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的探讨

摘要:高校体育在人才培养中就理所当然地承担起了强健学生体魄的光荣任务。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现今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探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着重研究和探讨了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革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未来设想,以促进普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01-0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创新中逐步完善,取得了很多可喜的进步,比如终身体育思想进入课堂,全民健身计划给学校体育带来的良好影响。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则是体育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方法改革其中心环节应当是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体育成绩评定的改革。

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比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针对性不强,原有的部分传统内容从小学到大学,从男生到女生都相差无几。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学的成绩评定不太科学,过分重视竞技运动,轻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终身体

育思想、养成终身锻炼习惯、提高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均缺乏很好的措施与办法,高校体育在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方面还流于形式与口号。现有的师资队伍未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滞后,课程发展能力欠缺和课程意识淡薄。另外,有效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比例小。不能很好地转变学生思想,形成正确的体育观,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健康教育,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没有养成等。

体育理论教学滞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实践轻理

论的教学模式,体育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理论知识传授所占的比例,单纯强调提高学生体质,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观念无法在学生心目中深入,体育意识淡薄,缺乏自我锻炼意识,导致观念滞后。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技能起着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缺乏理论知识势必会影响学生技能的掌握。

三、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设想

1、进一步明确现阶段高等学校体育所应担负的任务,树立新型的体育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体育是培养2l世纪人才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育人的总目标服务;二是从未来着眼,终身体育观念取代一些教育的观念,把教育的目的放在培养智能即运用知识的能力上。用掌握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指导自身的锻炼;三是高等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要面向社会,着眼未来,与社会实际现状相结合,注意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

养,发挥学生思考、判断、自己负责的主体能力,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体现自己的才能,从中获得效益,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

2、加强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各高校应加强体育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除对不同等级的体育课程分别给予起动经费和奖励的同时,重点要加强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入,以尽快地改善我国普通高校现代化体育教学设施落后的状况,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现代体育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体育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增强凝聚力,发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增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把物质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奖励及时,形式多样化;培养激励机制:给教师业务提高的机会,如攻读硕士学位、参加裁判等级考试、选派进修等,满足其对专业文化学习的需求;第三,加强体育硬件建设,增强对体育教师的吸引力;第四,创造良好的培训条件,提供多种形式、多层次、多专题的培训活动,重视学科梯队的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第五,每学年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教学、科研、业务进修、思想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全面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四、结论

高校体育除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同时,还要加强学

生对体育认识的提高,培养健康意识,并掌握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生命的延续打下良好基础。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培养未来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工作,其中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考核评价等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规格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应主动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和需要。

参考文献

[1] 周斌星.谈高校体育课成绩评定[m].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6):106-108.

[2] 卢虹等.关于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技,2002,(2).

[3] 张孝荣.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辽宁财经学院学报,20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