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 Baidu bibliotek
三、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及 目标取向
基本原则:一是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坚持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基础,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扶持种粮大户、土 地股份合作社和多种形式的粮食生产服务组织,提升粮 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农民主体,多方参 与”的粮食规模化经营格局。二是规模适度,集约高效。 因地制宜指导粮食规模化经营主体选择合适的作物和模 式,并根据物质装备条件,合理确定粮食经营规模,提 高单产和规模报酬,做到规模适度,集约高效。三是政 府引导,有序推进。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有效服 务、规范管理,保证粮食规模经营工作的有序推进。
经营土地的最适规模就是专业农户种田的 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时生产经 营的规模。计算公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户均人口/亩均收益。 适度规模区间的下限是专业农户种田的家 庭经营收入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时的 规模。计算公式: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户 均人口/亩均收益。 适度规模区间的上限是不突破专业农户种 田最大投资能力和最大经营能力时的规模。 计算公式: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户均 人口/最低投入回报率(25%)/亩均现金成本。
目标取向:首先,是要通过实现集中成片、 集约高效的规模种植,提高粮食的产出率和商 品率,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商品粮源;其次, 是要通过实现粮食的规模效应,增加经营主体 的经济收入;第三,是要通过实现大规模的农 机作业,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和 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显著增强;第四,是要通过 培养造就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影响的粮食 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分工分 业,逐步消除农业兼业化,从根本上解决“谁 来种粮”和“可持续种粮”的问题。
运行机制:主要依托县乡基层农技部门和农机、 植保专业合作社等提供的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 水稻、小麦播种前,广汉市农技部门为其提供品 种选择指导;由当地农机大户廖兴华的农机专业 合作社为其提供土地耕整,小麦机播、机收和水 稻育秧、机插秧、机收、粮食转运等服务;日常 的苗情长势监测、肥水管理、防治病虫等措施由 黄明水制定,付费聘请附近农民为其提供施肥、 浇水等服务,植保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病虫害统 防统治服务。小麦、稻谷收获后转运到当地粮站 寄存,在那里统一晾晒并入库,需要资金时从卖 粮款中支取。
适度规模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工业化、城 镇化的推进、农民数量的减少和生产条件的改 善,而不断扩大。从现阶段各省的生产实践来 看,100亩到300亩之间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 场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活力,占的比重最大。 1994年浙江省种粮大户的耕地适度经营规 模普遍为15-20亩(复种指数215%),户均 收入为3810元,2013年种植粮食的家庭农场 平均经营耕地在300亩左右,户均年收入约20 万元;毗邻的上海市松江区,种植粮食的家庭 农场平均规模为113亩,户均年收入约15万元。
一、为什么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传统的粮食生产形式与现代农业发展出 现了不适应、不匹配、不协调的三大矛盾: 一是家家包地、人人种田的一家一户细小 分散的“超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发 展不适应;二是务农种粮“副业化”、 “兼业化”现象日益突出,与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的战略定位不匹配;三是种粮效益 低下,与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不协调。
“三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缺 乏、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小 规模种粮“高成本、低效益”的问题越来 越突出,耕地撂荒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对改善农业基 础设施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加快耕地流 转、扩大种植规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 社会化服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
因此,必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大力 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这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必然趋势、战略方向和现实选择,更 是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根本路径。今后, 农业的支持要素应向适度规模经营聚集, 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的工作应以此为重要 抓手和平台,合力加以推进。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 关键问题探讨
四川省农业厅粮油处 刘代银 2014年7月·成都
一、为什么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二、粮食规模经营中“适度”的判定依据
三、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及目标取向
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及发展方向
五、四川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六、怎样加快推进四川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二、粮食规模经营中“适度”的判定依据 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源于规模经济,指 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条件下, 适度扩大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使土地、 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趋向合理, 以达到最佳经营效益的活动。不能充分利 用各要素的潜力但仍能保证经营者实现最 低利润目标的经营规模是临界经营规模, 能够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力以获得最大经 济效益的经营规模是最佳规模;介于临界 规模与最佳规模之间的就是适度规模。
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及发展 方向 主要类型:土地租赁型、农户合作型和统 一服务型。 土地租赁型: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 企业带动模式。 农户合作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农场 模式。 统一服务型:专业合作社服务、全程委托 代理模式。
1、土地租赁型:是由一些熟悉粮食种植 技术并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资金实力的 农户、业主或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较 多的土地经营权,集中耕种实现粮食的规 模生产。这种模式经营形式灵活,有利于 激励生产者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对农业的投资积极性较高,并对投资回报 精打细算以期获得较高收益;有利于主动 采用农机作业。
典型实证分析:以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种粮 大户黄明水为例 组织形式:黄明水通过村、组牵头与农户自愿 协商,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有偿 集中耕地1260亩,每年大春种水稻,小春种 小麦,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 职责权益:流出耕地的农户从黄明水处获得耕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用费(每亩700元左 右),享受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 补贴;黄明水享有在流转耕地上种植粮食的 全部收益,自负盈亏,同时享受省上和当地 的种粮大户补贴。
三、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及 目标取向
基本原则:一是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坚持以家庭承 包经营为基础,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扶持种粮大户、土 地股份合作社和多种形式的粮食生产服务组织,提升粮 食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构建“农民主体,多方参 与”的粮食规模化经营格局。二是规模适度,集约高效。 因地制宜指导粮食规模化经营主体选择合适的作物和模 式,并根据物质装备条件,合理确定粮食经营规模,提 高单产和规模报酬,做到规模适度,集约高效。三是政 府引导,有序推进。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有效服 务、规范管理,保证粮食规模经营工作的有序推进。
经营土地的最适规模就是专业农户种田的 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时生产经 营的规模。计算公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户均人口/亩均收益。 适度规模区间的下限是专业农户种田的家 庭经营收入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时的 规模。计算公式: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户 均人口/亩均收益。 适度规模区间的上限是不突破专业农户种 田最大投资能力和最大经营能力时的规模。 计算公式: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户均 人口/最低投入回报率(25%)/亩均现金成本。
目标取向:首先,是要通过实现集中成片、 集约高效的规模种植,提高粮食的产出率和商 品率,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商品粮源;其次, 是要通过实现粮食的规模效应,增加经营主体 的经济收入;第三,是要通过实现大规模的农 机作业,推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和 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显著增强;第四,是要通过 培养造就一批善经营、懂管理、有影响的粮食 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进一步推动农村的分工分 业,逐步消除农业兼业化,从根本上解决“谁 来种粮”和“可持续种粮”的问题。
运行机制:主要依托县乡基层农技部门和农机、 植保专业合作社等提供的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 水稻、小麦播种前,广汉市农技部门为其提供品 种选择指导;由当地农机大户廖兴华的农机专业 合作社为其提供土地耕整,小麦机播、机收和水 稻育秧、机插秧、机收、粮食转运等服务;日常 的苗情长势监测、肥水管理、防治病虫等措施由 黄明水制定,付费聘请附近农民为其提供施肥、 浇水等服务,植保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病虫害统 防统治服务。小麦、稻谷收获后转运到当地粮站 寄存,在那里统一晾晒并入库,需要资金时从卖 粮款中支取。
适度规模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工业化、城 镇化的推进、农民数量的减少和生产条件的改 善,而不断扩大。从现阶段各省的生产实践来 看,100亩到300亩之间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 场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活力,占的比重最大。 1994年浙江省种粮大户的耕地适度经营规 模普遍为15-20亩(复种指数215%),户均 收入为3810元,2013年种植粮食的家庭农场 平均经营耕地在300亩左右,户均年收入约20 万元;毗邻的上海市松江区,种植粮食的家庭 农场平均规模为113亩,户均年收入约15万元。
一、为什么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传统的粮食生产形式与现代农业发展出 现了不适应、不匹配、不协调的三大矛盾: 一是家家包地、人人种田的一家一户细小 分散的“超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发 展不适应;二是务农种粮“副业化”、 “兼业化”现象日益突出,与确保国家粮 食安全的战略定位不匹配;三是种粮效益 低下,与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不协调。
“三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缺 乏、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小 规模种粮“高成本、低效益”的问题越来 越突出,耕地撂荒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对改善农业基 础设施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加快耕地流 转、扩大种植规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 社会化服务的期盼越来越迫切。
因此,必须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大力 推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这是现代农业发 展的必然趋势、战略方向和现实选择,更 是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根本路径。今后, 农业的支持要素应向适度规模经营聚集, 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的工作应以此为重要 抓手和平台,合力加以推进。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几个 关键问题探讨
四川省农业厅粮油处 刘代银 2014年7月·成都
一、为什么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二、粮食规模经营中“适度”的判定依据
三、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原则及目标取向
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及发展方向
五、四川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六、怎样加快推进四川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二、粮食规模经营中“适度”的判定依据 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源于规模经济,指 在一定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条件下, 适度扩大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使土地、 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趋向合理, 以达到最佳经营效益的活动。不能充分利 用各要素的潜力但仍能保证经营者实现最 低利润目标的经营规模是临界经营规模, 能够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力以获得最大经 济效益的经营规模是最佳规模;介于临界 规模与最佳规模之间的就是适度规模。
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途径及发展 方向 主要类型:土地租赁型、农户合作型和统 一服务型。 土地租赁型: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 企业带动模式。 农户合作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农场 模式。 统一服务型:专业合作社服务、全程委托 代理模式。
1、土地租赁型:是由一些熟悉粮食种植 技术并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资金实力的 农户、业主或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较 多的土地经营权,集中耕种实现粮食的规 模生产。这种模式经营形式灵活,有利于 激励生产者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对农业的投资积极性较高,并对投资回报 精打细算以期获得较高收益;有利于主动 采用农机作业。
典型实证分析:以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种粮 大户黄明水为例 组织形式:黄明水通过村、组牵头与农户自愿 协商,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有偿 集中耕地1260亩,每年大春种水稻,小春种 小麦,已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 职责权益:流出耕地的农户从黄明水处获得耕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使用费(每亩700元左 右),享受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 补贴;黄明水享有在流转耕地上种植粮食的 全部收益,自负盈亏,同时享受省上和当地 的种粮大户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