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荷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猜谜导入,初识燕子1.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

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谜底是什么?对了,是美丽的荷花。

2.荷花,又称“莲花”“水芙蓉”。

根茎肥壮,长圆柱形,里面有许多条管形空腔。

茎上有许多节,根状茎横生在浅水的泥里,又称作“藕”。

荷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等,有清香。

花柱呈杯状,里面有蜂窝式的圆孔,每个孔内有一粒坚果叫莲子。

藕可以作蔬菜,莲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叶、花梗、莲心、莲须可以入药。

3.欣赏荷花图片。

4.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满池的荷花吧。

学习任务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1.学习提示:(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走近作者。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小白船》《一粒种子》等。

3.检查字词。

挨挨挤挤莲蓬饱胀姿势翩翩起舞舞蹈重点提示:“蓬”是后鼻音,二声。

在词语“莲蓬”中“蓬”读轻声。

“胀”是翘舌音。

4.学习多音字“挨”。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在“挨着、挨挨挤挤、挨门挨户”中读“āi”,表示表示仅靠或者一个接着一个;在“挨打、挨饿、苦日子总算挨过去了”中读“ái”,表示表示遭受、困难地度过或者拖延时间的意思。

5.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一读这些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2)重点指导:“瓣”左中右结构,偏旁部首是“辛”,跟老师写笔顺。

书写时要注意: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的紧凑,注意各部分的避让和笔画的穿插。

(3)重点指导:“蓬”,上下结构,共13笔,跟老师写笔顺。

书写时要注意:草字头扁长,盖住下面的“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小节。

2、体味白荷花的种种姿态,感受白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欣赏荷花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1、同学们见过荷花吗?看。

(映示)这是什么样的荷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2、播放录像。

这么几朵荷花就给同学们带来这么美的感受,如果有一池的白荷花呈现在你们面前,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欣赏。

3、谈感受。

欣赏了这一池活生生的白荷花,你们有什么感受呢?4、揭示课题。

是啊,著名作家叶圣陶就把这一池的荷花描写了下来。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进课文,去观赏,去感受这一池美丽的白荷花。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那就让我们打开课本吧!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指名读。

好,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读通读顺。

哪些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三、研读课文:1、读了课文,同学们说说看那些小节具体描写了美丽的荷花?2、自主学习。

那你们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荷花的美读出来吗?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好好准备准备,待会儿请你们读给大家听。

3、大组交流。

第2节:(1)(映示语段)▲“荷叶挨挨济济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为什么这么读?(图文对照)点拨:理解挨挨济济(叶子多很美)还有呢?(色美,形美)▲“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图文对照)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非常了不起了。

请大家想一想,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冒”字写得特别美,美在哪儿呢?请同学们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得、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指名朗读。

▲“有的才------。

有的花瓣儿全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一至3自然段),看荷花。

“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

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想荷花。

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

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写作背景】《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作者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稿【第1篇】《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在这一节课中,郭老师执教时最大的特点是训练了学生的语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中:1、媒体激趣,触发语感。

叶老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课堂伊始,郭教师在板书课题后,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出示了一组静态的荷花及动态的池塘荷色,并引导学生或词或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既迅速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激起了他们亲近文本的欲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教学中来。

2、充分诵读,领悟语感。

叶圣陶先生一向重视语文中的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依我的理解,美读就是读者将作者文中当时的情感还原出来。

要到位地还原,就要读者沉入文中,体会文意,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郭老师的课中,抓住作者写荷花荷叶的精妙之笔,咬字嚼句,反复品味,不仅让学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而且通过迁移学习,训练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运用个别读、集体读、想象读、配乐读等形式,实现了预定的训练目的。

在课堂上,通过多层次、多坡度的多元诵读,以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解读,还原了语言形象,又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反馈了出来。

3、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出多元的解读。

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你们从这个句子听出了什么?生2: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师:“冒”字还可以其它字吗?生:(长、钻、伸、露、探、冲……)师:体会一下,怎么样的长叫“冒”?生:(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教师在处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上,应该是相当自然,引导得水到渠成的。

小语部编三下《荷花》单篇任务群教学设计

小语部编三下《荷花》单篇任务群教学设计

小语部编三下《荷花》单篇任务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荷花》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可爱的生灵”,在《古诗两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四篇文章中,写到了燕子、鸳鸯、河豚、黄鹂、蜻蜓、荷花、瓢虫等多种可爱的动植物,旨在让同学们感受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有古诗、散文和科普文。

体裁不同,但在写法上,用词精准,几篇文章用到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生动,把事物写得清楚。

从“单元导语”和“交流平台”可知,学习本单元就要抓住这些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画面,体会生灵的可爱。

对话《荷花》一课,作者按闻荷花、看荷花、变荷花的顺序,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花的姿态之美。

美在形态各异,美在微风吹过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真像一大幅活的画。

从“课后习题”来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第四自然段中,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更要抓住优美生动的语句来体会,并仿照第二自然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二、教学目标1.认识“挨、蓬、胀、翩、蹈”五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规范书写“瓣、蓬”等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抓住优美生动的语句,说出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的意思,背诵第2自然段。

3.仿照第2自然段的样子,用上修辞手法,写写迎春花或者自己喜欢的一种喜植物。

三、课前准备预习《荷花》一课。

1.课文读正确。

2.读准生字新词。

3.了解作者是从荷花、荷花、荷花的顺序来写。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出示核心任务。

同学们,中国是花的国度。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是我们北方的“花朝节”,也叫“花神节”。

这一天,人们要给百花过生日,结伴踏青、赏花。

为了过一个有文化的节日,渲染节日气氛,我们学校要提前招募一批“百花讲解员”,到时候,你要给学校的花写出美文,还要面向全校师生进行讲解。

讲解员标准:动笔写作,并敢于讲解,合格级。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荷花》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荷花》教案

3.荷花[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好儿化词和轻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通过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感受荷花的美丽。

4.能仿照文中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美丽。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并仿照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荷花)2.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赞美它,今天,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荷塘,去看看他笔下的那一池白荷花。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标注自然段,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指导学习多音字“挨”——\[āi\]\[ái\])(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①翩翩起舞②挨挨挤挤③清香④饱胀⑤破裂⑥姿势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探究交流。

课文围绕荷花讲了哪些内容?(讲了荷花的样子、姿态及作者的想象和感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板书:荷花的样子和姿态作者的想象和感受)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

)(2)为什么“我”一闻到清香,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呢?(因为“我”喜欢荷花)(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作者闻到荷花香味后,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以及对荷花的喜爱。

(自由读、指名读)(4)小结:“赶紧”“跑”表现了作者赏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谓花香袭人、花香诱人啊!四、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荷花》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掌握生字新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主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理解文章主题和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花图片和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花?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进而引入课文《荷花》。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a. 学习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荷花的词语,并理解“清香”的意思。

b. 学习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荷叶的词语,并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

c. 学习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荷花的颜色的词语,并通过观察图片感受荷花的美丽。

d. 学习第四自然段: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翩翩起舞”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为什么“翩翩起舞”。

e. 学习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姿势”的意思,并想象一下荷花还会有哪些姿势。

4. 回顾全文,总结要点: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总结出课文中描写荷花的特点和词语,并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 拓展延伸: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身边的大自然景象,或者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大自然景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荷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到作者对荷花的各种优美姿态的描写和想象, 表达了喜爱荷花的感情。

2.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 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词语, 教师指导小结。

2.集体回顾课文的写作思路。

【课件出示】初闻荷香(闻荷花)—再赏荷姿(看荷花)—幻化荷花(想荷花)—回到现实3.教师过渡, 导入新课。

过渡:田田的荷叶, 婀娜多姿的荷花, 让我们在炎炎夏日感受到阵阵清凉。

一阵荷花的清香, 吸引着作者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他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荷花带给他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自然段。

一边读, 一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再有滋有味地读给同学听。

二、研读课文, 重点探究。

(一)自读课文并体会美感。

1.学生自读、批注, 小组内讨论交流。

2.师生合作, 汇报交流。

过渡:荷花开得真美!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一朵有一朵的风韵。

面对这一池美丽的荷花,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比喻来形容它?请在文中找一找这个句子, 再读一读。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学生自由表述后, 教师引导探究重点。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思考: 这一池荷花哪儿美得像一幅画?(1)这一池荷花整体看上去很美。

(2)这一池荷花的颜色搭配很美。

(荷叶碧绿、荷花白、小莲蓬嫩黄色。

)(3)荷花的姿态很美。

(半开的、全开的、花骨朵儿。

)2.再读该段, 从哪些词语可看出这一大幅画是“活的”?(挨挨挤挤、冒、展开、露出、破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冒、挨挨挤挤”等词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带着自己感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以及读书要展开联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以及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产生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播放古筝曲)诵读有关荷花的古诗。

师:刚才我们吟诵的这几首诗都写到了——荷花,同学们想看荷花吗?二、感受画面,唤起美感。

(课件出示:荷花的)请欣赏,待会儿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一句诗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荷花。

生交流。

三、发现“美”,品词析句。

(一)自读课文1、师: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去公园的荷花池畔看一看。

把课本打开到63页,自由读文章一到二小节。

老师先教大家一个读书的好方法:边读边想象,使文字变成画面浮现在脑海里。

(学生自由读)2、师:作者笔下的荷花带给你什么感受?(美)(二)细读课文美在哪里?(生交流)1、香气——美(1)第一自然段。

(板书:闻:香)(2)师:闻到这花香,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做的?(赶紧跑去)(3)师:读得多好,跑得真快。

(4)师:急啊!迫不及待,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吗?2、荷叶——美过渡:红花还需绿叶扶,花美,那么叶子呢?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板书:看)(1)师:这句话写出荷叶什么特点?(板书:叶:碧绿大)(2)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师:作者说荷叶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很多、荷叶很挤,很茂盛。

(板书:多)(3)师:谁能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练练。

(4)再读读这句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1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11

3、荷花【教材分析】本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清早去公园,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第二、二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写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课文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一观察形状一欣赏姿势一展开想象一回到现实”这一过程,思路非常清晰:作者对语言的运用纯熟自然,用看似普通的词语为读者描绘出美丽的画面。

首先,作者使用了很多富有动感的词语。

比如,“挨挨挤挤”不仅写出了荷叶多而密的特点,还赋予了荷叶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挤在一起;“冒”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饱胀”“破裂”等词语略带夸张,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给人一种呼之欲岀的感觉。

其次,善于使用描摹事物色彩和形状的词语。

比如,“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雪白的衣裳”,这些词语把事物的样子展现在读者面前,具体而鲜活。

在第四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巧用荷花的视角将一池荷花在风中摇曳起舞的姿态写得活灵活现。

“我”“穿着雪白的衣裳”随着微风“翩翩起舞”,“靖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与花儿共舞,与蜻蜓、小鱼谈话,使得文章带上了童话的色彩。

这择一来,满池荷花真的就“活”了。

课文配有插图,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各具姿态,随风摇曳。

插图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荷花的美丽姿态,又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引发美好的感受和体验。

【学情分析】本课继续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展开教学。

可以先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厘清作者的思路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聚焦描写荷花姿态和想象化身荷花这两个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换词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体会课文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而读岀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最后,结合课后小练笔,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第2课时教案

(新课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第2课时教案
(2)这幅画是谁画的?
过渡:这么美的画面,就像是一大幅活的画,那么看到这样一幅图画会怎样想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自由读第4-5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在看荷花时有什么感受?
1.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作者被美丽的荷花陶醉了,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
2.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荷花看到
三、拓展练习
多美呀,野花(节选)
野花是很小的。野花是很多的。野花是很美的。
野花的美,更多的是心灵的美——你看这些无名无姓的小花,竟也顽强地生长着、开放着,是生命的向往,是春天的呼唤!
没有人栽培,没有人施肥。甚至也没有人播种。
也许是田野上的风卷来的种子;也许是蓝天上的小鸟衔来的种子……
无声无息地落下,无声无息地萌芽,无声无息地开花——开在沟边、路旁,开在田野一角。那芦苇丛中一朵朵圆圆的、金色的野花,那白色的、米粒大的荠菜(jìcài)花,那绒毛似飘飘洒洒的蒲公英……
你们知道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学习。
2.板书课题:3.荷花
指名回答
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课文赏析
(一)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是什么吸引“我”去看荷花?
1.思考:“我”为什么去观赏荷花?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2.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出示句子让学生分析研读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这小段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3《荷花》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3《荷花》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3 荷花【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生动的语言描绘的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段落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仿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思维能力:体会作者描写荷花的角度,展开想象,感受荷花姿态。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有感染力。

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善于使用描摹事物色彩的词语,比如“白荷花、嫩黄色、大圆盘”使荷花变得具体而有生命力;想象自己变成荷花随风摇曳的情景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关注教材: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关注结构:课文思路非常清晰。

按照看荷花的顺序,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展开想象—回到现实”这一过程。

◇第一自然段:清早去公园,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

◇第二、三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姿态。

◇第四、五自然段:写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教学目标】1.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

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4.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点】1.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2.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荷花》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多方位地展现了荷花的美,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叶圣陶先生描写了夏日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加上恰当的想象,学习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荷花。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课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学会欣赏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设计构思】以“入”为主导,以“出”见教学成果引入—入题—入文—入境—入情—入画—入法—出品【教学准备】与荷花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有一个大画家,用一支神奇的笔,在每个季节画了不同的花,你能猜出来吗?ppt示:春(桃),夏(荷),秋(菊),冬(梅)[语言鼓励:你的见识真多!]师说:夏天的脚步近了,荷花开了。

PPT示:视频欣赏及解释。

师问: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你从视频所看到的荷花。

生答:......二、入题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荷花》这篇课文。

1.板书课题,作者 2.了解作者师问:你知道叶圣陶是谁吗? 生答:不知道。

师说:下面我们听一听小度的买秒懂百科了解一下叶圣陶老先生。

PPT 示,展示叶圣陶照片 三、入文过渡,叶圣陶是个大文学家,我们看看他写的《荷花》,看看他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在读之前要解决一些问题。

1.扫除阅读障碍,读生字词 ppt 示:花hu ā瓣b àn莲li án 蓬p én ɡ 胀zh àn ɡ裂li è 姿z ī势sh ì 仿f ǎn ɡ佛f ú 随su í风f ēn ɡ飘pi āo 动d òn ɡ舞w ǔ蹈d ǎo停t ín ɡ止zh ǐ花hu ā瓣b àn花hu ā骨ɡū朵du ǒ儿ér衣y ī裳sh ɑn ɡ2.师请:一学生带读,其他学生跟读[语言鼓励:谢谢小X 老师,你读得准确而响亮] 3.初探文本,学生自由读课文,把优美的地方画下来 ppt 示:提出学习要求和方法 (1)大声通读全文(2)读通句子,把难度的地方多读几次(3)把优美的地方波浪线画出来,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伺机表扬:认真学习的小组]4.师问:(1)作者来到公园,一进门就闻到了花香,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赶紧、跑说明什么?四、入境过渡,这一池的荷花不仅清香扑鼻,而且美丽淡雅。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教案)

3-《荷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特点,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展开想象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流程】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交流师:老师的家乡在哈尔滨,自从来到济南,老师就被这座美丽的全场所深深地吸引了,我想作为济南人的你们一定也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美丽的景色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对吗?生:对(出示趵突泉的景色)师:趵突泉人称“天下第一泉”里面古木葱茏,绿树成荫,让人顿生清凉之感,泉水清澈幽静、花草争艳,宛如人间仙境。

(示千佛山图片)师:千佛山石阶两旁有很多尊佛像,这些佛像千姿百态,姿态各异。

(示大明湖的图片)“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三色半城湖”赞美的就是大明湖美丽的景色,这句诗写出了大明湖最具特点的两种植物。

生:柳树和荷花。

【设计意图】用自己家乡最熟悉的最美丽的家乡景色,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图文结合,让学生有一种“美”的感受。

为下位做铺垫。

一.欣赏美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不要拘束,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喊出来、说出来!(课件播放荷花的精美图片)师:从同学们看荷花的那种惊喜的表情,老师知道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受,图片太美了,荷花更美,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亭亭玉立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洁白无暇的荷花!冰清玉洁的荷花!含苞欲放的荷花!翩翩起舞的荷花!争奇斗妍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听!多美的一个词语。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部编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荷花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荷花的生长环境、花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观察荷花实物或图片,分析荷花的结构,并尝试用自成果和观察描述。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荷花》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如荷、花瓣、蓬、胀等,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2.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感受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提升观察力,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其次,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我观察到部分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运用更多的直观教具和图片,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荷花的美丽,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在描述荷花时,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还有待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专门的口头表达和观察训练,如观察其他植物或景物,并进行口头描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生字词的学习,如荷、花瓣、蓬、胀等。这些词汇在课文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理解全文的基础。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记忆,确保学生对生字词的音、形、义掌握牢固。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体会:课文描绘了荷花的美丽景象和生长过程,通过具体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荷花的特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出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课件、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诗句,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荷花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导语: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赞美荷花的诗文。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象征。

今天,让我们跟着叶圣陶爷爷一起去公园看荷花!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荷花的美
1.师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公园里的荷花怎么样?
2.学生交流看后对荷花的感受。

教师:这么美的荷花,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4.检查反馈。

5.指名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不多字漏字,不读破句。

三、品读课文,具体感知荷花的美
默读课文,想一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理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的过程)
四、指导书写
“蹈”“佛”等。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提示:心情是急切的、迫切的。

从“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可以看出。


为什么他要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未见荷花先闻其香!)
(板书:闻清香)
师:我们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叶爷爷急于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呢?先自己试试。

(指名学生读,评议,全班齐读。


2.相机引入学习后面的自然段。

师:这么美的荷花,这么浓郁的清香,把人都给深深陶醉了!怪不得,叶爷爷说:“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初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到底美在哪儿?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长、钻、伸、露、探、冲)
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请大家带着赞美之情读一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和“挤”所表示的词义程度不同,看图,请同学上前指一指,哪处荷叶是“挨”着,哪些荷叶是“挤”着。

教师讲述:看,它们多像一个个绿娃娃。

这儿亲密地“挨”在一起;那儿又顽皮地“挤”在一块儿。

“挨挨挤挤”说明人或东西很多,那么,这儿说荷叶“挨挨挤挤”,告诉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
(荷叶长得生机勃勃,非常茂盛。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句中“挨挨挤挤”这个词语,我们通过比较,想象体会到了它的作用。

再回忆一下,你还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学后半句,看看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得很好,并说说好在哪里。

(此处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个个”“像……大圆盘”“碧绿”等词语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荷叶的色彩美和形状美,以及它旺盛的生命力,为下文分析“一大幅活的画”作铺垫,同时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对照
插图,想一想,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句子:“有的……有的……有的……”)
师:除了书上讲到的这些姿态外,还有别的姿态吗?(歪着脑袋的样子,翘着嘴巴的样子,挨挨挤挤靠在一起的样子;还有的荷花的花瓣都张开了,就像一张花瓣床;小莲蓬就像个调皮的孩子……)2.(出示句子)“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教师:眼前的荷花有多美?你怎样感受到的?为什么称它为“一大幅活的画”?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

(2)教师:花,用眼去欣赏;优美的文字,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

同学们,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

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

(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


提示: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
例如: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句子:“不光……好梦……”,齐读。

1.蜻蜓在荷花上空飞行,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2.小鱼在这么美丽的荷花池中游过,它会梦见什么?
3.蜻蜓、小鱼都是“我”的伙伴,他们会跟“我”说些什么呢?还会有哪些动物来与“我”交谈,会对“我”说些什么?
4.指名读第四节,分角色再现课文情境。

5.让我们满怀爱的感情来配乐读第四节。

(配乐齐读)
6多热闹的荷塘呀!大自然不用笔、纸就能画出这么美的荷花,那我们又应该怎样画荷花,赞美荷花呢?
学生自由说:如果你是歌唱家,你怎样?如果是诗人呢?如果是舞蹈家呢?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我们沉醉了,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哎,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

一齐读第五节。

六、小结
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是那么洁白,那么清纯,那么努力向上。

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把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荷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一起融入书中,用我们的声音把这一池荷花留下来!
七、课外延伸
1.让学生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提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描写荷花的诗句及文章。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整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深入地进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

2.抓住阅读,培养语感,体会“冒”字。

《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让他们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

“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理解“冒”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紧接着又抓住“冒”练习有感情朗读。

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相应画面。

3.抓住想象点,培养想象力。

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

在本文中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
(1)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
(2)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
(3)第4自然段小鱼、蜻蜓与“我”的对话。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在整篇课文中我贯穿一个“读”字。

通过多样的诵读,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中领悟感受荷花的美丽,
进而升华到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