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的归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的归因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以及学校的整体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学校作为文化继承、繁衍、传播的载体,它服务并传播文化;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灵魂和精神内涵,为学校提供精神食粮。学校与文化的这种天然链接关系决定了两者的互助互长关系。文化使接受学校教育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受校园文化的洗礼,通过规范、启迪、熏陶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某种包含政治、生活、社会等特定时代与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为主流评判方式的个人价值体系。
一、重城市轻农村的城市化价值取向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政策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甚至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学校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其本身并无高低和优劣之分。而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策方针的影响,导致轻视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成为不可逃避的现象与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宏观调控财力较为有限,1953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发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确定了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198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发展不能搞“一刀切”。城市小学可率先试行六年制,农村小学暂时不变;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我国应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的新体制,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管理主要由乡镇和村负责,城市教育则主要由国家财政自助和县级以上政府管理。这些文件都确认和沿袭了义务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不仅加剧了农民的教育负担,也加剧了城乡教育差距。
这种非均衡发展存在多种原因,其中政策导向首当其冲,除去区域经济、地理环境、历史原因等客观因素之外,造成差距的主要问题根源于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影响下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我国教育政策的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导致了优惠的教育政策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向城市学校倾斜,加之示范学校政策的出台,加剧了城市学校内部的重点学校竞争,更使农村学校边缘化,使教育资源明显失衡,出现差距,导致学校文化建设的先天条件不足。在这种教育资源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下,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办学理念、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的教育素养、文化涵养、统筹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
义务教育文化建设在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存在差异,虽然有政策导向的原因,也存在其他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由于师资力量分布不均匀,导致在一些硬件条件薄弱、地理位置偏僻、教育理念滞后的学校,少数教师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教育能力衰退,教育水平无法与时俱进,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无法发挥作用。由于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距,
导致教学质量低下,最终体现在教育结果的不均衡上,而教育结果的不均衡自然会反过来影响学校本身,加剧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差距。
二、义务教育中功利化价值追求
义务教育的学校教育目标,除了进行基础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更重要的是以学校文化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看待社会。教育具有功利性是客观事实,但是随着教育功利在社会文化影响的不断异化,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如何合理的面对与处理功利化价值追求迫在眉睫。
义务教育阶段具有三个基本性质: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然而在当前在社会急功近利的竞争诱惑下,义务教育忘却了教育的根本责任和使命,只追求看得见的利益,学校热衷于建校舍、建大楼、盲目扩招、升重点等表面文章,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统一性。义务教育在分数的驱动下依然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这种片面、狭隘的功利化价值取向,不可避免的造成浮华和浮躁,导致学校办学理念的滞后和受教育者精神品质的缺失,忽视了学生在未来社会生存中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义务教育功利化的首因是人在现实社会中价值追求的错位,科技的腾飞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诸多西方社会思潮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促使了人们产生对理性的绝对依赖,在缺乏人文关怀支撑的前提下,人逐渐成为以具体功利为追求、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功利人”。在以人为主体的社会文化不断受到“功利人”的影响和侵蚀的过程中,这种价值追求的错位必然导致教育价值的错位。教育不再是为了个人的启蒙和教养,而是满足需求的手段。这种情境下,执行者与参与者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而教育本身也会被改造,以“何以为生”的本领训练替代“以何为生”的教育。
三、应试教育对学校文化的侵蚀
学校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性和渗透性。尽管当今教育领域不断掀起诸如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浪潮,但限于现存的高考体制和追求升学率的导向,以应试和升学为价值取向的传统应试教育仍根深蒂固地影响并侵蚀着义务教育学校文化。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长期以来,以应试为取向的校园文化不断熏陶和塑造着教育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学校文化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无不受应试教育的侵染。
“应试教育”作为一个重筛选、重淘汰的体制,是从应试和考试中派生出来的产物,中国人的考试文化已深入骨髓,应试教育也已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思想可追溯到隋末科举,甚至有学者将中国社会的长期繁荣稳定归功于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对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决定了中国人历来有重视考试和应试的传统。“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传统深入我国民族文化之中,其作为几千年来支配我国教育文化的主流思想,有其深刻的
历史文化内涵。除此以外,现如今学生的升学需求是应试教育的源动力,办学者和学校教师对高升学率的追求是应试教育的主动力,在当前的评价体系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应试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根本所在。在应试教育价值取向的办学思想中,是无法摆脱其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侵蚀。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传统的应试教育成为最大的阻力,学校文化以高升学率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分数高低、学科竞赛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教师优良的评价准则,导致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都流于形式,学校文化建设的焦点和出发点依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侵蚀,造成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分数至上等行为方式。这不仅让老师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产生职业倦怠甚至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从主题到范畴,从价值到目的,从风格到理论的演化,从内容到方法,深受它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制约,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2 因此,应试教育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在当代教育历史舞台上经久不衰,并对学校文化建设影响深远,并不单单在其考试制度本身,而是有其深重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