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30T17:02:42.9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李婷婷

[导读] 分析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婷婷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目的:分析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7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透析前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是保障透析效率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营养风险评估;尿毒症;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59-02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治疗过程主要方法之一,透析期间患者因多种因素影响容易营养状况,发生营养不良,使透析效率下降,也容易引发并发症[1]。帮助患者评估营养风险,予以科学干预,对患者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7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患者59例,其中有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是(60.4±3.6)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6.8±2.4)年。对照组有患者58例,其中有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是(61.5±3.8)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0±2.5)年。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透析前帮助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干预,方法如下:(1)营养风险评估:科室成立干预小组,纳入具备丰富护理经验及营养学知识的护理人员,采用NRS2002量表帮助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平均指标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营养状况以及年龄范围。即:①病情方面,若患者同时有急性并发症存在或髋关节骨折,予以1分;患者近期有腹部手术史、卒中、重症肺炎、恶性血液疾病,予以2分;APACHE评分超过10分患者、有头部外伤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患者以及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予以3分。②年龄方面,若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予以1分。③营养状况方面,若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在25~50%或最近3个月体质量减少程度超过5%,予以1分;若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超过50%但不足75%或最近2个月体质量减少程度超过5%,或BMI水平处于18.5~20.5,予以2分;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超过75%,最近1个月体质量有超过5%的减少,予以3分。

NRS2002量表总分7分,患者评分低于3分,属营养正常;反之则认为患者有营养风险存在,需给予营养支持和针对性干预。

(2)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根据营养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患者透析效率、营养状况、体质量变化等相关因素。帮助患者进行充分的透析准备,维持血压、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对患者存在的贫血状况进行纠正,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并对血清铁蛋白进行监测,如有必要,予以铁剂补充,若患者年龄偏大,铁剂口服效果差,可选择静脉补铁。进行健康教育,讲解透析方法,予以饮食指导,强调科学饮食对透析效果的意义,示范常用饮食控制工具如量杯、称、盐勺的计量方法。透析过程,保障透析的充分性,对患者的干体重进行适时调整,对血供通路状况进行密切监测。为患者计算出每天应当摄入的热量、蛋白质,嘱咐患者不要食用高磷、高钾的食物,制定对维生素B、C、叶酸进行补充,适当食用新鲜蔬果。针对透析后患者产生的呕吐、恶心等症状应用胃肠动力促进类药物。若患者营养状况差,予以个体化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估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血液透析凭借其便捷、相对安全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2]。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需要每周多次的进行,在此过程,很多患者存在大量流失蛋白的状况,而患者本身受到病情影响,身体状况差,加之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不仅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使患者生命受到的威胁更甚[3]。因此,在透析前对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予以个体化干预,无论是对透析效果,还是生命健康,都有积极的意义[4-5]。

本文在观察组患者透析治疗前,利用NRS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实际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在透析过程有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在给予患者科学的营养干预与支持。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是保障透析效率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何计南, 肖海清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长沙,410005 刊名: 医学综述 英文刊名:MEDICAL RECAPITULATE 年,卷(期):2010,16(5) 参考文献(30条) 1.Iliescu EA;Yeates KE;Holland DC Quality of sleep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外文期刊] 2004(01) 2.Espie CA;Fleming L;Cassidy J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trial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as usual for persistent insomnia in patients with cancer[外文期刊] 2008(28) 3.Chiu YL;Chen HY;Chuang YF Association of uraemic pruritus with inflammation and hepatitis infection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2008(11) 4.Holley JL;Nespor S;Rault R A comparison of reported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 and continuous peritoneal dialysis 1992(02) 5.Sabbagh R;Iqbal S;Vasilevsky M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functioning and sleep disturbance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2008(Suppl 2) 6.Erten Y;KokturkO;Yuksel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complaint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2005(04) 7.De Santo RM;Lucidi F;Violani C Sleep disorders in hemodialyzed patients-the role of comorbidities 2005(06) 8.Parker KP;Bliwise DL;Bailey JL Polysomnographic measures of nocturnal sleep in patients on chronic,intermittent daytime haemodialysis vs those withchronic kidney disease 2005(07) 9.Mi s kowiec I;Klawe JJ;Tafil-Klawe M Prevalence of sleep apnea syndrome in hemodialyzed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2006(Suppl 4) 10.Unruh ML;Buysse DJ;Dew MA Sleep quality and its correlates in the first year of dialysis 2006(04) 11.Eryavuz N;Yuksel S;Acarturk G Comparison of sleep quality between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外文期刊] 2008(03) 12.Iliescu EA;Coo H;McMurray MH Quality of sleep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2003(01) 13.Jurado-Camez B;Martin-Malo A;Redriguez-Benot A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sleep-related breath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外文期刊] 2008(06) 14.Wikstrom B Itchy skin-a clinical problem for haemodialysis patients 2007(Suppl 5) 15.Merlino G;Piani A;Dolso P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undergoing dialysis therapy 2006(01) 16.Bornivelli C;Alivanis P;Giannikouris I Relation between insomnia mood disorders and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ronic hemodialysis 2008(13) 17.Lui SL;Ng F;Lo W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leep disorders in Chinese patients on continuous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主讲人:赵娇娇 一、操作准备: 1、备取用物到病人床旁:上机前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年龄,透析 参数,滤器,、及治疗用品。 2、解释目的,注意事项,评估病人。包括血管通路的评估。 3、评估患者透析间期有无特殊不适 4、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及体重 5、评估患者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内瘘侧肢体有无红肿,渗血,硬结。置管患者评估敷料情况。 6、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二、内瘘病人: 1、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戴手套。 2、检查血管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并摸清血管走向。 3、根据血管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选择穿刺点,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5、选择阶梯式或纽扣式以合适角度穿刺血管不定点穿刺(距老针眼≥1cm)。 ,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吻合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8cm以上为宜,用灭菌纱布覆盖针眼,用胶布固定针头,防止滑脱。

6、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 三、静脉置管病人: 1、打开护理包,铺治疗巾,放置好污物盘。 2、打开无菌纱布放置于治疗巾上。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进行置管口清洗。取下静脉导管内层敷料,将导管放在治疗巾上。 3、快手消,戴手套。 4、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于无菌纱布内。 5、打开肝素帽,分别消毒动静脉导管接头。 6、抽取导管内封管液,推注在纱布上检查是否有血凝块。 7、打开动脉导管肝素帽,消毒动脉导管,空针抽取导管内封管液。导管回抽不畅严禁用注射器推注导管腔。可嘱患者改变体位、临时置管可打开敷料充分消毒皮肤和置管后移动导管位置以便抽出封管液确保血流量(回抽管腔容必须确保无血栓方可引血)导管回抽不畅严 (回抽量在管腔容量基础上增加0.2—0.3ml。禁用注射器推注导管腔。 必须确保无血栓方可引血。 8、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 9、快手消。 四、引血: 连接体外循环 1、关闭血泵,将A端血路管与A穿刺针连接并拧紧。将静脉端连 接到废液袋。 2、启动血泵,血流量100/min。

【疾病营养】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疾病营养】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中国临床营养(lcyycc)作者简介 叶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 博士,主治医生,国家一级营养师全国首届临床营养师培训班学员。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肾内专业。2004年起于同济医院肾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生、主治医生。熟悉各种常见及疑难肾脏疾病诊治以及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曾到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肾脏病理系做访问学者。2013年进入临床营养科,擅长肾脏疾病的营养管理与治疗,体重管理及各种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以及危重症的营养支持干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导读: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营养支持治疗对于保障血透患者的的生活质量及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血透患者的营养治疗往往存在两个不同极端的错误。 一方面,多见于那些年轻的开始透析的患者,随着透析的进行,体内毒素被清除,消化道症状及食欲明显改善,饮食不加节制又缺乏专业指导。虽然血液透析治疗是模拟肾脏的生理功能清除体内毒素,但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一般一周2-3次,

无法像正常肾脏那样24小时持续工作。因此不适当的饮食 往往容易出现高钾、高磷、高尿酸血症、酸中毒、水及尿毒症毒素潴留等,从而导致心血管并发症、残肾功能丢失甚至威胁生命。另一方面,对于多数透析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其原因主要包括:因为尿毒症症状、食欲改变、社会经济心理等原因引起营养物质摄入降低;疾病及透析所导致的高分解代谢;透析所引起的营养物质丢失。PEM往往加快患者残肾功能的丢失、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以及死亡率。因此,应该重视透析患者营养问题,合理营养从而改善和维持残余肾脏功能,保持患者正常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透析耐受性,降低医疗成本。 首先血透患者应该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营养状况分析,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以及生化指标的分析。综合其现有治疗方案及其家庭社会活动情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不良发生原因。从而优化透析方案改善消化道症状,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所导致的食欲障碍,给予合理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01 血液透析患者总能量需要量在各指南有所不同。 根据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患者30Kcal/kg/d,对于老 年人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的患者25Kcal/kg/d可能比较适宜。如果患者体重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20%,可适当减少或增加

血液透析检查要求

血液透析 (10分,1项未做好扣2分) 4.10.1区域设置 4.10.1.1布局和流程应满足工作需要,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4.10.1.2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设置复用间□ 4.10.1.3水处理间的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单元大于3.2平方米)4.10.2设备 4.10.2.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4.10.2.2县级至少配备5台血液透析机,有急诊透析机□ 4.10.2.3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设备、负压吸引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 4.10.2.4透析机消毒记录齐全、规范□ 4.10.2.5消毒剂规范使用、有监测、有记录、双人双核□ 4.10.3复用透析器清洗消毒、储存符合规范要求□ 4.10.4一次性透析器、透析管路不得重复使用□ 4.10.5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管理 4.10. 5.1首次透析病人必须做肝炎病毒学检测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4.10. 5.2维持性透析病人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建立病人档案,透析室有病人登记表和血源性传播疾病病人登记表□ 4.10. 5.3对确定有乙肝和丙肝以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应当隔离透析。 4.10.6医疗废物暂存符合规范要求□ 4.10.7职业安全防护 4.10.7.1职业防护用品齐全□ 4.10.7.2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10.8监测 4.10.8.1水质细菌学检测每月1次,内毒素检测每3个月1次。检测结果达干预值应有干预记录□ 4.10.8.2透析液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检测□ 4.10.8.3定期对透析机和透析用水设备进行消毒,透析液制备和输入过程有质量监测□ 4.10.8.4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一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4.10.8.5透析间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中规定的III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表现类型及 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为制定、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老龄化,以及移植肾源的相对缺乏,越来越多的终末期 肾脏病(ESRD)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这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有进一步的研 究显示睡眠障碍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睡眠障碍也 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现状 万丹等[1]采用PSQI量表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8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发现,高达80%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者有睡眠行为障碍。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表现类型及发生机制 2.1 失眠失眠是MHD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类型。从发病机制上来说,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失眠的发生,一方面ESRD 本身所引起的尿毒症毒素、 贫血等可能导致失眠,另一方面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同样可单个直接作用或多 个叠加而导致失眠。 2.2 日间嗜睡 MHD患者在夜间失眠的同时常伴有日间嗜睡。目前认为,亚临床 尿毒症脑病、酪氨酸缺乏、透析所致炎性介质紊乱、褪黑激素的日间持续分泌及 与睡眠清醒密切相关的体温调节系统的紊乱可能参与了导致MHD患者日间嗜睡 的病理生理过程。 2.3 不宁腿综合征(RLS)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D) 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为患者在夜间睡眠时或静息状态下出现双下肢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常被迫捶打或 运动双腿或下床走动才能缓解症状。张莹[2]等研究发现不宁腿综合征是血液透析 患者失眠的最显著因素。MHD患者中RLS和PLMD的发病机制仍尚未明确,目前 认为遗传因素、中枢多巴胺功能异常、铁缺乏或代谢异常等是RLS的发病机制。 2.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国外报道透析患者中SAS发生率高达45-80%,睡 眠呼吸暂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Entzian等研究还发现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肿瘤坏死因子(TNF)紊乱,而且夜间高峰逆转到白天高峰,透析患者TNF水平增高,这种细胞因子参与睡眠时的生理调节诱导睡眠波减慢而致失眠。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3.1 年龄及透析龄张婉词等[3]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与 年龄的增长和透析年限有关。不同年龄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问题的不同主要表现 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方面。随着透析龄的增加,ESRD患者S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3.2 透析充分性Kt/V是评价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张婉词等[3]研究显示,每周透析总时间和Kt/V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外亦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改善透析充分性,延长透析时间来改善睡眠质量,均 取得了有益的效果,显示随着透析充分性的增加,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 说明充分透析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增加透析频次、延长每 次透析时间来增加患者的每周透析总时间;使用高效透析器透析以增加Kt/V,从 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推荐)12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1.透析前准备: 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络合碘、棉签、止血带、手套、快速手消毒剂、5ml注射器、废液桶、弯盘。 透析用药准备 1.透析用药: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肝素盐水100mL (0.5mg/ml)、生理盐水1000ml。 2. 急救用药:地塞米 松5mg、50%葡萄糖40ml、10%葡萄糖酸钙20ml。 3. 透 析液 2.透析机准备 1. 检查透析机电源连线是否正常。 2. 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连接透析液接头。 3. 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3.病人评估 1.. 查对姓名,床号。 2.评估患者透析间期有无特殊不适,观察有无出血,有特殊情况立即报告医生。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及体重。 4.评估患者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内瘘侧肢体有无红肿,渗血,硬结。 4.血液透析器和管路安装 1.检查血液透析器及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检查有效日期、型号。 2.按照无菌原则依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

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预冲 1.将所有管路和透析器安装在血透机上,夹闭所有侧管夹子。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排净透析管路及其侧管内和透析器血室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当生理盐水到达静脉壶时,按压液面上升键,使生理盐水充盈静脉壶,关泵。 2.将泵速调制200—300ml/min,连接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气体。 3.一次性透析器预冲量为生理盐水1000ml。 5.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6.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1)查对姓名、床号 (2)血管通路准备 1.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或更换手套。 2.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并摸清血管走向。 3.根据血管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选择穿刺点,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5.选择绳梯式以合适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吻合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6.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 (3)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或更换手套 (4)设置血泵流速100ml/分 (5)连接动脉端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04-10T10:28:53.607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4期作者:仇伟伟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引发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经研究发现,血液体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均因疾病及心理因素造成。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睡眠障碍,临床需结合患者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从而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护理 引言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在延长了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干扰了患者的生活方式与日常作息规律。随着透析龄增加,多数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睡眠障碍降低了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与全因死亡率。目前睡眠障碍在MHD患者的发生率超过80%,资料显示睡眠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排名依次为:失眠(6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24%)、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legsyndrome,RLS),除此之外尿毒症毒素也是当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之一,在MHD患者中的发病率为50%~90%。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原发病、患者心理因素(如:焦虑与抑郁)、生活习惯(如:吸烟)、低清蛋白、高血磷、褪黑素释放抑制等因素相关。本文结合当前最新研究,就MHD患者睡眠障碍常见临床症状、相关病因及治疗进展做一详细综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1~74岁,平均(59.34±4.33)岁,透析时间0.4~8年,平均(4.82±1.43)年,患者均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得分均大于7分,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多囊肾3例,高血压肾病11例,痛风性肾病5例,慢性间质性肾病4例,糖尿病肾病6例。 1.2方法 1.2.1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 1)躯体症状出现躯体疼痛及难以形容的不适感通常是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症状,出现皮肤瘙痒已成为血透患者较明显的问题之一。该症状可能与皮肤干燥、高尿酸血症及消毒透析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密切关系。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心悸等躯体症状,多考虑由于尿毒症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普遍下降,引起少尿或无尿,体内水钠潴留,更易发生左心衰竭,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从而严重影响睡眠。2)心理因素血透患者受到疾病的长期困扰,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担心疾病预后不良的心理压力,工作和生活能力的下降,家庭经济的拮据,难以支付血透治疗较高的费用,精神压力过大,心神不宁,易引起睡眠障碍。3)年龄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开始减退,生活习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老年血透患者在透析后普遍出现乏力懒言、精神不振、郁郁寡欢等不良现象,失眠就更为严重。4)环境因素血透患者常年受疾病缠身,心情抑郁、焦虑、恐惧,建立一个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极为重要。当血透患者处于一种嘈杂吵闹、陌生或污染严重的环境时,就极易出现睡眠障碍。 1.2.2护理措施 透析器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残余肾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状况,选择合适的透析器,以减少ESRD患者体内蓄积的毒素,从而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高通量血液透析是指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超滤系数>20~25ml·mmHg·h-1)(1mmHg=0.133kPa)通过控制容量的血液透析机透析的一种技术,其具有较强的扩散性能和水力学通透性,能把更多的中大分子量的毒素移除,较低通量血液透析,是一种高效的血液净化方式。有研究证实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降低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患者睡眠质量也在治疗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有资料显示,对比低通量透析方式,高通量血液透析在透析充分性、中大分子毒素如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改善尿毒症毒素蓄积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此外,一项关于新型聚砜膜透析器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除了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外,透析器膜面积也是影响尿素、肌酐和磷清除的独立因素。2)对透析性的骨关节病β2微球蛋白循环降低及关节炎性反应的抑制对预防或延缓透析性的骨关节病发展尤为重要。在透析时,透析膜应选择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的,治疗时应选择超净反渗水,预防透析液内毒素的污染,对其残余的肾功能尽可能予以保留,必要时为缓解症状可服用非甾体类的止痛药。3)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由于该类患者自身心理压力和负担比较大,而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要帮助患者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要积极、主动与患者相互沟通,避免患者情绪出现波动,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抑郁等,从而改善其睡眠质量。4)对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护理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睡眠障碍程度上的不同,来对其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放松全身的肌肉,消除紧绷感才能使患者可以更快的进入睡眠状态。 2结果 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躯体不适共24例(57.14%),担心经济问题9例(21.43%),担心疾病问题11例(26.19%),生活习惯转变4例(9.52%)。 3讨论 MH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患者原发病的进展、生活习惯、心理因素、并发症、离子代谢紊乱、毒素蓄积等。相对于以上因素,血液透析治疗本身便会对患者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医务工作者应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确保透析的充分性,使MHD患者在透析治疗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由于血液透析治疗诱发的睡眠障碍的影响。同时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后尽早进行干预。目前国际上对MHD患者的治疗观点尚不统一,未来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关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试验,以确定有效的、公认的干预方案从而改善MHD患者的睡眠障碍的现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现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心理以及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很多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广义上的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失眠、嗜睡、梦靥、夜惊等。若人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下,会使大脑的活动能力逐渐减弱,且容易出现健忘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除此之外,长期出现睡眠障碍会使情绪产生波动,例如焦虑、抑郁、暴躁等,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研究表明,80%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都存在睡眠时间过短、入睡困难、夜睡惊醒、早晨嗜睡的现象,而其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精)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一、操作准备: 1、备取用物到病人床旁:上机前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年龄,透析参数,滤器,、及治疗 用品。 2、解释目的,注意事项,评估病人。包括血管通路的评估。 3、评估患者透析间期有无特殊不适 4、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及体重 5、评估患者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内瘘侧肢体有无红肿,渗血,硬结。置管患者评估敷料情况。 6、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二、内瘘病人: 1、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戴手套。 2、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并摸清血管走向。 3、根据血管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 4、选择穿刺点,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 5、选择阶梯式或纽扣式以合适角度穿刺血管不定点穿刺(距老针眼≥1cm。 ,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吻合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8cm以上为宜,用灭菌纱布覆盖针眼,用胶布固定针头,防止滑脱。 6、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

三、静脉置管病人: 1、打开静脉导管外层敷料。 2、铺治疗巾,取下静脉导管内层敷料,导管放在治疗巾上。 3、消毒导管和导管夹子,放无菌治疗巾内。 4、打开肝素帽,分别消毒动静脉导管接头。 5、抽取导管内封管液,推注在纱布上检查是否有血凝块。 6、打开动脉导管肝素帽,消毒动脉导管,空针抽取导管内封管液。导管回抽不畅严禁用注射器推注导管腔。可嘱患者改变体位、临时置管可打开敷料充分消毒皮肤和置管后移动导管位置以便抽出封管液确保血流量(回抽管腔容必须确保无血栓方可引血导管回抽不畅严禁 用注射器推注导管腔。(回抽量在管腔容量基础上增加0.2—0.3ml。必须确保无血栓方可引血。 7、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 四、引血: 连接体外循环 1、关闭血泵,将A端血路管与A穿刺针连接并拧紧。将静脉端连接到废液袋。 2、启动血泵,血流量100/min。 3、遵医嘱设置参数。 4、关闭血泵连接静脉端并拧紧。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操作流程 物品准备→开机自检→安装管路及透析器→密闭式管路预冲→建立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 操作步骤(费森机型) 1.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生理盐水、无菌治疗巾、穿刺针、碘伏、棉签等消毒物品、创可贴、肝素、胶布、止血带、一次性手套、透析液等。 2、开机自检 (1)打开水处理机器电源,启动制水模式。(查三个罐子时间为当前北京时间) (2)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3)检查A、B液包装、浓度、有效期。 (4)打开机器电源开关,连接A、B液,进入自检程序。 注意:严禁在机器自检过程中,安装管路。否则会影响机器顺利自检、影响治疗过程中各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安装血液透析器、管路 (1)根据医嘱和机器类型选择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2)检查生理盐水、一次性使用物品(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包装、型号、有效日期。 (3)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 (4)安装流程:安装透析器,静脉端朝上→安装管路(取出管路前,

检查所有接头并拧紧,所有夹子处于打开状态),先取动脉管路,动脉管路病人连接端(起始端)连接生理盐水→安装血泵管→动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末端)连接透析器→再取出静脉管路,静脉管路透析器连接端(起始端)连接透析器→静脉管路病人连接端(末端)连接动静脉管路连接管(盖好帽子)。 注意:①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②所有安装步骤一次完成,所有监测安装到位,如动、静脉压力监测、静脉壶下段管路放入安全阀内;③严禁同时拿出动、静脉管路,挂在手腕上。 4、体外循环系统预冲(排气、冲洗) (1)启动血泵,以100ml/min排气。 (2)排净透析器膜内气体后,安装透析液旁路,按液体流向安装,与血流方向相反。 (3)将透析器翻转180°,静脉端向下。 (4)以200—300ml/min冲洗,使用液体不少于800ml。 注意:①预冲过程中,所有管路上的给液口(动脉管路泵前的侧支管、肝素给液口)随液体充满一个管路,夹闭一个,并盖好保护帽(不含动静脉壶开口)。②膜内排气时,透析器所有旁路开口不得打开,要使用无菌帽保护,避免暴露于空气中。 5、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查对姓名、年龄、机号→血管通路准备→设置血泵流速<100ml/min→连接动脉端→打开血泵→连接静脉端→开始透析治疗→测量生命体征→记录透析机参数

血液透析病历及治疗记录单的书写管理

血液透析病历及治疗记录单的书写管理 陈宏 2018.10 1.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应建立血液透析病历 2.根据病人病情不同,血液透析病历分为临时透析病历和长期透析病历,其各自病历要求如下: 1)临时透析病历:要求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己归入住院病历者除外)及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单 2)长期透析病历:要求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必要时入、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病历首次病程日志、医嘱单、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单、所有化验检查及其它辅助检查报告单及血液透析月小结 3.对于所有住院及急诊留观的透析患者,在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后,应由透析中心的医生将患者的透析情况以透析记录单的形式记录于各自病历中 4.所有首次于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和/或其家属均应签署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及中心静脉置管知情同意书(必要时) 5.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应详细采集相关病史,包括导致肾衰竭的原发病因、既往病史、用药史、药敏史、首次查体结果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医疗付费方式等,并记录到首次病程记录中 6.所有首次于本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均应提供近期乙肝、

丙肝、梅毒及艾滋相关病毒学检查结果,如近期末行上述检查者,应在血液透析开始前抽取血样做以_上相关检查,并将结果归入透析病历中。对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等作明确标识。 7.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医嘱单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的使用,并如实记录在医嘱单上 8. 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我院所做所有化验结果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应完整保存于血液透析病历中,并标注检查时间及检查项目 9. 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生每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对所有在本透析中心接受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透析质量做出月小结。月小结内容应包括: 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透析方案的修改建议、并发症的防止建议及相应的饮食生活指导 10.透析记录单需要记录内容包括: 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床号及病人来源 2)透析日期、时间,透析次数 3)应用的透析机及透析器的型号 4)透析方式(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及透析通路 5)抗凝方式 6)干体重、透前及透后体重,设定脱水量及实际脱水量 7)透析液流量或血液滤过置换液量;透析液或置换液中钾离子、钙离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一、定义 血透技术是肾脏替代的治疗的三大支柱之一,并在急性肾衰、急性中毒、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让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流过透析膜两侧,借助膜两侧溶质梯度及水压梯度差,通过弥散、对流及吸附来清除毒素,通过超滤清除体内潴留的过多水份,并能同时补充溶质,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二、血液透析装置主要包括: 水处理系统,透析液,透析机,透析器。 三、血管通路 1、临时血管通路 (一)外瘘(二)直接穿刺动静脉(三)静脉留置导管 2、永久性血管通路 (一)动-静脉内瘘:最安全,应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血管通路。 (二)血管移植。 永久性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有:血栓形成、感染、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衰、远端缺血、假性动脉瘤等,其中血栓是造成血管通路失败的主要原因。手术后早期血栓应尽快再次手术清除血栓,并消除诱因。长期使用中形成的血栓多有血管狭窄、低血压、高凝血态等因素存在,处理较困难,常导致瘘废用。 四、抗凝 血透过程中性须使用抗凝剂以防血液在管路及透析器内凝固,肝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剂。 1、肝素抗凝原理 肝素为一族天然酸性蛋白多糖,分子量3000~56000d,平均为16000d。 它可与抗凝血酶III(AT-III)结合,使之构型改变,活性增强,从而灭活凝血酶,因子Xa、IXa、XIIa及缓激肽释放酶活性的70%。 2、肝素代谢 静推肝素3分钟后,其均匀分布于血浆,起到抗凝作用。 肝素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半衰期37±8分钟,但个体差异较大,3~4小时后凝血可恢复正常。肝素的清除速度还与所给剂量有关,剂量越大,清除越慢。 3、肝素抗凝方法 常用的肝素抗凝法如下: (一)常规肝素持续输入法;(二)常规肝素间歇注入法;(三)边缘化肝素法;(四)局部肝素化。 4、其它抗凝方法 (一)低分子肝素法(二)枸椽酸盐局部抗凝(三)无肝素透析 五、急性肾衰的血透治疗 (一)、急性肾衰(ARF)进行血透的主要目的是: 1.清除体内多余水份及毒素; 2.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 3.为用药及营养创造条件; 4.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现。 1、急性肾衰的透析指征 少尿,无尿超过24~48小时,无论有无明显尿毒症症状,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进行血透治疗:①血尿素氮>28.56mmol/L或每天上升>9mmol/L;②血肌酐>530.4μmol/L;③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血液透析技术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一、 治疗室消毒合格率 定义:血液透析中心治疗室消毒合格的月份数量在当年 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空气平均菌落数≤4.0(5分钟)CFU/皿和物品表面平均菌落数≤10.0 CFU/cm 2。 计算公式: ×治疗室消毒合格月份治疗室消毒合格率=100%12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二、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率 定义:血液透析中心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的月份 /季度在当年所占的比例,合格标准为:每月处理水菌落数≤100CFU/mL;每3个月检查内毒素≤0.25EU/mL;每年化学污染物检测记录,并符合《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的标准。 计算公式: ×∑透析用水生物污染检验合格月份数量(或季度数量)透析用水生物污染=100% 检验合格率12(或4)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

三、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 ×∑∑ 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乙肝 病毒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的中心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四、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比率。 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具体内容参见《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计算公式: ×∑∑新入透析患者完成丙肝病毒 标志物检测患者数量 新入透析患者丙肝=100%病毒志物检测完成率同期新入血液透析患者数量 意义:反映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情况。 五、 新入透析患者梅毒螺旋体检测完成率 定义:新入透析患者完成梅毒螺旋体检测的比率。 计算公式: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审批稿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血液透析上机操作流程 1.透析前准备: 2. 物品准备 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络合碘、棉签、止血带、手套、快速手消毒剂、5ml注射器、废液桶、弯盘。 透析用药准备 1.透析用药:低分子肝素钠,低分子肝素钙,肝素盐水 100mL(ml)、生理盐水1000ml。2.急救用药:地塞米松 5mg、50%葡萄糖40ml、10%葡萄糖酸钙20ml。3.透析液2.透析机准备 1.检查透析机电源连线是否正常。 2.打开机器电源总开关,连接透析液接头。 3.按照要求进行机器自检。 3.病人评估 1..查对姓名,床号。 2.评估患者透析间期有无特殊不适,观察有无出血,有特殊情况立即报告医生。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及体重。4.评估患者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内瘘侧肢体有无红肿,渗血,硬结。4.血液透析器和管路安装

1.检查血液透析器及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检查有效日期、型号。 2.按照无菌原则依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 血液透析器和管路的预冲 1.将所有管路和透析器安装在血透机上,夹闭所有侧管夹子。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排净透析管路及其侧管内和透析器血室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当生理盐水到达静脉壶时,按压液面上升键,使生理盐水充盈静脉壶,关泵。 2.将泵速调制200—300ml/min,连接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气体。 3.一次性透析器预冲量为生理盐水1000ml。 5.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6.建立体外循环(上机) (1)查对姓名、床号 (2)血管通路准备1.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或更换手套。2.检查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内瘘震颤是否良好,并摸清血管走向。3.根据血管粗细和血流量要求选择穿刺针。4.选择穿刺点,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5.选择绳梯式以合适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吻合口3cm以上,动静脉穿

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11-30T17:02:42.9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1期作者:李婷婷 [导读] 分析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婷婷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目的:分析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7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透析前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是保障透析效率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营养风险评估;尿毒症;血液透析;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59-02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治疗过程主要方法之一,透析期间患者因多种因素影响容易营养状况,发生营养不良,使透析效率下降,也容易引发并发症[1]。帮助患者评估营养风险,予以科学干预,对患者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的1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7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患者59例,其中有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是(60.4±3.6)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6.8±2.4)年。对照组有患者58例,其中有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是(61.5±3.8)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0±2.5)年。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透析前帮助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干预,方法如下:(1)营养风险评估:科室成立干预小组,纳入具备丰富护理经验及营养学知识的护理人员,采用NRS2002量表帮助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平均指标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营养状况以及年龄范围。即:①病情方面,若患者同时有急性并发症存在或髋关节骨折,予以1分;患者近期有腹部手术史、卒中、重症肺炎、恶性血液疾病,予以2分;APACHE评分超过10分患者、有头部外伤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患者以及在ICU接受治疗的患者,予以3分。②年龄方面,若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予以1分。③营养状况方面,若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在25~50%或最近3个月体质量减少程度超过5%,予以1分;若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超过50%但不足75%或最近2个月体质量减少程度超过5%,或BMI水平处于18.5~20.5,予以2分;患者在最近一周食物总摄入量减少程度超过75%,最近1个月体质量有超过5%的减少,予以3分。 NRS2002量表总分7分,患者评分低于3分,属营养正常;反之则认为患者有营养风险存在,需给予营养支持和针对性干预。 (2)干预手段:帮助患者根据营养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患者透析效率、营养状况、体质量变化等相关因素。帮助患者进行充分的透析准备,维持血压、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对患者存在的贫血状况进行纠正,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并对血清铁蛋白进行监测,如有必要,予以铁剂补充,若患者年龄偏大,铁剂口服效果差,可选择静脉补铁。进行健康教育,讲解透析方法,予以饮食指导,强调科学饮食对透析效果的意义,示范常用饮食控制工具如量杯、称、盐勺的计量方法。透析过程,保障透析的充分性,对患者的干体重进行适时调整,对血供通路状况进行密切监测。为患者计算出每天应当摄入的热量、蛋白质,嘱咐患者不要食用高磷、高钾的食物,制定对维生素B、C、叶酸进行补充,适当食用新鲜蔬果。针对透析后患者产生的呕吐、恶心等症状应用胃肠动力促进类药物。若患者营养状况差,予以个体化营养支持。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估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血液透析凭借其便捷、相对安全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2]。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需要每周多次的进行,在此过程,很多患者存在大量流失蛋白的状况,而患者本身受到病情影响,身体状况差,加之年龄、合并疾病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不仅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甚至使患者生命受到的威胁更甚[3]。因此,在透析前对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予以个体化干预,无论是对透析效果,还是生命健康,都有积极的意义[4-5]。 本文在观察组患者透析治疗前,利用NRS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实际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在透析过程有发生营养不良的可能,在给予患者科学的营养干预与支持。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是保障透析效率的重要环节,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