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的防治对策
水华预防措施有哪些
![水华预防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7ae3e0128ea81c758f578fb.png)
水华预防措施有哪些
在国内很多湖泊出现水华现象,水华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说需要对其水华做好防范措施,那么水华预防措施有哪些?给大家讲解一下。
水华是因为淡水中的营养物质过剩,产生了大量的氮和磷,导致水中的藻类爆发性生长的自然生态现象,一般发生在夏秋季。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水华”将消耗水中氧气,杀死鱼虾和水草,并将影响水质。
元凶一:工业水污染
应对措施:加强对工农业废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
元凶二:农业水污染
应对措施:选择和支持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
各个基地采用“猪-沼-菜、猪-沼-鱼”生态发展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能源多层分级利用以及农业污染的零排放。
元凶三:生活水污染。
应对措施: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
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是迫在眉睫的事。
温馨提示,水华预防措施有上述这些,同时还需要对其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等多加了解,多关注,加强对其海洋灾害小知识的学习。
控制水华现象的建议
![控制水华现象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fec8b1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7.png)
控制水华现象的建议水华现象是一种在水体中出现的极端状况,由于高浓度的蓝藻或其他有机物的生长,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这种现象给生态系统、渔业、旅游产业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控制水华现象,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
1.加强水质检测工作: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利用水生态学和生态恢复等科学技术,进行水体质量评估和预警。
对于出现问题的水体,需要进行全面研究,加强监控和评估,制订相应控制策略。
2.减少污染源:控制城市和农村的污水排放。
检查和监管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的处理情况,制定污水排放标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3.控制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农业种植业务需要控制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特别是含有氮、磷、钾等养分。
对于化肥残留和化学农药的污染,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流入水体。
4.促进浮游植物控制措施:在水华季节,加强浮游植物的控制。
光学调节和机械控制是两种有效的浮游植物控制方法,在光学调节中使用黄粉进行光合作用、养分限制、活性沉细菌等控制措施,机械控制则采用机械捞括、风压气泡和其他设备控制浮游植物。
5.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冬季可以采取冲动性的方法,有助于将污染物的沉积物侵入外界。
也可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对水体进行水力或乱流推动,这样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聚集,有助于防止水华现象的发生。
6.提高水体富营养物的处理量:建立水处理设施,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去除,并减少污染物和污染物的聚集和致使,防止水华现象的发生。
总之,受控制水质监测和预警、减少污染源、控制农药、促进浮游植物控制、提高水体的流动性和增加水体富营养物的处理量等措施是可行的,可有效控制水华现象的发生。
哪三种方法可以防治水华
![哪三种方法可以防治水华](https://img.taocdn.com/s3/m/a4e1595171fe910ef02df858.png)
哪三种方法可以防治水华
防治水华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办,水华其实治理上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需要对其水华进行防治,那么哪三种方法可以防治水华?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防治水华三种方法:
1、严格控制水域周边兴建氮肥厂和磷肥厂及氮磷排放量大的其它化工企业。
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农业技术,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
尽快出台禁用含磷洗涤剂的政策,以减少入库TP排放。
政府应该制定保护库区环境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库区环保产业,在税收、许可、政府投入等方面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制定一些相应的环保科技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各种实体开展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水库漂浮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的库区环保科技攻关研究,确保三峡水库的长治久安,持续发展。
2、加强流域的环保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实施和监管力度,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建立有权威性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机构,保证各项治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加强流域的监测工作,根据水文、气象、水
质预报和预测,预计水华可能发生的时间,建立富营养化与水华预测预报系统,为水华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强化责任和监督管理。
构建广泛的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体系。
向公众普及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危害、控制途径等知识。
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制定鼓励和促进湖泊环保自愿者宣传湖泊治理和监督治理者的行为的激励制度,提高公众在湖泊富营养化控制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力度;科学建立考核机制,投资保障、跨省界湖泊地区的省级人民联防治污、预警、应急等方面的协调机制。
所以说上面对其哪三种方法可以防治水华等详细讲解,让大家对其海洋灾害小知识有所了解,如果还想要了解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可以关注。
如何防治水华灾害
![如何防治水华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90335575b0717fd5370cdca7.png)
如何防治水华灾害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那么如何防治水华灾害?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水华作为水体的灾害已严重制约着沿海和水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大力防治,加强水体环境的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防止流失,开发生物肥料减轻污染。
生活污水可先进行污水灌溉或养殖水生植物以吸收N、P研制无磷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
在湖泊、海湾及饮用地下水源带进行监测、预报若不加以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将致使大量水生植物尸体沉积水体底部,会使水深逐渐变浅,日积月累,这些湖泊、水库、浅海等的水体会演变成沼泽,最终演变为桑田。
温度在水华发生时起重要作用,所以防止全球变暖也是必须要做的步骤。
还可利用食物网调控来控制湖泊中的蓝藻水华,称之为非经典性生物操纵(non-traditional biomanipulation)技术:首先应控制水体中的捕食鲢、鳙鱼种的凶猛性鱼类,以确保鲢、鳙的放养成活率;其次,确保鲢、鳙所摄食消化利用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需高于浮游植物的增殖速率,因此,每个水体都需寻找一个合适的能有效控制藻类水华的鲢、鳙生物量的临界阀值,鲢、鳙对藻类的摄食利用率与藻类的种类组成和生理状况、其他可利用食物(如浮游动物)的相对丰度、水温等有密切关系,而藻类的增殖速率与光照、水温及水体的营养水平等有密切关系。
这一阈值在武汉东湖为50 g m-3,即“一吨水一两鱼”。
鲢、鳙能滤食10μm至数个毫米的浮游植物(或群体),因此,可摄食形成群体的水华蓝藻。
提醒您:想要预防水华灾害,就要了解水华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有效预防水华的出现。
最后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关注本站查询。
水华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水华的治理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066cbb8577232f60ddcca1dc.png)
水华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水华治理上有一定的难度,水华治理上要多加注意,如果尽早的治理,那么水华现象会有所改善,那么水华的治理措施有哪些?给大家介绍一下。
水华的治理方案
(1)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强对工农业废水排放的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并力求转富营养为中营养,甚至是贫营养。
(2)另外,海有许多方法。
物理方法有隔离法、超声波破碎法、电磁波处理技术等,化学方法有用除莠剂直接杀灭法、絮凝剂沉淀法、天然矿物絮凝法,生物方法有营养物质竞争法、生物捕食法、生物排斥技术等。
其中天然矿物絮凝法己被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赤潮和水华的危害
(1)在大量赤潮中有部分赤潮可通过鱼或贝类等食物链对人类造成毒害,可造成人类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中毒,如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记忆缺失性贝毒(ASP),严重的还可致死
(2)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
(3)此外,自来水厂的过滤装置可能被藻类“水华”填塞,漂浮在水面上的“水华”影响景观,并有难闻的臭昧。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是什么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21e59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a.png)
巢湖水华现象治理措施是什么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然而,近年来,巢湖水质却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水华现象频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治理巢湖水华现象,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要解决巢湖水华问题,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政府加大了对周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境监管力度,推动这些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湖泊的污染。
其次,巢湖水华现象的治理还需要改善湖泊生态环境,提高水质。
政府加大了对巢湖的生态修复力度,开展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修建人工湿地,增加湖泊的自净能力。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湖泊水质的监测和治理力度,加强对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减少湖泊中的营养盐含量,提高水质。
另外,巢湖水华现象的治理还需要改善周边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对湖泊的影响。
政府加大了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减少城市污水对湖泊的直接排放。
同时,政府还推动城市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此外,巢湖水华现象的治理还需要加强社会的参与和监督。
政府加大了对水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湖泊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
总的来说,巢湖水华现象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有效地治理巢湖水华现象,保护好巢湖这一宝贵的淡水资源。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巢湖的水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生活的好去处。
水华生物知识点总结
![水华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93e74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d.png)
水华生物知识点总结水华生物是指在水体中过度繁殖并形成大量浮游生物的现象,通常是由蓝藻和藻类植物引起的。
水华生物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还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本文将对水华生物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水华生物的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方法等。
1. 水华生物的形成原因:水华生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体中养分过度富集。
这些养分包括氮、磷、硅等,可以是来自于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等。
养分过度富集会导致水体中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从而形成水华。
2. 水华生物的危害:a. 水华会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水质。
水华会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增多,使水变得浑浊,降低水质。
b. 水华会消耗氧气,造成水体缺氧。
水华生物过度繁殖后会死亡并分解,这些死亡的水华生物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c. 水华生物产生毒素,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一些水华生物会产生毒素,对饮用水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d. 水华会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水华会影响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存繁衍,破坏水生生物的生态平衡。
3. 水华生物的防治方法:a. 控制养分输入,减少污染源。
可以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减少农业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减少水体中的养分输入,从而减少水华的发生。
b. 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水质。
可以通过生态修复、人工湿地建设等方式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水质,降低水华的发生几率。
c. 控制水华生物的过度繁殖。
可以通过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利用生物和化学手段控制水华生物的过度繁殖。
4. 水华生物的监测和预警:水华生物的监测和预警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华现象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测定水质指标、观测浮游生物数量等方式进行水华生物的监测和预警。
总之,水华生物是对水体环境和水生生物构成威胁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污染源的控制、改善水体环境、控制水华生物的过度繁殖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减少水华生物的发生,保护水体环境和水生生物的健康。
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防治
![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127bc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2.png)
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防治随着人类的社会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愈发突出。
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问题,它们不仅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威胁。
那么,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该如何有效防治呢?一、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一定的适宜环境条件下,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与其他生物成分积累到了影响生态平衡与生产的程度,导致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而蓝藻水华就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一种蓝色或绿蓝色微型藻类)的生物群落大量繁殖而致使表层水体呈现出绿色或深蓝色的浮游藻华。
大量的蓝藻叶绿素会被水流带到下游,进一步引起水环境的污染问题。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如下的一系列危害:1.水体富营养化通过滋养蓝藻的繁殖,产生了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毒素是蓝藻毒素的一种,经常被检测出在各种自然水体和饮用水中。
食用受到微囊藻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引起危害人体的食物中毒。
2.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底泥的生物耗氧作用,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极度缺乏,形成“死水”。
3.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了水中的水生动植物的死亡,尤其是对于鱼类来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少量的富营养化对水生物的生长发育也造成一定的损害和影响。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1. 改变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方式:建立起完善的水资源保护体系,要求企业和个人对于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进行规范,要做到不乱扔、不乱倒、不乱排。
2. 建立黄金水质保持制度:针对各类入河入湖排污的机构或个体,制定相应的黄金水质保持制度,确保水体的水质得到充分的维护和保障。
3. 控制工业废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是水质污染的主要产生源,必须严加控制。
4. 种植湿地植物:湿地植物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富营养化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四、蓝藻水华的防治1. 增加流动性:蓝藻水华的生长需要低动静水流场环境,因此,提高水体流速能够防止蓝藻水华的生长。
治理水华的生物措施
![治理水华的生物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2f7b0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c.png)
治理水华的生物措施
1、搞好污染源控制,对工厂废水尤其重要敏感污染项目严格控制并及时治理;
2、搞好农业污染源控制,控制化肥施用量,及时回收农业废弃物,农药等污染应及时处理;
3、巩固河湖治理之效能,加大护河整治护湖;
4、建立水生态文明,持续动员社会资源,开展共同参与的水的保护行动;
5、营造良好的水文化,加强社会技术和法律的引导,努力建设有益水文化环境;
6、开展水质监测与管理,利用有效的监测技术实现水体质量的可控;
7、激发民众积极性,加强水政教育,增进民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8、强化污染行为责任纠正,严厉打击危害水环境行为行为,健全水资源法律法规及适当的环保制度。
控制水华现象的建议
![控制水华现象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98fa25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a.png)
控制水华现象的建议
近年来,水华现象越来越常见,给水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控制水华现象,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例如,减少农业和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
2. 增加水体氧气含量。
水华微生物和藻类需要氧气才能生长,因此增加水体氧气含量可以减少水华的发生。
可以通过增加水体流动性、增加水面波动等方式来增加水体氧气含量。
3. 控制水体温度。
水华微生物和藻类在高温环境下生长更为迅速,因此要控制水体温度,避免水体过热,可以在水体周围种植植被或者增加水体遮蔽物。
4. 定期清理水体。
控制水华现象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定期清理水体。
可以利用吸附剂或者人工清理的方法将水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清除。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水华现象不仅仅是环保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通过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可以减少大量废水的排放和浪费,从而控制水华现象的发生。
总之,控制水华现象需要综合措施,包括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氧气含量、控制水体温度、定期清理水体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
只有全面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水华现象的发生。
- 1 -。
控制水华的措施
![控制水华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7d84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9.png)
控制水华的措施随着人工池塘、湖泊和河流的增多,水华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水华是指大量浮游植物在水体中繁殖导致水质恶化的现象,危害水体生态平衡和鱼类、水生动物的生存。
因此,控制水华是维护水体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控制水华的措施。
1. 植物治理法植物治理法是通过利用某些植物,如莲花、鸭脚草、茭白等,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达到控制水华的效果。
这些植物中的微生物会利用这些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形成一种“寄生草”,从而减少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抑制蓝藻等在水体中的繁殖。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植物治理法需要长时间维护,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2. 草鱼治理法草鱼治理法是指利用草鱼这种鱼类的吃藻习性,将繁殖在水体中的藻类和其他悬浮物质吃掉,达到控制水华的效果。
草鱼还能将吃下去的粪便和鱼尿转化成无害的有机氮,能够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不过,在使用草鱼治理时,需要适量投喂鱼饵,也要保证水体的透明度和营养物质含量不过高。
3. 曝气(增氧)法曝气法是通过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将藻类、细菌等有害生物杀死或驱赶走,达到控制水华的效果。
目前,曝气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空气通过喷嘴喷入水中,以增加水的氧气含量;另一种是通过水下增氧机,将氧气注入水中,以增加水体深层的氧气含量。
曝气法通常适用于高密度养殖池塘等场所。
4.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指利用化学药物控制水华。
主要包括铜绿原溶液、过氧化氢、人工降雨等。
但是,这些药物虽然能迅速抑制藻类等生物的繁殖,但使用化学品可能会对水体环境造成影响,增加水体治理成本,甚至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治理水华时需要慎重,谨慎保持水体的平衡。
总之,控制水华是一项长期而意义重大的任务,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考虑到环保、节约、安全、持久等多方面因素,切实维护水体的健康;此外,公众也要关注和参与到水环境保护中来,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理念和实际操作技巧,共同落实水体污染防治的重任,让我们携手共创、共享美好的环境。
如何处理水华现象
![如何处理水华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755350c26c175f0e7dd137b7.png)
如何处理水华现象如今水华现象成为了当下危害很大的海洋灾害,而且这种灾害不仅会发生在海洋,还会出现在内地的湖泊、河流等,所以说要对其水华现象做好处理,那么如何处理水华现象?水华现象的防治赤潮和水华作为水体的灾害已严重制约着沿海和水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进行大力防治,加强水体环境的保护。
合理使用化肥,防止流失,开发生物肥料减轻污染。
生活污水可先进行污水灌溉或养殖水生植物以吸收N、P研制无磷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
在湖泊、海湾及饮用地下水源带进行监测、预报若不加以防治,水体的富营养化将致使大量水生植物尸体沉积水体底部,会使水深逐渐变浅,日积月累,这些湖泊、水库、浅海等的水体会演变成沼泽,最终演变为桑田。
温度在水华发生时起重要作用,所以防止全球变暖也是必须要做的步骤。
水华现象目前现状目前,水华现象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华现象发生都很频繁。
首先,水华现象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因此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其次,有些水华现象生物会分泌出粘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含有毒素的水华现象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
人类食用含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
再次是大量水华现象生物死亡后,在尸骸的分解过程中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
温馨提示,处理水华现象上面都有介绍,对其水华现象目前现状也有详细的了解,所以说要多关注,多了解海洋灾害小知识,对其水华现象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等更加要关注。
长江流域湖泊水库水华防治对策
![长江流域湖泊水库水华防治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590592daef5ef7ba0d3cae.png)
长江流域湖泊水库水华防治对策2010-4-7 来源:《人民长江》2009年11月摘要: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表征,对环境的危害性极大。
对长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总体状况、水华发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治理水华的对策措施,即:加强流域综合管理、控制污染源、改善水文条件、推进生态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华;防治对策;长江流域中图分类号:X171;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79(2009)21—0005—041 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水华水华的发生与水体的富营养化密切相关。
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水体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逐步由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贫营养状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富营养状态变化的一种现象。
水华通常是指淡水水体在富营养状况条件下,出现藻类异常增殖,导致水面呈现异常水色的现象。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不同藻类形成的水华颜色不尽相同,主要有绿色、红色和褐色等。
目前,对于水华发生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水体中藻类的暴发性生长主要有以下4方面的原因:①充足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盐和有机质等;②适宜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和光照等;③适宜的水文条件,如缓慢的水流等;④水体生态系统(特别是食物网)对藻类生长的生物控制作用失效。
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和富集,是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原因。
在自然状况下,水体的富营养化演化过程是极为缓慢的,往往需要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化过程大大加快,往往只需几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能形成。
水华的发生是水体富营养化最常见的一种表征,但对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目前,我国因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水华危害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污染面大。
大规模水华暴发可能污染上百公里的河段(如汉江中下游的水华)或上千平方公里的湖面(如太湖水华)。
控制水华的措施
![控制水华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2eaea3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d.png)
控制水华的措施
水华是一种由蓝藻或其他浮游植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会造成水质变差、鱼类死亡等问题。
因此,控制水华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控制水华的措施:
1. 控制污染源: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减少养殖、工业等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2. 加强生态修复:增加湖泊、河流等水域的植被覆盖和水生植物种植,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立。
3.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如用机械设备将蓝藻等浮游生物收集起来,或者通过添加铜、氯化铜等化学药剂来控制水华的生长。
4. 推广综合防治:利用多种措施综合防治水华,如加强监测、预警和预防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等。
综上所述,控制水华需要综合施策,加强生态修复,控制污染源,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并推广综合防治,从而保护水环境,维护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 1 -。
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总结
![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7753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b.png)
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库水华问题日益突出,给水库的
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为了有效防治水库水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和预
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水华的发生和蔓延,为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加强水库水华治理技术研究和应用。
通过开展水华治理技术研究和推广
应用,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水华的发生,保障水库的水质安全。
同时,加强水库周边环境保护和管理。
通过加强水库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库水华的发生和蔓延。
此外,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加强水库水华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水质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库水华防治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水库水华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和全社会的参与。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保障水库的生态环境和水质安全。
希望未来水库水华防治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清洁的饮用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控制水华的措施
![控制水华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a5c8b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f.png)
控制水华的措施
水华是由大量藻类或蓝藻聚集形成的一种现象,会严重破坏水质,对水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控制水华的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控制水华的措施:
1.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水体缺氧是水华形成的原因之一。
通过加氧设备、增加流动水体等方式,可以增加水体氧气含量,从而减少水华的发生。
2.改变水质:水中营养物质过多也是水华形成的原因之一。
减少污水排放、控制化肥使用、增加水中植物等方式,可以改变水质,减少水华的发生。
3.物理控制:利用物理手段去除水华,如机械捞除、人工疏浚等方式。
但这些方法仅能暂时解决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华问题。
4.生物控制:利用一些有益的微生物来控制水华。
例如,利用一些生物控制剂,如大肠杆菌、硝化细菌等来控制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达到控制水华的目的。
总之,要想控制水华,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
只有在全面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控制水华的发生。
- 1 -。
防止水华措施
![防止水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7fa76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a.png)
防止水华措施简介水华是指水体富营养化后引起的大规模浮游植物暴发性增殖现象。
它不仅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境,还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防止水华的措施是维护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止水华的措施。
1. 减少外源营养物输入水体中的富营养物是引起水华的主要原因,减少外源营养物的输入是防止水华的重要措施之一。
1.1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放的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可以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输入。
1.2 精细管理农田肥料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肥料,避免过度施肥和过量使用化肥,减少农田肥料冲刷入水体的量。
2. 维护水体生态平衡维护水体自身的生态平衡是防止水华的重要措施之一。
2.1 增加水体的水生植物覆盖率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养分,降低水体中富营养物的浓度。
通过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富营养物的积累,从而降低水华的发生概率。
2.2 控制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过多的鱼类和水生生物会占用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使水体中富营养物的浓度增高。
因此,适当控制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可以减少富营养物的积累,降低水华的发生可能性。
3. 加强水体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管理是防止水华的重要手段。
3.1 定期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定期对水体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测量水中富营养物的浓度、浮游植物的密度等指标,以及检测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通过早期发现水体富营养化的迹象,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华的发生。
3.2 建立水体保护管理制度建立水体保护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明确水体保护的目标和责任。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水体的保护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水华的发生。
结论为了防止水华的发生,我们可以从减少外源营养物输入、维护水体生态平衡和加强水体的监测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的采取,才能有效降低水华的发生概率,维护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
蓝藻水华防治方法及原理
![蓝藻水华防治方法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56f1a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3.png)
蓝藻水华防治方法及原理一、蓝藻水华的基本情况蓝藻水华啊,就是蓝藻大量繁殖形成的一种现象。
这蓝藻水华可不得了,就像突然冒出来的一群不速之客。
蓝藻那家伙繁殖起来可快了,一不留神,湖水或者池塘里就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
这东西多了以后呢,水的颜色会变得很奇怪,可能是绿色,也可能是蓝绿色,反正就不像正常的水那么清澈透明了。
而且啊,蓝藻水华还会让水里的氧气含量发生变化,对水里的其他生物影响可大了。
二、防治方法1. 物理防治换水。
就像给水体来个大扫除,把有蓝藻水华的水换一部分出去,再引进干净的水。
这就好比是给生病的人换血一样,把脏东西带走,让水体环境变好。
不过呢,这种方法得看实际情况,如果水体很大,换水的成本就会很高,而且要是换水的水源也不干净,那就可能没效果,甚至还会带来新的问题。
机械打捞。
可以用专门的打捞设备,像那种网子之类的东西,把蓝藻从水里捞出来。
这就像是在水里抓坏蛋一样,把蓝藻这个“坏蛋”抓住扔出去。
但是这方法比较累人,而且蓝藻繁殖太快了,可能刚捞完,过不了多久又有很多了。
2. 化学防治使用杀藻剂。
就像给蓝藻下毒一样,有专门对付蓝藻的药剂。
但是这东西可得小心用啊,就像给人吃药得注意剂量一样。
如果药剂用多了,可能会对水体里的其他生物也有伤害,而且化学药剂残留可能会影响水质,说不定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呢。
3. 生物防治引入食藻生物。
比如说一些鱼类或者浮游动物,像鲢鱼、鳙鱼就很喜欢吃蓝藻。
这就像是请了一群“清洁工”到水里,让它们把蓝藻吃掉。
不过呢,这也得控制好数量,如果这些食藻生物太多了,可能又会对水体生态平衡造成新的问题。
而且有些食藻生物可能还会带来其他的病菌之类的东西。
种植水生植物。
像芦苇、菖蒲这些水生植物,它们可以和蓝藻竞争营养物质。
就像是和蓝藻抢食物一样,让蓝藻没东西吃,这样蓝藻就长不起来了。
但是种植水生植物也得规划好,不能种得太密,不然会影响水体的水流之类的情况。
三、防治原理1. 物理防治原理换水是通过改变水体环境,减少蓝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浓度。
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总结
![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6a50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d.png)
水库水华防治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水库水华现象日益严重,给
水源水质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防治水库水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加强水库水质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水库水质异常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有效避免水华的发生。
其次,加强水库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对水质的影响非
常大,因此加强对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水库水华的发生。
此外,加强水库水源保护工作也是防治水华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水源保护区
和加强水源保护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水库受到污染的可能,从根本上保障水库水质安全。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通过开展水质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
对水质保护的意识,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水质保护工作,共同维护水库水质安全。
综上所述,水库水华防治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
参与,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防治水库水华,保障水库水质安全。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水库水华防治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综述
——水化防治对策
从长期的环保实践来看,水华的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人文、地理、气象、水文、环境、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是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中最为棘手而又代价昂贵的难题。
综合水华成因分析,对水华的防治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1、营养盐浓度控制:
(1)政策措施。
严格控制水域周边兴建氮肥厂和磷肥厂及氮磷排放量大的其它化工企业。
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农业技术,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
尽快出台禁用含磷洗涤剂的政策,以减少入库TP排放。
政府应该制定保护库区环境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库区环保产业,在税收、许可、政府投入等方面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制定一些相应的环保科技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各种实体开展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水库漂浮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的库区环保科技攻关研究,确保三峡水库的长治久安,持续发展。
(2)规划措施。
要从根本上遏制水质恶化意识,发挥工程长久效益,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管理,包括编制水环境保护条例和水土程保护条例,制定流域近期和长远规划,加强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流域内人们的法制意识、环保意识与节水意识,落实《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保证库区水质不受污染。
(3)点、面源污染控制。
点源污染物质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和一些生物化学处理手段降低氮磷含量。
面源污染分为城市面源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对于城市面源污染采取雨水分流工程,减少城市面源污染对汉江氮磷负荷的贡献率;农村面源污染的控制手段为鼓励和提倡使用有机肥,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2、水动力学控制:
(1)实施补水工程。
对于河流型水库,当气象、水质预报条件符合水华发生的条件时,通过水利调度改变水体流速,限制藻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华的发生。
如在枯水期增加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或者减小三峡水库同期下泄流量、引江济汉补水等,通过水库和汉江中下游的调节水量,避免或减轻其不利影响,减少汉江水华形成的水文因素,维持水体环境的正常功能,防止水华的发生。
(2)模型研究。
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营养因子、环境因子和水文因子三类。
研究表明,水库的面积、容积、水深、岸线系数、入库径流补给系数、换水周期和水位变幅、出库径流、流速等与富营养化关系密切。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水文、气象等过程对藻类及其他水生生物时空格局影响的研究,在构建水库流场模型的基础上,叠加生态因子场。
如针对三峡水库及主要库湾在不同时段的水文、水生态特点,结合防洪、发电、下游航道管理、水库水环境保护,合理进行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水库生态调度,可能是控制或减缓三峡水库水华暴发的一种有效手段。
3、生态修复:
(1)人工湿地。
湿地是由水、永久性或间歇性处于水饱和状态下的基质及大型水生高等植物(如芦苇)和微生物等所组成的、具有较高生产力和较大活性、处于水陆交界相的复杂生态系统。
建造的湿地系统,利用自然地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通过适时适量的收割附着或沉积有悬浮有机物、营养物的植物,同时依靠基质的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完成午睡的净化过程,强化了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低能耗、低技术要求的处理技术,近年来被较多地应用于湖泊营养化修复的研究中。
(2)生态浮床。
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前下,利用生态浮床技术,采用浮床陆生植物作为先锋种植载于水面,利用它们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大量吸收,最终通过收割植物彻底去除水中过量的营养物质,使水体透明度增加,为水生高等植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条件,最终使水体系统得到全面修复。
(3)生物操纵。
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关系及生物间相生相克原理,通过调节水体中的生物群落,以控制并改善水质,恢复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目前治理理论主要包括:①通过捕获、毒杀浮游动物食性的鱼类,以增加浮游动物。
②直接投放肉食性鱼类来控制食性鱼类,借此促进大型浮游动物的发展,以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发生。
③通过植食性鱼类影响浮游植物,以控制藻类的过度生长,提高水质。
④通过人工饲养、直接添加方法,建立合适的浮游动物种群,控制浮游植物的大量发生。
生物操纵技术因其修复效果好,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并可收获水产品,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4、加强环保意识,加强管理:
加强流域的环保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实施和监管力度,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建立有权威性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机构,保证各项治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加强流域的监测工作,根据水文、气象、水质预报和预测,预计水华可能发生的时间,建立富营养化与水华预测预报系统,为水华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5、强化富营养化机制的公众参与机制:
强化责任和监督管理.构建广泛的环境保护科普教育体系。
向公众普及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危害、控制途径等知识。
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制定鼓励和促进湖泊环保自愿者宣传湖泊治理和监督治理者的行为的激励制度,提高公众在湖泊富营养化控制过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力度;科学建立考核机制,投资保障、跨省界湖泊地区的省级人民联防治污、预警、应急等方面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