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 乐山教师称遗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乐山教师称遗憾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4年,今年教初一的乐山外国语学校教师梅小东,在拿到新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时发现,整本书的内容和去年的旧版本对比起来简直就是大“变脸”,不仅单元的顺序打乱了,而且很多文章都进行了更换,同时还单独增加了“写作”的内容,此外一些插图、排版、细节上也变化不少。

“这么大的变化在近些年来的语文教材调整中还是头一次。”梅小东认为,目前的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更容易,对于老师而言,教起来也会更凸显目的性,“很不错”。但对于其中将乐山文豪郭沫若经典作品《天上的街市》、《静夜》删除,却让身为乐山人的梅小东觉得特别惋惜,“对外又少了一次让更多人了解郭沫若、了解乐山的机会,对本地学生也少了在学习中看到乐山文豪出现的兴奋和激情。”

单元上大调整

开学第一课讲亲情

梅小东拿出新初一课本,并找来一本去年的教材,两个版本放在一起挨页对比,给记者指出其中的调整内容。

就封面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翻开封面后的第一页,变化就开始了。

旧版本第一页的插画是“鲁迅”和“青年时代的冰心”,而新版本中的“鲁迅”则换成了“泰戈尔像(徐悲鸿画)”,且与“青年时代的冰心”调换了位置。

除了插画外,目录的变化就更大了。

首先很直观的就是单元顺序上的重新排列。据梅小东介绍,新版本中六个单元的课文是通过对旧版本中六个单元课文的撤并、顺序调整及新增其他作品后形成的。比如,以前课本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便是《在山的那一边》,而现在这篇文章已经调到第四单元,新课本的第一篇文章则是《散步》,但该篇文章在旧教材中则在第五单元。此外新课本第一单元还增加了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

“新课本的第一单元文章主要讲家庭亲情主题,而且六个单元的课文难度强调循序渐进,这离学生的生活更近,学起来也要更容易一些。”梅小东如是说。

总篇数不变

三分之一篇目已更换

尽管两个版本的课文都是30篇文章,但其中三分之一的篇目已更换。

经过认真逐一对比,记者发现,新课本中删掉的课文有: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梁衡的《夏感》、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

新增的文章有: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马及时的《王几何》、贾平凹的《风雨》、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纪昀的《河中石兽》、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

而老版本中的《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略变。据梅小东介绍,新课本删掉了比较深奥难懂的文章,比如《山市》、《风筝》等,增加了《秋天的怀念》、《我的早年生活》、《风雨》等凸显真情的作品,还有像《河中石兽》和《小圣施威降大圣》有趣的作品,“这样更换后的课文更浅显易懂,更有真情实感,更接近学生生活真实的体验”。

但对于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的删除,梅小东却一声叹息,一方面出于对这两首经典诗在课本中的消失而倍感惋惜,另一方面出于对乐山文豪在该册课本中的“隐退”而深感遗憾。

强调学生作文

“写作”部分独立成块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突出了“写作”内容。据了解,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在写作上相对欠缺,写出的文章很难突出真情实感,但此次教材的变化,用梅小东的话说,有可能带来质的改变。

在旧课本里,每个单元后面有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章节,每节有一个主题,比如第一单元是“这就是我”,第二个单元是“漫游语文世界”,但对于写作的具体讲解很笼统,不具体。

而新课本里,每个单元都把“写作”板块独立出来。据梅小东介绍,每个单元的作文与阅读内容紧密呼应,且每一个写作指导都各有侧重,并逐步推进,“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抒真情”、“文从字顺”、“突出中心”、“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一步步让学生了解作文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学生学以致用非常有益。同时,把“写作”独立出来,对老师来说也是可操作性更强,训练起来也更有系统性。

细节上变化多

更突出视觉上的享受

除了大的变化之外,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新课本在对每一篇文章的引子及课后习题的装饰上使用了显眼的深灰色底纹,在写作版块加上了有趣的文字配漫画,在一些栏题的字体使用上更加清新活跃,在附录中“写好硬笔行楷字”中增加了具体的写作技巧介绍……这些细小的变化,从视觉上和感官上都更给人带来舒适和亲近的享受。

据介绍,此次教材的修订原则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教材过分夸大人文性的倾向,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方法、习惯等基本目标。

要学好语文

学生需多读书、勤写作

“这次的调整体现了我们的教材更加多元,有包容性,更能让学生拓宽视野。”在乐山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陈秋看来,每一部语文教材实际都有其时效性和时代性。

那么,进行大“变脸”后的初一语文课本,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是不是也有了新的要求?如何才能掌握到学习语文的技巧?

对此,陈秋也提出了她的看法:于学生,要想真正学好语文,还需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多读课外书,而且还要多尝试写作;而于老师,教材只是范本,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语文教学资源,在教科书的基础上自行取舍文本和增加文本,拓宽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陶清清)

相关链接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上有《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这份介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王本华老师写的。王老师是这套教科书的学科编委会副主任。

介绍写道,2004年、2008年、2010年编写组三次前往各地调研。2011年3月申报统编教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启动统编教材的编写、审查、修改。

这次修订选择文章的标准有三条:经典、符合学生的年龄需求、适合教学。

这次修订教材主要是根据2011年新课标要求,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改变过分夸大教材人文性的倾向,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方法、习惯等。

二是重视阅读,强调“读书”,包括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如数据表格、图表和图解文字、广告、地图等。)

三是增加关于语音、文字、词汇、文体、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四是要避免走进一些误区。比如不应该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该用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防止逐字逐句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