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2
流体包裹体概念及其分类
后有关地质事件的次序和后期构造事件的物理化学条件等问题。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3)次生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2、按成因分类
( 4 )变生包裹体:变质作用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或
重结晶矿物中捕获变质流体而形成的包裹体。
变生包裹体对其主矿物而言就相当于原生包裹体,所 以很多人提出的包裹体分类方案中未将其单独作为一 类列出。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2)水溶液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2)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 富气相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3、按室温下的包裹体的物理相态分类
(2)水溶液包裹体
⑤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室温下一般为三相或以上,主要
由液相、气相和固体子矿物相组成。常见的子矿物相有石 盐、钾盐、石膏、萤石、方解石、赤铁矿、 碳酸盐、硫酸盐等,偶见硅酸盐及金属矿物。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2)水溶液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3、按室温下的包裹体的物理相态分类
(2)水溶液包裹体
②纯气相包裹体:指室温下主要为单一气相构成的包裹体。
在火山喷气、伟晶岩、矽卡岩、气成热液、沸腾等环境 条件下常见。
③富液相包裹体:室温下由液 + 气( L+V)两相组成,但液 相总体积大于气相总体积(L/L+V>50%)。 ④富气相包裹体:室温下由液 +气(L+V)两相组成,但液 相总体积小于气相总体积(V/L+V>50%)。
4、 王可勇等,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应用,2007。吉林
大学出版社
理论课 第一篇 流体包裹体研究基础理论
主 要 内 容
第二篇 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 第三篇 地质应用
第十一章典型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
• 2.盐度 • 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有两种,一种是产于IV到 VI带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和含子矿物 • 包裹体,这类属于高盐度包裹体,而在Ⅹ带石英 中的流体包裹体则盐度较低。对流体熔融包裹体 和二类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为: 流体熔融包裹体29,40wt%Na(、1~32。Owt% NaCl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28。5wt%NaCl~ 31.5wt%:NaCl,液体包裹体4.9wt%NaCl~9.1wt %NaCl。液体包裹体的盐度是从产于石英一长石 核钉英中的包裹体中测得的。
图11.5可可托海三号伟晶岩脉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A.绿柱石和I到III带的形成P-T条件;B.结晶出原生的透锂长石,箭头表示伟晶岩冷却的 趋势;C.透裡长石被锂辉石和石英所交代;D.形成原生的锤辉石和石英,相对于第V和 VI带;E.酸盐烙融体分出一个流体相,其中主要是H2O,含少量NaCl和CO2;F.硅酸盐熔融 体继续分出流体相,并且流体相又发生相分离,分出―个富含CO2流体,另一个是富含 NaCl-CO2的相,相当于第VI带或Ⅶ带;G.部分锂辉石被锂霞石+石英或锂沸石、锂云母和 石英所代替,进一 步分异到石英时,流体代替硅酸盐熔体;Bsp.β锂辉石; Pet.透锂长 石;A.Spd.锂辉石;Ecr.锂霞石
图11.2可可托海三号花岗伟晶者矿脉平面图〈据卢焕章,1997〉1.辉长岩; 2罾文象和变文象带(Ⅰ带〉;榇粒状钠长石带(Ⅱ带〉;块状黴斜长石带 (Ⅲ带〉;白云母带 (Ⅳ带〉;叶钠长石锂辉石带(Ⅴ带);1.石英锂辉石 带〈Ⅵ带、1白云母钠长石带(Ⅶ带); 1钠长石锂 云母带(Ⅷ带);10.石英 铯榴石带(Ⅸ带):11.核部块状石英坛石带(Ⅹ带);12.花岗岩带
• 表11.1 三号伟晶岩脉中的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
4、纯液相包裹体(liquid inclusion)
• 这类包裹体中只出现液体相一个相。密度比 较高(freezing识别,出现冰、气泡)。
• 由二氧化碳气和二氧化碳液相组成
• 只要稍加温,气相(VCO2)与液相(LCO2) 就会均一(≤31.1℃)。
• 常见于深变质岩、金矿之中。
8、含子矿物(daughter mineral)的 多相包裹体
• 此类包裹体:气、液、固共存。 ↓ ↓ ↓ V L D(daughter mineral) • 说明流体中溶质含量较高 • 伟晶岩、矽卡岩、斑岩型矿床较为常见
只有在低温 或 高压和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 , 密度较高。
•
5、气-液包裹体 或 气液包裹体 (vapor-liquid inclusion)
此类包裹体最为常见,包裹体中气相与液相共存。 • 由于它们的气体、液体与包裹体体积的比例变 化大,我们可以把它们进一步划分成两类: • 富气相(vapor-rich)的(气液)包裹体和富液相 (liquid-rich)的(气液)包裹体。 • 富气相包裹体: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 液体体积×100% >50% • 富液相包裹体:气液比=气体体积∕气体体积+液 体体积×100% <50%
1、异常包裹体(non-normal inclusion) ——在形成过程中捕获的是多相流体的包裹体。
2、正常包裹体(normal inclusion) ——在形成过程中捕获的是单相流体(均匀流 体)的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在天环凹陷ZT2井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81
流 体 包 裹 体 在 天 环 凹 陷 ZT 2 井 油 气 成 藏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陈 军, 郭康良, 陈 静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Ξ
摘 要: 含油气盆地油气储集层中的流体包裹体, 记录着地质历史中发生的油气运移聚集乃至破坏 事件的种种信息 , 反映了当时成矿时物理化学条件。 含油包裹体的荧光颜色反映其所含原油的演化程 度 , 储集层中存在几种不同荧光颜色的包裹体意味着油藏中有多期原油注入, 从不同荧光颜色包裹体的 多少可确定哪期油为主。 均一温度在油气成藏研究中主要用于推断油气成藏时间, 即利用它与结合油藏 的热演化史和埋藏史资料推测成藏时限 , 这是目前成藏期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荧光颜色; 均一温度; 盐度测定 1 流体包裹体概述 流体包裹体是指矿物结晶生长时被包裹在矿物 晶格的缺陷或窝穴内的成矿流体 , 其形成后由于没 有外来物质的加入和自身流体的外溢 , 是在封闭条 件下仍保留着原来成矿流体的成分、 性质, 反映的是 当时成矿时物理化学条件。 因此, 含油气盆地油气储 集层中的流体包裹体 , 也就记录着地质历史中发生 的油气运移聚集乃至破坏事件的种种信息。 一般储集层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两种形成方式 , 一是石英或其他矿物在发生次生加大时捕获了孔隙 流体形成包裹体; 二是当储集层埋深增加压力增高, 造成骨架矿物发生破裂 , 裂隙与孔隙流体之间存在 压力梯度时, 孔隙流体进入裂隙, 经后期矿物质沉淀 封堵形成包裹体。它们主要形成于流体性质发生变 化期间。 对于油层来说, 含油包裹体最可能形成于储 集层开始注入原油时, 那时含油饱和度变化最大。 基 于包裹体与石英次生加大之间的关系 , 可推断油藏 原油注入及其成藏演化的相对时间。 如果含油包裹 体发育在石英矿物的不同部位上 , 可说明油藏保存 条件好, 稳定的油层存在时间长。 2 样品采集与测试 本次工作系统采 集了 ZT 2 井 寒武系—三叠系 取心层段的 15 个储层样品, 岩性主要为砂岩 , 其中 包含 1 个白云岩样品及 4 个灰岩样品, 主要为有机包 裹体荧光观测和流体包裹体测温测盐。 含油包裹体 的荧光颜色反映其所含原油的演化程度。 橙、 黄色荧 光代表低演化程度, 绿、 白色荧光代表高演化程度。 如: 随着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增高 , 有机包裹体的颜 色愈深, 由无色→浅黄色→黄色→褐黄色→褐色→ 灰色→黑色。 根据储集层中不同荧光颜色包裹体的 空间分布 , 能恢复油藏原油的注入史, 储集层中存在 几种不同荧光颜色的包裹体意味着油藏中有多期原
流体包裹体及应用
压力 KBar
0.5 0. 95
线 等容
0.80 0 0. 6
L=V
0 50 150
曲线
气相
350
Th
Tt
温度 oC
继续升温包裹体沿原先的等容线前进
1.0
液相
Pt
等容线 (g/cc) 临界点
压力 KBar
0.5 0. 95 0.80
0 0. 6
L=V
0 50 150
曲线
气相
350
Th
Tt
温度 oC
曲线
气相
350
Tt
温度 oC
达到均一温度 (Th)时,包裹体中气泡消失
1.0
液相
Pt
等容线 (g/cc) 临界点
压力 KBar
0.5 0. 95 0.80
0 0. 6
L=V
0 50 150
曲线
气相
350
Th
Tt
温度 oC
Th 所在的等容线即为包裹体原先降温时 所经过的等容线
1.0
液相
Pt
等容线 (g/cc) 临界点
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 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 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一 部分物质。
气相 – H2O, CO2, CH4, N2, H2S 液相 - H2O, CO2, 石油
固相 – 石盐 (NaCl), 钾盐 (KCl)
赤铁矿, 硬石膏, 云母,
盐度正确
降温 至 和 L-V 曲线相交
捕获后变化 – 卡脖子-2
若一群次生包裹体 的“卡脖子”恰好发 生在 和 L-V 曲线 相交之时: 均一温度不正确 盐度正确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热动力学原理及相平衡基础
四、地质流体体系的成分类型
1.地质流体组成
在较广泛的T、P条件下,C-O-H-S体系成分特点如图(图-)各种地质条件 下流体相只占其中较小的范围,该范围以石墨(高压下是金刚石)出现为顶 界,以CO2-H2O连接线和靠近H2O-CH4的一条连接线为底界,将S看作四面体的 另一个顶点加入到C-O-H2体系中则形成SO2和H2S。以C-H2O连线为界,右边区 域的流体只有在fo2相当低时才出现,主要流体组成为:H2O+CH4; H2O+CO2+CH4 或 高温低压下CO才有意义,fo2高于相应P、T条件QFM氧逸度时才出现SO2。由于
当所考虑的变量除浓度外仅是T、P时,n取2,则F=C-φ +2 *
在包裹体研究中,所研究的包裹体其总体积和总组成在捕获 温度和冷台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200℃)之间如果保持不变, 则包裹体在捕获后的自然冷却过程或在实验室变温过程中所产生 的变化就是一个等组成—等容过程,其热力学状态沿P-T-X空间 的一条等组成—等容轨迹变化。M.Pichavant等人(1982)推出 了这个特殊热力学体系的相律表达式:F=C+1(由于体系等组成 和体积不变,C为常数)。
•NaCl -H2O 体系
① NaClH2O体系 的P-T-X 立体图
② NaClH 2O 体 系的P-
T图
③ 包裹
体相
变行
为
④ NaCl -H2O 体系 T-X
图
•H2OCO2体系
① H2OCO2体系 P-T-X立 体图
* CO2-CH4体系 * CO2-N2体系
3.三元体系
临界压力(Pa) 三相点温度(℃) 5 220.5×10 0.015 5 73.8×10 -56.6 46.0×105 -182.5 78.5×105 -72.7 33.9×105 -209.8 90.1×105 -85.3
流体包裹体
包裹体被冷冻固结—加热开始溶化的系
列照片。Serial photomicrographs of one of a plane of secondary inclusions in salt
from Palo Duro basin, Texas, at the temperatures indicated (°C). On cooling to -135°C and
石英中的次生luid inclusions in anhydrite (Sample 193-1188A-7R-2 [Piece 2, 39-41 cm] in plane-polarized transmitted light; width of view = 0.275 mm.
包裹 体的显微镜观察
合适的放大倍数 包裹体相的识别
❖液相+气相 »液相与矿物界线明显,气相色深, 气泡跳动
❖液体CO2 和碳氢化合物 »31.10的液-固相临界温度 »液体烃类包裹体色黄
包裹体特征记录 ❖充填度 ❖气体百分数 ❖颜色 ❖形状 ❖大小 ❖数量 ❖分布
包裹体特征记录 ❖充填度
F VL 100% VL Vv
❖气体百分数
N Vv 100% VL Vv
❖利用标准图谱进行估算
数量 ❖利用计数器数包裹体 ❖单位面积中包裹体的数量
分布 ❖包裹体成因的重要信息
包裹体测定方法 ❖物理特征分析 »显微热分析法----均一测温法 »爆裂测温法 ❖化学特征分析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激光拉曼光谱 »质谱法
不混溶
❖流体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热膨胀系数的 差异
子矿物 ❖流体为浓度较高流体 ❖温度下降,溶解度下降 ❖结晶形成子矿物
沿裂隙分布流体包裹体的形成
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因模式
• 产状和成因分类: 硅酸盐熔浆 岩浆热液 变质流体 海水 热卤水(包括地热水) 地下水(大气降水) 石油和天然气
地壳中存在着相当于地壳总质量3-6%的 流体;不同流体之间是可以相互循环的
●岩浆。硅酸盐熔融体,H2O<5% ●以水为主的流体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岩浆水 变质水 海水 卤水 地表水 地热水
H O-NaCl包裹体
●
泡腾现象可以发生
岩浆水-大气水混合
●
海底热液及块状硫化物矿床
Barnes,1988
海底热液: • 均一温度:180~350 ℃ • 盐度:~3.5wt% NaCl
•两相水溶液包裹体 •往往缺乏沸腾包裹体
下部网脉 上部块状矿体,均一 温度和盐度有降低趋势
黄铜矿-硬石膏壁上的热梯度
来源
搬运
相互作用
沉淀
●流体的多源性及可混溶性
●一种矿床常常不是在一种流体中形成的 ●流体是演化的: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流体的 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也随着变化
流体包裹体
地质流体、成矿流体的保存形式 ——流体包裹体
---当晶体在流体相中生长时,某些流体 可以被捕获于生长晶体的晶格缺陷中, 从而形成流体包裹体(Bodnar,2003)
总盐度:一般大于15wt%NaCl, 无子晶,冰点低至-20-~28℃
与花岗岩类伴生的Sn-W矿床
总体特征
• 均一温度:150~500℃ • 盐度: 0-45wt% NaCl
葡萄牙W-Sn 脉状矿床
• 均一温度:230~360℃ • 盐度: 5-10wt% NaCl
• 可以含CO2 • 没有沸腾现象
捕获的流体可以是液体、气体或超临界流 体;捕获流体的成分可以包括纯水、各种 盐度的卤水、气体或含气体的液体,硅酸 盐、硫化物或碳酸盐熔体
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在地学中的应用一.概述流体包裹体在矿物晶体中出现是普遍的,它几乎是和主矿物同时并由相同物质形成的。
流体充填在晶体缺陷中后,立即为继续生长的主矿物所封闭,基本没有物质的渗漏,体积基本不变。
因此,流体包裹体是原始成矿,成岩溶液或岩浆熔融体的代表。
流体包裹体作为成矿流体样品是矿物最重要的标型特征之一,通过研究流体包裹体,可为解决一些地质问题提供可靠资料[1]。
二.流体包裹体的基本概念流体是一个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流动, 并且与周围介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的物体。
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 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
根据成因, 包裹体可分为原生、假次生和次生等。
矿物流体包裹体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起初主要被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
目前, 流体包裹体的分析已广泛应用于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壳幔演化、地壳尺度上的流体迁移石油勘探以及岩浆岩系统的演化过程等地学领域。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 即是尽可能地提供准确详细的有关古流体组成的物理化学信息, 以便于建立古流体作用过程的地球化学模型[2]。
三.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流体包裹体研究是地质流体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体包裹体研究有重大进展,尤其在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方面。
随着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扫描质子微探针( PIXE)、同步加速X—射线荧光分析(SXRF)及一些质谱测定法的应用与发展,我们巳经能够较精确的测定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并且己有可能对流体包裹体中最重要的参数一重金属元素进行较精确的测定。
相对而言,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和均一温度的研究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为测温分析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而成分分析研究方法则多样化。
成分测试主要向微区方向发展,可分为显微测温(对包裹体盐度的测试)及包裹体成分的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又可分为三类,即非破坏性单个包裹体的成分分析(如红外光谱法),破坏性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如激光等离子光谱质谱法)和破坏性群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如色谱—质谱法)。
流体包裹体课件ppt
1、熔融包裹体(melt inclusion)
熔融包裹体也称为硅酸盐包裹体
(silicate inclusion),可以分为:晶质熔融 包裹体(crystalline melt inclusion)和非晶 质熔融包裹体(amorphous melt inclusion)。
非晶质熔融(硅酸盐)包裹体也可以
⑵ VCO2与LCO2的均一化温度(ThCO2)一般<31.
第二章流体包裹体(Fluid inclusion)
(三)、物相分类(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phase)
分类依据:在成因分类基础上,根据现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所见到的包裹体中所 出现物理相态及组合来进行的分类。
Na2CO3: -3℃;
④ 溶解的先后: 先溶解,
后溶解;
P136—137 图9-3,图9-4。
镜下的鉴定工作是我们研究流体包裹体的基础。
非晶质熔融(硅酸盐)包裹体也可以称为玻璃质包裹体(glass inclusion)。
4、子矿物(D— daughter mineral)
2)气+液→加温→气体变大,液体变小→液体消失→均一为气相(等容线下部)。
有机酸的脱酸反应会涉及CO2、CH4等气体,直接影响到成矿体系的Eh条件。
主要研究成岩成矿的年龄。
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找出成 富气相(vapor-rich)的(气液)包裹体和富液相(liquid-rich)的(气液)包裹体。
会形成水石盐(NaCl·2H2O),据其熔点,求盐度。
矿的规律性(根本原因的外部表现的集 1℃(纯二氧化碳的均一温度为31.
• 一个矿床的形成,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方
面的控制条件:地质条件(地层、构造、
地球化学 第7讲(1)-流体包裹体
最常见流体包裹体的矿物为:石英、萤石、石盐、方解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白 云石、重晶石、黄玉和闪锌矿。
流体包裹体长径一般小于100μm,常为10μm。
矿物包裹体可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球化学体系,这包括:
(1)均一体系:包裹体形成时,捕获在包裹体内的物质为均 匀相。
原生包裹体
变生包裹体
(1)晶面出现凹凸不平形成包 裹体:
这是由于晶体的培养基供应不均匀, 影响晶体的点、线、面均匀发育的 结果。 又分成两种情况,当晶体快速生长 时,培养基供应充足部位先生长, 而供应较少或来不及供应处则形成 空洞,在一个晶面上出现多孔的树 枝状;
当晶体慢速生长时,培养基供应不均匀,会形成 多孔层与致密层相间,致密层暂时封闭培养基, 从而捕获了包裹体(图a),构成层状包裹体。这 种情况在天然水晶和长石中是常见的。
(2)晶体的生长螺旋形成的 包裹体 :
在人工合成的水晶中可见 到,在相邻的大生长螺旋 之间,有时也在生长螺旋 中心,常常形成流体包裹 体。
在绿柱石晶体中常有平行于c轴的细长管状包裹体,它是沿生 长螺旋中心形成的。 如果某些螺旋比另外一些螺旋生长得快,则晶面粗糙,形成许 多带角的凹沟,后来的生长层将它盖上,可形成负晶形包裹体。 这种包裹体通常比较大,呈孤立或随机分布状产出。
沉积岩、变质岩的包裹体研究、包裹体年代学等与国外还有差距。
第二节
流体包裹体的概念和分类
一、矿物中包裹体的定义
矿物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 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 与主矿物有着相界限的那一部分物质。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 二 颗粒载法的制备 • 筛选样品,测温,观测用。 制备方法P91。 • 三 抛光片的制备 • 两面抛光 高度抛光 厚度0.2㎜—0.5㎜。
切晶体中P平行C轴。 • 抛光法制备工艺程序 切片、粗磨、细磨、抛光、粘片、另一面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 四 显微测温样品的制备 • 把抛光片从载玻璃上卸下,破碎成小片。 • 五 爆裂法测温样品的制备 • 破碎 筛分和提纯-单矿物(0.2㎜—0.5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获得成岩成矿的可靠信息 可测T、 P、C、D (密度)、盐度 、同位 素组成 pH Eh粘度 年龄等。 找矿勘探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二节 包裹体的成因与分类
• 一般认为只有符合均匀体系,封闭 体系和等容体系这三个基本条件的 包裹体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六节 组分和盐度的估测方法
一、冷冻法 (一)H2O-NaCl (二) H2O-NaCl-CO2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新疆阿合奇县布隆 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成矿机理探讨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1.矿床地质特征 2.流体包裹体研究 3.微量元素特征 4.同位素分析(氦、氩同位素、硫同位素、 碳、氧、氢同位素 ) 5.成矿作用
和掌握。包裹体常见的相态特点:
(一)水溶液+气泡 (二)液体CO2和碳氢化合物 (三)子矿物 (四)熔融包裹体中的玻璃质,结晶质和气相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三、包裹体特征的记录和描述
(一)充填度(F)和气体百分数(N) (二)颜色 (三)形状 (四)大小 (五)数量 (六)分布 (七)包裹体定位和记录格式
第三章流体包裹体
第五节 温度的测定方法
流体包裹体实验
红宝石中的金红石针
棕色蓝宝石
内容
包裹体概念与研究历史 研究用途 包裹体分类 包裹体研究内容与方法 包裹体研究包裹体在Fra bibliotek藏地球化学中的
应用
三、流体包裹体分类
(1)根据矿物捕获流体的种类分为从均匀流体中捕 获的包裹体和从非均匀流体中捕获的包裹体两类; (2)根据成因分为原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假次 生包裹体以及变质作用形成的变生包裹体四类;
3. 等容体系。包裹体形成后,体积基本恒定 不变,保持等容体系的特点,因而可以利用 各种与之有关的物理化学相图。
第十六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南昌, 2010.10
1.热液成矿系统中的流体包裹体; 2.岩浆过程中的流体作用; 3、变质过程中的流体作用; 4.沉积、油气成藏过程中的流体作用; 5.构造运动与流体作用; 6.流体包裹体分析实验新技术、新方法
(3) 根据包裹体的物理相态可以分为固体包裹体、 热水溶液包裹体和熔融包裹体三类。热水溶液包裹体 可以进一步分为纯液相包裹体、纯气相包裹体、富液 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 含液体CO2包裹体和有机包裹体7大类,而熔融包裹 体还可以分为非晶质熔融包裹体、晶质熔融包裹体和 熔融-溶液包裹体3类。
9、对于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要注意区分捕虏矿物 与子矿物,鉴定子矿物的种类。第一,检查某一世代 的各种不同粒度包裹体中相的比例是否基本稳定,因 为捕获的有稳定液/固比例的捕虏矿物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捕虏矿物与它们的主包裹体相比,往往异常地大。 一般来说,地质样品中单个的包裹体内只能有一种矿 物发育成一个晶体,出现最普遍的是强碱性卤化物, 特别是NaCl和KCl。从光学性质来看,二者都是均质 体,并具有典型的立方体晶形,而其它盐类矿物都是 非均质体,呈板状、板条状、针状或纤维状。
流体包裹体——精选推荐
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原理、⽅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向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应⽤于流体包裹体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单个包裹体⾮破坏性分析,并可定量获取包裹体中成分含量,因⽽受到⼴⼤流体包裹体研究者的青睐。
尽管国内外已有⼤量关于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的研究⽂章和数据报道,但⽬前仍有⼀些研究者和分析测试⼈员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够了解,甚⾄在发表⽂章报道时出现错误的解释。
笔者等根据多年的实验分析和研究经历,介绍了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法,并提出⼏个有关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的关键问题与⼴⼤同⾏探讨,同时指出了该技术今后的研究和发展⽅向。
1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历史回顾Rosasco等(1975)最早发表了天然流体包裹体的拉曼分析结果,接下来是Rosasco和Roedder(1979)及Dhamelincourt等(1979)⼈的报道,随后Beny等(1982)和Touray等(1985)分别发表了关于流体系统和拉曼光谱分析⽅法更全⾯的研究成果。
这些报道不仅指出了这种新⽅法在流体包裹体分析的可能性,也为⽤有效截⾯积进⾏流体包裹体定量分析指明了道路。
Schr¨otter和Kl¨ocner(1979)的⽂章对流体组成的截⾯积进⾏了讨论,尽管地球科学的拉曼分析⼯作者经历了10多年才完全理解它的内容,但这篇⽂章却是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发展历程上的⼀个重⼤突破(Dubessy等,1999)。
最初将拉曼光谱仪应⽤于流体包裹体是Pasteris等(1986)以及Burke和Lustenhouwer(1987)。
Wopenka 和Pasteris(1986,1987)、Seitz等(1987),特别是Pasteris等(1988)系统地讨论了仪器的局限性和最优分析条件。
在流体包裹体显微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技术尝试初期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作是Kerkhof(1988)关于CO2—CH4—N2体系的研究,同时也包括Dubessy等(1989)的评述,这篇评述包括讨论和对C—O—H—N—S 流体分析的必要校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先用中低倍物镜宏观观察,寻找包裹体,研究包裹体 群的整体分布特征,判别成因,确定FIA等。
2)再用高倍物镜放大观察局部包裹体,识别相态类型, 观察显微测温相变等。
3)观察时需来回转动微调旋钮,寻找处于不同焦平面的 包裹体,或在相变过程中寻找移动的物相。若包裹体较大 ,则中倍物镜效果好于高倍物镜。
1.可孤立分布(相邻FI之间的距离大于5倍FI的直 径),个体较大,可群状随机分布,形态较规 则,可呈负晶形;
2.可平行主矿物的某一生长要素来分布,如生长 环带、晶棱、晶体生长面、双晶面等。
钠长石原
生包裹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单s C斜hin辉a Un石iver原sity生of G熔eos融cien包ces裹(Wu体han)
次生包裹体是主矿物形成之后,捕获的与形成主矿物无关的后期流 体。只能反映主矿物形成后,经历过的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22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2.成因类型的鉴定
原生包裹体的鉴别:
原生FI 2)假次生(Pseudosecondary)
假次生FI
主矿物生长过程中,由于构造活动或应 力作用,晶体产生裂隙,热液进入其中 ,封存后形成包裹体。由于晶体的继续 生长,这种包裹体发育在颗粒内部,沿 愈合的裂隙分布,不切穿整个颗粒。能 反映主矿物形成条件。
石英晶体中的原生、假次生和次生 包裹体示意图
二、观察手段
1.光学显微镜 与观察岩石薄片时的区别: 常用高倍数(400-500倍),加聚光镜, 上偏光用的少。 测温时用测温物镜镜头(长焦距)。
用途: 包裹体研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 成因判别,相态观察,显微测温等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6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产地:纳米比亚Hakos 主矿物:两期石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外壳 内核
13
碳酸盐角砾岩
Cal:方解石; Dol:白云石; cem:新形成的碳酸盐细粒胶 结物; rhomb:新形成的具有韵律生 长环带的晶体 ; detr: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碎屑 颗粒;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12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阴极发光图像(CL)
可使用加装了阴极发光探头的扫描电镜(SEM),或光学 显微镜下(OM)进行。能区分不同期次的同种矿物。颜色 和亮度等受到致发光的微量元素控制。 西藏甲玛斑岩铜矿花岗斑岩石英斑晶 小心高温。
9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红外显微镜下不透明矿物内的包裹体 硫砷铜矿
黄铁矿 黑钨矿
赤铁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10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严格的判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29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中-低倍物镜)
1.观察流体包裹体的分布情况
群状随机分布、孤立分布、形态较规则较大——原生FI 线状分布(面状分布)时:
度减薄或加厚。 2)抛光:双面抛光,越光越好,无盖玻片。 3)温度:制片过程需始终避免升温,60-80℃以下。 4)粘接:易于脱卸的树胶 (有机溶剂浸泡,不能加热) 。 5)方向:解理发育的矿物磨片方向应垂直解理。可直接
用矿物沿解理开裂的碎片研究包裹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4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石英晶体中的原生、假次生和次生 包裹体示意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19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20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18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原生FI 3)次生(Secondary)
次生FI
假次生FI
主矿物形成之后,由于后期构造活动或应力 作用,沿矿物裂隙进入的热液在重结晶过程 中被捕获,常沿愈合的裂隙线状或面状分布 ,可切穿矿物颗粒。不能反映主矿物形成条 件。但有自己的地质意义,如研究油气迁移 的热演化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14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5.背散射电子图像(BSE)
电子探针仪(EPMA)和扫描电镜(SEM)均可进行。 以明暗度直观表征矿物的主量元素成分差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一、样品制备
1.采样
地质上要有代表性, 针对想解决的问题, 采集流体包裹体可能 丰富的样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3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2.磨片
与普通岩石薄片的区别: 1)厚度:更厚,100-300μm(0.1-0.3mm),可据透明
3.标记
素描-扫描相结合: 标记出裂隙、生长环带、
颗粒边界等矿物特征,以及流 体包裹体丰富的位置。
可在包裹体分布形态图上 ,注明编号、大小、相态、温 度等信息。
以便寻找和归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5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流体包裹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徐耀明
Email: ymxu@ QQ: 1420138022
第二章 岩相学研究
一、样品制备 二、观察手段 三、包裹体成因分类及鉴别 四、包裹体物相分类及鉴别 五、流体包裹体共生组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2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23
原生的严格判别标准(Goldstein and Reynolds, 1994; Goldstein, 2003):
原生包裹体分布在岩相学上与生长环带等生长要素相 关,如分布平行于生长环带或晶面。生长环带则可以透射 光下的颜色以及正交下的消光等光学特征的变化,以及背 散射,阴极发光等图像下的变化表现出来。
次生包裹体的鉴别:
1.沿裂隙、裂面定向成群出 现,呈线状或面状分布;
2.往往形态不规则,且体积 较小。
3.分布方向常与主矿物生长 要素无关,切穿所有生长环 带,切割或穿出主矿物颗粒 边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25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3)次生包裹体(secondary inclusions)S型
4)成因不明(indeterminable)I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16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原生FI 1)原生(Primary)
认为错误的原生判别标准有:孤立分布,除非同时包 裹体体积大;负晶形,在很多次生包裹体中存在;三维随 机分布,可能是很多愈合裂隙叠加产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24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与主矿物同时形成,包裹的流体 可代表主矿物形成时的流体和物 理化学条件。常为孤立状或群状 分布,平行生长要素的线状、面 状分布。
石英晶体中的原生、假次生和次生 包裹体示意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17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学院
26
School of Earth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假次生包裹体的鉴别: 1.分布规律、个体特征等与次生包裹体相似; 2.但不会穿出主矿物的颗粒边界,只终止于主矿物内的某一位置上。
假次生的严格判别标准(Goldstein and Reynolds, 1994; Goldstein, 2003): 任何裂隙都有可能终止于矿物内部某一位置,即没有切穿矿物颗粒,也可 能是次生。假次生包裹体必须终止于某一生长环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