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2-11 10:31:00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2000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努力扩大区内需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各项社会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生活质量继续得到改善,全面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加快增长。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增速较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552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496亿元,增长11.6%。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3223元/人,比上年提高9.2%。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第一产业的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明显,第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重型化结构得到改善,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市场物价止降转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改变了1998年以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8%,居住价格上涨3%,食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和医疗保健类价格分别下降2.8%、1.4%、1.1%和0.1%。受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内需求回升的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8%,能源、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上涨6.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9%。但农畜产品收购价格仍下降0.3%。[见附表1]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从业人员1060.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29.37万人,乡村从业人员631.52万人。劳动就业向多渠道发展,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01.10万人,增加14.72万人。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0.05万人,全年通过多种渠道使15.77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区财政总收入155.6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0.67亿元,增长9.8%,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95.09亿元,增长11.8%;上划中央“两税”收入44.91亿元,增长4.8%。财政支出明显扩大。全区地方财政支出256.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42.78亿元,增长21.9%,在地方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农林水气事业费、行政管理费等支出增幅较大。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两大目标”基本实现。通过抓大放小、实施债转股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了生机和活力。到2000年底,列入国家考核的70户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80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由上年净亏损1.65亿元转为净盈利13.23亿元。金融体制和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的配套改革稳步推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和效益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有效需求仍显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矛盾较为突出;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及适应市场能力还不高;农牧业生产遭受罕见自然灾害给农牧民增收带来较大困难;城镇就业压力增大,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任务仍相当艰巨;社会经济秩序、安全生产和发展环境等有待进一步治理。

二、农业

第一产业保持增长。尽管全区农牧业生产遭受历史罕见的干旱等因素影响,但农业生产能够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畜牧业出栏明显增加,农牧业科技投入和产业化发展继续得到加强,使农林牧渔业生产在大灾之年仍能保持一定增长。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6%。

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粮食总产量因受灾和调减播种面积出现较大幅度减产,主要经济作物、水果和蔬菜产量均有明显增加,特别是优质、高产、高效和特色、绿色农业发展较快。在农作物种植面积较上年减少的情况下,扩大了经济作物和蔬菜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种植比重由上年的16.4%提高到21.4%。粮食总产量1241.88万吨,比上年减产13.1%。其中,小麦、玉米减产,稻谷、大豆和薯类增产。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16.37万吨,增长15.3%;甜菜产量141.28万吨,增长3.3%;瓜类产量161.68万吨,增长32.8%;蔬菜产量759.87万吨,增长27.7%。[见附表2]

林业继续呈现较快发展,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区完成造林面积58.9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6%;幼林抚育面积45.13万公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明显加大,全年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24.51万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牧业年度牲畜总增头数2563 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减少45.67万头(只),总增率34.5%;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5402.87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2.6%,比重为74%,提高3.2个百分点。受干旱影响牲畜出栏头数明显增加,全区牲畜出栏3125.3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4.5%,出栏率为60.7%,提高3.2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150万吨,比上年增长6.7%;奶类产量82.99万吨,增长16.6%;禽蛋产量24.41万吨,增长3.9%。[见附表2]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区水产品产量7.21万吨,比上年增长5.2%,淡水养渔业继续稳步发展。

农牧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1350.2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8%;机耕地面积404.54万公顷,比重达68.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机电井数量28.09万眼,增长3.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7.17万公顷,增长5.5%;节水灌溉面积75.69万公顷,增长32.5%;农村牧区用电量21.30亿度,增长9.6%;化肥施用量(折纯)74.75万吨,下降1.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区工业增加值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79.52亿元,增长15.8%。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232.21亿元,增长14.6%;集体企业增加值10.71亿元,增长8.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33.74亿元,增长16.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21.14亿元,增长26.1%;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8.85亿元,增长24.4%。轻工业增加值80.55亿元,增长25.5%;重工业增加值198.97亿元,增长11.2%。产销衔接明显趋好,工业产品销售率98.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和优化。煤炭、冶金、纺织和制糖行业通过调整、压缩、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资产重组,取得积极成效。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轻工业进一步加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