灵活调整。
2.饮水质量:饮水质量对肉牛的生长和健康极为重要,水质应清洁卫生,无异味,不含有害物质。
如果水质较差,则应通过净化处理或更换饮用水源。
健康管理肉牛短期养殖育肥过程中,科学的健康管理可以降低发生疾病的风险,保证肉牛健康成长。
下面是肉牛健康管理的几点注意事项:1.预防疫苗注射:在肉牛出生的四个月内完成疫苗注射。
2.定期体检:肉牛应定期进行体检,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时诊治。
3.疫病防治: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应该采取及时有效措施。
肉牛的环境卫生和饲料卫生也需要严格把控,以避免因为环境卫生不达标而引发疾病传播。
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锻炼对肉牛的生长发育也有积极的影响。
在肉牛短期养殖育肥过程中,应在饲料摄入和充足的饮水的基础上,适当安排肉牛的运动锻炼。
肉牛春季快速育肥技术
肉牛春季快速育肥技术育肥技术是现代畜牧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影响着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而春季是育肥的黄金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春季这个时机,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措施,使肉牛快速育肥,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本文就针对肉牛春季快速育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1.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育肥成功的基础,严格执行科学管理,可以使肉牛生长健康、快速,同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益。
而科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 合理配置饲料肉牛在春季饲喂时,应注重调整饲料配方,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比例的合理配置,以满足肉牛营养需求,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
1.2 合理放养保证肉牛放养的地面干净整洁,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在晴天条件下,适当增加放养量,让肉牛晒太阳,增强肉牛的体质和健康。
1.3 做好疫病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肉牛的疾病,做好肉牛卫生消毒,防止疾病的蔓延和传播。
并对每个肉牛进行防疫接种,保证肉牛的健康。
1.4 食槽卫生清洁食槽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牛粪和食物不混淆,防止大肠杆菌和病菌的滋生,保证肉牛身体健康。
2. 合理饮食春季为肉牛生长发育的黄金期,而合理饮食是快速育肥的重要条件之一。
具体的饮食方案如下:2.1 增加能量饲料的投喂量在春季育肥期间,应及时调整饲料配方,适度增加玉米、玉米粉、糠麸和豆粕等高能量饲料的投喂量,增加肉牛的能量摄入,促进肉牛的生长发育。
2.2 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投喂量在增加能量饲料的投喂量的同时,应合理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的投喂量,以满足肉牛的蛋白质需求,促进肉牛身体机能正常发育。
2.3 饲料喂养量均衡在下达饲料量时,应保持饲料喂养量均衡,不要一次性投喂太多的饲料,以免肉牛过度肥胖而影响育肥效果。
3. 动态调整肉牛的生长发育是不稳定的过程,育肥管理过程中需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具体的调整方案如下:3.1 随时记录体重随时记录肉牛的体重变化情况,如发现体重不增或增长速度减缓,就要及时调整育肥饲料的类型、质量、投喂量和投喂频次等,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有机肉牛育肥技术
有机肉牛育肥技术1、抓好育肥前有机肉牛的适应性饲养。
驱虫。
多数有机肉牛体内有一定数量的寄生虫,直接影响育肥效果。
去势。
适时给肉牛去势可提高育肥效果12.5% 左右。
购回的牛可在育肥前15—20天去势,幼龄公牛宜早期去势,可在3—5月龄时进行。
2、科学投喂饲料。
饲喂有机肉牛的精饲料有玉米、麸皮、油饼等;粗饲料有常用于喂牛的作物秸秆如玉米秆、稻草以及牧草等。
饲料只有科学投喂,才能促进有机肉牛的快速生长。
计划育肥牛到18月龄时,体重达到500公斤左右屠宰,饲喂的安排分两阶段进行:一般饲养阶段,时间4个月。
这阶段日粮以粗饲料为主,精料占日粮的比例为25% ;日粮中粗蛋白质含早为12% ;每头牛日采食干物质量为4公斤左右,育肥牛日增重在500克左右,这样经过4个月的饲养,育肥牛的体重可达250克左右。
强化饲养阶段,时间8个月。
250—300公斤体重阶段:日粮中精料比例占55% ;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11% ;每天每头日采食干物质量为6.2公斤;饲养期为55天,日增重700克左右。
350—400公斤体重阶段:日粮中精料比例占75% ;日粮中粗蛋白质含10.8% ;每天每头采食干物质量达7.6公斤;这阶段饲养期应为45天,日增重1.1公斤。
450—500公斤以上阶段:日粮中精料比例占75%—80% ;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含10% ;每天每头日采食干物质应达7.5—8.5公斤,饲养期应为120天,日增重1.1公斤。
3、提高饲草营养价值。
用来喂有机肉牛的粗饲料大多含纤维素高,营养含量低,应根据不同的饲料采取青贮、氨化、微生物发酵等新技术进行处理。
这样能成倍提高粗饲料营养含量,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显著促进肉牛的生长速度。
4、改善饲养环境。
夏季要防暑降温,温度不要超过30℃,冬季要保持在6℃以上,以利有机肉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肉牛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肉牛育肥方式与管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别介绍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
一、肉牛育肥方式1、全饲料饲养法全饲料饲养法是指肉牛在自由进食的情况下,使用浸热处理的饲料进行饲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充足利用草地资源的可得的养殖条件下。
全饲料饲养法能够明显地提高肉牛生长速度,但是相应地需要增加饲料的采购量,这会增加生产成本。
2、田间饲养法田间饲养法是指使用草地或林地等天然的食物补充低价的饲料进行饲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草地资源丰富,但饲草质量低的地区。
田间饲养法的好处在于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饲料离开的污染和杂草的生长。
3、精细饲养法精细饲养法是指采用完全添加型饲料,并且精心管理肉牛的生长过程和饲养条件。
这种饲养方法适用于条件较为良好的区域,能够提高肉牛的肥育率和肉质的品质。
1、适宜的饲料配方饲料配方是肉牛育肥的关键环节,适宜的饲料配方能够有效地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
肉牛的饲料组成应符合4:1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比例。
饲料应加入适量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等,以提高肉牛的肥育率和免疫力。
饲料管理是肉牛育肥的另一重要环节,通常是采用静态自由饲养,或固定的集约化饲养。
对于静态自由饲养,应保证充足的饲料,定时喂食,避免饲料过多或不足。
对于固定的集约化饲养,应注意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饲料以保持新鲜度。
3、合理的环境管理肉牛育肥过程中,环境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应确保肉牛住所干燥、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拥挤和难以清理的住所。
此外,应定期消毒,加强疫情监控以防止疾病传播。
总之,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有关的方面很多,如饲料配方和管理、环境管理、疫病预防等等。
要想高效地进行肉牛育肥,必须多方位入手,全面把控。
肉牛分阶段育肥饲养技术
饲料配方
以优质青干草、青贮饲料、麦麸 、玉米等为主,适当添加蛋白质
饲料和矿物质饲料。
育肥中期饲养技术
饲养目标
以促进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为主,进一步提高肉牛的品质和产量 。
饲养要点
增加高能量、高蛋白质的饲料,同时控制肉牛的采食量,保持适 当的运动和充足的饮水。
饲料配方
以优质青干草、青贮饲料、麦麸、玉米等为主,适当添加蛋白质 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同时控制粗饲料的比例。
根据养殖规模和养殖条件建造牛舍 ,包括育肥牛舍、隔离牛舍、饲料 库等。
牛舍通风
保持牛舍空气流通,防止潮湿和异 味。
饲料准备
01
02
03
精饲料
准备充足的能量饲料(如 玉米)和蛋白质饲料(如 豆粕、棉粕等)。
粗饲料
选择优质的牧草、秸秆等 粗饲料,保证肉牛的消化 吸收。
饲料存放
保持饲料干燥、通风,防 止发霉变质。
饲养要点
保证充足的粗饲料供应,如干草、秸秆等,同时搭配适量的精饲料 ,如玉米、豆粕等,以促进肉牛的生长发育。
管理要点
注意牛舍的卫生和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进行防疫和 驱虫。
育肥中期
体重150-250公斤
01
此阶段肉牛的骨骼和肌肉已经基本发育完成,开始进入脂肪沉
积期。
饲养要点
02
逐渐增加精饲料的比例,如玉米、豆粕等,同时减少粗饲料的
建立健全疫病防治体系,定期进行疫 苗接种和驱虫,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 工作。
某地区肉牛育肥饲养技术实例二
根据肉牛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 搭配粗饲料和精பைடு நூலகம்料,适当添加矿物 质和维生素添加剂。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定期 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以及做好常见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摘要】肉牛育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选种与配种、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生长调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选种与配种是影响肉牛生长和遗传品质的重要因素,饲养管理和饲料配制直接影响着肉牛的饲养效果和生长速度。
疾病防控和生长调控也是肉牛育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了解到肉牛育肥方式与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通过经验总结,可以更好地指导肉牛育肥工作的开展,提高养殖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将有助于推动我国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肉牛育肥、选种与配种、饲养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生长调控、育肥管理技术、育肥方式、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经验总结1. 引言1.1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肉牛育肥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使肉牛在短时间内获得理想的体重和肌肉量,提高肉牛的肉质和生长速度。
育肥管理技术是指为了保障肉牛健康成长和获得高产量的科学养殖方法和管理措施。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是牛肉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养牛效益和肉质品质。
在肉牛育肥方式中,选种与配种是起始步骤。
选择优质品种和健康种源,对肉牛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饲养管理是育肥的基础,包括合理的圈舍设计和清洁卫生措施,确保肉牛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饲料配制是营养保障的关键,科学配制饲料,保持适宜的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促进肉牛的生长和发育。
疾病防控和生长调控是肉牛育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及时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确保肉牛健康成长。
科学地调节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率,避免过度育肥和生长过快对肉质的负面影响。
肉牛育肥方式与育肥管理技术对于提高肉牛养殖效益和肉质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优化肉牛育肥方式和管理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
经验总结是及时总结育肥实践经验,不断改进和提升育肥技术水平,为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肉牛育肥技术三篇
肉牛育肥技术三篇篇一:肉牛育肥技术一、肉牛的生长规律肉用牛的产品主要是肉及副产品,因此须了解其生长规律,充分利用生长特点,以生产数量多、品质好的产品。
1.体重的增长增重受遗传和饲养两方面的影响,增重的遗传力较强,据估计断奶后增重速度的遗传力约50%—60%,是选种的重要指标。
营养水平对肉牛生长发育影响也很大,营养水平低,就不可能发挥遗传潜力,使生长受阻。
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前提条件下,牛的体重呈渐进直线式曲线增长。
在充分饲养的条件下,12月龄以前的生长速度很快,以后明显变慢,近成熟时生长速度很慢。
由于生长快的牛在饲料利用效率方面比生长慢的牛要高(用于维持需要的饲料,日增重0.80kg的犊牛为47%,日增重1.1kg的犊牛只有38%)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1)在牛强烈生长时期(12月龄前)应充分饲养,以发挥增重效益。
(2)在体重达到体成熟(成年体重的70%左右)即行屠宰是充分利用了牛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这是最经济的。
初生重与遗传、孕牛管理、妊娠期长短有直接关系,初生重与增重、断奶重均呈正相关,是选种的主要指标,但初生重高导致难产率的提高,所以断奶重便成为选种的主要指标。
2.牛体组织的生长牛体组织的生长直接影响到体重、外貌和肉的品质,现着重介绍肌肉、脂肪、骨组织的生长特点:(1)肌肉、脂肪、骨的一般生长形式肌肉生长的速度和时期与肌肉的功能和使用情况有密切关系,如桡骨伸张肌为分布在膝盖骨的主要肌肉,其功能主要是保证犊牛哺乳活动和运动,因而出生前生长快,出生后生长缓慢。
腹外斜肌为腹壁外的肌肉随消化道的发育加快生长速度,并有粗饲料比例高的日粮较高粗饲料低的日粮生长快的情况。
而颈夹板肌在公牛进入性成熟后生长很快,母年和阉牛在各个时期都是匀速生长。
脂肪生长速度在初生到一岁间比较缓慢,以后加快,其生长速度加快的顺序为:网油—板油—皮下脂肪—纤维束间脂肪。
因而要使肉质变嫩,适口性增强,国外一般到体重再无法增加时即屠宰。
常规肉牛育肥技术
常规肉牛育肥技术1 肉牛品种选择选择优良品种是畜牧业生产的前提条件,好的品种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能大幅度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所以肉牛养殖首先要选择优良品种。
饲养肉牛要选西门塔尔、夏洛来、皮埃蒙特等优良品种及其杂交后代,这些品种都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可选择这些品种肉牛与我国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以增强其对本地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根据杂交代次不同,其外血含量有很大差别,第一次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牛,外血含量仅有50%;第二次杂交产生的杂交二代牛,外血含量为75%;第三次杂交产生的杂交三代牛,外血含量达到87.5%,已经具备了外来牛的基本特征,是较为理想的杂交代次。
使用同一品种逐步改良的杂交方案称为级进杂交,杂交代次一般不要超过五代,五代以上肉牛的适应性和耐粗饲能力均有所下降。
对于四代母畜,要采取轮回杂交,不能继续使用级进杂交。
轮回杂交就是使用几个品种按顺序轮流杂交,其中包括本地黄牛,用这种方法可以长期保持其优良性状[1]。
2 肉牛饲料处理2.1 饲草处理饲草处理方面,常用的有青贮和氨化两种方法。
青贮是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乳酸类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大量繁殖,使饲草发酵产酸,形成酸香可口的优质饲草,既增加了营养,提高了饲养价值,又易于保存,只要不漏水、不透气,可保存数年。
现在常用的玉米秸秆青贮方法是:最好使用青绿的玉米秸秆,如果秸秆稍干可以适量加水,恢复水分。
将玉米秸秆用铡草机切成3 cm左右,将切好的玉米秸秆装入青贮池内,层层压实,用机车碾压,最后用塑料布密封。
高度要超出池面1 m左右,最好盖土30 cm左右。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开池使用了。
使用时要从一端开始,取出的秸秆饲料当天用完,随取随用,不要留置过夜,以免变质。
取草后要及时盖好,防止霉变,如有发生霉变的要进行废弃,严防霉变饲草中毒的发生。
如果酸度过大,可适当加入小苏打,以中和饲草中过量的酸[2]。
麦秸氨化是一项先进的饲草处理技术,氨化麦秸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不受季节限制,不需要大型设备等优点。
肉牛育肥技术(总31页)
肉牛育肥技术(总3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肉牛育肥技术第一章牛的品种一、我国黄牛我国黄牛分布很广,东起沿海各省,西起新疆西藏,南到台湾、海南,北至内蒙黑龙江等省(区)都有饲养。
在我国牛的总数中黄牛占首位,约占总牛数的72%。
我国黄牛具有役用、肉牛、乳用多种经济用途,是农牧民的重要生产和生活资料。
在我市较多的黄牛有:蒙古牛、鲁西牛、南阳牛、秦川牛等。
(一)、蒙古牛产地:原产内蒙古高原地区。
现在东北、华北至西北各省都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品种。
外貌特征:体格大小中等,毛色以黄褐色、黑色居多。
头短宽而粗重,角向上前方弯曲,髯甲低平,背腰平直,胸部狭深,腹圆大而紧吊,后躯短,尻部尖斜,四肢粗短,后腿肌肉不发达。
成年公牛体重400—470公斤,母牛300—370公斤。
生产性能:具有肉、乳、役多种用途,但生产水平都不很高,故非专门化品种。
在良好的放牧条件下,肥育性能尚好。
秋季是蒙古牛膘肥体壮屠宰适期。
8月份屠宰的蒙古牛上等膘情的屠宰率为%,而4月中旬屠宰的,其屠宰率仅为%。
(二)、鲁西牛产地:原产于山东西部、黄河以南、运河以西一带。
菏泽、济宁两地是鲁西牛的高产区。
外貌特征:体形高大略短,被毛为黄色,也有棕色、深黄。
结构较为细致紧凑,肌肉发达,前躯较深,背腰宽广,侧观呈长方形,具有役、肉兼用牛的体形。
多数牛具有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嘴圈、腰下四肢内侧毛色为浅色。
成年公牛体重一般为400—650公斤,母牛体重一般为250—450公斤。
生产性能:鲁西黄牛是我国产肉性能较好的地方牛种,皮薄骨,肉色鲜嫩,色泽红润,其生产的高档牛肉可打入星级宾馆。
18月龄公、母平均日增重分别为公斤和公斤。
平均屠宰率为%,眼肌面积平方厘米。
(三)、南阳牛产地:原产于河南的南阳地区,分为平原牛和山地牛两种。
外貌特征:毛色多为黄色、米黄、草白等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牛育肥技术三篇篇一:肉牛高能日粮肥育技术所谓高能日粮,是指每千克肉牛日粮中含有代谢能10.9MJ以上,或日粮中精料的比例70%以上。
全粗料日粮型的架子牛从牧区运送到农区肥育场后,应在较短时间内向精料型的日粮过渡,120―150天内即可育成出栏。
1、恢复期10―15天,架子牛经过了较长距离、较长时间的运输,由于运输应激反应造成的疲劳等,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架子牛到农区肥育场,对农区的饲料、饲养方法、饮水条件及环境也须有个适应过程。
在恢复期,日粮是干粗粮或50%干粗粮加50%青贮饲料为主。
2、过渡期15-20天,经过10―15天的恢复期饲养。
架子牛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便可进入日粮由粗粮型向精料型的过渡。
在牧区的架子牛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吃过玉米一类的精饲料,因此,要适当调教。
具体做法是:将精料和粗料充分拌匀,并加适量水,使精料能附着于粗料;或将精料和青贮饲料充分拌匀后饲喂,这样连续喂几次以后,架子牛就能习惯。
之后逐渐增加精料在日粮中的比例。
过渡期终了时,肉牛日粮中精饲料的比例应占40%-45%。
3、催肥期110-120天。
在催肥期内,日粮中精料的比例越来越高,1-20天,为55%―60%;21-50天,为70%;51-90天,为75%;91-120天,为80%―85%。
由粗粮型日粮向精料型日粮过渡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3.1 一日多餐可以防止架子牛采食过多或个别牛过量采食造成胀肚、停食或拉稀。
因此,在最初几天,1天要饲喂5―6次。
经过3-4天后,1日多餐便可改为自由采食,食槽内昼夜有饲料,任其采食。
3.2 充分饮水采用自动饮水设备效果最好,如果不能自由饮水,则每日应饮水3―4次。
3.3 勤观察在日粮变动的最初几天,饲养管理人员要勤观察每头牛的反刍活动、精神状态、粪便等,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置。
3.4 精粗比例日粮中精料和粗料的比例不要各占50%。
因为,肥育牛在这样的日粮条件下,会降低精饲料的消化率。
由于精饲料消化率的下降,造成了精料的浪费,并延长了饲养期,增加饲养成本。
3.5 饲喂添加剂给肉牛服用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很多,功能是促进生长或改善机能,提高饲料利用效果,提高肉牛的健康水平。
杂交黄牛育肥技术要点一、正确选购架子牛选择国外肉用良种公牛作父本杂交的改良牛,应挑选四肢高,体形长,皮肤松驰有弹性,肌肉较薄,骨架清晰,宽而不丰满,毛密柔软和体况健康的牛。
因这种牛生长潜力大,肥育效果好。
要选择2~4岁,体重318~363公斤架子大较瘦的牛,这样的牛采食量大,日增重高,肥育效果好,饲养期短,资金周转快。
二、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1、选择合适的精粗比和营养水平,开始30天内,精粗饲料比3∶7~1∶1,粗蛋白质含量为12%;中间70天,精粗饲料比为6∶4,粗蛋白质含量为11%;最后10~20天,精粗饲料比为7∶3~8∶2,精料粗蛋白质含量为10%。
一般在最后10天,精料日采食量应达到4~5公斤/头,粗饲料让牛自由采食。
2、饲料加工要科学。
(1)精饲料:如玉米粉碎粒度应在1毫米以上,高粱粉碎粒度达1毫米。
(2)粗饲料切割粉碎长度以5~10毫米为宜。
3、合理利用啤酒糟、淀粉渣等工业副产品结合添加剂使用,就能代替日粮内90%的精饲料,日增重仍可达1.5公斤。
其用法:啤酒糟每天每头牛喂15~20公斤,加150克小苏打、100克尿素、100克肉牛添加剂预混料。
淀粉渣、豆腐渣、糖、酱油渣,每天每头牛喂10~15公斤,加150克小苏打、100克尿素、100克肉牛添加剂预混料。
4、充分运用饲料青贮技术、秸秆氨化和发酵技术。
青贮玉米是育肥牛的优质饲料,饲喂青贮料时,在较低的精料水平下,就能达到较高的日增重,按玉米青贮干物质的2%添加尿素,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三、改进饲养技术,提高饲养水平1、一般肉牛育肥可采用限制精料自由采食的肥育方法(即育肥初期限制饲养,育肥2、公、母要分栏饲养。
一般公牛比阉牛增重速度高10%,阉牛比母牛高10%,但是公牛阉割去势后1~2月内影响生长发育。
采用药物或激素去势,用药时间长,效果差,同时有药残、激素残留,肉品不符合卫生要求,所以在选购架子牛时要考虑性别对增重速度的影响,公牛育肥不宜去势。
3、育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脲酶抑制剂预混料,可提高肉牛日增重18%以上。
4、经常搞好环境卫生和进行防疫灭病工作,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控制和杜绝传染病与内外科病的发生。
5、肉牛肥育达500公斤左右时应尽快出栏,因体重超过500公斤后,日增重下降,每公斤增重的耗料量增加,育肥成本提高,利润下降。
四、选择科学的配方1、以青贮玉米为主的料配方(湿重):青贮玉米80.8%、玉米17.1%、棉籽饼2.1%。
2、以酒糟为主(湿重)的饲料配方(以300公斤体重的生长肉牛为例):玉米1.5公斤、鲜酒糟15公斤、谷草2.5公斤、尿素70克、食盐30克、添加剂预混料100克。
由于酒糟的粗蛋白降解度低,易导致瘤胃内可降解氮不足,使粗纤维消化率下降,若在酒糟日粮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尿素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规模牛场体重300公斤以下肉牛的配方:玉米61公斤、麸皮15公斤、棉(杂)饼20公斤、食盐1公斤、骨粉1公斤。
每头牛每天100克预混料,2公斤精料,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4、规模牛场体重300公斤以上肉牛育肥配方:玉米70公斤、麸皮13公斤、棉(杂)饼15公斤、食盐1公斤、骨粉1公斤。
每头牛每天100克预混料,3~3.5公斤精料,粗饲料让其自由采食。
期育肥高档肉牛技术育肥牛的选择选择杂交后代牛育肥利用杂交优势,如用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优秀肉公牛与本地黄母牛配种,产出的一代或二代杂交肉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效益明显。
这种杂交肉牛比本地黄牛犊生长快40%。
选l岁~2岁的架子牛要求个体高大,骨架明显,体格健壮,毛密皮松,嘴方大,舌尖,苔刺较硬,后裆深,这样的犊牛食欲好,消化率高,上膘快。
育肥管理牛舍宜建在向阳、高燥、通风,地下水质较好,距主要交通要道尽量远一些的地方,同时保证牛舍冬暖夏凉、清洁卫生。
篇二:肉牛育肥技术一、犊牛育肥技术(一)犊牛的选择1、品种:生产犊牛肉应尽量选择早期生长发育速度快的牛品种,因此,肉用牛的公犊和淘汰母犊是生产小牛肉的最好选择。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还没有专门化肉牛品种,应以选择黑白花奶牛公犊为主。
2、性别:生产犊牛时,以选择公犊为佳,因公犊生长快,可以提高牛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淘汰的母犊亦可。
3、体重:初生重不低于35千克,一般为40—42千克。
4、健康状况:供犊牛的牛场无传染病,犊牛亦健康无病,无任何遗传病与生理缺陷。
5、体形外貌:头方大,前管围粗壮,蹄大。
(二)饲料由于犊牛吃了草料后肉色会变暗,不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犊牛育肥不能直接喂精粗饲料,应以全乳或代乳品为饲料。
(三)饲喂饲喂前先将代乳粉加少量凉开水,以1份代乳粉加1份水的比例,充分搅拌直至无团块时为止,然后加热开水调到60度使其充分溶解,最好在喂前用凉开水调整浓度和温度到38—39度。
饲喂代乳品时,1—2周代乳品温度为38度左右,以后为30—35度。
代乳品应以日喂2—3次为宜,饲喂应用奶粉,日喂量最初为3—4千克,逐渐增加到8—10千克,4周龄后喂到能吃多少吃多少。
(四)管理1、控制牛与泥土、草料接触,以防采食后引起犊牛消化道疾病。
2、保证充足的饮水。
3、饲喂要定时定量。
4、舍温应保持在14—20度,牛舍通风良好。
5、保持圈舍卫生,犊牛舍每日清扫粪尿1次,并用清水冲洗地面,每周于室内消毒1次。
6、最初几天还要在每千克代乳品中添加40微克抗生素。
二、青年或育成牛育肥技术在犊牛断奶后直接进入育肥阶段,给以高水平营养,进行强度育肥,13—24月龄前出栏,出栏体重达到360—550千克以上。
这类牛肉鲜嫩多汁,脂肪少,适口性好。
目前,我国的肉牛肥育70%—80%都是育成牛育肥。
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舍饲强度育肥和放牧补饲强度育肥两种方式。
(一)舍饲强度育肥又称持续育肥,指在育肥的全过程中保持始终一致的较高营养水平,一直到肉牛出栏。
采用该种方法,肉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好,饲养期短。
适应期:刚进舍的断乳犊牛要在1个月左右的适应期。
增肉期:这一时期要持续7—8个月。
催肥期:此期主要促进牛体膘肉丰满,沉积脂肪,一般为2个月。
2、舍饲强度育肥的模式化管理(1)饮水:刚购回或经长时间运输的架子牛,第一次饮水量应限制在10—20升,切忌暴饮,如果每头牛同时供给人工盐100克,则效果更好,第二次给水在第一次饮水3—4小时后,此时可自由饮水,水中若能掺些麸皮则更好。
(2)给食:当牛饮水充足后,便可饲喂优质干草。
第一次应限量饲喂,按每头牛4—5千克;第2—3天逐渐增加喂量;5—6天后才能让其自由充分采食。
青贮料从第2—3天起饲喂。
精料从第4天开始供给,也应逐渐增加。
开始时按牛体重的0.5%供给,5天后按1—1.2%,10天后按1.6%,过渡到每日将育肥喂量全部添加,适应期一般15—20天。
(3)分群:每头牛应占有面积4—5㎡,一般10—15头牛分为一栏,舍内地面宜保持干燥。
(4)驱虫:可从牛入场的第5—6天进行,驱虫3日后,每头牛口服“健胃散”350—400克健胃。
驱虫可每隔2—3个月进行一次。
(5)去势:公牛在2岁前不去势育肥比去势后育肥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胴体品质好,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
2岁以上公牛以去势后育肥较好,去势后便于管理,且肉脂膻味减轻,胴体品质变好。
3、育肥期饲养管理(1)适量的运动。
(2)科学饲喂。
一般采用自由采食法,每日喂2次或3次,饲料的饲喂顺序是先喂草料,再喂精料,最后饮水。
(3)卫生。
牛舍每天应清扫2次,上、下午各1次。
每隔15日或1个月应对用具、地面消毒1次。
正常情况下,在育肥牛入舍前,应对牛舍地面与墙壁用2%火碱溶液喷洒消毒,器具用新洁尔灭或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4)刷拭:每日在喂牛后对牛刷拭2次,刷拭应先从头到尾,再从尾到头,反复刷拭。
(二)放牧补饲强度育肥在牧草条件较好的地区,犊牛断奶后,以放牧为主,根据草场情况,适当补充精料或干草,使其在18月龄体重达到400千克,在枯草季节,对杂交牛每天每头补喂精料1—2千克。
其优点是精料用量少,饲养成本低,缺点是日增重较低。
1、合理分群,以草定群:草场资源丰富,而且实行轮牧的地区,一般50头左右一群为好。
120—150千克活重的牛,每头牛应占有15亩天然草场;300—400千克活重的牛,每头牛应占有20亩天然草场。
2、合理放牧:每年的5—10月份为放牧育肥期,此时牛的放牧时间不能少于12小时,最好设有饮水设备,并备有食盐砖块,任期舔食。
当天气火热时,应早出晚归,中午多休息。
3、驱虫:放牧育肥牛要定期药浴,驱除体外寄生虫,定期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