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第13章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5、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特点(1)受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影响深刻;(2)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一直遵循比较稳定的基本范式,虽然结合具体的时空背景出现了许多变异,但传统中华文明的主体的内涵及其在城市空间营造模式中的外在表现都始终保留、继承和发扬。
第一章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和城市的产生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1、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树果;树巢、洞穴。
著名的北京猿人居住的岩洞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2、新石器时代: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较可靠的物质基础,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修建房屋,从而形成固定的居民聚居点——村落。
二、原始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四类。
三、原始居民点的特点1、位置:背山石水高爽地带,土壤肥沃松软地带2、规模:原始居民点规模大小不等,一般范围较大的居民点,分布、居住比较密集,如甘肃渭河台地沿岸70公里范围内发现村落69处,最大遗址20多万平方米。
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由于全国各地南北气候、地形、材料不同,建筑房屋方式也多种多样。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2种方式:1)木骨泥墙房屋:2)干阑式建筑: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从书中西安半坡遗址图中看到这种简单的功能分区:南面居住区,西北是墓葬区,东北是烧制陶器的窑场,居民区和窑场、墓地之间有一道壕沟隔开。
城市最基本的表现在于集中,这些固定的居民点初步具有集中的特征: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剩余产品集中。
由于这些固定居民点的出现,才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四、中国城市的产生1、产生时间: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到夏朝前期,其间经历数百年之久。
2、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基本条件;2 )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条件;3 )精神文化繁荣发展----重要条件;4 )频繁的战争;5 )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的建设有很大影响。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章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先秦时期的城市一原始居民点1.形成:流动的原始群落发展而来。
2.特点:1)位置:背山面水,高爽地带,靠近河流的二级台地。
2)规模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组成。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二城市的形成1.中国城市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奴隶。
2.城市产生的条件:1)社会三次大的分工(畜牧业,手工业,商人)2)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私有制的产生3.中国城市产生的分析:1)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三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城市1.夏2.商(郑州商城)3500年前1)长方形(1700~1800半,周长7公里)2)宫殿区东北角,台地3)城市外围散布手工业作坊3.周:1)城市发展快速原因——分封诸侯2)《周礼考工记》手工业技术3)营国制度对后世的影响A.确立城市主力规划结构以宫为中心,旁三门,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B.将规划的方法与社会“礼制”很好配合C.经纬涂制的干道网系统四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城市1.春秋战国时期的规划思想1)管子《管子》法家重要著作之一2)商鞅以农业为主3)墨子城市建设从军事观点出发2.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1)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2)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3)在城市建设上出现的较新的科学理论4)都城一般由大小两城组成第二章秦汉时期的城市一城市发展的背景和特点1.郡县制的推行使城镇得到大力发展首都——郡——县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所发展二秦咸阳1.渭水北岸上,造土台2.规模很大,布局上比较松散,绵延地域很广的城市3.人口规模,七八十万人三汉长安1.利用秦处离宫兴乐宫修建而成2.兴乐宫——长乐宫,未央宫,武库,北宫,桂宫,建章宫3.汉长安城内部的宫殿功能4.城市四周每边开三门,共十二座城门,全城36平方公里5.东西两市6.建设的特点:1)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2)形式和布局一定程度附会《考工记》3)宫殿占据城市很大空间四第一阶段城建活动的表现1.改革营国制度的城邑体制,建立新的郡县制2.在城市建设中增加经济的成分3.按经济要求确定城市规模4.打破井田制的概念,结合地形确定城市形制第三章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一城市发展的背景和特点1.发展和分布的重心南移2.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3.中轴对称布局发展到全城4.由单一宫城发展到三重城结构5.城市要素中宗教建筑大量增加6.市场的位置由城北移到城南,“前朝后寝”二曹魏邺城1.规模:“东西七里,南北五里”2400*1500 36平方公里2.功能布局:1)东西向通向城门干道,南北两部分北部整治活动区,南部居住经济区2)北部:正中宫殿区,前朝后寝,东区后宫东侧戚里,西侧铜雀苑,西墙北端有三个高台南部:划分若干,规整的坊里宫城南为大宅弟,内设3市,手工业作坊3.道路系统:1)采用传统经纬涂制,呈方格网形2)东西向一条主干道,南北向三条干道3)全城共开城门7个(3+2+1+1)4.园林水系:1)由城西北角引水入城2)城西城北建设苑囿5.规划特点:1)城市有了明确的功能分区“官民不相参”2)“择中立宫”体现营国制度3)形成了中轴对称布局的艺术手法三北魏都城洛阳1.规模:“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九六城(内城)54平方里外城面积3万平方里2.功能布局:1)三重城:宫城——内城——外廊2)宫城:南部为大殿,北部为居住内城:全城中轴线钢驼街(正对太极殿)两侧布置重要官署洛阳城共开13座城门,南西各4门,东3门,北2门外城:居住区,共划分323个坊里,呈正方形东西各两市,四通市3.道路系统:1)中轴线铜驼街40米2)内部道路不规则方格网形4.商业宗教建筑:1)大市,小市,四通市2)内城散落布置手工作坊3)寺有1367所5.园林水系:1)城市西北角修筑3个小城堡“金镛城”2)宫城北部修建华林苑3)洛水结合谷水四.隋唐长安城1.城市选址:1)汉长安多朝建都“新气象”2)水质不宜人居住3)分区不明确,防卫管理不便公元583年,修建大兴城(隋)→长安(唐)2.总体布局:1)规模:8700公顷,人口百万以上。
中国城市建设史笔记
0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篇古代部分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1.原始社会的居住方式:穴居、树居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狩猎业的分开(在中石器时代开始有农业,并开始逐渐形成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固定的居民点,即最初的原始部落)3.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①穴居:北方木骨泥墙式——黄河流域②巢居:南方竹林干阑式——长江流域③半穴居:穴居与巢居形式的一种结合④地面建筑:实际上接近半穴居的形式,穴更浅4.原始居民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和选址特征:①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形成,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②形成成群的房屋及穴居的组合;③选址选在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靠近河湖水面。
5.城市的含义: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6.城市的产生:①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奴隶社会形成;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私有制产生,需要有城郭沟池来保护私有财产(防卫),“筑城以卫君、选廓以守民”;③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出现交换,发展形成固定的交换场所(市或市井)和商人;④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种生产与生活方式使居民点产生了分化,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城市实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7.城市出现产生的变化和意义:(变化)城市的出现使人类的聚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逐渐成为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以外的广大地区为乡村,从此出现城乡差别。
(意义)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居民点。
二、城市的产生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
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据我国考古发现了距今4000年以前的古城堡遗址。
中国最早的城市出现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一、社会背景:这一时期冶炼技术、手工制作水平有了较大的进展,有了货币;创造了版筑技术;二、殷周时代的城市1、郑州商城: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
郑州商城包括城外郊区在内总面积达25 平方公里的古代大城。
城市平面近似方形。
城墙为夯土墙,又厚又高。
城市内外有宫殿、居民住宅区、制骨、制陶、铸铁等手工业作坊、农民居民点及墓葬区。
发现商城住宅,墙体为版筑。
2、周代的城市与城制:①周代的城市:周王城的复原图(下)。
周武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在黄河上游,对于下游的商业中心不便统治,于是在周武王时期在洛阳附近建周王城。
②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廓、国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都: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
市:中等规模的邑设市,这时的市相当于墟、场等。
城:“筑城以为君”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
廓:“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
国在周代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③周代的城制:《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第一部分:{中国城市建设史}1、郑州商城,距今3500年左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
城垣长达7公里,包括城外郊区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
在城市内外,有宫殿、平民住宅区,有铸铁、制骨、制陶等手工作坊,有农民居民点,有墓葬区。
2、《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影响:《周礼考工记》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
如西汉长安平面近方形,旁三门,北魏洛阳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的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
元大都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周礼考工记》。
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布局。
3、淹城位于常州市南面据说为季札的城,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之上的世上独有的“三河三城”古城市。
4、曹魏邺城的规划影响:曹魏邺城采取了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旧制不同的规划布局,废除“前朝后市”,将宫廷及附属用地与居民闾里和市严格分区,将园苑与宫室毗邻布局,强化中轴线,讲究风水。
其规划布局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深远:(1)分区明确。
利用东西干道,划全城为南北两大区,将统治阶级和平民严格区分开来,从而改变了汉代宫室与坊里相参,或为坊所包围的都城格局,开创了南北朝以至隋唐都城布局的先例。
(2)宫居城北中部,为全城的核心,正殿等一组主体建筑群布置在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入宫门为一封闭性广场,经端门入大殿前的庭院,大殿居于正中,举行大典时用,殿前左右有钟楼及鼓楼。
左建宗庙,右置社稷。
宫廷建筑群按“前殿后寝”布局。
此外,官署的布局也很严整。
(3)开创了宫殿区和官署集中布局的先例。
5、隋唐长安城规划要点: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程的典范。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1、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第一次历史上的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及狩猎业分开,开始逐渐形成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古代居住:①巢民(南方)竹木杆栏式——长江流域②穴居(北方木骨泯墙式)——黄河流域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点的居住形式及特点:穴居:凿穴而居:上古穴居而野外发展: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巢居:构木为巢;以避免群居发展:穴居——干阑式建筑规模:成群密集的房屋、居住形式多以穴居为主分区:住宅、墓区、生产区选址原则:择高向阳而居;临近自然水源;村落周围必须有一定范围的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或小盆地。
城市的产生生产力不断的提高,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城市职能:1、非农业人口的居住地2、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场所3、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4、商品交易的场所5、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城市选址:1、防御需要2、交通方便3、环境容量4、良好的生活环境2、殷周时代的城市夏代逐渐形成奴隶制社会商部落发源于黄河下游,主要是冶铜技术的发展周部落兴起于渭水上游,以农业为主殷商时代的城市中国选址:1、宗教祭祀中心2、政治军事中心、兴建城墙3、经济中心、交通便利1:商城(郑州):中国最早的城市周代的都城王城和成周:洛阳附近建城目的:方便统治殷商“顽民”,成周集中,殷商遗民王城驻兵(王城)(洛邑)东周首都。
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西周:分封制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春秋战国(周王朝衰落,诸侯增减新城)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郭、国中国往往是先设城后立市,西周形成了早起城市,但城市的称呼产生于战国邑与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故称有邑之市市与井经常连在一起,因为市一定是在居民点中,即在邑中,而居民点中必然有井城与国:当时的城,有的外筑土墙,有的外为沟池,有的外为木栅栏,这也说明城是防御性的构筑物城与廓:内为之城,外为之廓城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只有城市或城的附近设了市的时候才出现了城市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3、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城市的实质:1、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2、一定的区域的中心3、人类文明的摇篮和宝库4、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例:南宋平江城(今苏州)《管子》的思想:“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中国城市建设史—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1978年大地震后的唐山
唐山总体规划
唐山中心区
唐山抗震纪念馆
三、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法制建设 1979年3月国家成立了城市建设总局,即后来的建设部, 同期开始起草《城市规划法》。 1980年颁发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 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1984年颁发了《城市规划条例》。 1990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专业法律《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
(3) 城市规划法制建设:
1956年国家建委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这 是新中国第一部重要的城市规划立法。同时,还颁布了 《国家基本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二、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的波动阶段(58年——77年)
1、“二五”时期(58年——60年)
(1)“大跃进”运动:
1958年,在中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确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号召跑步 进入共产主义,出现了城市化的短暂高潮。
(1)压缩城市人口,紧缩城市经济:
1961年中共第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压缩城市人口,紧缩城市经济,动员 2000多万人返乡,提高建制镇标准,撤消不够条件的市 镇建制,加强城市设施养护。
城市数量由1961年的208个压缩到1965年的171个,城市 化水平也由19.8%下降到16.8%。
(2)“大跃进”时期的城市规划:
许多大中城市对“一五”期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根据 工业“大跃进”的指标进行修订。城市规模过大、建设 标准过高;人口迅速膨胀,住房和市政公用设施紧张, 同时征用了大量土地。
60年11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草草宣布“三年不搞城 市规划” 。
中国城市建设史部分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部分第六章宋元时代的城市1.宋元时期的城市背景和城市概况: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形势持续了近80年,混战主要在北方进行,大量有先进技术的人民向南方迁徙,使南北朝以来开始的经济文化南移形势更加发展,南方地区城市更加繁荣。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采取了有利发展生产的措施,促使城市更加发展繁荣,也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和面貌,店铺密集的商业街代替了严格管理的坊里和集中的市肆。
南宋控制的地区,长期稳定,经济上占全国重要地位,商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元朝,各民族融合有了发展,东西方的文化经济交流也在长期中断之后再度恢复发展,上都和大都的建设都学习了汉族的传统和经验。
2.宋代的发展对中国城市发展进程的影响(新现象):(从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方面)①随着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出现定期集市,有些集市逐渐发展为市镇,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②商业发展突破城垣限制,出现城内沿江沿河商业区和“关厢”,手工业出现行会组织,同一行业向街巷制转变,这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③火药的发明使城市攻守技术有所变化;④一些政治中心的大城市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大;⑤城市中的宗教建筑十分发达,对城市面貌有一定影响;⑥受大运河的影响,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一些重要城市逐渐衰落;⑦许多城市扩建商业、手工业中心,城市布局多不规则。
3.北宋东京(开封、汴梁)的改建与变化:北宋东京位于汴河和黄河的交会处,是漕运重要的转运中心。
Ⅰ后周世宗柴荣的汴梁改建诏书:是我国古代由帝王颁发的关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文献。
①结果:扩大城市用地,加筑罗城,使用地相当于原来的4倍;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疏浚河道;制定防火、改善公共环境卫生的具体措施。
②影响:杰出的改建计划,主要力量没放在宫室修建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制度的束缚,而是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要求,和以往的都城规划大不相同。
Ⅱ城市平面布局:开封有三套方城(罗城、里城、皇城),三重城墙,平面形状并不方正规则。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的居住形式有四种: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原始的居住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西安半坡村遗址。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商城郑州,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
《尔雅》记载:邑外为之郊,郊外为之牧,牧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
《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城与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管子度地篇》: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这里记述的王城规划易将显然与井田制的土地制度有关。
考工记中还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还记载: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这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管子对城市选址的总结: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燕下都为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者。
齐临淄是目前所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古城中规模最宏伟的古城。
《管子大匡》中记载:凡仕者进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战国策齐策》: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车榖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第四章:秦汉时代的城市1、秦在统一全国的基础上,设置了三十六郡。
全国都城虽被拆毁,但这些城市仍然是地区的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寿春等。
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都会,如云阳、琅琊、冶铁中心临邛、海上贸易中心南海、会嵇、琅琊、芝罘等。
全国的县城都要修筑城垣,以成为坚固而完善的统率地域的据点。
经过战后的修养生息,劝农扶桑,省赋减役等政策,到汉景帝时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很快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的稳定和繁荣的局面,进一步为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2、汉武帝时,国际商路的开辟,在河西走廊以西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古代史篇(1—8章)第一章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P2)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P7)第二章1、名词解释: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kuo):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
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城外廓内。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
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
(P14)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
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
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
(P15)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1、曹魏邺城的规划(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P38复原图特点:(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 P55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图文并茂中国城市建设史共50页
中国城市建设史专题一周王城、《考工记》、营国制度《考工记》所述王城规划制度《考工记》所述王城规划制度原文:(1)“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2)“……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叁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辙叁个。
”(3)“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4)“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推,城隅之制九雉。
(5)“经纬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周王城规划要点❖王城方九里,四面筑城垣,❖城系采取传统的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来规划的。
❖宫城置于城之中部,四面筑有宫垣,❖宫居中,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官署区设于外朝之南,各官署分列在城之南北中轴线两侧,以为宫廷区的前导。
❖按三朝三门之制,❖城内道路采用经纬涂制,按一道三涂之制,❖朝及市的规模为各居一“夫”之地,即占地一百亩王城规划结构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城为重城环套形制,规模为方九里。
(2)据井田规划概念,将全城划分为面积相等之九分,按方位主次,分别布置不同性质的分区。
(3)宫城是全城规划结构的重心,故位于城中央。
以宫城之南北中轴线,作为全盘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4)宫城前方为外朝,后面为市。
宗庙、社稷则据主轴线对称设置在外朝之左右两侧。
这便是宫朝市祖社五者的相对规划位置和祖配关系。
宫城与由外朝、祖、社所构成宫前区,结合而为王城的宫廷区。
此区是全城的中心区,也是全盘规划的主体。
(5)全城道路网及其他各区均环绕宫廷区,沿主轴线对称罗列,以突出宫廷区的核心地位和主轴线之主导作用。
(6)宫城是按前朝后寝之制规划的。
路门外为朝,内为寝。
关于《考工记》❖《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原未注明作者及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经齐人之手完成的。
今见《考工记》一书是作为《周礼》的一个部分出现的。
❖《周礼》一书原有六官之纪,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冠"、"冬官司空"。
第12、13章城建史
第十三章 变化中的传统城市
第三节 广州
(1)广州城市的发展历史 东汉时期: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广州、泉州、宁波); 明代中叶:明代中期广州封建对外贸易达到鼎盛时期,明政府关闭 泉州、宁波港口,保留广州; 清代(康熙年间):实行海禁,关闭部分港口,广州保留“十三 行”; 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辟为商埠,成为香港海上贸易的中转站。
大规模城市建设阶段:1929年设市始,有规模、有计划的推进。 1933年划定市区界线,面积扩展到93.5平方公里,向长江东南岸和 嘉陵江北岸拓展。形成旧区、江北、南岸三个部分。 国民党的“临时首都”:1938年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作为 “临时首都”,城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加强,并承接 了大部分沿海工业转移,人口增长、市区扩大。1940年扩大到328 平方公里。 陪都十年建设计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名党政府 迁回南京,重庆成为陪都,编制了“陪都十年计划”(P321)
第十三章 变化中的传统城市
1929年的《首都计划》是近代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规划 文件,也是近代中国较早开展的一次系统城市规划活动。 墨菲(Killian Murphy)和他的助手古力治(Emest P. Goodrich)、穆勒(Colonel Irving C. Moller)、麦克考斯基 (Therdore T.McCroskey)三人担任南京国民政府“首都建设 委员会”的建筑顾问。1929年底,南京的《首都计划》制定完成。 由当时的首都建设委员会下设的国都设计技术员办公室主持,于 1929年12月完成了《首都计划》。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南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朱顺娟
第十二章:因近代工商业及交通运输发展的城市
第一节: 新兴的工矿城市 第二节: 因铁路修建而发展的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整理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考⼯工记》 第⼀一章:绪论1.城市史学:⼆二战后重建发展-城市史发展新城市史学(与地⽅方志 城市史有区别)-揭⽰示发展规律 并⾮非单纯纪录2.中国城市史:城市:城墙+市场⻄西⽅方认为中国历史上⽆无真正的城市城:中国:城池雏形-壕沟三城三河版筑-加板填⼟土夯⼟土⼟土外包装-宋代有⽕火药要增强防御(瓮城⻢马⾯面(侧⾯面⽕火⼒力)⽉月城)外国:卡迪夫:英国围绕古城堡古罗⻢马寨城帕尔⻢马诺⽡瓦:意⼤大利⼗十芒星防御性超强市:我国市的产⽣生:⻄西周奴⾪隶社会(奴⾪隶主控制市)-春秋战国(市民可参与市)-汉唐⻓长安(⾥里坊制集中市制规模⼤大不便)-宋汴梁(夜市店种类丰富开放)-明清(庙会商业中⼼心市中⼼心)市是城的基础3.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史:早期:⻩黄河流域-分布不⼲⼴广规模较⼩小职能单⼀一(对外的服务)城市间联系不多城市迁移多-城市重建快设施简单古代:⻄西周:分封⾸首⾢邑(⾸首都多城市建设⾼高潮)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秦汉:统⼀一时期-郡县制-⾏行政中⼼心发展;⽔水利⼯工程-商贸城市形成魏晋南北朝隋唐:江南繁荣港⼝口繁荣隋唐:⼤大运河军事重镇出现草市兴起(集市)-⼩小城镇前⾝身百万⼈人⼝口出现-南京五代宋元:城市⾰革新;政治中⼼心形成-迁向运河附近以求⾜足够供给;出现⼀一些海港城市(泉州);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明清:社会发展的相对停滞;边疆地区发展;城市等级规模均衡;近现代:商⾩阜开放-⽔水路贸易发展陆路发展;交通建设-道路铁路兴起交通型城市出现;⼯工矿业城市-外国在中国建⼚厂;沿海城市带发展当代:拉美城市化⾼高-假城市化-⼤大量贫民窟-没有⼟土地的农民城:规划的城市经济基础不牢市:发展的城市要道处⽂文化发展:哲学思想-历法农业天⽂文-北极星不动之星南北轴线北端对应北极星偏紫-尊贵道:天圆地⽅方明堂辟雍城市划为⽅方形⽓气=⻛风⽔水宇宙万物的本质(对于城市脉络⽔水聚⽓气)百尺为形四尺为市对于城市的研究:历史发展格局演变(⽂文献地图资源社会调查城市的产⽣生:⽣生产⼒力提⾼高-有剩余-私有财产产⽣生-商品交换中国城市及其规划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生存的奋⽃斗实践中,⼈人类逐步意识到如何改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安全、⽣生活及⽣生产的需要。
中国城市建设史整理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一、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二、原始居民点选址1、选在较为高爽地段2、土壤肥沃的松软地段3、一般均在向阳坡4、靠近河湖水面5、背山面水6、围绕中心广场布置,门均朝向中央广场,呈向心布局。
三、城市的产生人类经历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开,出现了聚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原始公社生产关系解体,人类慢慢进入奴隶制社会。
随之产生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与商业从农业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从此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所以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周礼考工记》内容.意义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城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个城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或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每条是车轨的9倍可并排走三辆车。
以皇宫为中心前面是朝廷后面是集市,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
意义:周礼考工记的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
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的修建都能发现周礼考工记的影子。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长安和北京城。
周礼考工记不但对古代城市建设产生了影响,它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依然有帮助。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一、燕下都燕下都位于易水岸边,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为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者。
城分内城、外城两部分。
内城西侧分布手工作坊,南部为市民居住区,东北角为窑址,西北角为墓葬群。
特点:1、战国城址中最大的2、都城分为内城与外城3、内城建筑多分布于高台上二、赵邯郸位于渚河、滏阳河两岸,由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形512万平方米,西城近似方形东西宽1362米,南北长约1557米。
特点:1、皇城与主城分开2、出现城市轴线的雏形3、王城的“品”字形构图三、齐临淄濒临淄河,由大、小两城组成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
中国城市建设史(K横)PPT课件
1.3 研究方法
研究城市建设史要应用大量的考古历史资料,它涉及城市空间布局的艺术,但更注重城市建设和发展变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必须与社会经济基础联系在一起研究。
1.3.1 历史学方法 断代研究、类型学研究、考证比较研究等
-1-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1.3.2 城市学方法 解构主义(解读城市)、现象学、城市意象、城市形态学研究、城市社会学等
1.4 参考书目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庄林德、张京祥(2005),《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王景惠、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马克尧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8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上、下),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 侯仁之《北京历史城市地理》,北京出版社,2000 李雄飞、王悦《城市特色与古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中国城市地图集》(上下册),地图出版社,1995 曹婉如等《中国古代地图集》一、二、三集,文物出版社,1998 贺业钜(1985),《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9 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郑州,1992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
-3-
4
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中国城市建设史古代部分
1840年前 中国古代 城市建设
远古时代 原始居民点和 城市的形成 原始居民点 城市的产生
远古时代的城市建设
1840年前 中国古代 城市建设
远古时代 原始居民点和 城市的形成
原始社会居民点以及城市的形成
•原始社会居民点以及城市的形成
社会第一次分工促使社会居民点的形 成,而第二次的分工则促使形成了最 初的城市。
城市的产生
1840年前 中国古代 城市建设
远古时代 上古时代 夏朝的城市 商朝的城市 周朝的城市
上古时代的城市建设
(夏商周三朝的城市建设简论)
夏代城市建设 史载夏代都城: 禹——阳城(河南登封县告城镇) 启——阳城(夏邑、钧台,河南登封告城镇 禹县) 太康——阳翟 斟寻(河南禹县 巩县与偃师县之间) 少康——原 老丘(河南济源市 陈留县) 廑——西河(河南浚县与滑县之间) 桀——洛汭(河南洛阳附近) 夏代城市建设的一个特点是频繁迁都 频繁迁都是殷盘庚以前的常事。原因是:“盖古者邑居无常,择利而后动。其宗庙、社稷、朝 市之制,简而不伙,约而不费,故不以屡迁为劳也。”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自然资源匮乏有关。据 史料记载,夏代有六次迁都。 夏代的生产力低下,当时国土洪水泛滥,社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争取生存 权,城市之所以能生存下来的原因是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较好,而且第一代帝王对山川的有效治 理。
周代城市建设特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周—隔水相望的丰京、镐京。 “两京度”—保留旧城,附近另建新城,一座都城两个不同的功能分区 •概况 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两岸,西周王朝都城。《诗·大雅·文王有声》记载:周文王“作邑于丰” ,又其子发——武王营建镐京。丰京在沣河以西,镐京在沣河以东,两者隔河相望。丰京遗址面 积约6万平方公里以上,镐京遗址面积在4万平方公里以上,共10多平方公里,包括客省庄、马王 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 • 建筑 丰京遗址的北部,马王村和客省庄一带,发现夯土基址建筑群。基址成组布置,已发掘和探明 了14座。4号基址最大,平面呈“T”形,面积1800多平方米。使用年代为西周早中期之交至晚期 偏早阶段。 镐京遗址的北部,斗门镇官庄村、花园村一带,发现大面积夯土建筑群基址。在东西长3公里 、南北宽2公里的面积内,发现西周时期夯土建筑基址11座。5号宫殿最大,夯土台基面积3300平 方米,宫室朝向东南,平面呈“工”字形,主体建筑居中,两翼为对称的附属建筑,建筑面积 2800平方米。年代相当于西周中期偏晚。 以上两个大型遗址群的发现为探索丰京和镐京的城市中心区域提供了线索。 • 道路 在丰京遗址群区域探出一条10米宽的大路,已探明的长约200米。 • 设施 陶质水管铺设的排水设施。 • 作坊、窑藏和墓葬等 ——张家坡、马王村、新旺村有多处铜器窑藏。 ——张家坡、客省庄、普渡村发现较为集中的墓葬及附葬的车马坑、马坑、牛坑等。 ——洛水村、张家坡、新旺村、普渡村等处发现制陶、制骨作坊。 • 总体格局——“一城两区” 文献和考古材料表明,整个西周时期,丰镐并用,同为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实际上 可看作是一座都城的两个区域。西周末年,由于戎人入侵,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丰镐二京遂被放 弃。
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城市建设史(提纲)
《中国城市建设史》城市的产生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西南地区一些井干式的房屋或竹楼,既是由穴居演变而来半穴居:穴居的发展,也是穴居与巢居的结合地面建筑:半坡遗址中,后期多为地面建筑,实际上仍接近半穴居形式原始的居民点农业生产逐渐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氏族部落的形成,就必然产生聚族而居的固定居民点城市的产生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就需要有城郭沟池来保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于是产生城郭由于有了剩余产品及私有财产,就需要交换,于是产生了固定交换的场所:市或市井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使居民点产生了分化,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殷周时代的城市夏代逐渐形成奴隶制社会商部落发源于黄河下游,主要是冶铜技术的发展周部落兴起于渭水上游,以农业为主殷商时代的城市1:商城(郑州)郑州商城平面近似长方形,北城墙约1690m,西城墙约1700m,南城墙和东城:墙约1870m。
此城使用了版筑技术,为地面建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殷墟(安阳小屯):公元前十四世纪时,盘庚迁殷,在此建都270年。
数十处王宫建筑遗址,比商城的白灰面夯土建筑又有进步,全为地面建筑,用填基法在洼地或早期窖穴上填筑,或在地面挖基坑,在填土夯实周代的都城西周的都城为丰京和镐京,城址均在西安西南丰水的东西岸。
周公在洛阳附近新建王城和成周两座城市,建城的目的是将殷商的顽民集中管制于成周,在其西30里建王城(洛邑)。
洛邑在东周时曾是都城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郭、国邑与都:邑象形土地和人民,实际上指生产对象和劳动力,可见邑并不仅是指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民点,奴隶主所居的是大邑,四野农夫所居的是小邑,小邑住十家称“十室之邑”田在邑外,一邑有田十“田”,周制1田为100亩,领主有若干邑,既有若干田地及若干家农夫,代表他的领地及财产。
每十室有一乘战车,故百乘之家就是千室之邑邑与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故称有邑之市市与井经常连在一起,因为市一定是在居民点中,即在邑中,而居民点中必然有井城与国:周代,国字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国与土同义,国象形,土会意,故国与城意义同城与郭:郭比城大,或城在郭内,城郭均是防御性的。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章上篇古代部分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地形成一、原始社会发展状况(1)旧石器时代初期,依附自然采集经济生活,为抵御野兽侵袭,采取成群体穴居和巢居形式。
(2)旧石器时代中期,逐渐创造较多劳动工具,开始集体狩猎活动,形成较稳定劳动集群,仍以穴居及巢居为主。
(3)旧石器时代晚期,创造更多劳动工具,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产方式,形成母系原始氏族部落。
(4)中石器时代,产生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及狩猎业分离,形成以农业为主地固定地居民点,即原始村落。
(5)新石器时代,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大量出现原始村落,晚期向奴隶社会过渡。
二、原始社会居住形式: (1)穴居(2)巢居(3)半穴居(4)地面建筑三、原始居民点形式(1)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2)居民点位于地势高爽又靠近河、湖水域的向阳地段,以利于生活和生产。
(3)建筑布局呈一定规律:a、居住区、墓葬区、窑场分区明确。
b、居住区中心为供氏族成员集会的大房子,周围环绕小屋,其门均朝向中心大屋。
c、小屋为对偶住房。
d、外围建壕沟用以防御。
四、城市的产生(1)生产工具的进步及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剩余产品以及私有制的出现,然后就有了交易的场所,并且奴隶主开始筑城郭沟池以保护私有财产。
(2)手工业及商业从农业及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即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产生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3)城与廓,“筑城以卫军,造廓以守民”。
城与廓军均为防御性设施。
(4)市与井,“日中为市,召天下之民,聚会天下货物,各易而退,各得其所”。
市即交易的场所。
(5)“城”是防御性设施,“市”是交易场所,城与市结合在一起就是具有商业交换职能的有防御设施的居民点。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第一节殷商时期的城市二、城市遗址(1)早商城址:亳(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分外城、内城、宫城。
宫城位于内城南北轴线上,布局规整。
宫城内发掘出宫殿遗址,均为庭院式布局,其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为止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相对衰落的城市
产生原因:新的生产技术的进步,对封建社会生产技术的排挤 交通条件的改变,改变了城市区域分布结构
1)淮阴
城市发展条件的根本改变,致使淮阴开始逐渐出现迅速衰落 的势头。 2)嘉定 1.近代运输铁路运输代替航运,嘉定失去交通要道的地位。 2.近代由机器生产出的洋布取代了嘉定手工业生产的土布。 3)襄樊 精悍铁路的修建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是襄樊衰落的主要原因
3)商业中心
南京原来的商业中心在秦淮河、夫子庙一带,近代通商之后,城北 下关一带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新街口因接近政权机关及住宅区,迅速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4)建成了总理陵园——中山陵
中山陵是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 中山陵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 设计以我国传统风格为主,融合了西方建筑 的精髓,简朴、浑厚、坚固、美观。 陵墓坐北朝南,占地八万平方米,由南 向北,主要建筑依次有牌坊、陵墓等,并有 半圆形的广场,南边有孙中山铜像。中山陵 附近还有一系列的纪念性建筑,是我国最大 的人工园林。
第十三章 变化中的传统城市
目录
第一节 北京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南京
广州 济南
第五节 相对衰落的城市
一、北京
1、出现了教会建筑群与使馆区
天主教、基督教等教会建筑群; 使馆区:《辛丑条约》将东交民巷一带划为“使馆区”。区内建筑全部是 20世纪初国外流行的建筑风格。
2、城市功能与结构发生了变化
铁路(京奉、京汉、京张);近代工业(铁路相关、电器电灯自来水厂、 印刷染织食品);城门、城墙和广场的改造。
国民党在南京建都后,1928年成了国都,设专员办事
处,1929年公布了“首都计划”,共28个部分,从今后的百年 人口预测、用地功能分区、道路系统规划、对外交通、住宅、
教育、工业到城市设计、技术规定、实施程序等都做了规
划,文件中,还附有59附图,内容非常繁多,这是我国较早 的一次较系统的城市规划工作,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考
虑:
1)城市分区 2)道路系统
1)城市分区:
按功能分为6个大区:中央政治区、
市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 住宅区。 中央政治区为重点,设在紫金山南麓; 市行政区要设在市内的鼓楼附近傅厚 岗一带; 商业区布置在明故宫旧址; 工业区打算设在长江南北两岸; 文教区布置在旧城中心市政区的南边; 住宅区分为较分散,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住宅区是官僚等上层阶级住宅区, 第二住宅区是一般公务人员住宅区, 第三住宅区为工人或最低职员住宅区, 位于距市区较远还较偏的市郊, 还有一类是旧住宅区原封不动地加以保留。
2)道路系统
规划中的道路系统采用了当时美国流行的方格网和对角线的 形式,道路打算分为干道、次要道路、环城大道、林荫大道。 a.干道:宽28米,6车道,两边各有5米的人行道,. b.次要干道:是每个区域内互相连通的道路。 c.环城的大道:想利用南京古城墙改建,上面行汽车。 d.林荫大道:如沿秦淮河的道路。 这种不顾实际的道路系统 造成道路网密度高、街坊面 积小而零碎,特别是西北部 形成很多三角地带,不便于 交通和房屋建筑。
清末“洋务”运动对济南城市功能结构变化上影响很大。期间发展起来 的军工厂尽管建筑简陋、布局零乱,但这些工厂的出现超越了传统的手工业 作坊,促进了济南南郊工业区的形成和城市发展。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发展,城市形成商 业繁荣的局面。老城区受到商埠区影响,出现新的公共建筑,并表现出明显 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建筑特点。
3、帝王禁地开放,新建筑类型出现
故宫、皇家园林、帝王的祭坛庙宇都开放了,转变为了博物院、 公园和公共场所;一些“洋式建筑”出现。
4、出现近代市政工程和公共设施
主要是在内城出现,特别是一些商业区和富人住宅区。
如:道路改造、公共交通(电车、公共汽车)、自来水、下水道整
修、电力供应等。
二、南京
1.南京城的规划——首都计划
5)兴建了一批大型公共建筑
国民党的党、政、军机构及其附属部门纷纷修建办公大楼和大院;大会 堂、美术馆、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馆等公共建筑兴建。 建筑体量、建筑结构(砖木——砖木钢筋混凝土)、建筑技术、建筑 风格(中国大屋顶宫殿式、中西合璧、现代派)都有了很大变化,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南京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也使明清以来的南京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3)市政工程与建筑
商埠区的规划,除考虑到街道网布置外,没有考虑到功能分区,也很少 考虑到给排水等工程设施及建筑面貌,因而城市卫生条件极差。 与其他城市一样,帝国主义修建的教堂、领事馆等建筑全部采用西方 建筑形式,并且位于城市的主要地区。形形色色的西方建筑风格与原有济南 旧建筑掺杂一起,使济南城市面貌由一个封建古城而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城市。
3)广州城市商业繁荣
兴建扩建了一批旅馆、就加、茶楼、商 店、戏院等。
2.租界区形成
在近代,广州沙面作为英国殖民区,
是广州一个特别地区。
沙面只是江中一个小道,河水涨时会淹 没打部分陆地,英当局利用清政府赔偿金,填土筑岸,修建道路,种植树木,建 造公园。 沙面兴建是有比较完整统一的规划,以一条贯通东西的主干道辅以几条纵向的次 干道将用地划分成若干分区,每个分区划分成若干小区。建有警察局、领事馆、 教堂、学校、银行、洋行等,还有俱乐部、旅馆等公共建筑,以及很多小住宅.
四、济南
1)商埠区的建立
商埠区实际上就是变相的租界。商埠规划的范围只包括纬一路以西,纬十 度以东,胶济铁路以南,经七路以北的一个小区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帝国主 义在济南商埠区拥有特权。
商埠区虽然是济南的一个
新区,但商埠区的建立与 发展也影响了济南城的发 展与变化。
2)“洋务”运动与新兴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三、广州
广州是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的口 岸之一。广州在于外国人的对抗和接触中,成为较早接受外来文化的城市。
1.老城区的变化
1)教会建筑大量兴起
出现许多传教机构所办的教诲、教堂、学 校、医院、青年会、布道会、图书馆等建筑。
2)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
修了西湖路、清平路等多条马路,建成了连接珠江两岸的珠海桥广州近代交 通得到较多发展。
2.南京城的建设
1)开辟道路
这是首都计划中实现最多的、工程量较大的一项建设(中山路)
2)建设了山西路、颐和路花园住宅区
山西路、颐和路一带成了官僚上层阶层住宅区:低密度、环境好、 道路宽阔、供排水系统完善,单体建筑为各种不同的西式样式。 一些风景好的地区也建有精巧豪华的别墅。 形成对比的是城墙脚下、长江岸边、池塘周围特别是下关及汉中门外 的“棚户区”。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