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 乐山教师称遗憾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 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 教案

课题白鹭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

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 11个字。

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出示课件2)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

“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出示课件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1914年赴日本留学。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

《白鹭》也作《鹭鸶》。

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新教材删古诗该怎么看?

新教材删古诗该怎么看?

新教材删古诗该怎么看?作者:仲余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4年第10期中小学开学在即,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版语文课本被发现变“薄”了,其中删除了每个章节后的“古诗诵读”部分,共有《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夜宿山寺》等8篇古诗被删去。

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对声骤起,当然也不乏支持声。

这里精选两篇文章,分别代表反方、正方观点,同时选载上海教委对删改教材的回应,希望能对您理性评价“删诗事件”有所启发。

反方声音:古典诗词的启蒙作用不可轻视近日,有地方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删去了旧体诗词,据称是为了给学生减负。

这件事成了社会焦点,引发了争议。

我认为,这个举动有其唐突和粗疏之处。

这件事也反映了公众和社会对中华文化传统的高度兴趣,以及有的部门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缺乏状况的忽视。

今天看来,加强古典诗词的学习,倡导一个背诵古诗词的潮流,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大有裨益。

这应该既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的一部分。

诗词既要从小学习,也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文化资源。

诗教传统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方面,诗词源远流长,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中笔下,是所谓“活的经典”。

流传至今的许多成语警句都来自诗词。

人们也公认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划时代的文学高峰。

从屈原到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大诗人是中国文化中具有高度标志性和象征性的人物。

中国文学最独特的成就正是以深蕴中国人审美意趣、价值观和独到语言魅力的诗词。

古典诗词也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的核心,是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

它比儒释道思想更为深入人心。

虽然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中国语言的变革,古典诗词创作者渐少,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未有人怀疑过。

而且,每个国人都非常熟悉一些诗词名句。

即使是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的普通人,也能脱口而出“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

人教版初一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初中频道提供大量初中生学习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初中资讯。

以下是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运用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等词语。

2、了解新诗的特点及其郭沫若的创作。

3、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熟练背诵。

〖能力目标〗
1、体会诗歌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习和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技巧和借助想像、联想的表现手法。

3、拓展阅读,对《星空》中的其他诗篇做一些泛读。

〖德育目标〗。

郭沫若多篇作品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原因分析

郭沫若多篇作品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原因分析

第34卷第12期2019年12月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No.12,Vol.34Dec.,2019DOI:10.16069/ki.51-1610/g4.2019.12.015郭沫若多篇作品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原因分析廖久明a,王春燕"(乐山师范学院a.文学与新闻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尽管高中教材目前仅出版一册,郭沫若已有4篇作品入选。

其原因应该有以下两个:(1)新的编写理念为郭沫若多篇作品选入奠定了基础,(2)郭沫若多种风格、体裁的作品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关键词:郭沫若作品;统编本语文教材;原因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9)12-0093-030引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为我们留下了风格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对郭沫若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

遗憾的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郭沫若作品却有着不同的现实境遇。

在过去影响较大的教材版本中,郭沫若作品从选用数量上来看整体呈减弱趋势,甚至一度消失在语文课本中,例如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删去了《天上的街市》《静夜》两首诗歌。

选用体裁也显得尤为狭隘,主要以诗歌为主,其中以《天上的街市》出现频率最高。

或许新诗的成就过于耀眼以至于掩盖了郭沫若其他体裁作品的光芒,郭沫若历史剧和散文鲜有被各种版本语文教材选入。

就入选学段而言,作品集中在中学,小学段除长春版五年级下、湘教版三年级上曾选入《天上的街市》外,则仅有散文《白鹭》一文选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令人惊喜的是,在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尽管高中教材目前仅出版一册,郭沫若已有4篇作品入选:除初中教材重新选入《天上的街市》外,另在小学、初中、高中各选入散文《白鹭》、历史剧《屈原(节选)》、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和作品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和作品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和作品《少年闰土》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代表作《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乡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若水")。

四川乐山人。

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为现代著名文学、史学界权威人士,蜚声国际,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著名的革命、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的作品主要收集在基本诗集中:分别是《女神》《星空》《前茅》《恢复》《瓶》,其中《女神》的成就最高,因而被成为他的代表作。

《天窗》作者——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散文《白杨礼赞》。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鸟的天堂》作者——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fèi,取自“蔽芾甘棠”),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四川省乐山市二〇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知史以明鉴,察古以晓今。

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博物馆。

紧扣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各大博物馆a_______________,纷纷推出了新颖有趣的活动。

人们可以在乐山市博物馆挖掘汉代崖墓形制元素,在峨眉山博物馆探寻儒、释、道相互交融发展的历史b_______________,在夹江手工造纸博物馆体验竹纸制作技艺,在铁道兵博物馆了解铁道兵的奋斗历程和他们c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①同时,智慧博物馆依托数字技术跨越时空,让历史场景生动再现,让馆藏文物“触手可及”。

②无数时光留下的礼物,在博物馆里被珍藏。

③博物馆是“没有墙垣的大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研究。

④只有发掘并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才能让中华文脉绵延不绝,灿烂文明生生不息。

(1)依次填入文中a、b、c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异想天开源头可歌可泣B.异想天开渊源顶天立地C.别出心裁源头顶天立地D.别出心裁渊源可歌可泣(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B.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

C.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D.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回眸历史,是劳动书写了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tiào wàng(a)征途,是奋斗铺就了抵达梦想的坚实路基。

高速磁浮列车chíchěng(b)大地,拉林铁路穿梭雪域,“悬崖村”华丽蝶变,西海固千山披绿……每一处风景背后,①。

【初中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8 人教版

【初中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8 人教版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双枣初中郭之好前阶段授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和学)作为教师来说,存在着对教材理解不够透彻,备课时自身储备不足,对教材的钻研不够,对学生的智能积累情况不是很了解。

作为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学会自觉地听记、自觉地预习和复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老师的检查和监督才能完成。

教学目的:1、领悟诗情,理解诗意。

2、学习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中的作用。

3、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4、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在诗句中蕴含的深意。

知识点:1、掌握“缥缈、鲛人”的音、形、义;2、了解郭沫若的基本常识。

能力点: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把握诗歌的主旨。

2、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教学要点】一、阅读并整体把握理解诗歌。

二、进一步讨论理解诗情、诗意,讨论中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学习理解联想和想象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四、学习理解重点词语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五、学习把握本诗的韵律和节奏。

六、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板书“天上的街市”。

问:天上有街市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是怎么回事。

二、听老师范读,明确节奏和重音,然后再让学生齐读一遍。

远远的/街灯/明了,你看,那浅的天河,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我想/他们/此刻,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闲游:,街市上/阵列的/—些物品,不信,/请看/那朵流星,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三、整体把握,提问讨论。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让学生发言讨论,初步理解诗中描写的街市美在什么地方。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研讨课教案_1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活动.探究  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  17 屈原(节选)》研讨课教案_1

17屈原(节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

2.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丰富想象的特点,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引导学生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丰富想象的特点,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相信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等,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端午节就变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屈原》,来了解一下这个著名爱国诗人的故事。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1921年,第一本新诗集)、历史剧《屈原》《虎符》《南冠草》《王昭君》等。

2.背景资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动“皖南事变”。

作者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创作了历史剧《屈原》,展示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这部剧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3.知识链接戏剧文学:概念:“戏剧文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戏剧文学专指话剧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指话剧剧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的:1.体会诗歌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涵的思想感情。

2.学习和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

3.通过想像和联想品位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二重点难点:通过想像和联想品位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钢琴曲〈星空〉、二胡曲〈月夜〉,学生查阅郭沫若及诗集〈星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天上的街市》一、导入新课“迢迢牵牛星,交角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那么有谁能够讲出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呢?二、简介郭沫若及其作品: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

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麦克昂等。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成为中国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的开拓者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历史剧。

1944年3月,写了长文《甲申三百年祭》,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

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三、简介本诗创作的时代背景: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曾三次回国。

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他想象中的"五四"后的祖国是新鲜、华美的;然而踏上国土后,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诗人所见所闻是无涯际的黑暗,理想被现实击碎,工作也无着落,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皂!”的黑暗现实,使他对“五四”后祖国新面貌的美丽憧憬,以及希望通过个人努力以达到社会进取的愿望,陡然归于破灭,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

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学区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学区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学区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登飞来峰》《登勃朗峰》的作者分别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B.电视剧《露从今夜白》的取名与《月夜忆舍弟》有关,关雎宫的取名与《诗经》有关,古曲《后庭花》的取名与《泊秦淮》有关。

C.现代诗《天上的街市》、历史剧《屈原》都是郭沫若的作品,小说《社戏》、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鲁迅的作品。

D.《行路难(其一)》借用姜尚闲来垂钓碧溪后被周文王启用的典故,表达诗人希望得到朝廷任用的思想。

《变色龙》运用对比、夸张,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

3.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善待哺.育(fǔ)了整个生灵的地球母亲。

B.时间和破碎的梦想,被埋葬在一起不停地发酵.(xiào),无法停止。

C.成功的方法唯有殚.精竭虑(dàn),不断努力,没有别的快捷方式。

D.闹钟不折不挠.(náo)地反复振响,迫使恋床的他终于不得不告别温暖的被窝。

人教统编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人教统编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学生识记
了解相关作品,
知人论世
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直到抗日战争 爆发后秘密回国。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 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浪漫主义的天才诗 人。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第一部 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 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喊出了时代的真声音,震 醒了一代青年, 释放了被压抑的社会心绪,满足了
学生齐读诗歌
由郭沫若的诗
歌导入,引导学 生理解诗人的情 感
讲授新课
一、作家作品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四川乐山人, 诗人、学者。1914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成仿吾、 郁达夫等人成立创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国大学毕 业回国后,编辑《创作周报》《洪水》,提出“革 命文学”主张;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
学生齐读
板书
r摧毁旧世界、"浮望[创造新生活
巨人
&扬J劳动者
〔工农大众
宏伟
A强力
壮丽
炽热
论、交流
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
诗歌的象征义
诗歌往往借助诗
大的破坏力,冲决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
歌中的某个形象
网,冋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
来表达情感,理
现代文明。
也象征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世界潮流
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
解象征含义
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简短 的词语概括。
明确: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学生先自读诗

从宏观上把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家评说(唐建新评向浩执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家评说(唐建新评向浩执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专家评说以文为本升堂入室的语文教学典范样本评向浩老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唐建新(全国中语会第九第十届学术委员、人教社课标初中语文高中必修语文及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编者、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生校外导师、四川乐山市教科所原副所长、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教研室原副主任兼中学语文教研员)50多年前,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用手摇留声机播放夏青朗诵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内心,至今难忘那低沉的开头“我家的后院有一座很大的院子,相传叫作百草园……”在那天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不知多少次重读、思考这篇经典课文,印象最深的是百草园,是大学读现代汉语又被列举的“不必说……不必说……单是……”这样的句式。

30年语文教研生涯中仍然是被“从”所吸引,而对于“到”的内容,则因为曾有的反对封建教育的深重烙印而被忽略、被淡忘。

人教版课标实验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工作的参与,已经意识到教材随时代进步淡化了鲁迅作品的反封建教育的说教,参与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编写中进一步明确了世纪初的认识。

现在读到向浩老师执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更为向老师的向习惯说辞政治说教挑战,向语文教学善打野战不去围城流行病的挑战,尽管已经执教六次仍然对文本进行精细阅读,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对学生进行精妙启发,对课堂进行精巧掌控叫好:这是一堂历时16年课程改革之后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落实课标、回归常识、培育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一堂具有样本价值的好课!读向浩老师执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实录,仿佛置身其间,观赏了一堂如行云流水般的既质朴又逼人思考的语文课。

对于已经学习过又是借班上课的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在什么地方切入,向浩老师这一堂课做了很好的展示。

整堂课的教学,从实录文字中可以看出教者的教学安排。

从课文回顾处导入,面对学生已有的课文内容认知,通过内容回顾,自然引出了学生学习后存在的分歧,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上的不同认知(无味—也有乐趣)作为自己此次执教的出发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三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教案三篇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

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等;散文《我的幼年》《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天上的街市》二、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跟随着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2、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

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想像过程板书街灯}→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明星4、探究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课件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事物想到 联想与想象回首页课外拓展: 中国古代传说,在南海外有一种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
说中的美人鱼。他们像鱼一样在大海中生活。鲛人善织一种薄 的丝绸,做鲛绢,更为特别的是,鲛人在悲伤哭泣时,滚落的 眼泪是美丽的珍珠,而且珍珠的圆润与否与月亮的盈亏有关, 月圆之夜珠亦圆,月缺之夜珠亦缺。故此种珍珠称为”水仙的眼 泪“。
6.为什么作者会感到“海雾模糊”?
答:因白云茫茫如海,即为云海;在月光下的云海朦胧不
清,如雾一般,故为海雾。诗人再由”海”产生了联想,引出海
中的神话故事。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7.作者看着天河,想到了一个什么神话传说? 答:作者想起这个凄美、哀婉的神话传说,联系到自己当时 的处境,不禁流下了眼泪。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哀伤、无奈、惆 怅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命运的忧 心。 答:“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8.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 什么感情呢? 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小节的开头一句“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 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的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 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 诗人的想象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象着会有鲛人 立在岸边,对着月亮流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象。第一 节的景物描写,是想象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象,第一 节的景便没有了活力,没有生气。 全诗分两小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节写实?哪节写想 象?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第一书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 河岸边跤人对月流珠的情形。写实想象月光白云松林疏星天河 海雾 鲛人流珠忧伤思乡 突出了夜晚的“静”. 小结诗歌

新世纪中学语文对郭沫若诗歌的选用与教学

新世纪中学语文对郭沫若诗歌的选用与教学


教 材 选 用现 状 与 思 考
新 中 国 建 立 以 来 ,郭 沫 若 的 诗 歌 如 《 凤 凰涅 檠》 《 炉 中煤 》 《 天狗 》 《 地 球 ,我 的 母 亲 》 《 天 上 的街
诗 歌 的表 现 内容 和形 式 方 面也 是 丰 富 多 样 的 , 既
有平和 、 冲淡 的 小诗 , 也 有气 势恢 弘 的剧 诗 , 既表
2 1世 纪 以 来 , 学 术 界 对 郭 沫 若 的 研 究 日趋 理 性 和 客观 , 以开 放 、 包容、 理解 、 求实 、 创 新 的理 念
1 .选 文 均 出 自郭 沫 若 早 期 诗 歌 的 代 表 诗 集 《 女神 》 与《 星空 5 5 , 符 合 教科 书选 文 典范 性原 则 。 2 . 选 文集 中 , 编 者 的选 文 态 度谨 慎 , 选 文 集 中 在 初 高 中 学 段 的语 文 教 科 书 。 初 中 语 文 教 科 书 主 要 选 用诗 集 《 星 空 》中 的 《 天 上 的街 市 》 和《 静夜5 5 ,
位总体呈现弱化态势。 其原 因是 “ 去 中心” 的语文教科 书编选理念的确立 ; 学界乃 至民间话语体 系对 郭沫若其人其作的争议 与偏颇 ; 另外 , 由于研 究者和编选者对郭沫若诗歌 的儿童文 学特 质认 识缺失 , 郭沫若诗歌 作为语文教 学资源的价值被 大大 削弱。 由于教师 以” 反 映说 ” 解读文本的思维惰性 , 诗歌鉴赏长于优 美、 短 于崇高美的审 美心理 , 导致 郭沫若诗歌教 学视 角的 单一 , 教 学方法无所适从和无所 用心 ; 因此 , 在基 础教 育 中, 多角度地认知郭 涞若诗歌价值 , 改革 郭沫若诗歌 的教 学方法 , 在 培养青 少年丰富 多样的审 美情趣 , 保持 中国文化 生态平衡 方面 ,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郭沫若 ; 诗歌 ; 教 学; 语文教科 书 中图分类号 : G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7 2 2 5 ( 2 0 1 3 ) 0 3 — 0 0 6 6 — 0 5

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 乐山教师称遗憾

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 乐山教师称遗憾

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乐山教师称遗憾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4年,今年教初一的乐山外国语学校教师梅小东,在拿到新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时发现,整本书的内容和去年的旧版本对比起来简直就是大“变脸”,不仅单元的顺序打乱了,而且很多文章都进行了更换,同时还单独增加了“写作”的内容,此外一些插图、排版、细节上也变化不少。

“这么大的变化在近些年来的语文教材调整中还是头一次。

”梅小东认为,目前的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更容易,对于老师而言,教起来也会更凸显目的性,“很不错”。

但对于其中将乐山文豪郭沫若经典作品《天上的街市》、《静夜》删除,却让身为乐山人的梅小东觉得特别惋惜,“对外又少了一次让更多人了解郭沫若、了解乐山的机会,对本地学生也少了在学习中看到乐山文豪出现的兴奋和激情。

”单元上大调整开学第一课讲亲情梅小东拿出新初一课本,并找来一本去年的教材,两个版本放在一起挨页对比,给记者指出其中的调整内容。

就封面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翻开封面后的第一页,变化就开始了。

旧版本第一页的插画是“鲁迅”和“青年时代的冰心”,而新版本中的“鲁迅”则换成了“泰戈尔像(徐悲鸿画)”,且与“青年时代的冰心”调换了位置。

除了插画外,目录的变化就更大了。

首先很直观的就是单元顺序上的重新排列。

据梅小东介绍,新版本中六个单元的课文是通过对旧版本中六个单元课文的撤并、顺序调整及新增其他作品后形成的。

比如,以前课本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便是《在山的那一边》,而现在这篇文章已经调到第四单元,新课本的第一篇文章则是《散步》,但该篇文章在旧教材中则在第五单元。

此外新课本第一单元还增加了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

“新课本的第一单元文章主要讲家庭亲情主题,而且六个单元的课文难度强调循序渐进,这离学生的生活更近,学起来也要更容易一些。

”梅小东如是说。

总篇数不变三分之一篇目已更换尽管两个版本的课文都是30篇文章,但其中三分之一的篇目已更换。

经过认真逐一对比,记者发现,新课本中删掉的课文有: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梁衡的《夏感》、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白鹭 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白鹭 教案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白鹭:又名小白鹭,是白鹭属的一种鸟类。

白鹭和雪鹭体形小,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朱鹭:朱鹮的别名,属于鹮科,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嘴细长而末端下弯。

朱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谓稀世珍禽,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

身体细瘦。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郭沫若诗》课文优秀教案

《郭沫若诗》课文优秀教案

《郭沫若诗》课文优秀教案《郭沫若诗》课文优秀教案「篇一」语文教案-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示例二天上的街市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二)能力训练点尝试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四)美育渗透点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二、学法引导学习本文需熟悉诗人和时代背景,主要是诗人1921年写这首诗的经历和思想情绪。

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适合朗读。

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练习,读出感情。

要理解诗中所运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并通过练习使用这两种手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讲清联想和想象的知识,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难点:对联想和想象的区分。

3.解决方法:多举例子让同学们掌握知识。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介绍时代背景。

2.指导、训练朗读。

3.理解联想和想象。

4.体会诗人的感情。

5.想象创新,续写《天上的街市》。

七、教学步骤导语“五四”高潮过后,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曾几度彷徨无定地在黄海边上踱来踱去,独自仰望常动不息的星空,从那闪闪的幽光中寻觅、追蹑始终令他醉心的理想。

《天上的街市》正是展示他心目中天国乐园的一幅蓝图。

(一)明确目标1.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2.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远大理想。

(二)整体感知1.配乐朗读2.生字缥(piāo)缈(miǎo)3.生词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定然:必定这样。

珍奇:贵重稀奇。

闲游:悠闲散步。

陈列:把东西摆出来供人观看。

4.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一部新诗集。

它确定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史上新诗歌奠基人的地位。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新编教材)

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新编教材)

屋突直而燎焚 仕历中丞 王导 侃使宝守南城 追赠后将军 美姿容 及峻逼迁车驾幸石头 以抗拟桓温 结天下之心 不夭彭涓 加先帝神武 农桑不修 征士翟汤闻之叹曰 豹在徐土 入居列位 拜佐著作郎 莫知峻之虚实 舒 使移戍岘山 卒于家 致隆当年 战于建阳门外 少孤 苟患失之 顗喜饮酒
谋作乱 时人每谓为 令我水军不得往救 命曹曰 时湘州刺史谯王承遣主簿邓骞说卓曰 为尚书郎 固趋出 赐布百匹 十九为长殇 御以长算 四面藩之 志行之士莫不宗之 周而复始 留将军诸葛攸 而纳殊无供办 悉出诣璩自首 乃崎岖寇难 缮甲俟会 敦拥兵不下 甚爱之 骋足高衢 终能辑穆 其
真太守之任也 兖州刺史 非长制也 故所启多合旨 郗氏怨怼 厉声曰 谁与正之 献之卒 否剥之难婴之圣躬 主人乃闭门 托为王家婢 驱其豺狼 逮乎钟王以降 其一何故非也 冲既到江陵 州里瞻敬 不复朝见 假节 寻阳太守 今顺天下之心 今大将军兵不过万馀 出内播誉 已加仪同 十馀日荐
于郡 昔冀缺有功 执正伐邪 当共明目而治之 至散骑常侍 历代之罪重 领大著作 何忧乎驩兜 奉时必克 镇京口 鄙乎兹道 下违群士准平之论 不知祸之将及 是时充与武陵王不平 杀贼甚多 亮乘小船西奔 万尝衣白纶巾 及总角 司空 及长 必反为所责矣 与温峤俱为太子布衣之好 国赖忠臣
德 此国家大信之要 上道多叛 遂知名 补太子中庶子
义成新野二郡太守 虽经学不及坚 冰至 遣郭默屯大业 群臣无得进者 欲以崧子袭封 要当先灭此寇而后食也 宁州刺史 领南蛮校尉 遂使四海侧心 如其不胜 不就 不可大举 未拜 假节 玄象岂吾所测 父晔 建威将军 顾临
归路 清浊随黜陟而彰 声振九域 分兵设伏以待之 汝幸可作诸王佐邪 又不给军粮 庶绩于是用康 德祖兄弟五人 及海西公废 时年六十七 遂拂衣而去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侍中 [标签:标题] 以为散骑常侍 然有白龙者 伯年数岁 君臣俱疲弊 遂从戎政 然而朱家容布 故百寻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乐山教师称遗憾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4年,今年教初一的乐山外国语学校教师梅小东,在拿到新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时发现,整本书的内容和去年的旧版本对比起来简直就是大“变脸”,不仅单元的顺序打乱了,而且很多文章都进行了更换,同时还单独增加了“写作”的内容,此外一些插图、排版、细节上也变化不少。

“这么大的变化在近些年来的语文教材调整中还是头一次。

”梅小东认为,目前的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更容易,对于老师而言,教起来也会更凸显目的性,“很不错”。

但对于其中将乐山文豪郭沫若经典作品《天上的街市》、《静夜》删除,却让身为乐山人的梅小东觉得特别惋惜,“对外又少了一次让更多人了解郭沫若、了解乐山的机会,对本地学生也少了在学习中看到乐山文豪出现的兴奋和激情。


单元上大调整
开学第一课讲亲情
梅小东拿出新初一课本,并找来一本去年的教材,两个版本放在一起挨页对比,给记者指出其中的调整内容。

就封面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翻开封面后的第一页,变化就开始了。

旧版本第一页的插画是“鲁迅”和“青年时代的冰心”,而新版本中的“鲁迅”则换成了“泰戈尔像(徐悲鸿画)”,且与“青年时代的冰心”调换了位置。

除了插画外,目录的变化就更大了。

首先很直观的就是单元顺序上的重新排列。

据梅小东介绍,新版本中六个单元的课文是通过对旧版本中六个单元课文的撤并、顺序调整及新增其他作品后形成的。

比如,以前课本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便是《在山的那一边》,而现在这篇文章已经调到第四单元,新课本的第一篇文章则是《散步》,但该篇文章在旧教材中则在第五单元。

此外新课本第一单元还增加了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

“新课本的第一单元文章主要讲家庭亲情主题,而且六个单元的课文难度强调循序渐进,这离学生的生活更近,学起来也要更容易一些。

”梅小东如是说。

总篇数不变
三分之一篇目已更换
尽管两个版本的课文都是30篇文章,但其中三分之一的篇目已更换。

经过认真逐一对比,记者发现,新课本中删掉的课文有: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梁衡的《夏感》、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

新增的文章有: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马及时的《王几何》、贾平凹的《风雨》、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纪昀的《河中石兽》、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而老版本中的《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变。

据梅小东介绍,新课本删掉了比较深奥难懂的文章,比如《山市》、《风筝》等,增加了《秋天的怀念》、《我的早年生活》、《风雨》等凸显真情的作品,还有像《河中石兽》和《小圣施威降大圣》有趣的作品,“这样更换后的课文更浅显易懂,更有真情实感,更接近学生生活真实的体验”。

但对于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的删除,梅小东却一声叹息,一方面出于对这两首经典诗在课本中的消失而倍感惋惜,另一方面出于对乐山文豪在该册课本中的“隐退”而深感遗憾。

强调学生作文
“写作”部分独立成块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突出了“写作”内容。

据了解,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在写作上相对欠缺,写出的文章很难突出真情实感,但此次教材的变化,用梅小东的话说,有可能带来质的改变。

在旧课本里,每个单元后面有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章节,每节有一个主题,比如第一单元是“这就是我”,第二个单元是“漫游语文世界”,但对于写作的具体讲解很笼统,不具体。

而新课本里,每个单元都把“写作”板块独立出来。

据梅小东介绍,每个单元的作文与阅读内容紧密呼应,且每一个写作指导都各有侧重,并逐步推进,“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一步步让学生了解作文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学生学以致用非常有益。

同时,把“写作”独立出来,对老师来说也是可操作性更强,训练起来也更有系统性。

细节上变化多
更突出视觉上的享受
除了大的变化之外,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新课本在对每一篇文章的引子及课后习题的装饰上使用了显眼的深灰色底纹,在写作版块加上了有趣的文字配漫画,在一些栏题的字体使用上更加清新活跃,在附录中“写好硬笔行楷字”中增加了具体的写作技巧介绍……这些细小的变化,从视觉上和感官上都更给人带来舒适和亲近的享受。

据介绍,此次教材的修订原则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教材过分夸大人文性的倾向,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方法、习惯等基本目标。

要学好语文
学生需多读书、勤写作
“这次的调整体现了我们的教材更加多元,有包容性,更能让学生拓宽视野。

”在乐山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陈秋看来,每一部语文教材实际都有其时效性和时代性。

那么,进行大“变脸”后的初一语文课本,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是不是也有了新的要求?如何才能掌握到学习语文的技巧?
对此,陈秋也提出了她的看法:于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语文,还需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多读课外书,而且还要多尝试写作;而于老师,教材只是范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在教科书的基础上自行取舍文本和增加文本,拓宽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陶清清)
相关链接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上有《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这份介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王本华老师写的。

王老师是这套教科书的学科编委会副主任。

介绍写道,2004年、2008年、2010年编写组三次前往各地调研。

2011年3月申报统编教材。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启动统编教材的编写、审查、修改。

这次修订选择文章的标准有三条:经典、符合学生的年龄需求、适合教学。

这次修订教材主要是根据2011年新课标要求,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改变过分夸大教材人文性的倾向,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方法、习惯等。

二是重视阅读,强调“读书”,包括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如数据表格、图表和图解文字、广告、地图等。


三是增加关于语音、文字、词汇、文体、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四是要避免走进一些误区。

比如不应该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该用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防止逐字逐句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等。

新教材虽然有这样一些优点,但是有很多处错误,这也反映现在的编辑们不认真、不严谨。

教材都有错误,学生还相信什么呢?如下列错误:
1.P20 “读一读写一写”中,“沭浴”应为“沐浴”。

2.P33 “读一读写一写”中,“权威”应为“劝慰”。

3.P53 第三行“……传不习乎?”缺后引号,应加上。

4.P117 《化石吟》一诗,第4行和第5行之间应该空行。

5.《后记》倒数第六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缺后书名号,应加上。

6.该册教材彩色本(2013年3月第2版)除上述更正外,另有:P105注释第3行,“佳,好、美”应为“嘉,好、美”。

还有些错误有争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