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9-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范文word版 (5页)

2019-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1。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2。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3。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4。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5。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6。

【注释】1.故国,指金陵,六朝的旧都,今江苏南京市。

天气初肃,天气转为清肃、萧索。

语本《诗经·七月》:“九月肃霜”。

《毛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

”《礼记·月令》亦载“孟秋之月”,“天地初肃”。

2.“千里”二句:语本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如簇(音cu):像箭头一样尖削。

簇:同镞,也可解释为攒聚、聚集。

3.星河:即银河。

4.“叹门外”句:语本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5.“六朝”三句:语本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南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春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6.“至今”三句,语本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歌曲,陈后主作。

《隋书·五行志》:“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

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

’时人以为歌谶。

此其不久兆也。

”【译文】登高眺远,抒怀送目:正值深秋故国的天气一片清肃。

千里澄江似一道彩练起舞,青翠的山峰,如一支支锋利的箭簇。

征帆渐渐消失在斜阳里,酒旗迎着西风斜矗。

可是在淡云中彩舟相逐?可是在天河上飞起鸥鹭?如此美景,丹青圣手也难以描摹。

追念往昔悠悠繁华竞逐。

可叹敌军已在门外,后主依然作乐楼头。

我登高怀古,也徒然增添几分盛衰之忧。

六朝往事似江水东流,只有寒烟衰草,凝结着哀愁。

你听那歌女至今还在为那亡国的《后庭》遗曲,亮开歌喉。

【赏析】以《金陵怀古》为题而调寄《桂枝香》者甚伙,独王介甫此词为绝唱,曾为东坡所叹赏,发“此老乃野狐精也”之叹。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翻译如下:
登上高楼凭栏远眺,金陵城正在风雨中,秋天渐渐过去。

六朝兴废,感动伤怀,可惜如今已不再。

江上的烟波与草上的露珠仿佛是古今不变的景象,只有石头城上的秋风是岁岁常新。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境遇进行赏析:
这首词是王安石在出知江宁府时所作,时间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王安石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

这首词所表达的怀古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之一。

在时代背景方面,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问题逐渐凸显。

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派领袖,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反映了这种社会背景。

在这首词中,王安石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他通过对六朝兴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同时,他也通过对石头城上秋风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之一。

总的来说,《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词作。

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高中语文基础知识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3、“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4、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

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及习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及习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背景】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篇佳作。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主题思想】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古诗词赏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赏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③,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④。

(注)①簇:箭头。

②星河:天河,这里指长江。

③门外楼头:语出唐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指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却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

④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遗曲,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15.简要分析上阕画线句写法上的特点。

16.王安石在结尾处化用杜牧诗句,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处化用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两处用意有何不同?六、句子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4小题)(1)月明星稀,___________。

___________,何枝可依?(《短歌行》)(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

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3)_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4)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劝学》)(5)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5.①比喻、拟人(“如簇”似争相聚集在一起之意)②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③注意描画景物色彩。

④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16.①王诗借古讽今,借六朝覆亡的历史,劝告宋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应励精图治的思想感情。

②辛诗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像廉颇一样,被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壮志难酬。

(或“以廉颇自况,表白决心,对朝廷忠心耿耿,期盼再次被起用,施展抱负”)17.乌鹊南飞绕树三匝迷花倚石忽已暝栗深林兮惊层巅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参考及注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参考及注释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参考及注释答案《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由王安石所创作的,这首词通过对六朝历史教训的认识,表达了他对北宋社会现实的不满,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桂枝香·金陵怀古》宋朝: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古诗简介本词是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所做,全词以写景开头,又借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点题,隐喻现实,寄兴遥深,堪称北宋诗坛名篇。

《桂枝香·金陵怀古》翻译/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登上高处,面对着这千古以来便不曾变化的景色,徒自叹息六朝诸国的兴衰败亡。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苍绿的颜色。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注释(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金陵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3)天气初肃:天气刚转为清肃、萧索。

(4)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2020】

桂枝香·金陵怀古【人教部编版必修下册】内容:【原文】【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精品习题及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3、“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4、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背景】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

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写怀古之情。

下面由yjbys小编与您一起分享一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桂枝香·金陵怀古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原文: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及注释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

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与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原文与赏析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 *** 》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这是一首怀古词。

一说写于作者第一次出任江宁知府时,或说写于作者罢相退居金陵之时。

“登临送目”,即登高临远、纵目远眺之意。

一开始词人就立足于一个能够俯瞰江山胜景、纵观古今变化的制高点上,使人感受到一种奋发踔厉的精神。

领字“正”以下二句,点出时间地点。

“故国”,即故都,指六朝旧都金陵,与词题紧密衔接。

“肃”有肃杀、萧条之意。

这里用“天气初肃”,使“晚秋”具体化。

“天气初肃”,还意味着天高气爽,空气澄澈,这正是“登临送目”的最好季节。

“千里澄江似练”,语出谢脁诗“澄江静如练”。

“千里”二字更充分表现出长江之雄伟和境界之辽阔。

“翠峰如簇”,指青翠的山峰连绵不断,簇拥在一起。

前句写江,是鸟瞰;这句写山,是遥望。

这两句极写江山之美,以表现金陵地势的雄奇险峻,同时也写出词人开阔的胸襟。

它既可为下面江天景色具体描绘提供一个全景,也为后片的怀古奠定了基础。

接下“归帆”二句,写出在一望无际的大江上,无数来往的帆船,正行驶在斜阳掩映的烟波江上。

两岸卖酒人家,幡招儿迎着西风飘荡。

这两句是在眺望“澄江”时所见到的具体景色。

归帆映日,酒旗迎风,隐现生活的和平宁静,又补充了“千里澄江似练”这一全景,使之更为层次鲜明,丰富多彩。

“彩舟”二句,则是江中远景。

千里长江,宛如一条天河;那些彩色楼船,行驶在烟波迷濛之中,仿佛航行在云端;远处粼粼闪光的江面,一群白鹭在飞舞:这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色!南京西南长江中有白鹭洲,词人把这个地名活用,写成“星河鹭起”的动景,把金陵景色点缀得更加婀娜多姿,气象万千;任凭你有巧夺天工的画笔,恐怕也画不出这样一幅壮丽的金陵晚秋景色图。

《桂枝香 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桂枝香 金陵怀古》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3题。

(11分)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晩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1.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三句写作者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萧索。

B.上片中描写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C.“千古”二句,写出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既慨叹朝代的兴亡,又跳出了荣辱的小圈子,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找到了历史的教训。

D.“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出了六朝的风云变幻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寄寓着作者的兴叹。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直抒胸臆,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在一起,寄托了作者对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3.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尾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5分)答案本大题共5小题,共27分。

1. C(3分)解析:考查学生“谩嗟荣辱”四字内容的理解,意思是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千古”二句,正确理解为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题名让人回味无穷。

这个题目所指的“桂枝香”指的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而“金陵”则指的是现代南京市的古称。

这个题目意味深长,引起了人们对金陵古都的怀念之情。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原文以及其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如下:
桂枝香,润玉阶;不似金陵四月天。

暗淡雨声寻欢意,清明时节思故园。

金陵城头千万旧梦,花落破楼山外遥;
青山如旧凝翠合,泗水东流好梦销。

桃花悠悠笑春风,烟雨濛濛看江中;
四百四千风光好,千古流传凭笔痴。

燕子飞来叨托梦,思乡无限问他生;
花落花开终难赋,泪湿雨打迷归情。

桂枝香金陵怀古翻译如下:
香气扑鼻,满宫的玉阶;可仍然不似金陵城的四月天那般美好。

淅淅沥沥的雨声,寻觅着昔日的欢愉;清明时节,思念着故园。

金陵城头,如今千万的旧梦,花儿落尽,破败的楼阁遥遥不可及;
青山依旧,凝结了翠意;泗水东流,美好的梦想早已烟消云散。

桃花悠悠,迎着春风广笑;烟雨弥漫,江中浓雾满目;
四百四千个美景,无比壮丽,千年的历史,凭借着墨笔永恒流传。

燕子飞来,寄托着无限的思念,追问着彼此的生活;
花儿落了,又开了,却始终难以表达;泪水湿了,雨点拍打着,迷
失在回家的情感中。

以上便是《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原文及翻译。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
以感受到作者对金陵的怀旧之情,愿我们都能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对家乡的热爱之心。

【推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答案附赏析-精选word文档 (5页)

【推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答案附赏析-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答案附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相关试题及答案⑴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⑵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不超过100字)3、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2分)4、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分)5、作者在诗的末两句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有何用意?(2分)阅读答案⑴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⑵①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3、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4、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5、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金陵怀古(其四)》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金陵怀古(其四)》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王安石的两首诗词,完成17-18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金陵怀古(其四)王安石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废宫谁识旧轩窗!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注释:白玉缸,指美酒。

17.下列对《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三句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词人凭栏远眺,一片明净肃杀的秋色映入眼帘,让这篇登高怀古之作顿显不凡气势。

B.“彩舟”“云淡”色彩鲜明,“星河”“鹭起”,虚实相生。

这两句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了诗人和读者的观察视野。

C.“千古凭高”二句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D.“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写出了六朝的风云变幻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寄寓作者兴叹。

18.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与《金陵怀古(其四)》在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参考答案:17.B18.①《桂枝香•金陵怀古》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告诫。

下片借古讽今,化用典故,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

②《金陵怀古(其四)》表达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和惆怅的达观之情。

尾联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感受。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答案附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答案附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答案附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相关试题及答案⑴请联系全词主旨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⑵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不超过100字)3、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2分)4、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分)5、作者在诗的末两句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有何用意?(2分)阅读答案⑴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⑵①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3、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4、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5、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阅读练习二:【注】谩嗟:空叹。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

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部编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3、“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4、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

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参考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参考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参考答案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参考答案
阅读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①,完成第7题。

(6分)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7.⑴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2分)
⑵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分)
⑶作者在诗的末两句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
庭》遗曲”有何用意?(2分)
参考答案:
7.⑴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⑵“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⑶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附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附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附答案
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附答案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7.⑴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2分)
⑵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分)
⑶作者在诗的末两句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有何用意?(2分)
参考答案:
7.⑴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⑵“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⑶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 1:谩嗟:空叹。

2: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星河鹭起,画图难足”:长江白鹭飞起,再美的画也画不出。

【翻译】:我登山临水驰骋目力,正是建康晚秋的时候,天气刚刚变得肃杀萧索。

千里长江澄澈得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像箭头般尖利。

来往的船只在残阳中穿梭于江面上,酒旗背对着西风斜斜地插着。

五彩的画船仿佛出没在天边淡淡的云层里,白鹭在银河似的长江江面上飞起,就算是画图,也难以描绘得这般的清丽。

感念往昔,人们竞逐繁华。

可叹隋兵已经到了城门外面,然而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还在城楼头上寻欢作乐,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地继续着。

千百年来凭高的人面对着这历史遗迹,徒然叹息荣辱兴废。

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不还,只有寒冷的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歌女还时时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

【赏析】: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退居金陵时所写。

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

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

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这首词作于词人第二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的时候,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上片侧重写景,写词人登高所见。

在一派飒爽的晚秋天气中,词人登高临远,大笔挥洒,描绘秋日晚暮江山如画的景色,视野开阔,气象壮观。

以“登临送目”起首,指出地点和时间,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写。

结尾总收一笔,从侧面概说此地风物之美。

下片抒怀。

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别有言外之意。

“千古”二句起笔高迈,从后人感怀的角度,把感叹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极致。

“六朝”两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烟、衰草、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效果立现。

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可至今犹唱的《后庭》遗曲不也是对今人的一种警醒吗?这首词境界雄浑、阔大,伤怀吊古,暗寄讽谏之情,可以看出词人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谓蕴藉深沉。

【阅读训练】:一:⑴请联系全词阐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的深刻含义。

⑵综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词作,请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一般特点。

(不超过100字) 3、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

(2分) 4、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分) 5、作者在诗的末两句写到“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有何用意?(2分)二: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在写法上有何特点?(3分) (3)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给了我们哪些信息? 2、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请用口语把其中的景象表述一番。

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作者看到这些景象,想到了什么? 4、往昔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作者举了个例子,举的什么例子?统治者的奢靡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5、后人以之为借鉴了没有呢?四 1.王安石,号。

(1分) 2.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

“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
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3.结合作品,对下片划线句加以赏析。

(4分)【参考答案】:⑴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⑵①怀古实为伤今②多将当时的国势身世写入③上阕多为写景起兴,下阕多为抒情议论④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当今⑤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

3、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链,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4、“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

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5、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二:(1)①“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②“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⑧“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3分,一点1分) (2)①运用了比喻、拟人(“如簇”是好似争相聚集在一起之意,应属拟人手法)、借代等修辞手法;②远近结合(或“由远而近”);③动静结合(或“静中有动”);④注意描画景物的色彩。

(3分,答出一点得1分,得满3分为止。

) (3)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4分,一点2分,得满4分为止。

) 三: 1:答:地点—故国,季节—晚秋,气候—初肃。

“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内容。

2:答:作者看到了澄澈的长江、苍翠的山峰、来来往往的船只、残阳、斜插着的酒旗、彩舟、白鹭。

登上金陵城头,远远望去,六朝故都正值深秋,天高气爽。

千里长江水色澄澈,远远望去,像一匹展开的白绢,碧绿的山峰像箭镞一样挺拔。

残阳夕照中,江中船只来来往往;江岸边酒肆的酒帘背负秋风斜插着。

淡云蓝天之下,画船游动,洲上白鹭纷纷起舞,仿佛在银河上飞翔,这美丽的景致,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作者用了动静结合和用典的写作手法。

3:答:作者想到了从前六朝统治者竞逐繁华的生活,“念”字将作者的思绪从现在拉到了过去,从写景转到了议论和抒情。

4:答: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5:答:没有,“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千百年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他们只是徒然叹息荣辱兴废,但没有站到应有的高度去反思,没有想到从中吸取历史教训。

而且现实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至今”和“时时”两个词说明了到现在为止,这种竞逐繁华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统治者仍旧沉浸在表面的歌舞升平中而不去警惕繁华背后的危机(教师点拨,从这里看得出来,王安石没有像其他文人登临怀古一样,只是客观地慨叹兴亡,而是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用政治家的锐利眼光,总结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直斥现实朝政的积弊,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见。

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这不是一般文人的见解,而是政治家的见解。

这也说明了这首词立意高远)。

四: 1.半山 2. D,非“直抒胸臆” 3.作者化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

(1分)这三句借古讽今,(1分)委婉地劝告宋统治者莫蹈六朝灭亡覆辙,应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抵御外患。

(1分)用此三句作结尾,寓意深刻,催人警醒。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