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合集下载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

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

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简介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用处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

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编辑本段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

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认知失调理论扮演着一种潜在而有趣的角色,影响着我们对待信息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认知失调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旨在解释当个体面对不一致信息时,会产生何种心理反应。

这一理论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思考、决策和行为中所经历的矛盾和挣扎。

想象一下,某天你下定决心要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购买了一堆新鲜的蔬菜、去健身房锻炼,并制定了一个严格的作息计划。

然而,几天后,你发现自己又在沙发上度过整个周末,手里握着一袋薯片,看着一整季的电视剧。

这时,认知失调就悄然而至。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信仰、价值观或行为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一种不适感,促使个体采取行动来解决这种不一致性。

在这个例子中,你的理性思考告诉你要过上健康的生活,但实际行为却与之相悖。

这种差异引发了内在的不适,使你陷入了认知失调的境地。

这个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我们在个体层面上的心理体验,也可以应用于更大范围的社会和文化层面。

想象一下社会中的一项政策,一方面政府鼓励人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却持续追求高消费和浪费。

这种社会层面的认知失调导致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挑战,使我们陷入了对矛盾信息的困扰。

正如费斯廷格所指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心理现象:人们倾向于寻找一致性,而不一致性则引发不适感。

这种不适感推动着我们去调整信仰、行为或态度,以恢复内心的平衡。

在理解认知失调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以及社会层面上的冲突和变革。

或许,正是在这种不适感中,我们找到了思考、成长和改变的契机。

态度改变的理论

态度改变的理论

(1)认知平衡理论认知理论的共同处:当认知因素发生冲突与矛盾之后,个体就处于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的状态中;当认知因素协调的时候,人们想要维持这种状态,以避免其他不协调因素的介入。

主要有下列两种认知理论:①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也称一致性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的几种评价、态度、感情之间有趋向一致的压力。

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引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处于不平衡时就会力求平衡,或改变现存的某种认知因素,或添加一种新的认知。

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X是第三者的人或物或事。

最终的状态是P、O、X三者之间形成平衡。

②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

旨在理解态度之间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彼此矛盾的认知,从而产生不愉快感觉的情况。

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以及人们对行为的感知。

当人们的认知体系出现不协调的时候,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者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

认知因素的不协调强度越大,人们想要减轻或者消除的动机也就越大。

认知失调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认知失调是一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具有动机的作用,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的状态,使相关的态度之间和相关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协调。

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逻辑的违背、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

协调的程度决定于: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2)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改变态度(使个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③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和自我确认理论对认知失调理论提出了质疑。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首先是通过外部寻找产生行为的原因,当外部没有找到原因时,才会归因于态度上。

这一过程并不一定有认知失调的产生,而是由理性决定的。

认知失调论简要材料[精选]

认知失调论简要材料[精选]

认知失调论是范斯廷在1957年《认知失调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范斯廷所说的认知,指的是认识体系的因素,即一个人意识到的一切有关于环境、个人的任何认识,如事实、信念、意见、情感等。

如果一个事物尚未被意识到,就不是认知的因素。

范斯廷认为人的认知因素是无穷无尽的,各种认知因素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协调、不协调、不相关,而我们总是力求使不协调的认知协调起来,但是实际生活中很难做到这一点。

比如,一个人爱吸烟(行为),但听说吸烟有害于健康(意见),于是认知之间(行为与意见之间)产生了不协调。

所谓不协调指的是从一个认知能推导出另一认知的对立面来。

如,吸烟有害健康这个认知,可以推导出“不应吸烟”这个认知来,而这与吸烟者的行为是相对立的。

如果一个人未意识到或不承认二者的对立,那么,不协调也不会产生。

范斯廷认为,不协调有各种表现。

如后获得的认知与先前的认知的不协调,原先所抱的希望未实现的不协调,作出的决定以后尚有某种遗憾的失调等。

但范斯廷所说的认知失调的中心问题是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

不协调是一个总的表现,认知结构中的不协调尚存在着程度的差别。

有的不协调的程度很严重,有的则轻一些。

不协调的程度由认知对个人的重要性和不协调认知在全部认知中的比例所决定。

认知不协调,就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它具有动机作用,会驱使人想办法去消除失调状态,使原本失调的认知因素协调起来。

减少和削弱不协调有三种主要途径:排除或减少不协调因素,使不协调的关系变得协调起来;增加协调的认知因素,使协调得到加强;和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程度使不协调得以减少或消除。

认知失调论以简明的形式解释了认知失调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方法。

这种解释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体验或证明的,因而很容易被人所接受。

大众传媒改变受众态度,实际上就是促进、帮助受众的自我调节。

(二)一种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态度改变的心理机制是什么?西方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企图作出合理的解释。

[心理学]态度及其改变1

[心理学]态度及其改变1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态度”(Attitude)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和理论中的核心内容。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一百余年的历史中,恐怕极少有哪个研究领域或核心概念能象“态度”这样,同时赢得了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共同青睐,并在本世纪30-•40年代形成了以此内容为中心的研究高潮。

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说:“这个概念在当代美国社会心理学中,也许是最有特色的和不可缺少的概念。

……它已使自己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这座大厦的拱心石。

”社会学家托马斯和兹纳尼斯基更干脆说: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

今天,虽然社会心理学中开拓出了越来越多的全新的研究领域,但社会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依旧吸引着社会心理学家的视线。

第一节态度的概述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的定义:如果我们听到有人这样说:“我对鱼、蛇、巧克力蛋糕和我的室友的态度是完全中立的!”那么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奇怪。

因为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中立观察者,所以每个人对所遇到的大多数事物都会持有态度。

说起态度,可能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他是什么,但是很难给他一个科学的定义。

而且由于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它下定义的。

因此,至今仍没有一个为所有社会心理学家都接受的定义。

一般来说,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定义为一种积极的或消极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对人或食物或观点的评价。

简单的说态度是对人、事物、观点的评价。

在我们的这本书里(课本里,金盛华著,P78中间)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的持久反应倾向。

为了让态度的定义与心理学家已知的态度运作方式相一致,心理学家逐渐趋向于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对态度进行定义,并逐渐达成共识:态度是以情感、行为和认知信息为基础的,(也就是态度的ABC),根据某个评价维度对刺激所作的分类。

也就是说,态度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这三个成分:(二)态度的成分:1、情感成分:包含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情绪与情感,尤其是正面和负面的评价。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3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3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3)第6章社会态度第一节态度概念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

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

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

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二节态度的形成态度形成的条件:①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

③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

(2)人际因素。

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

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认知失调的实际运用

认知失调的实际运用

认知失调理论的实际运用概述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

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于 1957 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所提出。

它的基本理论是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简言之,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在解释当个体知觉有两个认知(包括观念、态度、行为等)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会感觉心理冲突,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迁就另一认知,以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

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以主体内部认知要素之间的不一致来解释行为的动因,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

也就是说人们常常会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姑且不管那么多烦人的专有名词,简单讲,就是认知与行为失调了——认知是我们的想法,认知可以引导行为。

例如我们上街买衣服,我们一定会买我们认为好看的衣服。

正因为我们认为它好看(认知),我们才会买它(行为)。

态度引导行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但是有些时候,行为也可以反过来引导认知。

这就是说:因为我们先做了,为了不产生失调的感觉,我们只好改变我们的观念。

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呢?认知行为失调理论告诉我们:认知一旦跟行为脱节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例如:我们买了一件衣服,回家一穿,却发现不好看,我们自然很痛苦,因为我们认知衣服是不好的,我们却买了,认知跟行为失调了,我们的举动彷佛告诉我们:自己是买错了,花了冤枉钱。

这时候怎么办?改变行为?拿衣服退回店里?万一不能退的话呢?放到衣柜不要穿?万一非穿不可的话呢?那么,我们就只好改变我们的认知了——我们得说服自己:这衣服虽然不是很满意,但还是有可取之处,努力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与结果并让自己,目的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认知与行为发生失调。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认知失调理论(CDT)被认为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心理理论之一,它的基本理念是,人们受到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影响,从而导致内部的认知过程发生变化。

认知失调理论基本上是一种与心理调整有关的心理理论,在这种理论框架下,人们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信息总是做出反应,以维持自己的内部平衡和稳定的情绪。

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们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从这一概念出发,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概念:引起失调的因素(R)、失调反应(D)和调整策略(A)。

这三个基本概念都是该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且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首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失调是由外部信息引起的,例如与自身标准不符的行为、处境或情绪。

外部信息一旦被感知,人们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失调反应,这些反应可以表现为认知失调、情绪不安、行为抗拒等。

而当外部信息被视为具有威胁性,人们会把它视为需要解决或控制的问题,从而采用一系列的调整策略来缓解失调。

例如,人们可以尝试改变外部环境,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或通过变更认知模式来改变自己对外部环境的反应。

因此,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外部信息的感知会引起人们的失调反应,从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整策略来缓解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框架,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应对外部信息并尝试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是一个相对广泛的理论,它不仅用于解释人们在外部压力下表现出的心理失调症状,还可以用于解释人们在某种情境下表现出的社会行为和认知变化。

它的理论框架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帮助那些受到外部压力的人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认知失调理论是一种与心理调整有关的心理理论。

它的核心概念是,人们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基本内容包括:外部信息的感知会引起人们的失调反应,从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整策略来缓解失调;认知失调理论不仅用于解释心理失调症状,还可以用于解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认知变化;认知失调理论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应对外部信息,从而使他们能够改变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在社会心理学的领域中,有三个重要的理论常常被用来解释人们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它们分别是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失调论。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态度平衡理论由海德(Fritz Heider)提出,该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如何保持认知的平衡。

海德认为,人们倾向于使自己的认知系统保持平衡和和谐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喜欢一个人(P),并且也喜欢这个人所喜欢的事物(O)时,我们的认知就是平衡的。

反之,如果我们喜欢一个人,但不喜欢他所喜欢的东西,或者讨厌一个人却喜欢他所喜欢的事物,我们就会体验到认知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带来心理上的不适,促使我们去改变态度或者行为来恢复平衡。

比如说,你和你的好朋友小明都喜欢看电影,这就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但如果小明突然开始热衷于某项你觉得无趣甚至反感的运动,而你又很珍视和小明的友谊,这时你可能会试着去了解这项运动,或者调整对小明的看法,以重新达到认知的平衡。

一致性理论则强调个体总是试图使其认知与其行为保持一致。

如果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并且有动力去改变这种不一致。

比如,你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但却总是忘记垃圾分类,这种不一致会让你感到不安,可能会促使你更加注意垃圾分类,以符合你对自己“环保主义者”的认知。

在工作场景中,一致性理论也很常见。

假设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团队合作的人,但在某个项目中却与团队成员产生了很多冲突,这会让你感到困惑和不安。

为了消除这种不一致,你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改进与团队的沟通方式,或者重新审视自己对“善于团队合作”的定义。

认知失调论是由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

这个理论认为,当个体同时持有两种或更多相互矛盾的认知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失调会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不愉快,为了减轻这种不适感,个体往往会通过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或者改变行为等方式来恢复平衡。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描述了人们在面对信息时如何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信念和期望来选择解释和理解这些信息,从而在不同情境下产生认知的不协调状态。

这种不协调状态在人们的心理体验中被称为“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列夫·维戈茨基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在面临认知冲突时会产生不愉快和矛盾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会推动他们寻求跟自己观点相符合的信息和证据。

维戈茨基认为,认知失调不仅仅是一种负面情感体验,它也是一个阶段,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更改和发展,进而帮助人们在未来更好地应对新的情境和信息。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核心观点,研究者发展出了多个研究范式和实验任务,来探究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经历认知失调的过程和影响。

最常用的实验范式包括经典的“对臃肿行为的评价”实验、“偏见保护”的实验、以及“旋转木马”的实验等等。

这些实验任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是如何调整他们的信念和期望,以及如何平衡信息的矛盾之处,从而维持一个相对的思想平衡。

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成果被广泛用于许多领域,如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治疗、广告学和市场营销等等。

例如,在广告和市场营销领域,设计者使用认知失调来推销商品或服务,通过引起潜在消费者的认知不协调感来提高他们购买意愿。

而在教育心理学领域,认知失调被用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多样性和思考深度,使其在学习中更加有成效。

尽管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广泛,并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但该理论仍然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挑战。

例如,一些批评者质疑它的适用范围和普适性,认为该理论忽视了社交、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而其他人则认为,认知失调理论基于一个过分简化的心理模型,无法很好地描述人们复杂却常常矛盾的认知状态。

总的来说,认知失调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人们为何会面对认知不协调的框架,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思想流程和决策制定过程。

然而,对于这个理论的未来发展,我们需要持续地从更复杂的角度出发,关注人们思维的多元性和认知状态的多样性。

心理学原理:认知失调理论解析

心理学原理:认知失调理论解析

心理学原理:认知失调理论解析1. 概述在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它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

认知失调理论指出,当一个人的思想、信念或态度与现实世界中的事实或经验相冲突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会引起个体内部一种不愉快的心态。

2. 认知失调的核心原则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人们在遭遇认知冲突时倾向于通过以下方式来减轻不愉快感:2.1 改变行为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缓解认知失调。

例如,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在购物过程中遇到了高昂的价格,他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购买决策,选择更便宜或更合适的产品。

2.2 修改信念和态度另一种减轻认知失调的方式是修改个体内部的信念和态度。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过去坚持的观点与新收集到的信息相矛盾时,他可能会选择修改自己的信念,以适应新的情况。

2.3 寻求认可和确认人们还可以通过寻求他人的认可和确认来减轻认知失调。

当一个人的信念与周围其他人的观点相冲突时,他可能会主动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并试图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3. 认知失调效应除了上述减轻认知失调的方式外,认知失调理论还提出了一种特殊现象,被称为“认知失调效应”。

这个效应指的是,在经历了认知失调之后,人们在改变自身态度或行为后更加坚定于新态度或行为。

认知失调效应反映了个体通过内部自我解释和合理化来缓解不愉快感。

4. 认知失调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认知失调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尤其在广告、营销和传播等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者们常常利用认知失调原理来揭示个体对宣传内容、购买决策或社会问题等方面所产生的心理反应。

5. 总结认知失调理论是心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在解释和研究个体行为、思维和情感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其核心原则和认知失调效应对于我们理解自身的决策过程以及观点形成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以上是关于心理学原理:认知失调理论解析的内容编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4-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4-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2)认知失调理论 1957 年费斯廷格提出的,被心理学家广泛接受,
至今被认为是最好的态度改变理论。
费认为,人的每一种看法都是认知元素,而两个
认知元素之间具有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3种关系。
认知元素之间的不协调会造成心理紧张,人们
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自己采取某种行动以减轻
(3)期望理论
[美]弗鲁姆(V. H. Vroom)1964《工作与激励》中提出的。
确定恰当的目标和提高个人对目标价值的认识,可以产生激励
力量。
激励力量(M) = 期望值(E) × 目标价值(V)
工作积极性的 根据经验判断自己能达到 达到目标对满足 高低和持久程度 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个人需要的价值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第二节 行为改变理论
一、行为改变主要理论 1、态度改变理论 (1)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认为,构成一体的两个认知对象,当两 个对象看法一致时,认知处于平衡 ( 或和谐 ) 状态;不 一致时,认知处于不平衡 ( 或不和谐 )状态,认知不平 衡,就会引起内心不愉快或紧张,人们就要试图消除 这种紧张。
A 与 B 、 C 没关系; B 、 C 关联。 A1 与 B1 、 C1 相关联, A1与B1协调,与C1不协调。
农业推广学
农民行为改变理论
有人抽烟成瘾,抽烟后感觉心情舒畅,不抽则心烦意乱。
但又有“抽烟可能生肺癌,肺癌会危及生命”的认知,两者 发生矛盾,因此戒烟动机十分强烈。。 当认知失调以后,必须改变双方中任何一种认知因素, 使双方趋于协调。解除方法有: 一、实现戒烟,今后自己不再抽烟; 二、对于抽烟会生肺癌的说法加以否定,不认为两者间有内在的 联系,认为“不抽烟的人也会生肺癌”; 三、添加新的协调的认知因素。如:改抽过滤嘴香烟,或者抽低 尼古丁;肺癌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无生命危险。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_组织行为学_[共2页]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_组织行为学_[共2页]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53 (2)家庭的影响。

对于个体态度的形成,家庭及父母的影响十分重要。

个体幼时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和抚养对其态度的形成及将来态度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早期形成的态度往往会一直保持到成人期,有些态度则可能会影响一生。

(3)同伴的影响。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父母及家庭的影响作用会逐渐减弱,而同伴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大。

个体开始经常把自身所持有的态度与同伴的态度做比较,并以同伴的态度为依据来调整自己原有的态度,使自己与同伴保持一致。

(4)群体的影响。

个体所在群体对其态度的形成也有影响。

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并要求成员共同遵守。

当个体加入某一群体之后,其一言一行就必须与群体保持一致,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也必须与群体态度保持一致。

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大或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其态度的形成或改变就越容易受影响。

(5)个体的学习。

个体态度的习得主要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实现。

2.态度改变的方式(1)一致性改变。

一致性改变指的是态度的方向不变,但改变了强度。

如一般性的反对改变为强烈的反对。

(2)不一致性改变。

不一致性改变指的是态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如由反对变为赞成,由肯定变为否定等。

3.态度改变的过程根据凯尔曼的研究,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过程要经历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

(1)服从。

服从是指个体在外界舆论与奖赏制度的压力下,为减少心理压力,不得不采取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念和意愿的策略,以保持和他人一致。

这一阶段,个体表现的态度缺乏自觉性,甚至仅仅是被迫、被动的,一旦压力放松或解除,刚刚改变的态度又会复原。

(2)同化。

态度主体自愿接受他人或群体的观点、信念和行为规范,并努力使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想法与之相一致。

这一阶段,态度的改变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认同。

改变的力量源于他人或群体的吸引力。

(3)内化。

态度主体发自内心地相信和接受新的观点、信念,并将之纳入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中,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彻底地转变自己原有的态度。

第四章 态度

第四章  态度

如果P对O持肯定态度,其个人关系可以是平
衡的,也可以是不平衡的,这取决于他们对 X的态度。如果P不喜欢0,其个人关系就是 非平衡性的。 认知平衡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态度的相似性对 人际吸引的影响作用。而根据认知平衡理论, 我们也更容易理解“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的含义,即我们会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敌人造 成伤害的人,即使在这个人缺乏其他可爱品 质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 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为了能对特定的行为做出预测,1975年,费希伯恩 和阿泽恩在他们提出的合理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了“行动意图模式”。在他们看来,人会考虑到自 己行动的含义,大部分行动都是受意识控制的。因 此,一个人是否采取某一特定行动的最直接的决定 因素是意图。意图又取决于两种变量,一是行为者 对该行为的态度,二是行为者的主观行为规范,它 由个体所知觉到的特定的行为期待构成。“因此, 一个人的行为意图就被看作这样两个因素的某种函 授:他对于该行为的态度以及他的主观规范”。如 图
1、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2、不平衡结构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平衡理论用简单的概念与图解揭示了个人态
度变化过程,而且强调他人对于主题态度变 化的作用,在理论上有重要启发作用。
我们对人的认知、态度都不应孤立地了解
和评价,而要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去认识和 掌握,人们认识上的矛盾、人际关系上的 冲突,实际上常常与第二者、第三者或更 多的人有关。 海德平衡理论突出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 响。缺点是过于简单,只表示出关系的方 向,却没有说明这种关系的程度。
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说:“态度这个概念在当代美
国社会心理学中,也许是最有特色的和不可缺少的 概念。……它已使自己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这座大 厦的拱心石。” 社会学家托马斯和兹纳尼斯基更干脆说:社会心理 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 今天,虽然社会心理学中开拓出了越来越多的全新 的研究领域,但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依旧吸引着社会 心理学家的视线。

《态度与管理》PPT课件

《态度与管理》PPT课件
29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方法
一、认知失调理论 二、认知平衡理论 三、三阶段理论
30
研究证明,人们总是寻求:
态度与一致性
态度之间的一致以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个体试图消除态度的分歧并保持态度与行为的一致,这样才能表现得富有理
性和言行一致。 当出现不一致时会如何? 会产生一种力量使得个体回到态度与行为重新一致的平衡状态。 如何要做到这一点? 要么改变态度,要么改变行为,或者为这种差异找一种合适的理由。
认知=评估
我的主管提升了一个能力不如 我的人,这不公平。
情感=感觉
我讨厌我的主管!
行为=行动的意向
我要换工作! 我向别人抱怨我的主管!
对主管的 消极态度
态度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15
3、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针对性 相对稳定性 内隐性
16
4、态度的作用
态度影响认知与社会判断 态度影响行为效果 态度影响忍耐力 态度影响相容性
28
语义差异量表举例: 您单位的领导是:
热情 1-----2-----3-----4-----5-----6-----7 冷淡 专制 1-----2-----3-----4-----5-----6-----7 民主 严肃 1-----2-----3-----4-----5-----6-----7 活泼 被动 1-----2-----3-----4-----5-----6-----7 主动 急躁 1-----2-----3-----4-----5-----6-----7 耐心 聪明 1-----2-----3-----4-----5-----6-----7 愚昧 马虎 1-----2-----3-----4-----5-----6-----7 认真 善良 1-----2-----3-----4-----5-----6-----7 凶狠 苛刻 1-----2-----3-----4-----5-----6-----7 宽厚 自尊 1-----2-----3-----4-----5-----6-----7 自卑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理论要点:态度转变的三种理论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理论要点:态度转变的三种理论

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理论要点:态度转变的三种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1)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人们在改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2)他提出P—O—X模式
2.认知失调论
(1)费斯廷格认为,态度改变是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

(2)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观念的矛盾
d.新旧经验相悖
(3)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a.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b.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c.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识记)
(1)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2)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

(3)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

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论在社会心理学的领域中,态度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和认知失调论是三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形成、改变和维持态度,以及在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所经历的心理过程。

态度平衡理论由海德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种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

海德将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而将个体对单元两个对象的态度称为单元关系。

他认为,在一个人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或评价趋向于一致的压力。

如果个体认知系统中存在不平衡,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不适感,这种紧张和不适感会驱使个体采取行动来恢复平衡。

比如说,有一个人,他喜欢朋友 A,而朋友 A 喜欢某个品牌的手机。

如果这个人对这个品牌的手机持负面态度,那么这种认知上的不平衡就会让他感到不舒服。

为了消除这种不舒服,他可能会改变对这个手机品牌的看法,转而也表示喜欢,从而恢复认知的平衡。

一致性理论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追求认知一致性的倾向。

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努力使自己的认知元素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

当个体的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个体就会试图通过改变某些认知元素或者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来恢复一致性。

举个例子,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节俭的人,但最近却冲动地买了一件昂贵的奢侈品。

这种行为与他对自己“节俭”的认知不一致,为了恢复一致性,他可能会给自己找理由,比如“这件奢侈品品质特别好,可以用很久,算下来其实是划算的”,或者“买了这件东西能让我在某些重要场合更有自信,对我的事业发展有帮助”。

认知失调论是由费斯汀格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

为了减轻这种不适,个体通常会采取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或者增加新的认知等方式来恢复协调。

例如,一个人原本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是自己却在吸烟。

这种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会导致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失调带来的不适,他可能会选择戒烟(改变行为),或者改变自己对吸烟有害程度的看法(改变态度),比如认为“偶尔吸几根烟没什么大问题”,又或者增加新的认知,比如“吸烟能帮助我缓解压力,压力大对健康的危害比吸烟还大”。

(完整word版)认知失调理论案例

(完整word版)认知失调理论案例

认知失调理论及案例什么是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费斯廷格在1957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认知失调论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认知失调论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

他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

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

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这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产生痛苦的体验。

简单来说,认知失调指逻辑上的不一致和态度行为上的不一致,减少失调可通过三种方式:(1)改变自己对行为的认知。

(2) 改变自己的行为。

(3)改变自己对行为结果的认识。

例如,倘若抽烟导致认知失调,个体减少失调的方式是:停止抽烟,或改变对抽烟消极后果的认识。

认知失调的案例例如,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依然吸了,那样我的认知就会出现失调的现象。

或者说,一高中生喜欢上网,由于学业原因,他母亲禁止他上网,但他有了网瘾,忍不住依然那么做了,他的态度和行为发生了冲突。

当我们在商场里购物,看到一物品想要购买时,其价格却让人止步,可是自己内心爱极了,这时候,我们的认知在逻辑上产生了混乱。

我们怎么解决呢,有几种方法,一:不管他,二:想办法买下,三:考虑好结果等。

感情有时也如此,当一对情侣相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带给父母看,但是父母却不同意,怎么办?坚持爱情,还是听爸妈的话?这也是一矛盾,纠结。

他们该何去何从?认知失调理论在生活中应用颇多,解决的办法也因人而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德的平衡理论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

这种紧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

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

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简介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用处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

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编辑本段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容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

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

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

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

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

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心的不愉快和紧。

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那么,共有8种工,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如图(P-O-X关系形式):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现举例说明这种三角关系。

今有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缺点海德平衡理论的缺点是过于简单,只表示出关系的方向,却没有说明这种关系的程度。

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P.Tannenbaum)于1955年在扩展的海德的平衡理论中,提出了一致性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既注意了态度的方向,也注意了不同方向态度的强度。

以一致性理论为基础的预测比那些平衡理论作出的预测更加数量化。

一致性理论一致性理论(Consistency Theory)什么是一致性理论一致性理论是探讨与预测人在接受新信息后为保持部一致性而调整原有态度的一种理论,其提出者为和(C.E.Osgood & G.P.H.Tennenboum,1955)。

这个理论认为,人对周围各种人和事物由于不同评价而有相同或相异的态度。

这些态度之间可以是互不相干而独立的(比如,我敬佩我的老师和我喜欢打扮),但如果态度对象中的一方发出有关另一方的信息(如老师表示赞成或反对打扮),前者成为信息源,后者成为信息对象,两者以及有关两者的态度之间就有了关联。

如果人对两件事都持有的态度(正向关系),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和信息对象之间也存在肯定关系,两者完全一致,人会感到愉快,就无需改变原态度;假如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否定关系(如老师反对打扮,即负向关系),这时信息所表达的关系和人的原态度的情况存在不一致,人就会体验到冲突、不安或不快。

为达到心理上的一致与和谐,人便会从部产生动力,驱使他去调整对两件事的态度,或把对后者的肯定(我喜欢打扮)转为否定(我不再喜欢打扮),或把对前者的肯定(我敬佩老师)转为否定(我不再敬佩老师),或者不作方向上的改变而仅仅降低程度。

同样,人如果对两件事持有不同的态度,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而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表明它们之间却存在正向关系(如老师赞成打扮),这种不一致同样也会使人感到不愉快。

为在心理上达成一致,人的部动力也会去促使原态度发生改变,或肯定后者,或否定前者。

人在调整自己的态度过程是迅速完成的,自己并不明确意识到。

这种调整的结果,不仅取决于三种变量因素(即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个人对信息对象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源关于信息对象所作断言的态度)的方向(肯定或否定),而且也涉及它们的强度。

一致性理论假定,在调整中各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总量与其相对的强度成反比。

因此在调整时,虽然各种评价都有所改变,但一般不会去改变评价最强的因素。

比如,一个人是时装迷,他仅仅道听途说地知道新老师是个有学问的人,因而有点喜欢,现在听到这个新老师反对打扮的评论,她可能不会改变对打扮的态度,而变得不大喜欢这位新老师。

一致性理论的变量一致性理论提出3个变量:(1)个人对信息源的态度;(2)个人对信息源所评价的概念的态度;(3)信息源对于这个概念的论断性质。

一致性理论的应用根据一致性理论的观点,如果对产品持肯定评价,而广告中受消费者尊敬或喜欢的产品介绍人也持肯定评价,那么消费者与产品介绍人的态度是一致的。

介绍人对产品的态度具有坚定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的作用;在另一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持否定的态度,而受他喜欢的介绍人对产品的态度是肯定的。

那么这种不一致会使消费者产生认知紧。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消除认知紧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降低对介绍人的积极评价;第二,假设自己已不是真正讨厌产品;第三,改变自己已有对产品的消极评价。

其中后两种方法对广告宣传是有利的。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一致性理论的核心,就是要利用信息源影响消费者。

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现代广告中存在大量明星代言人的现象,它同时说明,在广告人物模特的使用上一定要慎重选择,尽量选用有威望、受人们尊敬、喜欢的人物。

对一致性理论的需求心理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争论,人们是力求在生活的所有领域都保持逻辑的(心理的)——致性,不追求不一致性理论和多样性。

这一争论能帮助我们了解人们旅游的基本原因,以及他们所做决策的类型。

一致性理论理论家们所要传达的基本信息是:人们几乎总是寻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安全检查和可预见性,这些我们称之为一致性理论。

任何不一致都被视为心理上的不适。

换名话说,不一致会产生心理紧,就像口渴和饥饿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便会寻找可预见性和——致性,以便减轻这种紧。

按照一致性理论理论,人们在旅游时,只会游览像迪斯尼世界、华盛顿市和国家公园等,这些相当著名的度假地点。

去海外的旅游度者将去游览英国、法国热门的地点,以及西欧其他著名旅游点。

驱车旅游假者可能只会驱车奔驰在主要的州际公路,并只会惠顾像Howard Johnsons 和McDonalds这样的连锁店。

而寻求一致性理论和可预见性的旅游者,将会惠顾提供标化住宿条件和服务的全国性连锁旅馆。

这些知名的旅游地点、公路、饭店和住宿设施为旅游者提供了一致性理论。

由于这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旅游者外出旅游时,碰到不愉快经历的风险是很小的。

很明显,一致性理论的概念可以解释一些环境中出现的情况。

狄斯耐世界、华盛顿市、国立国家公园和西欧国家,都是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连锁饭馆在离家外出的旅游者中是很受欢迎的。

大多数驱车旅游度假者通常选择标准化的、有品牌的连锁汽车旅馆的住宿设施;而许多到海外旅游的人,则往往在他们所访问的国家中寻找美国旅馆。

总之,一致性理论理论认为,人们在期望在某一件事情出现的过程中,并不希望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佛洛伊德的论点是:人们行为的基本目的是减少由不一致必造成的那种心理紧。

如果人们面临着不一致性理论的威胁,他们就会干方百计设法防止这种威胁成为事实。

如果他们不幸真的遇到了某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们就会很不舒服,并感到万分焦虑。

经历了这种感受之后:他们以后就更加谨慎,防止再出现不一致性理论。

例如,旅游者今后可能知道,要事先订票、订房或者到旅行社办理委托,只乘坐有固定班机的航空公司的飞机,或者再也不出去旅游了。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L.费斯廷格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纪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

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它最早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来的一种理论。

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

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

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

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

我们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改变态度改变自己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的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我不想真正戒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