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影响下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20世纪初期中美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对比研究

20世纪初期中美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对比研究

20世纪初期中美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对比研究摘要:浪漫主义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

美国因广阔山区、沙漠与热带地理环境造就了民族的浪漫主义精神,催生了丰硕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西方浪漫主义促进了中国“五四”新文学,凸显为自由表现和表现自由。

通过对同期中美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对比研究,中国“五四”时期的浪漫主史文学具有典型的古典性和历史性。

关键词:20世纪初期中美浪漫主义作家与作品对比研究“浪漫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产物。

浪漫主义运动起源于德国,于1820年前后风靡美洲。

美国广阔山区、沙漠与热带气候为浪漫主义诗人与散文家孕育了土壤。

浪漫精神似乎特别适合美国的民主。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主义。

肯定人类共同价值,并期望为其审美和道德价值激发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强调个人与社会自我表达之艺术的重要性。

就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历程看,“五四”文学堪称为浪漫文学的全盛期。

其时浪漫文学呈蓬勃发展态势。

本文研究20世纪初期中美浪漫主义作家及作品的特点,对于审视现代中国浪漫文学的发展,诠释中美浪漫主义文学及深层含义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1、浪漫主义文学溯源浪漫主义文学可以追溯至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

“浪漫”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态度;“浪漫主义”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

虽然浪漫主义最早兴起在德国。

但在文学成就上最高的却是英国和法国。

欧洲的浪漫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在1805年左右,这一时期以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创作的为高峰期,法国的夏多布里昂和史达尔夫人开始引介德国的浪漫主义理论。

第二次则从英国诗人拜伦开始。

其作品在1815年至1825年间风靡欧洲,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

第三次高潮发生在法国,约从1827年至1848年,以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维克多·雨果为代表。

浪漫主义思潮随即波及俄国、东欧和美国。

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与接受

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与接受

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与接受浪漫主义是一种源自于欧洲的文化与艺术运动,诞生于18世纪末,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

作为一种自由、情感和个人主义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深深地触动了许多国家的文学和艺术领域,包括中国。

本文将探讨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与接受,并着重讨论了其中几位杰出的中国浪漫主义诗人。

西方浪漫主义对中国诗歌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古诗源》和《八旗长编》等翻译著作将许多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引进中国。

这些作品以其个人主义、感情表达和自然哲学为特色,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中国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学开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浪漫化”特点,更关注个人体验、情感表达和自然启示。

中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辛波斯卡。

辛波斯卡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类情感的抒发,他常常通过与自然的融合来揭示人类内心的世界。

辛波斯卡的诗集《荷塘之梦》以及他的作品《世界不会消失》等,正是他对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深入研究和接受的产物。

辛波斯卡的诗歌打破了传统的韵律和形式,在表达情感和思想上更加自由和开放。

除了辛波斯卡,还有许多中国浪漫主义诗人如胡适、徐志摩等也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胡适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他的作品《致鲁迅书》中表达了对浪漫主义诗歌的推崇和借鉴。

他主张诗歌应该追求真实的感受和个人情感,以自由和独立的方式表达。

徐志摩则以其早逝的生命和纯洁的情感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符号。

他的诗歌富有浪漫主义情感,强调个人感受和内心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接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对自然的感悟,使他们对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接受具有独特的色彩。

中国的山水画和诗词本身就蕴含了一种自然的浪漫主义情怀,这使中国诗人更容易接受和融合西方浪漫主义的观念和表达方式。

当然,西方浪漫主义并非完全被中国诗歌所接受,它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

有些文人认为,浪漫主义过于个人主义化和情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集体和社会责任的价值观相冲突。

关于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关于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关于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深西方的影响,并且有一个与西方相的文化背景,这就是本世纪初发端思想启蒙运动。

以梁启超为首的产阶级改良派在变法维新失后,开始在思想领域进行蒙宣传,在世纪初出国的留生群体中,出现了比改良派更激进的倾向。

中国现浪漫主义就在这一背景萌芽,并在随后更为深刻波澜壮阔的“五四”启蒙运动中迅崛起,发展成蔚为壮观大潮。

“五四”是中国史前例的“人”的大解放的时期,是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历史上第次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思潮以狂飙突进之势与现实主文学并驾齐驱,风靡全国时代。

我们知道中浪漫主义文学红火的开始在1921年创造社成之时,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是手,他们高扬浪漫义旗帜,强调主观抒情,张“为艺术而艺术”,追文学的美和全,宣告新文学浪漫主的诞生,从此现代义上的浪漫主义文学正式登。

不仅是创造社为首举起了明的浪漫主义文学大旗并且浪漫主义色彩成了当时文学的普遍特。

正如郑伯奇所说:在五四运动以后浪主义风潮的确有点风全国青年的形势,狂风暴雨差不成了一般青年的日常口号,当时生的文学社团多少都带有这种向”[1]。

鲁迅冷峻的小说与散文同样也洋溢着高昂的理想与奇的情思。

鲁迅的文学活中也显示了强烈的个性主精神。

“《摩罗诗力说》不介绍西方浪漫主义作家作,还展露了鲁迅的浪漫主义理想”2]。

他的散文集《草》在写作方法上就体出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可以说,从表象上看,鲁迅是现主义的,但其骨子里渗透着浪漫主义。

文学研会的冰心、王统照、许地山等也曾探讨人生而进入“”与“美”的浪漫主义探索。

其如浅草、沉钟、湖畔等社团也和着造社的旋律进行着风格各的浪漫主义创作。

崇尚观张扬个性,热烈地呼唤性解放打破封建专制和礼教人的一切束缚和禁锢是四浪漫大潮的最强音。

在,不得不提的是郭沫若的在这个期诗歌创作。

《女》在1921年8出版,是新诗史上的一座丰碑是开一代浪漫诗风的表诗作。

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

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

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从晚清到“五四”,浪漫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逐渐从众声喧哗削减成为一种以“爱情”与“革命”为核心概念的文学框架。

在文学史的建构中,这种单向度的浪漫主义常被指认为“积极浪漫主义”,以区别于德国式的“消极浪漫主义”。

德国浪漫主义的回归传统(“向后看”)与探索内心(“向内看”)的主题,在此框架下,就被从实践与理论领域一同排除在“五四”浪漫主义的影响根源之外。

这一误读,既曲解了文学史的事实——德国浪漫主义一直以潜在的方式影响着新文学的主题与风格,同时也无助于理解从晚清到“五四”复杂的文化困境与诉求——民族主义与民族传统之间的张力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

本文试图从“浪漫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传播、误读与变形入手,以民族主义与民族传统这两个论题为中心,在显性与隐性的双重层面上挖掘德国浪漫主义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以《巴黎茶花女遗事》、《哀希腊》与《摩罗诗力说》这三个晚清-“五四”的浪漫主义文本为例,考察它们在这一时期的传播给中国浪漫主义带来的影响。

茶花女和拜伦分别在家庭和社会层面上代表了革命与自由,鲁迅的理论文章加强了浪漫主义革命倾向的权威地位。

在这种文学遗产的影响下,“五四”时期引入中国的德国浪漫主义(以《维特》、席勒和海涅为代表)也被归化到上述的革命倾向之中,其回归传统与内心的主张则被主流时代精神所遮蔽。

尽管如此,德国浪漫主义仍然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造成了事实上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只是以潜流形式存在于文本之中,本章选择了鲁迅的《野草》作为个案来考察这种潜在的影响。

第二章则从横向的地理维度,在德国浪漫主义影响的背景中,考察现代文学中的民族主义。

晚清以来,健康与疾病逐渐成为一对社会共识性的隐喻。

在不同的文学与政治派别中,中国与西方轮番承担着健康与疾病的指认。

但随着从天朝子民到弱小民族的身份转换,民族的衰落逐渐与个人身体的衰弱联系到一起,中国-疾病与西方-健康的想象成为“五四”的基本判断。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

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

百年中国文艺研究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俞兆平摘 要 西方浪漫主义原本就是跨学科、多向度的复杂的构成体,它在中国文艺界的接受过程中也必然分化为多种表现形态。

主要呈示为以下四种范式:以早期鲁迅为代表的尼采式的哲学浪漫主义;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卢梭式的美学浪漫主义;以1930年之后郭沫若为代表的高尔基式的政治学浪漫主义;以林语堂为代表的克罗齐式的心理学浪漫主义。

关键词 浪漫主义 鲁迅 沈从文 郭沫若 林语堂浪漫主义是从西方引进的理论概念,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进入中国,它必然会与本土文化相碰撞,并为本土文化所同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异,呈现不同的状态与风貌,这是我们考察浪漫主义在中国表现形态的第一个视角。

在西方文化史上,浪漫主义是一个意义庞杂、内涵宽泛的概念,勃兰兑斯曾说过: 浪漫主义曾经几乎在每个文学部门使风格赋有新的活力,曾经在艺术范围内带来了从未梦想过的题材,曾经让自己受到当代各种社会观念和宗教观念的滋润,曾经创造了抒情诗、戏剧、小说和批评,曾经作为一种滋润万物的力量渗入了历史科学,作为一种鼓舞一切的力量渗入了政治。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浪漫主义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它涉及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界域远远超出了文学艺术的范围。

这是我们考察它的第二个视角。

但中国学界关于浪漫主义的研究,一般多局限于现象性的、静态的、单一学科的描述,多把它缩减到仅隶属于文艺的一种创作方法,并把思潮的整体性切割成若干特征的横断面。

例如,在今日高校文艺理论教科书一般是这样界定的: 它以强烈的主观态度、热情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艺术色彩,将理想型文学发展到极致 。

这种研究的缺点在于:不能从宏大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动态的整体性考察,也不能从跨学科的视野中探索其深度本质。

而对于西方不同特质的浪漫主义进入中国后,在与本土文化接纳、碰撞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与分化出来的各种形态,也没有做出相应的论述。

笔者就中国文艺界对浪漫主义的接纳,进行持续的探索与思考,有些新的悟解,现提出一个全新的命题:20世纪上半叶,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分化为四种主要范式。

中国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足迹

中国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足迹

中国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足迹近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变迁,其中浪漫主义文学无疑是其中之一。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追求自由、热情和激情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足迹。

首先,我们来看近代中国文学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动。

这些变革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在这个时期,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进入中国,其中包括浪漫主义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是与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其次,我们来看一些代表性的近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自己的疯狂行为来抗议社会的不公和愚昧,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另一个代表性的作品是郭沫若的《神女》。

这是一部以希腊神话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不愿接受传统的束缚,她追求自由和独立,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追求自己的理想。

这种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

此外,近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还表现在一些诗歌作品中。

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表达离别之痛和对自由的向往的诗歌。

诗中的主人公通过对康桥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渴望。

这种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贯穿了整首诗,展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情感和理念。

除了文学作品,近代中国的浪漫主义思潮还体现在一些文化运动和思想家的作品中。

例如,胡适提出的“我是自由主义者”的观点,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与浪漫主义的思想相契合。

胡适在他的散文中表达了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质疑,这些都与浪漫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符合。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足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作品中找到。

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衰流变

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衰流变

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衰流变作者:郑珊来源:《理论与创新》2018年第12期摘要: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深受西方影响,文章对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一总体回顾,探讨其发展的规律,总结其成败得失的经验,展现中国现代性历史进程的特殊面貌。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衰流变1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萌芽与高峰中国古典文学不乏浪漫主义的传统,它只是缺乏对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清醒认识的古典式的浪漫主义,20世纪初的启蒙运动直接催生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萌芽。

梁启超将“新民”思想用于文学领域,开风气之先。

鲁迅受尼采、叔本华等人的影响,他的《摩罗诗力说》竭力推崇摩罗诗人的反抗破坏精神,肯定他们的重“主观”和崇“天才”。

在黄摩西、徐念慈、王国维等人身上,也反映出20世纪初重主观、重感情的浪漫主义趋势,但就其系统性、规模、深度和影响力而言,显然不足以从理论方面推动浪漫主义潮流。

从创作方面体现这一过渡性特点的是“情僧”苏曼殊,他率先将个人的身世和心情引入小说,这对于浪漫小说的开创之功不应抹杀。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启蒙运动的深入,先驱者为反对封建实用理性,便给人的情感、个性、欲望一个正面评价,促成了浪漫主义文学潮流的“异军突起”。

在“五四”文坛上高张浪漫主义大旗的是创造社。

创造社亮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强调“天才”、“灵感”、“直觉”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艺术创作的关注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的心灵,这是一种注重“自我表现”的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观。

创造社拥有一支成员稳定的创作队伍,引发了“五四”文坛广泛关注的文艺论争,出版了大量刊物,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田汉的戏剧、成仿吾的评论都在当时产生热烈反响,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已从萌芽阶段进入了迅猛发展时期。

郭沫若的《女神》和郁达夫的《沉沦》是创造社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郭沫若的《女神》将自我当成宇宙,抒发了破旧立新的狂飙突进精神,开一代浪漫主义诗风。

试论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试论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试论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作者:张翼王加宁陈礼柏边冀昭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在世界文学艺术的宝藏里,浪漫主义文学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文艺欣赏与学术研究界的关注,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诞生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也受到了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

在本文中首先论述了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源及表现特征,进而阐述了对于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中国文学一、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发展和起源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

英国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成了世界工厂,产生了资产阶级。

由于经济的发展速度过快,人性与道德的光辉逐渐被掩盖,人们开始追逐金钱利益,催生了拜金主义,这时,一些觉醒了的浪漫主义先驱开始运用文学作品来对抗资产阶段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欧洲的启蒙运动始于十七世纪的下半叶,启蒙运动让人们的思想获得了自由,从天主教思想的禁锢之下解脱出来,不再处于被蒙蔽的状态,但是到了后期思想的发展又过于理性,对于人性与情感太过压抑。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末,人们无法忍受太过严苛的理性,开始崇尚感情的自然流露。

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诗人们、作家们在为了逃避现实,沉浸在非理性的世界里寻找心灵的慰籍,有的在寻求美,有的在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法国于一七八九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以自由、平等、博爱为目标。

法国革命对于英国民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在英国诗坛最活跃的一些诗人,写了大量的诗篇,来歌颂法国革命,宣扬进步的思想。

在英国文坛还有雪莱、拜伦等著名人物写下了恒久流传的巨作,表达了对于人权自由的向往、与封建思想的挑战。

在以上论述的三大背景之下,诞生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这场运动持续时间非常长,从十八世纪末一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诗歌作为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充分抒发了内在细腻的情感。

欧美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影响

欧美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影响

《长江丛刊》2019.0961欧美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影响■李晓娟/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摘 要:在西方批评界,浪漫主义是一个意义庞杂、影响深远的思潮概念,但中国学界对于浪漫主义的研究,一般多局限于现象性静态的研究。

在以往的译介中多将浪漫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局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团”中,而对于我们抗战时期文学中浪漫主义的因素,更是少有论述。

本文试从欧美文学与中国抗战时期的文学中寻找契合点,分析浪漫主义思潮在“抗战时期”的不同阶段的表现,探寻浪漫主义思潮在接受过程中的碰撞与变异。

关键词:欧美浪漫主义 抗战时期文学一、欧美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相遇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源于德国和英国,继而波及整个欧洲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影响。

它是社会斗争的产物,是进步作家们不满黑暗的社会现实而要求思想变革的强烈感情体现,其本质上是对现实的否定和摆脱,思想上强烈地反抗一切传统的束缚,主张个性自由和民族解放,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希冀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理想社会。

“五四”之后,内忧外患的社会现状迫使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的人都在探索文化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新出路,这种探索的结果就是对西方近百年文学的“兼收并蓄”。

仁人志士们格外关注民族的命运,渴望通过文学作品激发和唤醒国人,欧美浪漫主义思潮正是随着这样的大潮中进入国人的视野。

鲁迅先生发表于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倡导浪漫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该书较为系统地介绍并评论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以及裴多菲这八位浪漫主义诗人。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出的反抗精神对于当时的中国有着极大的历史意义,他引入了“摩罗”式的反抗意识、自由观念,希望唤醒缺乏民主反抗和面临民族自由危机的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精神界之战士”,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启发了中国现代观念的产生发展。

但当中国文学进入抗战时期后,作家们对于现实的书写增强,在概念的界定上,通常会以为只有悲壮场面的展示和英雄主义的抒发才是战争文学。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及楚辞。

屈原及楚辞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是欧洲近代以来重要的思想运动,和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实践无疑有许多相通的特征,但如果立足于中国文化立场,用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概括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传统,包括以浪漫主义概括屈原及楚辞的特征,并不是恰当的。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侧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与古典主义追求静穆、素朴、和谐、完整的审美理想相反,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从生活的瞬息万变、精神的动荡不安以及富于特征性和神秘意蕴的各种奇特现象中揭示美。

最早把浪漫主义介绍到中国的是鲁迅,把浪漫主义翻译为“摩罗”,于1907年作《摩罗诗力说》,“摩罗诗派”就是指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的浪漫派。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东汉王逸作章句。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摘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兴起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这种思潮迅即超越空问对中国新文学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使其表现出某些与之相似的特点。

但是,由于中国作家所处的特定现实环境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又使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更有不同。

本文试从浪漫主义的精神与在文学创作上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特征与现实环境等方面入手,对西方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变异、中国新文学中表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特点与西方浪漫主义的相似点与相异点、中西浪漫主义文学家在气质上的本质性差异等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中西浪漫主义相似点相异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代替古典主义,成为遍及欧洲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作为一种思潮,浪漫主义远不只限于文学范畴,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自觉、解放运动在文化上的反映:它在对旧传统、旧制度的否定过程中掀起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浪潮。

作为一种运动,它是对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的一次反叛,是对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一次革命,它带来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放。

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

浪漫主义文学家的创作气质主要表现为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他们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实践都是对人本主义的高扬。

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言: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与其“社会关系的类似成正比”,“五四”前后中国文化界的现状与欧洲浪漫主义萌芽时期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

两千多年的封建桎梏使中国文化濒于窒息的境地,加之鸦片战争造成的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中国在西方列强眼里已不单纯是一个国家的名称,而更多是包含了,其欲行瓜分的政治渴望,中国人民深深陷入民族解放的拼搏与斗争之中,现代文人的成长环境与海涅、拜伦、雪莱、普希金、密茨凯维支、裴多菲等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家是极为相似的。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及其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及其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及其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摘要]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偏爱忧郁之美,宣扬个性主义和自我意识。

今天浪漫王朝光辉依然,令人无限神往。

拜伦为我们歌唱反抗精神的可贵,雨果向人们宣扬人道主义的理想,而普希金成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用理想化的手法描写情感,用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刻画历史,并使浪漫主义思潮在遥远的东方引起共鸣。

郭沫若、鲁迅、郁达夫等人的创作就得益于这种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影响文学是社会最为生动的描述和最为深刻的反思。

西方文学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方文学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不同的文学创作时期,另是不同的文学流派,当然不同的时期对应着不同文学流派。

从时期来划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资本主义时期文学。

19世纪文学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拜伦,法国的雨果,俄国的普希金等。

20世纪初,西方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引进中国。

那一时期的鲁迅、苏曼殊、包天笑、曾朴等人,先后翻译介绍了欧洲浪漫派作家的作品。

到20年代,创造社成立,郭沫若的《女神》与郁达夫的《沉沦》相继发表,“湖畔”四诗人写出大量优美的篇章,前期新月派的新诗创作日渐成熟,浪漫主义在中国发出最强音。

而爱国学者从西方浪漫主义吸收有利于所谓“文学革命”的宇宙观、生命观、社会观和文艺观,启发了新派诗人追求切近时代的个人艺术风格。

一、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一)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忧郁情怀。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钟情于忧郁之美。

“诗人雪莱说:‘最甜美的诗歌往往就是述说最忧伤的思想’”(孙建芳,1994:15)。

拜伦曾在《少侠哈罗尔德游记》中塑造了一位云游四方、性格忧郁的”拜伦式英雄”(Byronic hero)。

雨果也在《秋叶集》中描写了他的个人生活和内心感受的忧郁情怀。

在西方文学中,浪漫主义作为感伤主义的直接衍生物,忧郁、悲哀的审美传统。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中国“五四”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期,西方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体现了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要求,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在文化上的反映,对中国“五四”新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五四”时期,伴随着民主革命的兴起,20世纪初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西方思想影响下,开始了张扬个性的宣传,中国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得以发生。

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与“五四”浪漫主义文学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从语义上看,来源于中世纪各国那些用拉丁文演变而来的罗曼方言(roman)所写的浪漫故事和传奇(romance),即中古英雄史诗、骑士传奇。

最早的“浪漫的”(romantic)或“浪漫的诗”(romantic portry)主要指中世纪传奇、阿里奥斯托和塔索的诗歌。

在这个意义上,法国人1669年第一次使用它,英国人1673年第一次使用它,德国人1698年第一次使用它。

把“浪漫主义”作为与“古典主义”相对的一个特定术语来使用,德国人在1802年,法国人在1816年,意大利人在1818年,英国人在1823年。

作为一个思潮和运动,浪漫主义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统治欧洲约半个世纪之久。

它以德国浪漫主义为开端,随即传入英、意、法三国,在法国达到高潮后,又传入俄国、波兰、匈牙利等斯拉夫语民族及其他欧洲国家。

德、英、法三种主要的浪漫主义都有前后期之分德国前浪漫主义以施莱格尔兄弟、蒂克和诺瓦利斯为代表,他们以耶拿为中心,出版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被人们称为“耶拿派”;后期浪漫主义以阿尔尼姆和布伦坦诺为代表,聚集在海德堡出版杂志、搜集民歌,被人们称为“海德堡派”;第二代以拜伦、雪莱、济慈和司各特为代表。

法国浪漫主义前期的主要代表是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拉马丁、维尼、贡斯当等,后期的主要代表是雨果。

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浪漫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摘要: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创作上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发生发展的轨迹,并对鲁迅、郭沫若等人在创作实践等方面所受的影响做了具体揭示。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理论模式;原因从美学范畴看,中国的浪漫主义是古已有之的,庄子、屈原、李白,一脉相承,创造了伟大的不朽的浪漫主义诗篇,“五四”浪漫主义文学,从精神实质说,无疑是这种深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然而,在文学史上作为文学思潮看,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却来自西方,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

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自由精神普遍深入到情感领域的产物,它在本质上崇尚文学上的自由主义,主张理想主义,希翼摆脱和否定现实;在创作上重视主观而轻视客观,高扬天才而贬抑理智;在艺术上大量使用夸张、比喻、想象和联想等变现手法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萌芽于20世纪初,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深受西方的影响,并且有一个与西方相似的文化背景,这就是本世纪初发端的思想启蒙运动。

以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变法维新失败后,开始在思想领域进行启蒙宣传,在世纪初出国的留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比改良派更为激进的倾向。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就在这一背景中萌芽,并在随后更为深刻和波澜壮阔的“五四”启蒙运动中迅猛崛起,发展成蔚为壮观的大潮。

“五四”是中国史无前例的“人”的大解放的时期,也是浪漫主义文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思潮,以狂飙突进之势与现实主义文学并驾齐驱,风靡全国的时代。

我们知道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红火的开始是在1921年创造社成立之时,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人是旗手,他们高扬浪漫主义旗帜,强调主观抒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追求文学的美和全,宣告新文学浪漫主义的诞生,从此现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文学正式登台。

不仅是创造社为首举起了鲜明的浪漫主义文学大旗,并且浪漫主义色彩成为了当时文学的普遍特征。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文学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主题上,还体现在文学创作的思想和方法上。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体现在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主题上。

中国文学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就受到了希腊史诗的影响,而现代诗歌中的自由诗则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

此外,外国文学也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主题和思想,如《红楼梦》中的“情爱”主题就受到了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而现代小说中的“人性”主题则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创作的思想和方法上。

中国文学在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后,开始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这种思想和方法在现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它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挣扎。

此外,外国文学还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如“新感觉派”和“现代主义”就是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而产生的。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体现在文学翻译和传播上。

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传播是双向的,不仅有中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语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有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传播到中国。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不仅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和灵感。

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主题,也影响了文学创作的思想和方法。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应该更加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创造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文学作品。

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比较

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比较

差异: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方 法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浪漫主义文学 注重感悟、体验和灵感,强调文采、 修辞和音韵,作品多以诗歌、散文、 小说为主。而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则更 注重个体经验、想象力和创新,强调 个性表达和形式创新,作品多以诗歌 、小说、戏剧为主。
联系:尽管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创 作方法有所不同,但它们也有相互借 鉴之处。例如,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中 对个体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 绘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影响, 而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创新精神和 个性表达也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 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两者都 注重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和个性表达, 都强调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特性。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各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交流和相互理 解。同时,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也影响了其他文化和艺术领域。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许多外国作家和读者通 过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性、情感和自然,通过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体,表达对自由 、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详细描述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反叛。它 强调个性、情感和自然,追求自由、爱情和美好生活。浪漫主义作家通过诗歌、散文和 小说等文体,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他们关注个体命运和社会问
详细描述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社会批判主题主要表 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个体价值的 追求上,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和对社会现 实的反思。而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社会批 判主题则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社会 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注上。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作者:卓之会李顺才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3期摘要: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世界文艺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在学术研究与文艺鉴赏领域中备受瞩目。

本文从发展起源、表现特征、代表人物及传播影响这四个方面,浅谈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就其影响方面,详细分析其对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革命以及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中国文学五四运动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84-02一、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源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物质文明与经济水平在几十年内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到19世纪30年代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资产阶级应时而生。

然而经济过快提升滋生了拜金主义[1],人性与道德逐渐沦丧,个性的诉求被淹没在社会对金钱利润的追求之中,一些浪漫主义的先驱便通过文艺创作来抵抗资产阶级价值观和思想。

17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

虽然使人们从天主教的思想统治下解放了出来,不再愚昧无知,但其后期转变为对于理性的过分推崇,同样也压制了人类的情感与欲求。

直至18世纪末,人们不堪忍受理性的刻板,强烈要求自发情感的流露,并希望从严酷的理性逻辑中解放出来。

在这样的理性社会背景下,作家诗人们有的在非理性的世界里寻求安慰,有的追求美的享受,有的则追逐精神上的满足。

[2]其中尤以济慈、彭斯、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的诗歌,和沃博尔(1764《奥特兰托堡》)、玛丽·雪莱(1818《弗兰肯斯坦》)等的哥特式小说等最为典型。

同期还爆发了对同样崇尚理性和节制的新古典主义的反抗运动。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

这场革命备受英国民众欢迎,在英国社会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当时,英国诗坛中活跃的罗伯特·彭斯、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人,撰写了大量歌颂法国革命、宣传进步思想的诗作,文坛中亦有拜伦、雪莱等代表性人物的登场,他们的作品例如《唐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都表达出对封建思想的挑战和对人权的向往。

西方文学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西方文学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西方文学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论述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转型中西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是如何体现的?从单纯的时间性概念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1917年至现在的文学,近年来人们一般又把它称为中国20世纪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它的诞生之初被叫做“中国新文学”,这一称谓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性概念,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一种革命意义的显示。

其发展转型过程既是中国文学本身现代化的过程,又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艺术显示。

而对中国新文学具有本质性影响的是西方文学思潮。

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西方文学史上曾今存在过诸多的文学思潮,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这些文学思潮使中国新文学具备了真正的反封建的“现代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现代化发展转型的推手。

其中西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五四”时期开始,起源于西方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便同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一道输入中国文坛。

但由于社会的需求,浪漫主义的潜质与影响,被人为地忽视。

实际上,每在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总是浪漫主义以其理想主义的激情因素和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魅力,激活着沉闷而压抑的中国文坛并赋予它全新的文学形象。

1917—1927年文化整体批判时期,受近代日本文学和欧美文学的影响,以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创造社作家为主体而形成的浪漫主义作家群,从个人的生活感受出发,强化了个性解放的思想主题。

他们的作品,如《天狗》《沉沦》等,抒发现代青年情感压抑的苦闷,深刻描写“五四”时期的某些极端主义情绪,以对传统的全面反叛和对偶像的彻底破坏,直接反映了“五四”时期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及已经觉醒了的青年一代的思想状态。

30年代以后,随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中国现代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但我们仍可以从戴望舒、艾青等人的诗歌以及沈从文等人的小说中,发现许多作家依旧在以饱满的激情,讴歌光明,赞美自然,抒发个性,颂扬反抗。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初探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初探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及其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影响初探赵红军 辽宁工业大学摘 要: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极大推动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从我国文学革命角度进行分析,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对我国文学革命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对我国文学革命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入手,对其影响中国革命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文学革命的发展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英国文学;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文学革命;影响作者简介:赵红军(1966.7-),女,满族,辽宁省义县人,大学本科,辽宁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学与翻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50-02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文学革命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由于五四运动时期思想启蒙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能够对思想启蒙产生极大影响力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逐渐引入到我国,成为我国文学革命发展过程中相关研究者主要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因此在研究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强对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视,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对中国文学革命的发展进程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起源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最初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影响下形成的文学运动。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相应的满足,极大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1]。

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在巨大资本的支撑下,资产阶级在英国形成,成为英国社会中重要的经济建设力量。

但是伴随着英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逐渐出现了拜金主义思想,人的异化和道德的沦丧成为社会普遍现象,而这一问题引发了英国文学界的关注和深思,一些文学家希望能够借助浪漫主义文学的力量引导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不良社会思想的侵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下的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摘要: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上,强调主观性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高到创作的首位。

受其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推崇情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并认为创作没有外在的目的,同时强调个性主义,表现出了基本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l8世纪末和l9世纪初的欧洲。

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

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在近代的著名代表人物是卢梭,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

然而,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

德国浪漫主义代表席勒对人性的分析,从理论上直接促成了浪漫主义作为文学思潮在欧洲大陆的盛行。

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一文中,探讨了古典主义(素朴的诗)与浪漫主义(感伤的诗)的起源与区别。

特别是他在《美育书简》中对人的论述,成为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席勒强调,要恢复人性的完整,挽救工业化带来的片面性,就必须通过审美的教育,并通过它,使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席勒从人性完整性的角度,提出了恢复人性的完整性的途径,这成为浪漫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

虽然中国古典文学中不乏浪漫主义的传统,但这和欧洲近代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浪漫主义由于缺乏对人的自由、个性解放的清醒认识和不懈追求而只能是一种古典式的浪漫主义。

西方浪漫主义对抒情的推崇在中国激起的共鸣文艺创作从来都讲抒情,但只有到了浪漫主义者这里,才升华得如此激越。

西方最早提出浪漫主义主情说,在西方浪漫主义诗学体系中,情感常被放在首位,被视作艺术的生命源泉,这是浪漫主义诗学体系的一个核心,其他一切理论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施勒格尔主张:“浪漫主义就是用理想化的手法去描写情感。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的主观情感激扬、充溢之后自然流露的产物。

他所著的《抒情歌谣集》序言,被公认为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理论宣言。

在此序言巾,华兹华斯认为,“诗是澎湃激情自然的倾泻。

”这一著名论断开了西方浪漫主义主情说的先河,对西方文艺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的柯勒律治认为:“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的艺术,其目的在于同时表现并激起以直接的快乐为结果的内心的激荡情绪。

”柯勒律治还认为,“艺术以诗人情感激动为目的。

”此后,赫兹列特写到:“诗是表现狂热的情绪和最擅长创造的心灵的产物和最强烈的语言。

”拜伦也认为,“诗即激情的表现”,“它本身就是热情。

”相应的,浪漫主义体现了美学风貌的突变和转折。

浪漫主义要求在表达上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约束限制。

柯勒律治说:“格律自然出现在内在感情运动需要它的地方,句子自然而然地得到调整并韵律完美地落于纸上。

”而且浪漫派还以情感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

正如英国诗人济慈所言:“清规戒律绝不能产生成熟的诗作,惟有情感和机警才能孕育出美好的作品。

”西方浪漫主义对情感的极度推崇,在现代中国作家那里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郭沫若用充满情感的语言来表达对情感的推崇:“我想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清澄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如像一张明镜,宇宙万汇的印象都涵映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要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类的印象活动在里面。

这风便是所谓直觉、灵感。

”直觉、灵感与情感息息相通,并伴随情感始终。

郭沫若还反复指出,“诗总当得是真情的流露。

”“不是心中流露出的诗不是真正的诗。

”郁达夫认为:“艺术的最大要素是美与情感。

”他明确指出:“艺术中间美的要素是外延的,情感的要素是内在的⋯⋯美与情感,对于艺术,犹如灵魂肉体,互相表里,缺一不可。

”其在《沉沦》等小说中鲜明地表现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情感的推崇。

作者对主人公抱着极大的同情,抒写了他的苦闷、压抑、激愤的心情:“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能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一副心肠里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我所要的就是爱情!”当主人公最后走向无情的大海时,发出了对情感的撕心裂肺的呼唤:“祖国啊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郁达夫的小说充满了哀情的悲歌,其强烈的抒情性和深沉的忧郁感,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在人们的心灵中掀起了情感的轩然大波。

田汉在回答“何为诗歌”时写道,诗歌“就是说是诗人把心中歌天地泣鬼神的情感,创造为歌天地泣鬼神的诗歌”。

即使是作为现实主义理论家的沈雁冰,当时也接受了浪漫主义的抒情说:“我相信诗是情绪的自然流露。

”情感不仅成为五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论支柱,也成为作家在创作中所遵奉的圭臬。

艺术无目的论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扬情而抑理,是所有浪漫主义文学的共同审美特征。

西方浪漫主义者提倡艺术无日的论”,即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所谓外在的目的和功利性。

西方浪漫主义者之所以提倡这一观点,根本原因还是它同浪漫主义主情说有着密切联系。

从本质上说,艺术是与外部世界绝缘的,诗人是为了在孤独中抚慰自己而创作,而不是为了其他社会目的而作。

正如雪莱所说:“诗人是一支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来慰藉自己的寂寞。

”济慈也认为诗歌主要是表现自我和表现感受,而非表现思想和道德戒律,因此,他自称:“我从未在一丝一毫的公众思想的影响下写过一行诗。

”而且,从华兹华斯、济慈和雪莱等人的文章来看,他们都认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因此,一旦诗人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欣赏者就必然获得愉快。

相反,诗人有意识的抱有种道德目的,硬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读者,只会削弱诗的艺术效果,令读者生厌。

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浪漫主义作家对情感的崇奉、对理性的厌恶也许更为强烈,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以理杀人”的社会氛围之中。

他们一再强调“艺术独立”,为了“心灵”宁可牺牲“头脑”,其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摆脱和抗拒理性的束缚和干扰,实现艺术的自由创造。

在他们看来,任何现实的功利动因,只能亵渎神圣的艺术女神和贬低他的美学价值,许多作家都是从这一角度来论证和阐述艺术的无目的性和非功利性。

关于文学创作,郭沫若说:“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之纯真的表现,生命源泉中流露出来的Strain(曲调),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旋律),生之颤动,灵的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足我们的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酿,慰安的天国。

”俞平伯也说:“文艺正可譬之儿童底啼哭,只是应付需要自然地发生的现象,我们既不必给他硬安上目的,更无从分别善意或恶意的啼和笑。

”中国现代作家同时也认为,创作动机足表现自__己内心的情感,没有外在的目的,而作品产生之后则具有了社会功利性。

郭沫若曾说:“假如作家纯以功利主义为前提从事创作,上之想借问文艺为宣传的利器,下之想借文艺为糊口的饭碗,这个我敢断定一句,都是文艺的堕落,隔离文艺的精神太远了。

”田汉也指出:“在我们创作时的态度言之,当然只能像时花好鸟一样开起所不能不开,鸣其所不得不鸣,初不必管某种艺术品成后将会发生什么社会的价值。

”由此可见,他们并不否认文学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而是认为社会价值应是文学自身的客观效果,它蕴涵在艺术价值、情感价值中,而非有意识有目的而为之。

如同情感一样,想像并非浪漫主义文学所独有,无论是古典主义文学,还是现实主义文学,想像都占据一定的地位。

柯勒律治在谈到想像时强调了以下两个观点:第一,想像是富有生命活力的运动。

二,想像是“多”与“一”的有机统一。

这两点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柯勒律治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和我们的生命一样,都处于一个运动过程中,他们是活动而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内容是众多的感性材料和一定的理性形式的统一。

生动的具体的材料受理性形式的限制和指引,又反作用于理性形式,同时理性形式本身也要求实现为具体的物质表象。

这两方面的关系不是外在的、附加的联系,而是内在的统一。

以此为根据,柯勒律治认为文艺创作应该是对这一精神的“模仿”,如果失去了这一精神,将只有面具似的产品,不能形成活的生命。

而想像正是融众多为整体——创造理性形式与众多的感性材料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运动过程。

华兹华斯像其他浪漫主义诗人一样,承认想像在创作中的重要性,但他不同意把想像仅仅理解为以观念复制感官印象。

他认为想像力能够造型和创造,想像力有抽出的能力、修改的能力和赋予的能力。

其方式是一种表现为对单纯意象的处理,往往从对象中抽出一些它的确具有的特征,同时又将些额外的特性加到它身上,构成一个新的意象;另一种方式是,把几个不同的意象结合起来或对立起来,构成新的形象。

华兹华斯特别说明,想像力最擅长的是把众多合为单一,以及把单一分为众多。

华兹华斯还注意到了通过想像创造出的真实性问题。

他说:“想像力创造了一个比喻,初看起来也许不十分像,但这种相似的真实性一旦为我们所领悟后,就会在我们tl,中增长起来,而且继续不断地增长。

这种相似更多地在于精神的影响,而不在于外形轮廓和特点。

”这就是说,经过作家遵循上述规律创造出的新的形象,和它们的原形是有相似之处的,是有真实性的,特别是在内在特性方面。

受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中国浪漫主义作家也给予想像以足够的重视。

郭沫若曾把诗的构成归纳为一个公式,即“诗=(直觉+情调+想像)+(适当的文字)”。

可以看出“想像”、“直觉”和“情调”一样,在诗的创作过程中,占有相同的位置。

郁达夫在《诗论》中写道:“无论诗歌,还是小说里,若没有这样一种想像作用,那么情也就不能发生,思想也就无从传播。

”成仿吾也认为诗是:“运用想像,表现我的情感。

”显然,这种“想像”观只是对情感的复制,和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相比,也许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关于“想像”的理论更为深刻个性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思想理论基础,它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西方的主观哲学家,即唯心派哲学家,如康德、席勒、尼采、柏格森,等等。

二是西方的浪漫主义诗人,如歌德、海涅、拜伦、济慈、惠特曼,等等。

三是非理性的“世纪末”思潮,也就是某些现代主义文学派别。

个性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力量是伟大的,提倡人的个性发展和思想解放。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关注于人对自身的关照、审视和反思,强调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自由,歌颂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

西方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个人对自身意义的自我评价,集中展现内在的精神世界,揭示个人与外部社会的抗衡和不协调,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的“自我”。

这一系列极具个性的浪漫主义主人公形象,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文明的个性主义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