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中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练习 1.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 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 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 由管内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 音的 音调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在元旦文艺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 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空气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3.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 男 女 则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
考点三:人耳的听声原理
变形题一:
2.(2009.烟台)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 听到声音的原理是 . 固体能够传播声音,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
考点三:人耳的听声原理
变形题二: 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 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因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 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 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贵再乘以 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 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 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变形题一: 1.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 的中间,把线的两端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 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 振动 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 长线 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变形题二: (2010.南昌)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 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所示,在上海 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 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 振动 而产生的.
声现象中考复习
知识要点
考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知识点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点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考点2.声音的传播速度 知识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 考点3.人耳的听声原理 知识点: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及双耳效应.
知识要点
考点4.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1:音调; 知识点2:响度; 知识点3:音色. 考点5.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识点1:噪声的分类; 知识点2: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考点6.声音的利用 知识点: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 考点7.超声波与次声波 知识点:超声波和次声波及应用.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速度
变形题一: 1.(2010.苏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速度
变形题二: 1.(2010.乌鲁木齐)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C ) A.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小结 1.科学探究方法:“转换法”.对于发声的物体的轻 微的振动,可以利用“转换法”将其振动放大. 2.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真空不 能传声. 3.证明真空不能传声的“钟罩抽气”实验,采用了 “科学推理法”. 4.音调一般在生活中常与“尖”联系.响度常与声音 “响”联系. 5.类比法:主要用于概念的引入和结论的得出,声波 传递能量可与水波进行对比.在区别声音传递能量和信 息时,方法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说明声音 能传递能量;而根据其作出判断的,则传递的是信息.
考点四:声音的特性
变形题一 : (2010.宁夏)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 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 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 要是指声音的(A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考点四:声音的特性
变形题一 :
2.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芳设计了如 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D)
考点四:声音的特性
变形题二: (2010.临沂)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 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 动的 频率(或快慢) 有关 。 2.(2010.柳州)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 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 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C ) A.音调高 B.频率高 C.音量大 D.音色差
考点三:人耳的听声原理
变形题三:
4.在“迎国庆”的歌咏比赛排练中,小光同学独唱 时,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录音机回放时,细心 的小光发现自己的歌声变了样,他惊奇地问其它同学, 可同学们一致说,“录音机的声音跟你自己唱出来的 声音是一样呀,没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人听自己的歌声,声音是通过固体(肌肉、骨胳) 传声,听录音机的歌声是气体传播,固体传声的 速度和效果不一样,所以有差异.
答:乙和丁的实验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发声的物体在 振动.甲的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物质,丙的 实验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中考预测 3.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 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 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小强在弹吉他,发 现吉他的弦可以弹开小纸片. (1)他们探究的问题 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 (2)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一切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3)小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手使劲敲桌 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 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 在桌面上放上小纸片或放上装满了水的碗,看纸片是否跳动或水是否抖动溢出 是: .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速度
变形题三:
2.周末同学们去效游,小王对着前面的高山大喊一声, 2秒钟后,他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则小王离高山的距离 是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解:s = vt = ×340m/s×2s = 340m
考点三:人耳的听声原理
基础例题: (2010.莱芜)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 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 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双耳效应.
A.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听声音的不同 B.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慢慢抽出,听声音的变化 C.把塑料片以不同的速度从梳子上刮过,听声音的不 同 D.吹哨子,把活塞向下慢慢拉动,听声音的变化
考点四:声音的特性
变形题三 :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 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 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考点五: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变形题三: 图1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 是( A )
考点六:声音的利用
变形题一: (2010.襄樊)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 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 信息 的道理;心脏的跳 动声是心脏 振动 而发出的.
考点六:声音的利用
变形题二: 7.(2010.鸡西)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 量的是( B )
考点五: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变形题一: (2010.南沙)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 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路面铺 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 的共同点是( A ) A.减弱噪声污染 B.缓解“热岛效应” C.绿化居住环境 D.减少大气污染
考点五: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变形题二:
1.(2010.武汉)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 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 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B )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考点五: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变形题三:
5.(2010.柳州)请按示例的要求说出控制噪声的三个 环节中的一个,并举出一个相应的实例. 示例:吸声.实例:佩戴防噪声耳塞. 答: 消声 .实例 摩托车装有消声功能的排气管 .
当堂练习 4.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 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 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 ) D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5.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 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 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 动.这一现象说明( ) B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考点四:声音的特性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变形题二 : 3.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 (1)节日里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 的 响度 大. (2)歌唱家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歌唱家的歌声 的 音色 好. (3)小女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小女孩说话声 的 音调 高.
考点四:声音的特性
变形题三 : 1.如下实验,属于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的一 项是:
当堂练习
6.(2010.南通)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B ) A.气体不能发声 B.声音是一种波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源振幅大,音调高
中考预测
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 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 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 尖上迅速拖过,可以杂一纸上画出一条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 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变形题三: (2009.杭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速度
基础例题:
(2010.荆门)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 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 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 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 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 声.
中考预测
(4)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 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A.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B.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 桌子上.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 A 是正确的. 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 桌子上.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 A 是正确的.
知识网络: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振动停止, 就停止. (2)声音的产生需要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 可以传播声音. 不能传播声音.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基础例题: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看见水花四溅,这 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 振动 . 2.鼓手打鼓,鼓面发声时,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入 人的耳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