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指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产量的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如折旧费、财产保险费、广告费等。(与产量没有直接联系)
1、固定成本的特点
(1)总额的不变性
不论产量是否变动,成本总额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2)单位额的反比例变动性
当产量变动时,单位固定成本将随产量的变动而成反比例变动。
2、固定成本的性态模型
一、混合成本的定义
混合成本存在的必然性: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采用了“是否变动”与“是否正比例变动”双重分类标志;
不论哪个标志在前,分类的结果都必然产生既不属于固定成本也不是变动成本,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一)定性分析法
1、工程技术法
也叫技术测定法,根据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术测定来划分固定和变动成本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工程技术人员测定有关成本项目的消耗量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把与产量相关的各项标准成本汇集为单位变动成本,与产量无关的各项成本汇集为固定成本总额。
2、账户分析法
根据各个成本项目及明细项目的帐户性质,通过经验判断,把那些与变动成本较为接近的,划入变动成本;把那些与固定成本较为接近的,化为固定成本。至于不易简单地划入变动或固定成本的项目,则可通过一定比例将它们分解为变动和固定的两部分。
⑵计算b值。即根据高低点坐标值确定一条直线,并认为该直线可以代表该混合成本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规律,则该直线的斜率就是该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b。该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为:
最高点成本-最低点成本y1-y2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思考题:1.在管理会计中,为什么要对成本进行多重的分类?2.成本是如何按经济用途分类的?其优缺点是什么?3.什么是成本性态?在管理会计中为何要将成本按其习性进行分类?如何分类?4.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什么是混合成本,它通常包括哪些基本类型?为什么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6.什么是高低点法?简要说明高低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性、优缺点及应用步骤。
7.什么是变动成本法?其基本特点是?8.两种成本计算法对分期利润有何影响?9. 有人说:“变动成本法最符合费用与收益相配合这一公认会计原则”,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练习题1.设某厂维修费用的历史数据如下:要求:(1)用高低点法进行维修费用的分解;(2)用回归直线法进行维修费用的分解;(3)如果计划期的业务量为70千小时,那么,维修费用总额将为多少?2.假定某公司19××年只产销一种产品,其产销量、价格和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计算该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2)分别用两种成本法计算本年度的期末存货成本;(3)分别用两种成本法编制该公司19××年度的损益表;(4)试解释用两种成本法计算税前净利不同的原因。
3.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最近3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销售量分别为1000件、1000件和1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该产品单位售价10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为40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为12000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每年为20000元(为简单起见,假设无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要求:(1)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三年的损益表(分别年份编制)。
(2)为什么按两种成本法计算的各年度税前净利不同?1.在上述第3题中,将甲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改成如下数字:其他资料不变。
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编制该公司连续三年的损益表(分别按年编制);(2)为什么用两种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不同?5.设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200000件和18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60000件和210000件。
管理会计一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课堂练习
①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的变动同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 系。
② 按成本性态分类,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 本和混合成本。
③ 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中最主要的方法有高低点法 、散点图法、回归直线法。
酌量性固定成本
设计变动成本
按成本 性态分 类
变动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 阶梯成本
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
产品成本
工程分析法
混合成本 账户分析法 的分解 合同确定法
历史成本分析法
非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
期间成本
变动成本
第二节 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预测
混合成本的分解是指在成本性态分类基础上,按一 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混合成本中的固定和变动因素分 解出来,分别纳入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中。
2、阶梯成本(P58) ②
当业务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成本总额固定在一 定的水平上保持不变;当业务量超过一定范围,成本总 额跳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又在新的范围内保持不变。 如整车运输费、企业的运货员、质检员的工资等。
成本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固定成本的特点
➢ 特点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 ②
固定成本的特点
➢ 特点2: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②
固定成本的分类①( P56)
➢ 根据固定成本的支出数量是否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 行为的影响,可将固定成本进一步分类,如果不受影响, 则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反之,如果受影响,则为酌量性固 定成本。
有代表性,容易导致较大计算误差。
成本特性和变动成本法
02
(X3, Y3)
03
V
04
F
05
(X4, Y4)
06
(X5, Y5)
07
回归分析法的应用
回归分析法
一、定义: 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额
二、公式: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M = SuX - VuX =固定成本+利润 = F + P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位-单位变动成本 m = Su - Vu
边际贡献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非生产成本
税前利润:
2
销售收入
5
减: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的)
3
减:变动生产成本
6
税前利润
1
变动成本法(方式二)
4
营业边际贡献
在损益表上可以比较两种成本法得出的不同 结果:
当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高于变动成本法计算出的营业利润。 在产销平衡时: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罚计算出的营业利润相等. 当销售量大于生产量时,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低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固定制造费用只与会计期间发生关系,跟期间配比.
四.损益表
销售收入-销售生产成本=销售毛利
1
销售毛利-非生产成本=税前利润
2
全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方式一)
销售收入
减:全部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减:固定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
二,定义:
1.全部成本法(财务会计)
全部成本法又称为吸收成本法,它是指将一定期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而耗用的所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都计入产品成本中去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管理会计
二、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概念 : 变动成本的基本特性也是有条件的。其条
件性表现在变动成本与成本动因之间成正 比例变动的关系(即完全的线性关系), 通常也只有在一定成本动因范围内存在。 超过这一成本动因范围,两者之间就不一 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即表现为非线性联 系)。
二、成本的分类
按成本与其成本动因的关系分类 :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三、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成本在决策制定中的作用 成本在制定计划和业绩评价中的作用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在管理会计的实践中,成本按性态分类是 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成本动因来归 属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成本金额。所以, 这一节重点讲述成本性态及其分析。
变动成本的习性有两个基本特点: (1)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
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变动成本不会受业务量的增减变
动影响,它是保持不变的。
二、变动成本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的分类 : 变动成本也可进一步区分为:设计变动成本和酌
量性变动成本。设计变动成本是由产品的工艺设 计所确定的,只要产品设计及工艺技术不改变, 成本就不会变动,所以不受企业管理部门的影响。 酌量性变动成本通常受管理部门决策影响,有很 大的选择性,如按销售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支出的 销售佣金、技术转让费等,这些成本的显著特点 是其单位变动成本的发生额可由企业最高管理阶 层决定,如销售佣金计提的百分数即由经理所定。
学习要求
了解成本的含义和成本的三种基本分类 重点掌握成本的性态分析和混合成本的各种分
解方法 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原理在经营预测、经营决策
和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涵义、变动成本法与完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计算-管理会计
多步骤分析程序大致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三节 成本性态分析的应 第三节 用
1,将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 合成本三个部分,分别用a,bX,Y1表示. 2,对总成本中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建立 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Y1=a1+b1X 3, 将混合成本分解出来的固定成本,变动 成本汇集于原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建 立总成本性态模型: Y=(a+a1)+(b+b1)X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一节
图2-3 半固定成本性态
成本
0
产量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一节
2.半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是指在没有业务 量的情况下仍发生一定的初始量,当有业务量发 生时,其发生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
图
成本
半 变 动 成 本 性 态
变动成本部分
固定成本部分 产量
0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一节
图2-2 变动成本性态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0
产量 0 产量
第一节 成本的分类 第一节
我国企业可将那些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与产 量成正比例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外部加工费, 外购半成品,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费和计件工资形 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以及与销售量成正比例的销售 费用等列入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可进一步划分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和酌 量性变动成本. (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受客观因素 决定,数额由技术因素决定的那部分变动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指单位成本不受客观因 素决定,企业管理者可以改变其数额的那部分变动 成本.
2
(∑ X ) 2
∑Y ][n ∑ Y ( ∑ Y ) ]
2 2
3,通过微分极值法(过程略),得出回归直 线方程中的a,b值公式: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公式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总成本的函数模型在相关范围内,总成本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Y=a+bx;其中,y代表总成本,x代表业务量,b代表固定成本总额半变动成本高低点法根据历史资料中业务量最高和最低期的成本数据,来分解成本的方法,叫高低点法;由于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因而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Y=a+bX其中,Y代表一定期间某项混合成本总额;X代表业务量;a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单位变动部分;计算顺序:先算b,再求a=y高-bx高或a=y低-bx低用高低点法来分解成本十分简单,但由于选用的资料有限,因而计算的结果不是很准确;二.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如下:完全成本法下的职能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减: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贡献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合计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合计营业利润三.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末存货量–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存货量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一.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一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价格一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设销售价格为p,销售量为x,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则这些变量之间可用下式表达:P=px-bx-a=p-bx-a二.单位边际贡献CM=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p-b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px-bx=p-bx =CM·x营业利润P=边际贡献-固定成本=TCM-a边际贡献率=(px )TCM)(销售收入边际贡献×100%=(px )CM)(销售价格单位边际贡献×100%变动成本率=(px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bx ×100%=(p))(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b ×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三.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销售价格×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或安全边际=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安全边际率=)()()(额销售量或实际预算额安全边际量×100%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数量×单位边际贡献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金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与安全边际率和边际贡献率的关系,需要掌握公式: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四.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目标利润固定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固定成本=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目标利润 经营杠杆系数=销售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预算利润总额预算边际贡献计划期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量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标准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第五章经营与定价决策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成本×加成率=单位产品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总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1+加成率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1+加成率加成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以产品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变动总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100% 以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基础的加成率:加成率=变动生产成本总额非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目标利润)(++×100%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1.一次性收付款项的终值和现值的计算FV=PV ·1+in=PV ·FVIFinPV=FV ·ni )1(1+=FV ·PVIFin 其中:FV 为复利终值,PV 为复利现值,FVIFin 为复利终值系数,PVIFin 为复利现值系数;2.普通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FVA=A ·ii n 1)1(-+=A ·FVIFAin PVA=A ·ii n-+-)1(1=A ·PVIFAin 其中:FVA 为年金终值,PVA 为年金现值,FVIFAin 为年金终值系数,PVIFAin 为年金现值系数;除了上述根据已知的年金计算年金终值或年金现值外,也可以根据已知的终值或现值计算年金; A=inFV IFA FV A A=in PV IFA PV A 投资回收期PP=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原始投资额 平均报酬率ARR=初始投资额年平均净利润 获利指数PI=初始投资额的现值合计值合计经营期净现金流量的现 每年现金流量=年现金流入-年现金流出=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净利润+折旧=每年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所得税率第八章标准成本与差异分析标准成本=数量标准×价格标准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各项作业标准工时×相应的标准工资率预算变动制造费用总额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总数量变动制造费用分配基础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分配基础标准用量预算固定制造费用总额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总数量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基础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分配基础标准用量产品单位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价格差异计算公式: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一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数量差异计算公式: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一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注意:计算价格差异时,要以实际用量为基础;计算数量差异时,要以标准价格为基础;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计算公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材料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材料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材料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数量差异计算公式:直接材料数量差异=材料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材料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材料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包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包括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和变动制造费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实际费用分配率一标准费用分配率×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分配基础实际用量一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固定费用实际发生总额-固定费用预算总额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按实际用量和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分配基础预计用量-分配基础实际用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按实际用量和标准分配率计算的固定制造费用-按实际用量应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分配基础实际用量一分配基础标准用量×标准费用分配率第九章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部边际贡献=分部销售收入-分部变动成本分部经理可控边际贡献=分部边际贡献-分部经理可控的固定成本 分部边际=分部经理可控边际-分部经理不可控的固定成本分部税前利润=分部边际-分配来的共同固定成本公司税前利润=∑各分部税前利润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投资报酬率还可以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两个指标的乘积: 投资报酬率=营业资产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营业利润=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 投资报酬率=营业资产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营业利润 =资产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剩余收益=营业利润-基本利润=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最低预期报酬率。
管理会计讲义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19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
变动成本
成本
半固定成本
0 成本
固定成本 业务量
图 2—7 半变动成本模型
成本
0 业务量
图 2—8 半成本固定成本模型
成本
0 图 2—9 延期变动成本
2021/7/23
业务量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0
业务量 2-10 递增曲线成本
变动成本
0
BACK
固定成本
业务量 2-11 递减曲线成本 本
二、成本按其经济用途的分类
在制造企业中,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成本 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一)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指为生产产品或提供 劳务而发生的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 费用三个成本要素。
(二)非生产成本(也称期间成本或期间费用),包括销
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是指为销售产品发生的各项
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a 和单位变动成本b。具体计算
公式如下:
a y b x n
b
n xy n x2
x y
x 2
2021/7/23
【例2-4】
23
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
必须指出,采用一元回归直线法分解混合成本,混 合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必须具有线性联系,如果没
有这种线性联系,分解出来的结果也就失去了意义。
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如何随业务量(产量、销售 量、机器工时等)的增减而变动。
按成本性态可以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三类:变动 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
2021/7/23
BACK
8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四、成本的其他分类
(一)按成本的发生时间,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 来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讲义
成本模型为
Y a
X
管理人员工资、房屋及设备租金、财产保险费、财产税、固 定资产折旧费、办公费、劳动保险费、广告费、研发费、职 工培训、利息等。
制造费用、行政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固定成本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Committed Fixed Cost)
不受管理部门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固定成本,通常是提 供和维持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能力所必须的开支。如
阶梯式成本
20 40 60
220 X业务量(人)
半变动成本
Y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维修成本(元)
100 200 300
Y=a+bx Y=20000+140x
变动部分
固定部分
400
X业务量(小时)
延期变动成 本
变动部分
固定部分(定额)
a
递减变动 电炉设备与加热
递增变动 违约金、罚金、累进计件工资
=181000+30x (x>7700)
技术测定法案例
• 甲公司有一个设备车间,其发生的费用为混合成本,公司的一位管理会计在 一个月内选择了若干天来观察车间的维修工作,并确定维修最合理的成本动 因是维修小时,根据维修车间的工资及设备费用估测每月固定成本大约为 20000元。同时,根据所观察的计时人工、维修材料使用和动力消耗情况, 估测变动成本为每小时135元。写出维修车间的维修成本函数模型;如果维 修车间预计下个月会发生400个维修小时,请预测设备维修成本。
• 如果该项成本的金额很大且适用于一特定的、广泛的 范围内,该成本就被认为在那个活动范围内的固定成 本。
• 如果该项成本的金额很小且适用于一个较为狭窄的活 动范围内,该成本就可被看作的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
图2-2 固定成本总额模型
图2-3 单位固定成本模型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一)固定成本 3.固定成本的分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 (2)酌量性固定成本
4.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1)特定的期间
(2)特定的业务量变动范围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二)变动成本
1.概念及内容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变 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9000 6000 3000
0
变动成本线 y=3000+0.5X
变动成本部分 固定成本部分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图2-8标准式混合成本性态模型
小时
二、成本按性态分类
(三)混合成本
2.阶梯式混合成本
这类混合成本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保持相对不变,但当业务量超过一定范 围时,成本一下就上升一个台阶,然后又趋于平稳
六、变动成本法的评 价
(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成本的划分并不准确。
2.改变成本计算方法会影响有关各方的利益。
3.不适应对外财务报告的要求。 4.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5.变动成本法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将失去实际意 义。
【思考题】
1.什么是成本性态,其在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中起到什么作用? 2.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其在成本性态中的意义是什么? 4.什么是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类型? 5.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哪些?相互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6.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其优缺点? 7.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有哪些? 8.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在分期方面有哪些不同?
管理会计学 第10版 第2章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目录
CONTENTS
2.1 成本性态分析
2.2 混合成本的分解
2.3 变动成本法及其比较 2.4 决策用途的成本概念及其分类ຫໍສະໝຸດ 2.1成本性态分析
2.1.1 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 使用领域:财务会计 • 分类依据:经济用途 • 分类结果:成本=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 • 实践使用:确定产品成本、存货成本、期间损益 最终满足: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 • 弊 端 :无法完全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
制造成本可依
据资源类型和具 体的经济用途分 为直接人工、直 接材料和制造费 用三类。
直接人工
直接生产产品(改 变其性质或形态) 的人工成本,核算 时通常是生产工人 的薪酬。
直接材料
在制造过程中直接 构成产品实体的各 种材料和(或)半 成品成本。
例:汽车制造企业
制造费用
包括三种类型,一 是间接人工,二是 间接材料,三是其 他制造费用。
• 分类结果: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 实践使用:支持各类管理决策
成本性态分析
• 与“按经济用途分类”的关系:延续和再分类
成本性态分析
相关范围假设:一定期间、一定业务量 原因:数理统计原理有适用范围 后果:适用于短期经营决策
按照成本总额是否围绕业务量变化, 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 1. 固定成本 2. 变动成本 3. 兼具固定成本和变化成本特征的混合成本
重要性:直接关系企业未来 的竞争能力,因此管理者的 判断力非常重要
广告费
酌量性 固定成本
职工教育 培训经费
技术开发费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者 当前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 额的固定成本。由于其与企 业的经营能力相关,因而又 被称作“经营能力成本”。
第二章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
一个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但在这个初
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产量的增长,成本也逐
步增加(或减少),但二者的增减幅度并不
一致,因而呈抛物线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分
别称之为递增曲线成本和递减曲线成本。
如:累进计件工资、热处理电炉设备的耗电 成本。
(四)总成本与混合成本习性模型公式
第二节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一、历史成本分析法: (1)含义:
例:铸造车间的熔炉,具体分为点火(耗用木柴
和焦炭)和溶化铁水(耗用焦炭)两项操作。根
据观测和技术测定,按照最佳操作方法,每次点
火要使用木柴0.1吨、焦炭1.5吨,溶化1吨铁水要
使用焦炭0.15吨。每个工作日点火一次,全月工 作26天,木柴每吨价格为100元,焦炭每吨价格 为180元。 要求:对铸造车间熔炉的燃料费进行分解。
例:已知某企业连续十期的业务量与某项混合 成本的历史资料如下: 要求:1)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分解。(结果保 留两位小数) 2)若第十一期的预计工时为18千小时,计算 该项成本的总额和变动成本额。
期间 1 36 36 2 30 32 3 36 34 4 28 30 5 14 26 6 8 20 7 4 18 8 9 10
二、工业工程法:
工业工程是现代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是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而
逐步形成的,它所研究的范围涉及整个企
业的经营管理。它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研
究人、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的综合系统的设
计、改进和实施方案。在研究过程中,要
综合利用数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工
程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它的核心内容是方法研究,即对所
3、分类:
(1)酌量性固定成本: 1)含义: 也称选择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 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可以在不同时期改变其数 额的那部分固定成本。如:广告宣传费、研究 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习题答案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本章重点难点1、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含义及相关范围,总成本的函数模型2、混合成本分解与成本预测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区别4、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损益的影响5、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学习目的理解成本按性态的分类,掌握总成本函数模型及利用其进行成本预测;了解常用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掌握高低点法的应用;理解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熟练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编制;理解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营业利润计算的影响及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类依据是成本的()A.可控性B.可盘存性C.可追踪性D.可变性2.下列不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A.研究开发费B.广告宣传费C.职工培训费D.机器设备折旧费3.在变动成本法下,当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时,与营业净利润额直接挂钩的是()A.生产量B.销售量C.期初存货量D.期末存货量4.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管理费用D.变动性管理费用5.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A.随产量增加而减少B.随产量增加而增加C.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D.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6.在缺乏历史数据可供参考时,混合成本分解通常选择的方法是()A.高低点法B.工程分析法C.合同认定法D.最小平方法7.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表现出以下特点()A.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B.成本总额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C.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D.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保持不变8.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包括()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9.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结合应用时,企业应另设账户()A.产成品B.制造费用C.销售费用D.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0.在半变动成本的三种分解方法中,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本量利分析法11.变动成本法下,期末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没有负担的成本项目是(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变动性制造费用D.固定性制造费用12.可用来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是()A.移动平均法B.散布图法C.净现值法D.差量分析法13.混合成本分解的高低点法中的“低点”是指()A.成本总额最小的点B. 单位成本最小的点C.业务量最小的点D. 成本与业务量都最小的点14.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A.广告费B.不动产财产税C.管理人员工资D.生产一线工人的工资15.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某期销货成本包括()A.变动成本 B.固定生产成本C.制造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16.将成本区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分类标志是()A.经济用途B.成本性态C.可追踪性D.可控性17.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组成上的差别,表现在所处理的不同的成本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混合成本D.差别成本18.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学习要求本章阐述管理会计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以及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学习本章,要求深刻理解成本按性态的分类,重点掌握总成本的函数模型及利用其进行成本预测;了解常用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并重点掌握其中的高低点法;理解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以及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熟练掌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损益表的编制;理解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营业利润计算的影响,以及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重点、难点分析本章重点内容是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损益表的编制及其对利润计算的影响。
考点一:成本性态分析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的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将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这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基本特征。
这种分类贯穿于管理会计始终,是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算编制等方法的基础。
(一)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业务量变动时其总额保持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具有两个特点:(1)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而变,表现为一固定金额;(2)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固定成本按其支出是否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的影响,又可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与约束性固定成本两类。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不受企业管理层短期决策行为影响,在短期内不能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具有两个特点:(1)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呈正比例变动;(2)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不受业务量的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
变动成本又可进一步分为设计变动成本和酌量性变动成本。
(三)混合成本混合成本是指成本总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是其变动的幅度并不因业务量的变化保持严格的比例的成本,这类成本同时具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特性。
最常见的混合成本包括阶梯成本和半变动成本。
阶梯成本的特点是,业务量在一定范围内增长,其发生额固定不变;当业务量增长超过一定限度,其发生额就会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在业务量增长的一定限额内保持不变。
半变动成本有一个初始量,这类似于固定成本,在这基础上业务量增加,成本也会增加,又类似于变动成本。
(四)相关范围对于固定成本来说,相关范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特定的期间;二是指特定的业务量水平。
对于变动成本,也存在一定的相关范围。
超过相关范围,变动成本也不再是变现为完全的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关系。
(五)总成本的函数模型在相关范围内,总成本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Y=a+bx 。
其中,y 代表总成本,x 代表业务量,b 代表固定成本总额。
考点二: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预测(一)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1.工程成本法又称作技术测定法,它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对各种物质消耗逐项进行技术测定,在此基础上来估算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一种方法。
2.账户分析法账户分析法是指分析人员根据各有关成本明细账的发生额,结合其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对每项成本的具体内容进行直接分析,使其分别归入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的一种方法。
3.合同确认法合同确认法是根据企业与供应单位所订立的经济合同中的费用支付规定和收费 标准,分别确认哪些费用属于固定成本,哪些费用属于变动成本的方法。
4.历史成本分析法历史成本分析法是根据混合成本在过去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与业务量的历史资料,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分解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定量分析法。
(1)高低点法根据历史资料中业务量最高和最低期的成本数据,来分解成本的方法,叫高低点法。
由于混合成本兼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因素,因而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Y=a+bX其中,Y 代表一定期间某项混合成本总额;X 代表业务量;a 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 代表混合成本中的单位变动部分;低高低高高低点产量之差高低点半变动成本之差x x y y x y b --==∆∆=计算顺序:先算b ,再求a = y 高-bx 高 或 a = y 低-bx 低用高低点法来分解成本十分简单,但由于选用的资料有限,因而计算的结果不是很准确。
(2)散布图法根据若干时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资料,绘制各时期成本点的散布图,再按目测所得的成本变动趋势画一直线,便可确定成本的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
这种方法称为散布图法。
用散布图法来分解成本,比较直接、方便,也易于理解,但由于目测会因人而异,所以很难做到十分准确。
(3)最小平方法根据若干历史时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算出最能代表产量与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并据此确定成本的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的方法,又叫回归直线法。
考点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一)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属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产品成本,而且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都吸收到产品成本中去,同时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因而又称为“吸收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广泛用于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
根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企业采用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存货计价;(2)评估盈利能力;(3)定价决策。
(二)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列入当期损益表,从当期的收入中扣除。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就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列作期间费用,由当期的销售收入全部负担。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产品成本与其生产量密切相关,在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以及成本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与完工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例变动,因此,只有变动生产成本才构成产品成本。
(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1.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及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完全成本法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变动成本法按照成本性态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2.存货计价及成本流程不同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是按照变动生产成本计价的,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的产成品和在产品都是按照全部成本计价的,既包括变动成本,也包括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
所以,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
变动成本法将全部固定制造费用作为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的已耗费成本,而完全成本法则将固定制造费用作为为耗成本保留在存货成本中,并在以后销售时作为销售成本的一部分从销售收入中扣除。
此外,两种方法的区别还体现在:(1)利润计算公式不同;(2)计算出来的净利润有可能不同。
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区别,将在下面分别展开阐述。
考点四: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一)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在完全成本法下,损益表上的成本分为销售成本和营业费用两大类。
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余额为销售毛利,销售毛利再减去营业费用,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
又称为“职能式损益表”。
在变动成本法下,损益表上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称为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再减去全部固定成本则是企业的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把所有成本项目按成本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主要是为了便于取得边际贡献信息,因此又称为“贡献式损益表”。
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如下:完全成本法下的职能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加:本期生产成本可供销售的产品成本减:期末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合计销售毛利减: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合计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贡献式损益表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变动成本合计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固定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合计营业利润(二)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利润计算的影响1.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营业利润计算的影响由于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存货估价及成本流程不同,这对各期营业利润的计算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产销不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营业利润有所不同。
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根据利润计算分析,当两种成本计算法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时,导致两者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的固定制造费用的金额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是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而在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制造费用金额则是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加上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制造费用,再减去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
2.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计算公式营业利润差额= 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 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末存货量–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期初存货量3.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根据上述公式,可以明确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1)当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时,营业利润差额为零,则两种成本计算法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
(2)当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时,营业利润差额大于零,则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一定大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3)当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时,营业利润差额小于零,则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一定小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在特殊条件下,两种成本计算法的营业利润与存货量及产销量有如下关系:(1)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均为零,即产销量绝对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的营业利润相等。
(2)当期初存货量为零,期末存货量不为零,即产量大于销量时,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3)当期末存货量为零,期初存货量不为零,即产量小于销量时,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我们还可进一步推出,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均不为零,且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相等(即前后期固定制造费用和产量均不变)时,两种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营业利润差额就取决于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的数量关系,即产销平衡关系:(1)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相等,即产量等于销量、产销相对平衡时,两种成本计算法的营业利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