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数关系,即表示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
间变化的规律,即表示某振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相对
平衡位置的位移。简谐运动图象也叫振动图象(
x——t图象)。
ppt课件
2
3.单摆的回复力的公式?周期公式?
F回=-mgsinθ T 2 l
g
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 如果,做简谐运动的质点与周围的质点有相互 作用,那么它的振动对周围质点有什么影响呢?
率)相同,且与波源的振 离波源越远,质点的振
动周期(频率)相同.
动越滞后.
5、各质点只在各自的 6、机械波是构成介质 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 的无数质点的一种共 不“随波逐流”、沿 同运动形式。 波迁移(例子)。
7、实质: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与能
量(波是传播能量、运动形式、传递信息的一种
方式)。
(4)、波源邻近质点的振动又带动它邻近质点的 振动,这样依次带动下去,后一个质点总比前 一个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于是振动逐渐由近 及远的传播开去,从整体上看就形成凸凹(疏 密)相间的(机械)波.
带动性、模仿性、滞后性
ppt课件
21
三、机械波的特点:
1、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 2、பைடு நூலகம்质点振幅相同
3、各质点振动周期(频 4、各质点振动不同步,
四、波的种类: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
1、横波:
振动方向分类
(1)定义: 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 方向垂直的波.
(2)波形特点: 凸凹相间的波形,又叫起
伏波,有波峰和波谷。
2、纵波:
(1)定义:
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 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2)波形特点:
疏密相间的波形,又叫疏密波,有密部和疏部。
机械波知识点精解
机械波·知识点精解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机械波的产生条件(1)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当一个质点开始振动,会引起邻近质点的振动,从而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起来而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既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做振源,又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媒质。
振源是形成机械波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
既有机械波就必有机械振动,但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
(3)机械波的传播特点①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离波源越远的质点的振动越滞后。
②对于一维简谐波来讲,各质点的振幅、周期相同且与波源相同。
③各振动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一起向外迁移。
④波不仅能传播振动形式和能量,而且还可以传递信息。
⑤当振源停止振动后,这种振动的形式还会继续向外传播。
⑥所有质点开始振动方向都相同,都与波源开始振动方向一致。
2、横波和纵波分类标准:按照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可以把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机械波叫做横波,也称作凸凹波。
凸起局部的最高点叫波峰,凹下局部的最低点叫波谷。
(2)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机械波叫做纵波也称作疏密波;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做密部,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做疏部。
3、振动和波动的区别和联系〔1〕两者的联系:①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在媒质中向周围的传播。
②没有振动一定没有波动,有振动不一定有波动,但有波动一定有振动。
〔2〕两者的区别:①从运动的现象看,振动是一个质点或一个物体通过某一中心〔平衡位置〕的往复运动;而波动那么是媒质是大量质点依次发生振动而形成的集体运动。
②从运动的原因看,振动是由于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后受到回复力的作用;而波动是由于弹性媒质中某一局部受到扰动后发生形变,产生了弹力而牵连与它相邻局部质点也随同它做同样的运动,这样由近及远地向外传开,在波动中各局部也受到回复力作用。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介机械波是指通过介质中的粒子传递的能量、动量和质量的一种波动。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对于理解许多物理现象以及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械波的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
机械波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或波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振动或波动时,它们会通过分子或粒子的相互作用传递能量,并在介质中引起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波的产生可以有两种方式:横波和纵波。
横波指的是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动,例如水波和地震波;纵波则是波动方向与能量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动,例如声波和弹性波。
机械波的传播是指波动行为沿着介质中传递能量和信息的过程。
机械波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类:表面波和体波。
表面波表面波是指波动沿着介质表面传播的波动。
在液体和固体中,表面波通常由两种类型组成:横向表面波和纵向表面波。
横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波动的方向,而纵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动的方向平行。
体波是指波动沿着介质内部传播的波动,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传输。
在地震学中,体波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
纵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粒子会以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的压缩和稀疏的方式振动;而横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粒子会以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方式振动。
机械波的特性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中具有一系列特性,包括速度、频率、振幅和波长等。
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一般是恒定的;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速则会随着介质密度和弹性系数的改变而变化。
频率机械波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次数。
频率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频率越高,波动周期越短;频率越低,波动周期越长。
机械波的振幅是指波动过程中粒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振幅越大,对应的能量传递也越强。
波长机械波的波长是指相邻两个震动最大值或最小值之间的距离。
波长通常用米(m)来表示。
波长和波速的乘积等于频率,即波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机械波是一种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动现象,它的产生和传播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机械波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机械波的产生需要有一个源头。
这个源头可以是一个物体的振动或震动。
当物体振动或震动时,它会对周围的介质产生作用力,并引起介质中的分子或粒子发生位移。
这种位移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波动,就是机械波的产生。
机械波的传播需要有介质的存在。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等物质形态。
介质中的分子或粒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当一个分子或粒子发生位移时,它会通过相互作用力将位移传递给周围的分子或粒子,从而使波动在介质中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
首先,介质中的分子或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必须是弹性的,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可以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这样,当波动传播过去后,介质中的分子或粒子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使波动得以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还需要有能量的传递。
当一个分子或粒子发生位移时,它会具有一定的动能和势能。
当它将位移传递给周围的分子或粒子时,就会将能量传递给它们。
这样,能量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波动,从而实现了机械波的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还需要满足一定的几何条件。
当波动在介质中传播时,它会沿着一定的方向传播。
这个方向可以是直线传播,也可以是曲线传播。
对于直线传播的机械波,它的传播方向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一致的;而对于曲线传播的机械波,它的传播方向和波的传播速度是垂直的。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需要满足源头的振动或震动、介质的存在、弹性作用力、能量传递和几何条件等一系列条件。
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机械波才能产生并传播。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机械波产生和传播条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波动现象的本质,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叫机械波。
形成机械波要有物体机械振动,这个振动的物体叫做波源。
还要有传播机械波的介质,如气体、固体、液体,但真空不能传递机械波。
机械波是通过介质将振动的形式和能量向外传播而形成的,波源和介质是形成机械波的必要条件。
机械波传播的是波源的运动形式和波源提供的能量。
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并没有随波迁移。
从局部看,介质中的各个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从整体看,介质中距波源较近的质点先振动,并且带动距波源较远的质点随之振动,向外传播波源的运动形式和波源提供的能量。
介质中的各质点做的都是受迫振动,所以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这个周期和频率就叫做机械波的周期和频率。
波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是相同的,但它们振动的步调不同,在波传播方向上后面的质点总是追随前面质点的振动,其步调总比前面质点滞后一些。
机械波分横波和纵波两种,介质中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纵波。
在同一种介质中,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
比如地震波就是二者混合而成的。
其中纵波就会提前于横波到达灾区。
二、描述波的物理量──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波长的意义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反映了研究波的两种方法。
从振动的角度来讲,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如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
从波传播的角度来讲,一个周期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叫做一个波长。
波的周期和频率就是介质中各个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它等于波源的周期和频率,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唯一决定,与波传播的介质无关,并在波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
波传播的距离和所有时间的比叫波速。
由波长和周期的意义可以得出波的公式:T v λ=.波速是由介质的性质决定的,与波源无关,不同介质波速不同。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ppt
二、波的形成原理
1、原理: 前带后 后学前 (滞后性)
(质点间有力的作用)
➢ 水波离开了它产生的地方,而
那里的水并不离开,就像风在田野 里掀起的麦浪,我们看到麦浪滚滚 的在田野里奔去,但是麦子却仍旧 留在原来的地方。
——达芬奇
二、波的形成原理
1、原理: 前带后 后学前
(质点间有力的作用)
选修3-4 第二章 机械波
2.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探究一:机械波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机械波形成条件
➢波源: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 ➢介质: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
一、机械波的形成条件
波源 介质
辨析
➢有机械振动一定有机械波对么? ➢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对么?
探究二:机械波的形成原理
研究方法 设想:把绳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实验
四名同学一组,组员间合作:一人固 定水晶链一端,另一名同学,在水平桌 面上甩动水晶链。
讨论交流
➢把波源称为质点1,沿波的传播方向依次称为质 点2、3、4……
小组观察讨论 :
每个质点从静止开始振动时的方向叫做起振方向 1、每个质点是同时起振的么? 2、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一样么?
与波源的起振方向有什么关系? 3、依次分析质点2、3、4……为什么能振动起来的原 因
2、机械波传播探究三:波分几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探究三:波分几类?分类依据是什么?
横波 纵波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认识机械波
机械波的产生条件 机械波的形成原理
机械波的分类
谢谢大家!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含和视频PPT课件
2020/9/30
可编辑
二、机械波的分类及其特点
思考:地震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二、机械波的分类及其特点
思考:水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认识波 波是如何形成的
波的特点 波的分类
思考: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
第二章 机械波
第一节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生、活机中械的波机的械形波成与传播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请点击手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振源(波源)
介质
即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
即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
注: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固、液、气
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为什么绳上各点都能动起来呢?凹凸相间的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5.波在传递振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
二、机械波的分类及其特点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绳 波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弹 簧 波
二、机械波的分类及其特点
思考:声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声波是纵波
SUCCESS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可编辑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D.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C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第2讲机械波
第2讲机械波机械波、横波和纵波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1)产生条件①有波源。
②有能传播振动的介质,如空气、水、绳子等。
(2)传播特点①传播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②质点不随波迁移。
③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振幅、起振方向等都与波源相同。
2.机械波的分类分类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形状举例横波垂直凹凸相间;有波峰、波谷绳波等纵波在同一条直线上疏密相间;有密部、疏部弹簧波、声波等3.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2)频率f:在波动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是相同的,都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3)波速v、波长λ和频率f、周期T的关系:公式:v=λT=λf。
机械波的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
横波的图像1.坐标轴:横轴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如图。
2.物理意义: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某时刻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波的特有现象1.波的叠加观察两列波的叠加过程可知:几列波相遇时,每列波都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传播而不互相干扰,只是在重叠的区域里,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2.波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干涉波的衍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明显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现象形成加强区和减弱区相互隔开的稳定的干涉图样波能够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向前传播多普勒效应1.定义: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受到波的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2.实质:波源频率不变,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
3.规律(1)波源与观察者如果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2)波源与观察者如果相互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3)波源和观察者如果相对静止,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
考点一波的传播与图像1.波的传播过程中的特点(1)振源经过一个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有v=λT =λf。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①当点波源完成自己一个周期的运动,就有一个完整的波形 发送出去。 ②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向前看去,前面各质元都要重复波源(已 知点振动亦可)的振动状态(即位相),因此,沿着波的传播 方向向前看去,前面质元的振动位相相继落后于波源的位相。
③ 所谓波形:是指介质中各质元在某确定时刻,各自偏离自 己平衡位置位移的矢端曲线──简谐横波可用余弦函数描述。
1、波长 同一波线上振动位相差为2π的相邻的两质点间的距离。 或 某个振动状态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为 波长。
λ
λ
2、波动周期、频率 波动周期T:一个完整波形通过波线上某固定点所需的 时间。 或者说,波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
在波源相对于介质为静止时,波动周期等于波源振动周期。
波动频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中某一点完整波的个数
4
三、波场 波线 波面
波面 波前
波线
(a) 点波源
1、波所传播到的空间叫波场。 2、波的传播方向称波线。 3、振动传播时相位相同的点所 组成的面称波面,
最前面的一个波面称波阵面 (或波前)。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波线恒与 波面垂直。
波线
(b) 球面波 波面
波前
(c) 平面波
5
四、描述波动的三个重要参量
t =T/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56 789
t =3T/4
4
10 11 12 13 14 15 16
3 12
t =T 1
8
9
10 11 12
7
13 14 15 16
2
3
6 45
2
1
2
t =5T/4
3 4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含flash和视频)ppt课件
学以致用
<1>.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D.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C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分组讨论: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思考1:绳上的点有没有随波迁移? 思考2:绳上各点是不是同时开始振动的,它们
振动的步调一致吗? 思考3:绳上各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起振方向)?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周期
(频率)是否相同?
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第二章 机械波
第一节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生、活机中械的波机的械形波成与传播
请点击手
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为什么绳上各点都能动起来呢?凹凸相间的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设想:把绳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精选ppt的形成与传播
波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 D.质点振动的快慢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CD)
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纵波, 在水中传播时是横波
B.波不但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
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 传播的方向
D.一切波的传播均需要介质
<4>.在机械波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各质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后一质点 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 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528课件
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1.机械波(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2)产生条件:波源和能传播振动的介质同时存在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介质:空间中传播波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以绳波为例:(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波源振动起来时,带动相邻的质点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波源的振动就传播出去了。
3.机械波的特点(1)介质各个质点不是同时起振,但起振方向与振源起振方向相同。
(2)离振源近的质点先起振。
(3)质点只在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4)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且能传递信息.(5)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来源于振源,各质点起振时与振源起振时的情况完全相同,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4.机械波的分类(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波峰和波谷(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密部和疏部(3)声波为纵波;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二、波的图象1、图象的获得横坐标:表示在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所得到的平滑曲线就形成了波的图象2、简谐波波的图象为正弦(或余弦)曲线的波。
简谐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波。
波源为简谐运动。
3、图象的意义(1)描述在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2)波的图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3)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
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的图象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也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4、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的比较(1)两个图象的纵坐标都表示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2)振动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O点为质点的平衡位置;波的图象的横坐标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3)两种图象的形状都是正弦或余弦曲线(指简谐运动和简谐波)三、波长、频率和波速1、波长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相位或位移总是相等的两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的波长.(1)“位移总是相等”的含义是“每时每刻都大小相等,方向相同”.(2)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质点速度也总是相等的.(3)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的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4)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或平衡位置之间)相距的两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的.(5)相距整数倍两质点(同相质点)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同的.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奇数倍的两质点(反相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的.2、周期和频率波的周期(或频率):波源振动的周期(或频率)就是波的周期(或频率).(1)波的周期(或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或频率).(2)波的周期由波源决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周期(或频率)保持不变.(3)每经历一个周期的时间,当前的波形图与原有的波形图相同.3、波速单位时间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叫波速.它反映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1)波速的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波在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即,它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而不是将质点向外迁移.(3)波速与质点的振动速度不同,质点的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因此质点的振动速度时刻在变.4、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经过一个周期,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1)波速由介质决定,周期(或频率)由振源决定.当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周期(或频率)保持不变.但由于波速的变化而导致波长的变化.(2)波速等于波长和频率的乘积这一关系虽从机械波得到,但对其他形式的彼(电磁波、光波)也成立.(3)波速的计算既可用也可用例题分析1.一列简谐横波的波速v=16cm/s,沿x轴正方向传播。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4)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5)机械波在同种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 (6)振源振动一个周期,波向前传一个完整波形. (7)振源停止振动,波可以继续向前传播.
二、横波与纵波
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 的关系不同,常将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观察思考 1.观察横波演示器所演示的横波的发生情 况[图2-1-4(a)].记下你的观察结果.
若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种 波称为横波.例如在绳上传播的波就是横波(图2-1-5).
从横波演示实验中可知横波是一个凹凸相间的波,凸 起来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去的最低处叫波谷.个具有波峰和波谷的
完整波形.由于相邻质点不断地连续上、下振动,波峰和波 谷的形状不断向前推进.
例3.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 C ) 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振动 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传播 C.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 还是在一条直线上 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
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活动 如图2-1-2所示, 准备一根长约10m的 软绳并放置在水平面 上,将绳上的两点涂 上不同颜色的标记. 固定一端,用手握住 绳的另一端,拉直软 绳.
1.如果手不做左右振动,绳子处于什么状态? 2.手向左抖动一次和向右抖动一次,你看到什么现象? 3.手连续左右抖动,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画出在某一 时刻软绳形状的草图. 4.软绳一端的振动是怎样传到绳的另一端的?绳上有 标记的两点怎样运动?随波前进吗?
质点分布稀疏的部分叫做疏部.这种质点分布的疏
密状态随着时间而沿波的前进方向传播出去.
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如果传播的振动是简谐
运动,这种波就叫做简谐波.
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其 中凸起部分的最高点叫波峰,凹下部分的最低点叫波谷.
机械波知识点(全)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一:波的形成和传播(一)介质能够传播振动的媒介物叫做介质。
(如:绳、弹簧、水、空气、地壳等)(二)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三)形成机械波的条件(1)要有 ;(2)要有能传播振动的 。
注意:有机械波 有机械振动,而有机械振动 能产生机械波。
(四)机械波的传播特征(1)机械波传播的仅仅是 这种运动形式,介质本身并不随波 。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都受它前一个质点的带动而做 振动,因此波动的过程是介质中相邻质点间依次“带动”、由近及远相继振动起来的过程,是 这种运动形式在介质中依次向外传播的过程。
对简谐波而言各质点振动的振幅和周期都 ,各质点仅在各自的 位置附近振动,并 随波动过程的发生而沿波传播方向发生迁移。
(2)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运动形式。
波动的过程也是由于相邻质点间由近及远地依次做功的过程,所以波动过程也是能量由近及远的传播过程。
因此机械波也是传播 的一种形式。
(五)波的分类波按照质点 方向和波的 方向的关系,可分为:(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的波,其波形为 相间的波。
凸起的最高处叫 ,凹下的最底处叫 。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的波,其波形为 相间的波。
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作 ,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作 。
知识点二: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知识(一)波长(λ)两个 的、在振动过程中对 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在横波中,两个 的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在纵波中,两个 的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振动在一个 内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二)频率(f )波的频率由 决定,一列波,介质中各质点振动频率都相同,而且都等于波源的频率。
在传播过程中,只要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则无论在什么介质中传播,波的频率都不变。
(三)波速(v ) 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即x v t∆=∆。
5-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如果外力不超过一定限度,在外力撤去后,物体的 形状和体积能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 变.这个外力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形变的几种基本形式:长变 、切变 、容变
第5章 机械波
5–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2
六
描述波动的几个物理量
1、波速 :波动过程中,某一振动状态(即振 动相位)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又称相速).
显然, 沿着波的传播方向, 振动是依次落后的。 y u
p
x x (波源) 图17-2 x P点比o点时间落后:t (这里:u是波速) o
u 2 x (注意 : ) P点比o点位相落后: t T u
5–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5
· · · · · · · · · · · · ·t = 0 · · ··· · · · · ··· ·· ·· · · · · · · ·· · · t = T/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T/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3T/4 · · · · ··· · · · · · ·· ·t = T · ·· ·· ···· · ·· · ·
5–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
波动是自然界常见的、重要的物质运动形式 波动 —— 振动在空间的传播过程.
经典波
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电磁波 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能量传播 反射 折射 叠加性 干涉 衍射
两 类 机械波的传播需有传 波 播振动的弹性介质; 的 不 电磁波的传播可 同 不需介质. 之 处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弹性介质是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是由 弹性力作用的连续介质。
比如,气体、液体或固体。
弹性介质中一个质元的振动,由于弹性力的 作用将引起邻近质元的振动,振动相继传播到后 面各相邻质点。于是振动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地 传播开去,从而形成机械波。
2、横波与纵波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 (仅在固体中传播,如绳波。 )
2.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高二、3班
波动是振动的传播过程。 振动是激发波动的波源。 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
波动 电磁波 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两 类 波 的 不 同 之 处
机械波的传播需 有传播振动的介质; 电磁波的传播可 不需介质。
两 类 波 的 共 同 特 征
能量传播 反射 折射 干涉 衍射
振动可以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是因为介质有 弹性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形式不同,形成的 波也不同。
例外:绳上波、水波是在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练习
l.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 C、介质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D、离波源远的质点 振动得慢
y
v
a b x
小结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质点没有随波动传走,传走的是波的形式 和状态,还有能量 横波与纵波的区别
横波与纵波可以在一种介质里同时存在 机械波中的质点一定在做机械振动,反之 不成立
介质中每一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和波源开始 振动的方向相同
4.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
A、沿水平方向传播的叫横波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 传播的远近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的关系 D、质点振动的快慢
右图所示为一列横波 的波形图象,传播方 向向左.a、b两质点 中先回到平衡位置的 是( )点,a质点的 加速度方向向( ),b O 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向 ( ),a质点的加速度 和b质点加速度哪个大: ( )大.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
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机械波是一种通过介质传递能量的波动。
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其产生和传播过程是经过精确的物理原理支持的。
本文将从机械波的产生、波动方程和波的传播速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机械波的产生机械波的产生必须有源振动体或者源扰动作用于介质上。
当源振动体振动时,其作用力将使周围的介质发生相应的位移,从而形成波动。
例如,我们常见的声波就是一种机械波,声波的产生源于物体的震动或振动。
典型的例子是人的声带颤动产生的声音。
二、机械波的波动方程机械波的传播可以通过波动方程来描述。
波动方程的一般形式是:∂²u(x, t)/∂x² = (1/v²) * ∂²u(x, t)/∂t²其中,u(x, t)表示波的位移。
上述方程表明,波动的速度是由传播介质的特性决定的。
介质的刚度和密度将决定波动方程中的v²(v表示波速),因此不同介质中的机械波传播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三、机械波的传播速度机械波传播速度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相关。
在同一介质中,波速与频率和波长呈正相关关系。
波速的计算公式为:v = λf其中,v表示波速,λ表示波长,f表示频率。
由此可见,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波速越大。
在不同介质之间,机械波会以不同的速度传播。
例如,在固体中,由于其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力的相互作用强,波速较高;而在液体和气体中,波速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分子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分子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所致。
四、机械波的传播特性机械波的传播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其中一个重要特性是反射和折射。
当机械波传播到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反射是指波遇到边界后反弹回原来的介质中,而折射是指波在边界处改变传播方向进入新的介质中。
这些特性决定了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此外,机械波还具有干涉和衍射的特性。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重叠处相互叠加形成新的波动现象。
衍射是指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偏折或弯曲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介质: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
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称为机械波 (条件):① 存在波源;② 介质
3.机械波的特点: (1)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只在自
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2)介质中的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f受迫=f波源。各
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但 不同步,离波源越远的质点越后振动。 (3)机械波传播的是波源的运动形式、能量和信息。
§2.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绵竹中学 孔凡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波
声波
水波
弹簧纵波
绳波
地震波
下面我们以绳波为例,研究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绳波演示
机械波的形成原因:
由于介质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相互作 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会带动周围质点 振动,波源周围质点跟着波源做受迫振动 获得能量后,再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 振动就在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出去了。
例1.以下对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D ) A .只要有机械波,一定可以找到波源 B .有振动就一定形成机械波 C .波源一旦停止振动,波就立即停止传播 D .波峰、波谷(疏部、密部)向前平移是匀速的, 而各质点的振动是变速的
例2.关于横波与纵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质点上下振动形成的波就是横波
B .质点水平振动的波就是纵波
C .质点沿水平方向振动,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这 类波就是纵波
D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既可以在固体中 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气体中传播
E .声波是纵波,水波是横波
例3.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 .介质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频率都相同 B .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 C .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D .横波和纵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
例4.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介质中的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 B.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传播 C.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能量由近及远地传播 D.介质中的各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移
例5 .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一定都相等
B .漂在水面上的树叶会随水波向前移动
C .波源a向上开始振动后,经半个周期传播到了b质点, 则b质点向下开始振动
D.波由质点a经两个周期传到点b,则当a振动了8个周 期时,b恰完成6次全振动
例6.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情况, 在波中标出A、B、C、D、E五个质点在此时刻的 振动方向。
A
B
CD
E
A点振动的方向向下,B点振动的方向向上,C点的振 动方向向上,D点的振动方向向上,E点的振动方向向下。
二、波的分类
横波 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凸起的最高处(波峰)
横波和纵波
凹下的最低处(波谷) (横波只能在固体内传播)
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纵波
质点分布密集处(密部)
质点分布稀疏处(疏部)
(纵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绳波是横波 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水波不是横波(各质点沿椭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