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中的儒道思想

合集下载

09第九章 魏晋玄学思想

09第九章  魏晋玄学思想

三、玄学对中国古代审美观念和文学艺术的 影响
从品评人物到品鉴山水、书画、文学作品;
“言意”、“意象”、“形神”、“虚实”、“动静”等等 概念,成为文学、艺术批评中的一些重要术语。
玄学影响到当时文人的处世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情趣、心 境气质;玄学思想内容与诗歌结合,导致了“玄言诗”的出现。
“任自然”的导向,形成了一代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也催 发了直接以自然世界为审美对象的山水文学的产生。
“圣人有情”说,促进了文学中抒情成分的增长,诗歌从“言 志”走向“缘情”。
玄学趣味影响下的艺术追求:高雅闲适、冲淡宁静、清秀俊 逸、简约空灵等境界、风格、美学范式。
[1] 《晋书·陈骞裴秀传》
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
向秀(约227——272)。
郭象(252——312)。
向秀和郭象均著有《庄子注》,这两本书代表了他们二人 的思想。
向秀和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观点。他们认为名教礼
法、君臣上下、尊卑贵贱都是“天理自然”,人们应任其发 展,不应干涉强求。 郭向的“独化论”哲学。 试图调和名教与自然、齐一儒道,解决士人心理上名教 (行为上遵守礼法、出仕治事)与自然(精神上超然物外) 的矛盾冲突。
正始玄学:以何晏、王弼为代表; 竹林玄学:以嵇康、阮籍为代表; 永嘉玄学:以向秀、郭象为代表; 东晋玄学:以张湛为代表。
何晏(190——249),著有《论语集解》和《道德论》
等。现仅存《论语集解》。
王弼(226——249),著《易注》和《老子注》等。
“贵无论”哲学 何晏:“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王弼:“道者,无之 称也。” “名教出于自然”。人君体现自然无为,而大臣代表有、名 教,应有为。他们的结论是,君主无为、臣下有为。这种主 张有助于大臣专制。

魏晋玄学和王弼郭象的哲学思想

魏晋玄学和王弼郭象的哲学思想

性其情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不性其情, 焉能久行其正?此是情之正也。若心好佚荡 失真,此是情之邪也。若以情近性,故云性 其情。情近性者,何妨是有欲?若逐欲迁, 故云远也;若欲不迁,故曰近。……能使之 正者何?仪也,静也。”(皇侃《义疏》阳 货篇引)
思考题:
1、王弼的贵无论思想。 2、王弼的言意关系论。
人物才性
“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人物志· 九 征》) “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 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同上)
第二节.王弼的哲学思想
“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魏志· 钟会 传》注引) “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钟 会传》注引) 《世说· 文学》:“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 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王弼著作:《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老 子注》、《论语释疑》。《老子指略》和《论语释疑》已佚。 《论语释疑》部分见于皇侃《论语义疏》和邢昺的《论语注疏》 中。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经部有辑本。 今人楼宇烈有《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版。
本末
“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老 子注》52章) “崇本以举其末”。(38章注) “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 注》40章) “《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眼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老子指略》) “闲邪在乎存诚,不在善察(辨善恶)。息淫在乎去华,不在 滋章。绝盗在乎去欲,不在严刑;止讼存乎不尚,不在善听。 故不攻其为也,使其无心于为也。不害其欲也,使其无心于欲 也。……故见素朴以绝圣智,寡私欲以弃巧利,皆崇本以息末 之谓也。” (《老子指略》)

魏晋玄学对儒学的“接着讲”——以王弼、郭象的圣人观为例

魏晋玄学对儒学的“接着讲”——以王弼、郭象的圣人观为例

魏晋玄学对儒学的“接着讲”———以王弼、郭象的圣人观为例罗 彩【摘要】王弼、郭象分别通过“体无”“体本”赋予了孔子“自然化”色彩,重塑出儒道相融、名教自然合一的圣人人格,展现了“老庄不及孔”的尊孔趋向。

通过寓“无为”于“有为”的手法,郭象将王弼推崇的“上古”“三皇”“五帝”圣人系统延伸至“三王”,阐明这是“有德”的圣人人格下落到“有位”的现实君主人格之必然过程,因而上古、三皇、五帝的无为政治与三王的有为政治都是圣人因时顺势、循道行事及自然无为的代表,这就肯定了圣人所创之名教存在的必要性及三代之制的合理性,实现了无为与有为的统一。

此圣人人格与圣人系统在政治上便体现为“内圣外王”的王道理想追求。

郭象在王弼主张“本末一体”的基础上以“体用一如”来诠释道与德、圣与王的关系,实现了由王弼倡导的“先圣后王”政治理想向“圣王合一”的转变。

以王弼、郭象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以孔子为圣人人格、肯定三皇五帝到三王的圣人系统、追求“内圣外王”的圣人政治,本质上是对儒家坚守的社会理想之延续,是对儒家圣人观的“接着讲”。

【关键词】魏晋玄学;儒学;圣人观;接着讲中图分类号:B2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2)03-0155-06作者简介:罗 彩,湖南宁乡人,哲学博士,(广州510520)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郭象《庄子注》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吸纳与转化”(20FZXB069)关于玄学与儒学的关系问题,学界目前的探讨多侧重在玄学对儒学的批判上,而就玄学对儒学的吸收继承方面则探讨较少。

汤用彤言:“盖世人多以玄学为老、庄之附庸,而忘其亦系儒学之蜕变。

”①这里,汤用彤明确指出玄学与儒学有相互一致的面向。

除了玄学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与汉代儒学有着特定的联系外,玄学究竟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与儒学的这种关联呢?我们可通过魏晋玄学的代表性人物王弼、郭象的圣人观来窥探一二,并尝试将此问题放在儒学发展的脉络里来观察,分别从圣人人格、圣人系统、圣人政治三方面来探究玄学是如何实现对儒学的改造与发扬,即“接着讲”②。

关于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资料

关于中国魏晋时期的玄学资料

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

“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弼《老子指略》说:“玄,谓之深者也”。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魏晋人注重《老子》、《庄子》和《易经》,称之为“三玄”。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魏晋玄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

简言之,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综观魏晋玄学,其基本特点是:①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②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③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④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

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经》和《论语》,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

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

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⑤以“得意忘言”为方法。

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王弼、郭象等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⑥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

玄学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可称其为行而上学,“行而上”简单来说既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便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

而就其盛行时代玄学亦可称其为魏晋玄学,玄学产生于魏晋盛行于隋唐,这和当时的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魏晋说白了就是三国演义那段时间,我们看着三国鼎立一会你打我,一会我打你的。

儒家书院学派:玄学

儒家书院学派:玄学

儒家书院学派:玄学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

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

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

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

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但在形式上,它已经摆脱了两汉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在内容上,则抛弃了经学思潮的“天人感应”的粗俗的目的论之论证。

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二者是一致的,他们一改汉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张“儒道兼综”,孔子依然是最高的“圣人”。

玄学所提出的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体用、言意、一多、动静、自然与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都是原始儒学和两汉经学所不具备或不重视的,玄学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玄学一开始是从古文经学内部产生的。

先是出现了脱出郑玄之学而更尚简要、重义理的刘表、宋衷的“荆州之学”,稍后又崛起专与“郑学”立异的王肃“王学”,后来才转向何晏、王弼的玄学。

玄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玄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那是在曹魏的正始年间(240~248),史称“正始之音”。

当时出现了何晏、王弼的“贵无论”。

何晏作《论语集解》、《道德论》,王弼注《老子》、《周易》,他们“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认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魏晋玄学』汉末随著儒家经学的衰微,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另一个原因就是魏初正始年间的改制运动,倡自何晏,夏侯玄.作为一种新思潮的魏晋玄学,它吸收道家精神形态,所讨论的问题,是从《周易》,《老子》,《庄子》三本经典而来.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究极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本末有无』的问题,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其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於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正始时期玄学家中,以何晏,王弼为代表,从研究名理而发展到无名.而竹林时期玄学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皆标榜老庄之学,以自然为宗,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元康时期玄学家以向秀,郭象为代表.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甲,『魏晋玄学代表人物』「魏末西晋时期」一,「正始时期」代表人物:「何晏」重要著作:《道德论》,《论语集解》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贵无论」宇宙本体是超言绝象的,是无名无誉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著.「无」具有主宰天地万物的作用,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始基.2,自然名教:「名教本於自然」名教的衰败是由於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崇仁义,愈致斯伪.故必须抓住根本来维护纲常名教,这个根本就是「无」,「无名」或「道」.3,圣人有情无情:圣人「无情而有性」圣人「无喜怒哀乐」,其因在於圣人无情而有性.「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重要成就与影响:正始时期清谈的领袖人物,是魏晋以下玄学风气的开创者.是贵无论的首倡者,突破了两汉以来宇宙本原论的框架.代表人物:「王弼」王弼的哲学是要直探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希望能从某种具体的事物形态之外去找寻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其主要范畴是讨论五个方面的理论问题:(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即本体论世界观的范畴.(二)动与静的关系问题,属於运动观的范畴.(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属於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范围.(四)性与情的关系问题,属於人性论的问题.(五)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即玄理哲学与政治伦理的关系问题.重要著作:《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指略》认为若把某种一定的事物当作世界的始基,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所以「有」不能成为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故要以「无」为本.核心思想:1,本末有无:「贵无论」「贵无论」是探索现象界背后的真实本体,作为世界本性的「道」,是绝对的「无」,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的.王弼用「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结构的模式来解释「有」及「无」两者的关系.本体与现象是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的,「道」是超言绝象不可名状的,不是一般人所能认识的对象,只有「与道同体」的圣人才能把握.2,动与静:「本静末动」王弼认为「凡有起於虚,动直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本体是永恒的,寂静不动,动是相对的,是物质现象世界的东西.3,言意之辩:「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王弼的言意之辨实包含著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形的现象世界,即「共相的言象意」;认为属於思想层面的「意」,虽然是很抽象深微,不能直接用属语言层面的「言」表达,但「言」可表达「象」,「意」则可以通过「象」而显示.即是可以用「言」和「象」来尽「意」.另一是无形的本体,即所谓「殊相的言象意」;是不可用「言」和「象」尽意,只能用「微言」来启发,用意会进行内心体验.王弼清楚区别「言」,「象」,「意」三者不同,对於处理语言和思想有很大启示.4,圣人有情无情:「以性统情」王弼认为圣人,也有同於常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故「圣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但圣人能「物物而不物於物」.5,自然名教:「名教本於自然」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治之道,名教为治之具,自然为文化理想,名教为此理想的载体,故名教本於自然.重要成就与影响:王弼从「以无为本」对本末,体用,一多,名教与自然等概念进行了新的解释.他开创的玄学,不仅为儒道融合开辟了道路,而且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的融合开辟了道路,宋明理学汲取了玄学本体论,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从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张载的「太虚即气」,到程朱的「体用一源,显微无间」,陆王的「宇宙是吾心」的心体物用论,都汲取了王弼玄学体用论的思想方法.二,「竹林时期」代表人物:「嵇康」重要著作:《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释私论》核心思想:1,自然名教:「越名教而任自然」针对司马氏集团用以篡权的名教工具,尖锐地指出儒家经典所宣扬的礼法名教,司马氏所提倡的「以孝治天下」,本身就是束缚人性,违反自然,甚至是社会上一切伪善,欺诈等种种恶浊现象的根源.故不应为名教所拘,而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2,声无哀乐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认为声音和人的感情是不同的两种事物.音乐所发出的只是客观的音调,它不含有哀乐的感情,哀乐则出於人的内心,完全是主观的.3,明胆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人性的善恶和才能,是由赋受的气质决定,赋受有多少,故才性有昏明.才性两者截然不同.重要成就与影响:代表人物:「阮籍」重要著作:《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核心思想:1,自然名教:「折衷名教与自然」阮籍反对虚伪的名教而崇尚自然,对司马氏的篡夺表现消极不合作.阮籍的鄙弃名教,也和嵇康一样,但他并不是主张真正废弃名教,在他内心是要维护真正的名教.他崇尚自然,却不愿完全放弃名教,说明他的名教与自然调和的折衷思想.重要成就与影响:阮籍的思想,由儒,而老,而庄,都有成文的专论发表.他能将庄子的思想消化,而成功地运用於现实的世界中.他对所处的时代和自身的地位认识都很透辟,使他不独能享盛名,还能不为盛名所累.三,「元康时期」代表人物:「向秀」重要著作:《庄子注》核心思想:重要成就与影响:竹林七贤之一代表人物:「郭象」以反对「无中生有说」为起点,而提出「自生无待说」,进而由「自生无待说」推至「独化相因说」,并由「独化说」导出「足性逍遥说」并以之为中间环节,最后由「足性逍遥说」得出「宏内游外」,即「名教与自然合一说」,以为其哲学的最后归宿.重要著作:《庄子注》其《庄子序》云:「上知造物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也」.核心思想:1,万物独化论:「无待而独化说」郭象认为「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故「无」不能生「有」,而「有」也不能为生.「有」是「块然而自生」,块然者无为而自然也,无为而自生,无有生生者也.郭象认为每一物的存在都是为它自己,而不是为其他任何一物,亦不是直接由任何物造成的.只要有一定的条件或环境出现了,一定的物就必然产生.它们的产生完全是纯粹偶然的,忽然之中变化的,即「堀然自我而独化」. 2,独化於玄冥:「玄冥之境」每一物之所以产生是自然而独化於玄冥深远暗合之中,是种似无非无的境界,是谁也没法了解的.宇宙的和谐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认知的必然性,而世界的一切,又是这种必然性所支配的,因此人们只能对此玄冥的和谐顺应任之.3,足性逍遥说:「宏内游外」物各无待而自化,顺己性而发挥,就是足性,互为有功,就能逍遥.所谓游外,即指心理上犹如闲居山林一样逍遥自在;所谓安内,即指参与世务,日理万机.依郭象看来,圣人的游外与安内是合二而一的.圣人虽忙於世务,然其心理上却淡然自若,逍遥自得,犹如处在山林之中;这是因为「俯仰万机」正是他自足其性的表现,足性则得逍遥也.圣人无心而顺有,无为而任自然,逍遥而不离俗,游外即宏内也.4,自然名教:「名教即自然」自然是万事万象的本然本性,名教就是一切政治制度,伦理规范.现实社会中「君臣上下」的名份,本身就是天理自然,绝对合理的.既是自然不过的事,只要人人安份守己,就复得其真性情了.郭象认为道家与儒家,自然与名教是可合二为一的.因此有「名教即自然」的结论.重要成就与影响:郭象以有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又主张物各自生,自为,而自为就是自然无为,这就调和了「崇有」与「无为」的矛盾.代表人物:「裴頠」重要著作:《崇有论》核心思想:本末有无:「祟有论」裴頠总括万有的道(终极)不是虚无的,根据万物不同的形象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一切有生的存在,都是有形象的;万物变化与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是客观规律的根源.裴頠不同於贵无学派,在於他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他排斥无作为万物本体的永恒和绝对性,肯定了万有的真实存在.他肯定「有自生」,而非「生於无」.认为「无」不能生「有」,是因为万物开始产生时,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如果一定要给它再找一个造物者作为它的依据,那是不可能的.重要成就与影响:针对贵无论从抽象本体产生具体事物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在哲学上裴頠的崇有论,是先秦以来关於物质概念认识的深化,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代表人物:「欧阳建」重要著作:「言尽意论」核心思想:言意之辩:「言尽意派」欧阳建认为「言」既能穷尽现象界之全体,则「言」就能展示「意」.他的「言尽意」是从「名」与「物」的关系说明「言」与「意」的关系.他认为物和理不依赖於言称,言称只是辩物析理和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所谓言尽意是说人的主观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理),因此「意」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重要成就与影响:「东晋时期」代表人物:「僧肇」重要著作:《肇论》核心思想:万物是亦有亦无,有无双遣而并存的.重要成就与影响:在佛教上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他比较正确地运用了中观学的思辨理论,旁取儒学,玄学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他把中,印两地的思想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初步实现了佛教哲学的中国化.他生时玄学的鼎盛期已经过去,他通过对佛学界一些不合佛学原义思想的澄清,把般若学从依附玄学的局面中摆脱出来,使佛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僧肇的佛教哲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后中国化佛教宗派的产生.他所提出的不少命题,成为以后佛教哲学所经常讨论的问题,也就是说,僧肇开拓了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方向.乙,『魏晋玄学主要经典』:「三玄」魏晋玄学主要经典是「三玄」,即《周易》,《老子》和《庄子》.清谈的主要内容和很多哲学问题都源自此「三玄」.一,《周易》:《周易》原为一本占卜的书,是儒家的经典,但涉及宇宙万事万物变化的问题,哲学性很强,容易和道家思想沟通.经过两汉和黄老思想合流的发展,在魏晋时得到非常高的重视.当时各家的《周易》注释亦很多,但以王弼的《周易注》,《周易略例》及《周易大演论》等为代表.王弼的《周易注》是随文注解的,《周易略例》则是通论性的著作.《周易略例》中主要是讨论「一」和「多」的问题,而《周易注》中主要是讨论「常,变,动,静」的理论.从《周易略例》中可以了解王弼的思想取向.自汉以降,易学可列为三系:一,管辂之术数系;二,汉易之象数系;三,以传解经之义理系.王弼的易学是属第三系的义理系.王弼论易的中心观念,见於《周易略例》中的〈明彖〉与〈明象〉.认为众多的事物,其运行变化虽然非常复杂,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因为事物的变化,仍然受到本体的制约,必须依一定规则而行.这个规则,就是「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一」.因此,这种「一」,「多」的关系,既是一种「静」,「动」的关系,亦是「本体」和「现象」的关系.运动本身,并不能制约运动,必须要有一静止的东西,才能制约运动,使变化多端的「多」,依循一定的法则而运行.二,《老子》:道家的思想,基本上是著重个人主观上心境修行的探讨,强调个人在修行中所观赏的世界是什么,而不大重视客观宇宙的根本是什么,但这并非完全不涉及宇宙存在的讨论.《老子》是道家最根本的经典,魏晋玄学家对它的重视,可说与《周易》相等.王弼的《老子注》及《老子指略》是注释《老子》方面的代表,主要在於他「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本体论结构的模式来解释「有」及「无」两者的关系.在《老子》中,「有」及「无」都是「道」的表现形态.王弼通过对《老子》的注解,将道家所讲的道,从各个层面将其特徵显示出来;如从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上说明人的精神境界应追求无限,把本原论转化为本体论,提出了体用论和人性自然等一系列问题.王弼解释《老子》,充分体现道家的特色,而且这些解释都非常符合道家的基本精神,对道家在义理发展上有很大的贡献.三,《庄子》:《庄子》在魏晋玄学的地位,早期不如《周易》及《老子》,西晋末渐高,南渡以后则凌驾《周易》及《老子》之上.《庄子》的盛行,不单使玄学讨论的内容更为丰富,而且玄学的讨论方式亦增添色彩.至於《庄子》一书的注释,当时以向秀的《庄子注》及郭象的《庄子注》为最重要.后人一般都将郭象和向秀的思想放在一起讨论.郭象注中所表现的道家思想,最重要是「冥圆融论」.向郭以前,王弼将道家的「道」,视为主宰宇宙万事万物的法则,这样「道」和宇宙万事万物便有一种本末轻重之别.向郭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而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才能显现,而「」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但是两者并非分开的东西.丙,『魏晋玄学核心内容』:「名理论」魏晋玄学的核心内容牵涉哲学上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本体论,知识论,语言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各个领域,都是前人未有触及或未能深入控探讨的问题.其主要讨论内容有:(一)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三)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四)圣人有情无情的问题,(五)才与性的关系问题,(六)声无哀乐的关系问题.一,「本末有无」:有与无的多层关系儒家的本是仁义,所以礼的作用是和;道家的本是虚无,其作用是以自然为用.「本末有无」是魏晋玄学思想中,最根本要辨明的问题,在哲学中属於形上之学,涉及存有论和宇宙论的问题.贵无论:「以无为本」王弼所谓「无」,是宇宙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源和本体,所谓「有」,则是宇宙万事万物的具体存在,包括一切人类社会的典章制度.前者是「体」,后者是「用」;前者是「本」,后者是「末」.「本末有无」之间并存无间,体用不离.道所具有「无」的本体特质,是要通过「有」的作用呈现才能掌握,故「有」「无」是互为体用的.王弼的本体论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宇宙本体与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道」,「太极」,「无」是无形的宇宙本体,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是由本体产生的有形现象,本体主宰现象,所以「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是从宇宙本体性的高度说明「以无为本」.第二层次是人类社会中的治国之道与具体措施的本末关系,即以道治国,崇本以息末.「崇本息末」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要被现象所迷惑.「崇本举末」就是抓住本质才能把握现象,本质决定现象.崇有论:「有自生说」裴頠总括万有的道(终极)不是虚无的,根据万物不同的形象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一切有生的存在,都是有形象的;万物变化与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是客观规律的根源.裴頠不同於贵无学派,在於他承认世界的根本是「有」,而不是虚无.他排斥无作为万物本体的永恒和绝对性,肯定了万有的真实存在.他肯定「有自生」,而非「生於无」.认为「无」不能生「有」,是因为万物开始产生时,都是自己生出来的.如果一定要给它再找一个造物者作为它的依据,那是不可能的.无生有有生无无能自生有能自生有不能自生无不能自生有无相生:老子独化玄冥:「独化相因说」郭象强调无就是什么都没有,因此无不能生有,而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万物是各依其性以发展变化,而非取决於其自身之外的任何因素.郭象认为「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整个宇宙是和谐的协调的整体,天下莫不相与相助,彼此相因.然而各个事物又无不都是无待而独化的,即是自为而不为他的.而正由於独化自为,才造成了彼此相因,犹如相互为唇齿一样,唇并不为齿而存在,然而唇亡则齿寒,唇是独化自为的,齿亦是独化自为的.然而它们之间又有著唇亡则齿寒的关系.这就是无待的待,无联系的联系,万物自生,自有,独化於玄冥之境.「独化於玄冥」即指独化於深远暗合之中,而这种深远暗合之所以产生,是谁也没法了解的.宇宙的和谐是一种神秘的不可认知的必然性,而世界的一切,又是这种必然性所支配的,因此人们只能对此玄冥的和谐顺应任之.二,「自然名教」:儒家礼教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宇宙本体,世界本源,宇宙万物本来的样子名教:人们之造作,是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设的种种等级与教化(socialization)的总称,也可迳直指「礼教」,制度(institutions)第一个阶段:「何晏,王弼」「名教出於自然」名教是「末」,自然是「本」,两者并无冲突.王弼认为礼法只是一种外表的行显示,是由外加上去的一种伪.但他并非反对礼,只是认为从「无」作用上,去掉礼法的约束,最能达到礼法背后所要达到的真正道德.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上,也就是说玄学哲学与政治伦理两者关系上,王弼认为自然是名教之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因此,他认为自然与名教是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名教本於自然,是自然本体的表现,而本体便是「无」,因此,人类社会也应当按照这种本体的法则运作,实现无为而治.他要求统治者能清静无为於上,「以无为为君,以不言为教」.长短,尊卑自然「各有定分」.因此,在上的最高统治者只要做到设官分职,定好名分,就可长久地坐享其成了.在这里提倡名教的儒家与崇尚无为而治的道家,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为表里的.第二个阶段:「阮籍,稽康」「越名教而任自然」魏晋之际,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宣扬以孝治天下,实际是打著名教的幌子,罗织罪名,排斥异己,使大批名士遭到杀害,於是有稽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出现,名教与自然由相互融合变成二者之间的对立.名教与自然是有本质的冲突,两者不可能互相协调.嵇康认为六经,礼法,名教束缚人性,与人的本性相对立.所以他公开否认「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以周,孔为关键」,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人的自然情性.第三个阶段:「郭象」「名教即自然」主张万事万物各自变化,各自发展,不会互相影响.凡存在皆属自然,而名教是存在,当然亦是自然.郭象认为「道」是「冥」,宇宙万事万物是「迹」,但是两者并非截然二分,是互相圆融在一起,「冥」是要通过宇宙万事万物的「迹」才能显现,而「迹」亦须透过「冥」才能掌握.名教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并非可以脱离自然,只是自然中的不同表现.由此郭象还进而提出「各安其性」,主张人人要安於自己的本分,地位和命运.认尊卑上下,大小等级,不可逾,不可错乱.贤人,君子居於统治地位,享受爵禄,都是合乎「天性」.三,「言意之辩」:易系辞载孔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属现象界,「意」则寓於本体界.「言意之辩」实为以本体界与现象界之区分为其理论出发点.言意之辩是如何认识真理,掌握世界意义的方法论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其辩论内容有:人类的语言概念从何而来形象的语言和抽象的语言有什么作用语言所描绘的境界是什么境界人的认识目的是什么「言」,「象」,「意」在整个语言层面看,「言」可以指语言,「意」可以指意思,「象」可以指图象语.魏晋言意之辨有三派不同的理论.言不尽意派:「荀粲」「言不尽意论」是当时魏晋言意之辨中最流行的一派,亦是魏晋以前,传统道家对语言与思想关系的看法.这派观点认为「言」与「象」都属语言层面的东西,都会受语言规则的限制,对於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是不能完全表达.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非物之象所举也」.尤其是圣人之意,是象外之意,更是不能通过通俗的语言和物象表达出来.言尽意派:「欧阳建」欧阳建论证可分二部分:首先他认为无论用基么语言去描述客观世界,都不会影响客观世界的存在;其次他认为语言是不可废弃的,因其可以将我们面对外物时引起的不同情志,有一不同表示.欧阳建认为「言」既能穷尽现象界之全体,则「言」就能展示「意」.他的「言尽意」是从「名」与「物」的关系说明「言」与「意」的关系.他认为物和理不依赖於言称,言称只是辩物析理和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苟其不二,则无不尽.」所谓「言尽意」是说人的主观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理),因此「意」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 赞同0| 评论。

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

魏晋玄学家的社会思想

何、王以“无为”为基本观点,实质上于减少前进 中的障碍。这就是所谓魏晋玄学。
玄学既然作为具体特定内涵的思想体系而与儒学对称,自 有其不同与儒学的自身特点,这就是以“道”为思想核心, 以“贵无”为主导倾向,将《老子》、《庄子》、《周易》 融于一炉,用以治理社会。
但是,嵇康并不是要人们根本无欲,而是要把欲望控制在 有利于养生的范围之内。嵇康认为人如果导养得理,就可以生 存一千年或几百年,显然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他认为世上有神 仙,更是错误的。但他立论的目的旨在诱导人们从无止境的欲 望和无休止的争夺中解脱出来,做一个超乎现实社会价值观念 与社会规范而任其自然的人,其“养生论”之真正的社会意义 也正表现在这里。
人们都无私无欲,但能吃饱穿暖,没有社会规范约束,没 有人与人的争夺,以人的自然属性而各得其所的“至德”社 会。他认为这样的社会是最理想的,但又是难以实现的。于 是他又构想了一个更现实一些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有君、 臣、民等社会等级关系和简单的教化,但由于实行无为而治, 人民的社会生活都很安逸,人们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道德规 范和行为规范。
君亦愚,民亦愚,社会也就没有纷争可言了。从表面上看, 这些说教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十分相似,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以 下几点:
第一,他们所处的时代,正是需要有所为而后能治的时代,其 大讲无为而治,本身就是消极的。
第二,何晏、王弼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方案,其实际意义 就在于使皇帝无所作为,而大臣得以专权。
第三,何晏、王弼的“无为而治”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愚民, 并
为贵族的放荡生活制造理论依据。 可见,何晏、王弼的社会整合方案是站在封建豪强贵族
的立场上为豪强贵族服务的。
阮籍为什么一方面批评当时的社会正常秩序失调,人与人 关系混乱,而又同时批判那些循规蹈矩的“君子”们呢?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

1. 玄学:
特指兴起于正始年间的以《老》《庄》《易》经典为对象, 研究自然与名教关系、言与意关系的新道家思潮。 (1)它是道家老庄一派的变种 (2)它又是与儒家紧密联系的学术思潮:名教出自自然, 承认名教的存在 (3)玄学立足于道家而又调和儒道,何晏既著《道德论》, 又以道家思想注《论语》;王弼既注《老子》,又以道家观 念注《周易》;阮籍既著《达庄论》,又著《通易论》。 所以玄学家将王弼注的《老》《易》和向秀、郭象注的 《庄》,并称为“三玄”。“三玄”是玄学思想的根基。
“身后留名,不如身前一杯酒。” 王恭总结说:“名士不一定需要素材,只要 没事干,多饮酒,读一本《离骚》,就可以当名 士了。”)
1.张湛的《列子著》 2.到南北朝时期,玄学已经不是社会的主
要学术思潮
3.玄佛合流,以至佛教在当时也分为三派
1.释道安的“本无义”:主张无在万物之先,空为众形之始 2.把万物统统归结为无。 3.支愍度的“心无义”:主张心对外屋不起执著作用。 4.佛之“空”只是主观的,万物还是存在的。 5.支道林的“即色义”:主张色即物质现象,且物质现象。本
近四百年的社会动荡,在文化上的意义 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融合。魏晋时期占 统治地位的哲学主要是以玄学(见魏晋玄 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适应门阀士 族夺取统治权力和维护身份等级特权的需 要而兴起的哲学思潮,它融合儒道,提倡 “三玄”(《老子》、《庄子》、《周 易》),以老庄解《易》,用道家的自然 无为之说来维护儒家传统的纲常名教。
具体表现在: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 合时期。 2、政治上,门阀士族把持政权;经济上亦然, 表现为对南方的开发。 3、思想发展的趋势:两汉神学经学随汉政权 的衰落而失势;道家思想转入宗教信仰;道儒合 流形成了新道家思想。 4、社会心理因社会动荡处于裂变之中,人们 渴望清净。 5、科学技术有新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自然 的认识。

玄学是儒学——从心学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的派性

玄学是儒学——从心学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的派性

玄学是儒学———从心学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的派性◎沈顺福 任鹏程内容提要 心灵问题依然是魏晋玄学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玄学家们将人心分为自然心与有为心。

其中,自然心即性,为生存提供保障,有为心为人类的积极进取提供动力。

针对汉代儒家过度重视有为心所带来的弊端,玄学家们用本末论范式,调整了自然心即性与有为心的关系,强调自然心或性是本,有为心及其所产生的活动如仁义之道等为末,以为在自然心的作用下,人文礼教等自然形成。

这便是崇本举末论。

这种本末论,产生于王弼,但是并不成熟,到嵇康、郭象等才逐渐成熟与完善。

从心性关系来看,玄学属于儒家发展的新型态。

关键词 玄学家 自然心 有为心 性〔中图分类号〕B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3-0052-07 魏晋玄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由于魏晋名士常常“以诵讽为鬼语,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①学术界常常将其排除在儒学传统之外,而视之为“道家学说之复兴”②或“新道家”。

③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将从心灵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揭示心性关系,指出:玄学家们以自然心即性为本,以有为心及其活动为末,主张崇本自然产生末、仁义产生于自然之性。

从形式上来看,玄学近似于道家,然而从人性的道德性、玄学家们对仁义的积极态度,以及思想史的逻辑等来看,玄学更像儒家,为儒学的新型态、儒家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从王弼思想到郭象思想的发展也体现了玄学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历程。

一、有为心及其批判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心是人类生存之本。

而人的生存至少分为两个视角,即,自然的生物生存和有意的人类行为。

作为一种生物,人的生存以心脏(简称心)为基础。

心动则生,心不动则死。

它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心脏与生死的关系。

与此同时,人类的生存不仅是自然生命的延续,而且还是一种有意的活动。

这些有意的活动行为也产生于人心。

这便是有为心。

有为心是人类有意而主动行为的动力或基础。

人类主动行为的最基本形态便是好恶之欲。

国学 魏晋玄学介绍

国学 魏晋玄学介绍

国学魏晋玄学介绍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经学的主流思潮,是在三国、两晋时期兴起,杂揉道家和儒学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流派。

玄学出于《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玄就是蕴藏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体现了无穷万物变化的奥妙。

玄学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关系问题,主张“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通过有与无,本与末,一与多,言与意,动与静等思辨范畴,法解《论语》、《周易》,论证自然与名教的统一。

既崇拜孔子,又祖述老庄,儒道兼综,依《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对已不适合当时形势要求、失去维系作用的两汉经学进行改造,走向儒学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第一玄学兴起玄学兴起于曹魏正始年间(240-248),当时何晏作《论语集解》和《道德论》,王弼注《老子》和《周易》,何、王都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贵无论”思想,为玄学奠定了理论基石。

这个“无”,是哲学意义上的无形本体,也是时局意义上的无形权力。

史称“正始玄风”或“正始之音”。

随后,号称儒学世家的司马氏集团的权力扩张,玄学内部又出现“崇有论”对“贵无论”、“重名教”对“任自然”的争论。

最后以郭象以《庄子注》为代表的“独化论”结局,玄学理论自然走上顶巅。

第二佛道合流佛教东汉时传入我国,当时并未引起社会重视,却遭到限制发展。

东晋南北朝黑暗的社会现实,为佛教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北方北魏时开凿了云岗、麦积山、敦煌等石窟建寺3万多所,僧民达200万之众,译经1900多卷,南方梁武帝于天监三年(公元504年)宣布佛教为国教。

佛教哲学依附玄学,并在玄学的思潮河床中泛滥,自此佛道合流。

佛教中的大乘空宗的般若学中的“本无”、“心无”与“即色”三家同玄学中的“贵无”、“崇有”、“独化”三派息息相通,于是佛教借助玄学的桥梁进入南北大发展的时期,关中有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庐山有道安的弟子慧远,南京有竺道生。

僧肇(384年-414年),是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的奠基人。

年少时曾代人抄书为生,由此遍读经史,尝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遂转向般若空宗,读《维摩经》,找到归宿,于是出家。

魏晋玄学中的教育哲学思想

魏晋玄学中的教育哲学思想

整个魏晋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思想上的迷惘与抉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矛盾冲突在哲学上就表现为本体与现象、自然与名教的冲突。

思想的交流与互动不仅有以道援儒、儒道融合,而且有以玄释佛、佛玄并进,至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分裂造成的思想混乱更进一步激发了儒佛道的冲突与融合。

玄学家们在价值观上以儒家人伦秩序为主,故其所致力于的自然之道,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名教、应用于社会的自然之道。

反对先秦道家那种以“天地不仁”、漠视人的价值及人在社会中的存在的看法,反对两汉经学中那种礼仪规范制度化、僵硬化,导致人们身心严重异化的名教。

玄学围绕着儒道两家的基本问题展开讨论,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的思想信仰问题。

玄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玄学的创始和发展、玄学与儒学结合和玄学佛化几个阶段。

在哲学思想上(包括教育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变化和突破,现就两个方面作些简要说明:玄学以“无”为本,即以“无”为有的存在依据的本体论。

在玄学上是以“无”来解释宇宙的本体;在政治上主张以“无为”来补充儒家所倡导的名教之治,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在思想和行为上提倡任性自然,鄙视礼法。

这些思想反映到教育上,也出观了祟尚自然、轻视名教的风气,主张在人的发展中,要顺其自然,促使个性的自然发展,不要人为地去加工、造作。

也就是说,不要人为地去“造”、“设”、“施”,以损伤人的自然本性。

这是对儒家所主张的礼教的否定,是对个性发展的尊重。

随着玄学的发展,从“贵无“到“崇有”,玄学与儒学逐步走向融合,于是又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的命题,企图把名教与自然统一起来,援道入儒。

同时,由于佛学的发展,玄学的“无“与佛学的“空”很为接近,于是—‘些佛教徒便以佛学来解释玄学,使玄学佛学化。

这时玄学的发展已走向尾声,逐渐为佛学所代替。

由于玄学的发展,在文学艺术方面,突破了儒家文艺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狭隘的功利观,吸取了道家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思想,位文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如鲁迅所说的“文学自觉的时代”。

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

背景—道家思想發展
• 西漢初之黃老之治,曾在政治上取得優勢 • 獨尊儒術之後,道家思想仍在民間發展。
– 嚴遵的《老子指歸》是道儒兼學,以道為主 – 揚雄《法言.問道》中云:「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 耳。」其《太玄》一書,是用老學來解《易》 – 王充《論衡》吸收了老子天道無為的學說,提出元氣無 為自然,以駁斥神學化了的官方儒學思想
背景—政局混亂
• 漢末政府腐敗,四海無有寧日,民變四起, 中以黃巾為禍最烈;鮮卑烏桓西羌屢屢入 寇;天災頻繁,死傷枕藉 • 魏之亂政,甚於漢末,三國爭雄,戰無休 日。 • 司馬篡魏,亂端愈烈,內則八王之亂,外 則五胡內侵。外患內亂交加,且天災橫行, 民生困苦,盜賊公行 • 仁人志士,目睹時艱,慘不忍賭,然衰亂 之世,無可奈何,只有學老莊之達觀。
• 儒學受到沖擊 • 魏世,何晏王弼以老莊說儒經,使學術風氣為之轉 變。
背景—經學煩瑣
• 「自武帝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秉策,勸以官 祿,訖於元始,百有餘年,傳業者寢盛,交葉蕃滋,一 經說至百餘萬言,大師眾至千餘人,蓋利祿之路也。」 《後漢書.儒林傳.贊》 • 漢代儒學以研經為主,知識份子多被約束在經書章句之 學中,埋頭於訓詁注疏,而少有理論的創造和思想的超 越;而經學變成于綠祿之工具,思想越加彊化經學至此, 似乎己走到窮途末路,人心已感厭捲,故漢末學者,趨 向義理之討論,而開游談之風 • 漢末魏初,清議、清談之風相搧,而「章句漸疏,多以 浮華相尚,儒者之風衰矣。」《後漢書.儒林傳》
• 後來王弼吸收諸人學說,以道入儒 • 兩漢時代的黃老思想己經為魏晉玄學思想的產生, 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資料。
背景:清議之演變
•初為清議,有抨擊時政的積極一面,但後來 則成了知識分子互相吹噓的工具漢末魏初清 談,一般主要偏重於人物的品題,及與此有 關的才性問題的討論 •劉邵《人物志》為代表之作品,不滿足於一 般人物之品題,而要直探人物的本性、材質, 又強調《老子》的君人南面之術 •何晏、王弼的清談玄學從更抽象的角度,躍 進宇宙觀的高度,要直探整個世界的本質、 本性,並用老子的虛無哲學來解釋世界本體, 用老子的無為政治來填補儒家名教之治。

第二章汉唐部分第四节 魏晋玄学介绍

第二章汉唐部分第四节 魏晋玄学介绍

●王弼(226~249)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字辅嗣。山阳高平 (今山东金乡)人。曾官至魏国尚书郎,少年即有文名,才华出众,声名显赫。 可惜英年早逝,卒年仅二十四岁。好谈儒道,辞才逸辩,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 玄学清谈风气,世称“正始之音”。认为“无”是宇宙万物的本体,“道者‘无’ 之称也”,天地虽大,“寂然至无,是其本矣”。又以为“凡有皆始于无”,肯 定名教(有)出于自然(无)。又“援老入儒”,以玄学代替当时逐渐衰微的汉 儒经学。其注《易》偏重哲理,扫除汉代经学烦琐之风。所著有《周易注》、 《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等。 据《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 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他的贵无论对后世的宋明理学影响很 大,他的玄学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得 意忘象”的思考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王弼著有《老子道德经注》2卷,《周易注》1卷,《论语释疑》3卷,《王 弼集》5卷,《周易大衍论》1卷,《老子指略例》2卷等。现多佚。中华书局 1980年出版《王弼集校释》
第四节 魏晋玄学介绍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 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 想主流。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 《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 子· 一章》中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 “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 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 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 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其主旨却 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魏晋玄学,在中国 哲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与作用。魏晋玄学虽然具有"调和道儒"的主旨,但" 以道统儒"的倾向十分明显.思辨精密,上纠两汉经学之流弊,下启隋唐佛学与 宋明理学。 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但在形式上,它已经 摆脱了两汉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在内容上,则抛弃了经学思潮的“天人 感应”的粗俗的目的论之论证。 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二者是一致的,他 们一改汉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张“儒道兼综”,孔子依然是最高的 “圣人”。玄学所提出的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体用、言意、一多、动静、 自然与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都是原始儒学和两汉经学所不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

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

"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

"玄学"之称的由来,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

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风雅名士(以嵇康、阮籍为代表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恰是魏晋风度的化身),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

据清代学者赵翼《二十二史剳记》称,清谈之风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可以说是创始人,他们都是当时贵族名士,影响所及,便成一代风气。

《晋书》上所谓"正始之音"也正是指整个魏晋时期玄谈风气。

清谈家们有一种时髦,就是一边潇洒地挥着麈尾,一边侃侃而谈。

清谈的话题一般都是围绕着《周易》、《老子》、《庄子》这三本玄妙深奥的书展开,清谈的内容主要涉及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形而上的问题。

在正统士大夫看来,诸如此类清谈都与国计生民无关,因此就有"清谈误国"之类的说法,如儒家学者范宁就说:"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

"何晏、王弼主张"贵无论",说"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又提出"名教"出于"自然"说。

第13讲魏晋玄学

第13讲魏晋玄学
南朝郑鲜(先)之亦曰:“名教大极, 忠孝而已。”
2、何谓自然
其一,指万物非人为的本然状态,自然 而然; 其二,指无目的、无意识的自然情感; 其三,指必然、命运。
玄学家对自然的重视体现在寄情山水、 艺术以及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刘伶
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 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 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 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 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唯 著〈酒德颂〉一篇。
观点一:名教出于自然
何晏、王弼论证“名教出于自然”,把“名教” 制度看成是“朴(道)散为器”的结果,以为“道” 是自然的、原始的本体,“名教”则是由本体之 “道”派生、分化出来的,从而使“名教”制度 根据自然之“道”重新得以建立。既肯定了三纲 五常之“名教”的内容,又否定了“以名为教” 的外在形式,从而为其“不言之教”的主张提供 了一个形而上的依据。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魏晋玄学的背景与主题 王弼的哲学思想 嵇康、裴頠和欧阳建的哲学思想 郭象的哲学思想
魏晋玄学
第一章 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与主题
玄学产生的背景
1、学术背景 经学的衰落:迷信、烦琐、致仕之路中断
2、社会政治背景 名教的衰落激发了关于“名教与自然”的讨 论以及辩名析理的玄谈之风,政治的黑暗 也是玄学家崇尚玄远的原因之一。
魏晋玄学
第三部分
魏晋玄学
融合儒道的“新”道家,抽象思维的空前发 展
中心议题:名教与自然之辩,有无、本末、 体用等概念是对这一命题的深化与发展。
名词:魏晋玄学
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 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其主要代表 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 等。玄学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抛 弃了两汉经学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提出了 有无、本末、体用、言意、一多、动静、自然 与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大 大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浅论魏晋玄学与道、儒、佛三家的关系

浅论魏晋玄学与道、儒、佛三家的关系

浅论魏晋玄学与道、儒、佛三家的关系作者:陆晴晴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11期摘要:玄学作为一种高深的哲学思想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魏晋玄学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到了当时道、儒、佛三种主流思想的影响,对它们既有吸收,也有改变,从而趋于符合魏晋名士的心理状态与精神追求。

关键词:玄学;道;儒;佛;魏晋“玄学”一名源于《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这种深奥的哲学到了魏晋时期达到鼎盛。

魏晋玄学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当时三大主流思想道、儒、佛家的影响,在与三家思想融合、偏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一、魏晋玄学与道学对于玄学和道学的界定经常混淆不清,从严格意义上讲玄学并不等于道学,玄学吸收了部分道学思想,并且玄学思想的形成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绚丽函着玄智,玄智者道心之所发也”,玄学提倡清心寡欲的道家理念。

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的道家理念是:“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

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他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

何晏在《无名论》中说:“若夫圣人,名无名,誉无誉,谓无名为道,无誉为大。

则夫无名者,可以言有名矣;无誉者,可以言有誉矣。

”何晏把“无”抬高到与老庄提出的“道”同样的地位。

王弼在《老子注》第一章就注曰:“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

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

”老庄思想是“绝圣弃智”,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却认为“圣人体无”,可见魏晋玄学明显与道家思想不同了。

魏晋时期,战乱频仍,权力更替,统治腐朽。

士人们慑于统治者的淫威,为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心中常有郁结不得抒发之情。

面对这种时代的高压,他们唯有寄身自然,放浪形骸,远离政治围场,那么以老庄为主的道家思想无疑是最佳选择,恬淡无为,顺其自然,高蹈出世。

第七章琅琊王氏的思想演变(二)魏晋之际:由儒入玄

第七章琅琊王氏的思想演变(二)魏晋之际:由儒入玄

第七章琅琊王氏的思想演变(二)魏晋之际:由儒入玄魏晋之际,是琅琊王氏接受玄学影响时期。

当时,传统的儒学式微,儒、道融合的新哲学——魏晋玄学迅速兴起,风靡思想界。

这一时期的玄学思潮按时间顺序可划分为正始玄学(曹魏正始年间)、竹林玄学(魏末晋初)、元康玄学(西晋中后期),并出现了相应的士族名士群体:正始名士、竹林名士和元康名士。

值得注意的是,王祥从兄王雄的后裔,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如王戎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并且作为元老重臣,推动了元康玄学的兴起。

其从弟王衍、王澄,则是元康名士的代表人物,王衍还是“贵无”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当时,许多世家大族由儒入玄,一时间,“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晋书》卷四十九《向秀传》)。

王戎、王衍、王澄由儒入玄,正式扭转了家族学风。

(一)名教自然“将无同”王雄官至幽州刺史,史载他“天性良固,果而有谋。

……怀柔有术,清慎持法。

……才兼资文武,忠烈之性,逾越伦辈(《三国志》卷二十四《魏书·崔林传》注引《魏名臣奏》),显然是一个儒门弟子。

其子王浑、王义事迹均不详,王戎从崭露,角到名列竹林七贤,都与其父王浑的同僚阮籍有关。

《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载:阮籍与浑为友。

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

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

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

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王戎十五岁是正始九年(248)。

正始年问,何晏、王弼振起风,玄学清谈风靡上层知识界。

阮籍名高于世,“博览群籍,尤好《庄》《老》”(《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参加玄学清谈是毋庸置疑的。

观其对王浑所言,则可知王浑似未染玄风,以至“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这一“谈”字,在正始九年,无疑是玄学清谈。

清谈并不限制谈者的身份、年龄、资历,但却要求有严密清晰的逻辑推理能力。

王戎童年之时即神悟过人,又在盛极一时的论辩风气中长大成人,受其影响是必然的。

经阮籍介绍,王戎参加竹林之游,“善发谈端,赏其要会”,与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号“竹林七贤”。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

浅谈魏晋玄学论文时期,儒家经学的衰落更加明显。

同时,魏晋时期的改制运动也为玄学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魏晋玄学吸收了道家的精神和思想,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探讨宇宙人生的哲学问题,通过修辞和论辩的方式进行学术社交活动。

它的发展并非要取代儒家,而是要调和儒道,使儒道兼容。

魏晋玄学的发展魏晋玄学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分别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元康玄学和江左玄学为代表。

正始玄学注重对“有”、“无”、“独化”等本原、本体类问题的探讨,竹林玄学则更加注重对人性、道德、自由等问题的思考。

元康玄学强调“心即是佛”,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发展。

江左玄学则更加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都在不同的方面对魏晋玄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对当时及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思想影响了文化、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一种意识形态。

近代的评论也对魏晋玄学的价值做出了重新评价,认为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魏晋玄学的思想也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

魏晋玄学的现实意义魏晋玄学中的人对学儒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们强调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发展,注重人性、道德、自由等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魏晋玄学的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庸之学的批判和“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的提出为代表。

在竹林时期,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玄学家更加注重人性的探讨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元康时期的玄学家则更注重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和发展,提出了“因循”政治哲学和“各尽其能”的人才观。

而江左玄学则更加注重实践和行动,强调“真人无己,天地为公”的理念。

这些阶段的玄学发展,都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玄学中的儒道思想
摘要: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的时代精华,它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哲学思潮的崛起。

魏晋玄学的政治主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即儒与道的关系。

儒家贵名教,道家明自然。

关键词:魏晋玄学理想社会完美人格儒道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

其特殊性在于经过了秦汉政治、经济、思想的大一统之后,中国出现了混乱分裂的局面,社会长期处于动荡状态: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错综复杂,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迅速,动乱时期长,然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却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时期。

在这个悲苦的时代,玄学产生并盛极一时。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代的思想潮流和时代精华,从中可以看到魏晋士人的精神风貌和这个时期所独有的时代特征。

玄学的产生是从两汉到魏晋思想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这标志着两汉儒学的没落和一个哲学思潮的崛起。

而且,在整个中国思想学说的发展过程中,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魏晋玄学的政治主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即儒与道的关系,儒家贵名教,道家明自然。

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儒学实质上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的社会原则和社会理想。

由于儒家思想已经稳固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因而在当时错综复杂、混乱不堪的社会斗争中,它依然起着支配性的影响。

无论是在思想文化领域,还是
在社会生活方面,儒家的传统观念仍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然而,随着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激化,传统的儒学暴露出其固有的缺点,儒家思想伦理规范变得形式化和虚伪化。

这时,就需要道家思想来进行调节,社会思潮出现巨大转变,崇尚老、庄成为一时的风尚。

老庄哲学因而成为了玄学的源头活水,以道释儒,折中儒道是玄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及理论特色。

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道家思想为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避风港,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生痛苦进行批判。

一、正始时期的儒道融合
曹魏正始年间,是玄学的开创时期,核心人物是何晏和王弼。

作为正始玄学的领袖,何晏是忠实于曹魏政权的,但是由于从小被曹丕所憎恶,在曹丕、曹叡执政的黄初、太和年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受到排挤而无所事任,他高超的识见和政治理想都无法实现。

士人们面对境遇之限,并不能完全保持内心的宁静,即使是沦为曹叡文学侍从的何晏,也没有忘记在文学作品中陈述政见,对实际政治的弊端进行批判,追求合理的社会秩序,实现儒家倡导的社会理想。

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和深重的忧患意识,让士人们虽然身处乱世,对合理的社会统治秩序和理想的政治仍然充满了向往之情。

由于时代的苦难,政治环境的恶劣,士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外王的道路已经明显受阻。

此外,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越来越黑暗、毒辣,如何保全自身性命就显得尤为重要,向内的追求因而也变得强烈起来。

以何晏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了哲
学的探索,希望这样做能够调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超越黑暗社会的痛苦并求得的内心的安宁。

道学思想对黑暗社会现实和人生痛苦的批判意义符合了这个特殊时代的要求,玄学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

庄子人生哲学是以对人生困境的观察为起点的,探讨的是如何从人生困境中超越出来的问题。

以庄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哲学,要求从具体的、繁杂的、现实的、有限的局部事物中超脱出来,以达到和把握整体的、无限的、抽象的本体。

对哲学理论的单纯探索,既可以免遭杀身之祸,也能摆脱外在的规范制度对心灵的压抑、束缚,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

通过精神的自我修养,实现对自然的理性回归,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庄子人生哲学中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就是实现了对人生困境的超越的精神状态。

所以,庄子理想人格的人生实践实际上就是企图克服、消解痛苦,完善自我的一种努力,这其中既有真实的因素,也有理想和幻想的成分,它体现为十分独特的精神修养方法和处事态度。

二、竹林时期的儒道融合
魏晋玄学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到了阮籍、嵇康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就阮籍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他早年本来受儒学思想观念的熏陶,认同儒家观念理想为其观念理想。

《晋书》本传载其“本有济世志”。

[1]阮籍之所以由崇信儒学思想转向激烈的疾“礼法”、反“名教”,是因为此时看到了名教的种种虚伪性,曾经笃信的儒家伦理道德变成了掩盖丑恶行为和卑劣目的的工具。

巨大的幻灭感促使他们转向老庄之学,既然现实的世界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
而又无能为力时,寻求精神的出路就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

在庄子的思想中,构成人生困境的生死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都是人的生活之中的客观存在,摆脱由此产生的精神纷扰,形成一种宁静的心理环境,应给说是对这一人生情境的真实的反映和理智的态度。

[2]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同样具有真实性,它实际上是指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

对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表现了士人对世俗生活的高傲和精神上的自信,消极避世的态度则表现了他们对名教虚伪化的冷漠、失望之情,反映了情绪上的消沉。

阮籍在他的《大人先生传》里,表现出了“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登乎太始之前,览乎忽谟之初,虑周流于天外,志浩荡而自舒”的超越自然、高扬自我的精神。

以此来表达自己保持独立人格,砥砺名节,寻求生命真谛的心愿。

嵇康则把对“名教”的理论批判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真正的君子是超越了对是非利益的考虑,而追求精神上的真自由和真解放。

阮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成了很所人排遣苦闷的必然选择。

他们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以及追求自食其力的田园生活,作为理想人格的实践和寻求心理安逸的最佳归宿。

不仅在理论上追求理想人格,而且在行动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以追求完美人格为理想,把完美人格的形成和完善,看成是一生努力的人生理想。

三、西晋时期的儒道融合
西晋时期是玄学发展极为兴盛的时期,儒学对玄学的渗透呈现
出了更为复杂多样的状态。

任何哲学思想的产生和飞跃必将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息息相关,西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时代,士人们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所带来的国破家亡、生灵涂炭后,对如何摆脱现实生活的苦难陷入了深沉而又紧张的思考之中。

其中既有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也有对个人安身立命之道的探索。

生活在一个失去理想的现实世界中,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是这一时期士人们的普遍选择。

“八王之乱”过后,郭象对现实的态度是既想超越,又在努力迎合,他致力于调和自然与名教之间的矛盾,追求和谐的社会统治秩序,把社会看成统一的整体,希望自然和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

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在统一政权的领导下自然发展,君主所要做的就是实行“无为而治”。

“无为”是君主治理国家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不是要君主放弃对国家的治理责任,而是要让君民、君臣之间的关系在最“自然”的状态中和谐发展,让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在他看来:现实的一切都是合乎自然的,人们无需在现实社会之外去寻找理想的社会,而应各顺其性、各安其分。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否定制度、礼法,而是应该去努力调整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使之与理想相符合,从而达到理想与现实、理想政治与合理社会统治秩序的统一。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玄学,已经朝着儒道融合的方向发展了,郭象的学说体现了将儒学观念纳入玄学理论体系之中,以玄理阐释儒学思想的倾向。

魏晋玄学作为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思想,它的意义首先在于打
破了儒学在汉代被定为一尊的局面,使道家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改变着士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精神境界,缓解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儒与道的融合,共同打造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基础。

其次,指引广大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摆脱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促进了人的解放和觉醒。

这是他们长期生活在混乱、痛苦时代人性的爆发,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珍视。

总之,魏晋玄学无论是作为艰难时世中缓解士人紧张焦虑情绪的一剂良药,还是作为一种政治谋略,它的产生都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朵光耀千古的奇葩。

与之相关的特立独行、不滞于物,洒脱自如,处世维艰而幽默对之的魏晋风度也被人们景仰一时,它作为儒道互补精神的开端,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可谓影响深远、广泛。

注释:
[1]刘振东:中国儒学史.[m].广州:广州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第93页.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56页.
参考文献:
[1]余敦康:魏晋玄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刘振东:中国儒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3]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
第1版。

作者简介:殷超(1984-),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研究生,中国哲学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